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实验七__浮游动物采集和定量
浮游植物的采集 计数与定量方法

。如下面的不浓浓缩缩体积稀与释 水透明度(体现水的肥瘦)之间关系大致如下, 仅供参考。
瘦中 肥
透明度 >1m 老水 特老水
>50cm
>30cm
<30cm <20cm 浓2缩020/的3/27标准是以每个视野里有十几个藻类为宜。
三、计数方法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匀后,立即用0.1ml吸量管吸出0.1ml样品,注入
体积公式计算细胞体积。细胞体积的毫升数相当于细胞重量的克数。
这样体积值(μm-3)可直接换算为重量值(109μm-3)可直接换算
为重量值(109μm-3≈1毫克鲜藻重)。
下列体积公式,可供计算生物量时参考:
圆锥体:V=1/3лR2h
圆柱体:V=лR2h
球 体:V=4/3лR3
椭圆体:V=4/3ab2л(a为长轴半径,b为短轴半径)
0 . 1 ml 计 数 框 内 ( 计 数 框 的 表 面 积 最 好 是 2 0 × 2 0 ㎜ 2 ) , 小 心 盖 上 盖 玻 片 (
22×22㎜2),在盖盖玻片时,要求计数框内没有气泡,样品不溢出计数框。
然后在14×40或16×40倍显微镜下计数。即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计数。每
瓶标本计数两片取其平均值,每片大约计算50~100个视野,但视野数可按浮
入虹吸管内,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时流速流量不可过大,吸至澄 清液1/3时,应控制流速,使其成滴缓慢留下为宜。
采水时,每瓶样品必须贴上标签,标签上药剂在采集的时间、地点、 采水体积等,其他详细内容应另行做好记录,以备查对,避免错误。
1000m浓l 缩30的ml 体5积0 m视l 浮100游ml 植物的多少而定。也可根据水的肥瘦确定浓缩体积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有哪些录取顺序规则高考志愿有哪些录取顺序规则高考实行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录取规则:顺序志愿:志愿分数,志愿优先。
学校顺序、专业顺序。
提前批分数优先:按高分到低分排序所有省内考生,高分者优先向若干个平行院校(同一批次志愿)顺序投档。
志愿优先:考生进入某录取批次后,按其填报的学校、专业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其志愿是分先后顺序的。
一次投档:同一批次志愿都是第一志愿,按学校、专业的顺序投档,但只有一次提档机会,因总分高低而不被该批次学校录取,肯定无缘该批次学校了。
此外,因某些原因,被退档的考生,也会无缘该批次学校。
高考志愿能填几个一般高考志愿每个批次的院校可以填6-8个平行志愿。
另外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专业可选,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各省的志愿设置。
第一批本科:可填报A、B、C、D四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可填报A、B、C、D、E、F、G、H八个院校志愿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三个院校志愿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A、B、C、D、E、F六个院校志愿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还有是否愿意调剂等选项。
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志愿及是否愿意调剂选项。
高考志愿填报注意事项1、高考填报时,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期望,合理选择学校报考,不要错过好的学校,也不要盲目报考。
2、高考填报志愿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比如,必须用标准铅笔填涂机读卡,不然容易出错。
志愿机读卡经机器阅读后还要打出结果让考生签字。
3、考生必须正确理解学校招生章程上的报考须知和体检指导意见,千万不要冒险填报自身受限的专业,否则会被退档,同时失去其他学校录取的机会。
4、考生在高考报名表上一定要留下准确的联系地址。
这样一旦有问题,可以及时和考生本人取得联系。
有的考生只留下学校的电话,而录取期间正值暑假,大多数中学都不经常有人值班,在较短的时间内无法和考生沟通,很有可能误事。
浮游植物采集与定性定量分析

0.1毫升样品的数量就是将实际看到的每个视野 物种数量乘以2000倍。
第3行
第5行 第8行
总的物种数=
实际看到的物
种数×10/3
3. 水滴法
镜检:根据1毫升的水相当于20滴水,用移液管 取1滴水样,转移至计数框,全部计数。
总数量的计算:假如1升浮游植物水样定容至30 毫升,那么总数量=30÷(1÷20)×计算所得个数
样品采集:首先进行水平面设点和垂直分层,然后 用1升
采水器采集1升水样,加鲁格氏液15毫升,转移 至沉降器沉 淀 24~48小时,通过虹吸法获得浓缩的定 量样品,定容至
50毫升
样品固定:添加3~5毫升甲醛溶液
2. 定性分析 采集:用 25 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以下呈 “∞” 来
回拖行,将所采集水样保存于小方瓶(50毫升)
浮游植物采集与定性定量分析 2019.03.18
蓝藻门 裸藻门 淡 水 种 类 绿藻门 隐藻门 硅藻门 黄藻门
甲藻门 轮藻门
金录水体理化 指标
确定采样层次
(福尔马林/碘液)
样品固定
定性样品采集
(25#,64 μm)
定量样品采集
(1L+10L)
(定性、定量)
室内分析
1. 定量分析
固定:添加3-5毫升甲醛溶液保存。
定量计数方法 视野法 行格法 水滴法
0.1ml计数框
移液枪取样0.1毫升 均匀分布于计数框 对部分视野进行镜检 计数该部分视野的数量
