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合集下载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论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音乐现代发展历程

音乐现代发展历程

音乐现代发展历程
音乐现代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到来,音乐创作和表演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音乐的现代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音乐,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开始对传统音乐的形式和结构进行挑战。

他们采用了新的和声、节奏和结构技巧,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为音乐创作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中期的前卫音乐,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更加大胆地推动了音乐的创新。

他们引入了电子音乐、序列音乐和声音合成等新技术,打破了传统乐器的限制,创造出了全新的音乐语言。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末的后现代音乐,这个时期的作曲家们开始思考音乐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关系。

他们关注音乐中的语言、符号和意义,探索了更加多元和包容的音乐风格和表达方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音乐的现代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数字音乐技术的出现使得音乐的制作和传播更加方便和广泛。

音乐的跨文化交流和融合也成为了当今世界音乐发展的主要趋势。

总而言之,音乐的现代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对传统形式的挑战到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技术的阶段。

音乐不断创新和变革的过程
中,不仅仅表达了作曲家的个人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社会和时代的变迁。

音乐的现代发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见证。

20世纪上半叶巨变的西方音乐

20世纪上半叶巨变的西方音乐

20世纪上半叶巨变的西方音乐20世纪音乐较于19世纪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打破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和风格一统天下的格局,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有的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究其原因:一方面从音乐本身来看,浪漫主义到了后期,他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发展。

如,理查-斯特劳斯的乐队织体,德彪西印象主义作品中的模糊调性,斯克里亚宾作品中的“神秘和弦”,特别是瓦格纳的半音化和声等这些都使音响更丰富、更复杂了,有了更多的不协和的因素,调性趋于瓦解,这些预示了新的音乐语言的和风格的产生。

为此新音乐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德彪西:交响三折《夜曲》交响三折《夜曲》-《云》:这里是天空呆滞的形象,那里带有缓慢而伤感地移动和消融的云层,它们边移动边温柔地融化为白茫茫的一片。

交响三折《夜曲》-《节日》——这是运动,是在突然迸射出阵阵闪光的气氛下的舞蹈节奏,这里还有一只队列(耀眼夺目的幻象形的影像)的穿插,这队列穿过节日场面与它交融在一起,但是背景始终保持不变。

交响三折《夜曲》-《海妖》:这是大海及其无限多样的节奏,在被月光染成银色的波浪中,产生、散发和向远方传送着海妖的笑声和神秘的歌唱。

另一方面,究其社会外部原因看,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法西斯统治等,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了社会的心理变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个人主义充分发展,创作上不顾公众反应和社会效果的倾向变得普遍起来。

斯特拉文斯基一般说来,20世纪新音乐发展经历两次高潮。

10、20年代和50、60年代。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0、20年代20世纪初,当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继续盛行,瓦格纳、马勒和理夏德-斯特劳斯的影响还很大;法国出现了德彪西、拉威尔的印象主义音乐;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于1909年完成了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他的无调性管弦乐作品也进行了首演,韦伯恩的《六首管弦乐曲》也相继上演,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的上演,都被认为是20世纪初音乐界接二连三的几大“丑闻”。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流派特点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的流派特点
统 的风格 中, 而是利用 民问乐汇创造新 的风格 。巴托 克是 2 0世
派。 它是进入现代音乐最早 的流派。它最先出现在绘画 、 文学等 纪最成功的 民族 主义作 曲家 。他不仅为匈牙利音乐打开了新局 也是 2 0世纪站在现代音乐前列的少数几 位最重要 的革新者 领域 , 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 。 表现主义音乐 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 面 ,
法 西斯 占领 的国家和地区 , 普遍产 生一种 “ 补课” 的要求 , 对那些 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 工业化和现代化所达到 的空前规模 , 影 响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音乐方面音乐家追求新的材料 , 新 的语 言不再把音乐当作听众交 流的工具 , 而 当做纯粹 的个人行为。 在
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为代表人物 , 勋伯格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 被查禁 的作 品, 以及塞用新技法的作 品怀有特殊的好感 。 在这一
代作 曲技法 , 从而对古典音乐进行再创作 。例如 , 旋律 和结构布 局可能是古典的 , 但和声 复杂、 配器音色多变 , 又是现代 的。 有 时
西方音乐大致分为这几个 时期 : 古希腊和罗 马时期音乐 、 中 世纪音乐 、 文艺复兴时期音 乐 、 巴洛克时期 音乐 、 古典主义时期 音乐 、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 和 2 0世纪音乐其 中“ 古典主义时期” 是 西方音乐历史发展到高峰的一个 阶段 ,在这个 时期里也涌现的 大量 的艺术 家作 曲家 , 以莫 扎特 、 海顿 、 贝多芬各 自的成熟期创 作为代 表 , 在器乐及声乐领域所形成的音乐风格 而言。 我个人最 喜欢的是 2 0世纪这个时期 的音乐 , 因为这个 时期 的音乐相对 于 前几个时期 的音乐更为成熟 , 他有着各种各样 的语言风格 , 有的
2 0 1 5 - 0 2

