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
![公共政策学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67161ded630b1c59eeb5b9.png)
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推行组织统治的基本工具; ②公共政策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2)政府权力、政府职能决定政策的限制、类型 与数量
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7-P198
任何政策都是在一定的政治制度所提供的总体框 架内运行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一制和联 邦制。
4
即在治理需要与能力之间合理、有效地调整过程 中对善治的体现。 ①治理理论重新厘定了政府的角色,强调政府的调 控能力; ②治理理论强调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的多元化; ③治理理论强调公共决策权力运行的双向性; ④治理理论强调政府的政治责任。
10
四 公共决策体制
1)公共决策权力及其归属 公共决策通常可以理解为在决策过程中根据自
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
第二节 公共权力与公共决策体制
1
课程内容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二 国家结构与公共政策 三 政府能力、治理能力与公共政策 四 公共决策体制
2
一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 政府权力、政府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P196
(1)政府权力、政府职能的二重性决定了公共政 策的二重性。
己的目的,将个人意志施加与他人意志之上,通 过各种途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在政策主体系 统中,公共决策的基础既来自正式的职务权力、 法定的权力,也来自于非正式的人格权威、技术 权力,而更多的则是二者的结合。
公共决策权的使用和运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最高决策权的构成及其归属决定了决策体制的性 质和类型。
) B 政策性针对性强 D 政策适应性强
13
3)公共决策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多数规则 全体一致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即所有拥有 投票权的直接决策者都对某项政策方案投赞同票, 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票反对的情况下,政策方案 才能转化为正式的公共政策。其两个基本特征为: ①决策主体在形式上都能绝对平等地分享决策权, 任何一个否决行动都会随政策方案的通过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②决策结果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第九章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ppt 课件
![第九章 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学》ppt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0775532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12.png)
西蒙提出有限理性决策模型(boundary rational choice model),有限理性的基本思想是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 的,因此,人无法按照充分理性模式去行动,即人们没有 能力同时考虑各种选择方案,无法总是在决策中实现效率 最大化。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一个理想的理性决策模型包含一个“理性的个体”,这一 理性的个体承担以下一系列活动:首先,设立一个解决问 题的目标;其次,考察并列出所有达到这个目标的可供选 择的策略;第三,预测每个可供选择策略的所有重要结果 ,并评估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最后,选择出最能解决问 题的策略或解决问题花费最少的策略。
政治评估与行政评估和司法评估不同,它通常来说既不系统也不必然在技术 上精致。政治评估的目标很少是为了改进政府的决策,而更多地是为了表示 支持或挑战政府的决策。政治评估试图给政府的政策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然后要求继续或改变这项政策。政治评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选举,选民用选 票表达了对政府及其计划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估。
最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并非同时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而是 按照顺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然后两两比较。在两个决策方案进行比 较过程中,所有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之下,比较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 这样可以减少对决策者的知识要求和理性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有限理 性决策模型采取满意标准,即只要决策方案符合期望标准就停止选择和 比较,这样方案之间的选择和排序会影响最后决策的结果。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1理解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 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 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4公共决策模型
1.理性决策模型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一个理想的理性决策模型包含一个“理性的个体”,这一 理性的个体承担以下一系列活动:首先,设立一个解决问 题的目标;其次,考察并列出所有达到这个目标的可供选 择的策略;第三,预测每个可供选择策略的所有重要结果 ,并评估这些结果发生的概率;最后,选择出最能解决问 题的策略或解决问题花费最少的策略。
政治评估与行政评估和司法评估不同,它通常来说既不系统也不必然在技术 上精致。政治评估的目标很少是为了改进政府的决策,而更多地是为了表示 支持或挑战政府的决策。政治评估试图给政府的政策贴上成功或失败的标签 然后要求继续或改变这项政策。政治评估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选举,选民用选 票表达了对政府及其计划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的评估。
