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研究
基于信息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基 金 项 目 : 家 科技 支撑 基 金 项 目( o 8 A 0 B 3 国 2oB J8 0 )
基 于信息熵 的黑龙 江省 土地利 用结构分 析
侈 维 乖 (国 地 测 划 ,京10 ) 己 中 土 勘 规 院北 03 05
摘 要 : 文 利用信 息熵原 理 , 用 19 — 08年 土地 变更调 查数 据对 黑龙 江省 及各 地 市( 区 ) 本 采 96 20 地 土地 利 用结 构信 息熵 的 变化 情 况 进行 分析 。结果表 明 : 随着近几 年来 黑龙 江省 经济 的不断发展 , 其土地 利 用结构信 息 熵也 不断降低 ; 于黑龙江 省各地 市( 区) 由 地
La d I z to Ba e o I o m a i n En r p n Ut i a i n s d n nf r to t o y d
NIW e— i (hn a dS rei n l igIstt,eig 10 3 , hn ) iqu C iaLn uvv ga dPa n ntueB in 0 0 5 C ia n n i j A s a tI i p prl a dues utr c ag o d o n ec ie(ir t fH in j n rv c a nlsdb aso bt c: t s ae,l l s t c e hn ecn i ni a hc i dsi )o e ogi gpoi ew saa e ymen f r n h te n r u i t t s tc l a n y
31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总体变化分析 根 据 信 息 熵 、均 衡 度 和 集 中 度 公 式 计 算 出 黑 龙 江 省 19— 08 9620 年土地 利用 结构信息 熵、 均衡度 和集 中度数值 ( 1。 表 ) 由表 1可 以看 出 ,3年来 黑龙江省 土地利 用结构信 息熵 总 1 体趋于下降的趋势 , 明黑龙江省 土地利用 系统 的有序性 不断升 表 高。信息熵平均为 1 1 6 年均增长幅度为 01 %; . 6, 4 . 4 均衡 度和集中 度 的变化不 明显 , 但从总体上来看 , 均衡度呈 下降趋势 , 中度上 集 升 , 明黑龙江省 土地利用 的均 衡程度不断下 降。19 - 0 8 表 9 6 2 0 年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数据
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数据引言概述: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土地利用数据是指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规划等情况进行调查、监测和分析,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地利用现状1.1 黑龙江省总体土地利用情况黑龙江省总面积约为45.4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比较高。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黑龙江省的耕地面积为XX万公顷,占总面积的XX%;林地面积为XX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XX%;草地面积为XX万公顷,占总面积的XX%。
1.2 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特点黑龙江省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东部地区以耕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大豆等作物;西部地区以林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南部地区以草地为主,适宜畜牧业发展。
1.3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黑龙江省土地利用也在发生变化。
农业现代化推进,农田面积逐渐减少;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不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草地和湿地保护力度加大。
二、土地利用监测2.1 土地利用监测技术黑龙江省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进行土地利用监测。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等信息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对土地利用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2.2 监测结果应用土地利用监测结果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土地利用政策,农民可以根据监测结果选择种植作物,企业可以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用地规划。
2.3 监测数据更新土地利用监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监测数据需要不断更新。
黑龙江省政府每年都会进行土地利用监测,及时更新数据,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土地利用规划3.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黑龙江省根据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结构、功能区划、用地政策等内容,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指导。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通知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0.11•【字号】黑市政办发〔2018〕85号•【施行日期】2018.10.1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的通知黑市政办发〔2018〕8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中、省、市直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16号)和自然资源部《关于实施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2号)精神,现就做好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工作通知如下: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县(市、区)政府要抓住跨省域补充耕地机遇,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有关规定,用好用足易地占补平衡政策,发挥本地后备资源优势,加快补充耕地项目建设,为积极参与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创造有利条件,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
二、开展调查,摸清底数。
各县(市、区)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耕地后备资源开展全面清查,采用最新的遥感影像图与全国土地二次调查图套合,采取核对村集体耕地台账、利用农业部门“三清”成果等方式,重点查清三方面耕地情况:一是近年来农民“拱地头、扩地边”和私自开荒增加的耕地;二是以种植人参、蓝莓和饲料等名义开垦的耕地;三是尚未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情况,真正做到情况明、数字清。
三、统筹规划,分类实施。
各县(市、区)政府要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与有关专项规划有效衔接,本着“先易后难”原则,分步进行实施。
一是对全国土地二次调查后开垦耕地后备资源形成的耕地(农民多年来“拱地头、扩地边”增加的耕地),权属无争议,且不在统计台账上,稍加投入整理就能达到验收标准的地块,要抓紧踏查、申请立项,通过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入库一批补充耕地指标。
黑河市国土资源局全面贯彻落实第二次厅务会议精神
( 徐文章)
地 大 力 推 进 项 代 奶 牛 业 发 展 农 垦 九 三 管 理 局 节 约 集 约 用
按照省政府建设现代化奶牛牧场的要求 , 九三管理 局紧紧抓住 国家将完达山确定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 业这新一轮奶业发展机遇 , 投资 4 亿元建设 1 0 个现代化 牧场, 全面推进现代示范奶牛牧场建设 , 为完达山提供充
。
新 闻动 态
黑 河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全 面 贯 彻 落 实 第 二 次 厅 务 会 议 精 神
关闭矿山和废弃矿山治理试 省厅第二次厅务会议召开后 , 黑 作和其他全年任务 目 标圆满完成 。 产矿山、 河局参会领导立即返 回, 将会议精神 在谋划好明年的工作思路上 , 认 点全方位开展治理, 使废弃矿山得到 分别 向主管市 长和市长作 了专题汇 真 领 会深 刻 把握 十八 届 三 中全会 对 恢 复利 用 , 环 境得 到 改 善 , 成 为环 境 报。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 , 召开了局 国土 工作 的新要 求 ,深 化 改 革 和创 治理的典范。三是做好用地保 障工 做好与发改委及项目单位对接工 党组( 扩大 ) 会议 , 传达学习省厅会议 新 , 围绕保障发展初步确定 明年 四项 作。 精神 , 研究明确贯彻落实意见。 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矿业开发。 继续 作 , 切实掌握 2 0 1 4 年项 目用地情况 , 在 推进 和落 实 三项 重 点 工作 实施矿业富市战略 , 启动黑河矿产资 有针对性地做好年度用地计划安排 , 上, 一是利用探矿权年检的机会 , 对 源管理服务办公室 , 依托 申请获得的 继续跟踪服务 , 全力保障重点项 目用 全市探矿权进行全面清理 ,依法处 矿权 , 做好 引资合作开发 , 做大矿产 地需求 。四是建立政府主导 、 部门协 置, 对圈而不探 、 两年不参加年检等 资源开发平 台; 做好重点项 目 服务工 同、 齐抓共管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 违规矿权建议注销 ,重新 申请纳人 作 , 尤其是对 中铝力拓公司进人我市 同责任机制 ,严厉打击违法占地 、 盗 我 市开 发平 台 。二 是 以市 政 府 名义 整 装 勘 查 区投 资 2 0 0亿 元 、勘 查 挖资源 、 违法采矿行为 , 维护 良好 的 下发通知 ,要求各地加快用地报批 4 0 0 0平方 公里 、找世 界级 大 矿 的 目 工作资源管理秩序。 工作 , 落实年度用地计划指标 。 三是 标 , 全程跟踪, 搞好服务 , 推动和促进 在提高执行力上 ,深入开展好 围绕 反 对 四风 , 结合黑河耕地面积大。 等级低 、 质量 找矿进程 , 为实现我市矿业大开发奠 党 的群 众路 线 教育 , 差的实际 ,立 即组织谋划一批提高 定较 好 基 础 。二 是 推 进 绿 色 矿 山建 在 提高 执行 力 上 下 功夫 ,认 真 履 行 地力 的土地整治项 目, 纳入项 目 库, 设。结合黑河实际 , 探索矿山环境治 好政府组成部 门和省厅直管单位的 为下步项 目申报做好准备 。四是加 理的新路子 , 因地制宜 , 采取落实企 职责 , 工作既与省厅保持高度一致 , 强督导检查 ,集 中精力大干 4 0天 , 业主体责任 、 政府补贴激励 、 吸引社 对省厅高度负责 ,又让地方党委政 确保做好三项重点工作后续收尾工 会 资金等方式多渠道 、 多举措 , 对生 府满意。
