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地名中的词汇知识

合集下载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

中国的地名文化名词解释中华大地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每个地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背后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以及社会文化的认知和表达。

在本文中,将对中国的地名文化进行一些名词解释,带您领略中国地名的丰富多样。

城市名中国的城市名源远流长,其中不乏幽远而有意思的地名。

有些城市名字取自于当地的地理特征,比如北京的“北”和“京”分别指北方和京畿地区;上海的“上”则表示其地理位置在长江下游。

还有一些城市名取自于历史事件或文化传承,比如南京的“南”意味着它是中国南方的京城,西安的“西”代表其地理位置在中国西部,以及杭州的“杭”即江南杭门。

村庄名中国的村庄名也有着独特的特点和故事。

有些村庄名字中蕴含着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景观的描绘,比如“青山村”、“碧水村”等。

而更多的村庄名则与历史人物、民间故事和传说相关,比如“杨府村”、“英雄村”等。

这些村庄名字通过语言的表达,将历史和传统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让人们将自己的生活融入其中。

山水名中国是一个山水之国,拥有许多著名的山脉和美丽的风景线。

这些山水之美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享受,也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心灵中。

山水名字通常以其地貌或特定特征命名,如黄山、华山等。

同时,山水名也承载着人们对山水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的理解和敬重。

河流名作为一个拥有众多河流的国家,中国的河流名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许多河流名字中蕴含着对河流起源、路径和特征的描述,比如黄河、长江、珠江等。

更有些河流名代表着历史事件和传说,如母亲河、神农水等。

这些河流名字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

名胜古迹名中国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其名字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名胜古迹名字通常以其地理特征、建筑风格或历史事件为基础,如故宫、长城、丽江古镇等。

这些名字不仅代表着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和智慧。

总结中国的地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面镜子。

趣谈“上”“下”地名

趣谈“上”“下”地名
094 地 图 2018—3
原 则体 现 了一地 与所 在河 流 的密切 关 系 ,其 又可细 分 为 以下几种 主 要情 况 。
根据河流的流向 ,上游者为 “上”,下游者为 “下”。在 今杭 州 市 东 dt ̄IS的 上塘 河 ,是 隋大 业六 年 (610年 )开 凿 的江 南 河 的 南 段 ,元 末 在 其 下 游 开 辟 下 塘 河 运 道 ,即 今 杭 州 市 西 的京 杭 大 运 河 的 南 段 。南 宋 绍 兴 中置 上 溪 州 (位 于 今 湖 南 省 永 顺 县 一 带 ),同位 于 西 水沿 岸 的下 溪州 冈其 在 下游 而 有此 称 。
上 蔡 是 古 蔡 国所 在 地 ,故 城 在 今 河 南 上 蔡 县 西 ,位 于汝 水上 游 ,而下 蔡 (在 今安徽 省凤 台县 ) 位 于汝水所汇入的淮水沿岸 ,相对于上蔡 ,其在下 游地 区 。
东两走向的河流两岸 。北边的称 “上”,南边 的称 “下 ”。上 改 心在 云南 省 临 沧市 双 江 自治 县 的 忙 糯 乡 ,所 辖 村 寨均 在 小黑 江 以北 。下 改 心 在普 洱 市 澜 沧 拉祜 族 自治 县东北的谦 六 彝 族 乡 ,所 辖 村 寨均 在 小 黑 江 以 南 , 与 上 改心 隔江 相 望 。上 洞 江 在 今 福 建 福 州 市 南 ,《读 史 方 舆 纪 要 》 记载 :“上 洞 江 在 马 头 江 北 岸 。”而 “下 洞江存 马 头汀 南岸 ”。
“上 ”“下 ”地 名 ,但其 互相 关系 的所 以然 就不一 定 为我们所熟知 了 。
方位 与地名 “上 ” “下 ”
以东为 “h”、两为 “下”。位于今广东省台 L[I市 南海 中 的上 川 岛和 下 川 岛是两 处著 名 的旅 游景 点 ,两 岛以海 岛风 光 著称 .东 西相 邻 ,在东 侧 者为 上 川 岛 ,西侧 者为 下川 岛 。

