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高中化学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分层
解密05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考纲导向】
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族和Ⅰ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命题分析】
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要想在高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核心考点一原子结构与核外电子排布
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
A Z
X ⎩
⎪⎪⎨
⎪⎪⎧
原子核⎩⎨
⎧
质子:Z 个⎩
⎪⎨
⎪⎧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相对质量约为1中子:A -Z 个⎩
⎪⎨⎪
⎧ 中子不带电
相对质量约为1核外电子:Z 个⎩⎪⎨⎪⎧
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每日一练)全国通用版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高频考
点知识梳理
填空题
1、工业上可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备硝酸铜,下列4种方法中,适宜采用的是哪一种________?请从节约原料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原因_________。
①
②
③
④
答案: ③ ③先将铜单质氧化得到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和水,没有浪费原料,也没有生成其它有害物质;①、②和④铜单质与浓稀硝酸或浓硫酸反应都会生成氮氧化物或硫氧化物气体,浪费了原料,还需后续处理,不然会污染环境。 解析:
工业上可以废铜屑为原料制备硝酸铜,方法①和方法②铜单质与浓稀硝酸反应都会生成氮氧化物气体,浪费了原料,还需后续处理,不然会污染环境;方法④用到浓硫酸,与铜单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浪费原料,污染环境;最优方案是方法③,先将铜单质氧化得到氧化铜,再与稀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和水,没有浪费原料,也没有生成其它有害物质。
2、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含有硅酸盐的是____。
()()332Cu+HNO 浓Cu NO −−−−→()()332
Cu+HNO 稀Cu NO −−−−→()32
3HN 空气Cu CuO Cu NO △O −−−−−→−−−−−→()()32
324Ba 浓硫酸
C C NO u CuSO u NO △−−−−−−→−−−−−−−→
A.陶瓷 B.金刚砂 C.水泥 D.碳纳米管 E.玻璃 F.富勒烯
(2)保存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磨口塞,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工艺师常用____(填物质名称)
超全!高中化学40个高频考点规范解答方法,不该丢的分可得拿全
超全!高中化学40个高频考点规范解答方法,不该丢的分可
得拿全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化学40个高频考点和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哟~
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xxx,若不再产生沉淀,则xx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xx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
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xx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xx色变为xx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三) 热重分析中的物质成分的判断(精讲)-2022年一轮复习讲练测(解析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讲座(三)热重分析中的物质成分的判断(精讲)
【考情分析】
近年来“热重曲线”类试题均以试样热重实验曲线为依据编制。试题以试样质量(剩余固体质量占原试样质量的百分比)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载体,以图像和文字组合的形式呈现,考查内容以书写方程式、判断某温度时物质组成为重点,考查方式以填空、计算等形式较为常见,综合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据的能力和元素守恒的化学思想等,促使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内涵的再次理解和体会,题型旨在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变形、转换的能力。
【核心素养分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热重曲线”并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热重曲线的变化,揭示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分析热重曲线,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的重量变化,运用质量守恒的化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梳理】
1. 结晶水合盐受热分解步骤
加热结晶水合盐反应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是脱去部分水,第二步是生成羟基盐或含水盐,第三步是生成金属氧化物;如果热重实验的气氛为空气,则加热过程中可能被氧化,反应将变得更复杂一些。
2.热重曲线试题分类
(1)从失重的方式来分,热重曲线类试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试样发生分解反应,以脱水、分解等方式失重,气氛物质不参加反应;第二类,试样发生氧化、还原等反应,以氧化、还原等方式失重。当然也有试题形式上是两者的结合,但本质上可以分步处理,故仍属于上述类型。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金属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重要的知识点,也是高中无机化学考试中的高频考点,我们要做好针对性的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1
(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钠铝只以化合态形式存在:钠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氯化钠,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有铝土矿。
②.铁铜有两种存在形式:铁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陨铁和化合态的铁矿石(黄铁矿、赤铁矿、磁铁矿),铜的存在形式是游离态的铜和黄铜矿、辉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
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②.密度:钠的密度比水小,铝、铁、铜的密度比水大;钠、铝的密度小于4.5g/cm3是轻金属,铁、铜的密度大于4.5g/cm3是重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⑥.特性:铁可以被磁化,而产生铁磁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带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下列物质属于酮的是
A.B.C.D.
