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望乡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洛夫,本姓莫,湖南衡阳人,1928年生,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8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
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新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历四十年,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两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四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廿多年来评论不辍,其中多首为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Birch)教授选入他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
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复获吴三连文艺奖。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
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
”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
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晦涩朦胧,耐人回味。
可以说,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首怀乡的诗篇,月圆之夜,伤感之时,那种去国怀乡的情绪会更加浓重。
洛夫在写此诗时去台湾已整整三十年。
“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
诗人站在边界的那一边,也许只需再往前跨进一步,就能抚摸到祖国母亲温热的胸膛,然而,“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却让他望而却步。
现代诗歌 边界望乡
杜鹃鸟的叫声有两个特点:一是类 似于“不如归去”,使人们很容易联想 到思归;二是叫声凄切,人们往往将其 声与悲苦哀怨联系在一起。高考命题有 的就从声音角度切入。
(2004年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 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 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题】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 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白鹭
在古典诗歌中多 用来表 现 对安静、 平和、自由生活的向 往。诗人在这里则借 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 飞到故国的渴望。而 “又猛然折了回来”写 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 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 感情。
鹧鸪
劝君速归去,正及鹧鸪啼。 曹邺 《和谢豫章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
试试就能行
选择恰当的意象,写100字左右的一段文 字,表达自己对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可选择家乡的山水、风物或古诗词中常用的一些意象来写
我思念家乡的那座高山,主峰直插云霄,把家乡的天撑得高 远深邃。它四季长青,绿树成荫,十分清幽。山稔花开时, 满山遍野都点缀着粉红色的花朵,繁星点点,煞是好看;山 稔果熟时,令人垂涎三尺,更逗得孩子们满山乱跑,其实, 我喜欢家乡的山,是因为我人生的底色就是山的本色,我个 性里就有山的影子和山的秉性。我向往家乡的山,是因为它 像故乡人一样勤劳、率真,清晨捧着日出,给朝霞以亮丽; 傍晚守侯日落,给晚霞以辉煌。我崇拜家乡的山,是因为它 像父亲一样忠厚、坚强,有着父亲挺拔的脊梁,宽敞的胸膛。 “站起来就是一座山”。
洛夫诗歌《边界望乡》原文及赏析
洛夫诗歌《边界望乡》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洛夫诗歌《边界望乡》原文及赏析【导语】:《边界望乡[台湾]洛夫》全文与读后感赏析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边界望乡·[台湾]洛夫》全文与读后感赏析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落马洲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手掌开始生汗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
边界望乡
《边界望乡》赏析全文按逻辑顺序写了诗人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
此诗在写作上,有这样几点值得注意:语言的多义、可感——意象的运用:一是杜鹃。
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
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为送友人打上了哀怨的氛围;李义山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写出了长期积压的伤痛;秦观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大有令人不胜凄凉之感;而文天祥《金陵驿》中的“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如今别去江南月,化作杜鹃带血归”所写的景色,让人在国事日非、山河殊异之中,为其耿耿忠心与英雄矢志掬一腔同情的眼泪。
同样,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二是白鹭。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为表现对安静、平和生活的自由向往,如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
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国的渴望。
而“又猛然折了回来”则写出了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三是鹧鸪。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哥”。
