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

合集下载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

腰腿痛中医诊疗方案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的一侧或两侧,部分患者伴有下肢疼痛。

六淫之气,客于经脉,气血阻滞,经脉不通;或年老体衰,纵欲过度,肾精亏损,筋脉失养;以及跌扑损伤,筋脉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留置与腰部,均可引起腰腿痛。

西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腰腿痛范畴。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材《中医正骨学》第二版(XXX、XXX主编,XXX,1991年)。

(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2)主要症状:腰痛和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3)主要体征:腰部畸形,腰部压痛和叩击痛,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实验(+)加强实验(+)屈颈试验(+),根据DR、CT或MRI检查射片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尺度: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XXX编著,XXX),《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XXX)(1)病史:多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及腰肌劳损病史。

(2)症状:有腰痛伴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症状: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早先出现的症状,而且是多见的症状,产生率约91%,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放射痛或刺痛。

腹股沟区或大腿内侧痛:高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的椎间盘可压迫L1、L2和L3神经根,出现相应的神经根支配的腹股沟区疼痛或大腿内侧疼痛。

马尾神经综合症: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离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多表现为急性尿储留和排便不能自控。

尾骨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可出现尾骨疼痛。

原因是突出的椎间盘组织移入骶管,刺激腰骶神经丛。

肢体麻木感:有的病人不出现下肢疼痛而表现为肢体麻木感,此乃是椎间盘组织压迫刺激了本体觉得纤维而引发的麻木。

(3)体征:间歇性跛行:当患者走路时,随着行走距离增多,腰背痛加重,不得不停步下蹲休息。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资料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资料

臀部,大小腿,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方法(超级实用)天民针刀王莹提供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对软组织引起的下肢疼,有较为明显的指导意义。

臀部肌肉较多,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4个区域,即上内、上外、下内及下外4区1臀部上内区疼痛的常见软组织损害特点为疼痛在臀上内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2-5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内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张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张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2-5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内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2-3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范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流程

腰腿痛的临床诊断流程

1
分清病变类型
病史 特点
6.时间变化特点
如果腰腿痛症状时轻时重,反复 发作。甚至也无明显的诱因,发作频 度愈来愈高,间歇期缩短。发作由开 始自行缓解转而不能缓解,应考虑腰 椎管内外混合型病变所致。
1
分清病变类型
病史 特点
7.是否有马尾神经损害
腰椎管狭窄症,椎间盘巨大突出
或椎管内肿瘤均可导致马尾神经压迫
1
分清病变类型
简单的分类可以帮助临床 医生更快的诊治。
疼痛的病变类型: • 腰椎管内因素 • 腰椎管外因素
1
分清病变类型
病史 特点
体格 检查
辅助 检查
确定腰椎管内/外因素
1
分清病变类型
病史 特点
1.静息痛与运动痛
腰椎管外因素:多表现为静息 痛,适度的活动或行走后可以缓解疼 痛。
腰椎管内因素:越活动越疼痛, 制动/脊柱无纵向压力方可缓解疼痛。
时,均引出腰部或腰骶部疼痛者,则考
虑存在腰椎管内外发病因素。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X线平片
(1)椎间隙变化。 (2)正侧位椎体间序列/曲线改变。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分清病变类型
辅助 检查
1
分清病变类型
若疼痛无改变或加剧,不考虑腰
椎管内发病因素,而考虑腰椎管外发
病因素。
1
分清病变类型
体格 检查
2.腰脊柱侧弯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站立位,双臂自然下
垂。下肢直立,足跟靠拢。检查者站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其主要症状表现于腰腿痛。

在腰部部分疾病发病中,同时可压迫或波反神经根,同样出现腰腿痛。

亦可由于腰臀部肌肉、筋膜的急性损伤发生牵涉,反射件引起下肢不适,表现于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加进行鉴别。

