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用音乐诠释人物——《悲惨世界》音乐剧艺术元素分析
![用音乐诠释人物——《悲惨世界》音乐剧艺术元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10af06ff00bed5b9f31de2.png)
分析音乐剧 《 悲惨世界》的人物剧情发展。
[ 关键 词 ]舞 台 恢宏 巨作 《 悲惨世界》 剧景发展
《 悲 惨 世 界 》整 剧 讲 述 的 是 冉 ・ 阿 让 的故 事 。 在 法 国 大 革 命 时 期 ,风 雨 欲 来 ,社 会 矛 盾 的 加 剧 , 让 贫
困 人 民 的 生 活 是 雪 上 加 霜 。 主 人 公 冉 ・阿 让 由 于 偷 了 一 小 块 面 包 被 判 刑 5年 , 因 为 不 甘 于 牢 狱 生 活 ,他
47
唱 起 了 这 段 空 灵 般 的 歌 曲 。 舞 台 留 白更 加 突 出人 物 的 处 境 ,无 需 太 多 的 表 述 , 珂 赛 特 窘 迫 不 如 意 ,想 寻
找 又 寻 找 不 到 的 心 理 路 程 ,通 过 音 乐 与 人 物 形 象 的 展 示 而 跃 然 于 观 众 眼 前 。
想逃 跑 而加 刑 至 1 9年 后 才 被 假 释 。 这 些 悲 惨 的 遭 遇 使 他 对 社 会 充 满 仇 恨 ,但 在 主 教 的 仁 慈 感 召 下 ,冉 ・
阿 让 决 定 重 新 做 人 。 几 年 后 ,逃 脱 假 释 的 冉 ・阿 让 改 名 为 马 德 兰 。 ,还 成 为 一 个 正 义 的 工 场 主 和 市 长 ,在 这 里 遇 到 了 女 工 芳 汀 ,芳 汀 从 美 丽 纯 真 的 少 女 随 落 为 风 尘 的 妓 女 ,她 苦 难 的 经 历 打 动 着 冉 ・阿 让 ,并 承 诺 为 芳 汀 的 女 儿 珂 赛 特 找 到 幸 福 , 但 警 官 沙 威 的 追 捕 导 致 冉 ・阿 让 历 尽 艰 难 险 阻 才 找 到 珂 赛 特 , 过 上 一
用 音 乐 片 段 来 讲 述 各 人 物 的 命 运 ,是 音 乐 剧 《 悲 惨 世 界 》的 一 大 特 色 。 各 个 人 的 处 境 不 同 ,舞 台 与
最新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最新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7a4db4a6c30c2258019e1e.png)
精品文档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背景介绍不可辨驳,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自雨果的超级IP著作《悲惨世界》,但也推动书籍《悲惨世界》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著作,两种艺术形式互相成就。
推动彼此成为不朽的传奇。
音乐剧从20 世纪开始就成为了舞台上闪耀的一颗明星,当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丝后不见来者不可撼动感。
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个社会中极其不起眼的小人物冉.阿让去揭露历史的现状,歌词深刻干练,音乐丰富多样,仔细观赏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大享受。
情景简介那是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潦倒的冉.阿让为了自己妹妹的孩子活下来不被活活饿死,选择了去偷面包,结果被不知人间饥渴的法官判处了19 年的牢狱苦役,出狱之后的冉.阿让依旧的无以生存,陷入多年以前的走投无路的困境,但上帝还没有完全地将这个悲惨的人物忘记,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过夜,但贫穷再次让他犯下了错误,填饱肚子抓住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
后被警察沙威逮捕,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
让冉.阿让免于逮捕,主教的行为再一次触及到了阿让的良知,感化了阿让,化名马德兰,决定开始新的人生,十年的时间造就了阿让,使他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并成为了马兰德市市长,沙威警察再一次的出现,一心想要找阿让的麻烦。
在此期间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经历,并承诺要照顾私生女柯赛特,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警察沙威看在眼里,一系列的行动让沙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最后经不住内心的考验选择了用死亡那个来终结犯下的错误。
之后阿让将柯赛特抚养长大,在法国大革命的炮火中救出了柯赛特的心上人,并将看做自己亲生孩子的柯赛特交付给了年轻人,并选择在婚礼上失踪,只是因为内心中逃犯的身份让他在隆重的场合上显得无比怯懦。
歌词赏析作为史诗派的先河,但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词极其的简洁易懂,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解,不不必揣摩深意。
在开始的Starring( in order of appearance )中,开始以厚重的中音啊来拉开篇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低头等死俯首认降烈日荼毒此处是人间炼狱十年内老死无望曲子开始工人们愤愤唱着歌,一边不断的劳作控诉这黑暗的现实,工人们一刻也不得闲,只要敢怠慢一分钟,头顶的皮鞭就会落在身上,在劳累和疼痛的折磨下唱出了低鸣声啊,奠定了一种极其悲惨的氛围,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如歌词中演唱的人间炼狱,等死无望。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90e34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d.png)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
《悲惨世界》是一部源自法国小说,经过改编后成为百老汇音乐剧的经典作品。
其创
作手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百老汇音乐剧的独特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
首先,该音乐剧采用了流行文化元素,如流行音乐、舞蹈、服装等,烘托剧情,增强
观众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舞蹈编排上,不仅有传统的芭蕾舞,还注入了现代舞的元素,音
乐元素方面,则是基于拟人化的质地,利用小清新、轻音乐等元素提高了观众的代入感。
其次,该音乐剧统筹了光影、场景和动作,能够通过光影和场景切换传递时间和情感,以此展现剧情的复杂性。
配合又动态的人物行为、舞蹈和唱腔,整个演出场面非常生动,
使得观者能够切身感受到戏剧氛围的精彩表现。
此外,剧中人物的刻画也非常到位。
每个角色都有独特鲜明的个性,通过他们不同的
遭遇,反映了社会和人性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和挣扎。
这就使观
众不仅能够沉浸在音乐和舞蹈的美妙中,还能够了解和思考故事背后更深的内涵。
最后,该音乐剧通过音乐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在反映各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时,非常恰
当地采用了多种音乐风格和悦耳的曲调,让人感受到了人生之路上那种让人动情的氛围。
这也是百老汇音乐剧独有的艺术形式,它让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又深刻地思考了生命和人性
的问题。
综上所述,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将传统的表演艺术和当前的潮流手法巧妙地结合,让观众如沉入一种美妙而感人的氛围,不仅具有强烈的感染性,而且独有的表现手法