最后,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并非同时对所有决策方案进行比较选择,而是 按照顺序对决策方案进行排序,然后两两比较。在两个决策方案进行比 较过程中,所有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之下,比较两个方案的不同之处, 这样可以减少对决策者的知识要求和理性要求。与此同时,由于有限理 性决策模型采取满意标准,即只要决策方案符合期望标准就停止选择和 比较,这样方案之间的选择和排序会影响最后决策的结果。
第二节 公共政策的内容与体系
9.2.1理解公共政策
1.公共政策的定义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指国家、政府或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 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规定的行 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
公共政策概论 PPT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58acef8c75fbfc77db2ff.png)
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的确定
(三)各种影响因素在确定公共决策问题时的作 用 1.政治组织的作用 2.国家民主制度的作用 3.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 (四)对公共决策问题进行分析
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的确定
二.确定公共决策目标 (一)什么是决策目标 是指一定环境和条件下决策者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公共决策体制的特征
(一)专断性 (二)统一性 (三)整体性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
一.政府在公共决策中的地位 (一)西方国家政府 中央政府 总统制 议会制 地方政府 联邦制 单一制 (二)中国政府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中外公共决策政党 我国政党
中外公共决策体制的比较
• • • • 信息收集 信息加工 信息传递 信息贮存
信息组织体系
• 专业性的社会统计系统 • 政策执行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的信息反馈 系统 • 政策智囊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 • 政策中枢机构设立的信息系统
智囊系统
1.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 参与公共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为政策主体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开阔政策 主体的视野和思路 对政策问题进行会诊,找出问题的症结
监控系统
1.监控系统的组成 西方国家 我国
监控系统
2.监控系统的作用 防止政策主体滥用决策权 促使政策内容切合实际 监督执行机构及其人员正确执行政策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一)决策权力 (二)公共决策体制的结构: 纵向结构 横向结构
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三)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1.个人决策模式 个人专断式 个人负责式 2.集体决策模式 历史上的寡头政治 当代的各种委员会制
三.其他社会组织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一)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二)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对公共 决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理论》课件
![《公共政策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4ac8c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ee.png)
新公共管理理论
总结词
引入私营部门管理理念,注重结果导向和绩效评估。
详细描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借鉴私营部门的管理理念,强调结果导向、绩效评估和市场竞争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它主张通 过改革公共部门的管理模式,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
总结词
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政治学,关注政治市场的个体行为。
特点
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动态 性和实践性,它是由政府制定、执行 和评估的行为准则,旨在解决社会公 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维护社会稳定
公共政策能够协调社会各方面 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 ,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 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
以经济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强调政策的公平和 效率,以及政策制定中的多元主体参与。
后新公共政策理论阶段
以复杂理论和网络化为导向,强调政策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以及政策制定中的 跨部门合作。
02 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
公共政策的制定
政策议程设定
确定社会问题,将其列入政策议程,形成政 策问题。
政策规划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形成政策方案。
城市规划政策
总结词
城市规划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领域之一, 旨在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提 高城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详细描述
城市规划政策包括土地利用、城市设计、交 通规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措施,旨 在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发展,提高城
市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交通政策
要点一
总结词
制定评估指标和标准,衡 量政策效果。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
