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统编版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共44张PPT)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共44张PPT)

主张或观点
“仁”,以“德”教化人民,以“礼” 治国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善于启 发学生思考 “仁政”;“民贵”“君轻”思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能互相转化; 主张“无为”
“非攻”、“兼爱”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事备而后动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 根本原因。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古代? 生产工具?
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作用于劳动对象的人工制造物。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_能__否__制__造__工__具
根据考古资料显示,生活在距 今170万年以前的云南元谋人,是 人类祖先中最早使用工具的。人类 祖先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料制造的 石制工具。有目的地制造工具和使 用工具,使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
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图一骨耜 图二石犁 图三铁器
A 古代农业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 中国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以骨器石器为主 C 中国传统的经济政策奉行重农抑商理念 D 铁器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学技高度发达
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我国的半 坡氏族的人类已经进入原始农业时代。下面 四个选项中,对推动原始农业发展起最重要 的是
23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河姆渡人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盆,其 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 和猪纹。
24
河姆渡人
25
河姆渡遗址内模拟古人用泥土制作陶饮器的模型
河姆渡人
26
1、人类的经济生活有了进步? 劳动工具有了改进,磨制石器占很大比重; 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 出现原始畜牧业。 手工业初见端倪,纺织业进步,彩陶制作工艺相 当先进,营建房舍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灌溉工具变化历程
原始社会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奴隶社会后期:在古埃及和中国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东汉末:翻车,三国马钧革新翻车(人力)后在民间广泛使用 唐代:筒车(流水的力量,自然力) 宋代: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畜牧业工具
豢养驯化禽兽的古代畜牧业,也有自身的工具设施。 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仍 然发挥着作用。


✾男耕女织下的小农经济
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 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形成
⑴时间: 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①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工具及耕作技术的进步 ②生产关系因素: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④封建政府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农业庄园式劳作
(1)古代中国
开始时间: 东汉——魏晋南北朝
原因: 豪强地主占有地方大量土地(土地兼并),并招抚大量依 附农民为其耕种土地,这种劳作方式逐渐形成庄园经济。
特点:
①统治者对土地兼并采取纵容政策; ②庄园经济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土地兼并的危害,战乱时期可 使失去土地的农民依附于地主得到生存空间;但这种模式产 生了严重的地方割据现象且依附于其中的农民地位极低。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
1.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2。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目录
CONTENTS
01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02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03 劳作方式的变化
01 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 的发展必然 带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社会的发展。铁农具和牛犁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 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社会转为封建社会。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时期 原始社会
东汉末年
灌溉工具进步简表
工具
其他
陶器
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杠杆原理
翻车 三国时期广泛使用
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 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后汉书·宦者传·张让》:“又使掖廷令 毕岚......作翻车渴乌,施于桥西,用洒南北郊路。”李贤注:“翻 车,设机车以引水;渴乌,为曲筒,以气引水上也。”《三国 志·方技传·杜夔》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傅玄曰:“居京都,城内有地, 可以为园,患无水以灌之,乃作翻车,令儿童转之,而灌水自覆, 更入列出,其巧百倍于常。”
支钉是宋代少数瓷窑使用的一种支烧工具。汝 窑、官窑、哥窑等多用支钉支烧,其状呈山字 形、上尖下圆,在圆形垫饼上有不同数量的支 钉,也有只有一个支钉的。用支钉支烧的瓷器, 底部都留有细小支钉烧痕。汝窑支钉痕最小, 呈香灰色;官窑、哥窑支钉痕稍大,呈铁黑色
3.治炼业 (1)煅打工具:熔化金属的土炉、打击的锤、磨平的锉 (2)铸造工具:熔化成液的坩埚、成型的范 (3)水排:东汉、杜诗、以水为动力,鼓风冶铁
C
“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 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上轮所用弦通 缴轮前旋鼓,棹枝一侧随转。其棹枝所 贯行桄而推挽卧铀左右攀耳,以及排前 直木,则排随来去, 揙冶甚速,过于 人力。”——王帧《农书》
三、劳动方式的发展:
(一)农业家庭式劳作 (1)中国:战国各诸侯国统治者福利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 耕女织生产模式 (2)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 作日渐普及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概念解析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 三要素
主要标志 决定性作用
选必二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
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1.耕作工具的变化 根据教材,梳理中国古代耕作农具的变化情况。
(黄道婆改进棉纺织工具和 技术)纺织机成为家庭不可 或缺的生产工具。棉布逐渐 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汉·画像砖
老官山汉墓出土的提花机模型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我国纺织原料经历过程:麻→丝→棉
【探究思考】元朝棉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材料: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衣服的 主要原材料,富贵者是丝,平民百姓则以 麻、葛为主。至唐代,在广大内地,棉布 还是稀有之物。
2.手工业劳作方式的发展
①概况:包括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 营作坊。 ②特点: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徒相授,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
经营 形态
出现时 生产经营