充分展现了现代流行音乐剧的创作能力和艺术价值。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769f29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0.png)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于1985年在百老汇首演,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
这部音乐剧采用了多种创作手法,将小说中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塑造转化成了戏剧形式,使观众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到小说中的情感和故事。
音乐是《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的核心创作手法之一。
音乐剧以原创音乐作为核心,通过歌唱和舞蹈来传达角色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
剧中的歌曲情感激烈,旋律悲壮,如《一天》、《空椅子》、《明天还会来临》等,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的形式和曲风多种多样,有独唱、对唱、合唱等,使整个音乐剧充满了节奏感和戏剧张力。
舞台布景和灯光的运用也是该音乐剧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
《悲惨世界》在舞台设计上以简约为主,通过巧妙的灯光布置和舞美来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心理的变化。
舞台布景常常使用简单的道具来代表场景的改变,通过灯光的变化来渲染氛围。
音乐剧中的巴黎市区、巴黎下水道、巴黎街头等场景都采用简单的舞美搭建,通过灯光的渲染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将观众带入了故事的世界。
角色的塑造也是该音乐剧的创作亮点之一。
《悲惨世界》中的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剧中通过细腻的表演和描写,使观众们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音乐剧中,主人公让·瓦尔简、善良的法国警察贾韦尔、泰纳迪尔夫妻、浪子能才等角色的形象都得到了精心塑造,使观众们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
编排和导演的手法也是该音乐剧中不可忽视的创作要素。
《悲惨世界》剧中的编排和导演非常精湛,充分利用了舞台的空间和人物的动作来展示剧情的发展和角色之间的交流。
在音乐剧开头,通过众多角色的互动和快节奏的歌舞表演,迅速地介绍了剧情的背景和人物的关系,使观众们能够迅速地融入到故事之中。
音乐剧还通过人物的情感变化和舞蹈来表达剧情的高潮部分,使观众们更加投入。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f51e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9b.png)
《悲惨世界》音乐赏析《悲惨世界》是一部著名的音乐剧,由克劳德-米歇尔·施恩伯格作曲,阿兰·布伦布尔作词,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该音乐剧首演于1980年,至今仍然备受观众喜爱。
它以其深刻的故事情节、动人的音乐和精湛的演绎而闻名于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悲惨世界》的音乐进行赏析,探讨其音乐风格、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
首先,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音乐风格。
这部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多样,融合了古典、流行和民谣等不同的音乐元素。
施恩伯格的音乐既充满了激情和力量,又兼具柔美和细腻。
他巧妙地运用了管弦乐器和合唱团,营造出宏大的音乐氛围,同时又通过简单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打动人心。
这种多样性的音乐风格使得《悲惨世界》具有了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不仅吸引了古典音乐爱好者,也吸引了流行音乐和音乐剧爱好者。
其次,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情感表达。
这部音乐剧的音乐充满了情感,每一首歌曲都表达了角色们内心的挣扎、痛苦和希望。
比如,《我梦见了一生的幸福》中让-瓦尔简的悲伤和对未来的渴望,《空椅子》中芳汀对马吕斯的深情告白,《星星之火》中学生们的激情呐喊,每一首歌曲都深刻地展现了角色们的情感世界。
施恩伯格的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表达音乐本身,更是为了表达角色的情感,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到角色们的内心世界。
最后,我们来谈谈《悲惨世界》的艺术价值。
作为一部音乐剧,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悲惨世界》以19世纪法国社会为背景,通过讲述贫苦人民的悲惨命运和对自由、平等、正义的追求,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光辉。
施恩伯格的音乐巧妙地表达了这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使得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社会的发展。
这种深刻的思考和表达使得《悲惨世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成为了不朽的音乐经典。
综上所述,《悲惨世界》是一部充满了音乐风格多样、情感丰富和艺术价值深远的音乐剧。
西方音乐鉴赏 -悲惨世界》
![西方音乐鉴赏 -悲惨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59f019dea58da0116c1749e6.png)
如果说原著是让人深刻回味的,那音乐剧则 是通过音乐的魅力震撼到人的心灵深处。《悲惨 世界》与大多数音乐剧相比,它的剧情要哀伤沉 重得多,也有很多严肃悲壮的歌,偶尔出现一两 个轻松的或是悠扬歌马上又会被铁和血的声音盖 过。但是没有其它一部做音乐剧作品可以用十二 部语言来演唱,《悲惨世界》之所这样感人,正 是因为人性的描写如此深刻又如次亲切。作品不 同于一般的百老汇音乐剧,没有华丽的舞台和绚 丽的舞蹈,一个交响乐队和几十个演员便成就了 一部宏伟的巨作。作品的音乐可谓是波澜壮阔, 从冉·阿让深情的宣叙,到柯赛特和马吕斯唯美 的对唱;从沙威临死前绝望悲惨的吟唱,到最后 那响彻全场,震撼人心的合唱《你是否听到人民 的歌声》,音乐剧将原著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深刻 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
《悲惨世界》
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自法国作家维克多·雨 果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同名小说,原著创作历时三十年,从1828年构 思,到1845年动笔写作,直至1861年终于写完全书。 是最能反映雨果文学手法、思想观念的文学巨著。 在小说中,雨果描述了下层人民的深重苦难,并且 通过主人公冉·阿让的遭遇,表达了雨果悲天怜悯的 思想。原作为法语,1980年首演于巴黎,1985年被 改编英文版上演于伦敦1987年登上美国百老汇舞台。 作品在音乐剧发展中具有史诗性地位,被列入音乐 剧四大名剧之一。
故事在19世纪法国动荡的政治背景下展开, 主人公冉·阿让在主教人性的感化下,从一个逃 犯变成了受人敬仰的市长,但他却无法摆脱刚愎 自用的警察沙威倾尽全力的追捕。他收养的女儿 柯赛特爱上了革命起义者马吕斯,两人坎坷的爱 情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升华,终获幸福。冉·阿 让临死前对女儿坦白了自己的身世,在亲人的怀 抱中死去……作品中,时局动荡、人性的善恶、 爱情的浪漫、革命的信念构成了一幅激动人心的 宏伟画面,在这样的一个悲惨世界,人性的美却 得到了高度的升华。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aaae499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e.png)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悲惨世界(Les Misérables)是一部颇受欢迎的音乐剧,其深刻的社会、政治和人性主题以及华丽的音乐和歌词吸引了数百万观众。