1.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表现于腰肌痉挛,可山现暂时性脊校侧弯。

由于腰臀部肌肉痉挛反映,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疼痛的假性坐骨神经痛症状。

疼痛的反映,可出现直腿抬高的牵涉性受限,而不存在于椎旁的压痛放射症状。

屈颈试验检查为阴性,无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2.腰臀部肌肉、筋膜炎主要表现于腰臀部疼痛,并可出现向下肢放散的牵涉性疼痛。

触诊时痛点在筋膜、肌肉组织,并有肌纤维组织炎症的捻发感。

腰椎外观无侧弯畸形。

3.梨状肌损伤由于梨状肌与坐骨神经从解剖学上邻近,梨状肌的肿胀与增厚可影响刺激坐骨神经,出现向下肢放射痛与直腿拾高轻度受限的反映。

临床广进行梨状肌牵拉试验时出现明显体征反映,但腰部无压痕与放射痛。

神经功能检查无异常改变。

4.坐骨神经炎本病常因感受风湿因素而致坐骨神经的无菌性炎症。

腰腿可发生持续性疼痛,夜间尤为明显。

腰椎外观无畸形,无椎旁压痛与放射症状。

下肢直腿拾高试验虽可出现阳性反应,但抬腿角度一般在50°以上。

5.腰椎骶化畸形腰椎骶化由于横突发育肥大可刺激坐骨神经出现腰腿痛症状,但脊柱外观无侧弯畸形,屈颈试验为阴性,一般不出现下肢神经功能障碍,X线片可明确观察能化畸形。

6.腰椎椎弓裂引起腰椎滑脱由于滑脱对神经的影响,可出现下胶神经症状。

但腰部活动功能无障碍,表现于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

腰腿痛可在休息后明显减轻,腰椎由于向前滑脱,生理前突明显加大.X线片可明确鉴别。

7.腰椎椎管狭窄症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破行症状,脊柱多无畸形,下助虽有神经症状,但直腿抬高仍保持在60°以上。

行走下肢疼痛后采用下蹲屈位即可缓解。

检查可明确诊断。

8.腰椎结核腰椎结核一般只有腰及臀部的疼痛,早期很少有下肢放射痛,骨质破坏后可出现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椎畸形。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

中医腰痛鉴别诊断方法大全1、风寒湿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部冷痛重着,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重。

腰肌痛点为腰眼、腰骶部、双侧臀部多见。

治法:散寒除湿、温通经络。

自然疗法:火罐、刮痧温热疗法。

方药:麻桂温经汤、独活寄生汤、渗湿汤。

2、湿热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髋驰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着热后加重。

伴有小腹部抽痛、胀痛。

治法:清热利湿,舒筋活络。

自然疗法:推拿、刮痧、拔罐走血罐为最好。

方药:八正散、四炒汤、加味二妙散。

3、气滞性腰痛。

主要症状:情绪所致,生气、三焦不顺,腰痛急剧,走窜不定,转侧困难,双下肢均可受累。

治法: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自然疗法:刮痧、走罐、耳穴、针灸,背部膀胱经全走罐,重点部位肝俞穴、胆俞穴,横向走罐。

方药:复元通气散、复元活血汤。

4、瘀血性腰痛。

主要症状: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椎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痛处拒按,面色晦暗,舌质隐青或有瘀斑。

常有外伤、劳损病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自然疗法:血罐较好,用三棱针点刺。

方药:身痛逐瘀汤、调荣活络饮。

5、痰淤性腰痛。

主要症状:腰肌劳损性,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

治法: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自然疗法:针灸、刮痧、火罐,背部调理,以调理脾胃为主。

