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历史考察
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浅析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摘要: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观,但在经济进步的同时,印度仍然存在很多社会问题,其中印度女性的地位问题格外引人注目,虽然自建国以来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提高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但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代的印度女性仍然备受歧视,本文从印度女性的家庭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四个方面出发,简要分析了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关键词:印度女性;家庭地位;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教育地位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2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与此同时,印度歧视妇女的历史也相当长远,早在吠陀时代就明确地把妇女和贱人首陀罗视为同一类人,伴随着历史的发展,印度社会逐渐走向开放,印度女性的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印度女性的现状仍不容乐观。
本文拟对当代印度女性在家庭中、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教育领域的地位状况进行简略概述,从而进一步证明在21世纪的今天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家庭地位在印度,由于种姓制度的影响和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妇女的歧视,自古以来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都比较低下,尽管建国以来印度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制度以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但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女性的歧视,虽然当代印度女性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积极地走出家庭、投入社会,同男性一样参加工作,但至今歧视女性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具体到家庭方面,主要体现在堕胎、嫁妆习俗、寡妇自焚等几个方面。
印度女性在未出生时就已经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尽管印度政府明令禁止妇女在怀孕期间鉴定胎儿性别,但仍有很多人私自采用这种手段来决定是否继续妊娠,《觉醒日报》1999年9月1日所载文章《还有无公道》中提到,印度“中央邦、北方邦、比哈尔邦和古吉拉特邦的农村如今盛行一种新的习俗:妇女在妊娠期纷纷涌向城镇,进行快速常规腹部超声检查,以确认腹中胎儿的性别。
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
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也在不断变化。
以下是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如何发展和演变的几个方面:一、中国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中国女性地位:在古代中国,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通常只被视为家庭妇女,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
2. 封建中国女性地位:封建时期,女性在家庭中被定为一等人,但在社会中仍然是二等人,无法参与政治决策。
3. 现代中国女性地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女性开始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力,同时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女性也逐渐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西方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希腊女性地位:在古希腊,女性几乎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只能在家庭中生活和照顾家人。
2. 中世纪欧洲女性地位:在中世纪欧洲,女性的地位非常低,被视为男性的财产。
3. 现代西方女性地位:在现代西方社会,女性已经拥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发展,渐渐地弥补了曾经的劣势。
三、伊斯兰教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伊斯兰教女性地位:在古代伊斯兰教世界,女性被视为男性的附属物,无法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权力。
2. 现代伊斯兰教女性地位:在现代伊斯兰教世界,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在不断改善。
许多国家已经对女性进行了平等保障,并且女性已经开始参与到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发展。
四、印度文化中的女性地位和权力发展演变1. 古代印度女性地位:在古代印度,女性被视为家庭妇女,没有独立的地位和权力。
2. 现代印度女性地位:在现代印度,女性的地位和权力在不断提高。
导致印度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可能是现代化的进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普及。
总之,女性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权力随着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平等的地方。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为女性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亚洲历史上的女性地位与社会作用
亚洲历史上的女性地位与社会作用亚洲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一直备受关注。
从古代到现代,女性在亚洲地区的地位和作用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古代时期、中世纪、现代社会等多个方面来探讨亚洲女性的地位和作用演变。
古代时期在古代亚洲社会中,女性的地位普遍较低。
古代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女性受到严格的限制和约束。
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家父命妇的观念非常盛行。
女性的婚姻是由父母包办,女子没有选择的权利。
剩女和寡妇则常常受到歧视和排挤。
同时,女性的家庭角色也被严格限制,她们只能在家中生育、照顾家人和打理家务。
在古代印度,女性的婚姻也是由父母决定,她们的社会地位同样非常低下。
