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原理与应用教案(第六章)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课程设计1. 简介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遥感原理的深入学习,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应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共包括 3 个模块,分别为:遥感基础原理、图像增强与分类处理、遥感数据分析。
2.1 遥感基础原理本模块主要介绍遥感的基础知识和原理,包括:•遥感的定义和分类•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遥感数据处理流程•遥感数据的解译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性。
2.2 图像增强与分类处理本模块主要介绍图像增强和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图像增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常见的图像分类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类方法通过对实际数据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图像增强和分类的基本技能。
2.3 遥感数据分析本模块主要介绍遥感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遥感数据的预处理方法•基于遥感数据的地理信息分析•遥感数据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实际数据,让学生了解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和作用。
3. 实践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遥感技术的应用,本次课程设计设置了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使用常见的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如ENVI、ERDAS等,对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进行遥感数据分析和图像分类实验;•对某个区域的遥感数据进行解译和分析,得出该区域的地理信息和资源环境状况。
4. 教学方法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授课:通过PPT和讲解,介绍遥感原理和方法;•实践操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方法;•个人报告:对学生进行个人课题报告,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组织能力。
5.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和掌握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管理中的应用;•能够使用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掌握图像增强和分类的基本技能;•能够使用编程语言进行遥感数据分析和图像分类实验。
大气遥感第六章:大气效应校正和大气参数反演
(2)对于热红外波段,多次散射一般可以忽略不计,但大气和地表 自身发射必须考虑。
(3)对于中红外波段,则既需要考虑地表与大气自身的发射,同时 又要考虑大气的多次散射作用,因此更加复杂,我们不展开讨论。
23
仅讨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 为了问题的简化,在地表朗伯体、大气水平均一假设条件下, 我们可以得到:
其中
,
; 分别为观测天顶角与太阳天顶角;
为传感器接L受(到v的) 辐射亮度, 为观测方向的路径辐射项; 为地
表反射率;S为大气下界的半球反射率; 为大气层顶与太阳光垂直
方向的通量密度。
9
利用入射太阳辐射项 归一化上式可得:
从物理实质上看,这是地-气系统辐射传输问题,对 地表遥感而言,即为大气效应校正问题,而对大气遥感 而言,则是地表背景作用的扣除问题,确切的说,这是 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对同一波长而言,卫星对地观测在同一时刻只有一 个观测值,而至少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未知量(即大 气光学厚度和地表反照率),因此问题的解事不确定的, 必须要增加新信息,以解决反演求解的不确定性。
14
(4)其它大气校正方法
·直方图匹配法(Histogram Matching Methods):假设晴空条 件与大气浑浊条件下地表反射率的直方图分布相同;算法被ERDAS和PCI 等图像处理软件采用;
·反差减少法(Contrast Reduction Methods):气溶胶散射 减小地表反射率的差异,因此局部图像方差可以用于估算气溶胶光学厚 度;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6章-遥感作业(1)
第六章遥感图像辐射校正名词解释:辐射定标、绝对定标、相对定标、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图像增强、累积直方图、直方图匹配、NDVI、图像融合1、辐射定标:是指传感器探测值的标定过程方法,用以确定传感器入口处的准确辐射值。
2、绝对定标:建立传感器测量的数字信号与对应的辐射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目标作定量的描述,得到目标的辐射绝对值。
3、相对定标:又称传感器探测元件归一化,是为了校正传感器中各个探测元件响应度差异而对卫星传感器测量到的原始亮度值进行归一化的一种处理过程。
最终得到的是目标中某一点辐射亮度与其他点的相对值。
4、辐射校正:是指消除或改正遥感图像成像过程中附加在传感器输出的辐射能量中的各种噪声的过程。
5、大气校正:是指消除大气对阳光和来自目标的辐射产生的吸收和散射影响的过程。
6、图像增强:为了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7、累积直方图:以累积分布函数为纵坐标,图像灰度为横坐标得到的直方图称为累积直方图。
8、直方图匹配:是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个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图像直方图类似。
也称生物量指标变化,可使植9、NDVI: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
NDVI=B7−B5B7+B5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
10、图像融合:是指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
问答题:1.根据辐射传输方程,指出传感器接收的能量包含哪几方面,辐射误差及辐射误差纠正内容是什么。
根据辐射传输方程,传感器接收的电磁波能量包含三部分:1)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面,经地面发射后又经过大气的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2)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3)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过大气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辐射误差包括:1)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2)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3)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
辐射误差纠正的内容是传感器辐射定标和辐射误差校正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大学课程教案
一、 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
1)地物的反射率。
2)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典型地物的反射光谱曲线。
课后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地磁波和电磁波谱的概念,太阳与地球作为遥感系统中重要的辐射源,它们辐射有何特点。
板书设计:
课次4
学时:2学时
基本内容:包括
①地物的发射光谱特性。
②大气和环境对遥感的影响。
教学
手段
多媒体教学,辅助板书。
教学