黑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92-96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gr i c u l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h t t p ://h l j n y k x .h a a s e p.c n D O I :10.11942/j.i s s n 1002-2767.2023.12.0092匡恩俊,张久明,姬景江,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3(12):92-96.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匡恩俊1,张久明1,姬景红1,王庆毅2,袁佳慧1,朱莹雪1,郝小雨1,孙 磊1(1.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农业农村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6;2.北方分公司嫩江中储粮科技园区,黑龙江嫩江150056)摘要:黑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 稳压器 和 压舱石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㊂为科学保护黑土地㊁提升黑土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聚焦黑土地保护利用,明确黑土资源利用特征,分析了东北黑土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的质量退化现状,从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㊁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㊁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3个方面梳理了黑土保护的政策方案和保护条例,从强化政府统筹和管理职能,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强化科技支撑,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提出建议㊂关键词:黑土;保护利用;土壤质量;土壤退化;农业可持续发展收稿日期:2023-08-10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 项目(C X 23G G 08,HN K 2019C X 1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 F D 1500202,2021Y F D 1500204);农业农村部资助项目 国家大豆产业体系 (C A R S -0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1J C Q N 004);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 Z K Y F 2023-1-B 006)㊂第一作者:匡恩俊(1982-),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土壤改良与培肥研究㊂E -m a i l :k u a n g e n j u n 2002@163.c o m ㊂通信作者:张久明(1980-),男,博士,副研究员,从事土壤肥力方面的研究㊂E -m a i l :z jm _8049@163.c o m ㊂ 黑土是有黑色或暗黑色的腐殖质层的土壤,具有良好的土壤结构和较高的土壤肥力,适合农作物生长[1-4]㊂东北黑土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广阔,适宜农耕,机械化程度较高[5-6],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最大的商品粮供给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国粮食总产的1/4㊁输出商品粮的1/3都源于此地[7-9]㊂黑土区的优势作物主要有玉米㊁水稻㊁大豆,其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41%㊁19%和56%[10],被誉为我国粮食生产的 稳压器 和 压舱石 ,有效地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11-13]㊂由于近年来不合理的耕作措施㊁过量施肥及用养不协调,东北黑土质量呈现退化趋势,低产㊁障碍现象日渐严重,主要表现为黑土层变薄㊁耕作层变浅㊁土壤板结㊁土壤养分失衡㊁土壤酸化等问题[14-15]㊂东北黑土的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东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展黑土保护与利用尤为重要[16-17]㊂前人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黑土地利用及保护措施㊂汪景宽等[6]指出,东北黑土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㊁中低产田占比较高㊁农田基础设施不足等制约了黑土产能的提升和黑土资源的合理利用㊂徐英德等[15]按照东北黑土区自然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特征,将东北黑土地分为6个基本类型区,分析其气候类型㊁地理分布㊁土壤性质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应提出适用的保护利用模式㊂韩晓增等[7]分析了黑土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变化情况㊁坡耕地水土流失情况和土壤环境状况,从政府引导㊁科技支撑㊁强化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卓有成效的建议㊂因此,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阐述了新时代黑土资源利用现状,剖析黑土利用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黑土保护实施举措,并提出了东北黑土保护利用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科学地保护黑土地㊁提升黑土耕地质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㊂1 黑土资源利用现状1.1 黑土农作物类型丰富黑土地物产丰富㊁农作物类型多样:粮食作物包括玉米㊁水稻㊁小麦㊁豆类(大豆㊁绿豆㊁红小豆)㊁谷子㊁高粱㊁薯类(马铃薯㊁红薯)等;经济作物包括油料(油菜㊁葵花㊁白瓜籽)㊁甜菜㊁亚麻㊁药材(人参㊁甘草㊁枸杞㊁龙胆草㊁月苋草㊁万寿菊㊁甜叶菊等)㊁烟叶和饲料等;蔬菜包括白菜㊁黄瓜㊁萝卜㊁辣椒㊁大葱㊁番茄㊁娃娃菜㊁结球甘蓝㊁麻椒㊁茄子㊁油豆角和食用菌(黑木耳㊁滑菇㊁平菇㊁香菇)等;瓜果类包括苹果㊁犁㊁葡萄㊁西瓜㊁甜瓜㊁李子㊁沙果㊁杏和菇娘等㊂1.2 黑土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较高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201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呈 阶梯状 上升趋势(图1a),其中1990-2004年稳中有升,2004年开始迅速增加,2005年较上一年提高17.4%;2005-2008年缓慢上升,之后又迅速上升,2009年较2005年提2912期 匡恩俊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高22.5%,从2009年开始趋于稳定㊂30年来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较快,2019年达到1477.0万h m 2,较1990年提高72.6%,年均增加21.4万h m 2㊂从不同作物来看,1990-2019年粮食作物(玉米㊁水稻㊁小麦㊁豆类㊁谷子㊁高粱㊁薯类)播种面积增长较快,其变化趋势与黑龙江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变化基本一致㊂经济作物(油料㊁甜菜㊁麻类㊁药材㊁烟叶㊁饲料)和蔬菜瓜果类作物播种面积表现为 抛物线 变化趋势㊂从农作物占比来看(图1b ),粮食作物产量最高,占85.7%~97.0%,经济作物和蔬菜瓜果类作物占比较低㊂黑龙江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受国家相关政策调控㊁农产品市场价格浮动以及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㊂除个别年份波动较大外,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变化趋势与总播种面积变化总体一致,3大类作物产量变化趋势与对应播种面积变化基本一致㊂2019年,黑龙江省农作物总产量为8357.0万t ,较1990年提高130.4%,年均增加163.0万t,其中粮食作物增长较快,较1990年提高227.1%,年均增加180.0万t;经济作物产量下降趋势明显,较1990年下降90.2%,年均下降22.0万t;蔬菜瓜果类作物略有回升,较1990年增加23.0%,年均增加5.0万t㊂黑龙江省农作物产量变化受气候条件㊁种植面积㊁作物单产㊁田间管理(品种㊁施肥㊁植保㊁栽培)等因素影响㊂图1 1990-2019年黑龙江省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2 黑土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 黑土变瘦黑土开垦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8%~10%,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每10年下降0.6~1.4g ㊃k g-1[14]㊂有机质含量降低直接导致黑土肥力变差,农业生产中为维持作物高产对肥料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化肥越施越多,地越 喂 越 瘦[18]㊂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1980年)相比,2011年东北典型黑土区海伦㊁双城㊁公主岭3个县(市)30年间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别下降了0.68,0.18和1.05k g㊃m -2,土壤碳储量分别下降了2.3ˑ109,5.0ˑ108和1.8ˑ109k g [19]㊂王世豪等[20]比较1980年代(1980s)‘中国土种志“和2010年代(2010s)‘中国土系志“土壤样点的土壤剖面属性变化,发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31.0%,其中棕壤㊁暗棕壤和黑钙土降幅分别为35.4%㊁33.8%和26.0%㊂土壤中损失的碳经过微生物分解,以C O 2的形式从土壤中释放到大气中,大气中C O 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进而影响气候变化,使土壤从 碳汇 转为 碳源 ㊂2.2 黑土变薄黑土流失的途径主要有水蚀㊁冻融交替㊁风蚀㊂第一,黑土区典型地形特征为地势平坦的波状平原和低丘台地,气候雨热同期,夏秋季降水常以暴雨形式出现,降雨量大易产生地表径流,冲刷地表导致黑土流失;第二,春季表层土壤先解冻变疏松,有坡的耕地土壤容易被融雪后径流冲刷携出;第三,黑土区每年4月-5月正值干旱大风,此时黑土由于质地松散且地表没有作物覆盖,易产生风蚀导致黑土流失㊂可见,自然因素和人为高强度利用的双重作用导致黑土层变薄㊂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土壤耕层厚度10.0~25.0c m ,耕层平均厚度18.7c m ;黑龙江农垦地区土壤耕层厚度14.0~42.0c m ,耕层平均厚度25.2c m ;吉林省3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19.5c m ,辽宁省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25.4c m ,内蒙古东四盟土壤耕层厚度平均为22.0c m [14],黑土层厚度以年均降低0.1~0.5c m 的速度越来越薄 [18]㊂据测算,黑土地区现有的部分耕地再经过40~50年的流失,黑土层将全部消失[6]㊂2.3 黑土变硬不合理的机械化耕作造成地表压实,导致土壤出现板结现象㊁田间作业时机械行进阻力增加㊁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变差㊂调查显示,大部分黑土区机械翻耕深度低于20c m ,且受农用机械长期作业碾压㊁径流侵蚀和风力侵蚀等因素共同作用,耕地犁底层上移加厚,土壤容重增加导致土壤硬化㊁板结[18]㊂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目前黑土区耕层容重由1.08~1.15g ㊃c m -3增加到1.21~1.27g ㊃c m -3[21]㊂研究表明,开垦20,40和80年的黑土表层土壤容重分别增加7.6%㊁34.2%和59.5%,总孔隙度分别下降1.9%㊁13.2%和22.7%,田间持水量分别下降10.7%㊁27.4%和53.9%,上述3项土壤物理性质与开垦年限密切相关[18]㊂韩晓增等[22]也发现,开垦40年后的黑土土壤容重由0.79g ㊃c m -3上升到1.06g ㊃c m -3,总孔隙度由69.7%下降到58.9%,开垦100年后土壤孔隙度下降到51.3%,土壤田间持水量由57.7%下降到41.9%㊂2.4 黑土微生物多样性变差长期种植结构单一和作物连作导致黑土地土壤养分失衡㊁板结㊁病虫害危害程度加剧,土壤微生物区系紊乱,代谢功能变弱,土体原始生境遭到破坏,导致土传病害时有发生[23]㊂以大豆为例,重迎茬的种植方式导致大豆根系分泌物㊁根茬脱落物和腐解物㊁根际微生物产生改变,导致根际环境恶化,有害微生物比例上升,根部病虫害严重,植株生理代谢失调,致使大豆生育不良而减产和品质变劣[14]㊂2.5 土壤酸化日趋严重施氮是导致土壤酸化的重要因素㊂施入土壤中的氮肥水解为N H +4,之后N H +4转化为N O -3,产生的H +与土壤盐基离子交换,尤其是C a2+不断淋失后导致土壤酸化[24]㊂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后30多年来,黑龙江省㊁辽宁省土壤p H 平均降幅超过了0.5个单位,吉林省土壤p H 降幅为0.2~0.5[25]㊂统计显示,黑土区土壤p H 在5.5~6.5的耕地占46.89%,其中黑龙江省占本区域耕地面积54.90%,农垦总局占75.42%,都存在明显的酸化趋势;不同土壤类型也存在一定程度酸化现象,黑土p H 均为5.98,暗棕壤p H 为5.91,棕壤p H 为6.26,草甸土p H 为6.7,白浆土p H 为5.84,水稻土p H 为6.32[6]㊂黑土酸化主要发生在黑龙江省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草甸黑土和白浆化黑土地带,同时由于较强的土壤酸性活化了土壤重金属(P