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讨论课第一题
机械原理总结报告-偏心圆盘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讨论课总结报告一、目的: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和扩展课堂所学知识,学会概念、方法的灵活运用,深刻理解各种题目中蕴含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提高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方法:1教师提前将讨论题目公布,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做准备,每组在上讨论课前将各题目的求解过程准备充分。
在讨论课上,由教师引导,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和思考各抒己见,让他们的创造力和智慧相互激励。
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既学习新知识,又传授新知识,每位学生都有对讨论课做贡献的责任,增加了与教师深入讨论的机会。
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研讨习惯,学会了如何讨论一些科学问题。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争论。
三、题目:图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运动简图,要求在图上画出:1)凸轮的理论廓线β;2)凸轮基圆并标出半径r0;3)图示位置压力角α;4)从动件AB从最低位置到图示位置所摆过的角度ψ.四、过程:上图所示偏心圆盘凸轮机构运动简图:1)凸轮的理论廓线β2)凸轮基圆并标出半径r0:以OB为半径O为圆心作圆是理论轮廓线(将滚子中心B假想为尖端摆动从动件的尖端,按照尖端摆动从动件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方法做出曲线,这条曲线是反转过程中滚子中心的运动轨迹,我们称之为凸轮的理论轮廓线),以C为圆心作圆切于理论轮廓线O为基圆(凸轮理论轮廓线的最小向径rb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rb称为基圆半径)。
3)图示位置压力角α(凸轮对从动件作用力的方向线与从动件上力作用点的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作圆B与圆O的切法线,再作AB的垂线,两线的锐夹角为压力角a4)从动件AB从最低位置到图示位置所摆过的角度ψ:做出最低位置图与图示位置图,最低点的位置即B点到C点的最近点,又因为r0+AB>CB所以以A为圆心,AB为半径做圆与基圆C的交点,则图示为摆过的角度五、总结:在解决此类问题是我们要弄清楚凸轮的各种定义,避免由于混淆定义而做错题目。
另外作图时候严格按照尺规作图,规范作图,减少误差。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它们分别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簧上,两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和k2。
求当两个物体分别受到的外力分别为F1和F2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F1/m1,a2=F2/m2。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a=F/m。
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位移是多少?答,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位移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的位移。
解出x=F/k,即弹簧的位移与外力成反比。
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周期是多少?答,根据弹簧的振动周期公式T=2π√(m/k),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周期与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有关,与受到的外力无关。
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幅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x=Acos(ωt+φ),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幅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频率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f=1/2π√(k/m),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频率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7. 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圆盘受到外力F时,圆盘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通过《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不仅传授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同时融入思政教育,达到以下目标:1.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和匠人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思政结合点1. 中国古代机械发明介绍指南车、记里鼓车、地动仪等古代机械,展现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思政元素:文化自信、匠人精神。
通过这些古代机械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传承匠人精神。
2. 蒸汽机与内燃机的发展历程讲述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在工业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思政元素:文明之光、科学精神。
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科学精神。
3.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深入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机构、运动副、自由度等。
思政元素:透过现象看本质、发展的观点。
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能力。
4. 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成就展示我国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成就,如高铁、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突破。
思政元素:复兴之路、责任担当。
通过这部分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复兴大业中的使命和担当。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将机械原理知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验证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深入思考思政问题。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机械原理和思政内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价:布置与机械原理和思政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给出反馈。
3. 测试与考试评价:通过测试和考试来检验学生对机械原理和思政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机械原理》课程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旨在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机械原理教案范文
机械原理教案范文教案:机械原理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机械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机械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机械原理的应用案例;2.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讲义、教学PPT;2.机械模型和实物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1.引入机械原理的概念,并和学生一起探讨机械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展示一些机械原理的应用场景,并让学生猜测其工作原理。