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学生讲授,师生互动。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难点:掌握遥感成像、遥感图像处理、遥感图像目视和计算机解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遥感在地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应用,认清遥感在GIS领域的作用和地位。
考核
方式
闭卷考试,考勤,平时作业。
三、电磁辐射源
本章主要阅读的文献资料:
①遥感原理、方法和应用,孙家抦等,测绘出版社,1999
②遥感导论,梅安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外文词汇: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电磁波谱
辅助教学情况:
多媒体第二章
1)
太阳辐射。
2)地球辐射。
3)太阳辐射与地球辐射的各自特点及差异。
4)人工辐射源。
第七节当前遥感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展望
一、新技术
二、新应用。3S技术
第八节遥感在地理学中的作用与意义
一、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信息源
二、遥感已成为地理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三、3S技术密切结合
第九节遥感应用
一、遥感在资源调查方面的应用
二、遥感在环境监测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教学大纲
《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教学大纲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遥感原理方法与应用课程类型:专业课学分数:3学分授课对象: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资源与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先修课程:数学、物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地理学概论授课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掌握遥感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的遥感数据源和遥感技术的应用于资源与环境、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以及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分析方法。
1.掌握遥感原理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源;2.学习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并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和分析;3.能够将遥感技术应用于资源与环境、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理论课程的授课内容通过授课、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实践课程通过实验、作业、课程项目等方式进行,以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方法1.理论课程内容以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践课程内容为实验和课程项目,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个别辅导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遥感原理与方法。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1.遥感原理与方法导论(2学时)-遥感概述与发展-遥感技术基础2.遥感数据与传感器(6学时)-遥感数据源的分类与特点-遥感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3.遥感影像的处理与解译(14学时)-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影像增强与分类方法-地物解译与目标提取4.遥感技术在资源与环境领域的应用(12学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与变化检测-植被与生态环境监测-水资源与水环境监测5.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8学时)-农作物遥感监测与预测-土壤养分与土地特征分析6.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8学时)-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绿地与植被分析7.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与应对中的应用(6学时)-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灾后评估与救援8.遥感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4学时)-国内外遥感应用案例分析-学生自主选题和研究报告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占比30%,包括实验报告、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占比30%,考查学生对遥感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3.期末项目占比40%,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进行遥感数据处理、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撰写和演示。
《遥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遥感原理与应用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010517Z10课程名称:遥感原理与应用/Remote Sensing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学时/学分:48/3先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地质工程教材、教学参考书:1.梅安新主编.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孙家炳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三版).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3.吴俐民编著.卫星遥感影像专题信息提取技术与应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4.周廷刚主编.遥感原理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5.彭望琭主编.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意义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熟悉遥感在各领域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方面的兴趣,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遥感影像分析》、《地理国情监测》、《空间数据挖掘》和《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知识:掌握遥感成像的物理基础;掌握地物光谱的基本特征;熟悉1-2个主要遥感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完成遥感影像基本处理;掌握遥感图像解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遥感在各领域的简单应用。