b ㊁C r ㊁C d)元素,导致其毒性也会相应增加[23]㊂基于2005-2013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吉林省各种土壤类型的p H 相比第二次土壤普查出现了土壤酸化趋势,黑土下降约0.5个单位,酸化程度较大的草甸土和水稻土分别下降了1.4和1.6个单位,白浆土下降0.1个单位[26]㊂3 黑土保护的相关举措党中央㊁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保护㊂习近平总书记就黑土保护工作多次做出了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这些批示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对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的高度重视和对农业绿色生产㊁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认识[27]㊂黑土地保护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第一,科学规划黑土地保护利用㊂国家相关部委和地方政府相继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黑龙江省黑土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吉林省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辽宁省2023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了黑土地保护的指导办法㊁技术模式和保障措施㊂第二,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㊂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 十二五 以来东北四省(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199.00万h m2,其中典型黑土区达到582.33万h m 2,农田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推动耕地质量进一步提升,夯实粮食安全基础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特别将黑土地保护放在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一章节中,凸显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性㊂第三,稳步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㊂国家相关部委会同东北四省(区)人民政府,积极探索推进黑土地保护立法工作㊂2022年8月,我国‘黑土地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㊂2018年,率先颁布实施了黑土地保护地方性法规㊂黑龙江㊁吉林㊁辽宁和内蒙古四省(区)陆续出台了‘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利用条例“‘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4912期 匡恩俊等:黑土地利用现状㊁存在问题及保护策略例“‘辽宁省耕地质量保护办法“‘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保养条例“,以立法形式明确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㊂第四,科技创新支撑黑土地保护㊂东北四省(区)积极探索工程与生物㊁农机与农艺㊁种养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形成了 梨树模式 龙江模式中南模式 三江模式 等10种黑土地综合治理模式㊂4 黑土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4.1 强化政府统筹管理职能4.1.1 强化统筹职能 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工作,强化领导㊁组织㊁协调和监督管理,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统筹制定有针对性的黑土地保护政策㊂建议设置省级黑土地保护办公室,抽调农业㊁国土资源㊁环境保护㊁水利㊁发展改革㊁人社㊁财政等部门工作人员联合办公,进一步设置市㊁县级黑土保护利用办公室,实现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㊂4.1.2 因地制宜 针对不同的生态区和耕作制度,制定针对性强㊁轻简化㊁能落地的黑土保护利用政策;建立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 四位一体 运行机制,激发黑土保护内生动力㊂4.1.3 建立黑土地保护问责机制 参照‘黑土地保护法“和省级黑土保护条例,对于在黑土保护利用工作中不作为㊁慢作为㊁乱作为的组织和个人,有责必问㊁问责必严㊂4.2 强化资金和政策支持4.2.1 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和政策支持 设置稳定的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资金,对于黑土地保护利用完成效果好的主体或个人,给予优先补贴和奖励,例如测土配方施肥㊁化肥减施㊁肥料增效㊁秸秆还田㊁有机替代㊁科学轮作㊁机械施肥等㊂在国家㊁地方科研项目方面,设立黑土保护利用国家级重大专项㊁地方黑土保护利用重点专项㊁揭榜挂帅项目㊁青年科学家项目㊁长期试验监测项目等,建立长期有效的经费支持和管理制度㊂对于黑土保护利用中有重大资金投入的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㊁农田水利建设修缮㊁高效绿色智能农业设备采购等,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补贴㊂4.2.2 多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 对市场资本参与的保护黑土工作,从政策㊁税收㊁环保等方面多元化支持,发挥市场的灵活作用㊂对于黑土保护利用中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或个人,加强补贴和奖励,发挥激励作用㊂引入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㊁兴修水利设施㊁秸秆综合利用㊁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出台多元化优惠政策奖励实施主体,从申请贷款㊁申请项目㊁减免税收等方面积极引导和支持㊂4.3 强化科技支撑4.3.1 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从机制上明确黑土地退化与黑土培育的驱动作用,破解 利用 与 保护 的难题㊂科研机构加强研发,深入分析黑土质量退化㊁养分失衡㊁低产障碍㊁活性降低等问题,破解黑土地 变薄㊁变瘦㊁变硬 的内在机制,开展黑土培育㊁化肥减施增效㊁秸秆肥料化利用㊁有机替代技术及配套机械研发㊁用养结合循环农业等技术攻关,持续提升黑土耕地地力㊂4.3.2 推进集成创新 结合优良品种㊁绿色化肥农药㊁高效栽培模式等开展智慧农作模式攻关,创新集成一批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㊂选取一批基地完善㊁设备优良㊁人员齐整㊁管理到位的典型农场㊁合作社或者种植大户,进行黑土保护利用模式组装,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㊂4.3.3 加强黑土保护平台建设 积极组建国家和区域 黑土保护重点实验室 黑土保护利用创新团队 ,打造黑土保护利用国际科技创新与合作平台,积极发挥 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黑土研究院 的纽带作用,加强与世界黑土国家的人才和项目合作交流,多方面促进世界黑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㊂4.4 强化宣传引导利用宣传标语㊁微信㊁悬挂条幅㊁发放宣传单㊁专家授课㊁举办培训班和现场会㊁设立黑土保护示范区和典型示范户等手段,扩大宣传覆盖范围,结合入户咨询解答,围绕禁止乱占耕地㊁杜绝黑土地破坏违法行为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等方面普及黑土地保护知识㊂通过每年12月5日的 世界土壤日 以及地方宣传活动如 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周 等,引导群众积极关注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导可持续保护和利用黑土资源㊂积极打造黑土地保护先进集体,培养和表彰先进个人,提升基层群众保护黑土地的热情,营造保护好㊁利用好黑土地的浓厚社会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黑土地保护的意识,保护 耕地中的大熊猫㊂参考文献:[1] 李保国,刘忠,黄峰,等.巩固黑土地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84-1193.[2] 葛全胜,王介勇,朱会义.统筹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内在逻辑㊁主要路径及政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75-1183.59黑 龙 江 农 业 科 学12期[3] 魏丹,蔡姗姗,王伟,等.黑土肥力与大豆产量及品质的通径分析[J ].大豆科学,2021,40(1):89-97.[4] 郝小雨.黑土区秸秆还田的改土培肥及增产效应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12):83-88.[5] 魏丹,李世润,辛洪生,等.南美黑土保护措施解析与中国黑土可持续利用路径[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5):1-5.[6] 汪景宽,徐香茹,裴久渤,等.东北黑土地区耕地质量现状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土壤通报,2021,52(3):695-701.[7] 韩晓增,邹文秀.我国东北黑土地保护与肥力提升的成效与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2):206-212.[8] 韩晓增,邹文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研究足迹与科技研发展望[J ].土壤学报,2021,58(6):1341-1358.[9] 张兴义,刘晓冰.中国黑土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J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4):340-344.[10] 中国科学院.东北黑土地白皮书发布会:东北地区黑土地白皮书(2020)[M ].北京:中国科学院,2021.[11] 姜明,文亚,孙命,等.用好养好黑土地的科技战略思考与实施路径:中国科学院 黑土粮仓 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总体思路与实施方案[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46-1154.[12] 隋鹏祥,罗洋,郑洪兵,等.长期耕作对农田黑土团聚体和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23,34(7):1853-1861.[13] 刘洪彬,高嘉鞠,吴梦瑶,等.东北三省黑土区耕地数量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22,53(4):444-453.[14] 魏丹,匡恩俊,迟凤琴,等.东北黑土资源现状与保护策略[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1):158-161.[15] 徐英德,裴久渤,李双异,等.东北黑土地不同类型区主要特征及保护利用对策[J ].土壤通报,2023,54(2):495-504.[16] 黑龙江省政府参事室黑土保护利用课题组.加强黑土保护利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奋斗,2023(2):58-61.[17] 杜国明,马辰.黑龙江省黑土资源保护对策研究[J ].奋斗,2021(16):23-24.[18] 马常宝,王慧颖.国内外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与方向研究[J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2022(11):7-11.[19] 杲广文,汪景宽,李双异,等.30年来东北主要黑土区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动态变化研究[J ].土壤通报,2015,46(4):774-780.[20] 王世豪,徐新良,黄麟,等.1980s -2010s 东北农田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23,34(4):865-875.[21] 张志华,刘亚军.梨树县保护黑土地的做法与建议[J ].科技致富向导,2012(32):383.[22] 韩晓增,邹文秀,王凤仙,等.