许多女性被视为被压迫的阶层,女性受到的不平等待遇也是其他阶层的女性难以想象的。
中世纪中世纪时期,亚洲女性的地位受到宗教的影响逐渐变得更加稳定。
在穆斯林社会中,妇女按照伊斯兰教法行动,得到了宗教的支持和重视。
在中国和日本,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导致了一些对女性更加宽容和开放的思想。
但是,这种态度仍然是有限的,女性的自由和权利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在印度教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也同样令人担忧。
她们被限制在家庭和嫁妆的形象中,不允许接受教育,也没有参与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活动的机会。
现代社会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亚洲女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改变。
女性逐渐获得了平等的权利和地位,他们的社会作用不断提高。
在政治领域,女性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不断提高。
从印度的女性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到孟加拉国的女总理谢赫·哈西娜,亚洲的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政治和社会管理中。
在经济领域中,亚洲女性同样表现出色。
她们在商界、金融和科技领域表现优异,成为了很多公司的重要部门领导者。
除此以外,在亚洲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他们获得的机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但是,尽管如此,女性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受到巨大挑战。
很多社会和文化心理仍然无法彻底改变。
略论印度社会中影响妇女地位的各种陋习
印度对两性 的看法是与印度教的宇宙观相联 系的。印度教认为, 整个宇宙的运行遵循一种阳性 的规则。印度教对男性生殖力的崇拜 , 可以说集中 体现了这种法则。在对男性生殖力的崇拜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对女性能力的相对贬低。 印度妇女的社
将来孩子长大支付更多的嫁妆, 就很早给自己的女
儿找个婆家。
会地位极其低下, 根本无权利可言。由于印度教徒
( 郑州大学 历史学院, 郑州 450052 )
摘 要: 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家, 在印度的宗教经典典籍中有许多男女不平等的规定, 并都体现 了这样一个主题 : 妇女是一种财产, 永远依附于男人。随着社会的发展 , 各种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 如童婚、 嫁妆制度、 萨提制度、 深闺
卖淫, 变成 了严重影响妇女社会地位的陋习, 通过对这些陋习的刹析 , 对挖掘影响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深层次的历
史原因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 印度 ; 妇女 ; 地位 ; 陋习; 萨提
中图分类号:D735.186.8
收稿 日期 :2006- 03- 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 9123(2006)03- 0082- 02
作者简介: 牛志学(1978- ) , 河南驻马店人, 男,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硕士研究生。
2006 年 9 月 第5 卷 第 3 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Jour al of Sanmenxia Polytechnic(Comprehensive Edition) n
. ,2006 So ep V .5,No.3
文史哲. 历史文化研究
略论印度社会中影响妇女地位的各种陋习
牛志学
认为男子天生就 比女子高贵 , 因此在考虑婚姻时多 站在男子的立场上。
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的历史考察
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的历史考察印度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的古老国家,其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一直备受关注。
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和妇女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变迁和演化。
通过对印度古代文献和历史文化的考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印度古代婚姻制度与妇女地位的演变过程。
在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中,居首的是“婚姻的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主要的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吠陀和苏德拉。
这些种姓在婚姻中有着明确的规定,通常是只与同种姓人士结婚。
种姓制度的约束力非常强大,违反这一制度将会面临社会的强烈谴责。
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选择自由,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家族的纯洁性和传承财富的稳定性。
在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中,爱情婚姻并不被重视。
相反,婚姻主要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和社会地位而进行的。
父母通常会为子女选择合适的伴侣,而儿女之间的意愿往往是被忽视的。
这导致了许多婚姻并不是基于真爱和相互理解,而是基于社会规范和家族压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社会对婚姻的态度开始有所改变,爱情婚姻逐渐受到接受和认可。
婚姻制度对印度妇女的地位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代印度,妇女被认为是家庭的财产,需要服从丈夫和家庭的意愿。
她们的权利受到限制,没有参与社会和政治事务的机会。
她们的地位和尊严往往是根据她们的丈夫、婆婆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利益来决定的。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妇女还可能被迫接受继室的安排,以确保家族的延续和财富的传承。
然而,虽然古代印度的婚姻制度对妇女的地位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女性一直被压迫和被束缚。
在古代印度,妇女仍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例如,在一些教派中,女性被允许参与宗教仪式和举行婚礼。
另外,印度著名的一些女性学者、作家和政治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妇女的地位,为妇女争取平等权益做出了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妇女的地位和权益,并在法律和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例如,在1956年颁布的《印度社会法典》中,明确规定了婚姻和家庭法律,保护了妇女的权益。
印度女性地位--新闻