答案:C
A.为甲醛,故A不符合题意;
B.为甲酸,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含有羰基,属于酮类物质,故C符合题意;
D.中含有醚键,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C。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盐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醋酸滴在大理石上:2H++CaCO3=Ca2++CO2↑+H2O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OH-+CO2=HCO3−
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D.CuSO4溶液和Ba(OH)
2
答案:C
A.Cu与盐酸不反应,A项错误;
B.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醋酸(CH3COOH)应写成化学式,即CaCO3+2CH3COOH=Ca2++CO2↑+H2O+ 2CH3COO−,B项错误;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O2反应生成Ca(HCO3)2,离子方程式为OH−+CO2=HCO3−,C项正确;
D .CuSO 4溶液和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BaSO 4和Cu(OH)2两种沉淀,D 项错误; 故答案选C 。
小提示: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在掌握“六看法”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基础上,还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熟记应写成化学式形式的常见难溶、难电离的物质;遇到有限定条件的离子方程式,如试剂少量或过量,则需要注意对产物的影响;遇到使某离子恰好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先配平相关离子的化学计量数,再综合分析。 3、A 2O
82-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
Mn 2+
离子氧化,若反应后A 2O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归纳整理
对于高中化学而言,高频考点主要包括:
高频考点一: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是单选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离子能否大量共存、元素化合物(碱金属、Al、Zn、Mg、Fe、Cl、S、P、N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离子鉴别等)、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物质的量的计算、元素的“位—构—性”关系、同位素的原子结构、常见分子的空间结构、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原电池原理、电解原理、官能团的结构及性质、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盐类水解、pH值的简单计算及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多步反应关系式的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及评价。
高频考点二:推断题
推断题包括无机推断和有机推断。无机部分包括框图题:突破口(特征反应、特殊现象、特殊颜色、重复出现的物质、特殊反应条件、特殊量的关系);推断题:物质结构(核外电子排布、晶体性质)、典型物质的化学性质等;方程式的书写:审题(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充分利用信息写出并配平(先氧化还原,再电荷守恒,后质量守恒)。有机部分包括反应类型:加成,取代(硝化、酯化、磺化、水解),氧
化(加氧、去氢),还原(加氢、去氧),消去(醇、卤代烃)、加聚,缩聚等(从结构改变判断);化学式书写:注意题目要求(结构式、结构简式,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生成有机物时别漏无机物,注意配平;有机合成:信息的使用;框图分析、官能团的改变特别要注意等。)
高中化学必修1考纲考点解读
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考纲解读
1.过滤和蒸发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2.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理解,并能进行计算
3.摩尔质量的含义及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4.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及操作和误差分析
5.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和稀释计算
章节知识网络
方法规律总结: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a.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高考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化学必考基础知识归纳
高考化学有哪些基础知识点呢?有哪些基础的知识点是高考化学考试
中高频考点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
化学常考的基础知识点总结 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1)借用熟悉的
H2还原CuO来认识5对相应概念(2)氧化性、还原性的相互比较(3)氧化还原
方程式的书写及配平(4)同种元素变价的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归中反应)(5)一
些特殊价态的微粒如H、Cu、Cl、Fe、S2O32–的氧化还原反应(6)电化学中的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的认识(1)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
核外电子排布(2)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3)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化学键、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4)能画出短周期元素周期
表的草表,理解“位—构—性”。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止
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
高中化学如何学习?史上最强高考励志书《高考蝶变》教你怎样提高成绩,
淘宝搜索《高考蝶变》购买。离子的鉴别、离子共存(1)离子因结合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弱电解质面不能大量共存(2)因相互发生氧化还原而不能大量
共存(3)因双水解、生成络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4)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与
强酸、强碱大量共存(5)题设中的其它条件:“酸碱性、颜色”等溶液浓度、离