黑土肥沃耕层构建效应[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12):2996-3002.[23] 梁爱珍,李禄军,祝惠.科技创新推进黑土地保护与利用,齐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用好养好黑土地的对策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5):557-564.[24] 王继红,王洋,于洪波.吉林玉米带黑土酸化与有机质稳定性关系[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22,44(6):657-664.[25] 杨帆,贾伟,杨宁,等.近30年我国不同地区农田耕层土壤的p H 变化特征[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29(7):1213-1227.[26] 王寅,张馨月,高强,等.吉林省农田耕层土壤p H 的时空变化特征[J ].土壤通报,2017,48(2):387-391.[27] 王志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保护利用黑土地中的关键支撑作用[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10):1127-1132.C u r r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E x i s t i n g Pr o b l e m s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S t r a t e gi e s o fB l a c kL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K U A N GE n j u n 1,Z H A N GJ i u m i n g 1,J IJ i n g h o n g 1,W A N G Q i n g y i 2,Y U A NJ i a h u i 1,Z H U Y i n g x u e 1,H A OX i a o yu 1,S U NL e i 1(1.H e i l o n g j i a n g A c a d e m y o fB l a c kS o i l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L a b o r a t o r y o fB l a c kS o i lP r o t e c t i o n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M i n i s t r y o fA g r i c u l t u r e a n dR u r a lA r e a s ,H a r b i n150086,C h i n a ;2.N e n j i a n g No r t hB r a n c h ,C h i n a G r a i nR e s e r v e s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P a r k ,N e n j i a n g 150056,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B l a c ks o i l i st h e"pr e s s u r i z e r "a n d"b a l l a s ts t o n e "o f g r a i n p r o d u c t i o ni n C h i n a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i m p o r t a n t s u p p o r t f o r e n s u r i n g n a t i o n a l f o o d s e c u r i t y .I no r d e r t o 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p r o t e c t b l a c k s o i l ,i m p r o v e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b l a c ks o i l a r a b l e l a n d ,a n d p r o m o t e s u s t a i n a b l e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i s p a p e r f o c u s e do n t h e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b l a c ks o i l ,c l a r i f i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b l a c ks o i l r e s o u r c eu t i l i z a t i o n ,a n a l yz e d t h e q u a l i t y d e g r a d a t i o n s t a t u s o ft h i n n i n g ,t h i n n i n g a n d h a r d e n i n g of b l a c k s o i l i nN o r t h e a s t C h i n a ,a n d s o r t e d o u t t h e p o l i c yp l a n s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r eg u l a t i o n so fb l a c k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f r o mth r e ea s p e c t s ,s ci e n t i f i c p l a n n i n g o f b l a c k 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b l a c k 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 p r oj e c t ,a n d s t e a d yp r o m o t i o no f b l a ck s o il p r o t e c t i o n l e g i s l a t i o n .S u g g e s t i o n sw e r e p u t f o r w a r d f r o mt h e a s p e c t s o f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th e g o v e r n m e n t 's o v e r a l l p l a n n i n g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f u n c t i o n s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f i n a n c i a l a n d p o l i c y s u p p o r t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 s c i e n t i f i ca n d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s u p p o r t ,a n d 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p u b l i c i t y an d g u i d a n c e .K e yw o r d s :b l a c ks o i l ;p r o t e c t i o n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s o i l q u a l i t y ;s o i ld e g r a d a t i o n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a gr i c u l t u r e 69。
《2024年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范文
《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篇一一、引言大黑河作为我国北方重要河流之一,其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黑河上游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考。
二、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1. 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黑河上游地区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流污染严重,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环境。
此外,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排也进一步加剧了河流的污染。
2. 土地资源退化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大黑河上游地区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频发,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生态功能受损。
3. 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大黑河上游地区部分居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屡禁不止。
三、应对思考1. 加强水污染治理为改善大黑河上游地区的水质状况,应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
首先,要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标准,确保污水经过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大黑河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
2. 保护土地资源为防止土地资源退化,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利用规模和强度,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二是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植树造林、修建梯田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三是推广土地整治技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
3. 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要提高大黑河上游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教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三是开展环保公益活动,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范文
《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篇一一、引言大黑河上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其环境状况直接关系到下游地区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就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考。
二、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1. 水资源污染由于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黑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其中,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农业灌溉水的过量使用和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导致河水富营养化,水质恶化。
2. 土地退化大黑河上游地区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采矿等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严重。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
3.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生态环境破坏,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威胁。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三、应对思考1. 加强水污染治理针对大黑河上游地区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
