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合集下载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名詞解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名詞解釋)

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

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二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

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完整word版)中药炮制学(重点)

(完整word版)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

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 (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但对饮片切制及切

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体的伤害,其主

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

1、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雷公炮炙论》)。

2、《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雷敩)。

3、《本草蒙筌》的作者是(陈嘉谟),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

4、《修事指南》的作者是(张仲岩)。

5、《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赵学敏)。

6、《血证论》的作者是(唐容川)。

7、款冬花、紫苑化痰止咳,蜜制后能润肺止咳,属于炮制目的中的哪一项?(增强药物疗效)

8、柏子仁去油制霜,属于炮制目的中的哪一项?(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9、关于对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物炮制时说法正确的有(①酒制后能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②醋制可增强生物碱在水中的溶解度;③宜少泡多润,尽量减少生物碱的损失)。

10、关于对含有生物碱类成分的药物炮制时说法错误的是(所有含生物碱类药物热处理均可增强药物疗效)。

11、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行药势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酒)。

12、具有引药入肝、理气、行水、散瘀止痛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醋)。

13、具有发散风寒、止呕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生姜汁)。

14、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米)。

15、具有和中益脾作用的炮制辅料是(麦麸)。

16、具有解毒、祛痰杀虫、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白矾)。

17、具有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作用的炮制辅料是(蛤粉)。

18、筛选是根据药物与杂质的(体积)不同来分离药物中的杂质。

19、水选是根据药物与杂质的(水的浮力)不同来分离药物中的杂质。

20、风选是根据药物与杂质的(比重)不同来分离药物中的杂质。

21、麻黄制绒的作用是(缓和药性)。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中药炮制是一项制药技术,根据中药理论,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来进行。

历史上,中药炮制有不同的称呼,如《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修事指南》等。分类法主要有火制、水制和水火共制,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中药炮制的制则包括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和相喜为制。此外,不同的炮制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

中药炮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经脉来进行,如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同时,炮制还可以通过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体的伤害来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主要包括溶媒、易溶于水、易水解和防酶解。同时,炮制方法也会对药物的效果产生影响,如少用醋炮制。

在饮片切制前,药材需要进行软化处理,以便切片更加均匀。软化的要求如下:

1)药材应选用新鲜、质地较硬的品种。

2)软化时间应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

切片效果。

3)软化过程中要注意水温和水量的控制,以免影响药材

的药效。

4)软化后的药材应及时晾干,以免影响后续的加工和保存。

15.切片的要求:

1)切片应均匀,大小适中,厚度一致。

2)切片应避免损伤药材的有效成分。

3)切片应保持干燥,避免受潮霉变。

4)切片应按照药材的不同部位和用途进行分类和包装。

1)软硬适度是指药材的硬度与合水率成反比关系,规定

了药材的平均合水率。药材软化需要控制含水率,以避免因水而伤害其药性。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名詞解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

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二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概念和意义

1.1 中药炮制的定义

1.2 中药炮制的历史渊源

1.3 中药炮制的意义和作用

二、中药炮制的原则和方法

2.1 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

2.2 中药炮制的方法分类

2.2.1 煎煮类方法

2.2.2 蒸制类方法

2.2.3 炒炸类方法

2.2.4 水洗类方法

2.2.5 气蒸类方法

三、中药炮制中的关键技术

3.1 温度控制技术

3.1.1 煎煮温度控制

3.1.2 蒸制温度控制

3.1.3 炒炸温度控制

3.1.4 水洗温度控制

3.1.5 气蒸温度控制

3.2 时间控制技术

3.2.1 煎煮时间控制

3.2.2 蒸制时间控制

3.2.3 炒炸时间控制

3.2.4 水洗时间控制

3.2.5 气蒸时间控制

3.3 研究方法和质量控制

3.3.1 中药炮制研究方法

3.3.2 中药炮制质量控制

四、中药炮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1 炮制工艺不当引起的问题

4.1.1 煎煮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2 蒸制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3 炒炸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4 水洗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1.5 气蒸工艺不当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2 中药材质量问题及炮制对质量的影响4.2.1 质量问题分析

4.2.2 炮制对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法

五、中药炮制的发展和前景展望

5.1 中药炮制技术的发展历程

5.2 中药炮制产业的现状和问题

5.3 中药炮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以上是对中药炮制学重点的总结,从概念、原则、方法、关键技术、问题与解决方法、质量控制以及发展与前景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掌握中药炮制学的知识对于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炮制技术也将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中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成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中药的炮制学复习资料1