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结句写道:“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在一片沉郁凄迷的氛围中,乱山深处突地传来一阵阵鹧鸪声,犹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的声声哀告,勾起了作者满腔志业未酬的忠愤,与首句的“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遥相呼应,强烈地抒发了作者不能南归的悲愤之情。
这里,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音”的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急剧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的情感。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其次是语言上的可感:诗人特地用一些语言的超常搭配,造成一种新奇而强烈的刺激,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我对洛夫《边界望乡》的解读
学教 育
关键 词 : 洛夫 《 边 界望 乡》 乡愁
乡愁 是 人 生 常 有 的境 遇 , 是 文 学 不 绝 的母 题 。 由 于 时 空 的 阻 隔和世间 的悲欢 离合 , “ 乡愁 ”更是台湾诗歌作 品中的一个 重要
的主题 , 洛夫的《 边界望 乡》 , 就是一首动人情 肠的乡愁变奏 曲。 第一次接触这 首诗还是课堂上 老师随 口给我们念 了第 一小
我对洛夫《 边界 望 乡》 的解读
㈤ 张刹 平
内容摘要 : 乡愁是 台湾诗歌作 品中的一个 重要的主题 , 洛夫的《 边界望 乡》 , 就是 一首动人情肠 的乡愁变奏 曲。诗 歌 通 篇 通 过 对 比和 转换 , 使 全 诗具 有 一 种 内在 的 张 力 , 表 达 了一种 可望 而不 可 及 的 悲 痛 之情 。
节, 当时即被“ 望 远 镜 中扩 大 数 十 倍 的 乡愁 , 乱如 风中的散发 , 当
距离调整 到令人 心跳 的程度 , 一 座远 山迎面 飞来 , 把我撞 成 了 , 严重的 内伤 ” 这新 奇又极具张力 的语 言所吸引 。 课后便 迫不及待 地读完这首诗 , 不禁 被诗 歌新奇突 兀的语 言 、 独特而跳跃 的思维 所折服 ,当然最 触动我 的还是 诗人对那种 可望而不可及 的乡愁 的传达 。 这首 诗写 的是 乡愁 , 全文按 逻辑顺 序写 了诗人登 山 、 望乡、
个词用 得很好 ,一方 面是承 接山 而来 的 , 另一方面 十分有力度 ) 这 种 内 伤 还 是 由 可 望 而 不 可 即 的 伤
绵长的思乡绝唱——洛夫《边界望乡》赏析
绵长的思乡绝唱——洛夫《边界望乡》赏析
《边界望乡》是著名诗人洛夫创作的一首富有深情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这首诗作为一首思乡绝唱,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也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一、主要内容
《边界望乡》通过诗人站在国界边望向远方故乡的情景,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充满了对故土、亲人以及过往生活的回忆,同时也流露出对民族分裂和家国命运的沉痛感慨。
二、赏析要点
1.深情的思乡之情:
诗中所表达的思乡之情非常绵长而深刻。
洛夫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流露,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
2.悲壮的民族情怀:
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流露,更蕴含了深刻的民族
情怀。
诗人对国家分裂和民族遭遇的关注,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一种悲壮和沉重的历史感。
3.艺术表现的独特性:
洛夫的诗歌风格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在《边界望乡》中,他运用了朴实无华的语言和质朴的情感,构建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境界。
4.象征意义的运用:
“边界”在这首诗中不仅是实际的地理概念,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分离、界限和无法跨越的障碍。
三、总体评价
《边界望乡》是洛夫诗歌创作中的一篇杰作,它以其深情的思乡之情、悲壮的民族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深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整个民族历史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第8课 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8.怎样理解《边界望乡》中“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 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这句诗?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写的是调整望远镜的焦 距后,内地的远山如此清晰,阔别30年的故土山河就在眼前, 如何不令人激动。“心跳”形象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 更怯”中的“更怯”。“一座远山迎面飞来”中“飞”字生 动地写出了调整焦距,远山由远到近,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更是奇思妙想,把乡愁写成有重 量的东西,能把人撞成内伤,这一句深刻细致地写出了当诗人 看清故土山河那一瞬时内心的沉重乡愁。
10.谈谈《地之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这首诗语言非常朴实,口语式的叙述直接,随意,自然,词汇意象都 稳熟平凡,自由舒展的语言态度与自然质朴的生命协调得天衣无缝 。但诗歌流露出来的对土地的依恋之情却真挚、深沉得令人感动 。它诚然是“大地之子”的心声,散发的是泥土的气息。我们一读 它,就会被一种隐藏其间的深沉的情感力量所打动。它有如表面平 稳,不溅水花的汹涌潜流,有如起伏平缓的大山,也似在地底下运行 的地热„„“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在这人类的田野里生长,生长 又死亡。”只有真爱土地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母亲”“ 襁褓”“怀抱”这些比喻,显示了诗人与大地的母子情深,而“大 地”与“天国”对比,强化了对大地的感情。
试论《边界望乡》中的“雾”意象
试论《边界望乡》中的“雾”意象
读洛夫这首诗第一遍的时候就一种深深的哀伤与愁绪溢满胸腔,无法释怀。
落马洲是香港的一个口岸,三十一年前,诗人与余光中在此架起望远镜,深情地遥望祖国,心里的哀伤与悲痛是难以想象的!
