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向动力学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第七章 城轨车辆垂向动力学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第七章 城轨车辆垂向动力学
第七章
城轨车辆垂向动力学
在第六章中已经叙述了引起城轨车辆振动的主要原因和城 轨车辆振动的主要形式,其中在铅垂面内产生的振动(包括 沉浮、点头和伸缩)主要是由波形线路引起的。本章所要讲 述的内容仅限于垂向振动,当然包括沉浮、点头和伸缩3种形 式,但根据实测资料,由于城轨车辆伸缩振动一般不显著, 因此通常不予考虑。
6.共振建立过程
• 第三节 具有一系簧和液压减振器车轮荷重 • 系统受迫振动
1.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2.运动方程 3.方程的解
4.讨 论
• 第四节 液压减振器和摩擦减振器的 • 吸振性能比较
1.激扰力在振动一个周期内所做的功A激扰 2.液压减振器在振动一个周期内所吸收的功A减 3.在共振点处,为使振幅不增加,必须使A激 = A减
• 第七节 具有两系簧的有阻尼车辆 • 系统的受迫振动
1.数学模型
2.受力分析
3.运动方程 4.方程的解及结果分析 5.本章总结
一、研究目的
二、垂向振动研究内容
• 第一节 具有一系簧的无阻尼车轮荷重系统的 • 固有振动
1.系统动力学模型 2.受力分析
3.运动方程
4.方程的解 5.分 析
• 第二节 具有一系簧的无阻尼车轮荷重系统的 • 受迫振动
1.激扰源 2.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3.运动方程 4.方程的解 5.分析讨论
4.摩擦减振器在振动一个周期内所吸收的功A摩
5.摩擦减振器与液压减振器的性能比较
• 第五节 具有两系簧的无阻尼车轮荷重系统的 • 固有振动
1.系统模型及受力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2.运动方程3.求系统固有频率
• 第六节 具有两系簧的有阻尼车轮荷重 • 系统的受迫振动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

汽车理论知识最好你找个车型看看大家知不知道。

因为车型不同(比如跑车、轿车等)差距还是很大的。

轿车的螺旋弹簧刚度一般为20N/mm左右(跑车要高些);工厂所用的阻尼一般用速度和力表来表示。

对于轿车的垂向动力学特性而言,基本的设计原则及考虑是1为了保证xx,一般把悬架偏频设计在0.9~1.5Hz(太低比如说0.5人会晕车,太高比如说4~8Hz人体共振效率降低),不仅如此,还希望后悬架偏频约为前悬架的1.2倍(振的慢的先振)。

2至于阻尼比,一般希望在0.25~0.5:减振器不仅控制车身的运动还控制车轮的运动;设计时不仅要满足车身垂直振动的控制要求,还要满足侧倾和纵倾的控制要求。

不仅在设计载荷状态,还希望在空载,满载乃至超载状态下也满足上述原则。

补充一些:ms指的是簧上质量,近似等于车身质量和悬架一半质量之和[还须考虑powertrain质量];mt指的是簧下质量,车轮+悬架一半质量;ks悬架刚度,与弹簧刚度[如sunMapinfo所说的20N/mm]相差弹簧杠杆比的平方。

cs悬架阻尼,与减振器阻尼相差阻尼杠杆比的平方。

kt为轮胎刚度。

在描述车辆悬架时,可能会经常听到偏软或偏硬,任举例说明:甲乙两车前悬弹簧杠杆比均为1,甲车前悬弹簧刚度20N/mm,乙车15N/mm,甲车前悬簧上质量400kg,乙车270kg,哪个车的悬架硬呢?由悬架刚度/簧上质量[这里悬架刚度恰好等于弹簧刚度],甲<乙,所以乙更硬些。

一般使用术语悬架偏频=sqrt(悬架刚度/簧上质量) /(2*pi)。

在描述车辆悬架衰减振动的效果时,则用阻尼比=减振器阻尼/(2*sqrt(质量*刚度)),一般来说,轿车簧上质量约为簧下质量10倍,悬架刚度约为轮胎刚度,所以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的阻尼比接近一致。

因而使用一只减振器便可足以同时控制簧上和簧下质量的振动。

悬架刚度多近于线性,减振器则一定为非线性,因此这里是等效的减振器阻尼。

总结一下“我是大米”的问题:有人将悬架的设计分为两部分:1悬架(垂向)动力学,包括悬架弹簧和减振器;2悬架knc,指悬架导向杆系和衬套。

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

车辆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

2,4,6,8
1,3,5,7
34
客车系统动力学模型拓扑图(正视)
28
24
32
36
19 20
35
31
23
27
26
22
30
34
17 18
33
29
21
25
15,16
13,14
11,12
9,10
7,8
5,6
3,4
1,2
1-8 17-20 25-28 33-36
轮轨力 中央悬挂力 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力 牵引拉杆力
24
m 1000 kg, k 108 N/m, c 104 N s/m, t 10-4 , 0.5
(1):
x1 x0 x 0 0 t 2 0 x 1 x 0 0 t 0 x x 1 (mg cx 1 kx1 ) / m 1000 9.81/ 1000 9.81 x
10
车辆系统作用力描述
• 无间隙弹簧阻尼力描述 • 有间隙弹簧阻尼力描述 • 摩擦力作用力描述
11
无间隙弹簧阻尼力描述
c Mi k Mj
F F0 kx cv
12
有间隙弹簧阻尼力描述
Fx Kc
Fy Kc
X
x y x y
Y
13
摩擦力作用力描述
Fx x Fpz Fy y Fpz
后构架点头: I b b ( 2)
轮对垂向:
后构架垂向: mb zb(2) Fp (3) Fp (4) Fs (2) mb g
w(i ) Fw(i ) Fp(i ) mw g mw z