地名用词让我觉得有闽南地区特色

地名用词让我觉得有闽南地区特色

地名用词让我觉得有闽南地区特色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些奇奇怪怪又有趣的地名。

你们家乡有哪些有趣的地名特征,也来和大家分享吧。

闽南语是一门古老的语言,中原古老文化在这里得到传承和保留。

厝,这个字应该大家都很熟悉了,出镜率很高。

厝,在闽南是房子的意思,在古时候形成地名时,一般前面会冠上姓氏,例如黄厝、张厝、吕厝等。

大多是以前一个姓氏家族到一个地方分支开基的时候,把聚集生活的地方,按自己姓氏来命名。

埕,普通话一般翻译为场,也很常见。

埕,一般都是古时候农民劳作的场地,例如晒稻谷啊麦子豆子的小广场小场地,后来扩大为标志地名。

典型的名称有:麦仔埕,打索埕,土埕,石埕等。

墘,是边沿的意思,很多地方名称有包含。

墘在地名里面,经常跟随在小河、小溪、海、山石等标志性地貌后面,地名有:溪仔墘、海墘、田仔墘、水沟墘。

坂,也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地名用字。

含有坂字的地方一般地势稍微高一点,有作坡的意思。

典型的地名有:刘坂、坂上、坂下。

崎,这个地名也不少。

崎,就是崎岖、高地的意思,一般是比较高的地方。

地名有:高崎、崎街、崎岭、崎。

仔,这个字呢平时用来做形声或者语气的,用的也多。

仔这个字,不止用在地名,用在其他地方也挺多,并没有特殊的意思。

地名比如:寮仔、桥仔头、溪仔、楼仔脚。

圩,这个字就热闹了。

为什么说圩这个字热闹呢,原来,这个字是集市的意思。

有些地方,古时候会做集市,大家交易兑换一些东西,后来的地名就落下这个字。

地名有比如:溪仔圩、新圩、桥头圩、车圩等等。

脚,这个用的多也通俗。

脚,顾名思义,是下面周边的意思,例如楼脚、山脚、岭脚,还有像“大榕脚”就是指标志性的大榕树周边一带了。

还有很多,欢迎大家一起分享。

这里还有个闽南语有趣的地方,比如厦门有个地方,现在叫莲坂,其实啊闽南话里面是叫刘坂的,只有一个发音哦。

闽南语说和写的会不一样,这主要是白话和雅文的区别,平时大家说的都是白话,而书面记录呢有些为了文雅一点,书面写“莲坂”,但是我们还是得叫“刘坂”,你不能把“莲”字按照“莲花”来硬翻的发音来说,那听的可别扭了。

让您认识全国地名中的82个冷僻字,走到哪里也不尴尬

让您认识全国地名中的82个冷僻字,走到哪里也不尴尬

让您认识全国地名中的82个冷僻字,走到哪里也不尴尬1.河南浚县的浚,多音字,应读xùn,不读jùn。

念jùn的时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动词;在地名中念作xùn。

2.河南柘城的柘,读为zhè。

3.河南武陟的陟,读为zhì,陟登高、晋升的意思。

4.河南泌阳的泌,读为bì,不读mì。

5.河南渑池的渑,读miǎn;当作古水名渑水时,读shéng。

6.河南荥阳的荥,读为xíng,不读yíng。

而四川荥经的荥,读音为yíng,不读xíng。

7.安徽歙县的歙,多音字,读音为shè,不读xī。

8.安徽六安的六,读lù,不读lìu。

江苏的六合也读lù,方言字音的残存,江淮方言六陆同音,是古语,从这可知为什么六字的大写是陆。

9.安徽亳州的亳,读音为bó,不读háo。

10.安徽枞阳的枞,多音字,读音为zōng,不读cōng,枞(cōng)即冷杉。

11.安徽黟县的黟,读音为yī。

黄山古称黟山。

12.安徽濉溪的濉,读音为suī。

13.安徽蚌埠的读音为bèngbù,不读bàngfù。

14.安徽砀山的砀,读dàng,不读Yáng或dāng。

15.江苏盱眙不能根据字读半边的原则来读为yú tái,正确的读音为xū yí。

盱眙龙虾让人们知道了盱眙。

16.江苏邗江,扬州古称邗沟,邗江现为扬州市的一个区。

邗,读音为hán。

17.江苏邳州的邳,读音为pī。

18.江苏甪直、浙江甪堰,甪,读音为lù。

19.江苏泛水的泛字的音、义皆同'泛',读fàn。

注意:河南有条汜水,汜读音为sì。

20.江苏睢宁的睢,读音为suī。

石家庄地名趣谈

石家庄地名趣谈

今天的题目是《石家庄地名趣谈》,既然是趣谈我就没有必要讲一大堆高深莫测的专业术语让大家一头雾水,这个地名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太密切了,可以说无时无处一生一世都要接触的一种社会事物,都要感受的一种历史文化。

咱们呆的地儿——河北省艺术中心音乐厅,位于桥西区。

可是在座的同志都不知道从1969年到1979年这十年期间叫红卫区,红卫兵的红卫,那时候很左啊,起的名字就是心中有个红太阳,誓死保卫毛主席,红卫是这么来的。

后来拨乱反正之后又恢复了原名,叫桥西区,红卫区年轻朋友肯定不知道。

裕华路,先前从东头地道桥到西头师范街1955米叫南马路,南马路对应的是北马路,就是现在和平路这一段。

南马路向西开通到了友谊大街,那段叫石邑路,我在石邑路住了7年。

这个地方来头很大,两千五百年前春秋时期就有石邑这么个称呼,清朝的时候置了一个石邑县,历时一千多年才被并入获鹿县,咱们叫获(huai)鹿县。

振头三街名叫什么?万夏实业公司。

我核实了一下还叫万夏,什么意思呢?在魏晋南北朝时那个地方叫万夏村,很有学问,振头村那个地方是唐伯虎说万夏,万什么夏啊?这个名字起的很古怪,古名万夏村历史悠久,很有学问,万是一万两万的万,夏是夏天的夏,这是一个古地名。

前些年搞市政建设将石邑路、南马路与铁路地道桥连接在一起了叫裕华路,这是咱们这儿的一段历史。

中华大街,这段路是1940年日伪时期修建的。

从北马路到南马路这一段叫日华大街,不是中华大街,日本的日中华的华,标榜终日侵占而规划的,而且小日本还在前边,它不叫华日叫日华,日华大街。

后来日本投降之后,国民党政府改叫中华路,1954年改叫中华大街,这些年一直往南拓展到仓安路,槐安路。

车站街和公里街,讲究更大。

咱们那个解放纪念碑,西边不长的一段路,叫什么路?石家庄人都知道叫公里街,哪个公里呢?一公里两公里的公里,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

这段路在20世纪初期,一百年前就是咱们石家庄市城市发展的童年时期,这里是工人运动和民众的活动的场所,聚会啊、发传单啊、游行啊,那会儿是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时候。

地名中的地理(1)

地名中的地理(1)