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水达到排放标准;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加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2. 土地资源保护与恢复针对土地退化问题,应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恢复工作。
推广轮作、休耕等措施,减少土地压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恢复土地生态功能;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防止土壤污染和地质灾害。
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为保护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扩大保护区范围,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4. 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为解决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2024年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范文
《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篇一一、引言大黑河作为我国重要河流之一,其上游地区作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也关系到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健康。
本文将就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思考。
二、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1. 水资源污染严重大黑河上游地区由于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导致大量废水、废渣等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和垃圾也未得到有效处理,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污染。
2. 土地退化严重大黑河上游地区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地退化严重,土壤侵蚀、沙化等问题突出。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加剧了河流的泥沙含量。
3. 生物多样性受损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三、应对思考1. 加强水污染防治为了改善大黑河上游地区的水资源污染问题,应采取源头控制、综合治理的策略。
首先,加强工业、农业等生产活动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监管,严格落实排放标准。
其次,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和垃圾进行集中处理和回收利用。
此外,还应加强河流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
2. 实施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针对大黑河上游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应实施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
首先,严格控制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方式。
其次,通过植树造林、草地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
此外,还应建立生态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3. 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为了有效应对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应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
首先,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其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一)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一)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8.12•【字号】•【施行日期】2015.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中、省、市直有关单位:按照省政府法制办《关于开展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黑政法发〔2014〕18号)要求,市政府对2010年以前保留和修改的规范性文件及2010年至2014年12月31日发布的17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现将清理结果公布如下:一、市政府决定,确认《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设立黑河市植树日的政府令》等45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有效(见附件1)。
二、市政府决定,待修改《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通知》等31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2)。
三、市政府决定,废止《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河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等97件规范性文件(见附件3)。
上述废止的规范性文件,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不再执行。
同时,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2014年12月31日之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凡未列入本通知继续有效和待修改规范性文件目录的,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一律废止。
对已公布需要修改的31件规范性文件,要在一个月内修改完毕并对外公布。
附件:1.市政府决定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2.市政府决定待修改的规范性文件目录3.市政府决定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目录黑河市人民政府2015年8月12日附件1市政府决定继续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45件)附件2附件3。
耕地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把各种途径新增耕地都有算做建设耕地 的补充 。 一些建设项 目耕地 对耕地 的压力。 的补充耕地质量 也大不如前 ,0 5年建设 占用耕地 中有灌溉设施 20 33 .. 4严格落实耕地 占补平衡制度 的占 6 %, 7 而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 的仅 占 3 %, 5 据调查土地开发 《 土地管理 法》 确定耕地 占有补偿 制度 , 落实耕地 占补平衡 , 保 新建成 的耕 地 , 其生产 能力 仅为一般耕地的 3 %左 右 , 土壤 要经 证土地合法利用 。2 0 国土资源部 出台 《 0 其 06年 耕地 占补平衡考核办 过 5年左右的培肥才能熟化。 法》 实行补充耕地 与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挂 钩制度 , , 把补充耕地落实
1概 述
定感 , 影响农 民结提 高耕地质量的积极 性。集体所有 的土地采用人 熟时 自愿转让土地 。 口分配 , 耕地零碎难 以采用人 口分 配 , 耕地零 碎难 以形成耕地规模 33 . 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经营 , 以实施农业机械化 , 难 专业化 , 和区域 化 , 耕地产量低 , 单位成 331 . 严格执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本高 , 耕地结农户提供生活保 障的作 用于逐步弱化 , 户对耕地资 农 规划实施 管理是规划工作 的重点和核心 , 规划得 以实施 , 能 才 源 只取不予 , 取多予少的掠夺式经营行为普遍存在 , 耕地质量下降。 实现规划各项 目标和任务 , 在编制规划的 目标应考虑规划实施的可 22 .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严格 操作性和实用性 。 要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土地利用 职权总体规划实施 2 . 公共利益需要 的征地范围不 明确 .1 2 保 障体 系 , 维持规划实施监督 机制和考核体系 , 真正使土地利用 总 《 土地管理法》 规定 : 国家为了共 同利益的需要 , 可以依法对 土 体规划成为实行最严格土地制度的重要手段 。 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因相关 配套政策没有 出台, 对公 33 .2明确征地 范围 . 共利益 的范围没有严格界定 , 在实际操作 中几乎所有的建设用 地项 建议 明确 公共利益需要 的征地范 围 , 控制征 地规模 , 减少 征地 目均可 由政策实施征地 , 在很大程度上减少 了耕地面积 , 影响耕 地 数量 。以立法的方式 明确列 出公共利 益需要 的征地范 围 目录 , 并规 可持续发展。 定 国家 只能在列 出的公共利益需要 的征地范 围 目录内动用征 地的 22 .2预审 内容不全面 . 权力 , 缩减地方政府机构裁量权 。 国土资源部 20 年《 0 1 建设项 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 将合理和集 根据 我国实际 , 公共利益 用地可限军事用 ; 国家政府机关 及公 约化利用土地作 为预审应 当遵循 的原 则之一 , 实际上一些地方 预审 益性事业研究单位用地 ; 能源 ; 交通用地 ; 公用设施用 ; 水利 ; 环境保 对项 目用地标准和总量规模是否符合 有关规定基本上没有审查 , 对 护用地 以及其他法 院裁定公共利益用地 。 建设项 目合理和集约利用土地审查力度不 够, 预审工作走 过场 现象 333 . 积极推进节约, . 集约化用地 相 当普 通 。 建立 完善集约用地 机制 , 完善建设用地定额 指标 , 土地集 约利 223 . 耕地 占补不平衡 . 用评价 指标 体系和考核制度 , 进一步细化各行用地标准 , 挥经济 发 近年来 , 耕地 占补平衡年度土地详查 变更 数据体现 , 只是做 到 手段 , 通过 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 , 城镇土地使用税和 数量平衡 ,在平衡 中包含通过建设应 补耕地 以外途径新增的耕地 , 耕地 占用税 征收标准 , 加大土地取得使用成本 , 缓解新增建设 用地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
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6.29•【字号】黑市政规〔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黑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黑市政规〔2021〕2号黑河自贸片区管委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中、省、市直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黑政发〔2020〕14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系统思维,按照“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建立实施“三线一单”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黑河经济社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保护优先。
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注重分类施策。
根据全市生态环境功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异化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实施动态管理。
根据省级成果管理机制,做好市级统筹的“三线一单”成果数据共享和应用,定期梳理汇总成果内容的变化情况,按程序实施动态更新。