中低速磁浮列车垂向动力学分析

中低速磁浮列车垂向动力学分析
第 1 1卷 第 1期 2 0 1 4年 2月
铁道科 学与工程学报
J O URNAL OF RAI L \ / \ , AY SCI ENCE AND E NGl NEERI NG
V0l _ 1 1 N 0 . 1 F e b.2 0 1 4
中低 速磁 浮 列 车 垂 向动 力 学 分 析
d i n g a n d r o l l i n g mo v e me n t o f t h e s u s p e n s i o n f r a me a n d b o d y wo r k o f l o w —s p e e d ma g l e v t r a i n .T h r o u g h d e c o u - p i i n g a n ly a s i s o f t h e l e v i t a t i o n c h a s s i s mo d u l e, t h e s u s p e n s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r w a s d e s i g n e d b y u s i n g P D f e e d b a c k c o n —
e s t a b l i s h e d b y e mp l o y i n g s i mu l i n k .S o a s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d y n a mi c p r o p e t r y o f t h e s y s t e m u n d e r d i f f e r e n t e x t e r n a l
随着世界工业化 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 , 不 断提高交通运输能力 以适 应其经 济发展 的需要势
在 必行 。磁 悬 浮列 车具 有较 强 的稳 定性 、 安 全性 和

5 汽车垂向动力学

5 汽车垂向动力学

2009-10-19
5
第五章
汽车垂向动力学
一、单轮垂直模型
我们对悬架系统作如下假设: 1.取1/4汽车作为分析模型; 2.只考虑垂直方向振动; 3.不考虑非线性因素; 4.认为轮胎不离开路面。 我们便可写出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m &&1 = f 1 − f 2 x f 1 = k t (x 0 − x 1 ) M &&2 = f 2 − U x & & f 2 = ( x 1 − x 2 )C s + k s ( x 1 − x 2 )
& & & m 1 f Z&1 f = k 2 f Z 2 + c 2 f Z 2 + k 2 f a φ + c 2 f a φ − ( k 2 f + k 1 f ) Z 1 f & − c 2 f Z 1 f + k1 f Z 0 f − u f & & & m1 r Z&1 r = k 2 r Z 2 + c 2 r Z 2 + k 2 r b φ + c 2 r b φ − ( k 2 r + k1 r ) Z 1 r & −c Z +k Z −u
第五章
汽车垂向动力学
问题的提出:
悬架是汽车的重要总成之一,它对汽车的行驶平顺 性和操纵稳定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两者又是相互 矛盾的,因而传统的被动悬架优化设计时采取折中的方 法,且一旦设计确定就无法改变。主动悬架和半主动悬 架的出现可以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同时,悬架的结构 型式多样,它的运动学特性会引起汽车前轮定位参数的 变化,从而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因此,本章将从以 上三个方面入手讨论这些问题。当然这些都离不开问题 请看吧! 数学模型的建立。

大位移桥梁伸缩缝的垂向动力学响应研究

大位移桥梁伸缩缝的垂向动力学响应研究

Y A N Q i n g - mu , WA N G S h a o - h u a , Y AN G G a n g 2 , WU H a o , S U N Z h e n g -  ̄n g
( 1 .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S o u t h w e s t J i a o t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 ,S i c h u a n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 Ch i n a ;
Re s e a r c h o f Ve r t i c a l Dy n a mi c Re s p o n s e o f t h e L a r g e Di s p l a c e me n t Br i d g e Ex p a n s i o n J o i n t
刚2 7 吴
昊 , 孙 正峰
6 1 1 4 3 0 )
6 1 0 0 3 1 ; 2 . 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 司, 四川 新津

要: 以 大位 移桥 梁伸 缩 缝 为研 究对 象 , 应 用动 力 学 分析 的理 论 方 法 , 并 结合 数 值 计 算 , 进 行 了垂 向动 力 学研 究 。 其 中,
r a e c l a c u l t a e d . he T c l a c u l t a i o n i s f o r e su u r i n g i m p a c t f a c t o r fl o o d a nd a s t r u c t u r l a p a r a me t e r s ft o h e k e y c o m p o n e n t s ft o h e l a r g e d s i p l a c e m e n t b r i d g e e x p ns a i o n j o i n t . An d t h e n i t C n a b e t h e o r e t i c l a b si a s f o r r a t i o n li a z a t i o n d e s i g n f o r e x p ns a i o n j o i n t s .

弹性长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学计算分析

弹性长枕无砟轨道垂向动力学计算分析
板厚, 是泊松 比; 道床 板质量 ;
见 )。 为 床 板及 地基 的组合体产 生共振 ( 图2
轨 枕
Z , ——道 床板纵 向、横 向长度 ;
。, 。
和 , — — 道床 板 上 、下分 别 沿纵 向、 k
横 向的分布 刚度 。


栅珊 侧1 溉
图2 垂 向 加速 度 与 列 车速 度的 关 系
车不 同速度 下各 垂 向 动 力响应 ,找 出列 车速 度 与垂 向位移 、加速度 的关 系。 关键 词 :无砟 轨 道 ;弹性 长枕 ;垂 向 动 力 学 ; 计算 分析 ;动 力响应
原 理 ,建 立 弹 性 长 枕 无 砟 轨 道 的梁 一 一 模 型 , 即钢 轨 、 梁 板 轨 枕 按 梁 建 模 , 道 床 板 按 板 单 元 建 模 , 钢 轨 与 弹 性 长 枕 之 问 用 弹 簧 模 拟 扣 件 和 垫 板 ,弹 性 轨 枕 与 道 床 板 之 间用 弹 簧 模 拟 枕 套 ,地 基 用 弹 簧 模 拟 心 。弹 性 长 枕 无砟 轨 道 力 学 模 ]
轨道力学模型的特殊性在于道床板,将其简化为弹性 枕套 、扣件 不 同刚度 的 组合 都 有其 适 宜 的列车 运 行速
地 基上 的薄 板 ,其 垂 向振动 微分方程 为 : 度。
22 垂 向加速度 、位移 与列车速 度的关 系 .
等 。 + 等
。 04 x +
) = z 。 3 = 。
E , / / -

