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类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与解题方略
![人物传记阅读与解题方略](https://img.taocdn.com/s3/m/ee3242e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43.png)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一、传记阅读的总体要求1.知人:文章写了什么人?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陪衬,还是对比)?传主的身份、地位、贡献、成就、人生观、世界观是怎样的?2.理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传主的?分别选择了什么典型事例、场景、细节来表现?场景与细节的安排有什么意图?叙事的顺序有什么特点?通过梳理所叙之事和对场景与细节描写的解读分析,来认识传主的“人品”,理解文本的选材特点、写作手法(对比、烘托、抑扬、虚实、详略)及其用意,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3.识品: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作者是如何评价的?旁人是如何评价的?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要注意结合传主的身份特点,联系传主所处的时代、家庭背景等。
二、传记的“四步阅读法”1.把握传主经历任何一个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代与成长环境等的影响。
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握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立体地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价传主的思想、品格与功过。
2.关注典型事迹传主一生经历的事情很多,但是最能凸显传主品格修养与情感志趣的往往是传主经历的重大事件。
作者通常会选取典型事件来刻画传主的形象。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中,着力刻画传主的言行细节,鲜活地再现传主神态、心理,塑造出丰满的传主形象。
3.分析艺术手法作者刻画传主形象,往往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寄寓着自己的情感倾向,为此,传记作者会精心选材布局,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艺术。
在表达方式上,传记一般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和议论;在表现手法上,传记一般会用到首尾照应、正侧相映、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对比衬托、环境渲染、细节勾勒等手法;在修辞运用上,传记常会用到引用、对比、比喻等方法。
4.体察作者情感阅读传记,应在把握传主事迹、明确传记手法的基础上,体察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847a8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c.png)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答题技巧高考的语文阅读题有人物传记类的文本阅读,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大家想要了解吗?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提供关于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解题技巧1.筛选并整合概括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把握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归纳概括传主的主要经历、重要事迹(事件))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理解分析句子含义:基本含义、特定含义(概括意义、警策意义)、深层含义(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
句子所在的文段。
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通常是指:①结构复杂难懂的长句;②统摄全篇的中心句,即文眼;③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④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关键句等。
重要句子的含义,指的是透过句子的字面意思所表达的深层内涵。
方法:切分挖掘法:切分句子的层次,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从正确理解句子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还原法:将该句还原到原文中去,看其在选文中所处的位置。
瞻前顾后法: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的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文中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这样答案就能从原文中“抠”出来。
3、归纳人物经历(事件)基本方法(1)时间变化(2)地点变化(3)职位(工作)变化(4)注意关键句子提示(过渡句)(5)注意题目的附加条件(对归纳内容的限制)4、筛选归纳传主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与众不同之处等)方法归纳:(1)从事件(人物的言行)中概括传主的性格。
(2)注意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
(3)注意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
(4)关注文章的过渡句。
5、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
以时间流变为线索,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概括性地描绘出较为完整的人物形象。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abbd1683968011ca30091e0.png)
高中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技巧及答题模板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题答题技巧1.传记的定义和类型: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地”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高考重点)2.传记的特点:传记属应用性的文体,同时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这两个特点。
(1)真实性: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2)文学性: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写人,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合,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高中语文“人物传记”的题型以及答题技巧或模式类型一:启示式探究【提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确定观点。
观点必须明确,必须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
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
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
【答题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写童年时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写晚年时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8508446b307e87101f69671.png)