方药:阳和汤。

6、肝肾两虚性腰痛主要症状:腰痛以酸软、困为主,喜按揉,腿膝无力,劳碌后加重,休息则减轻,且出现坠痛。

偏阳虚则手足不温,少气乏力,偏阴虚:手足心热,面色潮红。

治法:偏阳虚则温补肾阳,偏阴虚则滋补肾阴。

自然疗法:温热疗法为主,手法以补性手法为主,定罐,不宜用血罐。

方药:偏阳虚用右归丸加党参、黄芪,偏阴虚用左归丸加当归、木瓜。

介绍几种锻炼腰部方法。

1、“后退行”又叫“倒走”,是一种有益的健身方法。

要领是走时膝盖不要弯曲,步子均匀而缓慢,双手握拳,轻轻地向前后摆动,挺胸并有规律地呼吸。

全身放松,身体直立,胸部挺起,腿要伸直,踢起,膝部不要打弯,两臂前后自由摆动,走动起来有骨络圆润、全身轻松如松绑的快感。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颈肩腰腿痛科)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 副本

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诊疗方案腰痛病:西医称为椎间盘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或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

最常见于腰4-5及腰5骶1间隙。

一、【诊断要点】1、诊断依据:(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感受寒湿史。

大多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内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3)脊柱测凸,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盘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4)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放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5)X线摄片检查: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质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2、症候分类:(1)血瘀型: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型: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

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型: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加重,活动后减轻,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型: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者,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3、病理分型:(1)单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一侧下肢放射痛,脊柱测凸,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示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突出:下腰痛,伴双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痛和下肢疼痛的详细解读.腰方肌功能解剖及与下背痛关系

腰痛和下肢疼痛的详细解读.腰方肌功能解剖及与下背痛关系

腰痛和下肢疼痛的详细解读.腰方肌功能解剖及与下背痛关系腰痛也叫下背部疼痛;下肢痛也称腿痛。

分类:一,脊源性腰痛二,神经源性腰痛三,牵涉性腰痛四,精神和环境引起的腰痛五,特发性腰背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 (Protrus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是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刺激和或压迫脊神经或脊髓产生以坐骨神经痛为主要症状的腰腿痛。

青壮年男性居多中老年也不少见,是腰下肢痛的代表性疾病,占整个腰痛的20%左右。

发病机理一般认为20~30岁以后椎间盘开始发生退行性病变,以纤维环后外侧最明显,可发生小裂隙,成为椎间盘突出的基础,在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基础上受到损伤,致使椎间盘突出。

突出部位以腰4~5及腰5骶1为最常见,因为此处活动最多,承受应力最大;突出的类型有膨隆型、突出型、脱垂型、游离型及经骨突出型等;多为一侧型,仅少数为中央型双侧痛。

一节椎间盘突出为最常见,少数病例有两节或更多节突出。

椎间盘突出导致腰腿痛的机理为:1、疝出的髓核刺激后纵韧带,产生腰痛;2、突出的髓核产生化学性物质,刺激神经根产生腰腿痛;3、自身免疫致使脊神经根产生无菌性炎症;4、突出的髓核刺激压迫发炎的脊神经根;5、受压的脊神经根缺血。

临床表现1. 症状(1)腰部外伤史、腰痛并向下肢放散是本病特征性症状,个别病人仅腰痛或腿痛。

腹压增高时,如咳嗽、喷嚏、大便等,疼痛加剧,卧床休息症状减轻,疼痛多反复发作,因而使腰腿活动受限。

(2)下肢麻木感常表现为小腿外侧、足背皮肤麻木,疼痛缓解时,感觉迟钝和麻木感消失较慢。

(3)马尾神经障碍极少数后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者刺激马尾神经丛可出现会阴麻木、大小便失控等症状。

2. 体征(1)腰椎活动受限与跛行,生理弯曲消失。

(2)突出髓核相应的腰椎脊突或脊突旁局部压痛及叩痛;3. 体检:(1)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2)曲颈试验大腿反射痛阳性;(3)仰卧挺腹试验阳性;(4)下肢感觉、肌力和反射减退。