中药的炮制学复习资料1

1.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3.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答:(1)南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总结前人的炮制经验撰写而成的。为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制药(炮制)专著。(2)明代·缪希雍《炮炙大法》——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二部炮制专著。

(3)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为我国医药史上第三部炮制专著。

4.简述中药炮制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答:中药炮制的分类及其主要内容:

5.简述中国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三类分类法的的具体内容。

答:中国药典药材炮制通则三类分类法的的具体内容:

(1)净制----挑拣、筛选、水洗、风选、剪切等

(2)切制----浸泡、润、切、粉碎等

(3)炮炙----炒、烫、煅、蒸、煮、炖、酒制、醋制、蜜炙、姜汁炙、盐制、制炭、水飞、燀、制霜等。6.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举例说明。

答:(一)制药原则:来源:[ 清]徐灵胎(大椿)《医学源流论》

(1)相反为制(反制):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茱萸制黄连、盐水益智仁。

(2)相资为制(从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胆汁炙黄连、盐水制知母/黄柏、酒炙仙茅/阳起石、蜜炙百合/甘草。

(3)相畏(或相杀)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制半夏/南星。(4)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以免损伤正气。如:麸炒枳实、米泔水制苍术;煨木香。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最早有炮制内容记载的医方书。

我国第一部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了13种中药的5种炮制方法。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制论》。

【中药炮制的分类方法】

古代:火制、水制、水火共制

现代根据炮制的工艺:净制、切制、炮制

五类分类法: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

【炮制对生物碱类中药的影响】

在净选加工时应选取生物碱含量高的药用部位和区分不同药用部位入药,以确保疗效准确。有些生物碱可溶于水,在水处理软化药材时,应坚持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生物碱的损失,以免影响疗效。

生物碱具有不同的耐热性,各种热处理方法可使中药生物碱发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影响有效成分的含量和临床疗效。故中药中含有遇热活性降低的生物碱,而生物碱又是其有效成分物质,以生用为宜,尽量不进行加热处理。

若生物碱类成分为毒性成分,宜采用加热方法改变生物碱的结构,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酒、醋、胆汁等辅料炮制可提高中药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度,因此含生物碱类成分的中药常采用酒、醋等辅料炮制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

【中药炮制的作用】

①提高中药净度,确保用药质量②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性或副作用③改变或缓和中药的性味④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趋向⑤改变或增强中药的作用部位⑥增强中药疗效,扩大用药范围⑦利于调剂、制剂与服用⑧利于贮藏,保存药效

【炮制品的质量要求】

1、净度

2、片型及破碎度

3、色泽

4、气味

5、质地

6、水分

7、灰分

8、浸出物

9、有效成分 10、有毒成分 11、有害物质 12、微生物 13、包装

【中药炮制品中的变异现象】

【精】中药炮制学重点

【精】中药炮制学重点

名解

1.中药炮制学: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类药物,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3.饮片:狭义—切制成的片、丝、段、块等形饮片状的中药。广义—中医理论指导下,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生产中成药用的中药.包括霜、油、片、丝、段、块

4.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炮制药物,以增强药效。

5.看水性:检查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软化程度,即检查药材的吸水量。

6.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趁热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淬液)中浸淬,使之酥脆

7.火候:指药物炮制的时间和程度,是药物受热程度、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即指在一定工艺条件下药物炮制的质量要求。

8.炒炭存性:炒炭时只能是药物外部碳化,内部人保留其固有的气味,花、叶全草类药物仍可清晰辨别其原型,且勿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9.净制: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霉变品、虫蛀品及灰屑等,使药物达到药用纯度标准的处理方法。

10.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其他:

1.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成书年代及作者

《五十二病方》(春秋战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方书

《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约五世纪)

《新修本草》(唐·苏敬,公元659 年)

《本草蒙筌》(明•陈嘉谟,1566年)

中药炮制重点

中药炮制重点

蜜炙注意事项

1.炼蜜一般指的是嫩蜜,加水量一般是蜜的1/3或1/2,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季节,可灵活掌握。

2.炙药前应核准药与蜜的数量比例,炙炒时先应用中火炒至药物浅黄色后再用文火炒炙,如出现蜜粘锅而糊焦时应马上将焦糊的蜜用净布擦干净,以保证炙药的质量。

3.蜜炙的药物应装瓷缸中盖严,置低温干燥之处防潮,并注意防止发霉生虫。

砂烫马钱子:将砂置热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大小一致的马钱子,不断翻动,至棕褐色,鼓起,内部红褐色,并起小泡时,取出,筛去砂子,放凉。亦可供制马钱子粉用。

