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icro-PIV研究进展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1.PIV 简介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作为一种全新的无扰、瞬态、全场速度测量方法,在流体力学及空气动力学研究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 )是一种用多次摄像以记录流场中粒子的位置,并分析摄得的图像,从而测出流动速度的方法。
PIV 是流场显示技术的新发展。
它是在传统流动显示技术基础上, 利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流动测量技术。
动测量技术。
综合了单点测量技术和显示测量技术的优点综合了单点测量技术和显示测量技术的优点, 克服了两种测量技术的弱点而成的, 既具备了单点测量技术的精度和分辨率, 又能获得平面流场显示的整体结构和瞬态图像。
的整体结构和瞬态图像。
图1.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2.PIV PIV的原理的原理PIV 技术原理简单,就是在流场中撤入示踪粒子,以粒子速度代表其所在流场内相应位置处流体的运动速度.应用强光(片形光束)照射流场中的一个测试平面,用成像的方法(照像或摄像)记录下2次或多次曝光的粒子位置,用图像分析技术得到各点粒子的位移,由此位移和曝光的时间间隔便可得到流场中各点的流速矢量,并计算出其他运动参量(包括流场速度矢量图、速度分量图、流线图、漩度图等)。
因采用的记录设备不同, 又分别称FPIV FPIV ( ( 用胶片作记录) 和数字式图像测速DPIV (用CCD 相机作记录)。
3.PIV PIV系统组成系统组成PIV 系统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每一部分的要求都相当严格。
每一部分的要求都相当严格。
图2.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结构粒子图像测速系统结构(1)直接反映流场流动的示踪粒子。
除要满足一般要求( 无毒、无腐蚀、无磨蚀、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稳定、清洁等清洁等) 外,还要满足流动跟随性和散光性等要求。
还要满足流动跟随性和散光性等要求。
要使要使粒子的流动跟随性好, 就需要粒子的直径较小, 但这会使粒子的散光性降低,不易于成像。
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Micro-PIV研究进展
M =10 NA =0.25
2.9 4.3 9.4 18 55
M =20 NA =0.5
2.3 2.8 5.0 9.3 27
M =40 NA =0.6
2.2 2.6 4.3 7.9 23
M =40 NA =0.75
2.2 2.4 3.7 6.4 18
M =60 NA =0.1.4
2.1 2.2 2.6 3.9 10
2
面,获得 2 维粒子图像,只能实现 2 维速度测量。
v
s t
(1)
但由于微器件特征尺度十分微小,对其内部流动进行测量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与传统 PIV 相 比,Micro-PIV 在粒子图像获取方法、示踪粒子和图像处理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12],下面将对这三方面差 别及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1 引言
近年来,微流动器件(Microfluidic devices)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2],微流动器件结构和功能也越 来越复杂,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3,4],引起来了广泛关注[5,6]。已有研究 表明,由于流动特征尺度的微小,流体分子间作用力、静电力等表面力效应相对增强,同时流动还受到微 流体器件构型、壁面粗糙度和浸润性等因素影响,微尺度流动行为表现得非常复杂,目前还无法对这些复 杂流动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7,8]。流动可视化技术是微尺度流动研究的重要实验方法[9,10]。显微粒子图像测 速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icro-PIV or µ PIV)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 流动测量与显示技术[11],可以实现无干扰、整场、瞬态、定量的微尺度速度场测量,有效测量的尺度范围 为 0.1-100µm[12],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分辨率(<1µ m) ,测速范围从每秒数纳米到数米,成为重要的微流 动研究手段,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其它的微尺度流场测速技术,如磷光显示测速[13]、光漂白 测速[14]、分子标记测速[15]和拉曼散射技术[16]等,只能获得定性研究结果,也被称作流动定性可视化研究, 其分辨率和测量精度都无法和 Micro-PIV 相比。 Micro-PIV 是在 PIV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观测流场中散布的示踪粒 子,获得两副或多幅粒子图像,并对这些粒子图像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到流场速度[17-24]。但是由于两者 的光路设计及组成部件有重大不同,一般认为这是两种相互独立流场测速技术[12,25,26]。最早的利用示踪粒 子进行微流动可视化研究的技术也被称作微尺度粒子跟踪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tracking, PTV)[27],最初 被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研究中[28]。利用 PTV 技术,Taylor 等人[29]和 Brody 等人[30]使用超荧光显微镜对直径 900nm 的荧光示踪粒子进行长时间照明观测,获得粒子运动轨迹图像。这种方法获得的速度场具有不准确
Micro-PIV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新进展
Micro-PIV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新进展
王昊利;王元
【期刊名称】《力学进展》
【年(卷),期】2005(35)1
【摘要】Micro-PIV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流动测速技术.它是传统PIV 测量与光学显微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整场、瞬态、定量测量方法,其基本测速原理与传统PIV相同,但在示踪粒子选择、图像获取和处理等方面两者存在较大差