西音史720世纪音乐概述

西音史720世纪音乐概述
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几乎使用了所有的传统体裁进行创作,并为差不多所有常用的乐器写出了重要作品。他钻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到巴赫的复调音乐传统,偏爱对位的织体和控制得体的不协调和声,音乐的抒情性隐含而不外露。
法国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1866—1925)是德彪西的同代人。他认为法国音乐应该是朴实、简单、自然、明确、平凡的,他的观点影响了一代法国作曲家。1920年法国记者科莱的一篇文章标题为“俄国五人团、法国六人团和萨蒂”,其中评论了六位青年作曲家的音乐会。他们是涅格、米约、普朗克、奥里克、杜列和泰费尔。六人团作为创作团体活动的时间不长,他们不同程度上受萨蒂和新古典主义影响,音乐风格发展倾向却差异很大。他们的代表性作品有米约的《巴西组曲》、奥涅格的《太平洋231号》和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乐坛时兴的一种音乐潮流。战争带来的社会、政治的剧变,心灵的创伤,引起了艺术趋向传统的回归。这是一场“返回巴赫”的“新巴洛克主义运动。”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仿效18世纪作曲像亨德尔、库珀兰、斯卡拉蒂、维瓦尔第等的某些风格。他们以不同于战前的方式否定着19世纪。他们极力排斥浪漫主义音乐中那种强烈的主观性,把巴洛克音乐的客观、超然的因素作为自己艺术的准则。他们注重复调技法和18世纪音乐体裁形式的运用,在模仿过去音乐风格的同时,采用现代作曲技法。他们努力摆脱文学、绘画与音乐的联姻,提倡纯音乐,认为音乐的目的就是要建立起自身的秩序。
巴尔托在1911年创作的钢琴曲《猛烈的快板》中,把钢琴作为打击乐器,用敲打和捶击的方法代替钢琴传统优雅的技巧,加之二度密集音群的和弦,产生了狂暴和骇人的音响。
《月迷彼埃罗Biblioteka 是勋伯格1912年创作的独唱套曲。人们熟悉的昔日喜剧中的恋爱失败者、丑角彼埃罗,孤独病态,精神恍惚地回忆着过去。象征主义抽象的歌词,用说与唱紧密结合的“念唱”音调吟出。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欣赏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01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 乐概述
02 代 表 性 流 派 及 特 点
03 代 表 性 歌 手 和 作 品
欣赏技巧和注意事 04 项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 05 乐 的 未 来 发 展
欧美近现代流行音乐概述
起源:20世纪初, 爵士乐和布鲁斯音 乐的出现
流行音乐的发展: 20世纪中期,摇滚、 流行、乡村音乐的 兴起
探 讨 比 利 ·艾 略 特 对 当 代 流 行 音 乐的影响和启示。
音乐风格:流行乡村、流行音乐
代表作品:《Love Story》、 《Shake It Off》
音乐成就:多次获得格莱美奖、 全美音乐奖等荣誉
影响力: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粉 丝和影响力
简介: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美国摇 滚歌手和Biblioteka 曲创作人,被誉为“工 人阶级的诗人”。
特点:通过电子 合成器、电脑音 乐软件等工具制 作,融合了各种 音乐元素,如爵 士、摇滚、流行 等。
代表人物: David Guetta、 Justin Bieber 等。
代表作品: 《Titanium》、 《Sorry》等。
起源:20世纪20 年代的美国南部
特点:简单、自 然、真挚
乐器:吉他、小 提琴、口琴等
多元化发展:20世 纪后期,电子音乐 、嘻哈音乐、R&B 等风格的涌现
数字音乐时代:21 世纪初,音乐流媒 体、数字单曲下载 的普及
特点:易于传唱、节奏 明快、旋律优美、歌词 通俗易懂
分类:摇滚、流行、电 子、嘻哈、爵士等
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接受 融合多种音乐风格和文化元素 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发展产生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娱乐方式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从与音乐,特别与作曲家直接有关的三个方面探讨认识20世纪西方社会历史:①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变化,产生了更多的紧张,不安等情绪。