随着 列 车速 度 的增 加 ,钢轨 、弹 性长 枕 的垂 向加 速 度 也在增 加 , 当列 车速 度从2 0 m h 5 / 增加  ̄ 3 ok / k Jo m h
时 ,垂 向加速 度 增加 得特 别 快 ,会 与 钢轨 、轨枕 、道

垂向动力学作业3和4

垂向动力学作业3和4

第二次作业课程作业三1)解:G ZA (f)=|H(jω)|Z A~Zℎ2GZℎ(f)∵{G Zℎ(f)=G Zℎ(n0)n02uf2|H(jω)|ZA~Zℎ=|Z AZℎ|=ω2|Z AZℎ|=ω2|A1C RN|上式及下文用到的简化表达式:A1=iωd A+C AA2=−ω2m A+iωd A+C AA3=−ω2m B+iωd A+C A+C RN=A3A2−A12∴G ZA (f)=4π2ω2G Zℎ(n0)n02u|A1C RN|2(单位:m2/s3)2)解:G(ZA−Zℎ)(f)=|H(jω)|(ZA−Zℎ)~Zℎ2GZℎ(f)∵|H(jω)|(ZA−Z h)~Zℎ=|Z A−ZℎZℎ|=|Z AZℎ−1|=|A1C RN−1|∴G(ZA−Zℎ)(f)=4π2ω−2G Zℎ(n0)n02u|A1C RN−1|2(单位:m2s)3)解:G CA(Z A−Z R)(f)=|H(jω)|CA(Z A−Z R)~Zℎ2GZℎ(f)∵|H(jω)|CA(Z A−Z R)~Zℎ=|C A(Z A−Z R)Zℎ|=|C A(Z AZℎ−Z RZℎ)|=|C A(A1C RN−A2C RN)|=|C A C RN(A1−A2)|∴G CA(Z A−Z R)(f)=4π2ω−2G Zℎ(n0)n02u|C A C RN(A1−A2)|2(单位:N2s)4)解:G dA(Z A−Z R)(f)=|H(jω)|d A(Z A−Z R)~Zℎ2GZℎ(f)∵|H(jω)|dA(Z A−Z R)~Zℎ=|d A(Z A−Z R)Zℎ|=ω|d A(Z AZℎ−Z RZℎ)|=ω|d A(A1C RN−A2C RN)|=ω|d A C RN(A1−A2)|∴G dA(Z A−Z R)(f)=4π2G Zℎ(n0)n02u|d A C RN(A1−A2)|2(单位:N2/s)5)解:G CR(Z R−Zℎ)(f)=|H(jω)|CR(Z R−Zℎ)~Zℎ2GZℎ(f)∵|H(jω)|CR(Z R−Zℎ)~Zℎ=|C R(Z R−Zℎ)Zℎ|=|C R(Z RZℎ−1)|=|C R(A2C RN−1)|∴G CR(Z R−Zℎ)(f)=4π2ω−2G Zℎ(n0)n02u|C R(A2C RN−1)|2(单位:N2s)课程作业四1) 解:车身质心垂向加速度增益:Z 2=Z 2f +a l (Z 2r −Z 2f )=b l Z 2f +alZ 2r∴Z 2=b l Z 2f +a l Z 2rZ 2Z 0f =b l Z 2f Z 0f +a l Z 2r Z 0f ∵Z 0r =Z 0f e −ilωv ∴Z 0f =Z 0r e ilωvZ 2Z 0f =b l Z 2f Z 0f +a l Z 2r Z 0re −ilωv |H (jω)|z̈2~Z 0f2=|Z 2Z 0f |=ω2|b l Z 2f Z 0f +a l Z 2r Z 0re −ilωv |=ω2|blA1f k1fN f+alA1r k1rN re−ilωv|(单位:s−2)车身俯仰角增益:ϕ=Z2r−Z2fl|ϕZ0f|=|1l(Z2rZ0f−Z2fZ0f)|=|1l(Z2rZ0re−ilωv−Z2fZ0f)|=|1l(A1r k1rN re−ilωv−A1f k1fN f)|(单位:m−1)2)解:车身质心:G z̈2(f)=|H(jω)|z̈2~Z0f2GZ0f(f)=4π2G Zℎ(n0)n02u|blA1f k1fN f+alA1r k1rN re−ilωv|2(单位:m2s3)前轮:G z̈1f (f )=|H (jω)|z̈1f ~Z 0f 2G Z 0f (f )∵|H (jω)|z̈1f ~Z 0f=ω2|A 1k 1fN f|∴G z 1f (f )=4π2ω2G Z ℎ(n 0)n 02u |A 1k 1f N f|2(单位:m 2s 3)后轮:G z̈1r (f )=|H (jω)|z̈1r ~Z 0r 2G Z 0r (f )∵|H (jω)|z̈1r ~Z 0r=ω2|A 1k 1r N r|∴G z 1r (f )=4π2ω2G Z ℎ(n 0)n 02u |A 1k 1rN r|2(单位:m 2s 3)3) 解:悬架动行程(前轮):G (Z 2f −Z 1f )(f )=|H (jω)|(z 2f −z 1r )~Z 0f 2G Z 0f (f )∵|H (jω)|(Z 2f −Z 1f )~Z 0f=|Z 2f −Z 1f Z 0f |=|k 1fN f (A 1f−A 1f )|∴G(Z2f−Z1f)(f)=4π2ω−2G Zℎ(n0)n02u|k1fN f(A1f−A1f)|2(单位:m2s)同理得后轮悬架动行程:G(Z2r−Z1r)(f)=4π2ω−2G Zℎ(n0)n02u|k1rN r(A1r−A1r)|2(单位:m2s)轮胎动载荷(前轮):G k1f(Z1f−Z0f)(f)=|H(jω)|k1f(Z1f−Z0f)~Z0f2GZ0f(f)∵|H(jω)|k1f(Z1f−Z0f)~Z0f =|k1fZ1f−Z0fZ0f|=|k1f(A2f k1fN f−1)|∴G k1f(Z1f−Z0f)(f)=4π2ω−2G Zℎ(n0)n02u|k1f(A2f k1fN f−1)|2(单位:N2s)同理得后轮轮胎:G k1r(Z1r−Z0r)(f)=4π2ω−2G Zℎ(n0)n02u|k1r(A2r k1rN r−1)|2(单位:N2s)源程序:课程作业三clearm_A = 256;m_B = 31;d_A = 1150;c_A = 20.2e3;c_R = 128e3;% 车身-车轮双质量系统参数f0 = 1.5;zeta = d_A ./ ( 2*sqrt(c_A .* m_A) );% ζgamma = c_R ./ c_A; % γmu = m_A ./ m_B; % μw0 = sqrt( c_A ./ m_A ); % ω0% 路面和车速u = 20;Gqn0 = 16e-6;n0 = .1;% 定义频率域f=linspace(0, 16, 1000);w=2 * pi * f; % ωlam=w/w0; % λdelta=( (1-(w/w0).^2) .* (1+gamma-(w/w0).^2/mu) - 1).^2 + 4*zeta^2*(w/w0).^2 .* (gamma-(1/mu+1)*(w/w0).^2).^2;%%A1 = 1i*w*d_A + c_A;A2 = - w.^2 * m_A + 1i*w*d_A + c_A;A3 = - w.^2 * m_B + 1i*w*d_A + c_A + c_R;N = A3 .* A2 - A1.^2;% |zA/zh|zA_zh = gamma* ( (1 + 4*zeta.^2.*lam.^2) ./ delta ).^.5;%% #1G1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zA_zh.^2;figure(1);plot(f,G1,'linewidth',2);title('车身加速度Z^''^''_A','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2/s^3)','fontsize',12)%% #2Hw_2 = abs( (A1 .* c_R - N)./ N );G2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 Hw_2 ).