模式
产品及 流向
流通 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西周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的 大作坊生产
弓箭、网
马槽
弓箭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耕作工具
①新石器早期 原始社会 ②新石器晚期
刀耕火种
----小件青铜器
先秦 ①有限青铜农具

②战国铁农具推广

秦汉—明清 南北朝----灌钢法
石器锄耕 铁犁牛耕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标要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学习目标1.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

3.了解历史上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学习难点认识生产工具的进步对社会生产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流程板块一激趣导新利用“战国铁犁铧”图片结合课前提示语导入。

板块二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当堂自学,掌握必备知识,增强时空观念,培养分析能力)板块三互学探究培育素养(依托材料,开展问题导学,培养史证意识、历史解释能力)探究1 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材料一 这里(半坡遗址)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还有骨器、陶器等。

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铲、石刀,比较精致合用,石斧用来砍伐,石铲用来掘土,石刀用来收割谷物,这里的农业已经处于“石器锄耕”阶段。

——摘编自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上)思考1:材料一反映出当时的石器属于打制石器还是磨制石器?证据是什么?(1)判断:磨制石器。

(2)证据:因为材料中提到这些石器“比较精致合用”,还用于砍伐、掘土、收割等,可以判断石器较为锋利,符合磨制石器的特征。

材料二 商人已有铸造青铜(铜锡合金)器的工艺,铸造工场的遗物曾在殷墟找得,有可容铜液十二三公斤的陶制炼锅,有铜制的型范,有铜矿石,有炼渣。

商人的兵器及工具大部分已用铜制,但也有一部分仍用石或骨角制。

殷墟遗物中有铜制的戈头、矛头、瞿、箭镞、锛、小刀、针;石制的矛头、枪头、箭镞、刀、斧、粟凿;牛角或鹿角制的矛头、箭镞和骨锥。

——张荫麟《中国史纲》思考2:材料二表明商人的青铜器主要用途是什么?为何没有铜制的农具?(1)用途:制造兵器。

统编版 选必2 第二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 选必2  第二单元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学案(含答案)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农业、手工业劳动工具的改进,理解生产工具变革与人类社会生活的革命性意义。

2.掌握古代劳作方式的变化,分析劳作方式的发展特点和影响。

3.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形成尊重自然规律,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等积极健康的态度。

学习重难点1.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生产工具发生了怎样的改变?2.古代农业劳作方式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探学新知一、农业工具的变化(一)耕作工具1.材质的演变: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2.分类(1)石器:①旧石器时代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②新石器时代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

(2)铜器:距今 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己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在当时是珍贵的资源,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3)铁器:①公元前15——前14 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治铁技术;②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③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二)灌溉工具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己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钩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三)畜牧业生产工具古人用圈厩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一)纺织工具1.古代中国(1)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2)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3)汉朝:①使用纺车纺纱;②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4)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2.古代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二)制瓷工具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发展:(1)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来制坯。

(2)中国南朝: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知识点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知识点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课标要求: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1.耕作工具2.灌溉工具(1)中国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其后翻车在民间广泛使用。

(人力)(2)唐代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拓展: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演变:(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2)石器锄耕--夏、商、西周时期(井田制)(3)铁犁牛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精耕细作)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工具①汉朝: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提花机可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②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黄道婆、棉纺织业)棉纺织业:宋末元初植棉推广到内地;元代黄道婆改进了棉纺织技术;明代后期,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2.制瓷工具陶器产生于新石器时期,适应农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共有。