别.Micro-PIV突破了传统微尺度流体力学测量手段的局限性,使得对微尺度流动元件的研究从过去只能给出流量、阻力特性等有限信息逐步转向对全流场内流结构的直接测量上,并且达到了相当高的分辨率和测量精度.本文对近几年Micro-PIV技术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论述了Micro-PIV技术与传统PIV的主要区别以及具体的处理技术,反映了其在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并对此项技术的发展作了展望.【总页数】14页(P77-90)
【作者】王昊利;王元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西安,710049;西安交通大学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西安,71004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中的自适应选窗技术 [J], 李木国;杜海;崔恒
2.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兵;崔骊水;李小亭;王毅
3.基于三维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滚流运动研究 [J], 李卫;刘大明;田福全;鲁祯;王天
友;王玉春
4.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微流场可视化测速技术及应用综述 [J], 申峰;刘赵淼
5.基于Micro-PIV的微观流场检测技术 [J],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PIV
《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第九章粒子成像测速技术刘宝杰,于贤君2015年6月15日速度的定义是什么?能不能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测量速度?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简称PIV典型的PIV原理图系统构成:PIV只能测量激光片光平面内的速度分量。
PIV 能干什么?加力燃烧室火焰稳定器流场:单点测量技术都能做到只有PIV技术能做到是一种全场测量技术,能够获得非定常流动的瞬态速度场。
测量速度快,周期短,成本低。
是一种先进的流场诊断技术。
激光散斑测速技术(固体力学)层流、射流和对流(流体力学)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从而建立了流体力学的激光散斑测速技术!发现一般情况下添加的示踪粒子浓度不足以产生激光散斑!1984年:Pickering & HalliwellAdrianPIV技术诞生1985年全数字化的PIV和SPIV已经商品化1998年LDV PIV时间序列的空间单点测量在一个瞬时的空间多点测量时间统计平均瞬时速度场,由多个速度场平均获得统计平均数据由测量移动已知距离的时间来获得速度测量已知时间内粒子位移来获得速度测量统计的尺寸决定了空间分辨率最大的图象位移给出了空间分辨率测量时间长,实验消耗大测量时间短,实验消耗小对于粒子的跟随性要求相同选择的标准是什么?散射特性好跟随性好双腔的Nd:YAG激光器•脉冲光,10ns•能量高,50~1000mJ•频率较低,10~30Hz其它光源为什么要用脉冲光?3.图像记录•胶片式照相机•数码照相机(CCD,CMOS)4.图像处理:4.图像处理:4.图像处理:4.图像处理:1.杨式条纹法2.自相关方法3.互相关方法PIV图像分析过程示意图4.图像处理:4.图像处理:He-Ne激光器杨氏条纹观测平面CCD摄像机L1L2二维扫描移动支架三维扫描移动支架控制电机图像处理计算机PIV底片杨氏条纹法自动判读系统示意图4.图像处理:自相关(Auto-Correlation)方法两次Fourier变换的结果最大峰值和次大峰值之间的距离即为粒子的位移!自相关第二次FFT变换方向如何确定?有噪音后会是什么情况?互相关第三次FFT变换4.图像处理:互相关(Cross-Correlation)方法方向如何确定?有噪音后是什么情况?自相关和互相关的对比#空间分辨率高;#测量的动态范围大;#查问域的偏移量允许有更多的有效粒子对;#不需要像移装置。
PIV实验技术报告
PIV实验技术报告摘要:本文介绍了PIV(粒子图像测速)实验技术的原理、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PIV实验,可以精确地测量流体介质中的速度分布,并对流场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PIV技术是一种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流场测量方法,对于流体力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引言粒子图像测速(PIV)是一种用于测量流体介质中速度场分布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它通过在流场中添加颗粒或通过实验液体中的已有颗粒来测量流场中颗粒的运动轨迹,并利用计算算法来获得流场中的速度矢量场。
本文主要介绍PIV技术的原理、仪器设备、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2.原理PIV实验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拍摄两幅连续时间间隔极短的图像,再通过计算机处理这两幅图像来获得流场速度分布。
实验中,通过成像装置将流场中的颗粒的二维图像记录下来,并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这些图像进行处理,得到颗粒运动的位移信息。
根据颗粒在两幅图像中的位置变化以及两幅图像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流场中颗粒的平均速度。
3.仪器设备PIV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有:激光器、摄像机、成像装置、实验容器和图像处理软件。
激光器用于提供激光光源,摄像机用于捕捉流场中颗粒的图像,成像装置用于将颗粒的图像传送给摄像机进行记录,实验容器用于容纳流体介质,图像处理软件用于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
4.实验过程PIV实验的基本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装置安装、调试系统、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
实验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颗粒,并进行流动性能测试以确定实验参数。
然后需要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装置安装和调试,确保实验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实验过程中,通过激光照射流体中的颗粒,并通过摄像机记录颗粒的图像。
最后,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流场的速度分布数据。
5.数据处理方法PIV实验得到的数据需要经过一系列处理方法来提取有用的流场信息。
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匹配、自相关分析、位移矢量计算和速度矢量分析。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1.PIV技术介绍1.1.引言目前为止,人类对流体力学仍有许多疑难问题,如对湍流、非定常流动等现象了解甚少,而在许多工程应用如飞行器外形设计、内燃机燃烧室中的多相流动等中又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因而使流场测量问题变得极为重要。
