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跳菜文化变迁分析

合集下载

科研课题论文:34277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解读

科研课题论文:34277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解读

艺术理论论文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

涵解读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8-0178-02

南涧“跳菜”是无量山、哀牢山一带的彝族举行婚丧等活动时必不可少的风俗习惯,是该地区农村“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而跳的一种兼具杂技和舞蹈的艺术形式,不仅幽默诙谐,而且技艺难度很高。

一、南涧跳菜艺术的渊源及表现形式

南涧跳菜艺术是源于母系社会时期的一种风俗习惯。它表示彝族人敬天地、神灵、始祖的崇拜,是对大自然赋予的茶、酒、菜肴的感恩,更表示对宾客的尊重。逢喜事以“跳菜”助兴,遇丧事以“跳菜”化悲。“跳菜”把彝族人豪迈爽快、坚毅刚强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跳菜艺术表演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冲动和人格的升华。

彝家人办客事时,餐桌迎厨两面摆开,中间留路,宾客三方围坐。碗筷摆毕,三声锣响之后大号、唢呐齐鸣,跳菜开始,跳菜大师从厨房里跳出,一人在前引舞护菜,一人在后面托盘,盘里装满八碗菜肴,在忽高忽低的音乐声中,一摇一晃踏着音乐的节拍缓缓入场。两人一边跳着舞步,一边做着各种怪相,其动作幽默滑稽,舞姿轻快优美。紧接着,其他跳菜者陆续登场,姿态各异,有用头顶、手托、臂抬,有一人骑在一人肩上,下方两手托菜盘,上方吹奏金唢呐,头顶大菜盘,伴随着激越的唢呐声,时而“苍蝇搓脚”、时而“喜鹊蹲窝”、时而“金鹿望月”、时而“鸳鸯伸腿”、时而“公羊打架”、时而“金鸡独立”、时而“鹤立松尖”、时而“狂猴寻亲”,刚劲有力,不断把装满菜肴的托盘舞弄得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客人们生怕掉下一碗菜来,而跳菜者却从容自如,随着舞姿忽前忽后,忽左忽右始,把菜稳稳当当摆在桌上。

彝族民间舞蹈跳菜及其传承、发展

彝族民间舞蹈跳菜及其传承、发展

彝族民间舞蹈跳菜及其传承、发展

摘要: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色风格的舞蹈,据不完全

统计,多达6718种套路。丰富多彩的云南民族舞蹈及其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

宝库之中一颗耀眼的瑰宝,能为理论研究提供充足的依据。这种根文化是云南民族

舞蹈发展的出发点。

关键词:跳菜传承发展

“跳菜”是云南民间一种传统的结合饮食与舞蹈的表现艺术。“跳菜”一般在重

大事件或节日举行宴席时表演,是既为了上菜又为了增添喜乐气氛而专门跳的一

种舞蹈。

一、探究彝族民间舞蹈跳菜的必要性

从历史时间上来看,“跳菜”始创于1200多年前唐朝,而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沉淀,“跳菜”已经深深扎根于南涧普通民俗之中,成为南涧民间重要节日宴席上重

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平添喜乐气氛,而且极具艺术观赏性。而在今天,“跳菜”更

成为一种舞蹈艺术,在全国乃至世界进行表演,为艺术的传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

流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云南民族舞蹈在人类发展史上起着教科书式的教育教学作用。人类为了生存,用猎物的羽毛、兽皮来御寒,用植物的叶子或树皮来护体,用猎物与植物来充饥、增加能量、延续生命。随着人类的发展,慢慢学会了种植、模仿小鸟筑巢来盖房、为争抢食物与抵御外敌而进行战斗操练、记录祖先迁徙的路线等,这些知识都是

通过舞蹈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后代。而民族文化是根文化,要在此基础上创作与表

演舞蹈精品,不断推动云南舞蹈的发展。我们对云南民族民间舞蹈追根溯源,挽

救濒于绝灭、消失、流变的云南民族舞蹈文化,一是为了记录下老祖先的智慧结晶,保存这种根文化;二是为了让云南民族舞蹈以根文化为出发点,纵向继承与横

南涧彝族“跳菜”现状研究

南涧彝族“跳菜”现状研究

南涧彝族“跳菜”现状研究

作者简介:刘蜀子(1979—),女,云南普洱人,保山学院院长办公室,讲师,研究方向为民间文艺学。

张山(1973—),女,云南龙陵人,保山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艺术。

摘要:“跳菜”是南涧彝族自治县民间宴请时的一种上菜仪式,是流传于南涧各乡镇的民间习俗,它是南涧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是该地区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南涧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本文是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对南涧彝族“跳菜”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跳菜;价值;传承;保护;发展