由于“寨”强调了防守,驻兵,所以,在山 坳地建立的村落往往叫什么什么寨。如:大 寨、穆柯寨、瓦岗寨、土家寨、苗寨、白水 寨、天堂寨、九龙城寨、抱犊寨等
瓦岗寨


东涌、西涌、葵涌(深圳、香港两地地名 上均有葵涌);石贝涌、板涌(湖南) 涌:涌的本义是“水从地下冒出” 山涌:有山泉水的山谷 ……苍天感动,甘霖普降,山涌清泉,万民得救 (古诗文) 热河(河北承德,实际是有温泉使河水水 温高于当地温度) 水文
地形可以分为5大类,即高原、平原、山地、 丘陵、盆地。

地形上介于丘陵 和平原之间的叫 岗地。

岗地处于地壳相对稳 定的地带,长期受流水侵蚀 和物理风化等作用的影响, 按其形态特征,分为高岗地 和低岗地两个亚类。
站岗放哨 放哨一定要站在高处,但是,太 高不行,目力有限,同时,太高 不好隐蔽,所以,是站在比监视 地稍高,且能隐蔽的地方,即站 在岗地,也就是站岗,站在岗地 才能更好的放哨。
地名中的历史知识:
地名具有反映时代的特征。 河北的内丘县和四川的内江县是在隋朝改名的,原 名分别是中丘县和内丘县,由于隋文帝父名忠,当时忌 用“忠”字及其同音字,于是改“中丘县”为“内丘县 ”、改“中江县”为“内江县”,并一直沿用下来。 西非的加纳,殖民地时期叫“黄 金海岸”,于1957年独立后改名为 加纳。西非的科特迪瓦,殖民地时 期叫“象牙海岸”,1986年改名为 科特迪瓦。西非的多哥和贝宁所在 地,殖民地时期叫“奴隶海岸”
从“庄”的基本字义上,不难看出,地 名中的“庄”,主要是体现有成片土地,并 且地势稍高一点。如:周庄、李庄、高家庄 、石家庄、台儿庄、李家庄、王家庄、汪家 庄等,这些“庄”都在平原地区。




“寨”的基本字义。 防守用的栅栏:~子、鹿~(军事上常用的一种 障碍物,古时多用削尖的竹木或枝杈,现多用铁 蒺藜等做成)。 旧时驻兵的营地:营~、山~、水~、安营扎~ 、~主。 村庄:村~、苗~。

中学语文中古地理名词解说

中学语文中古地理名词解说
现今除江苏、浙江以外的长江以南的广大地
贾 谊的《 过秦论》 山东出 山西出 的 中“ 相, 将” “ 山东”“ 、山西”就是相时崎山而言。后来,
“ 也指华山。 ( 兵车行》君不闻汉家山 山” 杜甫( “ 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祀” 里的“ 山东” 就是 指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又如王维《 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 山东” 亦指华山以东包
“ 隐讳” 因有难言之隐或忌讳而隐瞒不说” 例如: 指“ 。
动的踪迹” 例如:①树下有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 。 戴 着鸭舌帽, 帽檐拉得很低, 形迹十分可疑。②美国联
邦调查局已开始追踪同“ . 11” 9 恐怖袭击事件有关的
恐怖分子的活动行迹。
①鲁迅的文章有些隐晦的地方, 读者需要结合当时 的社会环境, 认真揣摩, 才能理解。 ②他从不隐讳自
括作者故乡满地(今山西永济县)一带。“ 山” 也有指太行山的, 货殖列传序》 夫山西 如《 “
饶材 、 、 竹 …… 山东多鱼 、 ……” 盐、 这里 的
区。而近代“ 江南” 多指苏南和浙江一带。 “ 江表”泛指长江以南地区。 , 在古代中原 人看来, 该地区在长江外, 故称“ 江表”“ ,江 表” 即江南。赤壁之战》 《 鲁肃所称“ 江表英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学语文 中古地理名词 解说
O 江苏 李汉雄
“ 江西皆 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反, 川 这里的“ 江西” 则是现今的江北。顾炎武《 知录》 今之所谓 日 :“ 江北, 昔之所谓江西也。” 古代的江南与今不同,一般指今天湖A L 的江南部分和湖南、 江西一带。如《 江南逢李 龟年》 中的“ 江南” 就是指现今的湖北省的江 南部分和湖南、 江西一带。《 货殖列传》 江 中“ 南豫章、 长沙” 中的“ 像章” 是今之江西南昌一 带, 长沙在今之湖南境内。 可见古之江南是指

地名趣谈

地名趣谈

地名趣谈大荣我国地名异彩纷呈,有的源远流长,有的形象生动,有的风趣雅致,实在耐人寻味。

先说地名掌故,最引人遐思。

大连名称的由来,就令人十分叫绝。

1880年,李鸿章在辽东湾的另一侧水域,建北洋水师和军港,因当地无地名,没法在奏折上写明。

一天,他在海滩散步,放眼望去,但见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一个个船坞,一艘艘军舰,分布于海湾之内,一侍臣脱口赞道:“好大的阵势,海连着天,天连着海!”李鸿章喜出望外,大声道:“有了,就叫大连湾!既气派,又实际。

”大连之名因此而得。

鲁迅故乡绍兴的地名,也很好玩。

南宋高宗赵构被金兵所迫,南逃越州。

越州官僚上表乞赐府额,赵构挥笔写下“绍祚中兴”。

“绍”,继也;“祚”,皇位,赐福、保佑的意思。

中兴,即中途兴旺。

公元1131年,绍兴成为南宋皇朝临时都城。

赵构改年号为“绍兴”,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由此诞生。

天津,历史上叫“直沽”。

燕王朱棣率兵南下,由直沽渡河,才易名“天津”,意即皇帝(天子)的渡口。

朱棣本为燕王,朱元璋死时,并没把皇位传给儿子,而是把帝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建文帝)。