据《新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报》、《沙哈拉报》、《觉醒日报》等报道,仅2000年11月到2001年2月,印度新德里及其周边,共发生烧死小媳妇案件8起。
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统计,1996年、97年、98年,全国分别有5513名、6006名和6917名妇女因嫁妆而被烧死、掐死、毒死或刺死。
自杀的还不算。
分别有35246名、36592名和41318名妇女因陪嫁而遭受残酷折磨。
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印度受到传统男尊女卑的风俗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落,现实生活中的妇女有如次等国民,然而随著女性意识的抬头,基於男女平等,妇女开始争取自己应有的权益,愈来愈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步入社会,表现不输男性,使得印度妇女逐渐阴暗,迎向光明。
10月间,路经孟买,汽车进入市区的途中,被一个车队阻断了去路。
当地的马哈塔省(Maharashtra)正在选举议员,这个挂满旗帜的车队,显然是一列竞选队伍,为首的车上站著一位中年妇女,英姿飒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率领国大党赢得5月国会选举的桑尼雅.甘地(Sonia Gandhi),这位被9月6日富比世(Forbes)杂志推崇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十位女性之一,在亚洲排名第二,世界第三。
就在大家被这位印度最显赫的妇女吸引的时候,一名形容枯槁的少女,怀抱著瘦弱的婴儿,敲著街上汽车的车窗,用手指著她的嘴巴,再指一指怀中的婴儿。
她是印度街头随处可见的女乞丐。
如果桑尼雅代表这个国家女权的极致,那麼这位少女势无疑是处於社会最底层的缩影,两者有如天壤之别。
印度知名的学术研究机构--塔塔社会研究所(Tata Instutute of Social Sciences)所长S. Parasuraman说,女性在印度神话及传说中备受礼赞,印度教中象徵力量的Durga便是女神,但在现实生活中,女性却饱尝艰辛,属於次等国民,桑尼雅只是特例。
Parasuraman认为,这种现象有宗教与社会的原因。
印度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
外国法制史论文: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地位
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地位《摩奴法典》是古印度最重要的法典,它以宗教的名义及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古代印度各种姓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更是确定了古代印度妇女屈从、低下的地位。
一、起源古代印度是一个宗教国度,印度教及其前身婆罗门教作为印度历史最悠久、人数最多、分布最广泛的宗教,对印度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印度教所崇拜的三大主神,分别是梵天、湿婆和毗湿奴。
其中梵天掌管创造,湿婆主司毁灭,而毗湿奴负责守护。
如此宇宙则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
印度教认为,“林伽”(男根,湿婆大神的形象之一)代表着生命,是宇宙只源和最高力量的象征,而在印度教神话中,女人则是湿婆采取“半女化”的方式产生的,即女人是通过男性自身的分化才出现的。
这是古印度妇女地位低下的根源之一。
二、《摩奴法典》中的表现《摩奴法典》是一部宗教化的法典,因而它理所当然地继承了印度教对于妇女态度。
首先,《摩奴法典》认为妇女在道德上低于男人,她们生来是邪恶的,她们是引诱者、不洁之人。
如:“摩奴把嗜睡、偷懒、爱打扮、好色、易怒、说谎、心狠毒和行为可恶赋予女子”,“在这个世界上,使男人变坏是女人的本性。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女人能把愚人甚至智者引出正道而成为爱欲和愤怒的仆人。
”并且,“她们不计较相貌,不考虑年龄,不管是俊还是丑,只要是个男的,她们就去亲近。
”“即使得到精心保护,她们还是会对夫主变心,因为她们贪恋男人,朝三暮四,天生无情。
”由此,法律和宗教规定了一系列排除妇女权益的规定。
比如说,只有受过适当训练的祭司才能举行祭祀,若由不熟练的人或不洁净的人如妇女和首陀罗来举行,就会引起危险,甚至会带来灾难。
《摩奴法典》中也规定,“女子无权接受伴诵祷告词的圣礼,这是固定的法;女子没有气力,不识吠陀,妄语成性,这是常情。
”而对男子接触妇女所设的禁忌也特别多,如“一个人不可单独跟母亲、姐妹、或女儿坐在一起,诸根甚至有力量把智者拖走。
”“他不得同妻子共食,也不得看她进食、打喷嚏、打哈欠或者随意歇着。
印度和中国的女性地位有什么不同?
印度和中国的女性地位有什么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地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印度和中国是亚洲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两个国家的女性地位有着明显的不同。
下面我们将从女性的教育、职场、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来探讨她们的差异。
1.教育在印度,女性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印度政府在教育上的投资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着大量的女性失学甚至文盲现象。
这与印度的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印度社会更为重视男性的教育,而普通家庭则往往会将家里的女孩留在家中照顾家庭。
相对而言,中国的女性受教育的机会更为平等,尤其在城市地区,女性的教育水平已经超越男性。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吸引更多女性接受高等教育。
2.职场在印度,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相对较低。
这与印度的文化、传统、宗教等因素有关,女性在印度传统上被视为家庭的贤妻良母,外出工作不被社会所重视。
很多女性只能从事传统的女性职业,例如婚姻媒介、家政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印度社会逐渐重视女性在职场上的地位,一些章程启示裁员、孕妇休假和其他措施被制定出来。
相比之下,中国在女性走向职场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女性已经成为许多行业的中坚力量,不少女性在职场上有着不俗的表现。
3.政治印度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在政治领域也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的情况。
虽然印度历史上有过女性执政的先例,但女性在政治上的地位依然不如男性。
印度议会中女性议员比例很低,这与印度社会的性别歧视有很大的关系。
而在中国,女性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国的政治力量中,女性的比例不断上升,城市和乡村的女性村委会主任和副主任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4.文化在文化方面,印度和中国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印度是一个特别重视婚姻、家庭、传承等传统文化的国家,而妇女在家庭中的角色比较突出。
虽然印度现在日益现代化,但是传统文化仍然深深影响着印度社会。
相较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近些年的发展相对平衡,既保留传统文化的一些精髓,又进一步发展新型文化。
女性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与中国相比如何?