本文将探讨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艺术特色,主要包括音乐、舞台设计、服装设计和演员表演。
首先,音乐是《悲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
音乐的作曲家是克劳德·米歇尔·舒恩伯格,他在音乐剧中让每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的主题曲和音调。
这些音乐不仅是情感上的表达,还传达了剧情的深层含义。
例如,剧中主人公让·瓦尔简的主题曲“我梦见过一个世界”(I Dreamed a Dream)中,轻柔的旋律和按键独奏换作了具有悲伤和失落感的歌词,这反映了主人公的情感和经历,同时也提醒观众一些重要的戏剧细节。
其次,舞台设计也是该音乐剧的特色之一。
为了营造19世纪法国社会的氛围,演出采用了其他舞台剧演出所未使用过的一些元素。
例如,在第二幕中歌曲“醉生梦死”(Drink with Me)的时候,舞台背景上呈现的是镇压巴黎市民起义的警察。
观众在这里可以看到空空如也的街道,无处可逃的幸存者,以及失落、苦恼和悲伤的社会。
这种深刻的道具留给观众很深的印象,也使得该音乐剧具有更高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三,在服装设计方面,《悲惨世界》采用了一种极富戏剧性的方式。
整个舞台上的演员都穿着古老的19世纪法国衣服,配合舞台背景和角色的性格特点,大量使用了皮革、面料、帽子和手工制作的装饰品。
这种细致的服装设计使得演员表演的形象更加符合角色的个性特点,更加动人心弦。
最后,演员表演也是该音乐剧的精华部分之一。
演员们不仅能够精确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和经历,还能在歌曲表演中表达复杂的人性问题。
例如,在剧中角色「法蘭西統帥巴玫威勒」对待特别囚犯皮昂时,他表现出主观上的思考和道德约束,这是该音乐剧在戏剧层面上的特色之一。
总之,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充满了各种艺术元素,每个元素都为表达剧情、人性和情感问题做出了贡献。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94f8cea58da0116c1749ca.png)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音乐剧《悲惨世界》改编自雨果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冉阿让因饥饿偷窃判刑,假释后重新做人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该剧与《猫》、《西贡小姐》、《歌剧魅影》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经久不衰,至今仍然享有盛誉。
整体感觉:个人是很喜欢这部音乐剧的,无论从剧情还是音乐上都是超棒的。
音乐与剧情相结合,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在制作PPT时将其中的截图保留,都是一幅幅精彩的画面。
人物及其鲜明具有特色,虽然是站在那里歌唱,但是其表情其简单的肢体动作,完全展现人物个性,尤其是芳汀和警官沙威的表现,更让我读到其丰富的内心,纠结复杂而又无奈的心情。
在黑暗社会,残酷现实下,没有人能得以幸免,难以逃脱悲剧的命运,每个人都带着受伤的心灵前行。
音乐上来说,具体的音乐我是说不出来的,背景音乐随着人物剧情的发展,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说说比较喜欢的几个片段吧。
第一个是,假释之后的冉阿让再次被捕被主教宽恕之后的内心独白,其懊悔之意与重新做人的坚定信念,通过激昂的音乐展现出来。
第二个是沙威逮捕芳汀时,沙威展现的威严形象,和芳汀的软弱与绝望。
“勤奋工作,老实谋生,才是上帝赞赏的正道。
”音乐与歌词结合,气势恢宏,忍不住为其点赞!而芳汀对生活的控诉,对这个世界的哭诉,染上浓浓的悲剧色彩;即使现实残酷,寄居人下的小珂赛特依然没有对生活丧失希望,音乐也显得活跃,鲜明。
音乐的语言化,大大增添了语言的魅力,让音乐更加容易理解,透过音乐表达出了主题。
剧情上来说很复杂,剧中展现了很多的主题,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社会现实,在残酷的现实下,有贪婪的人性,慈爱的母性,为革命献身的热情,对爱情的热烈执着,自我牺牲的道德。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下第三阶级为了自己的自由平等而发起的战争。
在现实的残酷下更是营造了一个鲜活的角色: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商万强,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有着无限关爱的芳婷,为革命事业洒血,对爱情热烈执著的马里斯等等,以及一些反面的角色,也都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bece3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8.png)
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背景介绍不可辨驳;音乐剧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改编自雨果的超级IP着作悲惨世界;但也推动书籍悲惨世界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着作;两种艺术形式互相成就..推动彼此成为不朽的传奇..音乐剧从20世纪开始就成为了舞台上闪耀的一颗明星;当然音乐剧悲惨世界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有一丝后不见来者不可撼动感..音乐剧悲惨世界以法国半个世纪的历史为背景;在历史的长河中用一个社会中极其不起眼的小人物冉.阿让去揭露历史的现状;歌词深刻干练;音乐丰富多样;仔细观赏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极大享受..情景简介那是十九世纪的巴黎;贫困潦倒的冉.阿让为了自己妹妹的孩子活下来不被活活饿死;选择了去偷面包;结果被不知人间饥渴的法官判处了19年的牢狱苦役;出狱之后的冉.阿让依旧的无以生存;陷入多年以前的走投无路的困境;但上帝还没有完全地将这个悲惨的人物忘记;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了他过夜;但贫穷再次让他犯下了错误;填饱肚子抓住偷走了主教的银器潜逃..后被警察沙威逮捕;主教声称银器是送给他的..让冉.阿让免于逮捕;主教的行为再一次触及到了阿让的良知;感化了阿让;化名马德兰;决定开始新的人生;十年的时间造就了阿让;使他成为了成功的商人并成为了马兰德市市长;沙威警察再一次的出现;一心想要找阿让的麻烦..在此期间阿让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惨经历;并承诺要照顾私生女柯赛特;这一切的一切都被警察沙威看在眼里;一系列的行动让沙威开始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最后经不住内心的考验选择了用死亡那个来终结犯下的错误..之后阿让将柯赛特抚养长大;在法国大革命的炮火中救出了柯赛特的心上人;并将看做自己亲生孩子的柯赛特交付给了年轻人;并选择在婚礼上失踪;只是因为内心中逃犯的身份让他在隆重的场合上显得无比怯懦..歌词赏析作为史诗派的先河;但是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词极其的简洁易懂;不需要任何高深的理解;不不必揣摩深意..在开始的Starringin order of appearance中;开始以厚重的中音啊来拉开篇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低头等死俯首认降烈日荼毒此处是人间炼狱十年内老死无望曲子开始工人们愤愤唱着歌;一边不断的劳作控诉这黑暗的现实;工人们一刻也不得闲;只要敢怠慢一分钟;头顶的皮鞭就会落在身上;在劳累和疼痛的折磨下唱出了低鸣声啊;奠定了一种极其悲惨的氛围;描绘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正如歌词中演唱的人间炼狱;等死无望..