中图分类号:kb2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1-0000-01

“跳菜”是认识南涧和南涧以彝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索研究,不但能够发现“跳菜”艺术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也能为“跳菜”艺术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因此,研究南涧“跳菜”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南涧彝族“跳菜”面临的困境

“南涧跳菜”经历千余年的演变和众多民间艺人的传承、变革和加工,已成为普通彝族百姓日常生活礼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南涧彝族“跳菜”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为了更好地打造“跳菜”

这一文化名片,近年来,政府部门在“跳菜”习俗的发扬、传承和推广方面作了很多努力,使得“跳菜”这种民间艺术在很大范围内得到认知和流传。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南涧彝族“跳菜”在传承、保护与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跳菜”艺术的发展。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2、教育体系的问题
教育体系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育内容上缺乏对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融入,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不 足;其次,教育方式单一,多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性和趣味性;最后,教 育体制缺乏灵活性,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文化传承。
1、政府政策制定与实施
以非典(SARS)疫情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学在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非 典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2002年至2003年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极大 的恐慌。人类学家通过访谈和观察,深入了解了不同人群在疫情期间的经历和心 路历程。同时,他们还对非典的传播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此次疫情的扩散 与交通、人口流动、社会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果与讨论
通过文献梳理和实地调查,本次演示得出以下结论:
1、民间陶瓷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地理、文 化等因素。
2、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民间陶瓷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技 艺失传、市场萎缩等。
3、活态保护理念文化传承与发展,为民间陶瓷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思 路。具体实施中,应采取工艺传承、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措施,促进 民间陶瓷的活态保护与传承。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 游戏研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文献综述

南涧彝族舞蹈“跳菜”的民俗文化元素探析

南涧彝族舞蹈“跳菜”的民俗文化元素探析

南涧彝族舞蹈“跳菜”的民俗文化元素探析

作者:杜涓李晓燕

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8期

【摘要】大理南涧彝族是能歌善舞的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一向享有“火的民族”的美誉。该民族的“跳菜”舞蹈文化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古老艺术形式,伴随着南涧人民的发展,直接、生动、直观地表现了南涧人民的性格、气概、气质、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乃至宗教信仰等等,其自身隐含着很深的民俗文化。文章将从舞蹈生态学和意象两方面入手,从南涧彝族舞蹈“跳菜”的起源分析、文化认同方面进行探究,以期能够对“跳菜”的舞蹈表现形式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旨在为跳菜的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可以对其他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可以促进南涧跳菜民族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南涧彝族;舞蹈文化;“跳菜”;民俗文化元素

一、南涧彝族舞蹈“跳菜”概述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民间,每当有聚会宴席,“跳菜”师傅把菜品端到宾客面前的期间,师傅们会跟随着音乐,踩着彝族“跳菜”舞蹈特有的舞步,将美味呈给宾客。它是南涧彝族举行婚丧嫁娶、祭祀等活动的必有节目,被称为“奉盘舞”,又被叫做“抬菜舞”,常见的有“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类。该舞蹈在南涧彝族地区是融合了音乐、舞蹈、饮食于一体的上菜礼仪。

二、南涧彝族舞蹈“跳菜”特征的源分析

(一)地理环境对“跳菜”产生的影响

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区,大理州南端。地处大理、临沧、普洱三州(市)五县的结合部,处在所属政区的南边,山间水流潺潺,故称“南涧”。南涧县境内有无量山、哀牢山、横断山三大山系和澜沧江、礼社江、把边江三大水系,高山河流之间相互交错,立体气候明显,地理环境非常特殊。