流场测速新方法研究中,至今已发展了激光多普勒测速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粒子影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等技术。
LDV的综合性能较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通常作为仪器标校技术使用,但LDV只能实现单点测量。
PIV技术是一种全场、动态、非接触测量手段,已获得广泛使用,成功应用于风洞、水洞、水槽燃烧及喷射等实验中。
PIV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光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PIV取得了长足进步,测量精度已与LDV接近。
1.2.PIV原理图1是PIV 技术应用的简单原理图。
散播在流场中的跟随性及反光性良好的示踪粒子,由激光光束首先入射到一组球面透镜上,经聚焦后通过全反射镜至一组可调的柱面透镜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片光,照亮流场中特定的区域,此时经过此区域的示踪粒子被照亮,通过CCD(CMOS)成像设备进行成像。
对这个特定的区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利用图1 PIV简单原理图激光脉冲连续照亮两次,就能得到粒子在第一次照亮时间t 和第二次照亮时间t’的两个图像,对这两幅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就能得到流场内部的二维速度矢量分布。
在利用PIV 技术测量流速时,需要在二维流场中均匀散布跟随性、反光性良好且比重与流体相当的示踪粒子。
将激光器产生的光束经透镜散射后形成厚度约1 mm 的片光源入射到流场待测区域,CCD 摄像机以垂直片光源的方向对准该区域。
利用示踪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记录下两次脉冲激光曝光时粒子的图像,形成两幅PIV 底片(即一对相同待测区域、不同时刻的图片) ,底片上记录的是整个待测区域的粒子图像。
基于MicroPIV技术的电动微流体测量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Micro-PIV技术的电动微流体测量研究姓名:段仁庆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指导教师:刘冲20051201段仁庆:基于Miero-PIV技术的电动微流体测量研究1.1.1称重法称重法【¨1是最简单、最普通的微流体速度测量方法,电动流体典型的称重法装置如图1,1所示【3】。
它包括高压电源,用来提供高压电场驱动流体;微量天平,监测储液池的重量变化。
在一个1-lOs的时间间隔里使用微量天平来监测储液池的重量变化,通过简单的平均计算得到流体的平均速度。
在称重法测速过程中,蒸发效应对低速的流动影响显著,甚至导致实验的失败,其它的影响包括环境温度、湿度,还有空气流对微量天平的作用等。
图1.1称重法Fig.1_1Schematicofweighingsetup微量天平1.1.2电流监测法电流监测澍5川是一种方便和简单的微流体测速技术,测量装置如图1.2所示嘲。
主要包括高压电源提供电场驱动流体;精密电阻和电压表,精密电阻串联在回路中,回路中电流的变化就会通过电压表反映出来。
图1.2电流法Fig.1.2Schematicofcurrentmonitoringsetup段仁庆:基于Micro-PIV技术的电动微流体澳4量研究图1.4激光诱导荧光装置Fig.1.4SchematicoflaserinducedfluorescenceserapMolo[12i利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120I_tm宽、9um深的矩形沟道流体速度,图1.5是不同时刻的荧光图像,可以看出,在0时刻荧光物质比较集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荧光物质在流场中有扩散的效应,扩大了荧光的带宽,影响计算的精度。
温度、流体速度和流体粘度是影响扩散效应的主要因素,扩散系数与湿度成正比,与速度、粘度成反比。
图1.5不同时刻的荧光图像Fig.1.5Fluorescenceimageatdifferenttime激光诱导荧光不仅可以计算速度,还可以用来表示流场的形态,2000年Davidsillton【13]用LIF显微观测法对电渗流进行了研究,数据处理得到了100¨m中电渗流的速度及形态图像(图1.6),2003年研究了不同横截面结构微沟道中流体的流形【14】(图1.7)。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1.PIV技术介绍1.1.引言目前为止,人类对流体力学仍有许多疑难问题,如对湍流、非定常流动等现象了解甚少,而在许多工程应用如飞行器外形设计、燃机燃烧室中的多相流动等中又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因而使流场测量问题变得极为重要。
流场测速新方法研究中,至今已发展了激光多普勒测速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粒子影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等技术。
LDV的综合性能较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通常作为仪器标校技术使用,但LDV 只能实现单点测量。
PIV技术是一种全场、动态、非接触测量手段,已获得广泛使用,成功应用于风洞、水洞、水槽燃烧及喷射等实验中。
PIV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光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PIV取得了长足进步,测量精度已与LDV 接近。
1.2.PIV原理图1是PIV 技术应用的简单原理图。
散播在流场中的跟随性及反光性良好的示踪粒子,由激光光束首先入射到一组球面透镜上,经聚焦后通过全反射镜至一组可调的柱面透镜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片光,照亮流场中特定的区域,此时经过此区域的示踪粒子被照亮,通过CCD(CMOS)成像设备进行成像。
对这个特定的区域在一定时间间隔利用图1 PIV简单原理图激光脉冲连续照亮两次,就能得到粒子在第一次照亮时间t 和第二次照亮时间t’的两个图像,对这两幅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就能得到流场部的二维速度矢量分布。
在利用PIV 技术测量流速时,需要在二维流场中均匀散布跟随性、反光性良好且比重与流体相当的示踪粒子。
将激光器产生的光束经透镜散射后形成厚度约1 mm 的片光源入射到流场待测区域,CCD 摄像机以垂直片光源的方向对准该区域。
利用示踪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记录下两次脉冲激光曝光时粒子的图像,形成两幅PIV 底片(即一对相同待测区域、不同时刻的图片) ,底片上记录的是整个待测区域的粒子图像。
Micro-PIV测试在体微血管血流状态的研究进展