解题指津◆解题的基本原则l"整体驾驭原文与语境分折相联合的原则、整体原则:阅览文章要起首从整体起航、弄清文本大意,明白中心主旨,驾驭传主特点,思虑回覆问题时紧扣中心主旨,不能孤登时去看问题,尽量阐发问题与中心主旨有何干系。
语境原则:理解具体问题时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阐发回覆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从上下文起航,从原文找到问题的相卷子模板关信息点或者表示内部实质意义.再加以阐发、归纳、作答。
2."知世论人、知人论事、事中见人"原则"传主与时代"和"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起首要关注传主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形态背景、家子糊口背景等众多因素,这样才气更深刻、更好地理解传主;其次,要理解各种人物瓜葛网中的传主,因为传主的叁际来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瓜葛去理解传主是阅览传记的一条通道;再次,理解传首要联合具体的究竟,传记本身的特征之一就是真实性,思虑阐发传记阅览题时亦须对峙脚结壮地的原则,阐发人物性格或者评价判断,都必须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究竟作为依据,用究竟说话,不能平空妄下判断或者凭臆想作揣度。
◆解题的基本步调传记阅览题的解题思绪、要领可与原来的高考现代文阅览中学语文卷子题的解题思绪、要领联系起来,联合传记作品的具体特点,咱们可按以下思绪步调去解题:1.揣摸题干,有备而读研读题千,当真审题,看清命题人问了哪一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儿"形成明确而强烈"问题意识",让问题作为阅览文本韵有力指示。
2.理清脉络,整体驾驭第一遍速读文本:第一步,弄清作品按啥子挨次社团材料,传主的糊口经历是如何贯穿起来的,驾驭文本的布局思绪;第二步,整体体会文本内部实质意义,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领实,弄清文段写了传记主人翁哪一些事,体现了人物的啥子性格、品质特点;第三步,区别出作者品题的身分,弄清作者的首要概念和基本偏向是啥子。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607b95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7.png)
中考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1. 熟悉传记的结构和特点:例如,一道题目可能是要求写某位文学人物的传记,并分析其主要成就和影响。
在回答时,可以按照传记的结构,先介绍人物的背景和生平经历,然后重点描述其主要成就,并分析这些成就对文学界的影响。
示例:以李白为例,可以首先介绍他的出身背景和成长环境,然后描述他的文学才华和诗作风格,最后分析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后世诗人的影响。
2. 精读题目要求:例如,题目可能要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遭遇困难。
在回答时,要明确把握题目要求,并针对性地选择相关材料进行回答。
示例:以鲁迅为例,如果题目要求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和遭遇困难,可以选择他坚毅不屈的个性和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进行论述,并结合他在民主革命中的辛酸经历,分析这些困难对他思想觉醒和文学创作的影响。
3. 注意人物形象描写:例如,人物传记中通常会对人物的外貌特征、行为举止进行描写。
学生在回答时,可以引用相关的描写细节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并深入分析这些细节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示例:以纳尔逊·曼德拉为例,可以引用传记中对他身材高大、目光坚定和语言优美的描写,进一步分析这些形象描写如何展现他的领袖气质和激励人心的演讲技巧。
4. 突出人物性格特点:例如,人物传记中经常会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描述。
学生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描述和举例,展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对人物行为和故事发展的影响。
示例:以孔子为例,可以引用传记中对他谦逊有礼、温文尔雅的性格特点的描述,并结合他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分析这些性格特点如何影响了他的教育理念和对后世的影响。
5. 分析人物成就和影响:例如,人物传记中通常会介绍人物的重大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
学生需要对这些成就和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材料进行论述,展示自己对人物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示例:以马克思为例,可以分析他的社会理论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他的著作对社会主义运动和现代政治思想的深远影响,进一步论述他的成就和对社会的重要影响。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3f178fdb4daa58da1114aa1.png)
高考“人物传记类”阅读题答题套路详解一、人物传记阅读基本要求1、理清传记陈述的基本事实:传记一般采用顺叙的写法。
因此,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示出来,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
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词语,抓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
看分答题、分点答题、力求全面。
2、把握传主形象特点(性格、精神品质等):(1)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2)抓传主在事件(主要事件)中的表现与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起到什么作用等。
(3)抓传主背景与作者意图分析传主特点时,还要知人论世,即结合传主的年龄、身份、传主所处的社会背景等判断。
此外,作者意图也会影响我们对传主特点的判断。
作者会通过材料取舍,通过评议概括等方面的词句向读者传递其意图。
(4)抓传主与他人的关系二、传记文学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1)真实性:“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2)文学性:形象生动的写人艺术。
A、选材典型,详略得当。
B、叙行录言,重视细节。
C、首尾照应、巧用修辞、叙议结合、正侧相映、对比突出等。
D、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阅读要求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探究)三、传记作品训练有哪些设题方式?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3、理解句子的含意。
4、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5、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语文丨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方法
![语文丨人物传记阅读题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b4da69b7c1cfad6185fa717.png)
三、传记作品常见出题方式
1.传记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4.传记语言有何特色或传记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5.你怎样评价传主?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3.作者的态度:是褒,还是贬?作者是怎样评价的?