诗中“雾”这个意象一共出现两次。
第一出现是在诗歌引入后的第二节,诗歌的引入看似平淡无奇,似乎是诗人在“说着说着”中不知不觉中就到达了落马洲,但是深入体味,我们会感受到诗人当时的那份思乡愁绪一跃然纸上。
接着,诗人开始描写当时的环境“雾正升起”,由于起雾的缘故,诗人眼前所见的都是一片白茫茫,所以诗人写到“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然而,到此,我们停下深入地想一想,诗人所见到的这场“雾”到底是虚是实?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诗人在到达落马洲后的心情一定是无法平静的,当时的情感一定是像潮水一般涌动,涨起,所以我们可以大胆一想,到底是因为“雾”的缘故诗人才会“茫然”,还是因为情绪的涌动,使得思乡的泪水不经意间涌上双眼,泪水模糊了实现的缘故?所以在这一处,这场“雾“虚虚实实,难以断定,但却是世人当时剧烈的情感涌动的表现。
第二处是在结尾,诗人写到“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诗人此次到想干大概是接近清明的日子,在这样传统的祭祖的日子里,诗人架起望远镜与祖国故土遥望,在高倍的望远镜下,祖国的山山水水近在眼前,似乎伸手可及,然而,诗人却忘了这只是镜像,伸手触摸的只是一片幻象,诗人抓到的只是落马洲上的冷雾,而且所抓到的这片雾,是冷的,这冷雾惊醒了诗人,使得诗人不得不从望远镜里的世界返回现实,此时浓浓的思乡之情更加沉重,令人无法忘却。
两处对“雾”的描写,都透视出诗人当时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感情,这种朦胧的意象描写从侧面刻画出一个海外游子被迫分隔无法回国,回乡的深切的痛楚。
,。
课件1: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5.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 /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
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 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 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 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 感情推到极点,以加强读者感受,深化诗作的内涵。
2.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
点评:请注意“人们说”这三个字,“人们”相对于“半 棵树”而言,是与其共同存在的“他者”(可能这“他者”一 样也遭受着侮辱与损害),“他者”传布的信息,传者制造的 舆论,是另一种力量的威胁。它能够抵挡得住如此强大的恶 势力的威压与逼迫吗?“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 直那么高”,这就形象地展现了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 尖锐冲突,反衬出树钢铁般的不屈的精神。“还要”意味着 战斗永无穷尽。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得也哥 哥”。诗人用“以火发音”发出“冒烟的啼声”的鹧鸪使自 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急剧 沸腾、摧肝裂肺、肝肠寸断。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 了诗人的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历史纵深感。
9.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洛夫的《边界望乡》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 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 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一是反衬。望乡时,作者由“心跳加速” 到“撞成内伤”,从“手掌生汗”,“伸手可及”故国乡土, 到“抓回一掌冷雾”,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 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二是 联想。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 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韵味无穷。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
洛夫《边界望乡》赏析洛夫,本姓莫,湖南衡阳人,1928年生,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8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
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新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
洛夫写诗、译诗、教诗、编诗历四十年,著作甚丰,出版诗集《时间之伤》等十一部,散文集《一朵午荷》等两部,评论集《诗人之镜》等四部,译著《雨果传》等八部。
他的名作《石室之死亡》广受诗坛重视,廿多年来评论不辍,其中多首为美国汉学家白芝(Cyril Birch)教授选入他主编的《中国文学选集》。
1982年他的长诗《血的再版》获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同年诗集《时间之伤》获台湾的中山文艺创作奖,1986年复获吴三连文艺奖。
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
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称:“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
”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
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