臀腿部疼痛诊断要点

臀腿部疼痛诊断要点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泛指可引起腰腿疼痛的多种伤病,由于痛是由不同损伤所引起,故痛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腰腿痛作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

一:对腰腿痛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1)广泛使用骨质增生解释临床症状:实践中常见到,当我们用手法对腰椎病变部位整复松解后,病人症状多可立时缓解或疼痛消除,但影像学检查见增生依旧。

难道增生会一下子被消除?这些现象恰好说明疼痛并非与增生有关。

既然疼痛不是增生所引起,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医治增生,消除骨刺上还有多少实际意义?(2)对坐骨神经的概念不清: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只要有下肢疼痛或抬腿受限时,就草率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我们在对很多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复检、分析和治疗时,发现其误诊率竟达54.1%,而被误诊的病例中,与髂胫束有关者占93.9%。

二者病源的位置、症状表现、疼痛的位置及范围等均有明显差别,只要略作比较是不难鉴别的。

————因为下肢的外侧应包括大、小腿的外侧,而坐骨神经是经大腿后正中达小腿并支配小腿,而不经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的痛又如何能算到坐骨神经上去呢?大腿外侧疼痛多见的是髂胫束损伤所致。

正如前面所述对坐骨神经痛误诊率之高,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解剖关系,不要生搬硬套,张冠李戴。

(3)习惯用风湿解释腰腿疼:有些医生既不管疼痛的位置,也不分析疼痛的特点和规律,便给患者带上风湿的“帽子”。

要知道,西医与中医所指的风湿,其概念是不一样的。

西医所指的风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本无法代表这些腰腿痛的疾患;中医所指的风湿是指由风寒冷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所诱发的疾病。

如一些慢性损伤,劳损等虽有此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尚可称之为风湿。

但如前所述,中医对腰痛的分类也不称风湿……。

腰腿痛也远不止这些病,故不能以“风湿”掩盖之。

二:大腿不同方位疼痛的意义根据解剖的规律,对大腿不同方位的疼痛,作出判断是有据可依的,如大腿后侧疼痛的诊断:(1)大腿后侧的肌群:有靠外侧的股二头肌和靠内侧的半腱半膜肌,它们由坐骨神经支配。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中医(中西医结合)科针灸科常见病诊疗规范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1、诊断标准(1)中医部分疼痛部位或在脊中,或在一侧,或两侧俱痛为主症。

寒湿腰痛:腰痛重痛、酸麻,或拘急强直不可俯仰,或痛连骶、臀、股、腘。

疼痛时轻时重,天气寒冷阴雨则发作,舌苔白腻,脉沉。

劳损腰痛:多有陈伤宿疾,劳累时加剧,腰部强直酸痛,其痛固定不移,转侧俯仰不利,腘中常有络脉瘀血,苔脉多无变化。

(2)西医部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拟定:(1)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等)时疼痛加重。

(4)脊柱时有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可有膝、踝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可有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治疗方法(1)以2%普鲁卡因(先皮试阴性)2ml、维生素B120.5mg、醋酸泼尼松龙2ml (50mg)混合液穴位注射病变腰椎间盘双侧华佗夹脊穴。

1.3cm、厚约0.5cm的汝铁硼合金永磁片,按同名极并置方法用胶布固定于相应穴位上,调脉冲电频率60-80次/分钟,强度以病员耐受为度。

(3)同时以QJ-B型电脑牵引治疗仪(江苏省常州市钱璟康复器材有限公司生产)作卧位持续腰椎牵引,牵引力为360-410牛顿(1kg=9.8牛顿)。

以上(1)步骤仅于每一疗程首次治疗时应用,(2)、(3)步骤同时进行,每次30分钟,每天1次,6次为1疗程。

1疗程未愈者,休息3-5天再行下1疗程。

3疗程内统计疗效。

(4)电针+TDP:双侧大肠俞或关元俞、肾俞、患侧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绝骨、太冲等,用连续波,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3天。