换算整个计数框的数量
计数框的面积是400 mm2,而显微镜的视野面 积是固定值。 显微镜视野面积的计算:某型号显微镜的视场 数 为 20 , 那 么 在 高 倍 镜 下 的 实 际 视 场 直 径 为 20/40=0.5mm , 高 倍 镜 下 的 视 野 面 积 为 3.14*0.25*0.25≈0.2 mm2。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淡水浮游动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行淡水浮游动物的调查实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调查的淡水水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淡水水域,如湖泊、河流或水库等,并了解该水体的基本情况,如水体类型、水质状况等。
2. 熟悉浮游动物的特征:了解淡水浮游动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大小、形态、生态习性等,以便于在实验中正确鉴定和记录。
二、实验设计与样本采集1. 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样本采集地点、时间、重复次数等。
确保实验设计科学可行,并考虑到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2. 样本采集方法:根据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样本采集方法,如网捕、浮游动物网采集器或测量水样中的浮游动物浓度等。
采集样本时要注意避免样本污染和损伤。
3. 采集样本数量:根据实验需要和样本的生活史特征,确定合适的样本数量。
一般情况下,样本数量越多,结果越可靠。
三、样本处理与分析1. 样本保存:采集到的浮游动物样本需要及时处理和保存。
可以使用适当的浮游动物保存液,如乙醇或甲醛溶液,并在样本瓶上标明采集时间、地点和样本编号等信息。
2. 样本分析方法:根据实验设计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样本分析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DNA分析、化学分析等。
确保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对于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处理和统计分析。
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如Excel、SPSS等。
四、实验结果的解读与应用1. 结果的解读: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的解读和分析,得出结论并与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比较。
要注意避免主观臆断和错误的解读。
2. 结果的应用:根据实验结果,探讨其在生态环境管理、水质评价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可以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促进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五、实验安全与伦理1. 实验安全: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循实验室操作规范,确保个人和他人的安全。
4.实验四__浮游植物采集和定量

四、实验内容 :
3.沉淀与浓缩
虹吸动作要十分仔细、小心。开始时虹吸管一端放在 沉淀器内约三分之二处,另一端套接在已经用手挤压 出空气的橡皮球上,然后轻轻松手并移开橡皮球使清 液流出,为了避免漂浮水面的一些微小藻类进入虹吸 管而被吸走,管口应始终低于水面。虹吸管内清液的 活动不宜过快,可用手指轻捏管壁以控制流量,当吸 到原水样的3/5以上时,应使清液一滴一滴地流下。 吸出的清液要用一洁净的器皿装盛,以便在浓缩过程 在出故障时,可重新倒入沉淀器中浓缩,不必新采水。
5. 计数:计数一定体积内的浮游 植物种类和数量
显微镜计数方法选择:
采用行格法或镜头法,确定计数行格 和镜头内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行格法 一般每片计数3、5、8行/列中的植物;镜 头法必须确定观察镜头(即视野光圈)的 直径/面积,通过随机移动镜头,计数所有 镜头内的藻类。
行格法按照计数玻片上的格子确定技术范围, 玻片样品池长x宽=20mmx20mm,即每列长x宽=20mmx2mm
用前可浸入70%的酒精中,用时取出,用细 绢拭净,计数框用前以薄绸布拭净,用毕以 水弄湿后轻拭或用水冲净。
取样计数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将浓缩沉淀后水样充分摇匀(倒转摇)后,立即用0.1ml
吸量管吸出0.1ml样品,注入0.1ml计数框内,小心盖上 盖玻片(20×20㎜2),在盖盖玻片时,要求计数框内没 有气泡,样品不溢出计数框。然后在显微镜下计数。
3、透明度盘 4、广口瓶(标本瓶)
4.浮游植物定量:
5.浮游动物定量:
四、实验内容 :
1.采样点的选择。
海洋采样点的选择应与环境监测站相一致,或根据污染、 赤潮发生范围等确定采样点。 2.采样层次、采水量及采样次数。
水深15m以内的浅海,采表(水下0.5m)、底两层;水 深大于15m,采表、中、底(距底0.5m)三层。