女性在印度社会中的地位与中国相比如何?在印度社会中,女性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剥削和被歧视的地位。
与此相比,中国女性的地位逐渐得到了提升。
下面,我们将通过以下几点来对比这两个国家的女性地位。
一、法律保护中国的宪法规定男女平等,并且国家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司法法律规定以保护妇女权益,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
这些法律明确禁止歧视妇女,同时规定了对有关侵犯妇女权益的行为的惩罚和维权途径。
相比之下,印度的法律保护相对于中国还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印度政府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女性权益的法律条例,例如《妇女福利法》、《性骚扰法》等,但是这些法律的执行存在滞后现象,部分习俗和传统思想仍在束缚女性的自由。
二、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印度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偏低,女性在就业市场中面临更高的障碍和更多的歧视。
而在中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不断提高,女性在教育、医学、法律等领域占有较高比例,职场上也逐渐受到重视。
中国在鼓励女性就业和推进性别平等上,取得的成果更为显著。
三、教育水平中国是一个高度重视教育的国家,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和水平较高。
中国女性普及的教育程度明显比印度高,具备高等教育学历的女性也更多。
印度的女性教育程度较低,全国范围内识字率等指标也比中国低。
四、传统观念印度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和宗教多元的国家,女性的社会地位仍然深受传统文化和宗教规范的影响。
印度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在某些领域中仍然盛行。
虽有声音呼吁改变,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唯有用时间来沉淀新的女性地位。
总结来看,女性在印度的地位和中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印度政府和各界大力推动重视。
而中国女性在向男女平等和充分的发挥其潜能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未来希望两国能够在女性提高地位的问题上继续努力,让两国女性都能成为更好、更自由、更平等的自己。
从童婚制度看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从童婚制度看当代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摘要】童婚制度是指在童年时期就结婚的社会现象,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产生深远影响。
童婚制度使得女性失去教育机会和自主权,导致其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现代印度女性开始意识到童婚的负面影响,呼吁废除这一传统。
政府和社会也采取措施禁止童婚,鼓励女性接受教育,提升职业机会和经济独立性。
教育被认为是提升印度女性社会地位的关键,使她们能够获得更多选择和权利。
随着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童婚制度可能会逐渐减少,进一步改善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
挑战依然存在,包括文化传统和贫困等因素,需要持续努力。
【关键词】童婚制度,印度女性,社会地位,影响,看法,政府,社会,应对措施,教育,提升,重要性,职业机会,经济独立性,挑战,改善,未来发展1. 引言1.1 介绍童婚制度童婚制度是指未成年人在未满法定婚龄的情况下被迫或强制结婚的现象。
在印度,童婚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数据,印度有超过2.2亿名童婚女性,占全球童婚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童婚不仅剥夺了女性的教育权利和自由选择权,还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如早孕、死产和产后并发症等。
童婚制度对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她们的发展和独立性。
在童婚的婚姻中,女性通常处于从属地位,缺乏自主权和权力,容易受到家庭暴力和歧视的侵害。
解决童婚问题对提升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至关重要。
1.2 介绍印度女性的社会地位印度女性在社会地位方面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受到传统文化、宗教观念和性别歧视等多重因素的限制。
在家庭中,印度女性通常被视为家务劳动和子女抚养的主要负责人,缺乏经济独立性和话语权。
在社会上,女性常受到暴力、歧视和限制自由的困扰,很多女性甚至无法享有基本的教育权利和医疗保健资源。
印度女性在政治领域和职业发展上也受到重重阻碍,女性在领导岗位和高薪职位上的比例较低。
2. 正文2.1 童婚制度对印度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童婚制度对印度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探析
二、 度女性 会地 状 印 社 位现
印度独 立 以来 , 政 府 的不 懈 努力 下 , 度 女性 在 印 在 社会 生活 中 的作 用 明显 , 涌现 出 了大 批 优 秀 的女性 管理 者 、 律师 、 程师 、 工 记者 、 体 主编 、 养师 、 学 媒 营 科