腰腿痛做CT检查应注意啥

腰腿痛做CT检查应注意啥

腰腿痛做CT检查应注意啥你们有没有经历过腰腿痛的困扰?腰腿痛对我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

而如果腰腿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CT检查可能是诊断疾病的必要方法之一。

腰腿痛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常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腰部、臀部、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和足背的疼痛、麻木,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

多数腰腿痛患者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可以缓解,但有些患者症状无法缓解,或反复发作。

当出现腰腿痛时,通过 CT检查,我们可以明确诊断出很多疾病,那么在进行 CT检查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一、腰腿痛的常见病因及检查腰腿痛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症候群。

因此,腰腿痛可以发生在各种人群中,但老年人发病居多。

如在体力劳动者中,如搬运工、井下矿工、木工和汽车司机等,由于长期做重体力活或持续一个姿势,腰椎过度磨损或受伤的可能性增加,因此腰腿痛较为常见。

在长期久坐的人群中,由于长期保持同样的姿势,腰椎及臀部肌肉等易出现僵硬,同时脊柱曲度不良容易引起腰腿痛。

腰腿痛的病因很多,包括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多个方面。

(1)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这种情况下,患者会出现腰痛、臀部疼痛和下肢放射痛等症状。

(2)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性疼痛综合征、腰椎滑脱、腰椎骨折等也是常见的病因。

神经因素也是腰腿痛的重要病因之一,例如坐骨神经痛、腰骶神经根痛等。

(3)腰椎管内肿瘤、脊髓炎、脊柱侧弯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腰腿痛。

血管因素也是腰腿痛的病因之一,例如腰肌缺血、腰肌血管炎等。

此外,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骨骼疾病也可能导致腰腿痛。

对于一般检查发现不了原因的患者可以应用CT 检查,全称为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是一种损伤较小而分辨率高的检查方法。

因其能显示脊柱的横断面,故可发现结核、肿瘤的早期病灶,并有助于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二、CT检查的基本原理CT扫描的主要原理是在一个固定的平面上进行多次X射线扫描,每次扫描都会根据特定的角度记录一组数字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肢、臀部疼痛的部位在腰腿痛诊断要点腰腿痛是一类病症的总称,泛指可引起腰腿疼痛的多种伤病,由于痛是由不同损伤所引起,故痛也各有其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对腰腿痛作出正确的鉴别和诊断。

一:对腰腿痛认识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广泛使用骨质增生解释临床症状:实践中常见到,当我们用手法对腰椎病变部位整复松解后,病人症状多可立时缓解或疼痛消除,但影像学检查见增生依旧。

难道增生会一下子被消除?这些现象恰好说明疼痛并非与增生有关。

既然疼痛不是增生所引起,再将主要精力放在医治增生,消除骨刺上还有多少实际意义?( 2 )对坐骨神经的概念不清:对于坐骨神经痛,患者只要有下肢疼痛或抬腿受限时,就草率地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我们在对很多坐骨神经痛的病例进行复检、分析和治疗时,发现其误诊率竟达 54.1% ,而被误诊的病例中,与髂胫束有关者占 93.9% 。

二者病源的位置、症状表现、疼痛的位置及围等均有明显差别,只要略作比较是不难鉴别的。

————因为下肢的外侧应包括大、小腿的外侧,而坐骨神经是经大腿后正中达小腿并支配小腿,而不经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的痛又如何能算到坐骨神经上去呢?大腿外侧疼痛多见的是髂胫束损伤所致。

正如前面所述对坐骨神经痛误诊率之高,就不难理解了。

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解剖关系,不要生搬硬套,冠戴。

( 3 )习惯用风湿解释腰腿疼:有些医生既不管疼痛的位置,也不分析疼痛的特点和规律,便给患者带上风湿的“帽子”。

要知道,西医与中医所指的风湿,其概念是不一样的。

西医所指的风湿,是由于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根本无法代表这些腰腿痛的疾患;中医所指的风湿是指由风寒冷湿等气候因素的变化所诱发的疾病。