浮游甲壳动物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浮游甲壳动物是海洋生物中的一大类,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海洋中,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深入了解浮游甲壳动物的特征、生态习性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浮游甲壳动物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学习,提高我们对浮游甲壳动物的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浮游甲壳动物概述- 浮游甲壳动物的定义和分类- 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浮游甲壳动物的主要形态学特征2. 浮游甲壳动物的采集与样品处理- 采集工具和方法的介绍- 样品采集过程及注意事项- 样品处理方法及保存3. 浮游甲壳动物的形态学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浮游甲壳动物的个体鉴定- 浮游甲壳动物的主要分类群的形态特征比较4. 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浮游甲壳动物的食性及捕食策略- 浮游甲壳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浮游甲壳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5. 浮游甲壳动物的生态学功能- 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的作用- 浮游甲壳动物对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浮游甲壳动物对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三、实训过程1. 实训前期准备- 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浮游甲壳动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熟悉实训过程中的各项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准备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和材料2. 实训实施- 采集样品:在指定的海域进行样品采集,注意采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样品处理: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包括过滤、沉淀和固定等步骤- 形态学观察:使用显微镜对样品中的浮游甲壳动物进行观察和鉴定- 生理生态学研究:对部分浮游甲壳动物进行生理生态学实验,如摄食实验、繁殖实验等- 数据记录和分析: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3. 实训总结- 对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总结- 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四、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 掌握了浮游甲壳动物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生态习性- 了解浮游甲壳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 实践操作方面- 熟练掌握了样品采集、处理和形态学观察等操作技能- 能够独立完成浮游甲壳动物的生理生态学实验3. 科研能力方面- 提高了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五、实训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浮游甲壳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分析[优质PPT]
![浮游生物样品采集与分析[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785637f78a6529647d53ba.png)
H:黄海 Ⅰ :浅水Ⅰ型网网底表垂直拖网
0902:2009年2月 A1:站号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浮游动物样品生物量测定
浮游动物生物量以浅水Ι 型浮游生物网的样品为准。
所需工具:筛绢、滤纸、布氏漏斗、真空抽滤泵、 电子天平、镊子等。
布氏漏斗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真空抽滤泵
生物量测定步骤:
冲网:
用水在网外自上而下反复冲洗, 不能把水冲进网口内,保证样 品被冲洗到网底管内;
网底管用较缓的水流冲洗,反 复多冲几次;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收集样品: 通过旋转网底管底部的开关旋钮,把网底管内的
样品收入样品瓶内,反复冲洗网底管多次以保证 样品被全部收集; 洗净网底管,避免把上一站的样品带到下一站中。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样品鉴定的技术要求:
样品分析要求尽可能鉴定到种(幼体除外),并按种计数; 标本数量较少的应全部计数; 若标本数量较大,应先将个体大的标本(如水母、虾类、箭虫等) 全部拣出,剩余的稀释取分样计数; 计数时残损个体,按头部计数。
优势种、常见种应力求鉴定到种
4.实验四__浮游植物采集和定量

采样次数:可以每月一次,一般每季度采样一次,最少 要春季和夏末秋初各采一次。
鲁哥氏液配置方法:将6克碘化钾溶于20 ml水中,待其 完全溶解后,加入4克碘充分摇动,待碘全部溶解后 定容到100 ml。固定浓度为1L水样加10-15 ml鲁哥试
标本编号
站号
层次(m)
采水量(L)
浓缩体积(ml) 计数体积(ml)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种属名
计数(个)
平均 数量
第一片 第二片 (个) (个/L)