②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作曲家创新的心理要求加剧。

③个人主义充分发展,作曲家自我意识空前增长。

第一章民族主义音乐1.民族主义音乐或称民族乐派,19世纪,欧洲很多作曲家采用民间旋律和节奏,选用本民族历史或现实事件作为题材,进行创作。

继续与民族主义有关系的现代作曲家有:法雅【西班牙】尼尔森【丹麦】雅那切克【捷克】埃乃斯库【罗马尼亚】查维斯【墨西哥】弗拉基格罗夫【保加利亚】巴托克、柯达伊【匈牙利】沃安·威廉斯、霍尔斯特【英国】希纳斯特拉【阿根廷】维拉·洛勃斯【巴西】艾夫斯、科普兰、哈里斯、格什文【美国】席曼诺夫斯基、卢托斯拉夫斯基【波兰】世纪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相比,不同之处①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有密切联系,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比19世纪有所削弱。

a.巴托克,而英国只是力图在音乐文化上摆脱受统治的地位,寻求本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价值,这点在埃尔加、沃安·威廉斯等作曲家的创作中都有反映。

b.1945年以后,随着西方许多国家民族地位的确定,民族音乐风格逐渐衰退;但是在拉丁美洲、巴尔干和中东等地区,民族风格仍在发展。

②在处理民间音乐素材的原则和方法上,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世纪作曲家(穆索尔斯基除外)往往按照传统的专业音乐方式处理民间音乐,迫使民间音乐“就范”。

世纪,最早区分民间音乐与专业音乐进行创作的是雅那切克,仅使用民间调式,成就最杰出的是巴托克。

③吸取了同时代其他现代音乐流派的创作经验和成果。

3.匈牙利a.多纳伊采用勃拉姆斯等人的音乐语言,创作中具有毫不含糊的德国风格。

他认为,音乐的民族性,只要在一首大型作品中有个别乐章带点民族味就够了,他不关心匈牙利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六)——现代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六)——现代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话(二十六)——现代主义音乐在上期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后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走进现代主义音乐吧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音乐又称现代音乐,指19世纪末以来的整个20世纪的音乐。

在音乐领域,“modernist”这个术语一般指出现在20世纪初左右的音乐语言上的重要分离,在和声、旋律、音响效果和节奏方面的音乐观念里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理解的音乐语言。

现代主义音乐(或称“现代音乐”、“现代派音乐”modernist music)指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中非传统作曲技法,非功能和声体系作为理论支撑的,用新的作曲手法、音乐理论、音乐语言创作的音乐。

并非指20世纪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

特征1旋律上:传统音乐以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进行为基础,20 世纪音乐的旋律则常常是不流畅的,出现有棱角的大跳,有时没有句读,有时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其他音响方式代替旋律。

2 节奏、节拍上:节奏是传统音乐的骨架,而且组织严格;而现代音乐则是节奏自由多变,有的用复节奏,无节奏,有的无节拍、无小节线,有的由演奏者自由安排节奏,还有的是“唯节奏”3 和声上:传统音乐以和谐为美,以三和弦为基础;而现代音乐则打破了这一概念,以音响感觉为依据,不存在传统音乐的和弦结构与功能进行,频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等,采用音团和板块型音群,甚至连和弦的概念也不复存在。

4 调式调性上:传统音乐以大小调为中心,而现代音乐则常常是无调式调性的音乐,有的自创音阶、音列,有的不在旋律范畴中运动,也就失去了调式调性的意义。

5 配器上:传统音乐将各组乐器优化组合,音色强调平衡;而现代音乐则强调个别乐器常用极端音区、噪音,突出打击乐,寻求新的声音色彩和发声器械。

20世纪是音乐多元风格并存的时期,不以全面概括,那些非传统手法的电子音乐、具体音乐等,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等要素,是和传统音乐的彻底决裂,因此对这些音乐不能用传统概念来解释,只有通过音响逐步感受,认识它。

20世纪现代音乐

20世纪现代音乐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一个时期象二十世纪那样风云变幻。

两次大战改变了各国的边界和人们的思想方法,科学正在以令人目眩的速度把我们推向一种尚未为人所知的未来。

在反时代精神的策动下,各种艺术,如绘画、雕刻、文学、戏剧和音乐,正在冲破着各种旧的形式,试图表现新的生活方式。

1.现代音乐的特点在每个国家,本世纪的作曲家们都在对音乐的诸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曲式等进行着实验。