女婴 流产 等 问 题 开 展 工作 维护 妇 女 权 益 。20 06年 5 月, 国家妇 女委 员会 部分 委员 到古 吉拉 特邦 现 场考 察
时, 其主体意识将得到充分发挥 , 能主动地更正传统
收 稿 日期 :09 0 —0 2 0 —9 2
作者简 介 : 蒋茂霞(9 7 ) 女, 17 一 , 云南省社会科 学院南亚研究所 , 助理研究员。 ① 正如 印度纷繁复杂的宗教一样 , 信仰不 同宗教的印度 女性 , 其社会地位有所 不同。该 文研 究的主要 是信仰 印度教的女性 的社
会 地 位 的 变化 情 况 。
60
文化中歪曲女性 的部分 , 使社会对女性 的地位和价值
有正 确认识 。
工作 组 、 专家 组 、 讨班 、 研 向政 府献 策 等形 式 多样 的活
动, 促进 女性 的地 位改 变 和经济 独立 。如 国家妇 女委 员会 以及 下设 的各 调查 委员会 , 主要针 对 女性 的工作 安置 、 法 占有 女性 土地 、 力事 件 、 性 自我 评 价 、 非 暴 女
《 南亚 南亚研 究/o9年 第 4期 东 2o
No 4 Dee e , 0 9 . cmb r 2 0
印度女性社会地位探析 南 亚 研 究 所 , 南 昆 明 云 云 60 3 5 0 4)
摘要 : 印度 政 府 长 期 致 力于 从 经 济 、 政治 、 律 等 各 方面 促 进 女 性 发 展 , 为 女 性 创 造 一 个 良 好 的 外 部 发 展 环 境 、 法 从 帮助 女 性 在 经 济上 获 得 独 立 、 除性 别 歧 视 等 方面 入 手 , 女 性 参 与 社 会 经 济 活 动 的 人 数 和 经 济 活 动 的 范 围 都 在 不 消 使 断 扩 大 。 尽 管如 此 , 印度 女 性 在 发展 进 程 中还 存在 着 种 种 问 题 和 挑 战 。 关键 词 : 印度 : 性 ; 会 地位 : 示 女 社 启 中 图分 类 号 :7 / 7 88 文 献 标 识码 : D 3 7. 6 A 文 章 编 号 :6 4 6 9 (0 9 0 — 0 6一 0 17- 3 2 2 0 )4 o o 6
古代印度吠陀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古代印度吠陀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在古代印度历史上,吠陀时期被认为是该国早期文明的起源。
吠陀(Veda)是梵语词汇,意为“知识”或“智慧”。
这一时期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对于后来的印度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吠陀时期的社会结构在吠陀时期,印度社会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吠陀社会”或“吠陀阶层制度”。
根据吠陀经典中的描述,社会被分为四个主要阶层:1. 婆罗门(Brahmins):被认为是最高的阶层,负责宗教和精神事务。
2. 勒喜(Kshatriyas):即伯劳士,属于军事和行政阶层。
3. 伐陀(Vaishyas):指农民和商人阶层。
4. 苏达拉(Sudras):是最低层次的社会群体,担任低级劳动和服务职责。
此外,还有一个被称为“不可触摸者”或“贱民”(untouchables)的群体,身份低下,承担最低贱的工作。
二、吠陀时期的宗教信仰在吠陀时期,印度的宗教信仰主要依托于吠陀经典中的吠陀宗教,这些经典是宗教典籍和文字的集合。
在吠陀宗教中,宇宙被看作是神秘而神圣的,神灵被崇拜和供奉。
主要的神灵包括:1. 梵天(Brahma):被认为是最高神,创造了宇宙和生命。
2. 湿婆(Shiva):被视为毁灭者和再生神,象征着无尽的力量。
3. 毗湾那(Vishnu):被视为守护神和保护神,他的化身被称为“阿维塔尔”。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神灵,在吠陀时期的宗教信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吠陀时期的文化贡献1. 吠陀经典:这是当时的宗教和哲学经典,对后世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 婆罗门文化:吠陀时期的印度文化强调婆罗门的重要性,并赋予他们掌握智慧和传授知识的特权。
3. 婆罗门教育:在吠陀时期,婆罗门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他们传授宗教、哲学、文学和科学知识。
4. 古印度社会制度:吠陀时期的社会制度成为了后来印度社会的基础,各个阶层的职责和地位被严格规定。
四、吠陀时期的社会和文化问题1. 阶层制度:吠陀时期的阶层制度导致了严重的不平等,低阶层人民的权益受到压迫和剥削。
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从《摩奴法典》看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张琦*目次一、引言二、古印度妇女的政治地位三、古印度妇女的经济地位四、古印度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五、古印度妇女的宗教与文化地位六、古印度妇女的整体地位与个体地位的差异七、结论一、引言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稳固自己的政权,总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和自身的需要制定出各自的法律与规章制度,例如古巴比伦的汉穆拉比法典、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古希腊的德拉古法典等。
因此,在这些法律中,不仅充分体现出其自身的意志,同时也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出该社会各主要领域的基本状貌。
于是,法典就成了人们研究社会及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