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分析

南涧彝族“跳菜”的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分析

翻 译 有 “p n q io ”但 在 中 国 农 谚 中其 意 思 与 之 不 尽 相 Sr gE u x 。 i n 同。 外 国 人普 遍 把 “ 分 ” 做 一 种 天 文 现 象 , 征 昼夜 平分 , 春 看 象 而 我 们 中 国人 则 把 “ 分 ” 做 二 十 四 节 气 之 一 , 对 农 民的 春 看 它 生 产 生 活 具 有 特 殊 涵 义 。若 直 接 译 为 : a nS r gE A ri o p n . n i q io ksa ie uy汉 语 谚 语 的 意 义 则 非 但 没 有 恰 当地 unx mae m l s s. f i b 得 到 阐释 , 而会 让 目标 语 读 者 感 到一 头 雾 水 。在 中 国 . 分 反 春 这 一 节 气 从 3 2 日 ( 2 ) 月 1 或 2 t 持续 g 4 4日( 5E ) 预 示 着 E g月 或 , 1 春 天 已过 半 。但 由于 气 温 、 水 等 因 素影 响 . 些 农 民不 得 不 雨 一 推 迟 播种 。 如果 四月 初 还 没 有 播 种 , 民就 会错 过最 佳 的播 种 农 时 间 。 时 要 能下 一 场 春 雨 , 此 可谓 及 时 雨 , 民就 会 马 上 开 犁 。 农 可见 , 谚 语 中 的 “ 分 ” 非指 天文 现象 发 生 的那 一 天 , 是 此 春 并 而 段 时间。 明显 的 , 这些 隐含 意 思 在 外 国人 的认 知语 境 中是 不 存 在 的 , 以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 者 需 将 这 些 信 息 明示 化 , 可 所 译 尽 能地 给 出关 联 信 息 ,这 样 目标 读 者 可 努 力 地 推 理 取 得 语 境 效 果 , 而 理解 汉语 农 谚 的意 义 。 因此 , 则谚 语 可 试 译 为 : 进 此

南涧彝族“跳菜”研究综述

南涧彝族“跳菜”研究综述

的研 究作 归纳和总结 , 并就 目 前研 究的情况和存在 的问题提 出一些看法 , 以期为 关注该领域 的专家和 学者提供 学术参 考。
【 关键词 ]南涧彝族 ; “ 跳菜” ; 研 究现状 ; 综述
[ 中图分类号 ] G 8 5 3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 号]1 6 7 2 — 2 3 4 5 ( 2 0 1 5 ) 0 6 — 0 0 7 2 — 0 4
民间 艺 人 对 传 承 彝 族 文 化 的 重要 性 起 到 了促 进 作 用, 对 当 地 的文 化 和 经 济 的 发 展 也 有 了一 定 的 帮 助 。近 几 年 来 , 南涧彝族 “ 跳菜” 的研 究 在 起 源 、 文
彝族舞蹈 , 并 对其进行 了挖掘与 研究 。2 0 0 8 年
节 目, 为 了舞 台上的视觉 效果 和彝族人 民的形象 ,
编 导 充 分 考 虑 了 四要 素 : 抬盘 、 羊披 、 光头 、 大 耳 环, 在 宴 席 跳 菜 的 基 础 上 编 创 了舞 台 跳 菜 , 并 在
的节 日( 火把节 ) 、 喜事 ( 嫁娶 , 盖房子 , 老年人 高寿
白族 自治州三月街 民族节 ” 。为 了筹划当年“ 三月
[ 收稿 日期] 2 0 1 4 — 0 9 — 2 4 [ 修 回日期 ] 2 0 1 4 — 1 0 — 2 1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导言

游戏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经常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的表现,彝族儿童的民间游戏包含了传承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彝族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文化传承。本文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特点、意义和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概述

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作为一个拥有自己民间传统的族群,彝族的民间游戏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多种多样,包括儿童歌谣、儿童舞蹈、儿童戏剧等形式。这些游戏不仅是儿童的娱乐方式,更是他们与家庭、社区之间传承文化的桥梁。

二、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特点

1. 完整性和连贯性

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具有完整性和连贯性,这是因为彝族文化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贯穿其中。这些游戏通常会通过歌谣、舞蹈、戏剧等形式,讲述族群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参与游戏,儿童能够全面了解和体验彝族文化。

2. 自然与环保

彝族儿童民间游戏通常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比如田野、山间、河畔等。这些游戏不需要复杂的道具,而是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如花草、树叶、石头等。这种游戏方式与彝族儿童生活的自然环境相契合,从而培养了他们对环境的敏感性和保护意识。

三、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意义

1. 文化传承与身份认同

彝族儿童民间游戏是传承彝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参与游戏,儿童不仅能够学习和了解彝族的传统观念和价值观,还能够形成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这对于培养儿童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认同感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云南南涧彝族 “跳菜” 的艺术特色