^2;figure(2);plot(f,G2,'linewidth',2);title('车身离地面距离Z_A - Z_h','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2\timess','fontsize',12)%% #3Hw_3 = abs( c_A * c_R * ( A1 - A2 ) ./ N );G3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 Hw_3 ).^2;figure(3);plot(f,G3,'linewidth',2);title('弹簧力动载荷C_A(Z_A - Z_R)','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N^2\timess','fontsize',12)%% #4Hw_4 = abs( d_A * c_R * ( A1 - A2 ) ./ N );G4 = 4*pi^2 * Gqn0 * n0^2 * u * ( Hw_4 ).^2;figure(4);plot(f,G4,'linewidth',2);title('减震器力动载荷d_A(Z^''_A - Z^''_R)','fontsize',12) xlabel('/Hz','fontsize',12)ylabel('/N^2/s','fontsize',12)%% #5Hw_5 = abs( c_R * ( c_R * A2 ./ N -1 ));G5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 Hw_5 ).^2;figure(5);plot(f,G5,'linewidth',2);title('车轮动载荷C_R(Z_R - Z_h)','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0)ylabel('/N^2\timess','fontsize',10)课程作业四clearclcm1f = 40.5;m1r = 45.4;m2f = 377.5;m2r = 312.5;a = 1.25;b = 1.51;L = 2.76;k1f = 192e3;k1r = 192e3;k2f = 17e3;k2r = 22e3;c2f = 1500;c2r = 1500;u = 20;Gqn0 = 16e-6;n0 = .1;f=linspace(0, 16, 1000);w=2 * pi * f; % ω%% frontA1_f = 1i*w*c2f + k2f;A2_f = - w.^2 * m2f + 1i*w*c2f + k2f;A3_f = - w.^2 * m1f + 1i*w*c2f + k2f + k1f;N_f = A3_f .* A2_f - A1_f.^2;%% rearA1_r = 1i*w*c2r + k2r;A2_r = - w.^2 * m2r + 1i*w*c2r + k2r;A3_r = - w.^2 * m1r + 1i*w*c2r + k2r + k1r;N_r = A3_r .* A2_r - A1_r.^2;%% 质心垂向位移Hw_z2 = w.^2 .* abs( b/L * (A1_f*k1f./N_f) + a/L * (A1_r*k1r./N_r).* exp(-1i*L*w/u) ); G_z2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z2.^2;%% 俯仰角Hw_phi_y = abs( 1/L * ( (A1_r*k1r./N_r).* exp(-1i*L*w/u) - (A1_f*k1f./N_f) ) );% G_phi_y = Hw_phi_y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1) 图figure(1)plot(f, Hw_z2, 'linewidth',2);title('车身质心处垂向加速度增益','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s^-^2','fontsize',12)figure(2)plot(f, Hw_phi_y, 'linewidth',2);title('车身质心处俯仰角增益','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1','fontsize',12)%% 前轮Hw_z1f = w.^2 .* abs( A2_f*k1f./N_f );G_z1f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z1f.^2;%% 后轮Hw_z1r = w.^2 .* abs( A2_r*k1r./N_r );G_z1r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z1r.^2;figure(3)plot(f, G_z2 , 'linewidth',2)title('车身质心垂向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2\timess^3)','fontsize',12)figure(4)plot(f, G_z1f, f, G_z1r, '--', 'linewidth',2)title('前轮和后轮垂向加速度的功率谱密度','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2\timess^3)','fontsize',12)legend('前轮','后轮')%% (3) 悬架动行程% 悬架动行程Hw_fd_f = abs( k1f ./ N_f .* ( A1_f - A2_f ) ); % 前悬G_fd_f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fd_f.^2;Hw_fd_r = abs( k1r ./ N_r .* ( A1_r - A2_r ) ); % 后悬G_fd_r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fd_r.^2;figure(5)plot(f, G_fd_f, f, G_fd_r, '--', 'linewidth',2)title('悬架动行程功率谱密度','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m^2\timess','fontsize',12)legend('前轮','后轮')% 轮胎动载荷Hw_Fd_f = abs( k1f * ( A2_f*k1f ./ N_f -1 ) ); % 前悬G_Fd_f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Fd_f.^2;Hw_Fd_r = abs( k1r * ( A2_r*k1r ./ N_r -1 ) ); % 后悬G_Fd_r = 4*pi^2 * Gqn0 * n0^2 * u .* w.^-2 .* Hw_Fd_r.^2;figure(6)plot(f, G_Fd_f, f, G_Fd_r, '--', 'linewidth',2)title('轮胎动载荷功率谱密度','fontsize',12)xlabel('/Hz','fontsize',12)ylabel('/N^2\timess','fontsize',12)legend('前轮','后轮')。

