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电磁学》教学大纲
《电磁学》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cs授课专业:物理学学时:72学分:4开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适用对象:物理学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电磁学是物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电磁学已渗透到物理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研究物质过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和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规律,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对电磁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的发现和发明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物理学思想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使学生获得科学方法论上的教益。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 、正确理解以下基本概念和术语:基本粒子、静电场、库仑力、电场强度、电通量、电位、电位差、电功、静电平衡、静电屏蔽、电容、加速器、静电能、极化强度、电位移向量、电流密度、超导、电功率、经典金属电子论、电动势、非静电力、温差电动势、静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力、磁通量、磁矩、电磁感应、感生电场、自感、互感、涡电流、趋肤效应、磁能、磁化强度、磁化电流、磁场强度、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磁畴、铁磁屏蔽、位移电流、电磁场、能流密度、电磁波谱。
2 、掌握以下基本规律及分析计算方法(1)静电场基本定律和定理: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高斯定理、环路积分定理、叠加原理。
(2)稳恒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基尔霍夫定律(节点方程、回路电压方程)(3)稳恒磁场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毕——伐定律,安培定律、高斯定理、环路积分定理。
(4)交变电磁场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
(5)掌握以下物理量的分析计算方法:电场强度、电位、电位差、电通量、电容、磁感应强度、磁通量、安培力、磁矩、电动势、电磁能量等。
3 、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1)分析电磁运动规律及物理实验构思方法,重视对实验现象的总结,培养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磁学》教学大纲
《电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电磁学2.类别:必修3.专业:物理学教育4.学时:108学时5.学分:6学分(含实践学分2学分)二、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电磁学是师范专科学校物理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电磁运动的基本现象,系统地掌握电磁运动的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电磁学问题的能力;了解经典电磁学的运用范围和电磁学发展史上某些重大发现和发明过程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了解电磁学研究的发展前沿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电磁学知识解决一些生产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任务基本要求第一章真空中的静电场( 10 学时)(一)要求l、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掌握描述“场”和解决“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2、明确电荷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阐明电荷的量子性和守恒定律:掌握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3、掌握电场强度、电位这两个重要概念以及它们所遵循的叠加原理4、能熟练地计算有关静电学的有关问题5、演示实验:(1)摩擦起电,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电荷的检验;(2)电力线的分布(二)要点:l、电荷2、库仑定律3、电场电场强度4、静电场的高斯定理5、电位电位差静电场的环路定理*6、电场强度与电位的微分关系(三)难点1、电场、电位和电能量等概念;2、求解电场、电位分布的方法第二章导体周围的静电场(6学时)(一)要求1、正确理解并掌握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2、掌握导体静电平衡的性质:初步掌握求解导体静电平衡问题的方法3、理解电容及电容器的概念:掌握平衡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计算公式以及电容器串、并联的计算方法4、理解电场能的概念并会计算真空中的静电场能5、演示实验:(1)导体表面上电荷的分布;(2)静电感应起电;(3)静电屏蔽(二)要点:1、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2、导体静电平衡的性质3、封闭导体腔内外的电场4、电容及电容器*5、静电计静电感应起电机6、带电体的能量(三)难点:根据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和导体的静电平衡性质求解导体静电平第三章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6 学时)(一)要求1、了解电介质极化的微观机制,掌握极化强度矢量的物理意义2、理解极化电荷的含义,掌握极化电荷、极化电荷面密度与极化强度矢量P 之间的关系3、掌握有介质时电场的讨论方法,会用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来计算静电场;明确E 、P 、D 