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对增 减挂钩. 的内涵 、 作方法和过程 等进行分 析 , 究政策 在 方上一些试点地区对于指标 的理解 和国土 资源部 的要求是一致的 , 操 研 实施 过程 中的利弊 , 图让政策 明晰化 , 试 为其在具体实 施工作 中的 但是也有一些试点地区过分关注周转 指标 , 似乎周转指标是一切工 施行提供参考 。 作 的重点 。县市政府积极通过整理争取建设用地指标 , 先拆后建 的 1增减挂钩政策的优 势 现象普遍存在 。 由于工作 没有按照要求进行 , 趋于片面 , 必然导致优 1 . 1规范我 国农村城镇 化进 程 , 调控土地和人 口城镇化 的过程 化用地结构 、 提高耕地质量的工作得不到很好 的进行 。 目前 , 我国正处于城镇 化的高峰期 , 容易出现快而乱的现象 , 事 22整理出来 的耕地质量存在问题 . 实上全 国各地 已经 出现不少这样的情况 。 城镇化过程中容易 出现土 耕地 的占用和补充之 间不仅要达成数氧平衡 , 还要做到质量平 地城镇化 了, 但是人 留在农村 ; 或者人跑进城里 了, 但是农村还 留有 衡 。然而实际工作 中, 许多地方只注重耕地数量平衡 , 出现了“ 占优 居住的地方 。 这就是一个城镇化过程不合理 的现象 。 通过城 乡建设 补劣” 的问题 ( 即城镇建设 占用的多是土壤肥力高的优质耕 地 , 通过 用地增减挂钩 , 把拟复垦整理 的地块 和拟用于城镇建设 的地块包含 整理农村建设 用地补充 的耕地多是 土壤条件较差 的劣质耕 地 )虽 , 在一个项 目区 , 这样农村城 镇化相 当于有 了一个对 口的地 方 , 是有 然实现了面积上 的“ 占一补一”但补 充耕地 的质量难 以达到被 占用 , 方向的城镇 化。 由于是先建再 拆( 整理 )在这 个过程中人 口和土地 耕地的质量 , , 使耕地隐 陛减少 。这与这项政策 的“ 耕地 面积不减少 、 是同步城镇化的 , 而且是配套 的 , 城镇化多少土地 , 就城镇化多少人 质量不降低” 相矛盾。 口。所以通过这个途径 , 以一定程度上 调控 目前 城镇 化进程 中的 可 2 . 3性质不 同的两个区域在一起 , 生利益的偏向 产 问题。 在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条件下 , 把城镇 和农村 两个 行政级 1 . 2有利 于城 乡统筹发展 , 动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 别 和性质不 同的区域放在一个项 目区,似乎是 消除 了行政上 的影 通过挂钩政策的实施 , 以使分散 的农村 居民点从 自然形态 向 响 , 可 但是我 国长期形成 了城 市和农 村的 区别 , 国家政策长期偏 向城 规划形态转 变 , 引导农 民有序进 城 , 引导村庄聚并 。通过政策 的落 市 , 已经成为一个思维导 向, 当城市和农 村发 生利益 冲突时 , 利益总 实, 可以将乡村基 础设 施和城市基础 设施逐渐融 为一体 , 不仅推 进 是偏 向城市 。在一个项 目区内 , 本来需要两个行政区协商的事情 变 了村镇基础设施 及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还改善 了居 民的居住条件 。 同 成为在项 目区内解决 , 农村 的利益容易受 到侵犯 。 时把城 乡放在一个项 目区内考 虑 , 首先就避开 了传统 的城 乡界线的 24城市扩张的外部性仍然 留在农村 . 问题 , 定程度上 消除 了行政 的影 响 , 一 可以减少工作 中的一些 障碍 我 国的城市化 过程 中, 城市在不 断扩张 , 不断 占用城 市周边 的 ( 不管是行政区划上还是在农 民工作上 ) 这样有利于统筹安 排城 乡 农村土地 。但是城市建设却 总是停 留在城市 内部 , 。 对于因扩 张而造 工作 , 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 。 成 的外部性影 响 一对农村 的用地布局 、 农地生产能力 、 农村生态 等 1 . 3优化土地结构 ,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的影 响, 几乎很少关心 。 成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 目区, 似乎是 目前我 国的居 民点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 、 、 , 散 乱 布局和结构不 把外部性 内部化 , 然而项 目区仍然是分 为农村 和城镇 的, 而且 目标 合理 。过去农村居 民点整理往往跟着项 目走 , 满足项 目用地 的要求 是增加城镇 建设用地 , 虽然也要优化农村用地 布局和结构 , 保证耕 冈。 这种模式下整理 的 目的主要是项 目的需要 , 如新增多少耕地 、 聚 地数 量和质量 , 城市扩张 的外部性仍 然存 在 , 但 只要 目前城乡二元 并多少村庄等 , 往往 不把 整个 区域的用地结构和土地资源 的优化作 结构存在 , 这个 问题总会存在。 为重点 , 留下许 多生态环境 问题 。 通过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农村 综上所 述 , 减挂钩政 策能够缩减农 村建设用地 , 范居民点 增 规 居 民点整理就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的控制之下 , 从而能够协调各项 建设 , 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 从而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 构 , 促进 工作 , 减少 遗留问题 。另外 , 由于是有计划 的拆建 , 农村居 民点会朝 新农村建设 , 统筹城乡发展 , 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度 , 并为产业经济和 着越来越集 中的方 向发展 ; 同时耕 地和基本农 田中 的一些居 民点会 城镇建设提供发展空 间。 但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有利也有 拆除 , 会相对越来越集 中和成 片。通过 挂钩政策的实施可以在一定 弊 , 在实施过程 中如果 地方政府操作不 当 , 很容易造成不利 的一 面 , 程度 上改变 居民点 “ 、 、 的特 点 , 多 散 乱” 使耕地 和基 本农 田成 片分 流于形式 , 提供建设 用地“ 寻租” 的途径 , 使农村 和农 民的权益很难 布 , 到优化土地结构 和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效果。 达 得到保障。挂钩政策原本是落实耕地 占补平衡的一项政策 , 实施不 1 缩减农村建设用地 , . 4 为地方经 济和城镇建设争取 到发展空 好 , 就仅仅是 占补平衡 的换 一种说法 , 而不是一种新 的行之有 效的 间 方法 , 从而徒增了地方政府用 于编制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规划的行政 这项政策的主要 目的 , 就是要 在建设用 地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寻 成 本 。 找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随着我 国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 , 耕地越来 因此 , 在增减挂 钩项 目实施 过程 中, 应该处理好 城乡统筹 的关 越少, 城镇建设用 地的供给越来越 紧张 , 如何在保证 耕地 的前 提下 系 , 要重视农 民的意愿 , 注意保护好农村利益 ; 同时要避免为了取得 挖 掘城镇 建设 用地 , 成为亟待解决 的问题 。而城 乡建设 用地增 减挂 城镇 建设用地指标 ,只注重耕 地数 量而忽视耕地 质量 的现象发生 , 钩政策 , 目标是 “ 其 建设用 地总量不增加 , 耕地 面积不减少 、 量不 使政策初衷充分实现 。 质 降低 ,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完全符合这个要 求。通过 , 参考 文献 减少 农村建 设用 地 , 为城镇 建设 和经济 发展 “ 结余 ” 出建设 用地指 [] 朋英. 于城 乡建设 用地增减 挂钩 的思考Ⅲ. 1 王 关 国土 资源科技 管 标; 条件好 的地方 , 还有可能增加耕地 。 理. 0() 2 76. 0 2 挂钩政策中存在 的问题和 隐患 【] 2杨巧玲 . 对城镇 与农村 建设用地挂钩 政策 的探 讨 安徽 农业科 21过分 追求建设 用地指标 , . 忽略 了优 化用地 结构 、 高耕地 技 .0 7 提 20. 质量等工作 [】 3胡建生.城 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 模式的 法律 问题 f. J 中国发展观 1 许多地方出现对周转指标的关注度太高 , 期望值过大现象 。地 察 .07 20. 析城 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
《2024年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范文
《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及应对思考》篇一一、引言大黑河作为中国河流生态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中国的环境保护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近期,其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问题包括水质恶化、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也对整个流域的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及其应对策略,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1. 水质恶化大黑河上游地区的水质恶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河流污染严重,水质持续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也对水生生物的生存造成了威胁。
2. 土地退化大黑河上游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所致。
土地退化不仅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加剧了河流的泥沙含量,进一步恶化了水质。
3. 生物多样性减少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由于森林砍伐、湿地减少以及外来物种的入侵,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甚至出现灭绝的危险。
三、应对思考针对大黑河上游地区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综合性的应对策略,以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首先,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力度,严格限制工业污染、农业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以及生活污水的排放。
同时,应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解决大黑河上游地区环境问题的关键。
应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环保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例如,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绿色出行等。
3. 加强生态修复和保护针对已经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应加强生态修复工作。
例如,通过植树造林、恢复湿地、治理水土流失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重要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汇总分析
全国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情况通报为贯彻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切实提高城市节约集约用地水平,部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了城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形成包括2015年度区域初始评价、2016年度区域更新评价、2017年度区域更新评价在内的3轮评价成果,评价时点为评价年度上一年年底。
评价以城市为单元,以各参评城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建设用地为评价对象,评价范围覆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0余个城市。
近期,部对各地上报的评价成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现将评价结果通报如下。
一、评价工作基本情况根据《关于部署开展全国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函〔2014〕210号)的要求,部决定用5年时间开展全国80%地级以上城市和60%县级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