硅藻种数(个) 甲藻种数(个) 其他种数(个)
数量(个) 数量(个) 数量(个)
思考题 :
1.在浮游植物浮游 植物种类和数量
显微镜计数方法选择:
采用行格法或镜头法,确定计数行格 和镜头内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行格法 一般每片计数3、5、8行/列中的植物;镜 头法必须确定观察镜头(即视野光圈)的 直径/面积,通过随机移动镜头,计数所有 镜头内的藻类。
行格法按照计数玻片上的格子确定技术范围, 玻片样品池长x宽=20mmx20mm,即每列长x宽=20mmx2mm
在400-6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每个水样标本计数两 次(二片),取其平均值,一每片计数100个视野,但具 体观察的视野数以样品中浮游植物多少而酌情增减,如果 平均每个视野有十几个时,数50个视野就够了,如果平均 每个视野有5-6个时,就需数100个视野;如果平均每个视 野不超过1-2个时,要数200个视野以上。
于其均数的±15%,这两个相近的值的均数即可视为
浮游植物采集与定性定量分析

第3行
第5行 第8行
总的物种数=
实际看到的物
种数×10/3
3. 水滴法
镜检:根据1毫升的水相当于20滴水,用移液管 取1滴水样,转移至计数框,全部计数。
总数量的计算:假如1升浮游植物水样定容至30 毫升,那么总数量=30÷(1÷20)×计算所得个数
样品采集:首先进行水平面设点和垂直分层,然后 用1升
采水器采集1升水样,加鲁格氏液15毫升,转移 至沉降器沉 淀 24~48小时,通过虹吸法获得浓缩的定 量样品,定容至
50毫升
样品固定:添加3~5毫升甲醛溶液
2. 定性分析 采集:用 25 号浮游生物网在水面以下呈 “∞” 来
回拖行,将所采集水样保存于小方瓶(50毫升)
浮游植物采集与定性定量分析 2019.03.18
蓝藻门 裸藻门 淡 水 种 类 绿藻门 隐藻门 硅藻门 黄藻门
甲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采集
分析
确定采样点
记录水体理化 指标
确定采样层次
(福尔马林/碘液)
样品固定
定性样品采集
(25#,64 μm)
定量样品采集
(1L+10L)
(定性、定量)
室内分析
1. 定量分析
固定:添加3-5毫升甲醛溶液保存。
定量计数方法 视野法 行格法 水滴法
0.1ml计数框
移液枪取样0.1毫升 均匀分布于计数框 对部分视野进行镜检 计数该部分框的面积是400 mm2,而显微镜的视野面 积是固定值。 显微镜视野面积的计算:某型号显微镜的视场 数 为 20 , 那 么 在 高 倍 镜 下 的 实 际 视 场 直 径 为 20/40=0.5mm , 高 倍 镜 下 的 视 野 面 积 为 3.14*0.25*0.25≈0.2 mm2。
浮游动物的定量测定

生物量测定(体积法)
把生物体视为一个近似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 得生物体积,假定密度为1,就可求得体重。 (1)原生动物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52×a×b2
式中,V —原生动物的体积(μ m3),a —体长(μ m), b —体宽(μ m)。
(2)轮虫体积近似计算公式: V = 0.125×a3
谢
谢
!
C V1 Ni V2 V3
式中:Ni—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C— 计数所得个体数,V1 —浓缩样品体积(ml), V2 —计数体积(ml),V3 —采样量体积数 (L)。
注意事项
1.甲壳动物计数时,如果在样品中有过多的般很小,可与枝 角类和桡足类一样全部计数(或稀释后取样计 数),也可在1L沉淀样品中,用与轮虫相同的方 法进行计数。
生物量测定
目前,测定浮游动物生物量主要有体积法、排 水容积法和直接称重法。 用实验测动物体积,再求得其生物量。这种方 法是准确而科学的,因浮游动物因季节不同和地域 的差别,则体积也不尽相同。 但条件不具备时,可依据资料求得:即将每种 浮游动物定量计数的个体数量与该种的平均湿重相 乘即可得其生物量。再将各类动物的生物量相加, 即为浮游动物总生物量。
式中, V —轮虫的体积(μ m3),a —体长(μ m)。
显微镜测微技术(体长测定)
微生物的大小通常用测微计来测量,测微计分别 有接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两部分。接目镜测微尺 是一块圆形玻片,在中央有一带刻度的尺,等份成50 或100小格,而每一格的大小是相对的,在同一接目 镜下,它是随不同放大率的物镜而改变其相对比例; 镜台测微尺为一块载玻片,上面胶有一圆形玻片,其 中央部分有精确的刻度尺,刻度尺的长度是已知的, 长度为1mm等份为100小格,每小格间的距离为 0.01mm,即10微米。因为镜台测微尺是放置在载物 台上,所以它每格的长度就是测量时的实际长度。 在使用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目镜测微 尺,以求出在某一放大率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 表的实际长度,然后将镜台测微尺换上标本,在相同 放大率下测出标本上微生物占目镜测微尺几格,就可 算出微生物的大小。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以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为题,本文将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后的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研究目的:在进行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目的,例如了解某一水域中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等。
2. 设计实验方案:根据研究目的,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实验时间、地点和样本数量等。