的联系和区别4、了解静电场的能量及能量密度5、演示实验:介质对电容器电容的影响(二)要点:1、电介质的极化2、极化强度矢量3、有介质时的静电场方程*4、静电场的边值关系5、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三)难点:求解介质中静电场的具体问题,如极化电荷的分布,介质中电场的分布等第四章稳恒电流和电路(8 学时)(一)要求1、理解稳恒电流的概念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稳恒电场:了解稳恒电路的特点及串、并联电阻的计算2、透彻分析并掌握电流密度矢量及电场这两个概念的物理意义3、掌握欧姆定律(不含源电路、一段含源电路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会计算电功及电功率4、掌握用基尔霍夫定律计算一些典型的复杂电路的方法5、演示实验:(1)电源电动势的测量;(2)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3)惠斯登电桥(二)要点:1、电流稳恒电流电流密度矢量2、欧姆定律及其微分形式3、焦耳定律电功率*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5、气体导电、液体导电6、电源和电动势7、闭合回路及含源支路的欧姆定律8、基尔霍夫定律*9、温差电现象(三)难点:l、电动势的概念2、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的电路第五章稳恒电流的磁场( 10 学时)(一)要求l、理解掌握磁感应强度B 的物理意义2、在理解毕奥—萨伐尔定理物理意义的基础上能熟练地用它来计算载流导体的磁感应强度的分布3、掌握磁场中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并会用安培环路定理计算具有轴对称的电流所产生的磁场4、掌握洛仑兹力公式及安培公式,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计算5、演示实验:(1)磁感应线的演示(2)载流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二)要点:l、基本磁现象2、磁感应强度、磁感应线3、毕奥—萨伐尔定律4、磁通量、磁场的高斯定理5、安培环路定理6、磁场对平行载流导线及带电粒子的作用7、平行载流导线的相互作用安培的定义(三)难点:1、磁感应强度的定义2、求解磁感应强度分布的具体问题第六章磁场对运动电荷和电流的作用(6学时)(一)要求1、掌握洛仑兹力公式,并会用右手螺旋法则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2、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3、了解回旋加速器的工作原理4、掌握安培力公式,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计算5、掌握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6、演示实验:(1)汤姆逊实验;(2)霍尔效应(二)要点:1、洛仑兹力2、汤姆逊实验*3、霍耳效应4、安培定律磁场对载流导线的作用(三)难点:洛仑兹力和安培力的概念及有关计算第七章磁介质( 6 学时)(一)要求1、理解磁化的概念和描述磁化的宏观量M 的定义式;掌握磁化电流与磁化强度矢量M 之间的关系2、了解磁介质呈现顺磁性和抗磁性的原因;掌握铁磁质的三大特点:①高值,②非线性,③磁滞现象3、掌握介质中的安培环路定理及其应用;了解H 、M 、B 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了解磁路概念及相应的计算5、演示实验:介质对磁场的影响(二)要点:1、磁介质的磁化磁化强度矢量磁化电流2、磁介质存在时的安培环路定理3、顺磁性与抗磁性4、铁磁质* 5、磁路及其计算(三)难点:磁化强度矢量的物理意义以及求解磁化电流的第八章电磁感应和暂态过程( 12学时)(一)要求1、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物理意义;掌握电磁感应的法拉第—楞次定律2、解感生电场的物理意义3、熟练地掌握计算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的方法,并能正确判断它们的方向4、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以及它们的应用,掌握自感系数L和互感系数M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5、了解涡流,趋肤效应以及磁场的能量6、能正确写出RL、RC 串并联电路暂态过程的微分方程,掌握其解的形式和物理意义。
《电磁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电磁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磁学实验课程总学时:48学时(不含实验室开放时间)课程总学分:2学分实验学时:42学时(另加开放时间:3学时*14周)适用专业及年级:物理教育专业、光信息专业开设实验项目数:25项本大纲执笔人:郑卫峰审稿人:赖恒审定人:林秀敏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电磁学实验》是高校物理专业普通物理实验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同时加深对电磁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学会使用常用的电磁学测量仪器,掌握电磁学中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电路分析及实验误差分析方法;综合提高实验能力、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为后续的实验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电磁学实验》,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电磁学中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2.掌握常用电磁学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3.能熟练的连接实验电路,并具备一定的分析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能力;4.学习电磁学实验的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电磁学实验》课程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一定比例。
要求学生完成8个必做实验和5—6个选做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并通过必做实验过关考试及期末考核来综合评定成绩。
每周开放实验室1-2 次。
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实验成绩考核办法电磁学实验采用分阶段、分流考核方式。