在研读古代印度《摩奴法典》的过程中,作为一名女性学者,我对法典中有关妇女地位的“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仔细阅读法典有关妇女地位的规定基础上,我撰写了本文,以期探讨古代印度妇女地位问题。
若有不当之处,望各位同仁不吝指正。
《摩奴法典》,又译《摩奴法论》,大约汇编于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二世纪,作者摩奴托名于传说中的人类始祖。
全书分十二章,共二千六百八十四颂。
①前半部分以婆罗门为主要对象,论述了印度教徒一生中四个阶段(梵行期、家居期、林局期和遁世期)的行为规范;后半部分以刹帝利为主要对象,论述了国王的法。
全书内容涉及个人、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量论到了宗教仪节、道德法律、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外交等。
对于编篆的目的,该法典毫不隐晦地宣称:是“为了在应有的次序上确定婆罗门的义务与其它种姓的义务”,并且还要“永远一心遵守它。
”②由此可见,法典的核心内容是维护古代印度的种姓制。
两千多年来,《摩奴法典》曾是印度社会立法的基础,其中部分法律规范在现代印度仍然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众所周知,一个阶级或阶层的社会地位如何,通常能从其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宗教地位以及它在社会文化和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上来寻找答案,所以,本文在研究古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时,主要从古印度妇女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家庭地位及宗教与文化地位等方面进行考察。
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历史考察
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在位期间不断出兵征伐,帝国可谓是盛极一时。奥朗则布去世后,他的帝业武功也随之而去,帝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混战中。接下来印度的情况,正如马克思所说:“大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的总督们打倒,总督们的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马拉特人的权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这样混乱的时候,不列颠人闯了进来,把所有人都征服了。”
同时,在政治法律中,英国殖民当局主观上为其殖民统治谋划,制定了一系列打破妨碍资本主义在印度推行的法律条令,同时印度新兴的资产阶级也想改变已经丧失活力和动力的印度传统社会,振兴印度,也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持支持态度的。尽管各方所怀目的迥异,但结果都在无形中帮助了印度妇女的自身解放与发展。
随着妇女越来越多地参与经济生活以及当局客观的法律“保护”,妇女的政治参与性也不断提高,如一些妇女自愿加入印度国大党。在反对孟加拉分裂的群众运动中,妇女的领袖人物H·乔杜里、K·米特拉和丽拉帕蒂领导组织妇女召开大会以激励男子们的行动,并成立妇女们自己的运动组织。此外,妇女们还为争取自身的政治选举权、家庭财产权等进行了斗争,“1921年马德拉斯立法委员会首先以压倒多数的投票支持妇女享有选举权;1925年,孟加拉省立法委员会也给予了妇女选举权;到1929年,所有的省立法委员会都给予了妇女选举权。”⑨妇女们的这些行为活动在“过去”的印度是从不曾出现的。
南亚次大陆特有的地理位置和环境造就了印度多元和相对隔离的文明形态,催生出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涵盖了印度社会的政治需要、宗教信仰、历史遗传、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子。印度社会的妇女便是这种制度下的“重要囚徒”,它脱胎于宗教,随后又融入了不同的文明因子,在父权制社会体制下,印度社会妇女地位极其低下是必然的。
印度妇女们开始了解放自己的征程。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在物质、思想与制度的保证下,出现了历史的反弹。
印度女性地位的变化——兼论印度英语小说中的妇女问题
殉葬 , 而小王后玛德利则殉葬。这至少说 明在史 诗时代 , 萨蒂 习俗在贵族阶层已经出现。 为保 持妇女 的贞洁 , 《 摩 奴 法 论 》( 又名 《 摩
一
世纪 ) 中规定 , 女孩子必须在经期来临之前结婚 , 效 忠 自己 的 丈夫 并 崇 拜 他 , 否 则 就无 法 赎 回前 世 的“ 业” , 永世不得翻身。寡妇的命运就更加悲惨 , 她们必须完全从社会 生活中退出 , 坚 守 贞 节 。任
何 对 清规 戒 律 的破 坏 都会 让 她 来生 经 受更 大 的磨
段 性成果。
作者简介 : 杨 晓霞( 1 9 7 7 一) , 女, 山东泰安人 , 文学博 士 , 深圳大学文学院 中文 系副教授 , 主要从事印度英语文 学和比较文学研 究。
63
寡妇 , 因此需 要通 过这 种 自虐 的方 式赎 罪 。
削仍 在 继续 , 但 是 英 国使 节 、 他 们 的妻 子 , 以及 一
的自 信 心 和 自我意 识也 在 不断增 强 , 反 对 男权 、 反 对霸 权 。印度 英语 小说 很好 地 反 映 了印度妇 女 地位 的这 一 变化 , 尤
其是女 性 作 家的作 品从 多方 面反 映 了女性 所 面 临的 问题 , 她 们 内心 的挣 扎 和迷 茫 , 痛 苦和 反抗 。
就应 该 苦行 和忏 悔 。
《 薄伽梵 歌 》(约作 于公 元 前 4世 纪 到公元 4
对待 , 不停地遭到排斥 、 压迫和伤害。在生活 中她 们 被 单 方 面要 求 需具 有 牺牲 精 神 、 绝 对 服从 、 过 度 的 忍 耐 和 必 要 的让 步 。 缺 乏 这些 美 德 的 妇 女 , 会 被指责为悍妇 、 妖女 , 或其他类似的贬义称呼。印 度妇女忍受着精神创伤 , 努力挣脱这种顺从地位 , 努力 改 变 自己 的处境 。