4.写作或语言特点。
五、阅读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知人
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
2.明事
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弄清这些问题,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⑷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⑸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⑵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D
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⑵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应用
6.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想?传主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
四、阅读人物传记必须明确的问题
1.人物:一个主要的人物及其他次要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2.事迹:一般是用叙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有时候写了几件事。叙事是沿着什么思路展开的,是总分式、并列式、还是层进式,是顺叙还是倒叙,有没有插叙;分为哪几个层次,每层的大致意思是什么等等。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技巧]传记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技巧]传记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8d8b00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07.png)
人物传记是人物志的主体,是地方志中的重要内容。
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二个:其
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
(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
至艺术家等)。
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 1、作品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三、选文是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的评传。
第四、语言或朴实自然,或形象生动,或幽默诙谐 2、考查点侧重: A.具有典型意
义的事件和细节 B.人物的精神,对人物的评价,阅读的启示, C.对传记写作手法
及价值的思考 3、阅读基本方法:A读事实:理清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
生经历 B读人物: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和基本事实之间
的关系。
4.解题技巧①简答题尽量做到“以文解文”,答题时要紧扣文本,组织答案: A.扣题意(审题) B.重提取(题干对应的句段) C.分表里(去粗取精) D.重条理(分条作答) ②探
究题要做到“内引外联”,展开论述分析,要求:“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A“内引”依据:立足文本,引信息、材料、观点等形成论证依据。
B“外联”分析:联知识:文体知识、分析鉴赏知识;联实际:现实情况、社会影响
联自身:生活体验、阅读感受;“外联”应立足文本内容和题目要求,不能任意延展。
C、答题规范:答对所问;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条分缕析,集中准确。
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3df5933551810a6f42486af.png)
实用类阅读(传记阅读)常见题型及规范答题模板审题意识:琢磨题目的每一个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对象、答题区间、答题方向,从题干中寻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向题目要答案,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的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文本意识:题目都源于原文,而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则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看得见,却又看不清。
命题者依据选文,考生答题也要依据原文,切忌凭空想象。
得分意识:简答题的分数,与难易度、文字量有紧密联系。
如果一道题2分,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如果是4分或6分题,答案要点就两到三点或四点,题目的分值,是答题点数的重要提示,考生要有得分点意识,按赋分解答。
关键词意识:筛选的信息点过多,就必须摘录关键词,整合同义近义项,然后,将这些具体信息,提炼概括为抽象的“上位概念”。
分条意识:只要是主观题,都应该条理清晰,所以,答案必须分条列款。
1、身份:①科学家(学术观点、理论著作、科研实践、国家集体、人才培养、关心后辈、家国情怀)②教育家(教育观念、教学成果、教育实践、思想品质、师生关系、人才培养、家国情怀)③军事家(军事观点、军事理论、军事才能、军事实践、指挥作战、人才培养、勇气谋略、家国情怀)④文学家(文学观念、创作思想、文学成果、关注内容、人文情怀、关心后辈、家国情怀)2、品质:①人格魅力——主要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专业能力、道德品质、为人处事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
②成就贡献——学术理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实践活动、本专业成果、其他领域、国家集体成果等。
③优秀品质——思想性格、道德品质、行为言语、为人态度、人际关系(家人、他人)家国情怀、集体意识、团队合作、勇气意志、人才培养、甘于寂寞、淡泊名利、坚持不懈等。
【品质术语】①勤奋好学、发奋读书、认真细致、善于思考、讲究方法②坚持不懈、没有放弃、执着追求、持之以恒、百折不饶、脚踏实地、勇敢果决③严谨治学、崇尚科学、独特的思维、个性④敢于重新选择、敢为天下先、创新、打破常规、善于合作、勇于实践、善于发现、努力探索、敢于质疑⑤思想超前、反对权威、坚持个性(原则)追求真理、坚守信念、意志坚定、恪守标准、甘于寂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强烈的正义感、过人勇气、真诚正直、善良友爱、善于反思、刻苦学习、擅长沟通、不安现状【答题思路】① 以文本为依据,分清传主身份,看文本中有无以上条款。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1fa55b92e45c3b3566ec8ba6.png)
初中语文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学会了一分不丢!人物传记答题技巧一、人物传记基础1.概念传记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传记是记载人物事迹的文章,它可以由别人叙述,也可以由自己叙述,可以记载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记载一生中的某一段,但必须忠于史实,并刻画出人物性格和形象,通过人物再现历史。
好的传记应该透出历史的价值,有时代的气息;让读者经历传主的成功、失败、起伏。
2.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
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倾注了作者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此外,还具有概括性和通俗性。
3 .传记分类(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如:鲁迅写的《鲁迅自传》。
后者是他人撰写的,如:《“布衣总统”孙中山》。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3)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
(4)从创作方法分: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
二、重要考点1.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2.了解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能分辨所陈述的客观事实与作者个人所持见解、观点之间的区别及联系;3.对人物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感悟,能正确认识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业和爱情等各种关系对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4.对传主的思想感情、品格气质、成就等以及作者所持的态度作出自己的评论;三、传记作品常见设题方式1.传记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2.传主具有哪些品质特征?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高考人物传记类的答题技巧