米炒斑蝥:将米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冒烟,投入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除去头、足、翅,摊开放凉。或者投入去头、足、翅的斑蝥拌炒,至米呈黄棕色,取出,筛去米,摊开放凉。每100kg斑蝥,用米20kg注意事项:斑蝥在炮制和研粉加工时,操作人员宜戴眼罩或防毒面具进行操作,以保护眼、鼻黏膜免受其损伤,炒制后的米要妥善处理,以免伤害人畜,发生意外事故。省、部(局)级药物炮制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①经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黄连/栀子苦寒,经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称为“反制”】

②经炮制,使药物性味增强【以苦寒的胆汁制黄连,更增黄连苦寒之性,所谓寒者益寒;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仙茅温肾壮阳作用,所谓热者益热,称为“从制”】

③经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生地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制成熟地后,则变甘温之品,具滋阴补血的功效。天南星(温热)→胆南星(寒凉)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中药炮制学重点

总论

第一章绪论

1、有两个名词解释

2、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

3、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了解)

4、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有哪四个时期、特点、有哪些著作

第二章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

1、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2、传统的制药原则与方法

3、炮制对药性的影响,有四种影响,各种影响各是怎样的

4、炮制与方及疗效的关系,具体内容,注意黑体标题,各阐述了什么

5、第六节和第七节(了解)

第三章中药炮制的目的及对药物的影响(重点)

其中:1、炮制对药物化学成分的影响中,对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理化性质方面

第四章中药炮制的分类及辅料

1、炮制的分类,有五种,及其应用与特点

2、中药炮制常用辅料的化学成分作用

第五章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及贮藏(掌握)

1、炮制品的质量要求,12方面

2、中药炮制品贮存保管,其中要看看贮藏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中药饮片工业的管理及饮片厂的设计(看标题)

各论

第七章净选加工

1、净选加工的含义、目的

2、清除杂质的方法,适用于哪些药物

3、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具体内容

第八章饮片切制(方法、特点、适用于哪些药材)

1、有两个名词解释

2、饮片切制的含义、目的

3、常用的水处理方法

4、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

5、饮片的类型-----8种,适用于哪些药物

6、饮片的切制方法----机器切制

7、自然干燥-----对于不同药物应如何选择

8、人工干燥,如何控制温度

第九章打后的具体每种药物

1、每个章节的前沿要看:含义、炮制目的、炮制方法和注意事项

2、对于每一种药要看:炮制方法、作用、研究(有毒中药和实验课的药材)附录一中药炮制的研究(看标题)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总结

1. 药材的采集

中药材采集是中药炮制学的第一步,是中药制品加工的起点。药材的采集应该选择在药用

植物生长的最佳季节,通常是春季、夏季或秋季。采收的时间应该避开阴雨天气和露水时间,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在采收过程中,应该选择成熟的药材,避免采收过期或未成熟

的药材。同时,在采集过程中应该避免损伤药材的根、茎、叶和花,防止对药材的质量造

成影响。

2. 药材的鉴别

药材的鉴别是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环节,是确保中药品质的前提条件。药材的鉴别应该从外观、性状、气味、味道等方面进行综合鉴别,同时应该结合药材的产地、采收季节、保存

状态等因素进行判断。在鉴别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单一的鉴别方法,而是应该采

用多种鉴别方法相互印证,以确保鉴别的准确性。

3. 药材的贮藏

药材的贮藏是中药炮制学的重要环节,是保证中药品质的关键环节。药材在贮藏过程中,

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避潮的环境条件。同时,应该防止虫蛀、发霉、霉变等现象

的产生,保证药材的长期保存。在贮藏过程中,应该对药材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清除已经

有虫蛀、霉变的药材,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4. 药材的加工

药材的加工是中药炮制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将采集的生药材进行初步处理,使之适宜于中

药制品的炮制加工。药材的加工可以包括粉碎、碾磨、切片、研磨、蒸煮等过程,具体的

加工方法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制剂的要求进行选择。在加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加工的力度、时间、温度等因素,以确保加工的过程不会对药材的有效成分产生影响。

5. 药材的炮制

药材的炮制是中药炮制学中的核心环节,是将加工好的药材进行配比、炮制加工,加工成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

2、炙法:将选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人药物组织

4、相畏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生姜制半夏

5、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6、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7、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8、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9、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

10、泛油即走油,指药物中所含的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在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质地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1、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例如盐水制知母

12、炒炭存性:是指药物炒炭时,走部分炭化,但应保存部份药物固有气味,不能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13、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14、对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方法。15煨法: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16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17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问,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18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19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20伤水:伤水是指药材吸水过多,成分流失的现象。21扣锅锻: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22切制法:23去油制霜法:药物经过适当加热去油制成松散粉末的方法。24渗析制霜法:药物与辅料经过加工析出细小结晶的方法。25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类药物的胚芽。26去心:指去除根的木质部和枯朽部分、种子的胚芽等。27提净法: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