探究云南南涧彝族 “跳菜” 的艺术特色

2018-05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民间奇葩

探究云南南涧彝族“跳菜”的艺术特色

向娜

(文山学院艺术学院,云南文山663000)

摘要:“跳菜”艺术是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集歌、舞、乐和饮食文化为一体的彝族民间传统乐舞形式。它是集艺术和饮食合二为一的典型,也是彝族在宴请宾客时的最高礼仪,本文通过对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源流、分类以及“跳菜”当中的舞蹈、演奏乐器、服饰和道具,来阐述南涧彝族“跳菜”中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南涧彝族;跳菜;历史源流;分类;舞蹈;演奏乐器;服饰;道具

中图分类号:J7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4-0141-02

一、前言

“跳菜”起源于彝族原始的祭祀行为,从古至今,南涧彝族地区一直流传着这种传统民间习俗,与南涧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跳菜”也是南涧县独具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宴席舞蹈,历史悠久,体现了南涧彝族坦荡、活泼、乐观的天性,既凝聚着南涧彝族热情好客的感情,又是南涧彝族饱涵文化内蕴的一种饮食习俗。

二、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源流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是南涧“跳菜”艺术的发源地,早在大唐时,“跳菜”就名噪一时,公元800年,唐朝京城迎来一群来自西南边陲南诏国的演员,他们带来一场名叫《南诏奉圣乐》的歌舞剧,舞者“光头、羊皮、奉盘、大耳朵”,手托起舞,舞袖旋转,姿态蹁跹,引来很多群众围观,这部歌舞剧的素材就来源于南涧彝族民间的“跳菜”,也称“奉盘舞”、“抬菜舞”。盛唐时期,多位皇帝表现出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正是在这样的气候下,《南诏奉圣乐》被列为“唐朝14部乐礼之一”①。

南涧彝族跳菜文化探析

南涧彝族跳菜文化探析
内涵 , 因而具 有一 定的 文化研 究价值 。本 文试 图从 多个视 角来 阐释 和分 析南 涧跳 菜的文 化 内涵 。 关键 词 : 南涧 彝族 跳菜 文 化
A b s t r a c t : Na j i a n y i n a t i o n a l i t y a u t o n o mo u s c o u n t y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s o u t h e nmo r s t t i p o f Da l i b a i mi n o r i t y a u t o n o mo u s p r e f e c t u r e ,
t h e r i c h c o n n o t a t i on o f n a t i o na l c u l t ur e , Ba si n g o n a l l o v e r o f i t ,i t h s a a c e r t a i n c u l t u r a l r e s e a r c h v a l u e .Thi s pa p e r r e l a t e d t h e i f e l d
能 看到 ,一般 是 遇到 喜事 或丧事 时 , 彝 家 人 民会 用 这 种特 殊 的方式 来 抒 发 内
i t r e t a i n s a n o l d s e r v e f e a s t s i f t 一” t i a o c i” a . N , ' d i a n t i a o c a i h a s a l o n g h i s t o r y . n o t o n l y d o e s i t i n c l u d e t h e d i e t c u l t u r e e s s e n c e . i t s i n -

浅谈云南大理南涧彝族民间舞“跳菜”的发展现状

浅谈云南大理南涧彝族民间舞“跳菜”的发展现状
, , 、 , , , ,
我 国 的 民 族 民 间 舞有 着很 高 的 文 化价 值 和精神 价 值 它 和 其他 的 舞 蹈 形 式 相 比 更 能 体 现 出 在特 定 的地 域 范 围 内 人 们的生活 生 产方 式 以及 人 们 对这 个世 界 的 独 特 认 知 和 对生 活 的 无 限 向往 云 南 被 世 人 称 为 舞 蹈 的王 国 云 南 民 间 的舞蹈 蕴 藏 数 量 多 品 种也 多 南 涧 跳 菜 是 集 民 间 歌 舞乐 与 饮 食 为 一 体 的彝 族 民 间 传 统 的艺 术 形 式 它 的 独特 性 地 域 性
1 1
,
, ,
.

,

.



