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厦门市高三质检数学(理科)阅卷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厦门市高三质检数学(理科)阅卷分析

第17题:题组长 同安一中 纪碧璇

1. 本题考查的情况分析: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中的线面平行的判定与三棱锥体积的求法(换底,换

顶点的技巧),其中为了找高,还需要运用到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本题起点较低,属于较容易题,符合文科班学生的学情。

2. 优秀解法介绍和点评:多数同学采用的方法与参考答案一致,其中第一步有一部分同学先证面与

面平行再得到线面平行,但较繁,不算优秀解法。

第二步除了参考答案上的方法外,有一部分同学用了以下方法: 法三:P B S V V CP C CP C B

CC B P 11111131∙==∆-- 法四:1111111113

12121CC S V V C B A C B A C CC B P ∙⨯==∆-- 法三与参考答案的思想方法一致,法四只是极少数的同学用到。

3. 典型错误分析和点评:

规范方面错误:(1)不画辅助线,或是画了,但实线虚线不分。

(2)“⊂”错写成“∈”或“⊆”

(3)第一步中由线线平行直接证出面面平行,跳过线面平行的中间步骤。 其他方面错误:(1)棱锥体积公式错记成Sh V =或Sh V 21=

(2)空间感不好:如出现“B A 1与P B 1平行”,或直接“取B B 1 中点Q ,连PQ

与C B 1交于点E ”等错误。

(3)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关系分不清,导致运算出错,如

52212111=+=P C C B P B

4.补救措施和后阶段复习建议:

(1)从学生出现的问题来看,很多错误其实都是规范性问题,如辅助线的实虚不分,如数学

符号“⊂” “∈”的规范使用,再如什么结论是定理可以直接用,什么结论不能直接运用,有些学生不清晰, 建议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强调规范。

(2)有些学生的基本功还要补强,如体积公式的正确记忆,再如如何认识空间图形的线线,

线面的位置关系,建议我们老师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就某个平面图形拿出来单独画,就不至于把很简单的斜边与直角边搞混。

第18题:题组长 华侨中学 庄顺

一、 本题的考查情况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基本公式和基本运算,考查数列求和,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一道基础试题.作为解答题的第二题,较为合适.

2.本题总分12分,全市(文科)平均分7.76分,由于试题的门槛低,学生有较好心态面对,运算要求也不高,得分为11-12分的占总数的40 %.

二、 优秀解法介绍和点评

本题解题思路较为单一,所考查的内容比较常规,大部分学生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提供的思路一致.

在第一小题中,部分学生运用了等比数列的性质得出⎩⎨⎧=+=+==⋅10

)1(2162312231a a a a a a ,然后分别算出

31a a 、的数值,进而得到通项公式;在最后一小步,求得)1

11(2+-

=n T n 后,证明2n ,01>+∴n 02<-∴n T 即可得到2<∴n T

∴假设不成立2<∴n T

解法三:(分析法)

三、 典型错误分析和点评

从评卷教师的反馈情况来看,本题存在以下一些错误:

第一小题中 1. 有的学生在解答中明明也写了条件是1>q ,然后取舍的时候却犯了低级错误21=

∴q ,并且导致了第二小题的失分.“会而不对”,比较可惜.

2. )1(2231+=+a a a 然后推导出d a a 21011++=,或者推导出)1(2222+=a a 将{}n a 误当成等差数列.

3. 正确求出q 后,求通项公式时又把22-⋅n q a 错误地写成12-⋅n q a ,说明学生对基本概念不清楚.

4. 求通项时,将122-⋅=n n a 化简成=14

-n ,指数计算不过关.

第二小题中 1. 得到n b n =,看不出{}n b 是等差数列.

2. 裂项相消时没有提取系数2,或者错误地提取了2

1. 3. n n S S S S T 1111321++++=

,错误地得到n n

S S S S T ++++=∴ 3211,还是基本运算能力的问题. 4. 看到裂项相消这类常规题高兴自己会做,想当然以为题目应该是要求和,没注意看到最后还要证明T n <2,属于审题不够细心的问题.

四、 补救措施和后阶段复习建议

1. 数列作为文科数学的主干知识,也是高考的热点、重点知识和高考大题必考题型,复习一定要到位.建议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常规题与传统题仍然应重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性质和公式的掌握和应用.对于数列求和的几类典型求法:等差数列求和、等比数列求和、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法求和和裂项法求和,要重点训练.

2. 强化学生对数列题书写能力的训练,注意得分点和采分点,力求答题完整、流畅、避免出现步骤缺失被扣分.

3. 复习时,要注意计算方法的指导,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整理计算,应在课堂教学时给予学生引导,练习时安排时间让学生演算,必要时在课堂板书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运算水平,力争会做的不出错. 对于计算量较大的要提高技巧,尤其是验证技巧.

第19题 题组长 厦门二中 叶学琴

第20题 题组长 厦门六中 杨福海

(1)本题的考查情况分析:

本题考查直线,椭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形结合及化归与转化思想.

(2)优秀解法介绍和点评:

问题(1)利用|PF1|+|PF2|=2a 或c=1和232

b a =求方程较简捷。

问题(2)利用三角替换2cos ,x y θθ=可较快求出点到直线的最大距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