能力:熟悉主要遥感软件的特点与功能,具备应用遥感软件进行遥感影像处理的能力;具备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理解与应用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归纳分析、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协同攻关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素质:既能独立工作,又具有团队协作精神,适应竞争学会合作;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科学的工作心态;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3319640【英文译名】: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3【总学时数】:48【实践时数】:16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遥感原理及应用》课是一门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教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遥感基本理论知识、常用遥感数据的特征和应用、信息提取的方法。
在内容上侧重于遥感基本原理和方法介绍,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遥感技术的应用。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遥感原理与应用》课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物理学等知识为前提,学习掌握遥感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并了解遥感图象的处理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前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
四、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有关遥感的一些基本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遥感的一些基本概念、遥感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及遥感图像解译,了解有关遥感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动态。
根据未来遥感技术应用的需求,本课程在最后简要介绍了计算机遥感图像智能解译和定量遥感基础知识。
有关本课程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内容简介:本章主要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遥感技术的分类以及遥感技术的特点。
对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当前遥感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和主要发展趋势作了系统的阐述。
要求学生深刻理解遥感的概念,掌握遥感技术的基本分类和技术特点。
对遥感技术的发展过程和遥感在地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遥感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第二章遥感的物理基础内容简介:主要介绍遥感物理基础的电磁学部分。
包括电磁波和黑体的概念,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特征,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地物反射波谱特征与测量。
由此理解地物反射对遥感数据产生影响和用遥感数据反演地物特征的原理。
最后介绍了大气窗口的形成原因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电子教案
城市规划与管理
总结词
遥感技术可以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全面的 数据支持,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 有效性。
详细描述
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城市空间布局、建筑分布 、交通状况等多方面信息,为城市规划和设 计提供数据基础。同时,遥感技术还可以监 测城市发展和变化过程,评估城市规划和管 理的效果,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辐射与地表反射
总结词
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自身辐射的能量之间存在平衡,地表反射率会影响这种平衡。
详细描述
地球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和自身辐射的能量之间存在平衡,这是地球温度保持稳定的重 要机制。地表反射率是指地表反射的太阳辐射与入射的太阳辐射之比,它会影响地球表 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地表反射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表的类型、颜色、粗糙度
利用无人机搭载传感器获 取地物信息,具有灵活、 快速、低成本等优点。
优势
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快速 响应和获取高分辨率的遥 感数据,适用于小范围、 短周期的监测和调查。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城 市规划、农业、考古等领 域。
THANKS
感谢观看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
20世纪初
遥感技术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使 用气球、飞艇等工具进行空中摄影。
航空摄影大规模应用,为军事侦察、地图 世纪90年代
卫星遥感诞生,美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 地球卫星,标志着遥感技术进入新的发展 阶段。
遥感技术迅速发展,高光谱、高分辨率、 多传感器等遥感技术不断涌现,遥感数据 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
总结词
遥感技术能够实时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 展,为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提供关键信息, 减少灾害损失。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遥感技术是应用于地球科学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领域应用广泛,如地形测绘、地质勘查、环境监测、农林牧渔、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
本课程旨在介绍遥感原理和应用,让学生能够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本课程的第二版针对第一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订,新增了实例案例进行深入学习和应用。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介绍遥感原理和应用,让学生能够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同时掌握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2.掌握遥感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方法。
3.能够熟练处理遥感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4.能够应用遥感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大纲第一章遥感基础知识介绍遥感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遥感数据的获取、处理和应用等。
第二章遥感数据获取技术介绍遥感数据的获取方式和常见的遥感传感器分类,以及不同遥感波段的应用和特点。
第三章遥感数据处理技术介绍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影像预处理、信息提取、数据分类和应用等方面。
第四章遥感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介绍遥感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包括地质与资源勘查、环境监测、农林牧渔、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等方面。