、清白如我唉哎上告仁慈我主听我衷肠我知伊人在水一方犯人开始控诉真情不渝静候如常伊人早将你遗忘警察怒吼道;并将控诉的犯人一脚踹翻在地上;无法起身若让我出的牢笼死也不回这恶土受苦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主啊解脱之日何在天可怜见悲惨世界一朝被囚一生无望这时的犯人阿让开始控诉天可怜见悲惨世界阿让:自由了警察沙威说:你虽假释离开这里但你贼行不改终归是贼阿让:我只是偷了面包警察沙威:你抢劫了商店阿让:我只不过是破窗而入救救我妹妹的孩子我、我们一家人就要饿死了警察沙威:我会永远记住你饮一口清泉吃一口面包但往事难忘假释出狱后的阿让因为自己曾经犯人的身份没有拿到应有的工资“你有案底;万人知晓”杂货店的老板解释道并且让阿让拿着钱滚蛋;阿让再次的感受到了无奈和人生的迷茫;怒吼道:公道何在自己就是一直丧家犬;灰头土脸这时候好心的教父说道:外面太冷我这里虽小但是可以挤一挤有酒暖身面包可吃有张床可以睡到天明阿让思索是不是教父发昏了放了他吧看在他说“实话”的份上这是阿让在偷了教父的银器后被警察沙威又一次得逮捕教父替他求情;说下了谎言..这是在第一部分的歌词;我们可以看出;整段的歌词简单易懂;体现了象征性;叙事性;戏剧性的典型特点;通过歌词;观众可以不了解着作悲惨世界也能够明白整个故事的命脉和线索;歌词清晰地将故事全盘托出;在文学性和音乐性积聚后表现了深刻的哲思性..在第一幕的最后所有人都在唱:只待明天..对于我们观众来说;看到犯人们在经历悲惨待遇后还能唱出等待明天;给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深刻的启示;我们还有明天;我们还要向前看;我们还有希望..歌词具有诗性;这也是悲惨世界的歌词常被人们称为剧诗的主要原因;节奏鲜明;旋律感极强;描绘了犯人们思念自己的恋人;思念自己的亲友;通过主人公阿让与警察沙威的对话歌词;深刻地揭示了两个人的性格以及主人公的性格和在狱中的困境;以及为出狱后的生活埋下了重重的伏笔..音乐分析歌曲的前奏是由交响乐为背景声;单簧管和双簧管一起演奏;营造犹豫;悲惨的氛围..第二段;四分之三拍和四分之二拍交替进行;女孩柯赛特浑身沾满了灰尘;眼睛红得像桃子;呆呆的看着远方;思索着;思索着;什么时候能够去到自己梦中的地方;来到那座云中的梦幻城堡..第三段;节奏变得轻快;节拍以四分之一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表现了一种梦想的生活被实现;现实的境况有所改善的内心的喜悦;深刻的刻画了一个天真;梦幻;可爱;单纯的小姑娘心里无限的喜悦之情..云中城堡是整首音乐剧最为明快的一首歌曲;是命运多舛的柯赛特幻想时美好的体现;为之后的结局埋下了轻快地伏笔..在第一段中运用了对唱的音乐体裁;将两个人的对话用歌曲唱出时而悲愤时而叹息;给情绪的发展推波助澜;主要体验了主人公阿让内心的矛盾与冲突也体现了主人公与警察沙威的矛盾冲突..第二部分的主题是爱;被迫分离;内心孤独痛苦..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旋律的特点;简单流畅;率真直接;每一段的旋律变化并不多;也许是为了更多的没有高音乐素养的普陀大众听懂;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在创作的过程中追求了简单;通俗;质朴的美..整体气势磅礴;恢弘大气;极具史诗般宏伟的色彩..剧中更换的音乐并不多;旋律较为简单稳定;大部分使用了2/4;3/4;4/4的节奏型;在合唱和对话时速度极快;每一句歌词的信息量都极多;还原了当时19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前后疾风暴雨的时代气息和一种人与人之间极度紧张的氛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情感;但是将巨作诠释的淋漓尽致..第二段开头妓女汀便开始唱道“我曾经有梦”短短的一句话向观众揭露了汀的现状和过去的生活;让观众带着兴趣和好奇想彻底知道你的梦是什么;为什么只是曾经拥有;现在呢如是如何的境遇;简单兴办的快速;多次转调将汀的内心痛苦与挣扎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成为了心底的呐喊声;如果不喊出来;痛苦将永远无法得到排解;也是这一声声的嘶吼将人物的内心彻彻底底的反映出来..不得不说大师就是大师;利用简单的旋律去创造宏伟壮阔的曲子;让人心生敬佩..总结其实在观看完悲惨世界音乐剧后;在欣赏了磅礴大气的;娓娓动听的音乐后极大的震撼的无以言表的;最想说的便是用剧中的人物经历做一把标尺;来衡量一下自己的现状和现实的生活;我们可以说没一个时代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以说么一个时代都是最差的时代;各有各的好;各有各得不好;但是如何在面对不好时还能像妓女汀那样大声唱出“我有一个梦想”如何学习主人公的不向命运轻易妥协;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司马迁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我觉得以不朽的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做标榜可以知生命的韧度;就像警察沙威是一个自认为刚正不阿的警察;以自己所作的事为骄傲;并且时常感到自豪;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面对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在自己面前轰然倒塌时;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剧中的小人物虽然经历了世间的各种痛苦与磨难;在最后却顽强的活了下来;不同人物带来的反差对比都值得我们在脑海中深深的画上一个疑问号希望我们不管生活在什么样的时代;拥有生命的韧度会使我们活的更加精彩..。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d2795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5b.png)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悲惨世界》是一部由阿兰·布鲁斯·布莱丹与让-马克·纳波尔联合创作的百老汇音乐剧。
该音乐剧于1985年首次亮相,现在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之一。
音乐剧以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为基础,通过歌曲和音乐叙述了一段惨烈的历史故事。
本文旨在浅析这部音乐剧的创作手法。
1.音乐和歌词音乐和歌词是音乐剧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它们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关键情节和人物的信息,还为情感深刻的人物和场景带来了生动、感人的表现形式。
《悲惨世界》的音乐和歌词采用了琼·布瑞克·S·舍歇尔在歌词中使用的音乐剧技巧。
她运用大量的旋律听起来很相似,这使得歌曲彼此之间的转换更加平滑。
她还经常在歌曲中使用九字节的形式来传达情感,并在某些地方加入口白。
2.角色和故事情节音乐剧需要有一些真实和激动人心的人物和情节,好让观众印象深刻。
在《悲惨世界》中,主题和能量的强烈穿透了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音乐剧的主人公江尔维尔是一个受苦一生的人,试图逃脱他过去的生活,以去寻找希望和改变,然而却高价购买了自己的自由。
他首先被法律所限制,然后被种种因素限制,最终被困在自己的人生之中。
其他角色也是受到历史事实的框限,但又无法逃脱生活的苦难。
他们的故事和人生之中每一个细节和情节,都重复出现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为音乐剧构建了一个深刻、复杂和令人惊叹的世界。
3.舞蹈和舞台效果舞蹈和舞台效果可以为音乐剧增色不少。
在《悲惨世界》中,舞蹈风格既神秘又迷人,既古典又现代。
一些动作的速度和力度相当强烈,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效果。
艾德蒙·约罗姆的音乐和莫莉·斯莱特的编舞为音乐剧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令观众深感震撼和情感上的认同。
4.新的编剧技巧音乐剧的编剧和技巧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悲惨世界》中,许多非传统的编剧技巧被应用,无论是随机演讲还是卡片位置的改变,都为音乐剧添加了新的思考方式。
试评论音乐剧_悲惨世界_