![《公共政策第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b372b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ac.png)
案例二:某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政策
总结词
部分成功,仍存在拥堵问题
详细描述
某城市实施的交通拥堵治理政策,包括建设公共交通设施、限制私家车购买和使用等措施,在一定程 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案例三:某地区环境保护政策
总结词
政策执行不力,环境质量未明显改善
《公共政策第章》 ppt课件
REPORTING
• 公共政策概述 •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 公共政策执行 • 公共政策评估与调整 •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公共政策概述
REPORTING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具有权威性、系统性、连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分类
VS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按照政策领域可分为政治、经济、社会 和文化等方面的政策;按照政策性质可分 为命令性、分配性和规制性政策等。
PART 02
公共政策制定过程
REPORTING
政策问题的确认
要点一
政主要矛盾和关键 因素。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定、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需要经过充 分的调研和论证,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共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
详细描述
《公共政策》课件PPT第2章 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
![《公共政策》课件PPT第2章 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797aec3bfad6195f312ba6b1.png)
3.行政执行机关
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相互不可分割,行政执行部 门对政策制定有很大影响。行政执行部门不仅能够参 与一些法律法规和方面性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使其 它机构所制定的法律或政策无的放矢,其最拿手的办 法就是行动拖拉和不作为。 被授予许多问题处理权 权力具有自我扩张型 行政执行机构是立法建议的重要来源之一 “公共政策受行政人员支配”
政协委员张茵提案引争议
新阶层应勇于表达 利益诉求 (中华工商时报 2008-03-10 ) (南方都市报戴“公共利益”的面具说话
每个利益集团都要有自己的“张茵” (红网 2008-03-08 ) 张茵提案风波凸显利益均衡机制缺失 (千龙网 2008-03-11)
二、公共政策与政策环境关系
公共政策是政策环境的产物,二者存在一种辩证统 一的关系: 首先,公共政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由环境的需要而 产生的。 其次,公共政策必须适应政策环境,有什么样的政 策环境,就应该有什么样的公共政策。 再次,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 展变化。 最后,公共政策也不是完全消极和被动的,它对 政策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体制 外主 体(非 官方)
政策客体:
事
动物园搬迁
社会问题 公共问题 政策问题
人
动物园职工和参观者等
政策适用人群的利益和行为
政
策
环
境
第一节 政策主体
一、官方决策者 二、非官方决策者
一、官方决策者
现代政治体制多以三权分立为原则构建国家的公 共权力。 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和 法院掌握,这三大系统各司其职、彼此独立,依靠国 家宪法所赋予的权力制定不同类型的公共政策。 它们彼此监督、相互制约,以保持三种权力之间 的平衡状态。 一些国家所实行的政党制度从形式上看往往能够 把政党政治排除于国家的三权之外,而实质上政党政 治却可以“一以贯三”或“以一治三”,从而实现对 公共权力的制约和对国家利益的整合。因此,官方决 策者一般都是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者扮演。
公共政策PPT课件
![公共政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cb4de8cf84b9d529ea7a72.png)
体。
• 政策元素构成政 策单元
• 政策单元构成政 策网络系统
• 政策系统存在与 特定的政策环境 之中
14
纵向结构
•由元政策 、总政策 、 基本政策 、具体政策 、 和个别政策五个层级的 政策系统构成 。
15
横向结构
•由政治政策、经济政策、 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 外交政策五大类别构成
16
公共政策体系的特点
• ⑴ 整体性 • ⑵ 相关性
。
• ⑶ 层次性 • ⑷ 有序开放性
17
公共政策运作规律
• 公共政策运作规 • ⑴ 公共政策效
律就是指公共政 策在对社会生活
力作用规律
发生作用的过程 • ⑵公共政策生
中,所表现出来 命周期规律
的各种现象的、 本质的、必然的
• ⑶公共政策利
和稳定的联系 益调控规律
18
公共政策利益调控规律
39
领导同志听了各方面的意见后说:“伍献 文同志是我国有名的鱼类专家,难道他不 爱鱼?他们认为不必修鱼道的意见值得重 视.” 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不同意,继续议 论纷纷,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党中央和 国务院毅然采取鱼类专家的意见,葛洲坝 工程按照原计划进行,也不在坝上修鱼道 ,(为了防备万一,坝上保留了建鱼道的 位置)这个决定为国家节省了三千五百万 元。
•
•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及其 政府官员
5
公共政策的本质
•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 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分配。
6
公共政策的特征
• 第一,政治性和公共性的统一 ; • 第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 第三,强制性与合法性的统一
7
•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功能
8
• 公共政策分析
• 政策元素构成政 策单元
• 政策单元构成政 策网络系统
• 政策系统存在与 特定的政策环境 之中
14
纵向结构
•由元政策 、总政策 、 基本政策 、具体政策 、 和个别政策五个层级的 政策系统构成 。
15
横向结构
•由政治政策、经济政策、 文化政策、社会政策和 外交政策五大类别构成
16
公共政策体系的特点
• ⑴ 整体性 • ⑵ 相关性
。
• ⑶ 层次性 • ⑷ 有序开放性
17
公共政策运作规律
• 公共政策运作规 • ⑴ 公共政策效
律就是指公共政 策在对社会生活
力作用规律
发生作用的过程 • ⑵公共政策生