![高考人物传记类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335732dc77da26924c5b081.png)
高考人物传记类的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类的答题技巧1、高考传记类文本阅读,一定要注意分点答题,要注意次要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外貌情感以及对主要人物的评价。
2、之后,要能找出次要人物从侧面来表现传主性格特点和情感内容的话,通过这些话和动作来侧面对比衬托传主。
3、从内容和情节上来看,次要人物有助于有情节的完整和合理,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从结构位置上来看,次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描写可以帮助文章的发展,对人物的描述可以更加全面,客观,能够验证传主的精神品质。
5、在表达效果上,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感染力,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耐人寻味,增加文章底蕴。
6、最后分别从表达效果,结构位置,文章的情节内容和与传主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分点并且结合传记内容答题。
高考人物传记类探究题的七种类型类型一:启示式探究【提问方式】1.传记中传主的某某做法给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启示?2.你从这篇传记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全文,结合实际,谈谈你的启示。
【答题方法】第一步:结合传主形象,确定观点。
观点必须明确,必须结合题干要求和传主的形象特点来确定。
第二步:从文中寻找依据,分条论述。
结合文本,采用跳读法将信息加以整合概括。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联系实际。
适当答深、答透,避免蜻蜓点水式答题。
【答题示例】例1:文章第④段写童年时高锟着迷于各种各样的新奇事物,文章第⑩段写晚年时高锟依然如年少时一样童心未泯。
这两处表述带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和启示?请结合文本和你的生活体验加以分析。
答案:两处表述都揭示了一点: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
①高锟正是因为从小就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所以受兴趣指引,在幼年就培养起了动手实验的能力。
②为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高锟远赴英国,积极求学;因为对未知的强烈好奇心,高锟挑战传统思维,探索新科技。
③好奇心和兴趣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作用巨大,它是积极生活的一种催化剂。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98fafe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d.png)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技巧|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人物传记类文本阅读作为高考选考有用类阅读文本形式一种,也是一种热门文体。
高考之所以特殊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是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妙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受、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榜样作用。
下面是高考人物传记阅读答题模板,供参考。
1人物传记选择题和简答题模板1、要求结合全文,概括要点。
示例:邓肯被誉为“时代最宏大的艺术家”。
依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宏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4分)示例: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4分)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同学的筛选概括力量,最主要是审清题目,找准答题区间,答案是在整篇文本中查找,还是在某一段落,如“请依据文本,分点概述邓肯作为一位“宏大艺术家”所具有的特质。
”从题目的要求“依据文本”,可推断答案应在整篇文本中查找。
此外还可以依据赋分值推断应答几点,一般来说,每一点的分值应取整数。
这道题是最为基本的,一般是送分题,各点应找齐,能得的分数尽量的满分。
2、要求分析文章中某句话/某段话/某几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理解其含义及作用。
示例:文本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如何?(4分)示例:第4自然段“既离民众……但这也不过白圭之玷”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解题技巧:这类题目主要是考同学的筛选概括力量,应从结构形式(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解答。
3、要求表明自己的观点,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现实/自身体会,去论证这一观点。
探究题最主要的设题点是: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探究题答题格式及层次(总-分-总)①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或“我认为什么什么”,“我觉得如何如何”等句式来表述);②分点陈述理由;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详细事例作合理分析;整体把握,内引外联。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人物传记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f4baeb776eeaeaad0f3301f.png)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 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 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 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 自传和他传。
从表达方式看,传记是一种叙事性文体。有 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 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要想解答好传记类试题,要把握以下四点:
第一、掌握传记文学的特点
从整体看,人物传记的特征有两个:真实 与生动。
真实性是人物传记的生命。毛毛写作《我 的父亲邓小平》用了几乎十年时间,搜集并深 入钻研有关邓小平的资料。司马迁写《史记》, 经历了十年,如果加上他搜集史料、调查研究 所花去的时间,可以说一部《史记》倾注了他 的毕生精力。这些例子都可说明真实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 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 传主形象。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 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 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 2.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 和文本基本特征
+ (1)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 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 写抒情。
评传是“评”与“传”的结合,是把对传 主的评价与对他的生平的叙述结合起来的一种 传记。评传通过第三人称来说,一方面比较完 整地叙述传主的生平事迹,展示传主的人生道 路,另一方面结合这些叙述,分析传主的思想 行为,评价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确定他在历 史进程中的地位。
1、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 神品质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
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
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人物传记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9f4689db84ae45c3a358cd3.png)