Step 2 知识讲解(20分钟)1.介绍机械原理的概念和分类。
2.分别介绍杠杆原理、摩擦原理、齿轮原理、滑轮原理等常见的机械原理。
Step 3 实例分析(30分钟)1.展示一些机械模型和实物实例,如剪刀、自行车、钟表等,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2.分组让学生尝试设计、制作一个小型机械模型,要求模型需要运用至少两种机械原理。
Step 4 学生展示和评价(20分钟)1.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说明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机械模型的原理和功能。
2.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对展示的机械模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
Step 5 拓展应用(15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机械原理的应用案例,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机械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2.分组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展示和解释他们的设计方案。
Step 6 小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总结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研究一个机械原理的应用案例,并写一篇小论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对机械原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讲解,通过实例分析和拓展应用的方式,增加了学生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应用能力可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机械原理与设计(一))
机械原理与设计(一)课程思政方案及实施案例
一、素质目标
1)具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探究与实践的科学精神;
2)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
3)提升学生创新设计能力;
4)良好的交流、沟通、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实施案例
案例1:机器与机构
以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为例,它属于动力机器,该机器内含三种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
其中由缸体、活塞、连杆、和曲轴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当燃气在缸体内腔燃烧膨胀而推动活塞移动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围绕其轴线转动,从而实现了从移动到时转动运动形式的转换。
这三种机构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相互协调、协同工作,将燃油燃烧的热能转变为曲轴转动的机械能,从而使这台机器输出旋转运动和驱动力矩,成为能做有用功的机器。
通过该环节的教学实施,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互相配合、注重团队的工匠精神。
案例2:前段时间因为韩国部署萨德导弹事件引发空前的爱国热潮,我也在思考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这一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激发学生对机械专业的热爱。
萨德导弹就是军工机械,从机械大概念来说就是机械,在我教学的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中,在教学内容引入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起学习,起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也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好机械专业的决心和信心。
机械原理试题库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库及答案1. 问题:什么是机械原理?答案:机械原理是研究机械运动和力学性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涉及到力学、材料学、电气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 问题:什么是力学?答案: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力的作用和物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变形力学等分支。
3. 问题:什么是力?答案: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速度或形状的作用。
它是一个矢量量,有大小和方向。
4. 问题:什么是力的平衡条件?答案:力的平衡条件是指在一个物体上作用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它可以分为力的平衡和力的矩的平衡两个条件。
5. 问题:什么是摩擦力?答案:摩擦力是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阻碍其相对运动的力。
它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两种形式。
6. 问题:什么是杠杆原理?答案:杠杆原理是指在平衡条件下,杠杆两边所受到的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
它描述了杠杆的力学性质。
7. 问题:什么是滑轮原理?答案:滑轮原理是指通过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来实现力的传递或减小的原理。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时根据滑轮的个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
8. 问题:什么是齿轮原理?答案:齿轮原理是指通过两个或多个齿轮的啮合,实现力的传递和传动的原理。
齿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速度和扭矩。
9. 问题:什么是机械传动?答案:机械传动是指通过齿轮、皮带、链条等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机械系统中的过程。
它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转速。
10. 问题:什么是弹簧原理?答案:弹簧原理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弹簧会发生弹性变形,并反向作用力的原理。
弹簧具有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功能。
机械原理答案重点(课后习题)
题2-14 图a 所示是为高位截肢的人所设计的一种假肢膝关节机构,该机构能保持人行走的稳定性。
若以颈骨1为机架,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和计算其自由度,并作出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大腿弯曲90度时的机构运动简图如虚线所示。
(如图2-5所示)2) 5=n 7=l p 0=h p10725323=-⨯-⨯=--=h l p p n F弯曲90º 时的机构运动简图题2-16 试计算如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
图a 、d 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图b 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图中在D 处为铰接在一起的两个滑块);图c 为一精压机机构。
并问在图d 所示机构中,齿轮3与5和齿条7与齿轮5的啮合高副所提供的约束数目是否相同为什么解: a) 4=n 5=l p 1=h p11524323=-⨯-⨯=--=h l p p n F A 处为复合铰链b) 解法一:5=n 6=l p 2=h p12625323=-⨯-⨯=--=h l p p n F解法二:7=n 8=l p 2=h p 虚约束0='p 局部自由度 2='F12)0282(73)2(3=--+⨯-⨯='-'-+-=F p p p n F h l 2、4处存在局部自由度c) 解法一:5=n 7=l p 0=h p10725323=-⨯-⨯=--=h l p p n F解法二:11=n 17=l p 0=h p虚约束263010232=⨯-+⨯='-'+'='n p p p hl 局部自由度 0='F 10)20172(113)2(3=--+⨯-⨯='-'-+-=F p p p n F h l C 、F 、K 处存在复合铰链d) 6=n 7=l p 3=h p13726323=-⨯-⨯=--=h l p p n F齿轮3与齿轮5的啮合为高副(因两齿轮中心距己被约束,故应为单侧接触)将提供1个约束。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问题