2015、2016、2017年,分别有556个、569个和564个城市参与评价①,占全国城市总数(653个)的85.2%、87.1%和86.4%,覆盖面符合文件要求。
其中,2017年度地级以上参评城市273个,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总数(291个)的93.8%,县级参评城市291个,占全国县级市总数(362个)的80.4%②。
2017年度各省(区、市)参与汇总城市个数见附件1。
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评价选取国土开发强度、城乡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建设用地地均GDP(以下简称“地均GDP”)、建设用地地均固定资产投资(以下简称“地均固投”)、单位GDP增长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GDP地耗”)、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消耗新增建设用地量(以下简称“单位固投地耗”)等①汇总分析涉及的人口、经济数据为地方上报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由统计部门提供;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来源于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数据;土地供应数据为地方上报数据,来源于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
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分析
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分析黑河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近年来,由于中游的水资源不断的开发利用,使得下游的地表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进而导致下游地带水资源的恶化。
因此为了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对于黑河流域的总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改善现有黑河水资源的开发现状。
本文主要对黑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相关的分析,保障了黑河下游水量的正常使用情况。
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防治生态环境恶化的对策,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标签:黑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分析引言黑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北部的祁连山麓,发源于祁连山地,全长大821千米,其流域的水资源主要是祁连山区的冰雪融水和降水,当当流域经过河西走廊时,大部分水会被开发利用,只有少部分水汇入河流终端。
自2002年黑河调水以来,下游居延海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在天气变化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中下游地区的表面径流大幅下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劣。
1、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黑河承担着青海、甘肃和内蒙三省的用水需求,黑河流域的气候较为干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且中游地区人口较多,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较高,过度的开垦和开发使得大量的水资源减少,从而使黑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下面就介绍黑河水资源的利用现状。
1.1 河道断流加剧,地下水位下降。
近些年来,黑河流域出现了生态失衡的现象,耕地出现了盐碱化,同时还伴随着河道的断流,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生态问题不断的恶化,黑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区,主要是以变质岩系为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相对较少,地下水资源主要是基岩的裂隙水,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和计算表明,黑河水资源的地下水资源不断减少,地下水资源主要的补给源是河水和灌溉水,这些都属于地表水的重复资源。
所以现有地下水不合理的开采利用,造成很多的河道断流,湖泊干涸,引起地下水位的下降。
地下水过度开采势必会形成水流的逆转,也将会破坏地下水的生态结构,导致水源的废弃,这些都是黑河流域水资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坚持“四个到位”原则 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对黑河开展例行督察
确的解决方案 , 一 是 要 有 效 整 合 农 业 生 产用 地 、 农机、 生产 物 资 、 粮食
保 科 、八 五九 国土 所组 成 专 题 调研 2 0 0 9年 开 始 , 用 3年 时 间 已 经 完 成 晾 晒 场 等 用 地 , 力 求 使 用 效 益 和 服 组 ,深 入 八 五 九 农 场 对 设 施 农 用 地 了 3 5个 作 业 站 整 体 搬 迁 , 搬 迁 总 户 务 效 能 最 大 化 ; 二 是 根 据 农 场 现代 的用 地 规模 及 用 地 指标 核 定 等 问题 数 3 7 5 6户 、 总人 口 1 . 1 3万 人 , 农 场 化 大 农 业 的 生 产 方 式 与 农 村 小 规 进 行 实地 专题 调研 。 通 过 深 入 到 管 理 区 、 作 业 站 的 城镇 化 率 由 4 3 %增 加 到 9 6 . 3 %。 管 理 区 搬 迁 到农 场 小 城 镇 后 , 模 农 耕 的 生 产 模 式 有 着 本 质 区别 的实 际情况 , 及 时 向总局 、 省 国 土
针 对 性 的整改 建议 。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池市 、 北安市等七个县 ( 市、 区) 进 行 了实 地 核 查 。 经
是 动员 部署 到位 。为确 保督 察 工作 有 序 开展 , 该 过 7天 的 紧 张 工 作 , 督 察 组 完 成 了 全 部 项 目 的 实 地 核
此 次实地 核 查行 程 约 1 2 0 0公 里 ,督 察 组 逐 一 核 实
局 下 发 了 督 察 通 知 ,并 于 5月 1 4 日召 开 了督 察 工 作 动 查 工 作 。
员 大 会 。 对 例 行 督 察 工 作 进 行 了部 署 , 对 发改 、 财政 、 国 确 工作 任 务 , 营 造 了 开 展 督 察 工 作 的 良好 氛 围 。
SWOT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的应用
SWOT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中的应用作者:支春友武丽萍来源:《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第13期SWOT是1970年代以来就在西方广泛应用的一种战略选择方法,SWOT分析就是将内外部环境中各种看似独立的因素运用系统的思想综合起来分析,并由此形成得出了互相关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变威胁为机遇)、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变劣势为优势)的过程。
本文以爱辉区幸福乡为例,以SWOT分析方法对幸福乡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出幸福乡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目前所拥有的发展机遇与优势,面对当前的劣势与挑战因素,扬长补短,规避风险,因势利导,全面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一、幸福乡的土地资源利用基本情况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全区土地面积1437254.17 公顷,分布在全区11 个乡(镇)和省属二个农场及黑龙江内。
区属面积为1217738.45 公顷,农垦210141.38 公顷,黑龙江9374.34公顷,幸福乡乡属面积为19219.62 公顷,其中耕地为6379.81 公顷,园地为1.57 公顷,林地为7887.46 公顷,草地为696.61 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2641.94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为478.85 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为265.14公顷,其他土地占地面积为868.24公顷。
幸福乡农用地面积比重较大,农用地占地14965.45 公顷,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77.87%,其中包括耕地6879.81 公顷,园地1.57 公顷,林地7887.46 公顷,牧草地696.61公顷以及其它农用地(农业生产附属用地,如农田水利设施等)。
农用地比重较大,且以林地为主。
农用地中林地面积占农用地面积的52.7%,超过耕地面积。
建设用地比重偏小,建设用地占地面积3385.93公顷,占全想总面积的17.6%。
其中包括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641.94 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78.85 公顷,水利及水利设施用地265.14公顷以及其他用地(主要是人工造成的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等)。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7.05•【字号】黑市政办规〔2016〕8号•【施行日期】2016.07.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承包正文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市政办规〔2016〕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大连池管委会,中、省、市直有关单位:现将《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黑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7月5日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实施方案为加快推进黑河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依据《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黑政办发〔2016〕38号),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任务以现有农村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材料、土地承包方案、承包台账、承包合同、承包经营权证书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成果为依据,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完善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妥善解决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簿不健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为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调处土地纠纷、完善补贴政策、进行征地补偿和抵押担保提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则(一)守住底线。
必须守住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这一底线,不得随意打破集体土地所有权界限,不得借机违法收回、调整农户承包地。
(二)依法规范。
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以现有土地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等为依据,按照法定内容、程序及相关技术要求,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三)公开、公平、公正。
