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对比的下
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下肢周径、下肢酸 胀程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若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常规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900%(9/31),治疗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 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645%(2/31),两组相比,差异
基金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Y142]
吉林医学 2019年 2月第 40卷第 2期
·351·
·350·
吉林医学 2019年 2月第 40卷第 2期
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李运进,黄 平,叶小燕,张燕青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 目的:分析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 62例下肢神经损伤 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 31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对治疗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 压治疗,对比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对比的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 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 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有统计学意义(χ2值 =54153,P值 =0020)。
表 1 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比较(x±s)
下肢周径 组别 例数
(cm)
治疗前 (cm)
治疗后 (cm)
下肢酸胀 程度
常规组 31 332±052 523±133 261±067 272±036
治疗组 31 334±059 333±110 260±059 297±040
2 结果
21 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下肢
周径、下肢酸胀程度比较:结果见表 1。
22 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治疗
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 2016年 5月 ~2018年 1月收治了 62
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 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中男 18 例,女 13例,年龄 20~67岁,平均(4210±326)岁,其中腓 深神经损伤患者 10例,胫神经损伤患者 8例,坐骨神经损伤 患者 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 8例;治疗组 31例下肢神经损 伤患者中男 20例,女 11例,年龄 20~68岁,平均 (4212± 333)岁,其中腓深神经损伤患者 9例,胫神经损伤患者 8例, 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 9例。 常规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与治疗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 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对比。 排除标准[3]:存在妊娠、哺乳现象、存在严重凝血障碍、下 肢深静脉异常及严重全身性基础疾病、合并肿瘤及中途放弃 治疗的患者。 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下肢神经高位损伤患者, 且均需要实施神经探查手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下 肢神经损伤前所有患者双下肢不存在肿胀及其他病症现象。
12 方法:常规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术
前不给予患者止血药物及抗凝药物进行干预,在术后第 2天 开始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双下肢、踝关节及足趾的按摩 治疗,按摩 30min/次,3次 /d,连续治疗 2周;针对治疗组 31 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压治疗,在术前不给予止血药物
及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患者 12腔间歇性 气压治疗仪展开治疗,将充气压设置为(1004±078)kpa,一 腔加压 10s,治疗 2次 /d,一次持续治疗 30min,连续治疗 2 周;在核对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告知患者 开展气压治疗的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根据患者实际病 情程度选择单压或双压力套,若只使用一只压力套,应用 12 腔阻塞器将另一个未使用的空气输出口塞住,减少气体漏气 现象的出现,保证软管状态不存在扭结、压迫及弯曲现象,将 肢体清洁之后套上脚套,拉开压力腿套拉链,将需要实施治疗 的腿放置在压力腿套内,向着大腿根的位置拉直,将压力腿套 拉至最长,将脚面压力腿套的位置调整好将拉链拉上,保证压 力套上的拉链机软管的接驳器紧紧扣上,接上仪器电源后将 治疗所需要的压力设定好后预设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将仪 器关闭,将电源插头拔下来,将脚套取下来,做好相应的记录 及监测。
[关键词] 气压;下肢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预防;影响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后导致静脉 管腔阻塞现象,最终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现象,最终形成程度 不一的慢性深静脉阻塞现象[1]。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可见于人 体的各个主干静脉中,但最为常见的发生部位为下肢深静脉 血栓现象。下肢骨折患者在实施创伤性手术治疗后会导致下 肢静脉出现血流停滞、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2],这种现象 的出现导致血栓现象的出现,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 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 62例进行分组治 疗,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气压治疗,旨在分析气压治疗对于预 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t值
01416 61292 00624 25866
P值
08879
0000
09505 00121
表 2 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比较(x±s)
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 血活酶时间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下肢周径、下肢酸 胀程度、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为 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若 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常规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深