”洛夫的诗善于从现象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多探索生死之谜,意象奇特,表现手法繁复多变,诗意晦涩朦胧,耐人回味。
可以说,每一个游子的心中都装着一首怀乡的诗篇,月圆之夜,伤感之时,那种去国怀乡的情绪会更加浓重。
洛夫在写此诗时去台湾已整整三十年。
“昔我往矣”,风华正茂,“今我来思”,两鬓飞霜。
诗人站在边界的那一边,也许只需再往前跨进一步,就能抚摸到祖国母亲温热的胸膛,然而,“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却让他望而却步。
21-22版: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创新设计)
修辞手法
解析
艺术效果
把“稻束”比喻成“无数个疲 从不同角度对稻束的内涵和形 比喻
倦的母亲”和静默的“雕像” 象进行了刻画,具体、生动
对比
母亲的疲倦、无言、坚忍与美 同时把上述两个形象放到一起,
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沉 形成鲜明对比
思,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冲击
答案
高考考点链接 诗歌中比喻和对比的作用
第四单元 大地的歌吟
金黄的稻束 边界望乡
地之子
半棵树
栏目 索引
温馨晨读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品悟写作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哲思品悟
论昂首 人可俯视,可平视,可仰视,人的心路历程亦然。有的人习惯于俯 视而行,有的人平视而趋,还有的人则昂首阔步——这三种人视野不同, 心境各异。
3.从善如登,从恶若崩。
——《国语》
赏读:一个人向善如登山涉险一样艰难,而从恶则如同山岳崩决一样的
容易。从善就像登山一样,需要坚强的毅力和勇气,是件非常辛苦的事
情;从恶就像山崩塌一样,速度很快的!其实不然,善恶只是一种表象
的东西,归根到底是人的心灵,只要有颗善良的心,在这颗善心的支持
和鼓舞之下,就会有一种正义感,那么就不会有从恶之心了。其实善恶
3.《半棵树》 《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牛汉看 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 说是暗指冯雪峰,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象征 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 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
在人生旅途中,那些习惯于含胸塌背、埋头赶路的人,仿佛面前的 路途总是凹凸不平,云凄凄而欲雨,夜沉沉而无涯。
课时作业11: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
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一、语言建构与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制造”的30秒形象广告,在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连播六周,这很让国内媒体群情鼎沸。
一则30秒的形象广告________有脱胎换骨的神力,能够在海外重塑中国国家形象?事实上,“中国制造”的意义似乎更多是“内向”的,而不是“外向”的。
这是我们经过内部资源大张旗鼓的________以后的第一次行业集体发声。
多年以来,中国企业并无对外宣示品牌价值的整体形象设计,往往各拉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相互间更谈不上经由高度提高产生诸如“美国精神”“韩国风格”等等附加的文化价值。
此外,为“中国制造”正名,仅仅凭海外形象策划,还只是________的努力;专心做好国内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形塑?国内一些民族主义者总指责外国企业、外国政府乃至一些外国人士对“中国制造”的敌意,其中固然有不必要的误解,但从另一方面看,()即便出口产品都过得硬,可次第发生在国内的产品伤害消费者事件却也是________的,在地球村时代,此种恶劣与负面,恐怕是做多少秒正面形象广告,都很难一时完全“正名”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果真整治表层化俯拾即是B.果真整合浅层次层出不穷C.果然整合浅层次俯拾即是D.果然整治表层化层出不穷答案 B解析“果真”与“果然”在副词意义上都可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但在疑问句中通常用“果真”,表示对所述事情有所怀疑,且“果真”的语气重于“果然”。
整合:把零散的东西彼此衔接,从而实现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
整治:整顿;治理。
根据语境,应选“整合”。
“浅层次”表示欠深入,非核心的,非根本的;“表层化”指表面的,非内里的。
从语境看,此处强调的是打广告并非重塑国家形象的根本,故使用“浅层次”。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尚未穷尽。
高中语文边界望乡ppt2 人教课标版最新精品课件
热铁上一倾冷水
“咯血的杜鹃”、“折了回来的白鹭”和“以血发音的鹧 鸪”,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全诗情感波
澜被推到高潮,渴望的热切和失望的疼痛,诗人的心像块 烧红的铁,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 是/还是不冷”
至今很少有人对此几行看似水般平淡的诗句作评价,
而我个人却喜欢对此几行诗句玩味,从诗人本身的情感起
这还不够,“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 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其一是“心跳”形象 贴切地表现了诗人“近乡情更怯”中的“更——怯”; “迎面飞来”的“远山”把“我”“撞成/严重的内伤”。 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视觉直接冲击心灵, 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 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伤”。这当是《边界望乡》中 最为经典的一句。这比任何痛得呻吟的情感知觉的描述 要有力得多!