子浓度的比较及计算(1)善用微粒的守恒判断(电荷守衡、物料守衡、质子守衡) (2)电荷守恒中的多价态离子处理pH值的计算(1)遵循定义(公式)规范自己的
计算过程(2)理清题设所问的是“离子”还是“溶液”的浓度(3)酸过量或碱过量时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考高频考点
高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高频考点
1.物质的性质、用途
例1.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关于苯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易燃C.不能发生取代反应D.易溶于水
例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氧化钠可用作潜艇里氧气的来源B.单质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C.乙醇可用作燃料D.食醋可用于清除暖水瓶中的水垢
例3.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B.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
C.能发生酯化反应D.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弱
例4.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Cl2B.SO2C.NO2D.O2
2.物质结构
例5.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235
U是一种重要
92
的核燃料,这里的“235”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
例6.常用于测定动植物标本的年龄。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4B.质子数为14C.核外电子数为14D.质量数为14 3.化学用语
例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氯化氢的电子式B.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D.碳酸钠的电离方程式Na2CO3=Na++CO32-例8.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最简式:C2H4B.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溴化钙的电子式: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高频考点解析+题型梳理+答题技巧)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题型梳理
类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
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
【步骤3】
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类型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步骤1】
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步骤2】
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
(2)常见离子还原性:I->Fe2+>Br-
【步骤3】
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程式。
类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精讲—化学反应机理与历程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精讲—化学反应机理与历程一、考纲考情
二、思维导图
三、考点提炼
高频考点一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图像
1.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选编以下教材中的经典图示:
传统高考命题以知识立意为重,前几年的高考对此知识点的考查大多是教材的变形考查
2015·海南高考·T162016·海南高考·T11 3.不断创新——真情境考查真应用
核心素养时代,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转向素养立意,高考讲究真情境考查真应用
2019·全国卷Ⅰ·T28
2018·海南高考·T122020·天津高考·T10
【例1】Cu–Ce-O x固溶体作为金属催化剂,能有效促进电化学还原,反应产生CH4和
C2H4的共同中间体*CO在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Ce-O x固溶体催化剂对生成CH4有较高选择性
B.制约CO2还原为C2H4反应速率的是*CH-CHO→*C-COH
C.由*CO生成*OH的反应为*CO+5H++5e-=CH4+*OH
D.*CHO→*CH3O只有化学键的形成
【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像分析,生成甲烷的最大能垒相对能量低,所以在该催化剂表面更容易生成甲烷,即Cu–Ce-O x固溶体催化剂对生成CH4有较高选择性,A项正确;B项,制约反应速率的应该是最高能垒的吸热反应,所以制约CO2还原为C2H4反应速率的是
*CH-CHO→*C-COH,B项正确;项,反应在催化剂表面吸附状态下发生,由图像可知是H+参加反应,所以由*CO生成*OH的反应为*CO+5H++5e-=CH4+*OH,C项正确;D项,*CHO→*CH3O属于化学变化,且为吸热反应,所以既有化学键断裂也有化学键生成,D项错误;故选D。
高中化学解密0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讲义)-【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讲义+
解密01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转化
【考纲导向】
1.了解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其组成,能够区分不同的分散系。
4.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掌握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了解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及其应用。
5.熟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反应类型。
6.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等各类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和规律。
【命题分析】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属于热点问题,从命题内容上看,试题的难度不大。预计2021年高考仍以考查学生对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识记、再现能力为主,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主要以物质组成、性质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将有关物质组成、分类的概念、胶体知识融合于试题之中,基本概念与其他部分化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渗透和结合将会有所加强。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SO2等。