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2900%(9/31),治疗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 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 645%(2/31),两组相比,差异
基金项目: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7Y142]
吉林医学 2019年 2月第 40卷第 2期
·351·
·350·
吉林医学 2019年 2月第 40卷第 2期
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李运进,黄 平,叶小燕,张燕青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广东 惠州 516000)
[摘 要] 目的:分析气压治疗对预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 62例下肢神经损伤 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 31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针对治疗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 压治疗,对比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对比的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 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 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压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பைடு நூலகம்
有统计学意义(χ2值 =54153,P值 =0020)。
表 1 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比较(x±s)
下肢周径 组别 例数
(cm)
治疗前 (cm)
治疗后 (cm)
下肢酸胀 程度
常规组 31 332±052 523±133 261±067 272±036
治疗组 31 334±059 333±110 260±059 297±040
2 结果
21 下肢周径、下肢酸胀程度: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下肢
周径、下肢酸胀程度比较:结果见表 1。
22 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治疗
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 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 2016年 5月 ~2018年 1月收治了 62
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进行针对性观察,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 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常规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中男 18 例,女 13例,年龄 20~67岁,平均(4210±326)岁,其中腓 深神经损伤患者 10例,胫神经损伤患者 8例,坐骨神经损伤 患者 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 8例;治疗组 31例下肢神经损 伤患者中男 20例,女 11例,年龄 20~68岁,平均 (4212± 333)岁,其中腓深神经损伤患者 9例,胫神经损伤患者 8例, 坐骨神经损伤患者 5例,腓总神经损伤患者 9例。 常规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与治疗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的 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对比。 排除标准[3]:存在妊娠、哺乳现象、存在严重凝血障碍、下 肢深静脉异常及严重全身性基础疾病、合并肿瘤及中途放弃 治疗的患者。 纳入标准[4]: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下肢神经高位损伤患者, 且均需要实施神经探查手术、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卧床休养,下 肢神经损伤前所有患者双下肢不存在肿胀及其他病症现象。
12 方法:常规组 31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术
前不给予患者止血药物及抗凝药物进行干预,在术后第 2天 开始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实施双下肢、踝关节及足趾的按摩 治疗,按摩 30min/次,3次 /d,连续治疗 2周;针对治疗组 31 例下肢神经损伤患者实施气压治疗,在术前不给予止血药物
及抗凝药物进行治疗,术后第 2天开始给予患者 12腔间歇性 气压治疗仪展开治疗,将充气压设置为(1004±078)kpa,一 腔加压 10s,治疗 2次 /d,一次持续治疗 30min,连续治疗 2 周;在核对患者病情、实施针对性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告知患者 开展气压治疗的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程度,根据患者实际病 情程度选择单压或双压力套,若只使用一只压力套,应用 12 腔阻塞器将另一个未使用的空气输出口塞住,减少气体漏气 现象的出现,保证软管状态不存在扭结、压迫及弯曲现象,将 肢体清洁之后套上脚套,拉开压力腿套拉链,将需要实施治疗 的腿放置在压力腿套内,向着大腿根的位置拉直,将压力腿套 拉至最长,将脚面压力腿套的位置调整好将拉链拉上,保证压 力套上的拉链机软管的接驳器紧紧扣上,接上仪器电源后将 治疗所需要的压力设定好后预设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将仪 器关闭,将电源插头拔下来,将脚套取下来,做好相应的记录 及监测。
[关键词] 气压;下肢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预防;影响
深静脉血栓主要是指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后导致静脉 管腔阻塞现象,最终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的现象,最终形成程度 不一的慢性深静脉阻塞现象[1]。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可见于人 体的各个主干静脉中,但最为常见的发生部位为下肢深静脉 血栓现象。下肢骨折患者在实施创伤性手术治疗后会导致下 肢静脉出现血流停滞、静脉损伤、血液高凝状态[2],这种现象 的出现导致血栓现象的出现,因此,有效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 重要。我院针对收治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 62例进行分组治 疗,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气压治疗,旨在分析气压治疗对于预 防下肢神经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t值
01416 61292 00624 25866
P值
08879
0000
09505 00121
表 2 两组下肢神经损伤患者血浆黏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 活酶时间比较(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