,


,


,

.
,
,
,
,
,
,

,
,wenku.baidu.com
,





,

,
,
,
,

,


,
113
井 …
,
值得 思 考 南涧 彝族 自治 县 位 于 云 南 省西 部 大理 州 南 端 东与 弥 渡县接 壤 南与 景 东 县 毗 邻 西 南与 云 县 以澜沧 江 为 界 西 至 黑 惠 江 与凤 庆 县 隔水 相 望 北 与 巍山 县 相 连 是 大 理 临沧 思 茅 三 地 州 五 个 县 的结 合 部 全县 4 镇 4 乡 共 1 7 06 2 4 人 其 中彝族 10 0 2 1 4 人 占 4 6 1 7 % 主 要 分布 在海 拔 较 高缓 坡 上 及 山 间小 河谷 地 带 南涧 彝族有 迷撒 (迷 撒 巴) 罗罗 泼 密察 3 个支 系 迷撒 主 要 分 布 于 无量 山 系 间 ; 罗 罗 泼 主 要 分 布 在 以红 星 地 区为 中心 的哀牢 山 系 部 分村 落分布 在六 诏 山 琼 口 傍 支 的 山 间’; 密 察 主要 杨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解读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解读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渊源及文化内涵解读

【摘要】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

的表演形式和象征意义。本文从跳菜艺术的起源、表演形式和技巧、

象征意义、地位以及传统与现代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跳菜艺术在

彝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传承着传统文化,又展示着现代创新。文章指出跳菜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未来发展前景,强调彝族文化的传统

与创新并存。彝族民间跳菜艺术不仅展示了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更

为我们呈现了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艺术形式,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传

承。

【关键词】

彝族、南涧、民间跳菜艺术、传承、发展、起源、表演形式、技巧、象征意义、文化地位、传统、现代融合、独特魅力、创新、未来

发展。

1. 引言

1.1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重要性

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是彝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

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跳菜艺术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表演形式,更是彝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表达。通过跳菜艺术,彝族人民传承和弘扬着自己的文化传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彝

族文化的魅力和内涵。跳菜艺术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更体现在促进民族团结、传播文化价值观念、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南涧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重要性不仅是对彝族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更是对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贡献和继承。

1.2 彝族民间跳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在当代社会,随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的衰退,彝族民间跳菜艺术面临着传承不易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彝族人民更加珍视和重视跳菜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他们努力将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融入现代生活中,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使之与时俱进,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

南涧彝族“跳菜”研究

南涧彝族“跳菜”研究
l 民 狻 民 阃 童 呆 研 究 门


南涧 彝族“ 研究 跳菜"
●张 艳
[ 摘 要 ]跳 菜” ‘ ‘ 是流行 于云南省南涧彝 族 自治县 的集歌 、 、 舞 乐为一体的彝族 民间传统 乐舞 , 通过对“ 菜” 跳 进行 实 田野考察 , 民族音 乐学的视 角对 它进行探 索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地 从 可以探讨 它的释 义、 分类 、 究现状 、 研 田野 实录、
器——大锣 ( ) 小镲 ( 个 )板 鼓 ( 1支 、 1 、 1个 ) 吹 管 ; 乐 器—— 长号 ( 2支 ) 大铜 ( 、 1支 )海 螺 ( 支 ) 唢 、 1 、 呐 ( ) 中长号 、 2支 。其 大铜 、 海螺为南涧彝 族特有乐
图2 大铜 : 张艳摄于 20 年 9月 1 09 5日
利用 右手 的拍 打控制海螺 的音色及节拍 。 跳 菜” “ 活
物 质文化 遗产 名录 (国发 20 】9 , 68项 : 【 0 81 号 第 6
Ⅲ一 7 ) 1。

动 中举行 祭祀礼仪时海螺与长号 、 大铜齐奏 。

“ 跳菜” 的分类
目前 ,民间及学 术领 域 已产 生 了较 为统一 的
文化 内涵、 究意义等。 研
[ 关键词 ] 宴席跳菜 ; 舞台跳 菜; 乐队编制 ; 田野 实录 ; 族文化 彝

《2024年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范文

《2024年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范文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篇一

摘要:

本研究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彝族儿童民间游戏进行深入探究。通过对彝族地区民间游戏的实地调查,本文梳理了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特点、价值和功能,探讨了其对于儿童成长、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促进彝族地区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

彝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间游戏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教育人类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旨在探讨教育与文化、社会的关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因此,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彝族儿童民间游戏,对于了解彝族文化的传承机制、促进彝族地区儿童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的概述