(3)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Fe2O3等。
(4)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元素、物质与微粒间的关系
3.物质的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例如: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例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高频考点精讲
目录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考点1常用化学计量 (1)
考点2化学计量在计算中的应用 (4)
考点3物质的分类胶体 (7)
考点4离子反应 (9)
考点5氧化还原反应 (13)
第二部分基本理论
考点1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16)
考点2物质结构 (18)
考点3化学反应与能量 (20)
考点4 电化学基础 (23)
考点5化学反应速率 (27)
考点6化学平衡 (29)
考点7弱电解质的电离 (33)
考点8溶液的酸碱性及pH (36)
考点9盐类的水解 (38)
考点10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42)
第三部分元素化合物
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 (44)
考点2镁、铝及其化合物 (47)
考点3铁及其化合物 (50)
考点4铜及其化合物 (53)
考点5金属元素小结 (55)
考点6碳、硅及其化合物 (57)
考点7 氯及其化合物 (59)
考点8硫及其化合物 (61)
考点9氮及其化合物 (64)
考点10非金属元素小结 (67)
考点11无机物的推断 (70)
考点12无机化学工艺流程 (74)
考点13无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77)
第四部分有机化合物
考点1烃 (79)
考点2同分异构体 (82)
考点3卤代烃 (84)
考点4烃的含氧衍生物—醇酚 (86)
考点5烃的含氧衍生物—醛 (89)
考点6烃的含氧衍生物—羧酸酯 (91)
考点7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94)
考点8有机反应类型 (97)
考点9有机合成与推断 (100)
考点10 有机化学方程式总结 (105)
第五部分化学实验
考点1无机化学实验综合 (107)
考点2有机化学实验综合 (114)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考点1 常用化学计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定义
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 n ,单位为摩尔。1 mol 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以摩尔为单位表示物质的量时,必须要指明粒子的种类(原子、分子、离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一般写化学式)。在试题中如果涉及粒子数或粒子数目比时,应考虑求该粒子的物质的量,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有:n =N/N A 、n =m/M 、n =V/V m 、n =cV 。
2.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 ,单位 mol -1。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0.01
2 kg 12C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通常用近似值6.02×102
3 mol -1表示,N A =N/n 。
二、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为M ,M =m/n 。常用的单位为g/mol (或g·mol -
1)。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在试题中涉及求某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时,应该考虑求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应用摩尔质量时必须指明对象,M B =m B /n B.,对于同一物质规定的基本单元不同,摩尔质量就不同。如O 2中O 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 ,而O 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 。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 m ,常用单位L/mol 。定义公式V m =V /n 。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 ,简称标况)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即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 L/mol 。
2.对于V m =22.4 L/mol 概念的理解
(1)决定1 mol 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物质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1 mol 不同的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相同,而粒子之间的距离很小,这就使得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决定于粒子的大小。对于气体来说,粒子之间的距离远远大于粒子本身的直径,所以,当粒子数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于气体粒子之间的距离。
(2)影响气体摩尔体积的因素:V m 受温度、压强影响,与气体种类无关。温度升高,则V m 变大;压强增大,则V m 变小。在标况下,V m =22.4 L/mol 。但V m =22.4 L/mol 的条件不一定是标况。
(3)对于V m =22.4 L/mol :①使用条件是标准状况;②使用范围是单一气体或混合气体;③数值22.4 L/mol 是个近似数值;④V m 的单位是L/mol ;⑤在标况下,n =V/V m =V/ 22.4 mol 。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阿伏伽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同温、同压和同体积决定气体分子数(物质的量)相同。
2.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V 1/V 2=n 1/n 2
(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P 1/P 2=n 1/n 2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M 1/M 2=ρ1/ρ2
(4)气体的相对密度:一种气体的密度与另外一种气体的密度之比,用D 表示: , 则M 1=D × M 2。例如,相同状况下,O 2相对H 2的相对密度为: M 1 M 2 ρ1 ρ2 D = = M O2 M H2 = ρO2 ρH2 D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