受电弓垂向动力学线性化模型及特性研究

受电弓垂向动力学线性化模型及特性研究
静 、 态特性 。 动
l 受 电 弓 线 性 化 运 动 微 分 方 程 及 模 型 的 建 立
1 1 受 电 弓非 线 性性 模 型 , 图 1 见 。
收 稿 日期 :2 0 — 1 1 ;修 回 日 期 :2 0 — 6 0 0 20 —5 0 20 — 7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9 7 0 2 ; 5 8 5 7 ) 教 育 部 博 士 点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 0 0 6 3 7 20 0 10) 作 者 简 介 :梅 桂 明 ( 9 4 ) 1 7 一 .男 ,湖 北 黄 梅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 图 1 受 电 弓 非 线 性 模 型
A bs r c t a t:T he lne r m otona fe e i le ato d m o loft e tc ldy i a i ldif r nfa gu i n an de he v r i a nam i s i c s obt i d by t xpa a ne he e n— s v ne s of he i e s t T a o e i s r yl r s r e f om t n he onlne r i a m oto i nal fe e tal qu ton dif r n i e a i of t pa og aph. T he t he nt r n he
数 、 头 运 动 最 大 加 速 度 等 进 行 了分 析 。 弓 关 键 词 :受 电 弓 ;垂 向 ;动 力 学 ;线 性 化
中 图 分 类 号 :U2 5 1 2 . 文 献 标 识 码 :A
Li ar m o lof v r i a na i s o nt g a ne de e t c l dy m c f pa o r ph a t dy o h a t r s i s nd s u n c ar c e i t c

轴箱垂向单向阻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轴箱垂向单向阻尼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自由度 的选取见 表 1 示 。其 中将轮 对 、 所 转臂 、 构架 等转 向架部件 和车 体视 为 刚体 , 他 部件 则 视 为悬 其
【.5 一 2 0 0 (l )
l 0 一2
其 中 。 为构 架减振 器安装 点 的垂 向速 度 ,:为
轴 箱 的垂 向速度 , F为减 振力 , C为阻尼 系数 。
表 1 车 辆 系 统 模 型 自 由 麈
挂, 用相对 应 的力 和约束 代替 , 各刚体 问 的连 接采用
与实 际情 况相符 合 的铰和约束 模拟 。模型充 分考虑 了 悬 挂 系 统 的 非 线 性 因 素 , 轨 接 触 力 采 用 轮
车体 桷架
轮衬
名称 伸 缩 横移 沉 浮 侧 滚 点 头 摇 头 X c X
向架 设计 的一个方 向 。轴 箱垂 向减振 器主要影 响车 辆 系统 的垂 向动力 学 性 能 , 文 通 过 多体 动 力学 的 本 方法 , 着重研 究 了轴箱 垂 向单 向阻 尼液 压 减 振器 对
车辆 垂 向动 力学性 能 的影 响 , 单 向减 振器 的设 计 为 提供 参考 。
辆运 行 速 度 越 高 , 果 越 明 显 ; 其 对 转 向 架和 车体 垂 向 振 动 加 速 度 峰 值 、 辆 运 行 平 稳 性 指 标 影 效 但 车
响较 小 。
关 键 词 : 向 阻尼 ; 角坑 ; 单 三 减振 器 ; 箱 ; 力 学 轴 动 中 图分 类 号 2 0 1 U 7 . 1; 2 0 3 l 5 U 6 . 3 . 文献 标 识 码 : B
计算 机应用
文章 编 号 :07 3 (0 0 0 080 1 0  ̄04 2 1 ) 4 2 -3
机车车辆工艺 第4期21 00年8月

车辆动力学-垂向动力学

车辆动力学-垂向动力学
在常用车速(10-30m/s)下, 时间频率范围为f=0.3328.3Hz.
该频率范围把悬挂的固有频 率(1-2Hz)和非悬挂固有 频率(10-15Hz)有效覆盖
f un
时域输入 白噪声 基于白噪声的路面不平度位移时域表达式
汽车平顺性模型
汽车悬架系统的阻尼比
车身单质量振动系统的频响特性
气体状态方程为
P0V0 PV
气体体积与缸筒相对于活塞的位移的关系为
V V0 A1 A2 x
在静平衡状态下
P

V0

P0V0
A1 A2
x
悬架弹力表达式为
F

P0V0 A1 A2
V0 A1 A2 x
弹力对位移求导,得出悬架刚度表达式
按路面功率谱密度把路面按不平度分为8级,A~H
路面不平度 8 级分类
路面等级
Gq(no)×10-6m2/m-1 no=0.1m-1
下限 几何平均值 上限
σq×10-3m 0.011m-1<n<2.83m-1
下限 几何平均值 上限
A
8
16
32
2.69
3.81
5.38
B
32
64
128 5.38
7.6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 131072 262144 524288 344.52 487.22 689.04
功率谱密度Gq (n)
C
B A
W
Gq
(n)