第五章实际案例分析通过一系列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遥感原理和应用,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本课程采取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辅以实例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设计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手段:1.讲授:理论知识和实例分析的讲授。
2.讨论: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
3.实践:针对不同实例案例进行实践应用。
4.课堂作业: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探讨和思考。
五、课程评价方法课程评价旨在评估学生在遥感原理和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1.理论考试:测试学生对遥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遥感技术原理与应用
实验一:ERDAS 视窗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初步了解目前主流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 ERDAS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等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视窗功能介绍;文件菜单操作;实用菜单操作;显示菜单操作;矢量和删格菜单操作等。
视窗操作是 ERDAS 软件操作的基础 , ERDAS 所有模块都涉及到视窗操作。
本实验要求掌握视窗的基本功能,熟练掌握图像显示操作和矢量菜单操作,从而为深入理解和学习 ERDAS 软件打好基础。
二维视窗(图 1-1 )是显示删格图像、矢量图形、注记文件、 AOI 等数据层的主要窗口。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视窗菜单的主要功能、视窗工具功能。
重点掌握 ERDAS 图表面板菜单条; ERDAS 图表面板工具条;掌握视窗菜单功能和视窗工具功能等基本操作。
三、实验步骤:图像显示操作( Display an Image )第一步:启动程序( Start Program )视窗菜单条:File→open→ RasterLayer→Select Layer To Add 对话框。
第二步:确定文件( Determine File )在 Select Layer To Add 对话框中有 File 和 Raster Option 两个选择项,其中 File 就是用于确定图像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实例如表。
表 1-1 图像文件确定参数第三步:设置参数(Raster option )第四步:打开图像( Open Raster Layer ) •实用菜单操作了解光标查询功能;量测功能;数据叠加功能;文件信息操作;三维图像操作等。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对ERDAS 视窗的操作,掌握了文件菜单操作、实用菜单操作、显示菜单操作、矢量和删格菜单操作等。
同时也掌握了 ERDAS 图表面板菜单条,ERDAS 图表面板工具条,掌握视窗菜单功能和视窗工具功能等基本操作;并且了解光标查询功能、量测功能、数据叠加功能、文件信息操作、三维图像操作等。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遥感的定义、原理及其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遥感影像的分类、分辨率等基本概念。
3. 学生能够了解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遥感影像进行地物识别和简单分析。
2. 学生能够操作遥感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影像的预处理和简单解读。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遥感应用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遥感技术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关注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的兴趣。
3. 学生能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到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高中地理选修课程,以遥感原理与应用为核心,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遥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新技术和新方法充满好奇心,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遥感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关注遥感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遥感基本概念- 遥感的定义与原理- 遥感影像的分类与分辨率2. 遥感技术原理- 传感器与平台-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遥感影像解译与分析3. 遥感应用领域- 农业遥感- 环境监测遥感- 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遥感4. 遥感实践操作- 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介绍与操作- 遥感影像地物识别与分析- 遥感应用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遥感基本概念- 介绍遥感的定义、原理- 遥感影像的分类与分辨率第二周:遥感技术原理- 传感器与平台-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第三周:遥感应用领域- 农业遥感- 环境监测遥感第四周:遥感实践操作- 遥感数据处理软件介绍与操作- 遥感影像地物识别与分析第五周:遥感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 遥感应用项目设计与实施- 学生展示与交流教学内容关联教材:《高中地理选修:遥感技术与应用》第一章:遥感基本概念第二章:遥感技术原理第三章:遥感应用领域第四章:遥感实践操作与项目设计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对遥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遥感原理与应用(第二版)(沙晋明主编)PPT模板
04
第二篇遥感数据获取
第二篇遥感 数据获取
第三章遥感平台 第一节遥感平台的种类
第二节卫星的轨道 第三节主要遥感卫星简介 第四章传感器
第一节传感器概述 第二节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第三节扫描方式的传感器 第四节雷达成像仪
05
第三篇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第三篇遥感图像处 理与解译
第五章遥感数据传输与遥感图像 特征 第六章遥感图像处理 第七章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 第八章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2
第二节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
3
第三节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方法 与过程
4
第四节不同类型遥感影像目视解 译
第三篇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第八章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
第一节遥感图像的计算 机分类
第三节监督分类
第五节分类后处理和误 差分析
第二节非监督分类
第四节非监督分类与监 督分类方法比较
第六节其他分类方法
第三篇遥感图像处理与解译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
第一篇遥感基础
第一章概述
0 1
第一节遥感简 介
0 4
第四节遥感监 测的特点
0 2
第二节遥感技 术系统
0 5
第五节遥感发 展简史
0 3
第三节遥感学 科体系
0 6
第六节中国遥 感的发展
第一篇遥感基础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章遥感物理基础
第一节电磁波与电 磁辐射
第二节地物的波谱 特性
第三节大气对遥感 监测的影响
第一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 全球定位系统
第二节遥感技术在中学地理 信息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第三节中学遥感探究型学习