2009年6月
北京牛物医学工程
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
V01.28 June
No.3 2009
・综
述・
Micro。PIV测试在体微血管血流 状态的 研究进展
李延玲1
摘 要 刘天亚¨ 刘遥1 冯利敏L2 丁库克
获取在体血管内尤其是微血管内血流速度分布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与治疗有重
作者单位:1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100069) 100191)
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乍物医学工程学院(北京
作者简介:李延玲(1969一)。讲师 通信作者:丁库克(1969一),男,副教授,从事细胞生物力学与放射 医学研究。E.mail:shouding@ecmu.edu.cn
万方数据
・320・
・321・
技术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使得获得的数据 更接近实际情况,可信度更高¨o。
Kosuke
系统,以红细胞做示踪剂,在体测量了孵化三天的鸡 胚胎外表面静脉和动脉血流。实验结果显示,尽管 血管直径、曲率半径和分支布局不同,但静脉血管中 血流还是稳定的。当小血管汇聚于大血管时,也没 有出现分流及二级流;没有分支的平直静脉血管中 的血流出现了类似抛物线形的速度分布。在血管中 心区域,速度分布几乎没有变化;在近管壁区域,速 度几乎为零。动脉血管中的瞬时血流速度场出现了 缘于心脏搏动的周期性变化,且和心舒期、心缩期相 对应。同时,该实验也验证了Micro.PIV技术在血 流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方面的作用。2一。 通过上述文献可知,在以血细胞作为示踪剂时, 需将红细胞荧光标记后再次注入观测对象体内。荧 光脂质体示踪剂的结构在Peter Vennemann等…1的 文章中有详细描述。由于脂质体被荧光标记,可以 在激光的激发下发射出荧光,其波长不同于周围组 织及其血细胞散射或反射出的光,可以增强图像的 对比度,提高信噪比。脂质体的直径一般在纳米级 (200~400'nm),而血细胞的直径约8—10斗m。脂质 体具有百纳米级的尺寸,可以很好地跟随血液的流 动,同时能降低测量平面的厚度,提高空间分辨率。 另外这些脂质体是生物可降解的,故而可以实现对 实验对象的重复利用。但是脂质体毕竟不是生物体 本身的成分,对实验对象的生理状况还是有一定影 响的。另外它需要从体外注射,对生物体有一定程 度的损害。这些都不可避免地会对测量精度有一定 程度的干扰。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
PIV,全名: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单来说是一种二维的方式显示速度矢量,使流体可视化的一种测量技术。
该方法是七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瞬态、多点、无接触式的激光流体力学测速方法。
近几十年来得到了不断完善与发展,PIV技术的特点是超出了单点测速技术(如CTA、LDA)的局限性,能在同一瞬态记录下大量空间点上的速度分布信息,并可提供丰富的流场空间结构以及流动特性。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技术简介PIV 流速测量范围为0.02~ 500.00 m/ s。
在流体力学领域中,流场测量技术与流场理论研究相辅相成,共同推进本学科的前进与发展。
但是该研究领域中湍流、涡流等复杂非定常流动的存在使得传统流场测量技术的单点测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流体流动认知的需求。
这就需要新的流场测量技术,实现流场测量由单点向多点、平面向空间、稳态向瞬态、单相向多相发展。
流场测量技术随着时代迅速发展,从20世纪初对湍流流动测量有开创性意义的热线热膜流速计(Hot Wire/Film Anemometer,HWFA)的出现。
到20世纪60年代,激光多普勒测速仪(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LDV)利用流场中粒子的Mie散射。
实现流场的无接触测量。
再到20世纪80年代,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Velocimetry,PIV)实现了点向面的流场测量。
PIV技术是一种瞬态、多点、无接触式的流体力学(水和空气)测速方法。
可以在同一瞬时记录下大量空间上的速度矢量分布信息,并可以提供丰富的流场空间结构和流动特性。
目前,PIV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从一个切面发展到一个容积空间、从平面二维速度矢量的二维切片发展到二维切片内三位速度矢量、从瞬间速度场的测量发展到一个连续时间过程内的速度场测量。
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的基本原理PIV技术的最基本原理是在待测流场中布散示踪粒子,示踪粒子代表流场空间中相应的流体质点,粒子会随着流场运动而运动,使用相机来记录不同时刻下示踪粒子的位置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算法分析相机所拍摄的粒子图片,将示踪粒子的位置信息和时间信息转换为流场流动的速度矢量信息,进而分析出流场的流动结构、涡量场等流动特性。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应用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PIV)是一种非侵入式流场测量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速数字摄像机捕捉流体中由体积或表面轮廓的微粒所组成的图像序列,并通过计算处理来得到流体的速度场信息。
PIV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以用于研究天然流体运动现象,又可以用于工业流体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还可以应用于医学、环境、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1. PIV技术原理PIV技术主要基于两帧流场图像的匹配和计算,其中流体中的不透明微粒被认为是运动的跟踪标记。
首先,在被测流场中加入微粒探针,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粒子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分布图像序列,然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选定两个特定的时间点,提取出图像中的微粒位置,并进行匹配。
匹配后,根据匹配到的微粒在两个时间点的位置变化,即可得到流体中的速度矢量场分布。
最后,通过计算流体中的不同位置的速度值,得到流量、涡量、剪切应力等流体动力学参数。
2. PIV技术的应用2.1 工业流体力学领域PIV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流体力学领域的实验研究,例如:航空、汽车等领域的气动力学研究。
在飞行器的设计和研发过程中,需要研究其外形对飞行性能的影响,包括气动阻力和升力,而PIV技术可以帮助识别飞行器表面的速度分布,为改善其性能提供参考。