如一些慢性损伤,劳损等虽有此特点,从中医的角度尚可称之为风湿。

但如前所述,中医对腰痛的分类也不称风湿……。

腰腿痛也远不止这些病,故不能以“风湿”掩盖之。

二:大腿不同方位疼痛的意义根据解剖的规律,对大腿不同方位的疼痛,作出判断是有据可依的,如大腿后侧疼痛的诊断:(1)大腿后侧的肌群:有靠外侧的股二头肌和靠侧的半腱半膜肌,它们由坐骨神经支配。

因此,大腿后侧疼痛时,首先要检查股屈肌群是否正常?屈肌群有无拉伤或其他损伤史,以明确有无股肌群损伤。

股肌群的损伤位置多在肌与肌腹的交界处,、外两侧股屈肌的分叉处及附着区等;肌腹拉伤时有发生,其痛点多在中段,且常有明显肿胀或血肿,触诊有硬块、压痛等,肌肉主、被动收缩或抗阻收缩时疼痛加剧。

①如痛为神经所引起,则应先考虑坐骨神经或臀上皮神经的损伤。

二者的损伤均可表现出腰、臀、大腿后侧疼痛,抬腿可有不同程度受限,但臀上皮神经损伤的痛较放散,位置常似是而非,隐约不定,仅达大腿后侧而不及小腿。

坐骨神经损伤则沿坐骨神经行经可查得压痛,其痛不仅表现在腰、臀、大腿后侧、且整个小腿,特别是小腿外侧的麻痛,较为常见,抬腿及伸腰受限,有牵拉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见肌肉萎缩。

②坐骨神经痛可分为根性和干性两类。

根性坐骨神经痛多分为腰椎间盘突出或变性所致,多见于 L4/5 或 L5/S1 。

干性坐骨神经痛虽可发生于神经干的全程,但多见于梨状肌,臀大、中、小肌,臀筋膜慢性损害时,③故寻找坐骨神经痛的根源主要在下腰段和梨状肌处。

臀上皮神经则应在上腰段挖根源。

( 2 )大腿前侧疼痛的鉴别:①大腿前面下、中段疼痛时,应注意股四头肌损伤,在中段多为肌腹拉伤,常可触及到硬块,此为肌肉拉伤后的肌痉挛、血肿块等,有压痛:②如压痛在下段、髌骨上方时,要注意股四头肌的肌腹及肌腱交接处的拉伤,甚至是断裂伤。

于是,股四头肌收缩或抗阻伸膝时,疼痛加剧,③如有断裂者,膝上方可出现空陷横断沟,且股四头肌明显上缩成团块状。

( 3 )若疼痛点出现在腿根部:①如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触及时,需考虑髂腰肌损伤,因为它附着于股骨小结节,故可于此处摸到压痛点,抗阻抬腿时该点疼痛加剧;②若压痛点出现于髂前上棘时,除考虑阔筋膜肌附着点损伤外,应注意此处也是缝匠肌的附着点,此肌由髂前上棘经股前,斜向下,止于胫骨侧髁。

③故检查此肌两端附着点及肌的行经有无压痛,屈膝并外旋大腿,或抗阻完成此动作时有无压痛。

若有阳性反应,需考虑缝匠肌损伤,若髂前下棘压痛,考虑为股直肌头附着区有损伤。

上述两肌均为股神经支配,若已排除肌肉本身病变,若考虑骨神经导致时,应检查上腰段( L2-4 ),排除腰部病变。

( 4 )大腿侧疼痛的意义:大腿侧肌群称收肌,其功用主要是使大腿收,故双腿如果较长时间叉开站立强力牵拉收肌,可引起大腿侧疼痛,抗阻收时大腿侧疼痛,此为收肌过度疲劳或损伤引起的疼痛;作抗阻收检查时,如疼痛的位置在耻骨部,且耻骨支有压痛甚至其表面有粗糙不平者,应注意可能是由于收肌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耻骨骨炎。