附录
12 43
第十四章中学遥感技术综合实验设 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6.6.1)--多光谱图像四则运算和图象融合
§6 - 2 遥感图像的辐射增强
§6 - 2 遥感图像辐射增强
遥感图像增强是为特定目的,突出遥 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 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图 像 增 强 的 实 质 是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 景图像间的反差。
它不能增加原始图像的信息,有时反而会损 失一些信息。
ETM 3
ETM 4
ETM 5
合成影像
TM1 TM2 TM3
TM4
TM5
TM7
TM6
TM 7,4,1
TM 5,7,2
TM 5,4,3
TM 4,3,2
联合熵
Rij
最佳指数
3
3
OIF Si
Hale Waihona Puke Riji 1i 1
Si 为第 i 个波段的标准差 Rij为 i 、 j 两波段的相关系数
1 直方图均衡
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 图像像元值,使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元的数量大 致相等。
直直方方图图均均衡衡
亮亮度度值值分分为为 00ttoo77区区间间 ,,按按频频数数计计算算公公 式式将将其其归归入入相相关关的的区区间间
直直方方图图均均衡衡特特点点
(1) 各灰度级所占图像的面积近似相等 (2) 原图像上频率小的灰度级被合并 (3) 如果输出数据分段级较小,则会产 生 一个初步分类的视觉效果。 (4) 增强图像上大面积地物与周围地物 的 反差,同时也增加图像的可视粒度 . (5) 具体增强效果不易控制 , 只能全局均 衡
过程
输入图像
显示直方图
确定分割的等级数,并计算分割的间距
像元亮度值转换
为像元新值赋色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遥感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第一章绪论§1.1遥感概述1、遥感的概念:在远离被测物体或现象的位置上,使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接收、记录物体或现象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及分析与翻译,对物体及现象的性质及其变化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理论与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遥感技术系统是实现遥感目的的方法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现已成为一个从地面到高空的多维、多层次的立体化观测系统。
2、遥感技术系统主要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遥感平台:在遥感中搭载遥感仪器的工具称为平台或载体。
平台的运行特征及其姿态稳定状况直接影响遥感仪器的性能和遥感资料的质量。
目前的遥感平台有飞机、火箭和卫星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传感器:在遥感中,收集、记录和传送遥感信息的装置称为传感器,他是遥感技术的核心。
目前应用的传感器主要有:摄影机、摄像仪、扫描仪、雷达等。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遥感数据接受处理系统:为了接受从遥感平台传送来的图像胶片和数字磁带数据,必须建立地面接收站。
地面接收站由地面数据接受和记录系统(TRRS),图像数据处理系统(IDPS)两部分组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析解译系统:用户得到的遥感资料,是经过处理的图像胶片和数据,谈后再根据各自的应用目的,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判断解释,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并将其翻译成为我们所用的文字资料或图件,这一工作为“解译”。
分为常规目视解译技术和电子计算机解译技术。
3、遥感的分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遥感平台的分类:a.地面遥感:平台与地面接触,常用的平台有汽三角架等。
b.航空遥感:平台为飞机和气球,是从空中对地面目标的遥感。
c.航天遥感:以卫星、火箭和航天飞机为平台,从外层空间对地球目标物所进行的遥感。
d.航宇遥感。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根据电磁波谱的分类:a.可见光遥感:只收集与记录目标物反射的可见光辐射能量,所用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等。
b.红外遥感:收集与记录目标物发射或反射的红外辐射能量,所用传感器有摄影机、扫描仪等。
《遥感导论》电子教案终稿新
前言 :教学主要内容
遥感概念及遥感技术系统 遥感基础原理 遥感数据类型 航空像片及信息提取 陆地卫星图像及信息的提取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处理
前言 :参考书目
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彭望琭等.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胡著智等.遥感技术与地学应用.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1 遥感学报(2002~2003) 遥感信息(2002~2003) 国土资源遥感(2002~2003)
使用说明
在版面设计上,充分考虑幻灯片的视觉 效果,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的 兴趣。每张幻灯片以主题词为主,相关内容 放在隐藏的文本框内,使学生掌握知识时有 层次感、问题感,有利于教师开展启发式教 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还精心组织了多幅说明遥感 原理的图表、数据示例、传感器外形图、卫 星空间组合等图片,穿插在幻灯片相关内容 中,以超级链接的方式放映,增加学生对知 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用说明
本电子教案由尹占娥设计,尹占娥、 黄春晖制作。该项 目得到了上海市教委“2002课程建设”项目的资助,在制作的 过程中,梅安新等许多老师和学生提出了宝贵意见,还得到高 等教育出版社徐丽萍副编审多方面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 谢,正是由于他们的关心和支持,该项目才得以顺利地完成和 出版。
由于时间仓促,本教案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批 评指正。
遥感( Remote Sensing )概念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 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 测。
遥感定义:是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也就是不 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收来自目 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 出目标地物的属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遥感图像的辐射处理
一、主要内容:
1.辐射误差及纠正
2.辐射增强
3.图像融合
二、需要交代的几点:
1.本章是遥感图像预处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应用遥感图像的基础,只有通过几何和辐射纠正的图像才有意义。
2.要了解图像辐射误差的来源,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3.了解辐射校正的原理、内容以及方法。
4.要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图像的增强和融合。
三、重点和难点:
1.重点讲述:
辐射误差来源以及纠正。
遥感图像辐射增强。
遥感图像的融合。
2.难点:
辐射误差的来源以及特点。
遥感图像的融合方法。
四、布置作业:
1.叙述辐射校正的内容和大气校正的方法。
2.影响辐射校正的因素有哪些?
3.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的融合?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4.编写一段代码实现图像增强的一个功能。
(选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