同样,汽车的气动设计也需要通过PIV技术来评估不同外形对车速、空气阻力的影响。
2.2 医学、环境、生态研究PIV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医学、环境、生态等领域的研究。
例如,PIV技术可以研究心脏壁的运动,进而分析心脏的收缩过程;还可以用于细菌、气溶胶等颗粒的测速和分布分析;在水流环境中,PIV技术可以帮助研究河流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流体运动,以及水动力学问题,如洪水预警、海洋污染控制等方面。
3. PIV技术的优劣虽然PIV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流体力学领域中,但PIV技术本身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流场中粒子的亮度和聚集程度可能受到流体物性、涡旋等因素的影响,粒子图像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
粒子影像测速(PIV)技术概述1.PIV技术介绍1.1.引言目前为止,人类对流体力学仍有许多疑难问题,如对湍流、非定常流动等现象了解甚少,而在许多工程应用如飞行器外形设计、内燃机燃烧室中的多相流动等中又迫切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因而使流场测量问题变得极为重要。
流场测速新方法研究中,至今已发展了激光多普勒测速LDV(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粒子影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等技术。
LDV的综合性能较高,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非接触测量等优点,通常作为仪器标校技术使用,但LDV只能实现单点测量。
PIV技术是一种全场、动态、非接触测量手段,已获得广泛使用,成功应用于风洞、水洞、水槽燃烧及喷射等实验中。
PIV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光学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PIV取得了长足进步,测量精度已与LDV接近。
1.2.PIV原理图1是PIV 技术应用的简单原理图。
散播在流场中的跟随性及反光性良好的示踪粒子,由激光光束首先入射到一组球面透镜上,经聚焦后通过全反射镜至一组可调的柱面透镜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片光,照亮流场中特定的区域,此时经过此区域的示踪粒子被照亮,通过CCD(CMOS)成像设备进行成像。
对这个特定的区域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利用图1 PIV简单原理图激光脉冲连续照亮两次,就能得到粒子在第一次照亮时间t 和第二次照亮时间t’的两个图像,对这两幅图像进行互相关分析,就能得到流场内部的二维速度矢量分布。
在利用PIV 技术测量流速时,需要在二维流场中均匀散布跟随性、反光性良好且比重与流体相当的示踪粒子。
将激光器产生的光束经透镜散射后形成厚度约1 mm 的片光源入射到流场待测区域,CCD 摄像机以垂直片光源的方向对准该区域。
利用示踪粒子对光的散射作用,记录下两次脉冲激光曝光时粒子的图像,形成两幅PIV 底片(即一对相同待测区域、不同时刻的图片) ,底片上记录的是整个待测区域的粒子图像。
MicroVec-粒子图像测速(PIV)
实验工作完毕后,首先关闭相机镜头盖、关闭激光器片光源出口。关闭图像采集系 统电源。关闭激光器灯和Q开关,经过稳定冷却后关闭激光器电源。
在整个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不明故障现象,需要严格按照粒子图像测速系统 (PIV)操作手册规定处理。紧急情况下,需要关闭相机镜头盖、关闭激光器片光 源出口、关闭激光器灯和Q开关。其他不明事宜,请及时跟北京立方天地科技发展 有限公司联系,并提供详细的故障现象以便排除。
1.简介
北京立方天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第一、唯一的专业粒 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开发公司。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IV系统
发明专利:200910162651 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40441/200720143783/200920144898 著作权登记号:2003SR0083/2003SR12905。
x[m, n] y[m j, n k ]
S V lim t 0 t
2.3 PIV互相关计算得到相关谱结果流程
互相关计算
第一幅判读区图像
FFT
第二幅判读区图像
FFT
相关谱结果
IFFT
第一幅的频谱 (频域)
第一幅的频谱 (频域)
负变换
相乘
3. MicroVec 特点及功能介绍
5. PIV激光器光源 系统及同步方案
T1 T2 T3
同步控制器
T5 T6 T7 IN
T4
•双脉冲PIV激光器控制方案
F1 Q1 F2 Q2 CCD1 CCD2 激光器1 激光器2
激光器延时
激光器氙灯 外触发信号
激光器氙灯 放电能量曲线
∆T
相机延时
激光器Q开关 外触发信号
Micro-PIV
光路原理
双脉冲激光器 发射的中心波 长为532nm的 激光从侧向引 入主光路
荧光示踪粒子 表面在激光照 射下激发中心 波长为610nm的 荧光 棱镜表面涂有
光学薄膜,激 光对于CCD的 损伤是致命的
经过棱镜转 向垂直入射 至观测区域
再次截止 激光,粒 子图像信 噪比较高
3、Micro-PIV关键技术
3.3 图像处理方法(3)背景噪声消除方法
滤波前的相 关函数,信 号峰值几乎 为零位移
采用数字滤波 器,清楚地看 到了信号峰值 的大小和位移
3micropiv关键技术32micropiv测量方式光路原理双脉冲激光器发射的中心波长为532nm的激光从侧向引入主光路经过棱镜转向垂直入射至观测区域荧光示踪粒子表面在激光照射下激发中心波长为610nm的荧光荧光同反射的激光一起返回至棱镜激光被全反射荧光全透射ccd成像棱镜表面涂有光学薄膜激光对于ccd的损伤是致命的再次截止激光粒子图像信噪比较高3micropiv关键技术32micropiv测量方式传统piv技术中采用片光源来解决平面拍摄问题片光源厚度范围内亮并拍摄而其他粒子则因没有照明而不被拍在micropiv的观测区域内存在两方面问题
CCD成像
长通滤 光片
激光被 全反射, 荧光全 透射
荧光同反 射的激光 一起返回 至棱镜
3、Micro-PIV关键技术
3.2 Micro-PIV测量方式
传统PIV技术中采用片 光源来解决平面拍摄问 题,片光源厚度范围内 的流场及示踪粒子被照 亮并拍摄,而其他粒子 则因没有照明而不被拍 摄。 在Micro-PIV的观测区域内, 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流场 被全场照明,所有粒子都被 激光激发产生荧光;二是一 般微观尺度下流场特征尺度 为微米级,所以对平面厚度 控制要求更高,一般在几个 微米甚至一个微米以内。
MicroPIV技术及应用.ppt
波长匹配 图像处理算法:由于采用体照明,图像中会有
较大的背景噪音
Micro-PIV原理示意图: Nhomakorabea示踪粒子的选择:
粒径一般数百纳米到几个微米,受布朗运动影 响较大,采用对多次测量结果取平均的方法来 减小误差。
2背景噪音消除:
随即噪音可通过平均相关法消除,但对于位置不变的 噪音,如壁面反射光,玻璃上的污物等,上述方法会 失效。
因此需要将背景噪音的灰度值设定为最小值,用图 像的灰度值减去最小灰度值达到消除这种背景噪音的 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数字滤波器。
计算速度场的中心差分判读技术
传统PIV采用向前差分格式,即计算t时刻的速度,用t和t+dt时刻 粒子图像。当流场中速度梯度过大或流道有较大的弯曲时有较大 误差
中心差分格式,计算t时刻的速度,用t-0.5dt和t+0.5dt的粒子图像 将第一个判读域和第二个判读域分别向前向后平移半个粒子图像 位移量。具有二阶精度,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也可以用在普通 PIV上。
Micro-PIV测温技术:
利用布朗运动强弱与流体温度有关这一物理现象,Olsen和 Adrian于2000年提出可以用由粒子布朗运动带来的相关函数 峰值扩散来测量温度。
为了更好的成像,示踪粒子表面涂有一层荧光 物质,其激发光波长要与照明光源波长匹配。
体照明方式:
原因: 由于微尺度结构加工原因,光路限制在一个方
向上。 测量平面仅有几个微米,片光源不易与之重合。
两种照明方式的比较:
图像处理技术:
1平均相关技术:
在寻找相关峰值之前,在每个测量点处对相关函数进 行系踪平均,用平均的相关函数计算速度场。
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叠加的Micro-PIV速度场测量
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叠加的Micro-PIV速度场测量徐明;王昊利【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密度粒子图像的微流体粒子图像全场测速技术.经过背景噪声去除、阈值过滤、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过程,获得了高质量的低密度荧光示踪粒子图像.对100对图像进行图像叠加处理,得到了满足互相关算法求解二维速度场的高密度叠加粒子图像.针对宽度为250μm,深60μm的长直微通道开展了覆盖全场不同流体层平面的二维速度测量,并利用多个流体平面的二维速度场实现了微通道内全场速度的构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图像叠加法去除了像径大但灰度低的背景粒子图像,采用互相关分析能够准确获得分层二维速度场,所构建的全场速度场正确反映了长直微通道内流流场特征.%A new measurement method for full field velocity by using micro-PIV techniqu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density tracer particles i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The high quality images of low density tracer particle are approached by the image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removing of background noise, filtering under the threshold of gray scale and the image amplification. 100 pairs of the low density tracer particle images are overlapped, and two frames of the high density particle images are obtained to realize the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for the two-dimensional velocity field. Two-dimensional velocities on the different fluid planes along the out-of-plane direction are gained in a long straight microchannel with the cross section of 250μm width and 60μm depth. Hence, the full velocity field inside the microchannel is constructed by the two-dimensional velocities on multi-planes. The study results indicate that as the background particle images with large image diameterand low grayscales have been removed by the particle image overlap, more accurate two-dimensional velocities on different fluid planes can be evaluated by cross-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constructed full velocity field can properly reflect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in long straight microchannel.【期刊名称】《实验流体力学》【年(卷),期】2013(027)002【总页数】7页(P106-112)【关键词】低密度粒子图像;微流体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图像叠加;速度场测量【作者】徐明;王昊利【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学院流体检测与仿真研究所,杭州 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353.5;TP317.40 引言Micro-PIV技术是1998年由Santiago等人在传统PIV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微流体全场测速技术[1]。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的发展
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的发展
冯旺聪;郑士琴
【期刊名称】《仪器仪表用户》
【年(卷),期】2003(010)006
【摘要】在流场显示测量技术中,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重点介绍了PIV的测试原理及应用要求,并以TSI公司开发的PIV系统为例对DPIV系统的构成作了概括,同时指出了PIV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冯旺聪;郑士琴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81
【相关文献】
1.简易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开发与优化技巧 [J], 柯森繁;石小涛;王恩慧;何慧灵;胡晓;王志强;饶冬伟;樊后龑