燕王朱棣不满侄子当皇帝,想打倒朱允炆。

朱棣从北京出兵,曾在直沽顺利渡河攻下沧州,后统领大军攻下南京。

燕王朱棣当了皇帝,将都城定在北京。

朱棣是军事家,知直沽乃军事要地,称其“天津卫”。

“津”是渡口的意思,“卫”是警备区的意思,朱棣想通过这个渡口,成就一番伟业。

放眼全国,以山水得名者很普遍:天津、上海、汉口、宁波等,即由“水”而来;峨眉山、昆山、唐山、岐山等,乃由“山”得名。

而以花果、树木得名者,更有情调:兰溪、桃源、榆次、莲花、梅州、柳州、桐芦,不一而足。

还有更有意思的地名现象。

比如地名“倒个”:浙江有海宁,也有宁海;浙江有安吉,江西有吉安;福建有德化,内蒙古有化德;河北有隆化(董存瑞牺牲地),青海有化隆;江西有武宁,山西有宁武。

地名还有“相对”的:广东有汕头市,也有汕尾市;有海丰,也有陆丰。

让人不解的是陆丰靠海近,而海丰离海远;胶州湾口是青岛,隔湾西岸是黄岛。

初中地理地名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地名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地名知识点归纳地名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命名方式和富有地域特色的词汇,具有重要的文化、历史和地理意义。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名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归纳整理初中地理地名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地名分类地名可以根据地理特征、历史文化、行政区划等不同因素进行分类。

根据地理特征可分为: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海洋等地名;根据历史文化可分为:古代建筑、历史事件等地名;根据行政区划可分为:省、市、县等地名。

二、山地地名山地地名通常与地形特征、地貌特征有关,还可以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等方面。

如:黄山、华山、泰山、峨眉山等。

这些山地地名给人以壮观、雄伟、神奇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貌风景。

三、平原地名平原地名多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有关,也与地方的习俗、民俗等方面有关。

如:江苏的江南、河北的中原、四川的盆地等。

这些地名给人以开阔、广袤、肥沃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四、河流地名河流地名通常与地域特征、环境条件、文化习俗有关。

如: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等。

这些地名给人以水流潺潺、奔腾湍急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丰富的水资源和独特的水文地理特点。

五、湖泊地名湖泊地名通常与地形、地貌、水文地理等有关。

如: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青海湖等。

这些地名给人以清澈、湛蓝、广阔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丰富的湖泊资源和独特的湖泊景观。

六、海洋地名海洋地名通常与地理位置、海洋特征、海洋资源等有关。

如:渤海、东海、南海、黄海等。

这些地名给人以蓝色、广阔、神秘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辽阔的海洋疆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七、历史文化地名历史文化地名通常与历史事件、古代建筑、人物等有关。

如:九寨沟、故宫、长城、丽江等。

这些地名给人以古老、庄严、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也反映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趣谈中国地名

趣谈中国地名

趣谈中国地名中国地名趣谈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故事很多。

仅中国的历史、地理,就是个研究不完的课题。

整天编稿的我,总免不了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打交道,时间长了,慢慢发现中国的地名充满了无限的趣味。

如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中国的地名是很有规律的,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是江、湖、河、海、山、水、溪、源、城、田及安、兴、宁、顺、昌、丰、崇等吉祥字。

请看:“湖”:安徽有芜湖市、巢湖市、太湖县,太湖县是佛学家赵朴初的家乡;江苏有金湖县、建湖县;连新疆都有博湖县,因为境内有博斯腾湖而得名。

“江”:黑龙江省有牡丹江;广东有湛江,那是新兴的外贸港和军港;廉江,那是出红橙的地方;湖南有平江,是彭德怀的家乡;湖北有枝江,听说白酒很出名;江西有九江;云南有丽江......“海”:带海的地方以浙江为最多,宁海、临海、定海;天津有静海;广东有澄海;海南有琼海;云南有勐海;广西有北海......“河”(川):山西有河津;广东有河源;河南有唐河、潢川;江西有黎川、遂川;云南有剑川、龙川;陕西有洛川、宜川;宁夏有银川;湖北有利川;江西有临川,是出才子的地方......“山”:黑龙江有双鸭山、克山;河南有平顶山;四川有乐山;江苏有昆山;浙江有象山、江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是湖南韶山;连事实上没有山的上海市都有金山、宝山......“水”:甘肃有天水;江西有修水、吉水,吉水是毛主席的祖籍地;山西有文水,那是武则天和刘胡兰的家乡;江苏有涟水;贵州有赤水、六盘水;西藏有曲水;湖北有广水;陕西有白水......“溪”:江西有贵溪、资溪、金溪;安徽有绩溪、郎溪;福建有松溪、尤溪、明溪、安溪,安溪有名茶“铁观音”;重庆有巫溪;四川有苍溪;广东有遂溪;浙江有慈溪、兰溪,兰溪是赵四小姐的故乡......“源”:辽宁有凌源;吉林有辽源;山西有沁源;山东有沂源;宁夏有泾源;甘肃有渭源;河南有济源;江西有婺源......“田”:以田为名的以福建、江西为最。

小学地理地名知识点整理

小学地理地名知识点整理

小学地理地名知识点整理中国地域辽阔,地域之间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复杂交织造就了丰富多样的地名文化。

了解地名的含义以及背后的历史渊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理环境,还能够增进对于土地的情感和认同。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地理地名知识是培养他们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整理小学地理地名知识点,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的地理之美。