精选文档人物列传类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列传的定义和分类】列传是依据真切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采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表达人称看,列传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
从表达方式看,有的列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讨论,这类列传则被称为“评传”。
如:卞毓方的《留取丹心照汗青》,朱志敏的《铁肩担道义》。
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能够分为大传和小传。
【文体特点】列传的文体特点是真切性和文学性。
此中,真切性是列传的第一特点,因为列传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址、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同样意随意虚假。
但列传不同样于一般的无聊的历史记录,它拥有文学性。
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感情在内;它经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感情;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列传的阅读要】依据列传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 列传的阅读要求是:1.理清作品陈说的基本领实,掌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分析传主的性格、感情,掌握传主的性格、感情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理解作者的讨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讨论、思想与基本领实之间的关系;4.经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点等艺术形式,认识作者这样办理的企图;5.商讨文本反应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看法和艺术办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研究,答题方法:看法+文本的资料 + 总结)人物列传类文本是高考适用类文本的一各样类。
人物列传的主角是人物,而人物的性格、质量、思想、成就等常常是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的。
而对这“多方面”的归纳与提炼恰巧成为了高考试题的考点。
研究能力是《考试纲领》明确要求的考点,《考试纲领》说,指出商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本文就从如何做“哪些”题和如何做研究题两个角度说说高考适用类人物列传类文的答题技巧。
一般有四个题,123 为内容题 4 为研究题第一谈如何做“哪些”题。
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
![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d3d936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5.png)
语文人物传记答题技巧导语:高考之所以特别青睐人物传记类文本,还有一个原因是人物传记,往往可以让我学习人类的先进文化、科学思想和美好情操;传记人物的人生经历、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可以对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学习、为人处世起到表率和典范作用,而且可以理解许多素材,有利于我们的写作、表达和交流。
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详细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根底上结合详细文本加以区分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
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那么,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从传记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追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寻回那逝去的岁月云烟,感受沉重的历史沧桑。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人物传记解题思路和技巧一、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例如:2008年全国2卷:阅读文言文题。
(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少弟也。
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
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
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
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
”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
”晦曰:“仁者果有勇。
”高祖悦。
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
”高祖大笑。
【译文】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
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
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
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
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曾良策注:刘裕);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
”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
”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
”高祖听了高兴。
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
”高祖大笑。
(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
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
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
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
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
汝每事咨之。
”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
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
”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
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
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
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
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
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
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
”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
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
【译文】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
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
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
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
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
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
”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
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这个座椅就没有今天。
”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
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
