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检测用水管理制度
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76d51a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b.png)
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实验室用水安全,维护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健康,规范实验室用水行为,特制定本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用水设施和用水行为,包括自来水、实验室制备用水、实验用水等。
三、用水设施管理1. 实验室内用水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管道、阀门、水龙头等部件完好无损。
如发现漏水、渗水等情况,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实验室内水龙头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3. 实验室内储水容器应定期清洁消毒,定期更换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四、用水行为管理1. 实验室用水应节约利用,避免漏水、浪费现象的发生。
2. 实验室内用水应符合实验室工作需要,不得私自挪用实验用水进行其他非工作需要的活动。
3. 在进行实验室用水时,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水质污染或其他安全隐患。
五、应急处置1. 如遇用水设施故障或水质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停止用水,通知相关维修或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2. 如遇突发事件导致用水中断或受到污染,实验室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应急处置,并及时通知实验室工作人员停止用水。
六、责任制度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施本制度,对实验室内用水安全负有监督和管理责任。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如违反本制度,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实验室内设立用水安全管理岗位,负责用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七、培训与宣传1.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用水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用水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实验室应定期开展用水安全管理宣传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用水安全意识。
八、监督与检查1. 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岗位应定期对用水设施和用水行为进行检查,确保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
2. 实验室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实验室用水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改,需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并报相关管理部门备案。
污水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污水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e819a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4.png)
污水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统一污水检测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污水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污水检测实验室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等。
第三条实验室主任是污水检测实验室的管理者,负责全面监督实验室的工作。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第四条实验室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设立实验室主任、技术负责人等岗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实验室应当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环境管理制度、实验室设备管理制度等。
第六条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实验室设备和环境的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和实验环境良好。
第七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规程,严格按照规程进行质量控制工作。
第八条实验室应当定期对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保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第三章检测标准第九条实验室应当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进行污水检测工作,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条实验室应当定期更新和审定检测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方法和标准符合最新的技术要求和科学发展。
第十一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保持完整的检测数据文件,包括检测记录、检测结果等,保障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第四章检测流程第十二条检测样品接收后,应当立即登记并尽快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
第十三条检测样品应当按照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检测过程中应当遵守严格的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和交叉污染。
第十五条检测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检测结果的可信度。
第五章报告发布第十六条检测报告应当及时进行复核和审定,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七条检测报告应当包含详细的检测结果和分析,并标明检测人员、登记人员等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检测报告应当按照客户的要求及时提交,并保持真实性和客观性。
水质检测室安全管理制度
![水质检测室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373c74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f.png)
一、总则为了保障水质检测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安全,防止事故发生,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水质检测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实习人员、临时工及外来人员。
三、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对实验室的安全负责。
2. 安全员负责实验室的安全监督和检查,对实验室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3. 检测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室的安全。
4. 所有人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
四、安全管理1.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通风良好,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 实验室内的设备、仪器、试剂等物品应分类存放,标签清晰,使用后及时归位。
3. 严禁在实验室吸烟、饮食、饮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
4.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明火,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5. 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乱接电线,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完好,符合安全标准。
6. 实验室内应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
7. 实验室内应配备急救箱,并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
8. 实验室内应设立安全通道,并保持畅通。
五、操作规程1. 检测员进入实验室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如实验服、手套、护目镜等。
2. 检测员在操作仪器、设备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