2.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烟丝流量检测中的研究 [J], 曾蕾;赵立宏
3.Micro-PIV技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新进展 [J], 王昊利;王元
4.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砂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赵高平;黄瑞;姜磊;张健;丁海峰
5.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的自由游泳草鱼动力学特征分析 [J], 杨国党;胡晓;张奔;龙泽宇;张永年;石小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粒子和流体速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作为一种全息、非接触、全场测量流体速度和颗粒运动的高速精密测量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PIV技术基于成像法,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流体中荧光微粒的运动图像,并通过处理荧光微粒的运动轨迹获得流体速度分布。
整个测量过程被分为两个步骤:荧光微粒标记和图像处理。
荧光微粒标记可以使用洛伦兹荧光微粒、纳米颗粒或者钴青天然磁性微粒等,这些微粒被注入到流体中并随之运动,拍摄到的图像经过处理后可得到流体速度平均值和方向。
图像处理可以采用相关方法、互相关法、小波变换等不同的算法,通过处理得到流体速度分布、涡量场和剪切应力等大量的物理量,并可以得到不同时间段内的流体运动轨迹等信息。
二、 PIV技术在流体力学和气象学中的应用PIV技术作为一种高速精密测量方法,在流体动力学和气象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流体动力学仿真与实验流体动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流体力学特性以及流体与固体或流体与液体交互作用的学科。
PIV技术可用于流场定量表征、流体运动分析和涡旋识别等方面,尤其适用于分析颗粒物在流体中的运动行为。
同时,流体动力学仿真也可用PIV技术验证和修正模型。
2. 气象学观测PIV技术可以有效地研究大气速度、潜热通量等气象学参数,对气象、环境、应急预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环境污染监测流体动力学方法可用于水流速度、水流压力的测量、以及水中污染物浓度和扩散规律的研究。
PIV技术可以准确地测量水流中的污染物流量、污染物分布情况和扩散规律,为环境污染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三、 PIV技术的应用展望近年来,人们对PIV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能够更加精确、快速、实用和多样化地完成测量。
在此基础上,未来可望有以下方向的发展:1. 超高速PIV技术随着科技发展,各个领域对流体速度测量的需求不断增加,比如高速列车、飞行器等高速运动物体,需要测量的速度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 n
4 5.95( M 1) 2 2 n 0 2 2 4 4NA 16M NA 2 0 2 dp
1/ 2
(2)
其中, d p 为粒子直径, 为激光波长, M 为放大倍数, n0 物镜浸润液体的折射率, NA 为数值孔径。 为权重极限值,一般设置为 0.01。从公式(2)中可以发现,数值孔径 NA 和粒子直径 d p 对 DOC 值影响较 大,放大倍数 M 影响较小,与实验结果比较符合,测量厚度与物镜参数及粒子直径关系如表 1 所示[12]。 表 1 不同参数下测量厚度的实验结果 粒子直径 d p (µm) 0.10 0.20 0.50 1.00 3.00 显微物镜参数
M =10 NA =0.25
2.9 4.3 9.4 18 55
M =20 NA =0.5
2.3 2.8 5.0 9.3 27
M =40 NA =0.6
2.2 2.6 4.3 7.9 23
M =40 NA =0.75
2.2 2.4 3.7 6.4 18
M =60 NA =0.1.4
2.1 2.2 2.6 3.9 10
4பைடு நூலகம்
3.1.3 隐失波照明 采用隐失波(Evanescent wave)对微通道照明是一种新的流场照明技术,最早是由 Zetter 等[39]报道 的。当光从较高折射率的介质进入到较低折射率的介质(如从玻璃进入液体) ,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 光线全部被界面反射,发生全内反射现象。实际中由于光的波动效应,一部分光的能量会穿过界面到达液 体中,沿界面传播,这部分光就是所谓的隐失波。隐失波强度随离开界面距离增加呈现指数衰减,照明厚 度一般为 100nm-200nm,远小于物镜观测厚度。这种照明方式可以只照亮壁面附近的粒子,大大减小了观 测平面厚度[39,42,43], 也被称为纳米 PIV。 采用这种方法, Zettner 等[39]和 Li 等[43]分别报道了对 40400.38µm3 和 154240.2µm3 体积测量。由于隐失波强度随距离成指数衰减,使得照明厚度不一致,对测量精度有很 大影响。同时,由于近壁面粒子数目相对较少,且粒子在近壁面受到布朗运动、电场力和粘附现象的影响, 为提高测量精度,图像处理时需要采用较大的积分窗口[42-44]。当需要研究近壁面流动特性时(如滑移问题), 这种照明方式较体照明更加合适。 3.2 示踪粒子 Micro-PIV 作为一种光学测速技术,要求待测流体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并在其中散布跟随性良好的荧光 示踪粒子。Micro-PIV 采用的示踪粒子比传统 PIV 要求更加严格,示踪粒子多使用荧光标记的聚苯乙烯小 球(Polystyrene Latex,PSL) ,直径一般 200nm-2µm,根据观测视场大小合理选择,一般示踪粒子直径约 小跟随性越好,但是直径小于 1µm 时,布朗运动产生的影响将引起测量速度产生较大误差。图像处理时可 以采用图像互相关平均(Correlation averaging)算法减小布朗运动引起的误差。水中一般使用聚苯乙烯粒 子(200nm-2µm)作为示踪粒子[12]。 当研究纳米尺度流动时,Pouya 等[45]采用量子点(Quantum dots,QD)作为一种新的示踪粒子。与荧 光示踪粒子相比,量子点具有许多有点,首先其直径非常小,一般 2-25nm,不会发生光漂白现象,多种发 射波长可以选择使用,还可以通过表面处理控制其在不同溶液中的可溶性[46,47]。但是采用量子点作为示踪 粒子有三个缺点,即量子点自身具有闪光性,布朗运动明显和荧光信号弱。Freudenthal 等[48]报道了将多个 量子点固定在直径 70nm 的粒子表面作为示踪粒子,可以有效克服量子点闪光性的影响,并增加了信号强 度。 无论选择那种示踪粒子,都要求根据观测微通道的特征尺度对粒子直径进行优化选择,使其跟随性好, 对流场干扰尽量小,不能堵塞微通道[49]。同时,粒子直径不能太小,要保证其荧光信号足够强,能在 CCD 相机上成像,并且有效减小布朗运动影响。Santiago 等[50]分析了布朗运动引起的随机热噪声对测速结果带 来的误差为:
2
面,获得 2 维粒子图像,只能实现 2 维速度测量。
v
s t
(1)