机械课程设计答辩问题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包括力学、传动、机构等方面。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计算机械参数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机械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机械原理基本概念: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基本原理。
2.机械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皮带传动等。
3.机械机构:杠杆、滑轮、螺旋等机构原理。
4.机械设计:简单机械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5.机械实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机械原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运用能力。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课后参考答案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题7-7如图所示为一机床工作台的传动系统,设已知各齿轮的齿数,齿轮3的分度圆半径r 3,各齿轮的转动惯量J 1、J 2、J 2`、J 3,因为齿轮1直接装在电动机轴上,故J 1中包含了电动机转子的转动惯量,工作台和被加工零件的重量之和为G 。
当取齿轮1为等效构件时,试求该机械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J e 。
解:根据等效转动惯量的等效原则,有∑=⎥⎥⎦⎤⎢⎢⎣⎡⎪⎭⎫ ⎝⎛+⎪⎭⎫ ⎝⎛=ni i Si Si i e J v m J 122ωωω 212133212221221⎪⎪⎭⎫ ⎝⎛+⎪⎪⎭⎫ ⎝⎛+⎪⎪⎭⎫ ⎝⎛+⎪⎪⎭⎫ ⎝⎛+=''ωωωωωωωv g G J J J J J e 2322123232213221222121⎪⎪⎭⎫ ⎝⎛+⎪⎪⎭⎫ ⎝⎛+⎪⎪⎭⎫ ⎝⎛+⎪⎪⎭⎫ ⎝⎛+='''Z Z Z Z r g G Z Z Z Z J Z Z J Z Z J J J e 题7-9已知某机械稳定运转时其主轴的角速度ωs =100rad/s ,机械的等效转动惯量J e =0.5Kg ·m 2,制动器的最大制动力矩M r =20N ·m (该制动器与机械主轴直接相联,并取主轴为等效构件)。
设要求制动时间不超过3s ,试检验该制动器是否能满足工作要求。
解:因此机械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J e 及等效力矩M e 均为常数,故可利用力矩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dtd J Me e ω= 其中:25.020m kg m N M M r e ⋅=⋅-=-= ωωωd d d M J dt r e 025.0205.0-=-=-= ()s t S S 5.2025.0025.0==--=∴ωωω由于 s s t 35.2<= 所以该制动器满足工作要求。
题7-11 在图a 所示的刨床机构中,已知空程和工作行程中消耗于克服阻抗力的恒功率分别为P 1=367.7W 和P 2=3677W ,曲柄的平均转速n=100r/min ,空程中曲柄的转角φ1=120°。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探讨【摘要】本文围绕“机械基础”课程展开探讨,从内容与特点、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教学改革建议等五个方面展开讨论。
在传统教学方法分析中,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现代教学方法探讨中,探讨了如何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问题与挑战;在教学改革建议中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内容,并展望了“机械基础”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改革建议、总结、展望、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机械基础课程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涉及力学、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内容,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当前高校教育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已成为教育界和工程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传统的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讲授、板书、习题讲解等方式,学生passively接受知识,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借鉴现代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与特点、传统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1.2 研究意义机械基础课程作为工科学生必修课之一,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机械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学生能够建立起对机械原理和工程实践的扎实基础,为将来的专业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机械基础课程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教育教学的角度,更关乎到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
深入探讨和研究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理学]机械原理总结课电子教案焦映厚上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理学]机械原理总结课电子教案上课日期:上课年级:上课科目:理学课时:1课时编写人:焦映厚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2)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原理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原理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机械原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2)机械原理在复杂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机械原理知识;(2)学生分享自己对机械原理的理解和感悟。
2. 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教师通过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2)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 实践活动:(1)教师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价。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和应用方法;(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机械原理知识和应用方法;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学生能够理解机械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3)学生能够运用机械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案例名称:机械原理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二、案例目标:通过本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其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案例内容:1. 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
2. 我国古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如指南车、水碓磨、龙骨水车等。