本世纪杰出的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经说过,他赞成这样一种音乐,在其中所有的主题都绝对不出现重复,而且每个小节都应当同前面所有的小节完全不同。

许多作曲家都对节奏进行着实验。

有的作曲家写出了既没有小节线,也根本没有节奏型的乐曲。

其他现代作曲家们正在制造另一种音乐,在这种音乐中,一个管弦乐队或合唱队的两个部分有完全独立的节奏。

这些现代派也许没有认识到:这种不同节奏的同时使用早在美国印第安人的音乐里就已经出现了。

作曲家们还在旋律上,即各音的横向安排上做出了同样令人惊讶的改变。

有些作曲家回到了古希腊人和早年教堂神父们的调式上去;有的作曲家从东方人的滑行音阶取得灵感,将“四分之一音”和比“四分之一音”更小的音程差别运用到了乐曲之中;有些人甚至发明了一架能弹出四分音而不是半音的钢琴。

虽然这种音乐并没有得到发展,但它的确有助于使音乐家们更注意半音阶音乐,即利用所有半音的音乐。

这种对半音的运用最著名的例子是奥地利音乐家勋伯格的十二音音阶。

在形成一个旋律时,十二音音阶(由钢琴上一个八度范围内所有的白键和黑键组成)的每个音都必须逐个用过一次以后才能再用。

当然,这种音乐没有特定的调子,因此被称为“无调性的音乐”。

在和声(即不同的音同时发音)方面,也有一些惊人的新发展。

那些恢复古代调式的作曲家们往往也重新运用了古代的和声,例如多少世纪以来,曾经被传统和声学认为“用起来太僵硬”和“听起来太别扭”的平行四度和五度进行都得到了利用。

在现代音乐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叫做“多调性音乐”的东西,即同时用两个调子写的音乐。

简述美国近现代音乐发展

简述美国近现代音乐发展

| 海外艺术1简述美国近现代音乐发展□孙赫/文美国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文化大国,其音乐也因其多样性和创新性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艺术形式。

20世纪是美国音乐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音乐历史上发生了许多事件,其中包括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主义运动和后现代主义运动等。

这些事件将美国音乐划分为多个阶段,兴起了不同的音乐流派,它们都有各自的文化意义,共同塑成了现代美国音乐的面貌和风格,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本文旨在探讨美国音乐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以及这些发展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首先,将会介绍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以及该阶段的代表作曲家和作品,并分析该运动对美国音乐的影响。

其次,将会介绍二战后的现代主义运动,以及该阶段代表作曲家和作品,并分析该运动对美国音乐的影响。

第三,将会介绍后现代主义运动,以及该阶段代表作曲家和作品,并分析该运动对美国音乐的影响。

第四,本文会涉及其他音乐形式的发展,如迪斯科和嘻哈音乐,以及这些音乐形式对美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最后,本文总结以上几个阶段的发展和变化,强调美国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并分析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意义。

1 第一阶段: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运动20世纪初,美国音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即如何形成自己的音乐特色的问题。

在这个时期,欧洲古典音乐占据了乐坛的主导地位,美国的音乐家和作曲家缺乏自己的独特声音和表现形式。

为解决这个问题,一些作曲家着手探索本土的音乐元素,并将其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中,形成了一种运动风潮,这一运动被称为民族主义运动。

代表这一运动的作曲家包括查尔斯·艾维斯、欧内斯特·布洛赫和亚伦·科普兰等。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美国本土音乐元素,如美国民歌、布鲁斯、爵士乐等。

这些作品旨在探索美国音乐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反映出美国社会和文化的多元特征。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维吉尔·汤姆森的《河流》。

现代音乐史概述

现代音乐史概述

现代音乐史概述引言现代音乐指的是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和发展。

这一时期,音乐经历了许多革新和变革,从而使得现代音乐形式和风格多样化。

本文将概述现代音乐的主要发展阶段和特点。

早期现代音乐20世纪初,现代音乐开始逐渐脱离传统音乐的框架,探索新的音乐语言和创作方式。

这一时期的现代音乐家们,如斯特拉文斯基、德布西和斯科列波夫等,通过使用多样化的和声、节奏和表达手法,创作出了独特的音乐作品。

例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和德布西的《午后的前奏曲》都展示了早期现代音乐的独特风格。