中,所表现出来 命周期规律
的各种现象的、 本质的、必然的
• ⑶公共政策利
和稳定的联系 益调控规律
18
公共政策利益调控规律
39
领导同志听了各方面的意见后说:“伍献 文同志是我国有名的鱼类专家,难道他不 爱鱼?他们认为不必修鱼道的意见值得重 视.” 尽管如此,仍然有许多人不同意,继续议 论纷纷,经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党中央和 国务院毅然采取鱼类专家的意见,葛洲坝 工程按照原计划进行,也不在坝上修鱼道 ,(为了防备万一,坝上保留了建鱼道的 位置)这个决定为国家节省了三千五百万 元。
•
•主要是指政府机关及其 政府官员
5
公共政策的本质
•是要解决利益分配问题, 既包括物质利益的分配, 也包括精神利益的分配。
6
公共政策的特征
• 第一,政治性和公共性的统一 ; • 第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 第三,强制性与合法性的统一
7
• 公共政策的价值和功能
8
•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研究第二讲公共政策主客体与系统PPT课件
![公共政策研究第二讲公共政策主客体与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be046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0.png)
利益集团
• 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指具有共同或类似利益诉求的组织或 团体,如行业协会、工会等。利益集团会对公共政策产生影 响,政府需要关注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对其进行 规范和引导。
04
公共政策系统
政策制定系统
政策问题的确认与诊断
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的性质、范 围和影响。
政策议程设置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与意义
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公共政策是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对于维护 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 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政策的意义
公共政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 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 重要力量。
公共政策的分类与体系
公共政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公共政策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政策领域可以分为政 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等;按照政策层次可以分为国家政策、地方政策、 部门政策等。
要点二
企业协会
代表企业利益,参与涉及经济发展、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公 共政策制定。
03
公共政策客体
公民与居民
公民
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对象,公民的需求 、意愿和利益是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民 主政治的体现。
VS
居民
在城市或社区层面,居民的需求和利益是 公共政策关注的重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 环境和安全等问题。
企业与事业单位
企业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的经营行为和利 益诉求也是公共政策关注的重点。政府通过 制定相关政策来规范企业行为、促进企业发 展,同时也要考虑企业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的平衡。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机构,其 运行和发展需要政府通过公共政策进行规范 和引导。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事业 单位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
公共政策概述PPT课件
![公共政策概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aa6fe3376baf1ffd4fad47.png)
政策
孕育
消失之后
政策托起生命,与人生相伴,甚至超越了生命周期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公共政策学
第4页/共125页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政策与组织
筹备 善后
成立
政策
终止
运营 变更
第5页/共125页
人类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调整依赖于政策
民族…
组织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13页/共125页
(二)理论层面
• 1、外国学者 • 2、国内学者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14页/共125页
1、外国学者
• (1) 职能论:威尔逊和伊斯顿 • (2)过程论:拉斯维尔和安德森 • (3)系统论:弗里德里奇、沙波斯基、艾.斯顿 • (4)戴伊:为或不为 • 总结:共同点
第45页/共125页
(2)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 强制性——强制性之必需——利益倾向性与价值分配(分配型与限制型政策都需强制性) • 合法性——合法性含义——强制性 • 政策必须集合法性与强制性于一体,否则效果必然不佳。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46页/共125页
强制性
• 强制性——强制性之必需——利益倾向性与价值分配
第50页/共125页
案例
• 维权之艰难,拆迁之尴尬。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51页/共125页
公共政策学
公共管理诸专业使用 宋书印制作
第52页/共125页
理念
• 强制性与合法性一体,合法性是基础,强制性是保证。
公共政策概论PPT课件
![公共政策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b288c459eef8c75ebfb3af.png)
案例1-2:两种程序性政策
政
第第第第第府
五四三二一价
章章章章章格
附 则
法 律 责 任
听 证 程 序
听 证 的 组 织
总 则
决 策 听 证 暂 行
办
法
中
第 八 章 附 则
第 七 章 法 律 责 任
第 六 章 Leabharlann 督 检 查第 五 章 行 政 许 可 的 费 用
第 四 章 行 政 许 可 的 实 施 程
第 三 章 行 政 许 可 的 实 施 机
第 二 章 行 政 许 可 的 设 定
第 一 章 总 则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行 政 许 可 法
序关
con.