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必做实验的过关考试,成绩合格者进入选做实验、部分优秀的学生(约1/10-3/10)参加设计性实验学习,并根据实验技能考试、选做实验报告、设计性实验报告、小论文、综合评定成绩。
其中实验理论考试成绩占40%,实验技能考试成绩占30%、平时实验报告及实验能力、态度占30%,设计性实验可根据情况另加10%。
过关考试不及格者,应重修必做实验,选做部分的选做实验,写出实验总结,参加期末必做实验考试。
《磁性材料与器件》教学大纲
《磁性材料与器件》教学大纲磁性材料与器件是一门介绍磁性材料的基本原理、性质和应用的课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学生对磁性材料与器件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该课程的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磁性材料与器件课程学分:3学分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前置课程:材料学基础、电磁学基础教学目标:1.了解磁性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质;2.掌握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测量方法;3.理解磁性材料的磁学特性,包括磁滞回线、磁导率等;4.熟悉常见的磁性材料应用及其制备工艺;5.能够设计和优化磁性材料器件;6.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周:引言与磁性材料概述-课程介绍-磁性材料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磁性材料的分类和特性第二周:磁性材料的物理特性测量-磁场的测量方法-磁化曲线的测量与分析-磁导率的测量与计算第三周:磁性材料的磁学特性-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密度的关系-磁化强度和磁化率的定义和计算-磁滞回线与磁滞损耗第四周:常见磁性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软磁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硬磁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磁存储材料的特性与应用第五周:磁性材料器件的制备工艺-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薄膜磁性材料的制备工艺-磁性材料的微结构与性能关系第六周:磁性材料的器件设计与优化-磁性材料在传感器和电机中的应用-磁性材料器件的设计原理和优化方法-磁性材料器件的性能测试和评估第七周:磁性材料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新型磁性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性能-磁性现象与自旋电子学的关系-磁性材料在能源和信息存储中的应用课程组织形式:1.讲授课:通过PPT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
2.实验课: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进行磁性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器件制备。
3.讨论课: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学习材料中的问题和案例。
4.课程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提高学生对磁性材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1.《磁性材料学》芮琳2.《现代磁性材料与磁性器件》杨荇辉参考书目:1.《磁性材料与磁性现象》张继德2.《磁学基础》钟守武3.《材料科学基础》周建民评价与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成绩等。
《电磁学》教学大纲
《电磁学》教学大纲执笔人:胡文弢董永胜审稿人:胡文弢课程代码:070208课程名称:电磁学授课对象:物理学专业专科生课程性质:物理学专业基础课(考试)Ⅰ学科特点和教学目标一、学科特点1、本课程属于物理学专业基础课,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所有理工科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以经典力学为基础,以实验事实为依据,采用矢量代数和矢量分析方法,以场的观点,去研究电磁场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基本规律和在生产实践中的一些应用。
2、本课程具有理论逻辑性强、实验性强、数学形式优美和应用性广的显著特点。
3、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建立于19世纪后期,它在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研究中发挥作用,是电机、电视机、收录机、电子计算机、雷达等的基本原理;与空间技术、激光技术、超导技术乃至信息技术密切相关;电工学、电子学、无线电学、自动控制、等离子体物理学和磁流体力学等技术学科和新学科都是基于电磁学而发展创立;光学、生物学、化学乃到生命科学等大领域学科也无不与电磁学密切相关;现代物理所获得的许多新成果,要用于技术转化成生产力,也不能没有电磁学理论的辅助。
4、目前本课程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工程技术应用方面,麦克斯韦方程组经常而普遍地用来解决各式各样的实际问题;二是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正不断努力推广电磁理论,使其成为更一般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况。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不同内容,可适当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因材施教,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既要使学生掌握电磁学的理论精髓,又要使学生体会和领略实验对物理学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使学生学会采用必要的高等数学方法去分析和研究电磁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电磁学问题的能力。