实验主义和序列主义1920年代和1930年代,实验主义和序列主义成为现代音乐的重要流派。

实验主义音乐家们试图挑战传统音乐的限制,通过使用新的音乐理论和技术,创造出具有独特声响效果的作品。

而序列主义音乐则强调音乐的序列性和结构化,探索音符序列的各种可能性。

代表性的实验主义音乐家有约翰·凯奇和埃德加·瓦瑟斯坦。

序列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包括斯托克豪森和韦伯恩。

后现代主义音乐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现代主义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的规范,强调对声音的多元运用和反思。

这一音乐风格的代表人物有约翰·卡奇和卡尔·海因茨·斯托克豪森等。

后现代主义音乐作品的特点是非线性、拼贴式的结构,以及对音乐原则的自由探索。

当代现代音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现代音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代现代音乐融合了传统和电子音乐元素,注重实验性和创新性。

这一阶段的现代音乐家们,如布赖恩·伊诺和菲利普·格拉斯等,通过使用电子乐器和音频处理技术,创作出具有前卫风格的音乐作品。

结论现代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和潮流的演变,每个阶段都带来了新的创作思想和音乐形式。

从早期现代音乐的探索,到实验主义和序列主义的革新,再到后现代主义和当代现代音乐的创新,现代音乐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

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

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

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

它强调艺术整体各方面均衡、完美稳定,追求适度的、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

提倡纯音乐,使听众集中精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

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时,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对古典音乐进行改造.同时,20世纪也出现了新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目标不同,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把人民的生活理想化了,抓住的是民族色彩和气氛,广泛地加以传播。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概述

二十世纪西方音乐概述
, ,


,
,
,
,


,
,
,
,

,

,
【 参 考文 献 】 【 1 ] 罗伯特 摩 根著 陈鸿铎 甘 芳萌 金毅妮 梁 晴 : 译 二 十 世纪 音 乐 一一 现 代 欧 美 音 乐 风 格 史 【 ] 上海市 上 M 海 音 乐 出版 社 2 0 1 4 年 1 月 M ] 上 海 : 上 海 音 乐 出版 【 ] 于 润 洋 主 编 西 方音 乐 通 史 【 2
音乐 鉴 赏
ō
,
·
二 十 世 纪 西 方 音 乐 概述
[摘 要 ] 西 方音 乐 发展 至 浪 漫 主 义 后 期 音 乐 语 言 和 风 格 都 得 到 了 充裕 的 发 展 如 理查德 施特 劳 斯 的 乐 队 织体 德彪 西 印 象 主 义 的 模糊 调 性 斯 克 里 亚 宾 的 神秘 和 弦 以及 瓦 格 纳 的半 音 化 和 声 都 承 前 启 后 地 预示 了 二 十 世 纪更 加 多 元 的 音 乐 语 言 和 风 格 几 代 音 乐 家摸 索 打
, , ,






,
,
,


,

,
,
家 另 辟 蹊 径 打 造 出 一 个音 乐 实 验的 自 由 挥 洒 的 时代 大 多 数 流 派 在 诞 生 的 当 时总 是 当 下 最 时 兴 但 时 空 的 穿梭 一 不 只 经 过 历 中 唯 变 的 有 变 化本 身 史 的冲 刷 和 见 证 分 展 了 下 去 部 风 格 流派 平 稳 有 序 地发 随 着 时 间的沉 淀 愈 历 工 业 关 电 子 发 久 弥 新 正 如与 相 的 音乐 在 历经 数 十 年 后 在 现 下 己 经 发 展 为 一 种 常态 当然 也 有 些 风 格流 派 半 路 天折 如 噪 音 音 乐 ( 陪衬 性 和 效 果 性 大 于 主 旨 ) 序列 音 乐 ( 音 响 的 不 协 和 导 致 其 不 会 走 的太 远 ) 但 这并 不 是 否 认 它 们 的 价值 相 反 它 们 作 为 经 典 将永 远 地 屹 立 在 西 方 音 乐 历 史 的舞 台 各 类 新 事 物 层 出 不 穷 打 造 出 一 个 反 叛 凌碎 又 率

浅析西方现代音乐

浅析西方现代音乐

浅析西方现代音乐一、现代音乐的概念音乐史上把20世纪以后的音乐称为现代音乐。

20世纪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其规模之大,对物质和文化的毁灭性破坏之强,是19世纪任何战争无法比拟的。

