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的制备及研究进展

陈泽伟

西北工业大学11070901班

摘要:本文在对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光电转换材料的发展情况,重点对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制备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材料,转换效率

Solar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Preparation and

Research

Chen Zewei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11070901 clas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olar cells are described, based on the paper,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aterials, focusing 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future trends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olar cells,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materials, conversion efficiency.

1、前言

在20世纪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一次性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这些化石能源本质上是数万年前甚至

是更长时间以来太阳能辐射到地球上的一部分能源储存到古生物,经沧海桑田的变化而演化成今天地球上的能源矿藏。经过人类数千年,特别是近百年的消费,这些化石能源已经被消耗了相当的比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世界能源消费量将持续增长,世界上的化石能源消费总量总有一天将会到达极限[1]。太阳能电池作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具有来源广泛、使用方便、无污染等优点,在航空、航天、通讯及微功耗电子产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因而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主流。太阳能电池,

一种利用光生伏特作用直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池,自问世以来,受各国专家的重视,且迅速发展。因其具有众多优点,将在更多的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其的组成及原理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太阳能电池基本原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光电转换材料的发展情况,重点对各种材料的优缺点、制备方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3]。

2、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4]: 当电池的表面受到光照时,由于减反射膜的作用,入射光线小部分被反射,大部分进入光吸收层。其中,能量大于禁带宽度的光子被吸收后,激发出光生载流子。在电池内部产生的光生电子-空穴对扩散到PN 结并受结电场影响而分开。太阳能电池的PN 结处存在一个由N 区指向P 区的内电场。在N 区产生的光生空穴会向PN 结扩散,进入PN 结后,即被内电场推向P 区; 在P

区产生的光生电子先向PN 结扩散,进入PN 结后,即被内电场推向N 区; 而在PN 结区附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则立即被内电场分别推向N 区和P 区。因此,在N 区积累了大量的光生电子,而P 区积累了大量空穴,在PN 结两侧出现了光生电动势。若在两边的集电极间接上负载,则会产生光生电流。

如图1所示:

图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

3、太阳能电池材料

3.1无机半导体材料

3.1.1非晶硅

非晶硅用作薄膜太阳能电池起始于20 世纪70年代。1976 年,卡尔松等[5]利用非晶硅制备了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小面积样品转换效率为2. 4%。随后,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了迅速发展.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通常为P - I - N 偶及型式,如图2所示,P 层和N 层主要作为建立内部电场,I 层则由非晶硅构成。非晶硅用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材料具有以下优点:(1)高光吸收能力,其吸光频率范围为1.1-1.7eV,因此,I 层厚度通常小于0.5μm,相对其他材料小得多;(2)相对于单晶硅,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简单,能耗少;(3)可实现大面积、连续化生产; (4)可做成叠层结构,提高效率。非晶硅薄膜材料的制备早期主要采用硅烷气体的辉光放电分解、溅射、光-化学气相沉积等方法。目前,为了提高沉积速度,采用超高频法、等离子增强CVD 法、微波法和微波电子回旋共振CVD 法等。

图2 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United Solar Ovonic[6]完成面积929cm2的a - Si薄膜太阳能电池,AM0转换效率达9.8%,采用减反射层可使小面积效率达12%;Iowa Thin Film Technologies[6]生产的a-Si集成太阳能电池面积达

0.93m2,AM0 效率达到5%; 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7]三结叠层( a -Si:H/a-SiGe:H/a-SiGe:H) 光谱分区吸收薄膜太阳能电池AM0 转换效率达到12%; Toledo大学[7]在7.5μm 不锈钢箔上制备柔性可卷单结a - Si 电池,转换效率为10.4%,比功率达1080W/kg; 日本的Ichikawa 等[8]使用柔性树脂薄膜衬底,利用卷带滚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50cm×1km 的树脂基底上制备a-Si/a-SiGe 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10.1%。中科院半导体所[9]研制的玻璃衬底非晶硅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达到11.2%; 南开大学[5]研制的双结a-Si电池组件( 20cm ×20cm) 效率达到9.2%。

虽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由于光致衰退效应( S-W 效应)存在,使得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在太阳光下长时间照射会产生效率的衰减,从而导致整个电池效率的降低;(2)制备过程中,非晶硅的沉积速率低,影响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生产;(3)后续加工困难,如Ag 电极的处理问题;(4)在薄膜沉积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杂质,如O2、N2和C等,影响薄膜的质量和电池的稳定性。针对以上问题,未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1)采用优质的底电池I 层材料;

(2)向叠层结构电池发展,使用不同禁带宽度的I 层来做成多结的PIN 结构,可以更有效地吸收太阳能光谱以提高电池效率;(3)在保证效率的条件下,开发生产叠层型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模块技术。

3.1.2多晶硅

为解决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不足,人们采用多晶硅薄膜代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