1. 游戏种类与特点

彝族地区的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些游戏包括但不限于踢毽子、扔沙包、跳绳等,大多以身体活动为主,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竞技性。游戏规则简单明了,易于普及,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身体锻炼具有积极作用。

2. 游戏的价值与功能

彝族儿童民间游戏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彝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游戏,儿童可以学习到彝族的历史传说、道德观念、社会规范等文化知识,培养其团队协作、竞争意识等社会技能。同时,民间游戏还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其身体素质和智力水平。

三、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

1. 游戏与儿童成长

教育人类学认为,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彝族儿童民间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互动、竞争和合作,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性、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这些技能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探析大理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文化价值

探析大理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文化价值

探析大理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文化价值文杨梦涵 (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摘要:南涧跳菜,是指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传承于南涧彝族自治县境内无

量山与哀牢山民间,融音乐、舞蹈、饮食于一体的礼仪性舞蹈。探析随着时代变迁,跳菜不断演进和发展中所蕴含的体育文化价值。希望可以丰富对南涧彝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同时可

以提高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关键词:大理南涧;彝族跳菜;体育文化;价值

乐舞是史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他寄寓着原始人的情感,表达着原始人的思想,这种以身体动作为基本表现形式、以娱乐和健身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无疑也构成了原始的体育文化特质。改进身体素质是体育文化的本质功能,科学和合理的动作是体育的前提,而科学和合理的动作带来的第一个功能便是改善体质,其余的娱乐、审美、社交、政治、经济等功能都是衍生和依附的。体育文化的功能是人体和人体运动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体育文化的价值是人们对体育文化功能的认识水平和人的发展水平的统一。深入到文化层面,跳菜不再是简单的艺术表演作品,而可以看做是丰富纷呈、博大精深的文化载体,极具文化上的兼容性和融合效应。

跳菜可以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满足人们审美的精神需求

南涧跳菜是彼时彼地现实生活的

反映,具有浓厚的生活基础,浓郁的

生活气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满结

合,有较强的审美价值。不管是以前

还是现在,民族文化都可以通过饮食

习俗来呈现。虽然做饭的地方到吃饭

的地方距离很短,然而彝族人却视其

为表达诚意和热情的最好机会。这个

时候,他们用乐器演奏出让人沸腾的

乐曲,用“跳菜”方式来表达他们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价值与商业开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价值与商业开发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价值与商业开发

作者:王黎黎陈璐陈维慧

来源:《楚商》2016年第03期

摘要:南涧彝族“跳菜”文化作为特色民族风俗,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但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缺乏充分商业开发的意识。本文通过以挖掘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价值作为商业开发可行性的支撑,在保持南涧彝族“跳菜”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的前提下,提出南涧彝族“跳菜”商业开发方面上的些许见解和策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涧彝族“跳菜” 文化价值商业开发

一、“跳菜”是彝族独有的民俗文化及现状

彝族“跳菜”历史源远流长,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是彝族在宴请宾客的重大活动中,由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合着音乐的节拍,跳着彝族特有的舞步,诙谐幽默地按“棋子”的布局摆菜的一种融舞蹈、音乐、饮食于一体的上菜礼仪。[1]南涧彝族“跳菜”主要流传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不仅是当地彝民的上菜礼仪,还代表了彝族饮食、音乐、舞蹈方面的文化成就,是彝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南涧彝族“跳菜”长期以来深埋于山林之中,直至80年代才逐渐被外界所知,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态文化。

由于南涧彝族“跳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在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南涧…跳菜‟艺术之乡”,继而在2008年“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跳菜”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虽然南涧彝族“跳菜”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民族特色,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南涧彝族“跳菜”传播范围狭窄,发展的过程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文化传播的正确对策,致使南涧彝族“跳菜”的特色文化优势在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环境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彝族跳菜文化变迁分析

摘要:教育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承的过程,文化与教育有密切关系。近20年来,

伴随南涧彝族的社会文化变迁,跳菜被人为地从村寨文化中剥离出来,经过艺术

加工然后走向都市舞台、宾馆酒店,呈现出舞台表演和商业展演等新形式。跳菜

在民族传统资本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功能的转变,其中蕴含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

化的变迁,这种变迁了的文化对教育会产生哪些影响?文化变迁和教育有怎样的

关系?教育如何引领文化变迁走上发展性的道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跳菜;文化变迁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南涧彝族地区的教育,要注重文化变迁过程中民族的特殊