由于社会经济危机、法西斯独裁统治等原因,致使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矛盾加剧,引起社会心理发生巨变.使人们产生了更多的紧张和不安,使宗教的正义与博爱、和平与信任观念在人们心中失去了信赖。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什么?集中营、生化武器、核武器等给人们的是巨大的心灵创伤,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精神家园。

现实告诉人们,生活不是那么美好,到处都存在黑暗和丑恶。

在这种背景下,知识分子认为传统的哲学、美学和艺术已经不能反映他们对现实的态度,不能适应他们特殊的思想感情,不能表现不断增长的个人意识。

于是,他们就寻求新的观念来认识世界,寻求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各种现代文化思潮和艺术流派样式纷杂、繁多。

在作曲技法上,打破了古典传统技法的规律,在旋法、节奏、调性关系、和声语言、曲式结构、配器手法等方面标新立异。

作曲家追求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技法和新的内容.采用新的调式、新的和声、新的音程、新的织体进行音乐创作,出现了许多新的记语法、新的作曲方法、新的表演形式等,甚至只是以求新为目的,表现手法与音乐内容不相吻合,走向极端。

这种针对传统音乐及其共性标准而出现的新音乐,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反叛性、实验性和创新性,因此,常会使人感到作品形式怪诞、音响新颖、手法复杂而个性迥异,有时,也让人感到难以接近。

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界自印象主义音乐之后,先后出现了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原始主义、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具体音乐、微分音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点描音乐以及嗓音音乐等等。

20世纪音乐的发展,总体上有两个阶段,即20世纪初到1945年为第一阶段,194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

其中第一阶段包括以法国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和十二音体系、瓦雷兹的实验性作品和哈巴的微分音音乐等,其中还包括战后一些力图创作能让听众接受的音乐的流派,如亨德米特的实用音乐、巴托克和科达伊的民族音乐、苏联社会主义背景下的音乐等。

外国音乐史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复习要点

外国音乐史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复习要点

外国音乐史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复习要

1. 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定义和特征
- 现代主义音乐是20世纪的一种音乐风格,突破了传统音乐的规则和限制,追求独特的表现方式和音乐语言。

- 特征包括:复杂的调性系统,不规则的旋律和节奏,非常规的音色和音响效果。

2. 现代主义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
- 阿诺德·勋伯格 (Arnold Schoenberg):他的十二音技法对现代主义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Igor Stravinsky):他的作品《春之祭》被认为是现代主义音乐的里程碑之一。

- 贝尔托·布莱希特 (Bela Bartok):他以民间音乐为基础,创作了许多独特的现代主义音乐作品。

3. 现代主义音乐的演奏和欣赏技巧
- 现代主义音乐要求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技巧和音乐理解力。

- 欣赏现代主义音乐需要开放的心态和耐心,去体验和理解其中的独特之处。

4. 现代主义音乐对音乐发展的影响
- 现代主义音乐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发展方向,开创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方法。

- 它为后来的音乐风格、技法和实验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5. 现代主义音乐的国际传播和影响
- 现代主义音乐在欧洲和美国等地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广。

- 它对当代音乐创作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发展。

以上是关于外国音乐史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的复习要点,并非详尽的内容,但可作为参考和概述。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

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是世界音乐史上一段极为丰富多彩的历史,从激烈的民族主义风潮到抽象的现代主义,西方钢琴音乐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西方音乐的蓬勃发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历史的变迁。

下面我们试着对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一些分析。

我们不得不提到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音乐。

在这一时期,欧洲的音乐大师们开始对本土民族音乐情有独钟,他们从民间音乐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大量反映民族特色和民间风情的钢琴作品。

例如德国的勃拉姆斯、俄国的舒曼、捷克的德沃夏克等,他们的作品颇受本土音乐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本土风情。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明快的旋律、抒情的情感和朴实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音乐的特征在20世纪初期影响深远,成为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一个重要特点。

随着世界战争的爆发和社会变革的加剧,20世纪中期的西方钢琴音乐逐渐走向了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代表着对传统的颠覆和对现实的抽象表达,这种音乐风格开始在20世纪中期崭露头角。

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美国的康普顿、欧洲的斯托科夫斯基等,他们以更加抽象的音乐语言和更加复杂的音乐结构挑战着传统音乐形式,打破了既定的音乐规则和风格。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复杂的和声、丰富的节奏和抽象的情感,给人一种前所未有的音乐体验。