3. 我国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如高铁、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
4. 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我国古代和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进行讨论,培养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
4. 情感教育法: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古代和现代机械工程的一些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历程。
2. 讲授新课:讲解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我国古代和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其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机械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价值,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机械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实践操作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国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
200612机械设计基础A2复习指导
200612机械设计基础A2复习指导第一篇:200612机械设计基础A2复习指导机械设计基础A2课程重点2007年1月2日第1章机构的组成和结构重点要求3个方面:学会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熟练的工程表达能力,能将工程图或自行构思的原理方案用简图正确表达;掌握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包括自由度计算(虚约束、局部自由度)了解机构组成的原理,掌握拆杆组,并判断机构的级别。
复习指导:⌝典型题型:给出功能要求及一种设计方案,判断方案的可行性(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根据功能要求,修改方案,或要求构思新机构方案,对已构思出的方案进行分析。
⌝要审好题,不能答非所问,例如修改方案,找出方案出错的位置,修改此处;而你完全重新设计一个方案,是不对的。
⌝要严格按规定的标准符号和线条,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弹簧是否是构件?为什么?典型题目:第一次讨论课第一组题目1、下图所示为手动冲床一个设计方案的示意图。
设计思路是:动力由摇杆1输入,通过连杆2使摇杆3往复摆动,摇杆3又推动冲杆5作往复直线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按比例绘制出该设计方案的运动简图,分析该方案能否实现设计意图,并说明理由。
若不能,请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至少3种修改方案,画出修改后方案的运动简图,并分析各种改进方案的优缺点。
2、下图所示为一脚踏式推料机设计方案示意图。
设计思路是:动力由踏板1输入,通过连杆2使杠杆3摆动,进而使推板4沿导轨直线运动,完成输送工件或物料的工作。
试按比例绘制出该设计方案的运动简图,分析该方案能否实现设计意图,并说明理由。
若不能,请在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至少3种修改方案,画出修改后方案的运动简图,并分析各种改进方案的优缺点。
3、下图所示为一设计人员初拟的简易冲床的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带动齿轮2连续转动;与齿轮2固结在一起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带动冲头4上下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冲压工件的目的。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机械原理(山东联盟—山东交通学院)》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5分)机械常用机构有A.凸轮机构B.涡轮机构C.齿轮机构D.连杆机构2【判断题】(5分)机器动力学是分析机器在运转过程中其各构件的受力情况,以及这些力的作功情况A.对B.错3【多选题】(5分)机器是一种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可用来变换和传递()A.能量B.信息C.物料D.运动4【单选题】(5分)机械是()和机器的总称A.构件B.零件C.机构5【判断题】(5分)机构是指一种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装置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5分)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A.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C.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2【单选题】(5分)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_确定的运动。
A.没有B.可能有C.不一定D.有3【单选题】(5分)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___个自由度。
A.6B.3C.5D.44【单选题】(5分)杆组是自由度等于_的运动链。
A.原动件数B.2C.D.15【单选题】(5分)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3B.1或2C.1D.2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可动构件上重合点的速度相同,则该点称为它们的绝对瞬心B.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两构件上的重合点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该点为两构件瞬心C.两构件构成高副,则它们的瞬心一定在接触点上D.在机构中,若某一瞬时,一可动构件上某点的速度为零,则该点为可动构件与机架的瞬心2【判断题】(5分)瞬心是作平面运动的两构件上瞬时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也就是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A.错B.对3【判断题】(5分)作平面运动的三个构件之间共有三个速度瞬心,它们不一定位于同一直线上。
A.对B.错4【判断题】(5分)在平面机构中,有n个活动构件,则该机构的瞬心总数为n(n-1)/2A.错B.对5【判断题】(5分)速度瞬心是两刚体上相对速度为零的重合点A.错B.对第四章测试1【判断题】(5分)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A.对B.错2【判断题】(5分)平面摩擦的总反力方向恒与运动方向成钝角A.错B.对3【判断题】(5分)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
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机械原理课程教案—齿轮机构及其运动设计课时安排: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齿轮的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
3. 能够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啮合条件。
2. 案例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
3.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教学内容:1. 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齿轮的啮合条件3. 传动比计算4. 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5. 齿轮机构设计实例分析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齿轮机构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齿轮机构在机械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 讲解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解释齿轮机构的特点、工作原理和分类。
3. 讲解齿轮的啮合条件:介绍齿轮啮合的基本条件,如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4. 讲解传动比计算:解释传动比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传动比在齿轮机构中的作用。