![试评论音乐剧_悲惨世界_](https://img.taocdn.com/s3/m/f897e668ddccda38376bafb8.png)
2011年第8期试评论音乐剧《悲惨世界》张小浩(海南大学三亚学院音乐分院,海南三亚)19世纪初,一股炽热的情绪将整个欧洲点燃,那是一种看重自由、看重主观体验、看重思考的浪漫主义思潮。
它不仅表现在文艺方面,在政治上也尤其体现为法国大革命,在哲学上则表现为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19世纪中期是浪漫主义的高潮期,但同时浪漫主义也开始没落,因为包含着科学精神的萌芽开始生发,人们逐渐远离幻想与空洞的情感。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这位置身于时代转折点的大文豪,在自身生活与工作的各个层面里也常常出现与当时社会思潮类似的两极化。
文学方面,他是创造了法国古典文学新页的浪漫派导师,他的创作、思想与精神都成为当时法国年轻人与文坛的风向标。
1827年之后的戏剧作品《克伦威尔》等,与其二十岁之前的古典派诗文小说在主题上有着巨大的区别;但从1845年起,雨果的作品取材又因为思想转变与现实中受到放逐等原因,走上了比较灰暗的、更加写实的自然主义风格。
政治领域里,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门人物。
年轻时是保皇党,后来热衷于共和政体、鼓吹革命。
他曾被封为伯爵、当选国大代表和国会议员。
1851年时,拿破仑称帝,他又一味反对的言辞过于激烈而被迫流亡国外长达二十年。
感情生活上,雨果从年轻时的纯情专一到壮年时近乎病态的纵欲,再到七十多岁时仍旧频传风流韵事。
在信仰方面,早期对宗教的态度十分冷漠,但在后期作品《悲惨世界》中却又创造出一个神圣博爱的米利埃主教的形象,这让悲惨的现实世界多了一份温暖。
雨果十四岁时就曾表达过:“将来要做就做夏多布里昂。
”这是法国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作家及政治家。
因此,雨果在文学领辉煌发展的同时,也不忘朝政治领域前进。
在人生观方面,他越来越像自己《悲惨世界》笔下的让阿让——体现着人道主义的情操。
《悲惨世界》是雨果写得最慢、倾注的精力最旺盛、成就最大的作品,很多个人政治理念、革命思想与行为法则都透过书中角色和对白展露无遗。
浅析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
![浅析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6ddab2fe524de518964b7d18.png)
94音乐鉴赏浅析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摘 要】【《悲惨世界》的故事经历了小说,音乐剧,电影,三个阶段的塑造,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观赏性。
在当下的爆米花式快餐电影的风潮中,悲惨世界显得十分耐人寻味。
我们着重分析在本片中,导演如何利用各种电影元素去刻画出一个个性格独特鲜明且有着自己使命的人物,并且完美结合了音乐剧的形式。
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音乐剧形式电影中的人物刻画,主题思想与音乐剧如何有机结合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悲惨世界 音乐剧 爱情 死亡《悲惨世界》这一伟大的作品先后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同时也是音乐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部旷世佳作。
为人们所熟知的几个版本大概是1958 Jean Gabin主演的最经典版本,特点是最忠于原著而少了创新。
还有1972年以街垒战为核心情节的版本。
而1995年的非标准版,则是以谈论和对话的新形式去展现出一个悲惨世界于观众眼前。
接下来的是1998年阵容强大的好莱坞版本,这里有一个小改动,它将马吕斯作为革命领袖。
还有2000年的法国新版mini剧,片中反对暴力革命思想严重,可能会有人认为这失去了原著想表达的意义。
再就是2012年由Tom Hooper执导的新版悲惨世界了。
一个经典的作品,每一次翻拍,都会被赋予不同的思想与主题。
这大部分都和导演的风格和对原作的理解息息相关。
不得不说,作为一部音乐剧改编而成的电影,《悲惨世界》拥有十分优秀的先天条件。
影片伊始,伴随着风暴,雄城,巨船,以及行行列列排行整齐的纤夫们,低吼与歌喉交织着背景音乐组成了一首激昂的乐曲。
耳边一直在环绕着的事“look down”的怒吼,回荡在风暴摇曳中的码头,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心酸黑暗却又无力抗争的悲惨世界。
这同样在暗示着听众,这注定是一个困难重重跌宕起伏的心酸故事,是一个底层人民用血水与汗水挣扎的故事。
抬头,我们可以看到昂首阔步在高处的督察沙威,他穿着整齐的军服,有着挺拔的身躯与鹰一般的眼神,好像在怜悯又好像是在嘲讽。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56675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b.png)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观后感音乐剧《悲惨世界》是继《歌剧魅影》之后我所看过的第二部音乐剧。
在观赏完这部作品后,我深深被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表演所打动,产生了许多共鸣和思考。
《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是法国作家雨果的经典小说改编,讲述了19世纪法国社会底层的穷苦人民的生活困境和无尽的悲惨遭遇。
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社会的黑暗面,还深入描绘了人性的复杂和意义的探寻。
首先,该剧通过精心搭建的舞台布景和华丽的服装设计,将观众带入了那个充满贫穷与冷漠的时代。
舞台上的雾气、破旧的房屋和肮脏的街道,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环境。
而演员们的妆容和服装细节更是将角色的个性和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
观众们仿佛置身于19世纪的巴黎,感受那种压抑和无助的氛围。
其次,剧中的音乐和歌曲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
音乐是情感的载体,而《悲惨世界》的音乐用心地传达了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命运的转折。
无论是动情而深情的《空椅子Empty Chairs at Empty Tables》,还是充满力量和希望的《明天又是晴天Tomorrow Shall Be My Dancing Day》,每首歌曲都贯穿着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挣扎,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和动容。
剧中的角色塑造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
主人公尚-巴尔让·吉奥尔是一个道德良知的吉布斯,奉行着自己的正义和信仰。
他的善良和慈悲对其他角色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激发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共鸣。
他的坚持和努力使人们看到了无尽的希望,这也让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勇敢而善良的人,他们不屈不挠地为正义而奋斗,为社会的进步和幸福付出努力。
角色艾波尼娅则给观众展示了一个母爱的伟大和牺牲。
她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生活,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她的坚强和毅力让人感到敬佩,也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母亲和她们为了我们的幸福所做出的牺牲和付出。
此外,剧中的反派角色警长雅博则展示了人性的丑陋和罪恶。
他用自己的私利和权力欲望践踏了无辜的人民,成为了社会的一块毒瘤。
音乐之旅《悲惨世界》:革命与社会不平等