这些现代主义的西方钢琴作品对后来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又一重要特点。

20世纪末期至21世纪初期,西方钢琴音乐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碰撞,西方钢琴音乐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融合,形成了新的音乐风格和特征。

例如在美国,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开始对西方钢琴音乐产生影响,钢琴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的蓝调、摇滚和放克元素,音乐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前卫化。

这些作品常常表现出明快的节奏、新颖的和声和浓烈的个人风格,展现了西方钢琴音乐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这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成为20世纪末期西方钢琴音乐的一个显著特点。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

20世纪西方音乐20世纪是西方音乐历史上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一个时期,包括许多新的音乐流派和风格的出现,也开始探索各种新的音乐技术和表达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和变化,以及一些重要的创作和表演者和他们的作品。

20世纪初,西方音乐开始经历一个重要的变革,这个时期被称为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前古典音乐的风格和创作模式。

这一时期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在创作中采用了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如序列技术、直接钢琴、电子乐器和随机音乐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手段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加自由和多样化的可能性。

20世纪初,阿诺德·勋伯格创作了一部混合儿童合唱、头声和管弦乐的歌剧《海盗》,被视为现代主义音乐的开始。

在他随后的作品中,他运用序列技术和其他创新手段,如《五首管弦乐奏鸣曲》和《瑰宝内的瑰宝》等,使他成为现代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

此时期还出现了其他重要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斯特拉夫斯基、肖邦、拉威尔、巴托克等,他们的作品代表了现代主义音乐的像样。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爵士音乐兴起,为一位名叫路易斯·阿姆斯朗的音乐家所代表。

他具有宏伟的人物和优美的音乐作品,如《夏威夷音乐》、《老同志》、《卖花的小姐》等。

他的音乐风格与前面所提到的现代主义音乐大相径庭,展现出了新的音乐形式和创作模式。

在他之后,纪录艺人和爵士音乐家如比莉·海曼、艾拉·菲茨杰拉德、弗兰克·达贝勒等人相继出现,以他们个性化的表演和突破性的摇摆乐曲表达了这一音乐风格的特征。

西方另一大流派则是摇滚音乐,起初是由黑人爵士音乐演变而来的,逐渐在青年之间流行开来。

这一时期的创作和表演者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披头士乐队。

他们的音乐风格突破了以往的传统,仅限于乐器、和弦和节奏的现有界限,将自身的曲式和张力赋予了歌曲里的每个音符。

他们获得了全球性的声望和各种荣誉,如《没人比你更好》、《樱花草载着我回家》和《黄色潜水艇》等成为摇滚音乐的经典之作。

现代主义音乐

现代主义音乐

发展
成因
历史
勋伯格、贝格等人的表现主义在音乐思维上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寻找逻辑统一的基础。 直觉和感性不能保证无调性音乐的连贯和统一,因而必须依靠理性的约束,这就出现了十二音音乐。勋伯格把音 阶中十二个半音,分为若干个音列,每个音列的各个音既不重复又不因连续而产生功能和声感的音列(组)。这 种以“音列”及其各种变形为基础的作曲技法,使作曲家能够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创造性,同时它也 保证了无调性音乐作品(尤其是大型作品)的结构统一性。它也许是传统调性思维解体以后,所出现的最具有独 特意义的一种音乐思维方式。勋伯格、贝格和韦贝恩都以各自的实践证明了这种思维在音乐中的可能性。
音乐风格的变迁决定了音乐内部各个组成要素的创新。在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组织结构法等各个方面, 现代音乐都作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这一方面形成了现代音乐本身的主要音响特征,另一方面音乐的表现范围也空 前扩大了。作曲家获得了更多、更丰富的创作手段,但是由于这些技法常常越出了人们的听觉习惯和熟悉的音乐 思维的范畴,听众与现代音乐之间常常出现深刻的隔阂。
勋伯格早期的说白歌唱《月迷彼埃罗》和单人剧《期待》是典型的表现主义的作品。前者系根据颓废派诗人A. 吉罗的诗写成,描写一个神经质的诗人皮埃罗望月狂想中的种种情景,忽而是绞刑架,忽而是老太婆疯狂的情欲, 忽而是狂想者自己当了祭司,主持“血色的弥撒”,掏出血淋淋的心脏,祈求神的赐福。整个作品充满了恐怖、 狂乱、怪诞的内容。《期待》则写了一个女人穿过阴暗的森林寻找情人,而找到的却是情人的尸体的故事。勋伯 格要求演出时“要使听众了解她在森林中充满恐惧,整个演出要使人不失去一场恶梦的印象”。
发自绘画方面的表现主义,其矛头所向是印象主义的客观性。他们认为艺术既不应该“描写”,也不应该 “象征”,而应该直接表现人类的精神与体验,即艺术并非“描写客观眼前所见之物”,而是要“主观地表现物 体在我们眼睛中所出现的姿态”,也就是说要把作者的心灵世界、即所谓内在精神表现出来,而这种心灵世界和 内在精神却是和疯狂、绝望、恐惧与焦灼不安等病态感情以及“人类的不可思议的命运”等结合在一起。音乐上 的表现主义是以奥地利的勋伯格及其弟子A.贝格和 A.von韦贝恩为代表。他们追求形式上的绝对自由,打破旧有 的传统等观点上与绘画上的表现主义一脉相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
众所周知,西方音乐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从宗教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到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直至20世纪的现代主义音乐。