需要和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体现民族性和现代性的和谐统一。这是教育本身的

文化属性决定的。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应引领文化变迁走有意识的发展性道路。

一、文化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笔者认为文化变迁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加深,文化环境(物质环境、人口、技术、经济等)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文化内容、特质的增量或减量,并由此引

起的文化系统结构、文化模式、文化风格等的变化。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能通过

体内遗传,而必须借助教育代代承袭,文化与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范

畴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受到文化变迁的制约;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传承,积极对文

化变迁发生作用。总之,文化变迁促进教育的发展,教育又加速或延缓文化变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大理南涧跳菜的变迁

跳菜在南涧县流传历史悠久,影响面较大。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在红白事的场

合才会跳菜,那会能跳菜的人很少。当时在大众看来跳菜艺人从事的是“不入流”

的工作,跳菜艺人到宴席上表演跳菜时不能靠近堂屋,只能像吹鼓手一样在猪圈

旁站立做准备,艺人得到的回报以实物和简单的饭食为主,即便为跳菜支付钱财,数量也是极少的。新中国成立初,跳菜风俗没什么变化,而到了大跃进、公社化

时期,由于娶媳妇时不允许请客,故表演跳菜也不大可能了。20世纪60年代初,跳菜稍微有所转机,但随之而来的“文化大革命”又使初露端倪的跳菜再次远离了

大家的视线。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国家对传统风俗放宽政策,跳菜才又从封闭走

向开放,村民完全恢复了跳菜的风俗。1984年跳菜第一次有文字记载。1991年

南涧跳菜队第一次登上舞台。伴随旅游业是发展,跳菜的舞台表演范围在不断的

扩大,艺人的生活交往范围也在扩大,加之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以及政府赋予文

化业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责,一些善于抓住商机的人士感到,跳菜在商业利润

的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遂将其引入商业运作之中,使跳菜成了一种可利用的文

化资本,由此具有了它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商业展演跳菜”。

2008年跳菜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归属于Ⅲ类(民间舞蹈)。为

普及跳菜文化遗产,南涧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开展跳菜进校园、进社区

等活动,使跳菜广播操、跳菜健美操、跳菜群众广场舞成为丰富当地社区群众文

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南涧彝族跳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新格局基

本形成。如今,跳菜艺人成了社区精英,人们也以跳菜艺人为骄傲,跳菜是艺人

维持生活的手段,并且现在逐渐变为喜事跳得多,丧事跳得少。这其中除了人们

的观念和需求变化外,可能与跳菜艺人的地位提高有很大的关系。

三、教育如何引导文化变迁走上发展的道路

文化变迁对教育的内容、方式、目标、制度等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文化变

迁制约着教育。但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对文化起

着保存、传承的作用,还可以在文化变迁中选择、引导文化的发展方向。教育不

仅要适应文化变迁的要求,随着文化的变迁而变迁,教育还要传播外来文化,孕育、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并且发挥其在文化变迁中的主观能动性,提升

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对南涧跳菜的历史渊源和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跳菜经历了从宴席跳菜,

到舞台跳菜,再到后来的商业展演跳菜,直至如今的社区群众、学校课间操跳菜

文化的场域变迁。学校教育更是将跳菜文化在音乐课、体育课、劳动课上创新并

传承着,在跳菜艺术的这一系列变化中前一种形式并未因后一种形式的出现被排

挤出局,现在呈现的是几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这种变迁的形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够

感受古朴的跳菜神韵,不仅体现了跳菜传统的继承性,又展示了南涧彝族民族文

化的生命力,使跳菜与当代人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精神协调一致,与社会心理和时

代潮流相融合,从而使跳菜深深扎根于广大民众的沃土之中,永远闪烁着耀眼的

民族文化之光。

四、总结

文化是教育的“土壤”,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与拓展的功能和使命。在科技、经

济等要素现代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而引发许多

新的教育命题。民族文化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联,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

的生存观念,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是两地族群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个生活场域,也是推动当地社会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力量,因此如何传承民族文化对本族群、甚

至是整个人类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深刻涵义。教育对文化的能动作用应该能使

这种无意识的文化变迁转向有意识的文化变迁,尽量使其进入一种发展性而不是

消亡性的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李复新,瞿葆奎.教育人类学:理论与问题[J].教育研究,2003,10.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3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