![音乐之旅《悲惨世界》:革命与社会不平等](https://img.taocdn.com/s3/m/b81b22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音乐之旅《悲惨世界》:革命与社会不平等简介《悲惨世界》是一部经典的音乐剧,改编自维ctor Hugo创作的同名小说。
该作品以19世纪法国为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极端贫富不均和社会不公问题。
通过精彩的音乐和故事情节,该剧引发了观众对革命、个人奋斗与社会不平等的思考。
背景设定19世纪法国社会19世纪初期的法国是一个充满着贫困、饥荒和社会不公问题的时代。
贵族阶级享有特权,而底层人民遭受着极端贫困的折磨。
小说情节简介《悲惨世界》讲述了主人公让-瓦尔真(Jean Valjean)从囚徒到成功商人和市长,再到爱与善良的模范角色转变的故事。
他与警察探员雅凯(Javert)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正义、道德和背叛的角逐。
在故事线中还穿插了法国民众爆发的巴黎起义,以及革命者安乔尔(Angel)与科波尼尔(Combeferre)等人为自由、平等和正义而奋斗的努力。
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风格《悲惨世界》的音乐多样且充满激情,融合了流行音乐、歌舞剧和传统音乐的元素。
各个角色通过演唱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从动情的独唱到壮观的合唱,音乐给予了故事更加深刻的感染力。
主题曲选段分析•"Les Misérables":这是开场曲,展示了整个剧目的主题和氛围。
歌词中传达了对贫困社会中无辜人民遭受苦难的关注和呼吁。
•"I Dreamed a Dream":这首歌诉说了妓女法蒂拉(Fantine)被社会所击垮之后仍然保持希望的坚强精神。
•"One Day More":这是一首团体合唱曲,各个角色展示了他们的期望和不同目标,为了自由和公正而战。
革命与社会不平等音乐剧中的革命元素《悲惨世界》通过描绘巴黎起义来展示了革命对抗社会不平等的力量。
在起义中,安乔尔、科波尼尔和其他革命者以自己生命为代价,希望改变贵族统治下的法国社会,追求平等、自由和正义。
社会不平等的揭示音乐剧中深入探讨了19世纪法国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音乐剧《悲惨世界》
![音乐剧《悲惨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78198ed524de518964b7d6e.png)
音乐剧《悲惨世界》角色与声音特点分析音乐剧《悲惨世界》是根据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巨著改编的艺术作品,描述了十九世纪法国各不同阶级的生活状态和最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状况,揭露了当时法国资本主义的罪恶和残暴。
音乐剧《悲惨世界》以史诗性的音乐题材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梦幻般的舞台效果真实的展现了历史脉搏细节,栩栩如生的描绘故事主题,完美的诠释了原著的精神。
下面我就从3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特点进行分析1、善良的冉阿让。
冉阿让是音乐剧中的主线人物,他曾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困潦倒的农民,因偷面包而身陷囹圄十九年,出狱后也因前科受到人们的鄙夷。
冉阿让饱经人间疾苦,深切体会到了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和社会各种制度的不公,这些曾令他一度自暴自弃、仇视和憎恶社会生活,但大主教米哀里却深深的感化了他,使他的灵魂受到震慑,感受到了仁慈和宽容的力量,后来他跃为富有而又尊贵的社会名流—马德兰市长以后,发扬传承了米哀里主教的精神,他一心向善、竭尽所能来帮助众多穷苦的劳动人民。
他的仁慈、无私、正义善良、以德报怨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使人们看到了一个经过洗礼净化了的灵魂,感受到了仁爱慈善的人道主义精神的震撼,他的声音特点是音色厚实、饱满、有力。
2、固执的沙威。
沙威是音乐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他是封建统治者的走狗和卫道士,与冉阿让这个角色是对立矛盾的一个角色。
沙威的角色是法律和秩序执行者的化身,他奉公守法、恪尽职守,以“正直”“无私”自律,忠实地维护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他是一个有原则的警察,多年来一直顽固地追捕“罪犯”冉阿让,但冉阿让以德报怨的善良与无私无畏的爱心行为一次次地动摇着他,使他僵化的思维得到觉醒,对自己多年来的愚蠢信仰和行为无法释怀,最后精神崩溃而选择自杀。
对沙威这个角色的音乐形象塑造要体现出残酷、强硬、僵化、冷血的感觉。
因为沙威作为与冉阿让对立的角色,要用他来彰现出冉阿让的善良、伟大、可敬。
所以他的声音特点是僵硬的、凶恶的3、淳朴善良的芳汀。
最新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鉴赏
![最新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ef3ae1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7.png)
最新音乐剧悲惨世界的鉴赏《悲惨世界》大家肯定都知道,那么《悲惨世界》的音乐剧大家有看过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欢迎阅读!《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悲惨世界》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配乐是以古典乐为基础的,营造出了一种磅礴而深沉的气势,与剧中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符合。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
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
旋律简单不仅是为了好唱、好听,而且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记忆,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比如芳汀的主题、冉阿让主题、沙威的音乐主题等。
通过不同主题来突显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都很好的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背景音乐对于剧情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剧情发生变化,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化,并且反映了剧情的内容。
音乐片段《At the End of the Day》,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
《悲惨世界》音乐剧的基本资料歌词:阿兰·鲍伯利、让-马克·纳特尔(法语版)、赫伯特·克莱茨莫 (英语版)剧本: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阿兰·鲍伯利1985 伦敦西区1987 百老汇1987 美国巡演1995 10周年纪念演出2006 百老汇复排2010 25周年纪念演出2012 电影以及全球诸多制片《悲惨世界》音乐剧所获奖项悲惨世界被提名和赢得了1987年托尼奖的如下奖项:托尼奖最佳音乐剧获奖Tony Award for Best Book of a Musical WINNER托尼奖最佳原创音乐 WINNER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男主角 (Terrence Mann) 提名Ton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 Leading Actor in a Musical (Colm Wilkinson)Ton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 Featured Actor in a Musical (Michael Maguire) WINNERTon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 Featured Actress in a Musical (Frances Ruffelle) WINNERTony Award for Best Performance by a Featured Actress in a Musical (Judy Kuhn)Tony Award for Best Scenic Design of a Musical WINNER托尼奖最佳音乐剧服装设计托尼奖最佳音乐剧灯光设计 WINNERTony Award for Best Choreography WINNER托尼奖最佳音乐剧导演WINNER三、悲惨世界音乐剧赏析。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e6c633070b4c2e3f5627630f.png)