3. 检测员在处理化学试剂、样品时,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样品污染和人身伤害。
4. 检测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安全员报告。
5. 检测员在实验室内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六、事故处理1. 发生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护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2.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实验室主任和安全员报告,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实验室的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用水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ad958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ab.png)
一、目的为了确保实验室用水安全,预防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实验室用水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部所有用水设施、用水设备和用水行为。
三、职责1. 实验室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3. 实验室工作人员负责遵守本制度,确保实验室用水安全。
四、制度内容1. 用水设施管理(1)实验室应定期对用水设施进行检查、维修,确保设施完好,防止水污染。
(2)实验室用水设施应安装滤水器、消毒器等设备,确保水质达标。
(3)实验室用水设施应定期更换滤芯、消毒剂,确保水质持续达标。
2. 用水设备管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用水设备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设备损坏和水质污染。
(2)实验室用水设备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设备卫生。
(3)实验室用水设备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用水行为管理(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避免浪费。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避免在用水设备附近吸烟、吐痰等行为,防止水质污染。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用水规定,不得私自接水、改装用水设施。
4. 水质监测(1)实验室应定期对用水设施、用水设备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2)水质检测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用水安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水质污染、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实验室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化学实验室水电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水电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d3167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1.png)
化学实验室水电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规范化学实验室水电的管理,保障实验室的正常开展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水电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学实验室内水电的管理。
三、水电管理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对水电管理负总责,严格执行水电管理制度。
2. 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具体的水电统筹工作, 协助实验室负责人开展水电管理。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水电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节约用水用电的责任。
四、水电使用原则1. 实行合理用水、合理用电,严禁浪费现象。
2. 实验室内严禁使用过度耗水设备,并安装报警装置,对已安装的设备进行监测。
3. 使用电器设备的时候,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用电。
4. 严格控制实验室电炉、扩大水浴锅等耗电设备的使用时间,将不用的设备及时关闭。
5. 使用化学实验室内的水电设备,必须得到负责人的批准。
五、水电节约措施1. 对水、电进行严格的节约使用。
在不影响实验室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用水及用电。
2. 增设水电智能设备,提高水电利用率,减少浪费。
3. 定期检查水电设备,保证正常使用,及时维修损坏设备,减少能源的浪费。
4. 加强水电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水电节约的意识。
六、保护电器设备1. 使用完电器设备,应及时关掉电源,并进行相应保养工作。
2.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电器设备,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3. 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保证设备正常使用。
4. 对老化设备进行相应的维修或更换,避免因使用老化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
七、水电管理的监督和检查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水电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
2. 建立水电管理记录表,实验室管理员每日对水电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每月进行水电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 定期组织水电管理的检查,对实验室内的水电设备进行检修。
4. 对于违反水电管理制度的行为,实验室负责人应给予批评教育并进行相应处理。
八、水电管理的奖惩措施1. 对于在水电节约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单位,给予相应奖励。
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88bd25c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b.png)
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实验室检测管理工作,提高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检测管理工作。
三、实验室检测组织结构1. 实验室检测部门应建立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部门领导、中层管理人员、检测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予以书面规定。
2. 实验室检测部门负责人对实验室检测工作负责,组织实验室检测管理工作,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和效率。
3. 实验室中层管理人员应协助负责人管理实验室检测工作,监督和检查检测人员的工作,并及时解决问题。
4. 实验室检测人员应按照职责和权限,认真履行检测工作,遵守检测规程和操作规范,保障实验室检测质量。
四、实验室检测规程1. 实验室检测规程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和更新。
2. 实验室检测规程应包括实验室检测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及记录要求等内容,并予以明确。
3. 实验室检测规程应由相关部门领导审批,备案并向实验室检测人员宣传和培训。
五、实验室检测设备及设施管理1. 实验室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具备相应的检测能力和准确性,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2. 实验室检测设施应保持整洁、明亮,具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和环保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实验室检测设备及设施的管理责任由实验室检测部门负责人和物资管理部门协同负责。
1. 实验室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实验室检测规程,认真履行检测工作。
2. 实验室检测人员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3. 实验室检测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操守,严禁违规操作和行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1.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应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
2.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应制定相应的质控程序和标准,对检测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