5. 案例分析:分析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如减速器和变速器的设计。
6.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讨齿轮机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如啮合条件、传动比选择等。
三、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齿轮机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
2. 作业布置:布置有关齿轮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课程报告:要求学生分析一个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实例,评估其设计合理性。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原理教材相关章节。
2. 图片:齿轮机构的图片。
3. 视频:齿轮机构的运动原理视频。
4. 练习题:相关齿轮啮合条件和传动比计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延伸1. 深入学习其他齿轮机构的分类,如蜗轮蜗杆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等。
2. 研究齿轮机构的运动仿真,深入了解其运动特性和性能。
3. 探索齿轮机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设计和优化方法。
六、教学过程7. 讲解齿轮机构的运动设计:介绍齿轮机构运动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运动传递分析、齿轮尺寸计算等。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1. 列举并解释一下机械原理中的三大支配因素。
- 动力:指施加在机构元件上的力或力矩,用来驱动机构执行运动或产生工作效果。
- 运动:指机构元件相对运动的方式、路径和速度。
- 连结:指机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两种形式。
2. 解释一下机械原理中的三大运动副类型。
- 滑动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只能沿着一条确定的直线运动,如推拉杆、滑块等。
- 旋转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只能绕一条确定的轴线旋转运动,如轴承、齿轮等。
- 滚动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存在滚动运动,如滚子轴承、滚珠丝杠等。
3. 什么是机械原理中的受力分析方法?受力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和力矩关系,找出各个元件的受力情况,以解决机构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力平衡法、力矩平衡法、虚功原理等。
4. 什么是力平衡法?力平衡法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它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所有物体受力之和为零,可用来解决机构中受力平衡问题,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5. 解释一下力矩平衡法。
力矩平衡法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矩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机械原理中,力矩平衡法常被用于解决转动副运动问题,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矩和力矩的方向。
6. 什么是虚功原理?虚功原理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虚功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虚功原理是基于功率平衡的原理,即虚功平衡原理,在机械原理中常用于分析运动副的受力情况和功率传递效率。
7. 介绍一下机械原理中的摩擦现象。
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由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的阻碍运动的力。
在机械运动中,正常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力,摩擦力会导致机械能的损失、能量的消耗和部件的磨损。
因此在机械原理中需要对摩擦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析。
《机械原理》教案(2)
《机械原理》教案适用班级:机本开课时间: 20 -20 学年第学期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附件: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案2、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3、机械原理教学设计一览表4、机械原理教学进度表5、机械原理学习指南6、机械原理MCAI教案(单行本)7、班级情况一览表机电工程学院2006年8月第一章绪论(1)总课次:1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1)总课次:2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2)总课次:3重算锯床的F复合铰的表现形式:2)由滚子凸轮机构的F计算问题引出——局部自由度定义处理方法重算滚子凸轮机构滚子与齿轮的区别3)虚约束定义由机车车辆联动机构的分析引入——轨迹重合中的虚约束进一步引入——导路平行的多个移动副——轴线重合的多个转动副——接触点法线重合的多个高副由行星轮系机构分析引入——机构中的对称部分由以上虚约束的出现情况强调其几何条件的重要性简介虚约束的作用4)实例综合分析计算机构自由度并判定其运动的确定性。
3、机构组成原理1)全低副机构基本机构(级机构):定义形式基本机构的F=1从动件系统:定义基本机构=原动件数对基本机构的F进行分析——原动件数=基本机构的F由机构运动确定性条件推出——从动件系统的F=0推出n与pL的关系杆组:定义级杆组:(一个构件上运动副数最多为2个)——表现形式级杆组:(一个构件上运动副数最多为3个)——表现形式机构组成原理作业习题:续2-9 2-10 及2-13 思考2-8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3)第三章机构的性能分析(1)总课次:4教学内容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及结构分析;平面机构的综合;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和方法;平面机构位置图和动点轨迹的求法简介速度瞬心的概念及求法重点难点重点: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速度瞬心的概念难点: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及相对瞬心与绝对瞬心课件素材使用由高副低代的几种特殊情况的图片简介其分析方法;由机构结构分析实例图片讲解分析步骤;由机构综合常见形式动画简介机构综合方法。
机械原理课件第八版
欢迎来到机械原理课件第八版!通过这个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机械原理的 基础知识,并深入了解物体的力学特性和运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课件内容概述
本课件主要包括机械原理的基础介绍、物体的力学特性、运动和力学的基本 定义、质点、刚体和力的概念、平衡条件和动力学方程、应用实例和习题解 析,以及结论和要点。
结论和要点
通过学习本课件,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并能 够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和设计中。
质点、刚体和力的概念
了解质点、刚体和力的概念对于机械原理的应用非常重要。我们将研究这些 概念以及它们的重要性。
平衡条件和动力学方程
学习平衡条件和动力学方程是理解机械原理的关键。我们将解释这些概念,并通过实例和习题进行深入探讨。
Hale Waihona Puke 应用实例和习题解析在这个部分,我们将通过实际的应用实例和习题解析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机械原理的应用和实践。
机械原理基础介绍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介绍机械原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与机械设计 和工程相关的基础知识。
物体的力学特性
了解物体的力学特性对于理解机械原理至关重要。在这个部分中,我们将研 究物体的质量、惯性和重心。
运动和力学的基本定义
学习机械原理的关键是掌握运动和力学的基本概念。我们将详细讨论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力的相关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