浅析音乐剧《悲惨世界》《悲惨世界》(Les M isérables)是20 世纪重要的音乐剧,不仅常盛于音乐剧的舞台之上,2012 年也搬上了电影大银幕。
作为一部音乐剧,我们尤为关注其中的声腔特点。
“声腔”一词,主要用于中国戏曲音乐的术语范畴,是区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时期戏曲种类的重要基因标示。
声腔之于戏曲,从不同的方言、腔调,到各异的唱法、表演方式,术语的外延逐渐延展,并且成为戏曲音乐中具有统领作用的核心元素。
在音乐剧的歌唱表演体系中,声腔的观念也逐渐体现出来,不仅在于唱法的区分,也逐渐上升到表演体系的差别。
在声乐思维中,我们通常对世界的演唱体系划分为美声(belcanto)、中国民族唱法、流行、原生态唱法以及摇滚唱法等等。
但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音乐剧伴随着剧情的差异,人物展现的声腔必然丰富多彩。
单针对同一部音乐剧而言,不同身份角色的声腔因人而异,就算是同一人物,声腔也会随着剧情、性情的游移而发生转变,有时候判若两人。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关注音乐剧声腔与戏剧的密切关系。
本文以著名音乐剧《悲惨世界》为研究对象。
该剧由法国著名作曲家、录音师、演员、歌手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 ichelSchrnberg,1944———)担任作曲,法国剧作家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1941———)担任脚本。
1987 年该剧音乐获得托尼奖(Tony Aw ard)最佳原创音乐奖。
我们在关注该剧不同声腔的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造成其音乐剧中声腔多样的戏剧缘由,最终阐释出对于声腔与音乐剧戏剧内涵的关系问题。
声腔变化及其戏剧内涵声腔是音乐剧乃至歌剧的灵魂要素,声腔包含了声音传递,更重要的是涵盖了相应的整体表演内容。
如何从戏剧的角度审视不同角色声腔的特点,是所有音乐剧创作者、表演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悲惨世界》中,从独唱、重唱到合唱,从摇滚声腔、美声到童声,不同角色声腔表述各异,始终不离戏剧的“主线”,打造出经典的音乐戏剧版本。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11ab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e.png)
浅析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百老汇音乐剧《悲惨世界》是一部由克劳德-米歇尔·朗谢克和阿兰·布鲁布尔所创作的音乐剧,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
这部音乐剧自1985年首演以来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百老汇上最受欢迎和备受赞誉的音乐剧之一。
它的创作手法不仅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同时也吸引了许多评论家,这些创作手法使得这部音乐剧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浅出地分析一下《悲惨世界》的创作手法,探究它是如何成为了一部如此成功和受欢迎的音乐剧的。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悲惨世界》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这部音乐剧讲述了法国农民让·瓦尔简以及他的义女科赛特、工人马利乌斯和其他一些角色在19世纪初的法国社会中的生活遭遇。
在这个时期,法国社会深受贫富差距的困扰,许多人生活在贫困和绝望之中。
音乐剧通过精彩的音乐和动人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爱情和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不满的呐喊。
而音乐剧中的创作手法则充分地配合了这个主题,使得整个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
让我们来看一看《悲惨世界》中的音乐和歌曲。
音乐是这部音乐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了整个故事情节,同时也传达了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朗谢克和布鲁布尔在音乐的选择和创作上进行了精密的设计,他们使用了多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节奏,将歌曲和音乐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情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歌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采用了激昂的旋律和强烈的节奏,表达了角色们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而歌曲《I Dreamed a Dream》则以柔美的旋律和悲伤的情感,展现了角色的内心挣扎和失落。
这种多样化的音乐风格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同时也使得角色的情感更加鲜活和深刻。
音乐剧中还融入了许多交响乐段和合唱曲,这些乐段和曲目将整个音乐剧的氛围和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观众们沉浸无法自拔。
除了音乐,舞台设计也是《悲惨世界》的另一个亮点。
音乐剧赏析论文
![音乐剧赏析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dfe86fc10a6f524ccbf85fc.png)
音乐剧赏析论文音乐剧赏析论文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法国人克劳德勋伯格根据法国文豪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改编的同名音乐剧自从1985年上映之后就常演不衰,并且这部音乐剧与他自己的另一部音乐剧《西贡小姐》以及英国人安德鲁韦伯的《猫》和《歌剧魅影》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悲惨世界》的多数配乐都是以古典音乐作为基础的,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古典音乐,但还是很喜欢《悲惨世界》这部音乐剧。
然而无法现场亲身体验这部经典名剧实在是非常遗憾。
除了在课堂上欣赏过该剧后,我在课余时间又完整地看了两遍,每一次欣赏这部音乐剧都会给我深深地震撼。
虽然没有看过雨果的原著,但这部音乐剧通过视觉和听觉对我的冲击,让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原作中所要反映的东西。
下面就就我印象最深的几个音乐片段谈一点自己的感受。
第一个触动我的音乐片段是《At the End of the Day》,描述的是工厂里有一个叫芳汀的女工,她的美丽遭到其他女工的妒忌;当她们看到芳汀因对老板的轻薄不从,而且得知芳汀有一个寄人篱下的私生女时,便以此为借口怂恿厂主将其开除。
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
一类人就是那几个带头的女工,她们一人一句,歌词就像连珠炮似的从她们嘴里蹦出来,好像巴不得一口把芳汀吃掉,言语中透露出来的轻蔑、鄙夷,让人不禁对她们产生厌恶之情。