3. 实验室检测质量控制应建立相应的质量记录,包括检测数据、质控结果及问题处理记录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归档。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0e470d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d.png)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实验室用水行为,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保障实验室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用水的管理范围和责任1.实验室用水管理范围包括实验室内的自来水、蒸馏水、纯化水等各类用水。
责任主体包括实验室管理员、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人员。
2.实验室管理员负责具体实施水资源的调度、配置、监测和使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3.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用水的日常管理,配合实验室管理员完成用水计量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4.实验人员负责按照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规定用水,不得擅自挪用用水、滥用用水或者浪费用水。
第三章用水的计量和监测1.实验室用水实行用水计量制度,对用水进行定量计量,统一采用计量仪表对用水进行监测。
2.实验室用水监测仪器应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3.实验室水资源统计监测系统应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整合,对水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并报告。
第四章用水的节约和限额1.在实验室用水中,应本着节约用水资源,避免浪费的原则,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2.为了保证实验室用水的合理利用,可以设立用水限额或者定额制度,对实验室用水进行控制。
3.实验室用水限额应在保证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的标准进行设置,指导实验室用水的准确使用。
第五章用水的安全和环保1.实验室用水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水质和环保规定,保证用水安全和水质合格。
2.实验室用水管网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确保用水的清洁卫生,同时加强水处理设施维护。
3.尽可能采用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节水利用技术,降低用水成本和环境负荷。
第六章用水的监督和检查1.实验室用水监督和检查由实验室管理员和实验室负责人共同负责,对用水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
2.对于发现用水浪费、挪用、滥用等不当现象,应当立即制止并进行整改,并在实验室内部公示。
3.对于违反用水管理制度的人员,应依据实验室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管理和处理。
第七章用水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1. 实验室应加强用水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宣传,让实验室全体人员了解用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规定。
水质检测室规章制度模板
![水质检测室规章制度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88b51f09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8.png)
水质检测室规章制度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确保水质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提高水质检测质量,准确、及时、可靠地完成水质检测任务,特制订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水质检测室全体员工。
第三条水质检测室是负责水质监测、分析的专业机构,其任务是对水样进行全面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检测分析,确保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第四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第五条检测室负责水质检测的评价、监督和审核,维护水质检测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第六条检测室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第二章检测室管理第七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科学管理。
第八条检测室设有主任一人,负责检测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检测室设有技术负责人一人,负责检测室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十条检测室设有质控负责人一人,负责检测室的质量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检测室设有实验员多名,负责具体的水质检测工作。
第十二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后勤保障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的正常运转。
第十三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检测室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三章检测室工作流程第十五条检测室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制定检测计划,确保检测任务的圆满完成。
第十六条检测室应当根据检测任务,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处理。
第十七条检测室应当熟悉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分析。
第十八条检测室应当及时报告检测结果,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九条检测室应当认真总结检测工作,及时修改和完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第二十条检测室应当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内部审核,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第四章人员管理第二十一条检测室应当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实验室用水要求范文
![实验室用水要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7b9b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实验室用水要求范文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开展的基本场所,实验室的用水要求非常重要。
合理使用水资源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降低实验室的运行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首先,实验室应该建立并严格执行用水管理制度。
制定有关用水的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用水的使用原则、水资源节约措施、水质监测要求等。
同时,制定明确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确保各项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实验室应该对用水进行分类管理。
实验室用水主要包括实验用水和普通生活用水两类。
实验用水是指用于实验、测试和检测等科学研究活动的水资源,普通生活用水是指实验室内的洗手间、厨房和生活用水等。
实验用水应该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浪费,而普通生活用水可以通过采用节水设备和控制用水量的方式来进行节约。
接下来,实验室应该加强用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保持实验室用水设备的良好状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采用节能水龙头、节水喷淋器等节水设备,有效减少用水量。
此外,实验室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定期对实验室的用水进行监测和测试,确保水质符合使用要求,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实验室还应建立水资源管理档案,记录用水情况、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等相关数据,为未来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提供依据。
最后,实验室应该加强用水意识和培训。
通过组织水资源管理培训,提高实验室员工的节水意识,培养正确的用水习惯。
倡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的习惯,如勤闭水龙头、合理调节水温、采用冷却循环水等,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实验室的用水量。