陛下虽然想要偏袒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怎么办?”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
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
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
因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
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失栋梁之材呢?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又是属于谁呢?哪有到吴郡任职的道理。
”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
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
(间接发表评论,高度赞扬人物) 七年,卒。
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
”上曰:“直是我家衰耳。
”【译文】元嘉七年,昙首去世。
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
”皇上说:“简直是我家衰败罢了。
”——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或:身份为人在前面,典型事件跟后边。
经历官位会多变,品格教化文中见。
特点解读一:身份为人在前面。
《廉颇蔺相如列传》人物介绍在文章开头部分: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特点解读二:典型事件跟后边。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人物介绍以后,写了三个典型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特点解读三:经历官位会多变。
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会有很多变化。
《屈原列传》屈原的经历变化:屈原者……为楚怀王左徒……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平既嫉之,虽放流;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特点解读四:人物传记中的人物人生经历的变化,同时伴随的是官位的变化。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官位的变化: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还没做官);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提拔做了上大夫);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再次提拔做了上卿)。
特点解读五: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①表示授予、提升的:征、辟、荐、举、拜、除、授、起、擢、拔;②表示调动官职的:迁、转、调、徙;③表示兼职、代理的:兼、领、署、权、摄;④表示降职、罢免的:贬、谪、出、左迁、罢、黜。
二、试卷考查内容:1. 实词虚词的词义:(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008年全国2卷)A. 除著作郎,不就。
就:赴任(实词)B. 与从弟球俱诣高祖诣:拜访(实词)C. 乃能屈志戎旅乃:于是 (虚词) D .若但如民,门户何寄但:只是 (虚词)【答:C。
却,表示转折关系】2.通假字:(2009年全国2卷)郭原平,字长泰,禀至行,养亲必己力。
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
性谦虚,每为人作匠,取散夫价。
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贫,父母不办有肴味,唯飧盐饭而已。
若家或无食,则虚中竟日,义不独饱;要须日暮作毕,受直归家,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
【译文】郭原平,字长泰,宋朝会稽郡永兴县人。
他生性孝顺,为人正直宽厚,乐于行善,总是处处先人后己,不贪图计较个人的私利。
郭原平很孝顺,他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侍养父母。
他会做木工,常靠给人做工供养双亲。
他生性谦虚,每次给人做工,只取一般木匠的工钱。
雇主招待他吃饭时,郭原平想到自己家中贫穷,父母不曾吃荤菜,所以自己只吃咸菜下饭就算了。
家里有时没饭吃,他就整日空腹干活,和家里人一同挨饿;等到傍晚收工,得了工钱回家,在村里买米,然后烧火做饭。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禀至行,养亲必己力禀:赐与。
(禀性)B.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闲:熟习(闲——娴:熟习。
)C.日暮作毕,受直归家直:报酬(直——值:价钱,报酬。
)D.于里中买籴,然后举爨爨:做饭(爨:做饭(《项脊轩志》殆诸父异爨)4.词类活用:例1:把第1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答】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出大意只给50%分,另外50%分赋在解词上。
)。
(1)谥号所以垂之不朽,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答】(2)寻而朝廷复有北征之役,征绍。
绍以天子蒙尘,承诺驰诣行在所。
【答】例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
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答】例3:光武难其守。
【答】例4: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天津卷)【答】5.文言特殊句式:例1:(11)把第1卷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答】例2:2009年高考(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
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
父毗,郁林令。
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
为政清净,不严而肃。
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
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
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
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
其邻城营造,皆聚于听事,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
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
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
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相与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
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
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
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
逃窜之徒,归来如市。
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
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
郡不能决。
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
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
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宝藏深害其能。
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
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
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
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
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
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2)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答:例如3:吾为物(虫)所苦,亟起索烛照。
(2006年浙江卷)答:6.人物性格的分析:例1:2009年高考(全国1卷):(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拥戴的一组是()①常为诸县之最(叙述兵器数目之多的客观事实)②皆歔欷流涕,语不成声③未尝辄敢出门(叙述他人之事)④诣阙请留德深⑤以贵乡文书为诈⑥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