Gq
(n0
)
n n0

空间频率n
注:纵坐标和横坐标均采用对数单位
时间频率功率谱密度
f un

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分析

磁悬浮列车动力学性能分析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实现高速运输的先进交通工具。

相比传统的轮轨列车,磁悬浮列车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噪音和更少的振动,因此备受关注。

在设计和运行磁悬浮列车时,动力学性能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列车的运行过程中的行为和性能,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改进运营。

一、动力学性能分析的意义动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研究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力学相互作用,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参数的变化规律。

通过动力学性能分析,可以评估列车在直线段、曲线段、上坡道、下坡道等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状况,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列车的性能和特点,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

二、磁悬浮列车的动力学特点1. 纵向动力学:磁悬浮列车的纵向动力学主要指列车的加速度、速度和制动过程。

由于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力进行悬浮,不需要轮轨间的摩擦力来提供纵向牵引力,因此列车的加速度和制动能力较强,能够实现更高的加速度和制动延迟。

2. 横向动力学:磁悬浮列车的横向动力学主要指列车在曲线段上的侧向加速度和侧向力。

由于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力进行悬浮,不受轨道的限制,因此可以实现更大的侧向加速度和更小的侧向力,从而提供更高的曲线通过速度。

3. 垂向动力学:磁悬浮列车的垂向动力学主要指列车在起伏路段上的垂向加速度和垂向动态不平顺。

由于磁悬浮列车采用磁力进行悬浮,不需要轮轨间的接触力来支撑车体重量,因此可以实现更平稳的行驶。

三、动力学性能参数的评估1. 加速度:列车的加速度是指列车速度变化率随时间的导数。

通过评估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加速度,可以了解列车的加速度性能和加速度变化情况,为优化列车设计和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2. 速度:列车的速度是指列车在单位时间内所运行的路程。

通过评估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变化,可以了解列车的速度性能和速度变化情况,为优化列车设计和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依据。

3. 位移:列车的位移是指列车在单位时间内所运行的累积路程。

通过评估列车在不同工况下的位移变化,可以了解列车的位移性能和位移变化情况,为优化列车设计和提高运行效率提供参考。

基于EEMD的轨道—车辆系统垂向动力学的时频分析

基于EEMD的轨道—车辆系统垂向动力学的时频分析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 3 0 0 ;铁道部科 技研究开发计划项 目 ( 0 4 0 ) 16 18 ) 2男 ,湖北襄樊人 ,博士研究生。
维普资讯
和功 率谱 密 度 ( o rS et l es y S ; P we pc a D n i ,P D) r t 利用 滤波器 或小 波包 可 以对 钢 轨不平 顺进行频 带划
分 ,得到钢 轨不平 顺 的波 长 组 合 。文 献 [ ]分 析 3
了这 些方法 的缺 陷 ,如 :F u i 方 法 中假 定 数 据 orr e
维普资讯
第2 卷 , 5 8 第 期
2 00 7年 9月
文章编号 :10 —6 2(0 7 50 2 7 0 14 3 20 )0 —0 40
中 国 铁 道 科 学
CH I NA RAI AY CI IW S ENCE
以分 为 E MD ( mpr a Mo eD cmp s in E ic l d eo o io ,经 i t
1 非线性非稳态信号 的数据分析方法
目前 ,处 理数据 的主 要工 具 是 F ui 方 法 和 or r e
验模 型分 解 )和 Hi et 换 两 部 分 。E l r变 b MD 方 法
是将 信 号 自适 应 地 分 解 成 多 项 I MF (nr s Itn i i c
Mo eF nt n 的算法 ;对 I d u ci ) o MF做 Hi et l r变换 , b
小波方法。利用 F ui 方法可以得到 F ui 谱 orr e or r e
收稿 日期 :2 0 —50 ;修订 日期 :2 0 —70 0 70 —5 0 70 —9
Vo . 8 No 5 12 .

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

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

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动力学模型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工程领域中,垂向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对于设计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为中心,探讨该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四自由度指的是在垂向运动中需要考虑的四个自由度,即质量、刚度、阻尼和力。

这四个自由度分别代表了系统的质量特性、刚度特性、阻尼特性以及外部施加的力对系统的影响。

通过对这四个自由度的建模,我们可以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垂向运动行为。

在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时,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质量特性。

质量特性主要包括系统的质量和质心位置。

其中,质量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惯性,质心位置则影响了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在具体建模时,可以通过测量和估计的方法来确定系统的质量特性。

其次,刚度特性是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刚度特性主要反映了系统的弹性和变形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等方法来确定系统的刚度特性。

刚度特性的准确建模对于预测系统的动态行为非常关键。

阻尼特性是垂向动力学模型中的第三个自由度。

阻尼特性主要反映了系统的能量耗散和衰减程度。

阻尼特性的建模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现,例如基于实验数据的参数估计、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

在建立阻尼特性模型时,需要考虑系统内部的能量转换以及外部的能量输入和输出。

最后,力是垂向动力学模型中的第四个自由度。

力可以是外部施加的作用力、重力或者其他内部力。

在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时,需要考虑这些力对系统的影响,以实现对系统行为的精确描述。

力的建模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方法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四自由度建立垂向动力学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系统的动态行为。

通过对系统的质量、刚度、阻尼和力进行准确建模,可以预测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和稳定性。

轮轨垂向力计算公式

轮轨垂向力计算公式

轮轨垂向力计算公式在铁路运输中,轮轨垂向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轮轨垂向力是指列车轮轴在轨道上受到的垂向力,它是由轮轴重量和列车运行速度共同决定的。

为了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对轮轨垂向力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轮轨垂向力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推导。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在铁路运输中,列车轮轴在轨道上受到的垂向力可以表示为轮轴的重力和轨道的支持力之差。