综上所述,实验室用水要求应包括用水管理制度的建立、用水分类管理、用水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用水意识和培训等方面。
科学合理的用水管理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还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
因此,实验室应该高度重视用水问题,并不断加强用水管理工作。
中学实验室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等制度
![中学实验室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等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6e04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1d.png)
中学实验室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等制度
实验室是中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为了保障师生的安全,
我们制定了以下的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等制度:
用电安全制度:
1. 使用电器设备前,必须确保设备完好,并检查电线、插头是
否损坏。
2. 在实验室内使用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注意电源开关的情况,
必要时使用保险丝或漏电保护器。
3. 禁止私拉电线或乱接电源,确保接线安全可靠。
4. 发现电器设备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
管理人员。
5. 实验室内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以免超负荷使用导致安
全事故。
用水安全制度:
1. 使用实验室水源前,必须确保水源的洁净和安全性。
2. 在使用水源时,要尽量避免浪费,节约用水。
3. 禁止私拉水管或乱接水源,确保水源的正常供应和用水安全。
4. 发现水源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5. 在实验室内进行化学实验时,严禁将试剂倒入水源中,以免引起化学反应或危险。
以上是我们中学实验室的用电安全、用水安全等制度,希望所有师生都能严格遵守,确保实验室使用的安全可靠。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7cdf63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5b.png)
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是保障水质检测工作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
水质实验室负责对自然水体的水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分析,为保障公众用水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因此,建立健全的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组织机构1.水质实验室的管理主要由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主任必须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的水质检测分析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现场和实验室工作经验,熟悉水质检测标准和操作程序。
2.水质实验室设置检测部、质控部、信息管理部、设备管理部等职能部门,具体分工如下:(1)检测部主要负责水质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工作。
(2)质控部主要负责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工作,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方案,确保各项检测指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信息管理部主要负责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管理工作,包括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数据的归档和备份等工作。
(4)设备管理部主要负责实验室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水质实验室检测管理制度1.水质检测工作人员的要求(1)水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必须由具有高级工程师以上的水质检测分析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
(2)检测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水质检测标准和操作规程。
(3)检测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工作纪律和团队合作精神。
2.水质检测的标准和操作程序(1)水质实验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水质检测,不得私自对检测标准进行调整或更改。
(2)水质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各项检测指标的操作程序,包括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等具体操作步骤。
(3)水质实验室必须每年对检测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检测工作符合最新的标准和规程。
3.水质检测的质量控制(1)水质实验室必须建立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计划、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等方面。
实验室用水用电管理制度
![实验室用水用电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686bdb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3.png)
实验室用水用电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用水用电的管理,合理使用资源,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的所有用水用电行为。
三、用水管理1. 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实验室内的用水应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浪费水资源。
2. 检查和修复漏水。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水管和水龙头,发现漏水情况及时修复,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 节约冷却水。
在实验室中使用冷却水时,应根据需要使用,不得超量使用。
4. 及时清洁设备。
实验室内设备清洁时,应合理使用清水,不得浪费。
5. 严禁私拉乱接。
严禁私拉乱接或私自安装水管、水表,如有需要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并经过批准。
6. 停水期间的管理。
在实验室停水期间,应通知实验室成员提前做好用水准备。
四、用电管理1. 合理使用电能。
实验室内的用电应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不得随意浪费电能。
2. 检查和修复电器设备。
定期检查实验室的电器设备,发现故障及时修复,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合理使用空调。
在实验室内使用空调时,应根据需要使用,不得超量使用。
4. 停电期间的管理。
在实验室停电期间,应通知实验室成员提前做好用电准备。
五、禁止行为1.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拉乱接用水用电。
2. 在实验室内私设电器设备,未经允许擅自使用电源。
3. 浪费水资源、电能资源。
4. 忽视设备的维护检修。
5. 不按规定关闭实验室内的水电设备。
六、管理措施1. 严格执行制度。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惩罚和纠正,并记录在案。
2. 定期检查。
管理者定期对实验室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3. 宣传教育。
对实验室成员进行用水用电的合理使用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用电意识。
4. 督促监督。
管理者对实验室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督促监督,确保制度的执行和效果。
七、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并执行用水用电管理制度,并对实验室内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5870f4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9.png)
一、总则为确保实验室水电气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实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对实验室水电气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实验人员:遵守水电气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三、水电气安全管理措施1. 水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实验室水管、水表、阀门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2)禁止在水管附近堆放杂物,防止水管损坏。