而她们几个人与跟风起哄的女工们的一唱一和――一句独唱一句合唱相间的安排,则把女工们急于赶走芳汀之心暴露无遗。
另一类人就是孤独的芳汀。
虽然还是一样的曲调,一样的节奏,但演员那略带哭泣的唱腔、委屈无奈的表情则表现出了芳汀孤独无依的窘境。
芳汀一个人还辩驳不上几句,就被女工们更多更大声的无理指责给压了下去。
同样的快节奏,放在芳汀身上,与其说是表现其有力地反驳,倒不如说是表现其在众女工以多欺少的情况下艰难无奈地抓紧仅有的一点喘息之机进行反驳。
随着工厂主的一句“On your way!(马上滚吧)”,芳汀无奈地被赶出了工厂,她也失去了生活的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剧《悲惨世界》赏析
看了一场音乐剧《悲惨世界》,从未看过音乐剧的我,居然没想到音乐剧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撼动人心的情节、波澜壮阔的音乐和变化无穷的舞美,让我为之震撼,一种久违的来自心灵深处震撼瞬间传遍了全身,感动经久不息。
人生中会有无数次的感动,但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会什么时候到来,所以最美。
我实在没想到一部音乐剧居然有这么强的感染力,但意料之外的事情往往也在情理之中,有这么好的舞台灯光、音乐设备,有这么强的阵容齐聚,可谓是一场净化心灵的视听盛宴。
首先,在音乐上
《悲惨世界》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配乐是以古典乐为基础的,营造出了一种磅礴而深沉的气势,与剧中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符合。
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全新的音乐并不很多,而且旋律很简单。
而正是因此,才更显出作曲家超凡的创作才能,用很少的素材就能将雨果笔下的鸿篇巨著诠释地如此细腻深刻。
旋律简单不仅是为了好唱、好听,而且容易让观众理解和记忆,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比如芳汀的主题、冉阿让主题、沙威的音乐主题等。
通过不同主题来突显出人物鲜明的性格,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
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都很好的表现出来。
总的来说,背景音乐对于剧情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当剧情发生变化,背景音乐也随之变化,并且反映了剧情的内容。
音乐片段《At the End of the Day 》,这首曲子的节奏很快,演员们的词也都很多,但同样的曲调、同样的节奏在两类人的演绎下表现出了不同的感觉。
音乐片段《Castle on a Cloud 》空灵般的歌曲这部音乐剧中最振奋人心的音乐,最后尾声时将全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的《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比如酒馆老板有着喜剧感的节奏不禁让人随着节奏摇摆起来的《Master of the House 》,比如被真挚感情深深地打动人心的珂赛特、马吕斯、爱波宁互诉衷肠的《In My Life 》,比如爱波宁独诉相思之苦的《On My Own》;比如爱波宁为革命牺牲时在马吕斯怀里与马吕斯对唱的催人泪下的《A Little Fall of Rain 》,比如《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 》让
人在悲惨的世界也存有希望。
这些歌曲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仿佛活生生地站在观众面前,令人爱的,令人恨的,令人不屑的,令人同情的⋯⋯所有这些构成了这部经典的音乐剧。
在人物上在《悲》剧中,剧中的人物也在演员的完美演绎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尚万强的善良令我为之动容,他在大战前夕祈祷上苍保佑
养女珂赛特的爱人马吕斯的独唱《让我死,让他活》,其神情之恳切、旋律之优美,令人过耳难忘。
还有,当被寄养在德纳第夫妇家中已5 年的珂赛特在为自己的悲惨命运吟唱时,我也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珂赛特终日受到非人的虐待,但剥削她的黑心肠的夫妇却对自己的两个女儿疼爱有佳。
可
怜的珂赛特幻想着自己能到云端的城堡里,因为那里没有人大吼大叫,也没有人再要她做苦工。
似乎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
例如汇聚着人性仁慈、宽容、诚实、善良、自我牺牲等许多美好面的主人公冉阿让,亦正亦邪的悲剧反派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芳汀的坚强不屈和圣母般的慈爱伟大,善良慈悲的尚万强,英俊帅气的马吕斯,冥顽不化的贾维,艾潘妮的一片痴情,小柯赛特的可爱和加夫罗契的调皮,德纳第夫妇唯利是图的可恶。
人物特色鲜明,没有重复,让精彩的音乐剧更加美轮美奂。
在剧情上
《悲惨世界》讲述的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下第三阶级为了自己的自由平等而发起的战争。
在现实的残酷下更是营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商万强,作为一个母亲对孩子有着无限关爱的芳婷,为革命事业洒血,对爱情热烈执著的马里斯等等,以及一些反面的角色,也都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剧中展现了诸多主题,但有三个始终是作者以最清晰最著力的笔墨著色的,那就是,苦难、爱和革命。
音乐剧通过最能让人心产生共
鸣的方式——音乐和诗歌,把悲惨世界的深刻内涵表现的比原著还突出。
剧中那些熟悉的人物又一次活灵活现的出现在眼前,因为妹妹的孩子快要饿死了而偷了一个面包的冉. 阿让在牢狱中渡过了悲惨的十九年;出狱后仍然没有自由,他对整个世界和富人社会充满了仇恨,在风雨中饥寒交
迫的他被一位牧师收留后却恩将仇报,吃饱喝足后偷了牧师家里的银器逃跑了,被警察抓回来后牧师又一次救了他,说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
牧师的善举使冉. 阿让那颗冰冷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救赎,从此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历经多年的奋斗,变身为马兰德市长回到了城市。
但忠于职守的警察贾维尔从未放弃对他的追捕,直到最后看到他眼中的逃犯一系列的善举,他的精神崩溃了,他对多年来坚持的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而不能自拔。
终于承受不了心灵的挣扎而选择了自杀⋯⋯。
剧中的芳汀是个美丽的女子,但她的悲苦身世却催人泪下:她遭爱人遗弃后为了抚养女儿先在工厂做女工,遭受着工头的欺凌和女工们的妒忌,被赶出工厂后沦为妓女,她卖掉了自己美丽的金色头发和洁白的牙齿,只为给女儿挣一点可怜的生活费,最后病死在寒冷的大街上。
幸运的是在临死前她遇到了马兰德市长并将女儿托付给了他。
马兰德市长则履行诺言,
找到了苦命的珂赛特,把她带出了狠毒的旅馆夫妇家,并将她养大成人。
在法国大革命的巷战中,他救出了珂赛
特心仪的年青人并将珂赛特交给了他,为了不让自己逃犯的身份影响女儿的幸福,他在珂赛特的婚礼前失踪了⋯⋯。
《悲惨世界》的音乐剧如今已在39个国家的261座城市演出,被译成21 种语言,不知已在世界各地排演了多少遍,其永生的魅力除了音乐上的还在于它传承发扬了原著的思想,歌颂了人性的仁爱、美好,坚信人性本善,充满了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其中当然也有宗教的感化和自我救赎的主题,而它的社会意义,更是今天拿来也可通用的深远,以致人人
看后都可感慨万千!如今看来如此简单的情节却在音乐和人们完美的演绎下得以传唱,感染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悲惨世界》中有亲情、友情、爱情,曾让我们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悲惨世界》给我们的思想上留下了什么?对我们又有哪些方面的启示?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
最后我想说,真正的经典是没有国界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