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信息公开、登记结果公平、纠纷处理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河市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研究(讨论稿)黑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办公室二OO七年七月目录1 土地利用现状 .................................................................................. - 1 -1.1 农用地........................................................................................- 1 -1.1.1 农用地数量................................................................................................- 1 -1.1.2 农用地质量................................................................................................- 2 -1.2 建设用地 ....................................................................................- 3 -1.2.1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3 -1.2.2 交通运输用地............................................................................................- 3 -1.2.3 水利设施用地............................................................................................- 3 -1.3 未利用地 ....................................................................................- 3 -1.3.1 未利用土地................................................................................................- 3 -1.3.2 其它土地....................................................................................................- 3 -2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存在的问题 .................................................. -3 -2.1 节约用地方面问题 .....................................................................- 3 -2.1.1 农村居民点空闲地多................................................................................- 4 -2.1.2 城镇闲置土地多........................................................................................- 4 -2.1.3 建设用地浪费的问题比较多....................................................................- 4 -2.2 集约利用方面问题 .....................................................................- 4 -2.2.1 耕地利用广种薄收、经营粗放................................................................- 4 -2.2.2 农用地投入少,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4 -2.2.3 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高................................................................................- 4 -2.3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方面问题 ......................................................- 5 -2.3.1 单位播种面积产量低................................................................................- 5 -2.3.2 单位耕地面积产值低................................................................................- 5 -3 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评价 .............................................................. - 5 -3.1 影响因素 ....................................................................................- 5 -3.1.2 土地利用的用途和强度方面....................................................................- 6 -3.1.3 自然、社会方面........................................................................................- 6 -3.2 集约利用土地的评价指标..........................................................- 6 -3.2.1 建设用地评价指标....................................................................................- 6 -3.2.2 农用地评价指标........................................................................................- 7 -3.3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 8 -3.3.1 建设用地评价............................................................................................- 8 -3.3.2 农用地评价................................................................................................- 9 -4 黑河市节约和集约用地控制指标 ................................................ - 10 -4.1 用地指标控制标准 ................................................................... - 10 -4.1.1 城镇住宅用地..........................................................................................- 10 -4.1.2 农村居民点用地...................................................................................... - 11 -4.1.3 商业用地.................................................................................................. - 11 -4.1.4 工业用地.................................................................................................. - 11 -4.1.5 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比例.......................................................... - 11 -4.2 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预测............................................. - 12 -4.2.1 城镇建设用地..........................................................................................- 12 -4.2.2 农村居民点..............................................................................................- 13 -4.2.3 工矿用地..................................................................................................- 14 -5 土地节约和集约的途径 ................................................................ - 15 -5.1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 ................................................................... - 15 -5.1.1 耕地整理..................................................................................................- 15 -5.1.2 居民点用地整理......................................................................................- 15 -5.2 加大土地开发力度 ................................................................... - 16 -5.3 加大土地复垦力度 ................................................................... - 16 -5.3.2 挖损地复垦..............................................................................................- 17 -6 促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 ........................................ - 17 -6.1 强化行政管理措施 ................................................................... - 17 -6.1.1 完善科学规划体系..................................................................................- 17 -6.1.2 加强旧城区改造,提高土地建筑容积率..............................................- 17 -6.1.3 健全土地管理制度..................................................................................- 18 -6.2 搞好制度创新........................................................................... - 18 -6.2.1 健全土地节约利用和收益分配的机制..................................................- 18 -6.2.2 推行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政策..............................................................- 19 -6.2.3 推进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 19 -6.3 采取经济杠杆手段 ................................................................... - 19 -6.3.1 运用市场机制..........................................................................................- 19 -6.3.2 采取积极制裁措施,严禁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