(3)发现水管漏水、水表损坏等问题,及时报修。
(4)实验室人员离开实验室时,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
2. 电气安全管理(1)定期检查实验室电源插座、电线、开关等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2)禁止私拉乱接电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3)使用电器设备时,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发现电线老化、破损等问题,及时报修。
(5)离开实验室时,关闭电器设备,切断电源。
3. 气安全管理(1)实验室使用易燃、易爆气体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2)定期检查实验室气瓶、阀门、管道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使用易燃、易爆物品。
(4)使用气瓶时,确保气瓶安全可靠,防止泄漏。
四、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水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新员工入职时,进行水电气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其了解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知识。
3. 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其遵守水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五、事故处理1. 发生水电气事故时,立即切断电源、气源,防止事故扩大。
2. 保护事故现场,等待专业人员处理。
3.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4. 对事故责任人和责任人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实验室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如遇特殊情况,可由实验室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实验室水电气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全体实验室人员要共同努力,确保实验室水电气安全,为我国科研、教学事业贡献力量。
检验科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检验科水电气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9a491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a.png)
一、目的为保障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预防和减少水、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实验室所有水、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
三、安全要求1. 水安全要求(1)实验室用水应满足实验室用水标准,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2)实验室水管、阀门等设施应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3)实验室排水系统应保持畅通,防止污水倒灌。
(4)实验室内禁止使用非实验室专用水源。
2. 电气安全要求(1)实验室用电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2)实验室电线、插座、开关等设施应完好无损,不得私拉乱接电线。
(3)实验室内禁止使用非实验室专用的电源插座。
(4)实验室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生产意识。
(5)实验室内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如电炉、电热水器等。
3. 气安全要求(1)实验室气瓶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定期检查气瓶压力和气瓶状态。
(2)实验室气瓶存放处应通风良好,远离火源。
(3)实验室内禁止使用易燃、易爆气体。
四、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培训(1)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水、电、气安全操作知识。
(2)新进实验室人员应进行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安全检查(1)实验室应定期对水、电、气设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实验室安全员应每月对实验室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应急预案(1)实验室应制定水、电、气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处理流程。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应急处置技能。
五、责任与奖惩1. 实验室负责人对本实验室水、电、气安全负总责。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水、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六、附则本制度由检验科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如遇国家政策调整,本制度将作相应修改。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d6be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0.png)
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范文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管理,合理使用水资源,保障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验室用水管理制度。
第二章用水计量和收费第二条实验室的用水计量和收费由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
每个实验室应建立相应的用水计量系统,并定期对用水进行计量。
第三条用水计量系统应具备准确计量、数据传输和数据存储等功能。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确保计量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及时传输。
第四条实验室用水收费标准由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水费和实验室实际情况确定,并向实验室用户公布。
实验室用户应按照规定缴纳水费。
第三章用水管理第五条实验室用水应按照科研和实验需要进行,严禁私自使用用水,如发现异常用水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六条实验室用水应制定合理用水计划,并按计划执行。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用水需求预测,合理配置用水资源。
第七条实验室用户在用水前应仔细核对水龙头和其他设备是否关闭,确保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水源。
第八条实验室用户在用水过程中应注意节约用水,不浪费用水资源。
严禁私拉水管、私设用水设备等行为。
第九条实验室用户应及时报修水龙头、水管等设备的漏水现象,确保用水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用水安全第十条实验室用户应做好用水安全意识教育,正确使用用水设备,避免使用不当导致隐患。
第十一条实验室用户在使用水源前应仔细检查水质,确保水源的安全性。
如发现水质异常,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
第十二条实验室用户应做好特殊用水的准备工作,如无水实验或特殊水质要求的实验,应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备用水源。
第五章备用用水第十三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备用用水的储备工作,确保用水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提供备用用水。
第十四条实验室用户在用水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向实验室管理人员报告,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排使用备用用水。
第六章处罚与奖励第十五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将按照违规行为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节水型学校实验室管理制度
![节水型学校实验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82ef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6.png)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约用水的政策,加强学校实验室节水管理,提高实验室用水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所有实验室的节水管理工作。
三、节水目标1. 提高实验室用水效率,降低用水量;2. 保障实验室用水安全,防止水污染;3. 培养师生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四、节水措施1. 设备管理(1)实验室用水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设备完好、节水;(2)实验室设备更新时,优先选用节水型设备;(3)实验室用水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浪费。