于此,诗人在抒写角度变化上又是巨大的。从不同角 度的反差去形成巨大的冲击。
任其翱翔的联想
“惊蛰之后是春分/清明时节该不远了/我居然听懂了广东的 乡音/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喏/你说/福田村 再过去的就是水围”诗人开始想象,毕竟这是慰藉难圆梦 想的另一种无奈方式。
诗人想到惊蛰、春分,“清明该不远了”“清明”一
பைடு நூலகம்
杭州纸扇一把题赠痖弦
收拢纸扇 细腰的苏堤 又一寸寸地 折进了 梦中的晚秋
你最好把扇子搁 在窗口
风来时 当可听到隔世的 啁啾 那便是 柳浪闻莺
谢谢观赏
北国的深秋,万物开始凋谢,朔风阵阵,红叶飘零。一声嘹亮的啼哭,划破秋的寂静,一个非凡的生命降临人世。一位富商的家中,多了几分繁忙,多了几分喜悦。他就是李叔同,后来的弘一大师。早年严格的家教,使他成为一名绅士,少年完善的教育使他成为文人,自己的勤奋又使他成为画家。青年时,他远渡重洋到日本留学,并在日本娶妻生子。这时的他,可谓达到完美。人间凡是想得到的优点他几乎都拥有:高大帅气,诗文书画,珍宝钱财,应有尽有,而且家庭和睦。
怅望卅秋一洒泪——洛夫《边界望乡》
低调而自然地引入, 置一切于不经意间, 为后文情感的迸发蓄势。
望远 雾正升起,我们在茫然中勒马四顾 手掌开始生汗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乱如风中的散发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虚与实的倒置 把我撞成了 景与情的交错 严重的内伤 语言新奇瑰丽
望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1962年)
作 者于右任 (1879-1964) 同盟会元老 国民党高官
那一代的心事:乡愁
乡愁是文学领域中的一个常写常新的主题, 也是人类精神领域里咏叹不绝的活动之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遗恨, 海峡两岸至今仍未能统一, 那些被迫背井离乡、安身一隅的人们, 无论身上烙着是政治还是文学的印记, 都会因思乡怀人而唱上一曲哀伤的歌!
但我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
为什么回家的路走得 那么艰难? 为什么团圆的心只能 成为奢望?
一深 寸知 乡身 思在 一情 寸长 灰在 !,
读诗
1,当时只道是寻常 2,于无声处听惊雷 3,心事浩渺连广宇
悟诗
评诗
乡 愁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此恨绵绵无绝期
但 悲 不 见 九 州 同 !
怅 望 卅 秋 一 洒 泪 ,
数千年的心事:乡愁
乡愁既是个人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乡愁又是集体的,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乡愁还是历史的,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乡愁更是现实的,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5,
怅惘
跳跃的思维 丰富的想象 不绝的情歌
惊蛰之后是春分
21-22版:金黄的稻束 地之子 半棵树 边界望乡(步步高)
面几节淋漓纸面的凌厉张扬的刚健之气不甚协调,或者说是有点消退了那
种强悍的战斗的雄心,但却真实地反映出处在一个高压恐怖的时代之中的
抗争者对逼仄艰难的处境、对自己抗争的脆弱的清醒认识。
答案
5.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雷电? 答案 全诗只有两个意象:树和雷电。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而出现在诗 歌中的。“雷电”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结合写作的时间,我 们不难想象,雷电象征什么。那是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 恶之幽灵!