中华大地上的许多地名都源远流长,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比如北京,这个历经千年的古都,其地名含义和演变过程体现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流变。

北京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金朝时期,当时的北京是一个较小的城镇,其名称取自于当地流经的一条河流,这条河在古代被称为“北河”,因此得名北京。

类似的例子还有杭州,这个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城市,其地名也有其独特的背后故事。

杭州的名字来自于一位古代传说中的女子,她叫做孤山女。

相传在很久以前,孤山女曾在西湖附近卖豆腐,她制作的豆腐色香味俱佳,因此深受当地居民的喜爱。

为了纪念她,人们将这个地方命名为“杭州”,其中“杭”就是孤山女的姓氏。

除了个别地名有着特殊的命名由来外,许多地名则取材于自然景观、历史事件或重要文化象征。

比如,秦岭和黄河这两个地名分别以山脉和河流为命名对象,反映了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

黄山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黄山的名字源于其地由黄土构成,且山脚下有一个黄色的小池塘,因此得名黄山。

在地理考点中,还包括了一些重要的地理要素,如大陆、岛屿、湖泊、河流等。

大陆是指陆地上的大片连续地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亚洲大陆。

而岛屿则是指被海水环绕的小块陆地,著名的长江三角洲就是一个典型的岛屿。

在地理考试中,我们也会遇到像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等一系列著名的河流名称。

除了地名的来源和地理要素外,地理地名还与人文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西安,这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西安的名字中的“西”字来源于古代的“长安”之名。

地名通名中的少数民族语词汇

地名通名中的少数民族语词汇

地名通名中的少数民族语词汇
以下是 8 条关于地名通名中的少数民族语词汇:
1. “浩特”在蒙古语里是城镇的意思呀,你看“呼和浩特”,多么特别的名字啊!就好像是草原上闪耀的明珠,可不是吗?
2. “旗”也是蒙古族的一个常用词汇呢,像“土默特左旗”,感觉带着浓浓的民族风情,难道不是吗?
3. “巴音”,在蒙古族语里代表富饶,“巴音布鲁克”那可是一处绝美的地方呀,就像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对吧?
4. “那达慕”是蒙古族的盛会呀,一提起“那达慕大会”,就想到欢乐的场景和热情的人们,能不向往吗?
5. “热巴”在藏族中可是有着特殊意义哟,像“热巴舞”多有魅力呀,仿佛能把我们带入那神秘的高原,不是嘛?
6. “雅鲁藏布”,藏族语里的神奇词汇,“雅鲁藏布江”那宏伟的气势,不正像一条巨龙奔腾吗?
7. “岗仁波齐”,这充满藏族特色的地名,那可是神圣的象征啊,难道不让人满心敬畏吗?
8. “扎西德勒”,藏族的美好祝福呀,听到有人说“扎西德勒”,是不是觉得心里暖暖的呢?
我觉得这些少数民族语词汇让地名变得更加独特和富有魅力,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关于地名的成语大全

关于地名的成语大全

关于地名的成语大全(原创实用版)目录1.成语大全的概述2.地名的成语分类3.常用地名的成语示例4.地名的成语在文化中的意义正文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词汇,它由多个汉字组成,具有固定的形式和意义。

在我国的成语宝库中,有一类成语尤为特殊,它们与地名紧密相关,被称为地名的成语。

本文将为您介绍关于地名的成语大全,让我们一起领略这些成语的独特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地名的成语分类。

地名的成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以地名为成语的组成部分,如“洛阳纸贵”、“邯郸学步”等;另一类是成语中包含地名的元素,如“山东快书”、“江南七怪”等。

这两类地名成语各具特色,为我们的汉语言文化增色不少。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些常用的地名成语示例。

首先是直接以地名为成语组成部分的例子:“洛阳纸贵”,这个成语出自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形容文章写得好,流传广,价值高。

另一个例子是“邯郸学步”,这个成语出自《庄子·逍遥游》,意指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本真。

在包含地名的元素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举“山东快书”和“江南七怪”为例。

山东快书是一种起源于山东的传统曲艺形式,以其表演生动、风趣幽默而著称;江南七怪则是指明代江南地区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为江南文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地名的成语在文化中的意义。

地名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它们如同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历史和文化的大门。

通过了解这些地名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先,传承我们的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总之,地名的成语大全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汉语宝典,它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重庆是中国的直辖市之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城市。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在于其丰富多样且具有独特性。

本文将从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政治因素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地理特点1. 山地地名:重庆地处长江中游和川渝地区的交汇处,地势起伏,山地众多。

因此,许多地名与山脉和山峰相关,如南山、北山、鹅岭、黄山等。

2. 水域地名:重庆位于长江沿岸,有许多著名的水域,如长江、嘉陵江、涪江等。

因此,许多地名与水域有关,如江北、江津、江洲等。

二、历史文化1. 历史名人:重庆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

因此,有许多地名与历史名人相关,如曾国藩故居、李子园等。

2. 文化景点:重庆拥有丰富的文化景点,如洪崖洞、磁器口、白公馆等。

这些景点的地名经常出现在导游书籍和旅游宣传中。

三、政治因素1. 政府机构:作为直辖市,重庆有许多政府机构和行政单位。

因此,有许多地名与政府机构相关,如市政府、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等。

2. 政治事件:重庆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发生地之一,如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重庆模式”等。

因此,有许多地名与政治事件相关,如红岩村、解放碑等。

四、经济发展1. 商业中心: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有许多繁华的商业街道和商业区。