3. 调查设备准备:准备必要的调查设备,如显微镜、玻片、载玻片、显微镜盖玻片、滴管、移液枪、取样网等。
4. 样本收集: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根据实验方案采集淡水样本,并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5. 样本保存:将采集的样本尽快转移到实验室,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适当的保存,以保证样本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样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淡水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如过滤、沉淀、浓缩等,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2. 制备玻片:将处理后的样本取适量滴于载玻片上,用显微镜盖玻片盖好,并用适当的胶水固定,避免玻片移动或滑动。
3. 显微观察:将制备好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注意调整光源和镜片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4. 数据记录:利用显微镜下的目镜刻度或图像分析软件等工具,对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大小等进行准确记录。
5. 注意观察细节: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如浮游动物的形态特征、运动方式、生存环境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其生态特性。
6. 避免交叉污染:在观察不同样本时,要及时清洗玻片和显微镜,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三、实验后的数据处理1. 数据整理:将观察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例如按照物种、数量、密度等进行归纳,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统计。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目的,运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如计算浮游动物的丰度指数、生物多样性指数等。
3.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浮游动物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和验证。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

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注意事项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是研究淡水生态系统中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进行这项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调查的淡水生态系统和采样点位、了解该生态系统的特点和浮游动物的生态习性、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和设备等。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采样的方法和技巧。
淡水浮游动物通常分布于水体不同深度和不同层次,因此采样时要确保采集到不同水层的样本。
常用的采样方法有网采法、漂浮物采集法、水样离心法等。
在采样时要注意避免样本污染和损坏,保持样本的完整性和代表性。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的处理和保存。
采集到的样本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分离不同种类的浮游动物等。
处理后的样本需要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加入适量的保存液,并标注清楚样本的信息和采集时间。
同时,要注意保存条件,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样本的质量。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实验过程中要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包括采样点位、采样时间、水温、水质等环境参数,以及浮游动物的数量、种类、密度等数据。
在分析数据时,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以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实验结束后要进行实验结果的总结和报告。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实验结果的意义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实验报告要清晰、简洁地表达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以便他人能够理解和借鉴。
通过以上注意事项的遵守,淡水浮游动物调查实验可以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为淡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这项实验也有助于增加对淡水生态系统和浮游动物群落的认识,促进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研究。