印度种姓制度下妇女地位的变化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5期
20 0 6年 1 0月
晋
中
进 入 多种 职 业 领 域 , 济 、 治 地 位 有 所 改 善 , 要 从 根 本 上 提 高 印 度 妇 女 地 位 , 该 从 文 化 上 经 政 而 应
淡 化 宗 教 意 识 。 妇 - 真 正 自 觉 自立 自 强 。 使 J r 关 键 词 : 度 ;种 姓 制 度 ;妇 女 地 位 ;变 化 印
学
院
学
报
V0 . 3 No. 12 5
J u a o Jn h n Unv  ̄i o r l f iz o g n ie t y
Oc . 2 0 t 06
印 度 种 姓 制 度 下 妇 女 地 位 的 变 化
王 秀红
( 南 大 学 人 文 学 院 ,云 南 昆明 60 9 ) 云 5 0 1
种姓制度是印度 社会 的一 种 等级 制度 , 印度 进入 阶 是 级 社会 后社 会组 织的基本结构 , 与各 时期 的阶级社 会并存 。 种姓制度中的性别歧视古 已有 之且 相当严 重。妇 女被认 为
记的因嫁妆问题 被谋 杀 的新 娘案 件 为 8 8起 , 由刑事 部 7 另
门登记 的结婚不 到七 年的新娘因无 法忍受 婆家 因嫁妆不 足 的歧视而 自杀 的案件 2 7 4 8起 … …统 计表 明 , 妆制度 的牺 嫁
摘
要 : 印度 妇 女 一 直 深 受 印度 种 姓 制 度 的 影 响 。 虽 然 英 国 殖 民 者 的 入 侵 强 行 打 破 了 印
印度吠陀时代妇女的地位探略
作者: 贺璋蓉
作者机构: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
出版物刊名: 南亚研究
页码: 44-51页
主题词: 印度妇女;女性;古代印度;雅利安人;妇女地位;首陀罗;丈夫;时代;宗教仪式;宗教生活
摘要: <正> 啊,高贵的女神乌萨斯古往今来的先知都祈求你的照应请接受我们的赞颂并告以你的满足啊,乌萨斯,光彩绝伦的女神——《梨俱吠陀》乌萨斯(Ushas)作为开启光明的黎明女神,接受了古代印度人的祭祀与赞礼,女性在印度史的晨光中与最高的荣耀同在。
在印度父系社会刚刚形成的早期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前1000年),妇女的社会地位是高的,她们并不是在一走出原始社会的荒原、进入文明社会的门坎后,就马上成为男人的奴隶和臣仆的。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考察
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社会阶层分化的历史考察印度,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结构。
其中,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特有的一种制度,对于印度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对印度的种姓制度以及其对社会阶层分化的影响进行考察。
1. 早期的种姓制度发展在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早期阿利亚人入侵印度次大陆的时期。
阿利亚人将印度的居民按照职业、血统和社会地位分为四个主要种姓,分别是婆罗门(最高种姓)、刹帝利亚(军人和统治者)、婆罗提亚(商人和农民)以及苏达拉(奴隶和贱民)。
这种种姓制度旨在给予每个人一个特定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
2. 种姓制度的演变与分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种姓制度逐渐演变并且分化为更多的子种姓。
这些子种姓基于人们的职业、地理位置、经济地位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细分了印度社会。
这种种姓制度下的社会阶层分化极其严重,导致了不同种姓之间的隔阂与冲突。
婆罗门仍然处于社会顶层,享有最高的地位和特权,而苏达拉则处于社会最底层,遭受严重的歧视和剥削。
3. 种姓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印度的种姓制度不仅仅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影响,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由于种姓制度的存在,社会上流动性极低,人们的职业和经济地位几乎是固定的。
这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和经济机会的缺乏。
贱民和低种姓群体得到较少的机会和资源,使得他们陷入了贫困和社会边缘化的境地。
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4. 种姓制度与宗教的关系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中紧密与宗教信仰相结合。
例如,婆罗门这个种姓在印度教中被视为最高的神职人员,承担着宗教仪式和文化传统的守护者。
这种宗教与种姓的绑定使得种姓制度得以长期存在并得到维持。
然而,种姓制度同时也导致了宗教上的歧视和偏见,限制了人们的宗教自由与平等。
5. 现代印度对种姓制度的改革与反思在独立之后的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轻种姓制度对社会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的殖民统治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相对改观, 这是一种键词 】 英国 殖民统治 印 度妇女 社会地位 变迁
在世界近代史上, 英 国率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建 立起君 时期 的义务和责任 , 在家庭和婚姻中的地位等方面 以法律的形