轮轴的重力可以表示为列车的重量除以轴数,而轨道的支持力可以表示为轮轨接触点的压力。

因此,轮轨垂向力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F = mg R。

其中,F表示轮轨垂向力,m表示列车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R表示轨道的支持力。

在实际的铁路运输中,列车的质量和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因此轮轨垂向力也会随着列车的运行状态而变化。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轮轨垂向力,我们需要考虑列车的动力学特性和轨道的几何特性。

在铁路工程中,通常会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来对轮轨垂向力进行计算和分析,以确保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除了列车的质量和速度,轮轨垂向力还受到轨道的几何特性和轮轴的弹性特性的影响。

例如,当列车通过弯道或坡道时,轨道的曲率和坡度会对轮轨垂向力产生影响。

此外,轮轴的弹性特性也会影响轮轨垂向力的大小和分布。

因此,在铁路工程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列车、轨道和轮轴的各种因素,以准确计算轮轨垂向力并设计合理的轨道结构。

在实际的铁路工程中,轮轨垂向力的计算和分析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和采用多种方法。

除了有限元分析外,还可以采用试验和模拟等方法来对轮轨垂向力进行研究。

通过对轮轨垂向力的准确计算和分析,可以为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之,轮轨垂向力是铁路运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影响着列车的运行安全和轨道的使用寿命。

通过准确的计算和分析,可以为铁路工程的设计和运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第九章 机车车辆垂向动力学

第九章  机车车辆垂向动力学
0 T

22
2.
液压减振器在振动一个周期内所吸收的功 A减 T
A减 = ∫ F减 ⋅ V减 ⋅ dt
0
而 减振力F减 = q Z = q ( Z t p sin pt ) 减振器活塞运动速度 V减 = Z = p
T 0 •

apt sin pt = pZ t sin pt 2
2
因此,A减 = ∫ (qZ t p sin pt ) ⋅ ( Z t p sin pt ) ⋅ dt = πqZ t p
L vc ≈ 2 f0 (m / s )
1

可见:只要使机车车辆实际运行v<vc(亚 0 临界)或v>vc (超临界),就可以避免共振。
1
2
η
8
6. 共振建立过程
① 由方程的通解
z = A cos ωt + B sin ωt +
令初始条件t=0时,z=0,dz/dt=0 则可得:
a sin pt 2 1− ( p / ω)
L zk
a a
pt
5
2.
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受力分析
平衡 位置0 车体及转向架 质量:M X z M M 弹簧 刚度k K(z-zk)
Mz
••
Z zk zk x
6
3. 运动方程
M z + k( z − zk ) = 0 k 令:ω = M
2
••
则有
4. 方程的解
••
z + ω 2 z = aω 2 sin pt
Zp2
ω2,D=0.1
结论五:增加弹簧静挠度(即 采用较软的弹簧装置),有 利于降低系统振动加速度数 值,改善机车车辆运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λ =λ 1) (3.1.12)

ˆ 2 =1,将得到特征矢量y1 z
(当λ =λ 1 ) (3.1.13)
2 1 m1 1 r k1 k 2 ˆ1 z y1 1 r k 2 ˆ2 z 1 使得齐次方程组(3.1.4)的解为
代入式(3.1.17)后就得到初始条件 0 y Rqi y0 通过R的逆矩阵求出 qi ,进一步代入式(3.1.17)就能完全 解出齐次方程(3.1.4)
y R y et 1 y0 R y 0
பைடு நூலகம்
i 1
2n
yi qi i e i t
使得一般振动状态表达成以下形式
y i y t e qi T y yi i yiT 令 R y T 为模态矩阵 i
T i
(3.1.17) (3.1.18)
k2 0 k2
(3.1.6)
2 m1 r k1 k2 r k 2 0 2 r k 2 m2 r k2
作为特征值 λ的解有
4 a1 3 a 2 2 a3 a 4 a5 0
(3.1.7) 也就是说一个n自由度的系统就有2n个特 征值。与无阻尼系统相反,求出的四个特 征值却是成对的互为共轭复数
图3.1.1 车身-车轮-路面关系 的四分之一汽车模型的一个例子
二质量模型的运动方程如下
1 rz 1 rz 2 k2 z1 k2 z2 k1 z1 k1 z0 m1 z 2 rz 2 rz 1 k2 z2 k2 z1 0 m2 z
变成矩阵形式
(3.1.2)
其中 P 1 k1 z0 也可以写成 My Dy Ky P (3.1.3) D为阻尼阵, K 为刚度阵, M 为质量阵, P为激励矢量, T 而 y z1 z2 则为运动矢量。
3.1.1
自由振动
如前所述,自由振动是从相关微分方程组的齐次方程 组中通过 e t 代换得出的
除车身相对路面激励的绝对值外,感兴趣的还有:
定义 评价指标 定义式
车身加速度和激励 路径之比 车身与车架的相对 位移除以激励路径 的商值 车架与路面的相对 运动比上激励路径 车身相对路面的运 动与激励路径之比
平顺性 车轮在轮室内的 运动范围或弹力 大小 车轮载荷变化以 及路面承载 底盘自由运动范 围
ˆ jr k z ˆ m jr k k z ˆ m jr k z ˆ 0 jr k z
2 1 1 2 1 2 2 2 1 2 2 2
2
ˆ0 k1 z
(3.1.21)
此方程组用克莱姆法则求解。
传递函数将如此得出
1
4