这学期我对西方近代音乐进行了大致的了解,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分析一下西方现代音乐的几种流派与形式。

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十分复杂,一百年间,音乐思潮、作曲风格、音乐技法和表现手法变化十分迅速而频繁,日新月异。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音乐创作受到了象征主义文化和印象派绘画的影响,随之出现了以德彪西为代表的印象派音乐。

印象派音乐,如同印象派绘画风格一样,主要表现倏忽朦胧的主观现象,用迷离恍惚的音乐语言,渲染出闪烁的气氛和色彩。

创作手法上打破了完整的旋律和曲式,配乐上和声纤细柔和,展现给人一幅模糊的、色彩捉摸不定的音画,同时也开辟了一个奇幻的音乐世界。

如德彪西的代表作《牧神午后》,一开始,长笛的主旋律就奠定了全曲田园风的基调,柔和的音色将我们带进了一个梦一般的世界。

如果说印象主义是把人们对外界的印象描绘下来,那么,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的就是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音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个现代流派,同样是由绘画、诗歌领域扩展到了音乐领域。

印象主义常常以大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色彩、光线和气氛,而表现主义抓住的是人的内心的、灵魂深处的感觉和体验。

表现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
伯格,作品强调夸张手法的应用,表现内心强烈的感受,通过梦境象征的手法来释放出心灵深处的痛苦和对现实的不满,并广泛性地运用无调性的作曲技法,作品极富表现力,如勋伯格的《乐迷披埃罗》。

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年,诞生了新古典主义乐派。

它强调艺术整体各方面均衡、完美稳定,追求适度的、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

提倡纯音乐,使听众集中精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

代表人物有著名的斯特拉文斯基,创作时,与现代人的思想感情相结合,并使用现代作曲技法,对古典音乐进行改造。

同时,20世纪也出现了新民族主义音乐。

与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目标不同,19世纪的浪漫主义作曲家把人民的生活理想化了,抓住的是民族色彩和气氛,广泛地加以传播。

而新民族主义乐派则更为深入地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来探讨民族音乐,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20世纪的新民族音乐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与西方现代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相结合,使用尖锐的和音,打击乐般的节奏和古典调式,丰富了现代音乐,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音乐与19世纪音乐理念的决裂。

当然,提到西方近代音乐,就不得不提音乐剧艺术。

百年音乐剧的发展之中,它的发展、兴旺与风靡,几乎贯穿了20世纪,横贯欧美大陆。

音乐剧的巨大魅力,令全球不同肤色、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观众为之着迷。

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从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

音乐剧所表现的是有关人的主题,在那些流行的音乐剧作品中,人们读到了命运,人生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道德准则等等。

更重要的是,在表现这些主题时,音乐剧用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手段,而且拥有一种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用一种幽默、潇洒的心态运化其间,从而洋溢着一股热烈的青春气息和活泼的生命力,给人们树立了一种充满朝气极具魅力的形象,强烈地感染着、感动着每一个人。

因此,音乐剧在20世纪的舞台上塑造了一种开放的、乐观的、幽默的人格类型,对当代青年的生活以及人格魅力的培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例如家喻户晓的《猫》、《俄克拉荷马》、《发胶》、《歌剧魅影》等等。

当然,20世纪的西方现代音乐也不能不提爵士乐、乡村音乐、摇滚乐等等。

总之,随着二十世纪西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西方的音乐文化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多文化、多艺术融合,共同丰富着人民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