彩陶--仰韶文化;黑陶、白陶--龙山文化。

瓷器是中国民族发明。

青瓷--东汉晚期;白瓷--南北朝;彩瓷--元代;唐代--百姓生活用品;宋元后出口海外。

3.冶炼工具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小农经济)(1)条件:①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②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表现:①中国战国时期: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②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之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日渐普及。

2.农业庄园式劳作(1)特征: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铺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2)表现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给罗马带来大量奴隶,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农奴和自由民区别(有无法律上的自由)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人身依附关系强;生产积极性低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易造成分裂割据)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式劳作(1)表现:古代还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统编版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来自纺车织布机6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二)陶瓷工具的进步
陶瓷工具进步简表
时 期 工具/方式
用途
最 初 泥条盘筑
制造陶器
新石器晚期 坯 车
制坯
中国南朝
匣 钵 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 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唐宋
支钉
防止粘连
7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二)陶瓷工具的进步
陶瓷工具进步简表
时 期 工具/方式
用途
最 初 泥条盘筑
东汉杜诗发明: 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8
三、劳动方式的发展: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1、农业家庭式劳作:
(1)中国:(以2家)庭古为希单腊位、的罗男耕马女:织生产模式
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
“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 ,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 ”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 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 折射出古代中国A.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 B.文人精通 纺织技术C.纺织业生产效率高 D.官营手工业管 理严格【答案】A
在汉墓发掘中,山东临淄齐王刘襄墓出土铁兵器141件,但青铜器高达6751件,其中兵器1904件。一直要等到 西汉中翔的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铁兵器所占比例才首次超过了青铜兵器。——摘编自《碾压世界的秦 代“上古神兵”真的存在吗?》材料二西汉早期兴起了“百炼钢”技术和铸铁脱碳钢。到了中期又相继出现了炒 钢技术,这是继生铁冶铸之后,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史上又一重大事件。西晋刘琨写下“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 柔”这一脍炙人口的诗句.后,百炼成钢、千锤百炼成语由此而来。根据上述材料和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 绕“中国铁器时代的上限”,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料真实、史论结合)

教学设计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1: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农业工具的变化、手工业工具的进步、劳作方式的发展)讲述了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的演变与发展状况。

教学重点1.重点: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2.难点:古代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教学过程【课堂导入】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河姆渡遗址石器农具,右图是战国铁犁铧。

大家思考一下,两者反映了古代社会什么领域的工具?对!农业生产工具。

那么,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的发展概况如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农业工具的变化问题情境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农业工具分为哪几种工具?各自的变化概况如何?自主学习(一)耕作工具1. 石器(1)特点:质地坚硬,比骨、竹、木器更为耐用。

(2)历程:旧石器时代以打击石器为主,新石器时代增加了磨制石器。

(3)工序:经过选料、打击、磨光等一系列工序,有的还要钻孔,这些工序需要专人完成。

图片情境自主学习2. 青铜器(1)条件: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发现了铜,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

(2)概况: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

因资源珍贵,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

3. 铁器(1)概况: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

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灌钢法制作的农具。

(2)特点: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

图片情境自主学习(二)灌溉工具1.概况:(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东汉末期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革新,后在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教学设计4: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教学设计4: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教学目标】1、梳理古代东西方生产工具发展历程。

2、对照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认识生产工具决定劳作方式。

理解生产工具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

3、认识科技创新的意义,形成责任担当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难点: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新课讲授】导入在世界古代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不少生产工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较为稳定。

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是古代典型的劳作方式。

……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被称为生产力。

生产力三要素:生产工具(主要标志)劳动者(决定性作用)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又称生产工具,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物件,是反映生产力性质的标志。

劳作方式:泛指劳动方式,包含劳动者和劳动工具,又包括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讲授一、农业工具的变化原始农业: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

人们最初用以制作农具的材料是石头、树枝、兽骨和蚌壳,以石头为主。

石斧是最重要的农具。

因为当时实行刀耕火种,首先要用石斧把树木砍倒或砍伤,然后才能用火清理出可供播种的农地。

传统农业:从夏至春秋之前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一阶段,在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等方面仍然保留了原始农业的某些痕迹。

农具的种类和性质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但开始了金属农具排斥和代替石、骨、蚌和木质农具的漫长过程。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本时期的农具,无论在质料、形制、品类和使用的动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有革命意义的重大突破。