制定公共政策时所面临的两个选择:“实体”还是 “程序”? 实体:意味着将所面临的政策问题与其它问题隔 离起来,然后选择价值和目的,最后制定政策方 案 程序:意味着要发现此问题与其它问题的共通之 处,然后制定应对这些问题的规则和制度。
作为平等的主体鼓励帮助或推动自我管制的达成自我管制性政策的运用范围政府主导的成本比较高或者政府在此领域缺乏能力比如某些比较专业化领域自我管制对自愿实施这些措施的个体或者群体从总体上和长期中是有利的自我管制或多或少地都依赖外部环境比如33再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是指那些涉及到不同群体间财富收入权力转移的政策其目的不是财富或权力运用方式的改变而是财富或权力的重新分配其典型是在穷人和富人之间进行财富转移的政策比如通过所得税累进税率负所得税来进行财富转移一个笑话一个笑话引用高水平文献引用高水平文献goodgovernance强制性的实施
来源:“中国房产七年治政”,《时代潮》,2005年第14 期 /gb/sdc/2005/14/a14010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法规的体例性
文本形式基本上采用章则条文式:即将文本内容分成“总则”、 “分则”和“附则”三部分。
一般而言,在总则中要书写文件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对 象、总体要求、管理机关等内容。
分则中根据规划具体内容的需要书写具体的实施条款、奖惩 办法等内容。
附则中主要书写解释权限、同其他法规性文件的关系、生效 日期等内容。
政治性与合法性、 整体性与稳定性、 多样性与动态性、 公平性与效率性。
.
12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6 公共政策的功 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服务功能。
.
13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7 公共 政策的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精英决策模型、 团体决策模型、 系统决策模型 。
内容的法制性 法规的体例性 语言的严密性
.
29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a 内容的法制性
• 内容要有法律依据,体现国家的意志并以国家的强 制力保障其实施。
• 内容要从规划实施的社会行为要求角度来建构规划 文本的内容。
• 要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
30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
1
引言
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系列
结构与系统知识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运用
铁路局更新改造规划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与制定
局部地段规划设计
.
2
内容提要
1
公共政策 基础知识
2
专业文本 写作规范
3
公共政策 制定实践
.
3
学习目的及重点、难点
1 学习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 初步认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培养综合决策、团结协作、协调组织及科学表达的人文素养。
◆市民层面
.
26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
27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城市规划文本是指由城市规划机构编制的反映城 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必 须予以的政策和相应的过程,并由国家权力机关按照 国家有关法律批准的,对于城市社会具有一定强制力 和约束力的法规性文件。
.
28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城市公共政策
为了解决和协调城市公共问题,由城市政府制定并实施 的、以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或措施。
.
20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城 北 客 运 站 、 地 铁 二 号 线
.
21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2.城市规划公共政策
◆广义的讲,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项公共政策。针对城市空间和 各方利益的公共政策。
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
33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实践
.
34
三、小型公共政策制定实践
1 内容
铁路局社区交通管理规定
.
14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7 小结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系统及类型 公共政策的特征及功能
.
15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起施行) :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 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 公共政策之一”。
它往往通过法令、条例、规划、计划、方案、措施、 项目等形式表达出来。
.
7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
8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2 基本条件
存在的社会客观问题、 大多数人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受其影响、
产生了不同利益的冲突、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
.
9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3 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系统是由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与公共 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2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 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难点 —— 在生活中建立规划决策的意识
.
4
一、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
5
一、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1 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2 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
6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1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 问题,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对社会公共利益 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
.
16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1.区域与城市整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空间配 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与协调发展。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
.
17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西部大开发
.
18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西气东输工程
.
19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1.区域与城市公共政策
.
25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6.我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发展方向
◆以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性”为目标
◆制定城市规划要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
◆规划应全面体现各阶层的利益
◆发挥市场作用,重视“自下而上”的规划思维
◆重视“战略性、研究性”,摆脱“技术性、计划性”的束缚 ◆政策法规中应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利,并规范其执行细节。 ◆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规划监督体系。 ◆规划师层面
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 公民(选民)。
客体包括:社会问题(事)、社会成员(人)。
公共政策环境指: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
.
10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4 公共政策的类型
按照层次来划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
11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5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
31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c 语言的严密性
法规和规章类的文件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行 为进行规范的准则,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一定要周密、 严谨,要求庄重、准确、规范。
.
32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及成果具有技术性和公共政策性双重属性。
.
22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3.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过程的构成体系
.
23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4.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环节
◆评估环节
a.事前评估 b.执行评估 c.事后评估
.