①由于耻骨肌受股神经、大收肌受坐骨神经双重支配,故此二肌有疼痛时,尚需注意股神经及坐骨神经有无病变之外,所有收肌者则受闭孔神经支配,应注意检查腰椎中段( L3-4 ),排除腰部病变。

②大腿外侧疼痛的思考:大腿外侧无具体肌群,主要是髂胫束在此,起支持下肢挺立之功。

如髂胫束损伤时其疼痛主要在臀部,但可沿大腿外侧影响至小腿外侧,且大腿外侧下、中 1/3 交界处是其压痛的敏感点,故大腿外侧的疼痛基本为髂胫束损伤所致。

虽然下、中 1/3 交界的压痛有时可能是股四头肌外侧头损伤引起,只要有此概念,从二者所影响的方向、围、功能等作比较,也不难鉴别。

③股外侧皮神经炎时,虽然也可以有大腿外侧疼痛,但更主要是在大腿外侧上、中部有感觉异常、麻木、皮感下降等。

要提请注意的是,大腿外侧无运动神经支配,坐骨神经只沿大腿后侧下行,并不经大腿外侧,故大腿外侧疼痛时,不应该不加思索地就认定是坐骨神经痛。

遗憾的是在临床上常发生这一基本常识的误诊。

只要熟悉一下解剖,有识于此,从位置上是很容易将其区分的。

④大腿后外侧胀痛的朔源:有时,大腿酸胀痛的位置并非正好在侧方或正后方,而是位于后外侧方,即为股二头肌的胀痛和压痛,半腱半膜肌不受影响,这不能用坐骨神经或用髂胫束损伤来解释。

这现象多为股方肌损伤所致,一般检查体位难以查到痛点,应以健侧卧位,健肢在下伸直,患肢屈髋屈膝,腿收,膝抵床,使髋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尽量拉开,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及其稍上方处,便是股方肌之所在,可查得明显压痛。

⑤在此体位下,对股方肌及股二头肌进行手法治疗,可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此患者多可查到第五腰椎有疾患或该侧骶棘肌损伤痉挛,若同时对此进行处理,则效果更快且稳定。

其中的关系可能是股方肌受骶丛肌支所支配,股二头肌受坐骨神经支配,骶部的损伤,可影响刺激这些神经,并通过这些神经影响此二肌出现症状。

三:臀部不同区域疼痛的判断臀部肌肉较多,但在腰腿痛临床中,并非全有同等重要性,现择其意义较大者进行探索。

为探讨方便,我们可用十字座标,从中间将臀部分成 4 个区域,即上、上外、下及下外 4 区。

( 1 )臀部上区疼痛的常见损伤:疼痛在臀上较近垂直座标时,要注意有无臀上皮神经损伤。

此神经损伤时,其腰腿疼痛的特点是比较隐约放散的酸痛或钝痛,坐下至快达椅面时常突然出现失控无力支撑,跌坐椅上,从椅上起立时,无力直接站起,需手扶按在腿远端或膝部,俯身抬臀然后才能直起身来。

①检查可于髂嵴中点下方的髂外窝处(约髂嵴下 2-5 厘米处),作横向推摸,检查有无垂直向下的、约如火柴梗大小的索条状物,为臀上皮神经损伤,有的可于皮下触及,推拨之可左右摆动,有的虽可触及,但较深在脂肪层中,推之不能摆动。