曲辕犁取代直辕犁是中国传统耕犁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

唐代江南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宋代进一步完善和普及,标志着中国传统犁臻于成熟。

1、耕作工具材质:骨、竹、木、石、蚌、铜、铁。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解析版)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解析版)

高二历史导学案《知识点专练》选择性必修Ⅱ第4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农业工具的变化(一)耕作工具的变化1.原始社会:石、木、蚌、骨(耒耜)【知识点专练】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

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①石斧②耧车③骨镰④曲柄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的农业经营方式,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先用石斧和骨镰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后用火焚烧,故①③都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故A 选项正确;耧车属于西汉时期的农业工具,故②错误;曲柄锄属于铁农具,也在西汉时期,故④错误,故BCD都排除。

故选A。

2.新石器晚期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农具(数量有限)【知识点专练】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

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农业生产技术先进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可知,商代的青铜农具形式多样,体现了青铜文明的发达,“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镇商代遗存”体现了商代青铜文明的广泛传播,故D 项正确;材料内容描述了青铜农具的发现,未涉及青铜农具取代木石制农具的问题,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由材料不能得出B项;材料的论述重点在于青铜农具的发现,无法体现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错误。

【知识点专练】在西周遗址的考古中曾出土了江苏仪征破山口古墓中的青铜镰、湖北红安县金盆遗址中的矩形双孔青铜铚、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中的青铜锸。

据此推断西周()A.礼乐制度高度发展B.青铜农具使用范围扩大C.冶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D.铁犁牛耕技术广泛使用【答案】B【详解】材料中所提及的“青铜镰”、“双孔青铜铚”、“青铜锸”都是青铜制农具,据此可知在西周时期,青铜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故选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西周礼乐制度的发展水平,排除A项;材料中虽然提及了几种青铜农具,但无法得出西周冶金水平不断提高的结论,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得到推广,排除D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劳动工具的变化和主要劳作方式; 充分认识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在世界古代史上,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人们发明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 具,不少生产工具在一定历史时期内较为稳定。农业家 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 式劳作是古代典型的劳作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对 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同样,灌溉工具的进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从汲水灌 溉到使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再到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大大提 高了灌溉效率,使得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 速发展。
9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一)纺织工具的进步
骨针
纺织工具进步简表 时期 工具 用途 3万年前 骨 针 缝制兽皮
新石器后期 陶纺轮 纺线
汉代 纺车 纺纱
元代以后 织布机 织 布
纺车
织布机
6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二)陶瓷工具的进步
新石器时代
陶瓷工具进步简表
时 期 工具/方式
用途
最 初 泥条盘筑
制造陶器
新石器晚期 坯 车
制坯
中国南朝
匣 钵 防止烧制过程中气体 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
唐宋
支钉
防止粘连
7
二、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三)冶金工具的进步
冶金方式 锻打(小型)
铸造(大型)
冶金工具进步简表
冶金工具
作用
土炉
熔化金属原料

打击金属原料

磨平金属
坩锅
熔化金属
定型,商周时用于制作青铜器

定型,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
东汉杜诗发明: 水排 8
三、劳作方式的发展
农业
集体劳作
家庭式劳作 农业庄园式劳作
手工业
家庭式劳作 作坊式劳作
第三,农业家庭式劳作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随着 一家一户的家庭劳作的日渐普及,社会的户数也随之增多,国家的 税收也随之增多。
9
小结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劳革命性意义。
26
1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二)灌溉工具的变化
原始社会末期
东汉末期
三国时期
唐代
陶器
(三)驯化工具
翻车(毕岚发明) 翻车(马钧改进) 筒 车
饲养禽畜: 圏厩
喂 马: 马槽 捕捉动物: 弓箭、网
4
探究
请思考,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 参考点:
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人类历史上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从木、石、蚌、骨等质的耕作工具 到青铜铸造的耕作工具再到铁制工具,经历了由粗到精的演进历程。
9
探究
请思考,农业家庭式劳作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点:
农业家庭式劳作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第一,家庭式劳作下的农民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 作技术,有利于促进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提高社会生产 力。 第二,农业家庭式劳作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促进了“男耕女 织”式的经营方式的形成,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革,推动社会前 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