自己整理中药炮制重点

自己整理中药炮制重点

第一章炮制绪论

第一节:概述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历史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修合、治削等。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炮制的古今含义----古代;制药总称

近代;单味药的加工制备

广义;原药材,炮炙品。狭义;净药材,炮炙品。

炮;代表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

炙;代表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炮炙包括的内容——

———原药材————净药材————饮片(生片)汤剂配方

——炮炙品(熟片)——中成药制剂

中药炮制学任务——①、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

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整理、研究,探讨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

制定饮片质量标准

③、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并不断创新与发

展本学科

不同专著的炮制名称——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炮炙,治削

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书名用炮炙,正文多用修事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修制“合度提法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修治

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中药炮制的起源——①、中药的发现和应用

②、火的出现和应用,炮生为熟,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③、酒的发明和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

④、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中药炮制的发展——①、春秋战国至宋代(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五十二病方》记录炮制内容最早的一本书“止出血者播发“”取商牢渍醋中“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学重点总结

一、中药炮制学的概述

中药炮制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是指对于中药材进行加工、

处理、提取等过程,使其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其目的是改

变中药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增强其药效,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炮制过程包括曝晒、清洗、切割、蒸煮、浸泡等环节。

二、中药材的基本处理方法

1.曝晒:将新鲜采摘的中草药晾晒至干燥状态,以便长期保存。

2.清洗:将采摘回来的中草药进行清洗,去除表面附着物。

3.切割:将干燥后的中草药按一定规格切成小块或者细粉末。

4.蒸煮:将干燥后的中草药放入锅内加水蒸煮一段时间,以便使其软化并释放出有效成分。

5.浸泡:将干燥后的中草药放入液体(如酒精)内浸泡一段时间,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

三、中药炮制的分类

1.炮制: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处理,如蒸煮、酒浸、盐渍等。

2.制剂:将中草药经过特定的工艺加工成为颗粒、片剂、丸剂等。

3.熟地:将中草药用火进行烘干,使其颜色变红,并增强其滋补作用。

四、常见的中药炮制方法

1.酒浸法:将干燥后的中草药浸泡在白酒或黄酒中,以便提取出有效成分。

2.蜜丸法:将干燥后的中草药与蜂蜜混合搓揉成团,再晾晒至干燥状态。

3.盐渍法:将干燥后的中草药放入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去除杂质和异味。

4.清水洗净法: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后,晾晒至干。

五、常见的中药材及其炮制方法

1.人参:野山参需先曝晒至八九成干后再切片,红参需用清水浸泡至软后再切片,白参则需直接切片。

2.黄芪:野黄芪需先曝晒至八九成干后再切片,栽培黄芪则需先用清水浸泡至软后再切片。

3.当归:需要先将其切成小块或细粉末,然后用酒浸泡一段时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木心、毛茸等;树皮类—苔藓、栓皮;矿石类—泥土、沙石。

⑻利于服用。清炒—鸡内金;麸炒—僵蚕;酒炙—乌梢蛇。

七、中药常用的炮制辅料,各种炮制辅料的作用及炮制作用,适用于炮制哪些药物。

(1)液体辅料

①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适用于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白花蛇、乌梢蛇。

②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

③蜂蜜。作用:调和药性。

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

④食盐水。作用: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

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适用于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

⑤生姜汁。作用: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适用于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

⑥甘草汁。作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适用于远志、半夏、吴茱萸。

⑦黑豆汁。作用: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

炮制作用:增效,解毒。适用于何首乌。

⑧米泔水。作用:益气,除烦,止渴,解毒。

炮制作用: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适用于苍术、白术。

⑨胆汁。作用: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适用于胆南星。

⑩麻油。作用:清热,润燥,生肌。

炮制作用:酥脆体质,降低毒性。适用于马钱子、地龙。

(2)固体辅料

①稻米。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

炮制作用:增效降毒。适用于党参、斑蝥、红娘子。

②麦麸。作用:和中益脾。

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适用于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

③白矾。作用:解毒,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

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适用于半夏、天南星。

④豆腐。作用: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

炮制作用:降毒,吸附,去除污垢。适用于藤黄、珍珠、硫黄。

⑤土。作用: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

炮制作用:增效,降低刺激性,吸附,中间传热体。适用于白术、当归、山药。

⑥蛤粉。作用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适用于阿胶。

⑦滑石粉。作用:利尿,清热,解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