1 a3 2 a1
1 a3 4 a1
2

a5 a1
一个特征值,也就是车身的自激频率,很大程度上由 车身质量m2和车身弹性系数k2决定,因此设 ξ 12=k2/m2 另外,车轮自激频率,也就是车轮质量m1相对轮胎和 车身的振动频率,大多可设 ξ 22=(k1+k2)/m1 式(3.1.7)中代入这些缩略之后变为


m2 250 12.5 m1 20
面图 3.1.2 中以波德曲线及矢量轨迹图形式表达的振幅 相应和相位响应。
1 r 1 并且雷氏阻尼量D= 2 m2 1 =0.3及0.5,就得出下
回目录
图3.1.2 车架、路面激励响应及矢量轨迹 (a)振幅响应;(b)相位响应;(c)矢量轨迹图
第三章
垂向动力学
第一节 四分之一汽车模型与路面激励
第二节 随机激励下汽车垂向模型
第三节 汽车部件垂向动力学
第四节 垂向动力学的其它简单线性模型
回主目录
第一节 四分之一汽车模型与路面激励
垂向运动的汽车模型 忽略一辆汽车是靠四个轮子支 撑的,并且假设汽车只能作垂 向运动,即不存在滚动和侧倾 自由度。就能将四个同时工作 的车轮悬架装置归结在一个系 m2为四 统里。这个系统含有: 分之一的车身质量,k2 为车身 m1 弹性系数,r为车身阻尼常数, 为车轮质量,k1 为车轮弹性系 数;车身阻尼与速度成比例。 车轮中的阻尼由于影响不大而 忽略不计。
1
4
2 m2 2 1 2 1 2 2 2 2 1 2 1 2 2 1 1 2 4 m1
粗略地选择数值ξ 1=2π *1.1s-1及ξ 2=2π *10s-1(车 身自激频率大约在1.1Hz左右,车轮自激频率约在 10Hz)选择质量比m2/m1=250/20=12.5,就能求出 λ 1=j*2π *1.01,λ 3=-λ 1 λ 2=j*2π *10.00,λ 4=-λ 2 把这些特征值代入式(3.1.5)则有
λ 1和λ 3= 1*
* λ 2和λ 4= 2
(3.1.8) λ i=α i+jω 0i (3.1.9)
并且具有形式
式(3.1.7)没有明确的解,只能应用数字计算法 来解决。为了给选的例子一个大致的特征值,暂 时忽略阻尼作用(r=0)。借此消去式中的a2和 a4(a2=a4=0). 简化了的特征值等式的解即为
传递函数的另一种写法是
Gi Vi ( j i1 )( j i 2 ) Vi ( j 1 )( j 2 )( j 3 )( j 4 )
( j
m 1 2n k 1
n
im
)
( j )
k
(3.1.28) 其中V为增益系数, im为复数零值点,而λ 为复数极值点。 它们同处于一个n自由度系统的传递函数中。 再为垂向振动汽车模型选择以下数值 k2 k1 k 2 2 2 2 2 1 (2 1.1) s 2 (2 10) 2 s 2 m2 m1
且λ =λ 1 和λ =λ 2 时
(3.1.10)
(3.1.11)
式(3.1.11)中出现的和,与在无阻尼系统中一样, 是任意值。按照它们中的一个整理一下,就有
2 1 m1 1r k1 k 2 ˆ1 z ˆ2 0 z 1r k 2
以及
r k2 j ˆ2 k1 z m2 m2 G2 ( j ) rk1 k1k 2 ˆ0 m1 4 z 3 r ( m1 m2 ) 2 m1k 2 m2 ( k1 k 2 ) j j m1m2 m1m2 m1m2 m1m2 这两个式子大括号外的部分是增益系数,而括号内分子和分母部分都 是关于ω 的多项式。一个系统中所有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都相同, 它的复数零值点就是式(3.1.2)及式(3.1.6)行列式的零值点,也 就是齐次方程的特征值,它详尽的描述了系统本身的特性。自然这些 零值点也同时是整个传递函数的极值点。分子多项式在系统的每一个 传递函数中都不一样,它由激励矢量的形式决定。分子多项式的复数 零值点也同时是整个传递函数的零值点。
m1 0 z1 r r z1 k1 k2 0 m z r r z k 2 2 2 2 k2 z1 P 1 k2 z2 0
(3.1.1)
My Dy Ky 0
这就引出特征值的问题
(3.1.4)
M D K y 0
2
(3.1.5)
而求其解必须让行列式的值等于零
det M D K 0
2
m1 0
2
0 r r k1 k 2 m2 r r k 2
y t
y q e
i 1 i i
4
it
(3.1.14)
其中 q i 是主观展开过程中引入的任意变量。 由于特征值λ 3,λ 4与λ 1,λ 2互为共轭,特征矢量y3,y4 自然也是y1和y2的共轭复数
y t yi qi e j 0 it yi*qi*e j 0 it e i t
ˆi Di z Gi ( j ) ˆ0 D z
其中
(i 1;...; n; n 为自由度数量)(3.1.22)
( 2 m1 j r (k1 k2 )) ( j r k2 ) D ( j r k2 ) ( 2 m2 j r k2 )(3.1.23) D1 k1 0 ( j r k2 ) ( 2 m2 j r k2 )
M D K y 0
2 i i
(i=1~4)
m r k k zˆ r k zˆ 0 m r k k zˆ r k zˆ 0
2 1 1 1 1 2 1 1 2 2 2 2 1 2 1 2 1 2 2 2
i 1 2


2e
i t
Re yi qi e j 0 it
i 1
2


(3.1.15)
这里自由变量 qi 由初始值 y 0 y 0 和
0 (0) y 0 (3.1.16) y
确定——即将初始条件代入式( 3.1.15 )中求解,先对式 (3.1.14)求导
t y
ˆ ˆ z z 2 ( j ) 2 2 ˆ0 ˆ0 z z
ˆ2 z ˆ1 z ( j ) ˆ z0
ˆ1 z ˆ0 z ( j ) ˆ0 z
ˆ2 z ˆ0 z ( j ) ˆ0 z
图3.1.3 车身/路面激励响应及矢量轨迹 (a)振幅响应;(b)相位响应;(c)矢量轨迹图
图3.1.4
振幅响应——车身加速度/激励路径
图3.1.5
振幅响应——车身与车架相对位移/路面激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