因此,有许多地名与商业有关,如解放碑、观音桥、江北区等。

2. 工业区: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有许多工业区和工业园区。

因此,有许多地名与工业相关,如南坪、渝北等。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地理特点、历史文化、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重庆的地名丰富多样且具有独特性。

无论是山地地名还是水域地名,无论是历史名人还是文化景点,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政治事件,无论是商业中心还是工业区,重庆地名都能够反映出重庆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政治因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地名丰富了重庆的文化底蕴,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参观和了解重庆的机会。

初中地理地名解读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地名解读知识点整理

初中地理地名解读知识点整理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上的各种自然、人文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而地名解读则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通过解读地名来了解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征。

本文将整理一些初中地理中常见的地名解读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地理学中的地名。

一、地名解读的意义和方法地名是人类活动和地理环境结合的产物,它既是自然地理特征的客观存在,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观反映。

因此,通过解读地名可以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揭示地理背景和历史文化,理解地理现象与规律。

地名解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形态解读:通过分析地名的构成、组合和意义来解读地名。

比如,以“城垣角楼”为例,城垣指的是环绕城市的城墙,角楼指的是城墙上的角状楼台,通过解读这个地名,我们可以推测该地曾经建有城墙和角楼。

2. 历史解读:通过研究地名的历史渊源和来源来解读地名。

比如,以“汉江”为例,汉江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历史上的汉朝,该地曾是汉朝的疆域。

3. 地理解读:通过分析地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来解读地名。

比如,以“黄山”为例,黄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它得名于山脉主要由黄色的花岗岩组成。

二、中国地名解读知识点1. 水名解读:中国水名众多,大多数都与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有关。

例如,“长江”之名取自其长而江河的特征,是中国最长的河流;“黄河”之名取自其水质较浑浊的特征,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

2. 山名解读:中国山脉辽阔,著名的山名以五岳为代表。

例如,“泰山”之名取自其崇高、宏伟的特征,是中国著名的名山之一;“庐山”之名取自其山的形状如卢沟桥而得名。

3. 地区名解读:中国地区众多,各地区的名字多与历史、政治、地理等有关。

例如,“西藏”之名取自藏族居住于该地,其意为“藏人的家乡”;“广东”之名取自其位于中国的东南部,其意为“东南广大之地”。

三、世界地名解读知识点1. 洲名解读:世界上的洲名大多与地理位置和特征相关。

地方地名词汇

地方地名词汇

地方地名词汇古港乡周坊镇白田乡泗沥镇志光镇河潭镇金沙乡余家乡雷溪乡塘湾镇西窑乡文坊镇耳口乡冷水镇双圳乡金屯镇周坊镇彭湾镇三县岭林场塔桥园艺场河潭垦殖场雄石街道办事处花园街道办事处东门街道办事处西窑林场耳口林场双圳林场樟坪畲族自治乡上清、盛源、民俗方言词汇挖事(说话)漆饭(吃饭)米有(没有)做摸里(干什么)笔要(不要)恩乃(是的)傻福(傻瓜)柴哪里(在哪里)打尬(打架)么宁(谁)老铜宁(老人家)雅颠坛(冶炼厂)诶个老机(那个人)百晓得(不知道)椒椒(叔叔)专业术语词汇环保专业按比例采样氨的气提氨化作用半致死浓度半静态毒性试验病原体半衰期表面负荷率病霉暴雨污水巴氏消毒法不连续采样成层作用臭氧处理肠道病霉初级降解初级生产力超滤大肠杆菌离心械专业术语词汇-外贸组装线布置图流水线物料板拉钉机拉钉枪起子气动起子工作桌开箱检查组装在一起锁紧(螺丝) 夹具(治具) 栈板条码条码扫描器熔合热熔机修理作业员品管课长ME 制造工程师制造生技外观检查内部检查大头螺丝镑、英寸导电条前板后板基座面板电源按键重置键高源高压测试电源电压接拉键冲件塑胶件制造作业程序物料检查表工作间台车纸箱支线叉车人力资源部生产部门企划部品管科冲压厂烤漆厂成型厂常用设备整平机冲床机械手油压机车床刨床铣床磨床线切割电火花电焊机铆合机职务董事长电火花电焊机铆合机职务董事长总经特色传统词汇特产:非金属矿(瓷土、滑石、硅石、石灰石、花岗石)铜材加工贵溪银矿红石捕鼠器、节能灯具金属矿(铜、银)建筑业——红石食品:“铁拐李”牌灯芯糕、捺菜烧饼、油条、韭菜盒咸鸭蛋、白饭、糯米、饭蛋炒饭、地瓜粥、米粉、炒米粉制陶:鹰潭罐造纸:黄表纸木材加工:元宝篮岁时习俗:立春除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庙会上清宫庙会青泥岗庙会;仙人寺庙会王前庙庙会祭灶冬至。

陋习:抽鸦片宗族械斗赌博钾铜宝、吊花会、推牌九、九点半、掷银子、八乌子、跌三满民间流传“十不得”:(一)“挂榜山挂不得”(二)“一线天现不得”(三)“金银仓开不得”(四)“仙人桥过不得”(五)“大肚罗汉戏不得”(六)“浮石浮不得”(七)“潭湾沉不得” (八)“钓鱼滩钓不得” (九)“金沙掏不得”(十)“石鼓打不得”贵溪畲乡风情:元宵马灯舞风景旅游:南宋陆九渊创建的象山书院遗址、挂榜山、三峰山、鬼谷洞、仙人桥、白鹤洞、三阳硐府。