浮游动物的定量方法

(1)体积法:本方法就是把生物体当作一个近似
几何图形,按求积公式获得生物体积,并假定比重 为1,这就得到体重。
(2)沉淀体积法:本方法很简单,把用网具捞取 的浮游动物样品放在有刻度的滴定管中,经一定时 间沉淀后读出沉淀体积。 (3) 直接称重法:就是要把测重的生物体,用微 量天平直接称其体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计算
换算公式 把计数获得的结果用下列公式换算为 单位体积中浮游动物个数: N= Vs n/V Va 式中 N——升水中浮游动物个体数(个/升); V ——采样体积(升); Vs——沉淀体积(毫升) Va——计数体积(毫升) n—计数所获得的个体数。
三、生物量的换算
在测出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后,再求得各种浮 游动物的个体平均重,生物量就能换算。
浮游动物定量方法
一、计 数
★浮游动物计数的主要仪器是显微镜和计数框。 ★计数时,沉淀样品要充分摇匀,快吸快滴。 ★计数原生动物:用0.1毫升的计数框;用 定量吸管吸0.1ml注入0.1 ml计数框中,盖上盖 玻片计数全片,每个样品计数2片。(用1升水 样沉淀样品)
★计数轮虫:用1毫升的计数框;用定量 吸管吸1ml注入1 ml计数框中,盖上盖玻片 计数全片,每个样品计数2片。(用1升水 样沉淀样品) ★计数甲壳动物:用1毫升的计数框; 用定量吸管吸1ml注入1 ml计数框中,在低 倍镜下全片计数枝角类、桡足类、无节幼 体,。(用10升水样沉淀样品) ★
浮游动物的采样方法

浮游动物生物量的测量方法自赵文《水生生物学》现存量: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所存在生物体的数量或质量。
现存量若以个体数表示则可称为丰度或(数量)密度,单位为个/L。
若以质量表示则可称为生物量,单位为mg/L。
采集方法:一采水器采水后沉淀分离(适用原生动物、轮虫等小型浮游动物);二用网过滤(适用于枝角类、挠足类等甲壳动物)。
仪器:采水器,(25#)浮游生物网,显微镜,计数框(计数原生动物用0.1ml计数框,计数轮虫和甲壳动物用1ml计数框)解剖镜,毛细管,目测微尺一采集1 设站根据浮游动物的分布设站。
2 采水层次由水体的深度决定。
切不可之采一个表层或一个底层水样。
(据夏季调查,东湖B站(水深4m左右),在2m的水层区,甲壳动物的数量约占31%,而入2m一下的水层占69%左右。
同时还发现,在夏季,一般幼体喜欢在表层,成体在深层。
)分层方法:是每隔0.5m或1m,甚至2m取一个水样加以混合,然后取得一部分作为浮游动物定量之用。
许多水库或深水湖泊,水深20m以上,这种水体在夏季及冬季存在温跃层(或称变温层)。
由于在温跃层一下缺乏光照,浮游植物数量极少,依赖植物生存的浮游动物数量也相应减少。
如果从养殖角度而言,只取温水层以上的水层就足够了。
3 采水量浮游动物不但种类组成复杂,而且个体大小相差也极悬殊。
因此要根据它们在水体中的不同密度二采不同的水量。
(目前计数原生动物、轮虫的水样量以1L为宜,枝角类、桡足类则以10~50L较好。
)4 采集时间采样时间要尽量保持一致。
一般在上午8:00~10:00进行为好。
在长江中下游采集,如果采集四次,则春、夏、秋、冬各一次。
如果只采一次,则应在秋季(9、10月)进行为好。
(这是因为9~10月正是鱼类摄食旺季,为鱼类生长的最佳时期,如果此时有较高的现存量,则可认为该水体中有较大的供铒能力。
)浮游动物样品的固定,原生动物和轮虫可用碘液或福尔马林,加量同浮游植物(一般可与浮游植物合用同一样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掌握浮游动物采集、浓缩、定量的常用 方法。
实验仪器、用品
广口瓶、浮游生物网、量杯、甲醛、刻 度吸管。
实验内容
1.采样:采样点、采样层次 同浮游植物在野外 采集时,必须遵循先采定量样品,后捞定性标本 的原则。
2.浓缩:用广口采水器采10~30 L(30L)水, 用浮游生物Ⅲ型网(25#,200目, 0.064mm孔径)过滤。用5%甲醛固定。
5.生物量的换算:
测出每升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后,再求得各种 浮游动物的平均重量后,生物量就能换算。
① 体积法:把生物体当做一个近似几何图形,按求 体积公式求得生物体积,并假定比重为1,由此得 到体重。
② 沉淀体积法:把浮游动物样品放在有刻度的滴定 管中,经一段时间沉淀后读出沉淀体积。
③ 直接称重法:就是要把称重的生物体,直接放在 微量天平中称其体重。
3.计数:如果数量少(<1000),可以直接 全部计数。如果数量多,可在相应的计数框内 计数。
4.个体数的计算:
N=(n·V′)/(V·V″)
式中, N为每升的个体数(个/L); n为取样计数的个体数(个); V′为水样浓缩的体积(ml); V″为取样计算的体积(ml); V为采水量或滤水量(L)。
动物
中型浮游动物定 量:取1 ml浓缩 水样于浮游动物 计数框内全片计
数
大型浮游动物 定量:在解剖 镜下体中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
图1 浮游动物采样 、定量流程
作业:1.列表表示各种类浮游 动物的数量。
表1 浮游动物数量计数记录表
标本编号
站号
层次(m)
采水量(L)
浓缩体积(ml) 计数体积(ml)
调查时间: 年 月 日
种属名
计数(个)
平均 数量
第一片 第二片 (个) (个/L)
种数(个) 总个体数(个)
思考题 :
1. 三种求浮游动物生物量 的方法各有何利弊?
小型浮游动物
选择采样水体及采样点 中型或大型浮游动物
选用浮游植物定量 浓缩后的水样
用采水器采水20L,用25#浮游生物网过滤
滤液加5%体积的甲醛固定,沉淀 24~48h后浓缩至10~30ml
取0.1 ml浓缩水 样于体积为0.1 ml的浮游植物计 数框内全片计数
原生动物
取1 ml浓缩水样 于1 ml浮游动物 计数框内全片计 数其他小型浮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