答案
《地之子》 2.如何理解本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 的母亲,这土地”? 答案 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 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 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 诗人作为“地之子”对大地的热爱,将感情推到极点,能加强读者的感 受,深化诗作主旨。
姆(保姆) (3)
拇(拇指)
壤(沙壤) (2)
攘(攘除)
侧(侧身) (4)
测(监测)
蛰(惊蛰) (5)
蜇(海蜇)
棵(半棵树) (6)
颗(颗粒)
文本研习
《金黄的稻束》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答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更是诗人的心灵与 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 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 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 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人体在轻微缺乏维生素 B2 时不会有任何感觉 ,但缺乏到一定程度时
③
。
12345
〖2021年整理〗《边界望乡》课文赏析2
《边界望乡》课文赏析(李元洛)文学中有所谓永恒的主题,如高天的星座闪耀它久远而长新的光辉。
乡愁,既是其中之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时空阻隔和人间悲剧,“乡愁”更是台湾诗歌作品的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已经产生一些并将继续出现摇人心魂的成功作品。
洛夫的《边界望乡》,就是一阕动人情肠的乡愁变奏曲。
诗,固然是以情动人的,但并非任何抒情都具有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动人以情的“情”,必须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和谐的结合。
诗中的感情是个人的,同时它必须向更高的层次提升,从个人通向人生、世界和时代,获得能引起许多人感应与感动的普遍性的美质。
例如同是“乡愁”,从近乡情更“怯”(“手掌开始生汗”),从乡愁之“大”(“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与“乱”(“如风中的散发”),从乡愁之沉重悲苦(“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咯血”),从乡愁之激越沸腾(“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以及乡愁之偿愿无望(“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处处表现了洛夫对“乡愁”这一母题的个人独特感受与独特表现,绝不雷同于其他诗人。
同时,诗人所表现的乡愁,不仅可以从古典诗歌中找到它的历史渊源,与古代的心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它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游子的情怀的艺术概括。
诗人的独特感受提升为一种具有当代意义的普遍性的情境,从而获得了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
意象,是诗人的主观之意和生活的客观之境的融合,它是诗歌作品最基本的元件,是意境构成的必具元素,同时也是诗人才华的试金石。
洛夫十分重视诗的意境的创造,他的意象创造的特色是精粹而鲜活,常常能引发读者既惊且喜的美感。
《边界望乡》在开篇的如实描写之后,那卓异不凡的动态意象就如花之开:“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乱如风中的散发。
”“乡愁”本来是不具形的思想感情,诗人拟虚为实,虚的乡愁在动态化的呈现中不仅具有实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具有了缭乱的独特形态。
不仅如此,更加匪夷所思的意象扑面而来:“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
〖2021年整理〗《边界望乡》优秀教案2
《边界望乡》教案教学目标:1领会洛夫诗歌奇特意象及丰富意蕴;2体会洛夫魔术般的语言。
教学重点:意象内蕴,乡愁的丰富性、独特性。
教学难点:语言的奇妙组合,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朗诵全诗,熟悉内容三、细读全诗,作旁批点评1挑选自己印象深刻的精彩诗句,对其意象、情感、表达效果进行点评2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句子做记号,思考,分组讨论3小组推选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理解困难句子:1病了病了/病得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只剩下唯一的一朵/蹲在那块“禁止越界”的告示牌后面/咯血2而这时,鹧鸪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一句句/穿透异地三月的春寒/我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是/不冷教师补充杜鹃、白鹭、鹧鸪三个意象内涵3当雨水把莽莽大地/译成青色的语言四、拓展阅读体会现代诗意象奇特、语言奇妙的特点1洛夫《午夜削梨》那确是一只触手冰凉的闪着黄铜肤色的梨一刀剖开它胸中竟然藏有一口好深好深的井刀子跌落我弯下身子去找啊满地都是我那黄铜色的皮肤2流沙河《就是那一只蟋蟀》3洛夫《湖南大雪——赠长沙李元洛》君问归期归期早已写在晚唐的雨中巴山的雨中而载我渡我的雨啊奔腾了两千年才凝成这场大雪落在洞庭湖上落在岳麓山上落在你未眠的窗前雪落着一种复杂而单纯的沉默沉默亦如你案头熠熠延客的烛光雪落无声街衢睡了而路灯醒着泥土睡了而树根醒着鸟雀睡了而翅膀醒着寺庙睡了而钟声醒着山河睡了而风景醒着春天睡了而种籽醒着肢体睡了而血液醒着书籍睡了而诗句醒着历史睡了而时间醒着世界睡了而你我醒着雪落无声4洛夫《杭州纸扇一把题赠痖弦》五、作业任选洛夫一首诗歌,从意象、语言角度入手写一篇诗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理解“杜 鹃”“白鹭”“鹧鸪” 三个意象?