2. 用水管理(1)实验室用水应合理规划,避免无计划用水;(2)实验室用水时,应尽量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3)实验室用水设备应设置水量控制装置,限制用水量;(4)实验室用水后,应立即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
3. 水资源回收利用(1)实验室废水应集中收集,经处理后用于绿化、冲厕等;(2)实验室设备冷却水应循环使用,减少新鲜水消耗;(3)实验室实验用水应尽量循环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 节水宣传教育(1)定期开展节水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节水意识;(2)将节水知识纳入实验室培训课程,使师生掌握节水技能;(3)设立节水监督员,对实验室节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节水考核与奖惩1. 学校定期对实验室节水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实验室年度评估;2. 对在节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3. 对违反节水规定的个人和部门,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实验室内务管理都包括那些
![实验室内务管理都包括那些](https://img.taocdn.com/s3/m/47280fea581b6bd97e19eaa3.png)
提到实验室内务,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实验室整洁卫生,看了这篇,你就知道自己想错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为使检测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明亮、通风、无味、无尘、无积水、无杂物,满足测试分析要求,实验室人员应定期打扫本人管辖的实验场所卫生。
2.实验室、仪器室和办公场所内的卫生,由使用该室的工作人员各自负责;确保工作场所环境清洁,使用仪器及物品摆放整洁。
3.实验室采取定期检查卫生的手段对实验室的内务进行管理,以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满足检验分析的需要。
日常内务管理制度1.检测人员根据所承担的分析测试工作,负责其相应的实验室内务管理工作。
2.遵守实验室各项制度,保持实验室整洁、安静,注意桌(台)面和仪器的整洁,室内严禁吸烟、进食、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3.实验室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装配必要的实验设施,保证工作区域的能源、照明、通风能满足工作需要,对有特殊要求的工作区域(如,微生物室),按有关要求配置设施;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条件应满足说明书的要求,有温度、湿度、抗电磁干扰要求者,配备空调和抽湿机,安装温湿度表计。
4.实验室内各种仪器设备应按要求放置在固定的处所;嘉峪检测网提醒您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5.实验室各种电器设备,器皿应按规定的设置场所放置,不得随意移动,使用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
6.分析测试工作时,要了解所使用的化学试剂、仪器各自性能和操作规程,做好防护准备方可开始工作。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7.保证电线路的安全,冰箱、培养箱等用电线路必须与实验室用电分开。
对陈旧电器线路或已磨损的电线应及时更换,对开关、插座和仪器接地装置应经常进行检查。
8.高压气瓶应设置于安全场所,并加以固定。
定期检查乙炔气钢瓶的气密性及泄露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
各类钢瓶内应剩余安全残留量的余气。
9.明火作业时,操作人员不能擅自离开实验室,实验完毕应及时切断电源、气源和火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规范实验室检测用水制备及使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实验室依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建立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实验室检测用水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实验室用水的全项目测试。
3.2各实验室主管负责组织本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及定期监控测试。
3.3检测人员制备和使用检测用水应遵守本制度。
4.管理内容
4.1实验室检测用水的制备
4.1.1如检测方法或试剂配制中对水有特殊要求时实验室应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在未经过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验室检测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用水的规定。
4.1.2实验室检测用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1.3原子吸收等痕量分析试验,用水应满足二级水要求。
4.1.4色谱分析用水应满足一级水的要求,一级水采用纯水机制备。
4.1.5微生物检测用水应满足《GB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要求。
4.2实验室用水的监控
4.2.1检测人员应在制水前对设备功能性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如发现不符合应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4.2.2质量主管根据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及实验室用水需要,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各级用水的全项检测或委托测试。
4.2.3化学分析实验室至少每月对三级水进行外观、PH和电导率的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2.4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月对检测用水电导率、菌落总数进行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3实验室检测用水的检测
4.3.1取样
4.3.1.1实验室按照GB/T6682-2008中检测用水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4.3.1.2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4.3.2检测
4.3.2.1外观
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3.2.2 PH值
量取100ml水样,用酸度计测量水样在25℃时的PH值;为了测得准确的结果,测定前先对酸度计进行校准。
校准无误后,将水样分成两份,分别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
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4.3.2.3电导率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应配备电极常数为0.1-1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
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或记录水温度,按照附录A进行换算。
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测量。
4.3.2.4吸光度
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厚度1cm、2cm
2)操作步骤:将水样分别注入1cm、2cm吸收池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在254nm 处,以1cm吸收池中水样为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4.3.2.5菌落总数
参照微生物TC-FF-M-001《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细则》。
4.4实验室用水的储存
4.4.1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
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容器。
4.4.2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 %)浸泡2~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4.4.3各级用水在贮存期间,其玷污的主要来源是容器可溶成分的溶解、空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
一级水、无二氧化碳水不可贮存,使用前制备;三级水可适量制备,保存期限不能超过7天,且要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4.4.4储存容器上要粘贴有相应的标识,标识应能反映实验室用水的相关信息,包括名称,制备日期,制备人及其他需备注信息。
5.相关文件
5.1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2008
5.2 《菌落总数检测方法细则》 TC-FF-M-001
5.3《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 GB4789.28-2013
6.相关记录
6.1实验室用水检测记录 TC-GL-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