主 立 宪政 体 , 进 行工 业 革命 , 踏 入 近代 社 会 , 建 立起 “ 日不 落 ”
度社 会妇 女 地 位极 其 低下是 必 然 的。
其思想和技术输入印度 , 给古老封闭的印度社会注入新的思想
殖 民前 印度 妇 女 的社 会 地 位 。 与后 来 印度社 会历 史中的 妇 气氛 和 技 术 血 液 , 长 期受 到 严重 禁锢 的印度 妇 女们 迎 来了 自我
女相比, 吠陀时代早期的妇女可以参与诸多的社会活动, 还可 处境有所进改善的时代。 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在家庭生活中有一定 的地位 。 但从吠
们各 自都保持了相对独立性。 印度独特 的地理结构及其文明传 种 “ 近乎 静止 ”的历史 时 间段 内, “ 是一 种 缓慢 地 流 逝 , 有 时接
统 交 织作 用 , 使 诸多 文 明在 这 里 能够 相对 独 立 地 共 存 共 生 , 在 近 静 止 ” 的 运动 。 从公 元前 1 5 0 0 年 雅 利 安 人 的征  ̄ t J l 7 世 纪 血缘 、 婚姻 、 等 级、 职 业 等 方面 都形 成 了空 前 的隔 离 。 英 国人征 服 的数 千 年 中, 印度 社会 形成 了一种 稳定 的对 待征 服
前殖 民时期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
参 与各 种 社 会公 共 生 活, 如宗 教仪 式活 动 , 不 准 接 受 教育等 。 女 人 的天 职 就 是 侍 侯 丈 夫 ,“ 贤妇 应 该 永 远 敬 夫 若神 , 即使 他
南 亚 次 大 陆 的 地 理 与文 明状 况 。 南 亚 次 大 陆 在 地 理 学 意 沾 染 恶 习、 行 为 淫乱 或 者毫 无 优 点 ” 。 对其 他 名义 上 属于 她 的 义 上 是 一 个相 对 独 立 的地 理 单元 , 在 其历 史 发 展长 河 中, 印度 财产 其支配权实际由丈夫或儿子掌握, 妇女一生都不 曾真正拥 次大 陆 的 征服 者与 统治 者从 西北 鱼 贯而 入 。 征服 者不 断 地带 着 有 财产 权 。 自身 的 “ 文 明” 进 入 印度 , 建 立 王朝 或 者 帝 国, 随 即又 被 另外 的
公元前2 至公元2 世纪根据吠陀经典并融合传统习惯而编成的 谓是 盛极 一 时 。 奥 朗则布 去世 后 , 他 的帝 业 武 功 也 随之 而 去 ,
《 摩 奴法 典 》中表 现得 淋 漓 尽 致 。 该 法 典对 印度 妇 女 一生 各 个 帝 国 陷入 了四 分五 裂 的混 战 中。 接 下 来 印度 的 情况 , 正 如 马克
式都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 它给古代印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做了
帝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 “ 本性”需要, 牵引着英国进行了世界范 本质 定位 ——屈 从 、 低下 。
围 内的殖 民运 动 , 印度 沦 为了英 国 的殖 民地 。 印度 女 子 的 一 生 从 出生 到 死 亡 , 永 远 地 被 捆 绑 在 男性 的 阴 影 下, 没有 人身 自由 , 甚 至 连 生存 的权 力 也 没有 。 妇 女不许
2 5 4 1 人 民 论 坛
责 编, 边文 锋
思所 说:“ 大 莫卧儿的无限权力被他 的总督们打倒 , 总督们的 等等。印度妇女受教育的人数逐年在攀 升,“ 1 9 2 1 年妇女 中识 权力被马拉特人打倒, 马拉特人 的权力被 阿富汗人打倒, 而在 字的人数为妇女总数的1 . 8 %, 1 9 3 9 年上升为2 . 9 %, 1 9 4 1 年则达
印度妇女在社会政治权力、 财产权和道德要求等方面都是
“ 被 要求 ” , 而 没有 被 “ 赋予” , 印度 妇 女从物 质 到精 神 完全 都
征服者所征服, 印度成了文 明的大汇聚之地, 同时她对异民族
及其 文化 的 同化 方 式 主 要 不 是 “ 融合” , 而是 将 异 民 族 要 素作 被 绝 对 地 限制 。 可见 在 当 时 印度 妇女 的 地位 有 多 么的 低 下。 印 为一 个相 对 独 立 的部 分, 与核 心 民族 与核 心文化 并立存 在 。 它 度妇女的社会地位在英国人带着资本主义到来之前, 是处于一
| | 0 0
研 究
j § 嚣
印度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历史考察
刘 黎
【 摘要 】 自 世界近代史开始后, 欧洲资 本强国率先推动了 全球化进程, 世界诸文明社会体系 都受到了 剧烈冲击, 印 度
文明也 未能例外。 南亚次大陆印 度 文明独特的宗教、 种族制度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塑造极为深刻。 然而, 英国对印
社会的政 治需要、 宗教信仰、 历史遗传、 经济和文化等诸多因 的, 而是用经济手段开始 的—— 先摧毁了印度社会 的经济 基 子。 印度社会的妇女便 是这种制度下的 “ 重要 囚徒” , 它脱胎于 础 , 接着趁帝国内乱 , 轻而易举地以武力征服了曾经盛极一时 宗教 , 随后又融入了不同的文明因子, 在父权制社会体制下, 印 的莫 卧儿帝国。 英国人在印度打开了一个传统社会的缺口, 把
陀 时代 后 期 的文 献 资料 看 , 妇 女 的社会 地 位 发 生 了明显而 急 剧
英国殖 民统治对印度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
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在位期间不断出兵征伐 , 帝国可
的变化,“ 儿子对 父亲来说 是一条救生船 , 在他身上有着无暇
的 天 堂世 界 , 女儿 是 悲伤 的源 泉” , 这在 婆 罗 门祭司们 大 约 于
南 亚 次 大 陆特 有 的地 理 位 置 和 环 境 造 就 了 印度 多元和 相 者文明的模 式与心态, 以及一种长期延续的实在结构。 对 隔 离 的文 明 形态 , 催 生 出了种 姓 制 度 。 种 姓 制 度 涵 盖了 印度 英 国 人在 印度 社 会 的 殖 民 统治 首 先不 是 用 武 力 手 段 开 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