地名中的秘密

地名中的秘密

松花江
松花江是我国境内的第三大河流,其干 流从吉林长白山的主峰天池发源,向西北方 向流经吉林省吉林市区、松原市区,在扶余 县三岔河与发源于大兴安岭地嫩江汇合后, 折向东流,进入黑龙江省境内,在黑龙江省 流经肇源、哈尔滨、佳木斯等地,在黑龙江 省同江镇河口汇入黑龙江后入海。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边疆省份, 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其中世居本省的有 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 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10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省还是满族的发祥地。 因此,黑龙江省大多数地名由少数民族 语音译而来。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为蒙古、达 斡尔和鄂伦春等少数民族的世居之地,故西 部地区地名大多来自这3个少数民族的语音音 译。
齐齐哈尔
达斡尔语“奇察哈里”的转音,意为“边 疆”或“天然牧场”,因建城于“卜魁(亦 作卜奎)地名称,为达斡尔语“呼兰额日格” 的音变,意为“红岸”。 齐齐哈尔市扎龙乡,乡名源于境内扎龙 屯。“扎龙”,一说达斡尔语,汉译“落雁” 之意;一说蒙古语,意为“大雁飞过的地
2
黑龙江名鱼:三花五罗十八子
鳊花
鳌花
五罗:
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
十八子
并不止十八这个数,十八只 是形容其多而已。
岛子 七粒浮子 草根棒子 鲫瓜子 鲇鱼球子 柳根子 青根棒子 黄姑子 山鲤子 葫芦片子 白漂子 紫泥肚子 牛尾巴子 鲤拐子 鲢子 嘎牙子 船钉子 斑鳟子 红眼瞪子 麦穗子 沙姑鲈子 红尾巴梢子 细鳞子 刁子
黑河
黑河市濒临黑龙江。黑龙江水
腐殖质较多,水色发黑,历史 上,满足人称之为“萨哈连乌 拉”,鄂温克族人就称其为 “卡拉穆尔”,都是“黑水”、 “黑江”、“黑河”之意,黑 河之名由此而来。
大庆,这个名字的由来与庆祝新中 国成立10周年有着紧密联系,1959年9月 26日,位于松辽平原的第三口基准井— —松基三井喷出具有工业价值的油流, 标志着发现了大油田。 在庆祝大会上,欧阳钦提议,把油 井所在地的大同镇改为大庆镇。随后, 黑龙江省作出了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的 决定,此后石油部把这个新油田定名为 大庆油田。大庆油田因此得名,并发展 成为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的重要基地。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论析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

地名作为城市的重要标识之一,对于了解和认识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形地貌特点: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重庆的地名往往与山水相关,如“长江”、“嘉陵江”、“武陵山”、“南山”等。

同时,由于重庆地处山区,地势起伏,所以很多地名中包含有“坡”、“岭”、“峰”、“峡”等词汇,如“南山坡”、“茶山坡”、“磁峡”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重庆地区的地理特点,也是重庆地名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历史文化特点:重庆历史悠久,是中国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重庆地名往往与历史事件、文化人物等相关。

如“解放碑”、“洪崖洞”、“黄泥磅”等地名,都与重庆的历史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此外,重庆还有一些地名与重要的文化遗产、历史建筑物相关,如“白公馆”、“黄花园”等。

这些地名不仅反映了重庆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成为了重庆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民俗风情特点:重庆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城市,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

重庆地名中包含了一些与当地民俗有关的词汇,如“团结村”、“石板村”、“菜园坝”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重庆人民勤劳智慧的民间生活,也展示了重庆的民俗文化。

四、商业特点:重庆是中国内陆开放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商业中心之一。

重庆地名中有一些与商业相关的词汇,如“解放碑”、“长江路”、“重庆商务中心”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重庆城市的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

五、地理位置特点:重庆地处长江上游,是中国内陆城市,同时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枢纽城市。

重庆地名中有一些与地理位置相关的词汇,如“渝中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

这些地名反映了重庆城市的地理位置特点,也是重庆地名的一个重要特点。

重庆地名的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特点、历史文化特点、民俗风情特点、商业特点和地理位置特点等方面。

这些地名不仅是城市的标识,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重庆丰富多样的地理和人文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谈地名中的词汇知识
作者:钱伟
来源:《英语学习》2017年第11期
欧美有很多城市的名字中带“堡”(burgh)这个字,特别是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北欧、南非等“法兰克-日耳曼”体系及受其文化影响的国家很常见,一抓一大把。

例如欧洲小国卢森堡(Luxembourg)、英国的爱丁堡(Edinburgh)、法国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俄罗斯的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以及德国的汉堡(Hamburg)、纽伦堡(Nurnberg)、海德堡(Heidelberg)、勃兰登堡(Brandenburg)、瑞典的哥德堡(Goteborg)、荷兰的米德尔堡(Middleburg)、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美国的匹兹堡(Pittsburgh)以及南非(曾是荷兰殖民地)的最大城市的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等等。

有意思的是“burg”、“burgh”、“bourg”、“berg”长得都很像,可以算是一家子(其实它们还有一个英语远亲叫做“fort”)。

它们的共同祖先来自于古日耳曼语词根“bergaz”,也就是今天日耳曼语中的“berg”,意思是“山丘”、“高地”和“城堡”(这个词根至今还留在英语冰山“iceberg”一词中),原因在于古代筑城选择居高临下的高地,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价值,于是这种类型的城市的特称便逐渐成了泛称。