二者虽深浅不同,有同样以酸胀痛为主的压痛,有此症状和体征者诊断应无疑。

②若在臀上皮神经稍下方查得约手指粗细,由上区斜向外下,指向大转子方向的肌束,较僵硬、压痛,此为痉挛的臀中肌。

损伤的臀中肌、阔筋膜肌与髂胫束损伤同是引起大腿外侧痛的主因。

阔筋膜肌位于臀部最外侧,可于髂前上棘下方触及,损伤时,也可触及僵硬的痉挛肌束,较臀中肌略小。

③常有人将臀中肌损伤与臀上皮神经损伤相混,其实只要注意到二者各有损伤的可能性,临床上只要略加比较,鉴别并不困难。

从位置来说,臀上皮神经在髂嵴下方约 2-5 厘米处,而臀中肌则在臀上皮神经的下方;从纤维的方向,臀上皮神经从髂嵴缘垂直向下,而臀中肌则从上斜向外下。

④若论纤维的大小,臀上皮神经只有火柴梗般大小,臀中肌则有指头粗细;数量上皮神经有 2-3 条不等,臀中肌仅有一条而已;症状影响围也不一样,臀上皮神经放射性,隐约不定地影响到腰、臀部及大腿后侧(不过膝),而臀中肌的痉挛是髂胫束损伤的主因,其痛除臀的外上部分之外,主要是大腿的外侧,甚至到小腿外侧也有牵拉性疼痛。

按上述情况比较,鉴别不难,由于二者的治疗手法也不同,故应将其辩明,避免误诊误治,影响疗效。

( 2 )臀部下区疼痛的判断:①臀下部的疼痛,若其位置在下外区较靠座标的交叉,垂直座标稍外侧处,首先要考虑坐骨神经痛的可能性,先沿大腿后侧,坐骨神经行径检查有无压痛,注意其疼痛应是在大腿后侧(不应该出现在大腿的侧或外侧),且下肢的其他症状也与之相符时,初步可作坐骨神经损伤来诊断,若要诊断成立,还应进一步寻其根源,判断是根性还是干性,根源在腰椎还是在梨状肌。

②若疼痛的位置稍靠外下方,在大转子之侧时,需注意是否为股方肌损伤(检查及鉴别方法可参考前面有关股方肌损伤部分)。

有时其痛点在股方肌上方,则可能为深部臀小肌的损伤,临床少见。

③若疼痛的位置在髋关节,特别是在大转子处时,若是慢性疼痛,需注意髋有无慢性损伤或炎症,若关节活动时还有响声者,要注意弹响髋;若为急性损伤所引起的疼痛,则应注意排除股骨胫骨折或髋关节脱位,二者均是伤后起病,大转子上移,活动障碍,前者局部尚可触得骨擦音,铁钻试验阳性等, X 线照片可鉴别、确诊。

④疼痛的位置若在臀的下侧区,接近于臀皱折处应查其与坐骨结节的关系。

⑤若疼痛在坐骨结节,要注意有否坐骨结节囊肿、股屈肌群附着区损伤,甚至坐骨结节撕脱性骨折(多见于少年、儿童)等。

( 3 )臀部下区肌疼痛:有可能损伤的是臀中肌和梨状肌,①臀中肌由上斜向下,其侧端在臀部上区,有的患者表现为肌腹痛者,则其检查所得如前所述;有的患者主要是附着区损伤者,其疼痛的位置在臀的上区中部,故在此查到压痛点时,要注意到臀中肌损伤的可能。

②若痛在臀中肌下方,坐标交叉稍侧处,必须注意到梨状肌损伤的可能。

梨状肌起于 2-4 骶椎前面,肌束穿坐骨大孔而出,斜向外下达股骨大转子,它的损伤是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

由于此肌被臀大肌所覆盖,准确的体表定位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准确治疗。

对其体表定位有不同方法:附注:梨状肌体表投影,①有人主由髂骨后上棘与大转子作一连线来表示梨状肌的位置,实践认为此线仅为梨状肌的上缘;②有人主先由髂后上棘与尾骨尖作一连线,在此线髂后上棘 2 厘米处取点,再由此点与大转子作一连线,此线即为梨状肌中心线的体表投影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