但由于微器件特征尺度十分微小,对其内部流动进行测量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因此,与传统 PIV 相 比,Micro-PIV 在粒子图像获取方法、示踪粒子和图像处理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12],下面将对这三方面差 别及关键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2
视场为 50 50 m 。目前,其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 1µm 量级,通过提高物镜的数值孔径(NA)和放大倍
2
数(如 100 倍油浸物镜) ,甚至可以达到 100nm [25]。 Micro-PIV 粒子图像测速原理:在待观测流体中散布(或流体中已存在)跟随性良好的固体粒子、液 体或气泡,作为示踪粒子,对示踪粒子进行激光照明,由 CCD 相机记录连续两次曝光时间间隔( t )的 两幅粒子图像,将这两幅带有时间信息的粒子图像一起存储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图像相关处理技术获得 位移( s ) ,进而获得全场的速度矢量[12,25,33]。应该指出,由于拍摄时可能将 3 维粒子位移投射到 2 维平
3
为了获得较高质量的粒子图像, 需要采用最高灵敏度 (量子效率) CCD 相机, 一般采用较大像素 (large format)行间转移面阵 CCD 相机具有空间动态范围宽,两帧图像时间间隔短(~200ns)的优点。如果荧光 信号太弱, 也可以使用加强型 CCD, 但是会使的图像质量变差。 采用双快门相机可以将拍摄间隔缩短到 1µs, 适用于高放大倍数下的高速流动测量。 Micro-PIV 一般使用荧光示踪粒子,拍摄到的是荧光粒子图像。荧光示踪粒子有单色激光(532nm) 激发,发出更长波长的荧光。由于微通道壁面及内部反射和散射激光信号较激发荧光信号强,必须在 CCD 与物镜之间光路增加截止滤光片(>570nm) ,有效的阻止激光,而通过荧光信号,极大地减小了背景噪声 干扰,提高了信噪比。 3.1.2 体照明 在传统 PIV 流场测量中,采用的片光照明方式确定待测平面位置,而 Micro-PIV 采用的是体照明方式 (Volume illumination) ,也有报道采用采用隐失波照明[39]) 。由于激光片光最小厚度(0.5mm)很可能超出 微流动区域截面尺度,因此,在 Micro-PIV 中无法无法使用片光形式定位待观测流场平面,而是通过调节 物镜聚焦平面位置来定位待观测平面。体照明中,观测到的流体厚度由物镜景深决定,它对获得的粒子图 像效果有重要影响。只有在观测平面内的粒子才能对获得的粒子图像和互相关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因此 也称为互相关深度(Depth of correlation,DOC) 。Olsen 等[40]和 Bourdon 等[41]报道的互相关深度公式为:
显微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Micro-PIV 研究进展 1)
申 峰 2), 刘赵淼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电子与应用工程学院,北京 100124)
摘 要:随着微流动器件(Microfluidic devices)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包括生命科学、微流控芯片和微加工制造等相关领域,微 流体器件内部的流体力学特性成为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微尺度下低雷诺数流动中的表面力作用相对增强, 流动行为与宏观尺 度有很大不同。Micro-PIV 是一种整场、瞬态、定量的微尺度速度场测量方法,已达到相当高的分辨率(0.1µ m) ,成为重要 的微流动研究手段之一,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关注。本文讨论了 Micro-PIV 技术近年来在基本理论、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状 况,并与其它流动显示方法进行了比较,并介绍了在近壁面流动,电渗流,微混合等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Micro-PIV;微流动;荧光粒子;壁面滑移;流动可视化
图 1 每年文章发表情况(截止到 2011.5)
2 Micro-PIV 测速原理
Micro-PIV 作为一种光学测速技术,一般借助显微镜系统和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的。显微物 镜是图形获得中的重要光学部件,它具有同时聚焦激光和收集荧光信号的作用,所以只需要在微流动器件 上有一个光学观测窗口即可。经典 Micro-PIV 可以实现平面 2 维速度测量,其测量的视场范围由显微镜的 物镜放大倍数决定,最小放大倍数为 5 倍的物镜,视场范围为 1 1mm ,最大放大倍数为 100 倍的物镜,
1 引言
近年来,微流动器件(Microfluidic devices)应用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2],微流动器件结构和功能也越 来越复杂,微流动器件内部的流动行为问题成为了研究的重要内容[3,4],引起来了广泛关注[5,6]。已有研究 表明,由于流动特征尺度的微小,流体分子间作用力、静电力等表面力效应相对增强,同时流动还受到微 流体器件构型、壁面粗糙度和浸润性等因素影响,微尺度流动行为表现得非常复杂,目前还无法对这些复 杂流动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7,8]。流动可视化技术是微尺度流动研究的重要实验方法[9,10]。显微粒子图像测 速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 Micro-PIV or µ PIV)是 20 世纪 9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尺度 流动测量与显示技术[11],可以实现无干扰、整场、瞬态、定量的微尺度速度场测量,有效测量的尺度范围 为 0.1-100µm[12],目前已达到相当高的分辨率(<1µ m) ,测速范围从每秒数纳米到数米,成为重要的微流 动研究手段,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其它的微尺度流场测速技术,如磷光显示测速[13]、光漂白 测速[14]、分子标记测速[15]和拉曼散射技术[16]等,只能获得定性研究结果,也被称作流动定性可视化研究, 其分辨率和测量精度都无法和 Micro-PIV 相比。 Micro-PIV 是在 PIV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观测流场中散布的示踪粒 子,获得两副或多幅粒子图像,并对这些粒子图像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得到流场速度[17-24]。但是由于两者 的光路设计及组成部件有重大不同,一般认为这是两种相互独立流场测速技术[12,25,26]。最早的利用示踪粒 子进行微流动可视化研究的技术也被称作微尺度粒子跟踪技术(Micro-scale particle tracking, PTV)[27],最初 被应用于生物和医学研究中[28]。利用 PTV 技术,Taylor 等人[29]和 Brody 等人[30]使用超荧光显微镜对直径 900nm 的荧光示踪粒子进行长时间照明观测,获得粒子运动轨迹图像。这种方法获得的速度场具有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