2、电磁学应致力于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正确、严格的阐述,对某些难点作较详细的分析和深入的讨论,但也要注意因现代物理学发展条件的改变,某些概念可能有拓宽和演变,要充分利用电磁学与某些问题的联系,寻找与电磁学有关的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寻找适合的延伸点,介绍电磁学与工程、技术学科的密切相关的某些重要应用,要适当介绍一些电磁学定律建立的某些历史以及有价值的背景资料,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电磁学基础-
《电磁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032112课程英文名称:Electromagnetism foundation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电类各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1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工科电气工程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电类各专业主要课程的核心内容都是电磁现象在特定范围和条件下的体现,分析电磁现象的定性过程和定量计算方法是电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之一,因而电磁场课程所涉及的内容,是合格的电类专业本科生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的必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电磁场理论又是一些交叉领域的学科生长点和新兴边缘学科发展的基础。
因此,学习这一课程不仅为学习专业课程准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而且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风、科学方法以及抽象的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从整体上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电磁场边值问题的表述以及数值计算方法,了解电磁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原理,训练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用数学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电磁场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本课程在普通物理和工程数学的基础上,主要研究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属性,运动规律,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等,包括电磁场的数学物理基础、电磁场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实验定律、静电场分析、静电场边值问题的解析法、稳恒磁场等部分。
每个部分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再分若干章节,循序渐进,便于学生学习掌握。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场的观点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工程电磁场问题的初步能力,具体应达到下列要求:1. 使学生对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电磁场的能量和力效应等内容能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与掌握, 并了解物质的基本电磁性质和电磁场理论的一些应用,具有初步的应用能力;掌握电磁波在理想介质和导电媒质中传播的基本规律,并能对工程中一些基本交变电磁现象进行解释。
《电磁场》课程教学大纲
《电磁场》课程教学大纲大纲执笔人:胡登宇大纲审核人:课程编号:0806145英文名称:Electric magnetic field学分:2学分总学时:32。
其中,讲授32学时。
适用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先修课程:高等教学、大学物理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电磁场是关于电与磁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工科电类专业的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专业课,它的任务是阐明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
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了大学物理以后再继续学习的,在内容编写上,即保证了与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的衔接,又保证了理论的完整性,同时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
本课程具体分为电场与磁场2个部分进行讲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后续课程,如电机学、高电压技术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一)掌握电场强度、电位、静电力、电容的计算方法。
(二)掌握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
(三)掌握磁通量、电感量以及磁场能量的计算。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内容:高斯定理,镜像法,电场强度、电位、电容的计算,电流密度、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的计算,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场的能量与电感的计算,电磁感应定律。
难点内容:高斯定理,镜像法,电流密度、绝缘电阻、电感的计算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运用启发、讨论、教学互动的多模式教学方法。