杜鹃
杜鹃在古典诗歌中多用来表示凄婉哀怨的情调。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
作者借用这个具有传统意蕴的意象,表达了自己 不能回到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洛 夫
作者简介
洛夫,1928年生,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 从小读私塾三年。1948年入湖南大学外文系,翌年 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在军界历任编辑、特等翻译 官、英文秘书等职。1973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外 文系,同年退役。此后在台湾中广公司、亚盟总会 和东吴大学任职。1954年10月,与张默、痖弦在左 营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洛夫著 作甚丰,著有诗集《灵河》《因为风的缘故》《漂 木》等十多种,诗论集《诗人之镜》《诗的边缘》 等五种,另有散文、译著多种。
赏析:“三月的春寒……还是不冷”
血脉贲张”,反衬出游子思乡情感之强烈。 诗人“被烧得双目尽赤,血脉贲张”,诗人的 心像块烧红的铁,全诗情感波澜被推到高潮, 这时,“你却竖起外衣的领子/回头问我/冷/还 是/还是不冷” ,可以理解为对诗人的不解。 余先生问洛夫:“冷/还是/不冷”看似是一种 隔膜,而事实上是情感反应方式的相异,同样 是激昂,洛夫是“血脉贲张”,而余光中是悚 然发冷。
白鹭在古典诗歌中多表现为对安静、平和生活 的自由向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
诗人在这里则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
白鹭
国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鹧鸪
鹧鸪又名山鹧鸪,其声凄厉悲惨,似云“行不 得也哥哥”。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这里,诗人用“以火发音/那冒烟的啼声”的
鹧鸪使自己“双目尽赤,血脉贲张”,抒发 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的热血沸腾、情绪激昂。
小结
通过三个意象,诗作将历史与现
实交叉在一起,既抒发了诗人的 乡愁情绪,又增加了这种情怀的 历史纵深感。
语言品味
赏析:“望远镜……严重内伤”
无形的“乡愁”以有形的“望远镜”来“扩大”, 写出了乡愁之广之深,而“乱如风中的散发”则写 出了乡愁纷乱,不绝如缕,极大地冲击了人的视觉 感受。 “当距离调整到……”这几句则以“心跳的距离” 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远山”“把我撞 成”“内伤”,这造成了巨大的视觉形象冲击,由 视觉直接冲击心灵,在我们被其跳跃的思维和脱俗 的奇句震得目瞠口结时,我们也被撞成“严重的内 伤”。这当是《边界望乡》中最为经典的一句。
小结
语言陌生化
语言对比法
课堂小结
全文按照逻辑顺序,写了望乡、
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的过 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 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园情怀。
在“三月的春寒”天气,“我”却“双目尽赤,
赏析:“当雨水……一掌冷雾”
“当雨水”一句 ,以通感的手法,造成了清 新脱俗的效果。 伸手好像就可触及故国土地,可到手的却是 “一掌冷雾”,诗人由美好的想象跌进了残 酷的现实。通过主观愿望与残酷现实之间对 比与转换,诗歌生长出一种鲜明的张力,把 一个离家30年的游子的愁绪,刻画得淋漓尽 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