英语中也有些常见地名是以“ia”或“a”等名词后缀结尾的,表示“之国”、“之地”。

这多是常见于西班牙或意大利等拉丁语区或是根据希腊语和拉丁语习惯命名的地区。

与此有关的地名数不胜数。

比如Asia(亚洲)、Africa(非洲)、America(美洲)、Arabia(阿拉伯)、Australia(澳大利亚,意为“南方之地”)、Liberia(利比里亚,意为“自由之国”)、Romania (罗马尼亚,意为“罗马人之国”)、Estonia(爱沙尼亚)、Latvia(拉脱维亚)、Bulgaria(保加利亚)、Slovenija(斯洛文尼亞)、Valencia(瓦伦西亚,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等。

需要说明的是英语中地名词尾“nesia”是由希腊语“nesos(岛屿)”和词尾“ia” 合成的,意思是“海岛之国”。

例如Indonesia(印度尼西亚,意为“印度群岛”)、Polynesia(波利尼西亚,“波利”是希腊语词根“polys”,意为“很多”)、Micronesia(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是希腊语词根“mikros”,意为“微小”)、Melanesia(美拉尼西亚,“美拉”来自希腊文“melas”,意为“黑色”),所以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分别是“印度群岛”、“多岛群岛”、“小岛群岛”和“黑人群岛”。

英语中还有些为数不少的地名是以“polis”结尾的。

这和希腊语“polis”(城市,如英语中的“metropolis”就表示“大都市,大都会”)有关,与此相关的地名也不少。

如:美国的Minneapolis(明尼阿波利斯)、Indianapolis(印第安纳波利斯)、加拿大的Annapolis(安纳波利斯)、巴西的Tunápolis(图纳波利斯)、利比亚的首都Tripoli(的黎波里)。

按照“Tripoli”的字面意思(三个城市),其实中国的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也是典型的“Tripoli”。

英语中另一个常见地名后缀是“stan”(斯坦)。

其直接来源是波斯语,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印欧语的共同词根“sta”,表示站立的意思(如“stand”)。

这个词根在印欧语诸语言中有很多变体。

其在英文中的写法“stan”,意为“……之地”。

其实和“stan”同源的词在欧洲语言中很常
见,比如,英语中的state(国家)、status(地位)、德语的Stadt(城市)、俄语中表示定居点的“стан”等。

带有“stan”后缀的地名大多分布在中亚和南亚一带,最为我们熟知的就是中亚五个斯坦国:哈萨克斯坦(Kazakhstan)、乌兹别克斯坦(Uzbekistan)、土库曼斯坦(Turkmenistan)、塔吉克斯坦(Tajikistan)和吉尔吉斯斯坦(Kyrgyzstan)。

在西欧的荷兰,很多地名都带“dam”(丹),如首都Amsterdam(阿姆斯特丹)、著名港口城市Rotterdam(鹿特丹)等。

这是因为“dam”在荷兰语里是“大坝”的意思(它来源于古日耳曼语,英语也是这个词)。

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与海共舞”的国家。

因为地势低洼,为了防止海水入侵,荷兰人长期和海洋斗争。

他们建筑堤坝、围海造田。

阿姆斯特丹的意思就是阿姆斯特河上大坝的意思。

翻开欧洲特别是北大西洋周围的地图,我们会发现那里有很多带“land”(土地)的地名,从England(英格兰)、Scotland(苏格兰)、Ireland(爱尔兰)、Holland(荷兰)、Poland (波兰)、Switzerland(瑞士),直到北欧的Iceland(冰岛)、Finland(芬兰)、Lapland (拉普兰,圣诞老人的故乡)、Greenland(格陵兰岛,这块千里冰封、银装素裹的陆地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实在名不符实,应该叫“Whiteland”才对)、Newfoundland(加拿大的纽芬兰)以及南半球的New Zealand(新西兰)。

所有这些带“land”的地名,都是来源于古日耳曼语“土地”一词。

今天日耳曼语区(英国、荷兰、德国、奥地利、瑞士、比利时、丹麦等国)的很多地名就有后缀“land”。

欧美以“圣”开头的地名也是俯拾皆是,这与基督教传统有关。

“圣”是“Saint”(亦写作“San”,意思是“神圣的、崇高的”)的意译加音译。

此词可以追溯到拉丁文“Sanct”,即“Sanctus”,其原型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神话中的“Sancus”(诚信之神“桑库斯”)。

比如:San Marino(圣马力诺,一个被意大利包围的小国)是为纪念建国者、一名信奉基督教的石匠马力诺(Marinus)而得名;San Francisco(旧金山,在美国加州);San Diego(圣迭戈,在美国加州);Santa Barbara(圣巴巴拉,在美国加州);Saint Louis(圣路易斯,在美国密苏里州);San Antonio(圣安东尼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S?o Paulo(圣保罗,巴西城市,源自圣徒保罗);San Salvador(圣萨尔瓦多,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的首都,西班牙语字面意思是“救世主”);Santiago(圣地亚哥,智利首都);St. Petersburg(圣彼得堡,沙俄首都,由彼得大帝于1703年创建)的名称经历了数次变化,一战期间,沙俄与德国交恶,沙俄政府遂在1914年将其改称为“彼得格勒”(在斯拉夫语族的各语言中“Grad”表示“都市”的意思),以消除其中的“日耳曼”痕迹。

1924年1月26日,列宁逝世五天后,前苏联政府又将其改名为“列宁格勒”以纪念列宁。

1991年苏联解体后,市民投票决定恢复其旧称“圣彼得堡”;Saint Nicolas(圣尼古拉斯,法国、比利时、希腊、墨西哥、阿根廷均有此地名)。

此名是为纪念基督教圣徒圣尼古拉。

世界上有很多教堂以他命名。

东正教尤其重视对他的纪念。

地名可以说是一座丰富的“知识宝库”,是记载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理解地名的含义无疑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帮助我们清楚、准确、轻松地记忆外国地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