五、课程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见表1表1 课程的知识单元、知识点及学时分配知识单元知识点讲课序号描述序号描述1 静电场1 电场强度152 电位3 导体与电介质4 高斯定理5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6 泊松方程与拉普拉斯方程7 镜象法8 部分电容2 恒定电场1 电流强度与电流密度82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3 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4 恒定电场静电场的比拟5 电导与接地电阻3 恒定磁场1 磁感应强度72 安培环路定理(真空)3 媒质的磁化4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5 电感6 磁场能量4 时变场1 电磁感应定理2 2 全电流定理六、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单独开设七、作业要求每个知识单元后均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要求学生独立书面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所属专业、课程性质、学分;
课程名称: 磁学实验
所属专业:凝聚态物理,磁学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学分:4
(二)课程简介、目标与任务
描述材料的磁特性参数有许多,内禀性质方面主要有饱和磁化强度(Ms)、居里温度(Tc)、磁晶各向异性常数(K)、磁致伸缩系数(λ)、电阻率(ρ)以及密度(d)等。
响应磁特性方面主要有磁导率(μ)、矫顽力(Hc)、剩磁(Br)、以及磁损耗(W)等。
根据铁磁学的教学内容和现有的实验条件,本课程针对磁性材料如下方面进行测试与分析:(1)磁畴结构的观测
(2)各种磁性材料静态磁特性的测量
(3)各种磁性材料的交流磁特性的测量
(4)磁性材料的各种效应:磁电阻效应、磁滞伸缩、铁磁共振与各向异性等测量(三)先修课程要求,与先修课与后续相关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容衔接;
先修课程《铁磁学》与《磁性测量》。
《磁学实验》是《铁磁学》与《磁性测量》对应的配套实验,它需要《铁磁学》与《磁性测量》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
(四)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自编《磁学实验》,吴东平编, 2015。
参考书:1、《铁磁学》上中下三册,戴道生、钟文定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
2、《物性测量原理与测试分析方法》,李培森,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实验一、磁畴的显示与测量
实验目的
1.借助透射偏光显微镜和一定的直流和脉冲偏磁场系统观察静止或运动的色彩美丽的磁泡畴。
2.通过观察石榴石单晶磁泡薄膜的条状迷宫畴或正常磁泡群,观察条畴和磁泡从收缩直至缩灭的磁化过程,测量磁泡薄膜的静态特性参数和动态特性参数,了解磁化过程的基本机理。
3.通过改变实验参数,确定出现辐射状畴,单枝花畴,多枝花畴等各畴状态的临界条件,理解微磁结构的出现是由铁磁体的能量所决定的,从而理解现实的稳定状态是能量极小的状态。
实验仪器:
BH-1型磁畴显示和测量装置
“BH-1型磁畴显示和测量装置”由氙灯光源,脉冲发生器,透射偏光显微镜和Helmholtz 线圈组,电脑和磁泡畴显示器,控制器,及石榴石单晶磁泡薄膜样品及样品架六个主要部分组成。
实验二、软磁材料磁特性的测量
实验目的
1、认识软磁材料的磁化规律。
2、测定样品的磁化曲线和磁致回线。
3、测定样品的C H 、r B 、S B 等参数。
4、掌握软磁材料静磁特性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NIM-2000S 软磁材料直流磁性能自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适用于软磁材料(如软磁铁氧体、铁镍合金、铁铝合金、硅钢片等)直流磁特性的测量。
实验三、硬磁材料磁特性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硬磁材料磁特性测量的基本方法。
2.理解测量Br ,Hc ,(BH)max 的方法。
3.加深对硬磁材料磁特性的理解。
实验仪器
NIM-2000HF是一种全微机自动控制用于稀土永磁磁性能标准检测装置。
测量采用电磁铁磁化样品并实现准静态扫描法, 这对永磁材料磁性能的测量是非常重要也是必须的, 目的是在测量过程中通过缓慢增加磁化电流使磁通变化量dΦ/dt 为一常量, 从而避免测量过程中产生涡流以及产生磁场和磁极化强度之间的相角。
本测量装置采用数据采集技术, 测量出材料的磁滞回线, 然后从定义出发计算出所有磁性参数, 获得很高重复性和准确性。
实验四、磁电阻效应
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磁电阻的概念。
2.掌握磁电阻的初步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本实验仪主要有电磁铁、四探针样品架、数字毫特斯拉计、大功率恒流磁场电源、精密恒流电源、数字电压表等组成。
实验五、多晶铁氧体磁致伸缩的研究
实验目的
1. 了解电桥法测量多晶铁磁体磁致伸缩系数的测量原理。
2. 理解磁致伸缩系数λ与磁化场H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
本实验电阻的测量是通过非平衡电桥来测量的,用(120*17*5毫米)的条形Ni块作为测量样品。
实验六、转矩法测量磁各向异性常数
实验目的
1.理解转矩法测量磁性材料各向异性常数的基本原理
2.测量磁性材料的转矩曲线并计算磁各向异性常数
实验仪器
转矩仪磁各向异性测量系统
实验七、铁磁共振
实验目的
1.观察铁磁材料的共振现象;
2.测量微波铁氧体的铁磁共振线宽ΔH;
3.测量微波铁氧体的朗德因子g值;
4.培养学生掌握微波实验系统的调试和测试方法;
实验仪器:
微波铁磁共振实验系统
实验八、亥姆霍茨线圈磁场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磁场测量原理及如何用集成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的方法;
2、了解亥姆霍兹线圈产生磁场的特性。
实验仪器
实验装置亥姆霍兹线圈实验平台、高灵敏度特斯拉计、直流稳压电源和毫安表组成。
实验九、功率铁氧体损耗特性的测量
实验目的
1.掌握功率铁氧体损耗特性测试方法
2.对功率铁氧体高频特性进行测量,确定其损耗特性及振幅磁导率随磁通密度的变化。
实验仪器
该实验由JP8500宽频功率函数发生器和JP2581宽频功率测量仪组成。
用于测试磁性材料及器件功耗,分析磁性器件的基本特性。
实验十、利用爱普斯坦方圈测量硅钢片工频下的损耗
实验目的
1.理解磁性材料损耗的概念。
2.掌握硅钢片交流损耗的测量方法。
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标准爱普斯坦方圈、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和瓦特计组成。
实验十一、铁磁材料交流磁滞回线的测量
实验目的
1.认识铁磁物质的磁化规律。
2.测定样品不同频率下的基本磁化曲线。
3.测量样品不同频率下的Hc,Br,Hm,Bm等参数。
实验仪器:
本实验由交流磁滞回线测量仪与计算机自动测试系统组成。
制定人:吴东平
审定人:
批准人:
日期:2016.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