24
(二)公共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5.城市规划政策与行政构成体系
文本形式基本上采用章则条文式:即将文本内容分成“总则”、 “分则”和“附则”三部分。
一般而言,在总则中要书写文件制定的目的、依据、实施对 象、总体要求、管理机关等内容。
分则中根据规划具体内容的需要书写具体的实施条款、奖惩 办法等内容。
附则中主要书写解释权限、同其他法规性文件的关系、生效 日期等内容。
政治性与合法性、 整体性与稳定性、 多样性与动态性、 公平性与效率性。
.
12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6 公共政策的功 能
导向功能、 调控功能、 分配功能、 服务功能。
.
13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7 公共 政策的模型 理性决策模型、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 精英决策模型、 团体决策模型、 系统决策模型 。
内容的法制性 法规的体例性 语言的严密性
.
29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a 内容的法制性
• 内容要有法律依据,体现国家的意志并以国家的强 制力保障其实施。
• 内容要从规划实施的社会行为要求角度来建构规划 文本的内容。
• 要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
30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与公共政策的制定
.
1
引言
规划思维训练课程系列
结构与系统知识 城市规划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方法与运用
铁路局更新改造规划 公共政策基础知识与制定
局部地段规划设计
.
2
内容提要
1
公共政策 基础知识
2
专业文本 写作规范
3
公共政策 制定实践
.
3
学习目的及重点、难点
1 学习公共政策制定的目的 初步认识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培养综合决策、团结协作、协调组织及科学表达的人文素养。
◆市民层面
.
26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
27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城市规划文本是指由城市规划机构编制的反映城 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必 须予以的政策和相应的过程,并由国家权力机关按照 国家有关法律批准的,对于城市社会具有一定强制力 和约束力的法规性文件。
.
28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城市公共政策
为了解决和协调城市公共问题,由城市政府制定并实施 的、以实现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或措施。
.
20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城 北 客 运 站 、 地 铁 二 号 线
.
21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2.城市规划公共政策
◆广义的讲,城市规划本身就是一项公共政策。针对城市空间和 各方利益的公共政策。
c.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 ;反面词采用“不宜”。
.
33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实践
.
34
三、小型公共政策制定实践
1 内容
铁路局社区交通管理规定
.
14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7 小结
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 公共政策的系统及类型 公共政策的特征及功能
.
15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新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起施行) :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乡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 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 公共政策之一”。
它往往通过法令、条例、规划、计划、方案、措施、 项目等形式表达出来。
.
7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
8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2 基本条件
存在的社会客观问题、 大多数人对该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并受其影响、
产生了不同利益的冲突、 团体的活动与力量。
.
9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3 公共政策系统
公共政策系统是由公共政策的主体、客体及其与公共 政策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社会政治系统。
2 学习重点及难点 重点 —— 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城市规划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难点 —— 在生活中建立规划决策的意识
.
4
一、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
5
一、公共政策基础知识
1 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2 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
6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1 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 问题,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公共利益,在对社会公共利益 进行选择、整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中制定的行为准则。
.
16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1.区域与城市整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和空间配 置,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与协调发展。
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
.
17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西部大开发
.
18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西气东输工程
.
19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1.区域与城市公共政策
.
25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6.我国城市规划公共政策的发展方向
◆以体现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性”为目标
◆制定城市规划要密切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
◆规划应全面体现各阶层的利益
◆发挥市场作用,重视“自下而上”的规划思维
◆重视“战略性、研究性”,摆脱“技术性、计划性”的束缚 ◆政策法规中应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利,并规范其执行细节。 ◆增强城市规划的透明度,建立完善的规划监督体系。 ◆规划师层面
主体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政党、利益集团、 公民(选民)。
客体包括:社会问题(事)、社会成员(人)。
公共政策环境指: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
.
10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4 公共政策的类型
按照层次来划分,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
11
(一)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
5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
31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5.城市规划文本的特征
c 语言的严密性
法规和规章类的文件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人们的行 为进行规范的准则,因此在语言表达上一定要周密、 严谨,要求庄重、准确、规范。
.
32
二、专业文本的写作规范
a.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b.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及成果具有技术性和公共政策性双重属性。
.
22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3.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过程的构成体系
.
23
(二)城市规划与公共政策
4.城市规划公共政策过程的主要环节
◆评估环节
a.事前评估 b.执行评估 c.事后评估
.
24
(二)公共政策和城市规划的关系 5.城市规划政策与行政构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