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_Yi Dao Gong Neng Xing β Xi Bao Liu_206
stz 胰岛β细胞原理
stz 胰岛β细胞原理
STZ胰岛β细胞原理
STZ是一种化学物质,全称为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它是一种抗癌药物,也是一种糖尿病研究中常用的试剂。STZ能够破坏胰岛β细胞,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
胰岛β细胞是胰岛中的一种细胞,它们负责分泌胰岛素,这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能够帮助身体将血糖转化为能量。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帮助身体将多余的糖分解掉。但是,当胰岛β细胞受到STZ的破坏时,它们就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引起糖尿病。
STZ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破坏胰岛β细胞的DNA,从而导致细胞死亡。STZ会进入胰岛β细胞内部,与细胞内的DNA结合,形成DNA加合物,从而导致DNA链断裂和碱基缺失。这些损伤会触发细胞的自我毁灭机制,导致细胞死亡。
STZ的破坏作用是选择性的,它主要作用于胰岛β细胞,而对其他细胞类型的影响较小。这使得STZ成为一种理想的糖尿病研究试剂,可以用来模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研究糖尿病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
STZ胰岛β细胞原理是通过破坏胰岛β细胞的DNA,导致细胞死亡,从而引起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糖尿病。STZ的选择性作用使
得它成为一种重要的糖尿病研究试剂,可以用来模拟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检查项目有哪些。以及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如何诊断鉴别,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CT检查、血管造影、普通透视检查(透视)、血糖、C 肽(C-PR)、胰腺的CT检查、D860激发试验
*一、检查:
1、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
2、血清胰岛素和C肽:低血糖时的血浆胰岛素及C肽增高,胰岛素指数(胰岛素/血糖)>0.3,如>1.0可肯定诊断,空腹血浆胰岛素>200uU/ml可肯定诊断。
3、口服糖耐量试验:典型者呈低平曲线,部分可糖耐量降低,少数呈早期低血糖或正常糖耐量曲线。
4、饥饿试验:阳性有助诊断,空腹血糖>2.8mmol/L者方可试验,90%以上禁食24-36h可激发低血糖,少数需禁食48-72h,并于终止禁食前2h加运动,可激发低血糖,经72h禁食未诱发低血糖者,可除外本病。
5、常规X线:胃泌素瘤者消化道锁餐遗容可显示胃及十二
指肠多发,反复发作的溃疡。
6、超声表现:病变在胰腺边缘或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呈低回声,边缘清楚,恶性胰岛细胞瘤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
7、CT表现:
(1)平扫胰腺内等密度肿块,多较小,可包括埋在胰腺内或局部突出于胰腺表面。
(2)由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无论良,恶性均为多血管性,富血供肿瘤,所以增强扫描早期(肝动脉期)肿块显著强化呈高密度结节,高于周围正常胰腺。
(3)非功能性肿瘤通常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发于胰体,尾部,约20%出现瘤体内钙化,增强后可有强化,密度稍高于正常胰腺,中心可出现囊变。
什么是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什么是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偶为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部分。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胰岛细胞瘤比较少见,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3%
易感人群:无特定人群
传染方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消化道溃疡腹痛
治疗常识就诊科室:肿瘤科肿瘤内科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
治疗周期:2-3个月
治愈率:60%
常用药品: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醋酸奥曲肽注射液
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5000元)
温馨提示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和高脂肪的饮食。
胰岛细胞瘤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胰岛细胞瘤的病理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1. 胰岛细胞瘤的概述
胰岛细胞瘤是一种罕见但重要的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主要由胰岛细胞来源。这种肿瘤通常是良性的,但也可以是恶性的。胰岛细胞瘤的发生率约为每年百万人口中0.4-1.0例,占胰腺肿瘤的1-2%。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对于胰岛细胞瘤的病理特征和治疗进展的深入了解至关重要。
2. 胰岛细胞瘤的病理特征
2.1 病理学分级和分期
胰岛细胞瘤的病理学分级和分期是对肿瘤进行评估和分类的重要指标。目前常用的病理学分级系统是根据肿瘤的细胞学特征、核分裂象和坏死情况来划分为三个等级:低度恶性(G1)、中度恶性(G2)和高度恶性(G3)。而病理分期则是根据肿瘤的大小、浸润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划分,常用的分期系统是根据美国癌症学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制定的TNM分期系统。
2.2 组织学特征
胰岛细胞瘤的组织学特征主要体现在肿瘤的细胞类型和胰岛团的分布模式上。根据细胞类型,胰岛细胞瘤可以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指的是能够分泌活性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等)的肿瘤,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则是指不能分泌活性激素的肿瘤。根据胰岛团的分布模式,胰岛细胞瘤可以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弥漫型胰岛细胞瘤多为多发性肿瘤,大多数是功能性的;而局限型胰岛细胞瘤则是单发性肿瘤,可为功能性或非功能性。
2.3 免疫组化检测
免疫组化检测是一种常用的病理学技术,可以帮助确定胰岛细胞瘤的类型和分级。常用的免疫标记包括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胰多肽和CgA(胰岛细胞瘤相关抗原)。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主要用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鉴别,而胰多肽和CgA 则对所有类型的胰岛细胞瘤都有积极的表达。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症状,尤其是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早期症状,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会怎样?以及胰岛功能性β细
胞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常见症状:
面色苍白、乏力、头晕
*一、症状:
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临床表现有:
1、 Whipple三联症:
1)饥饿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症状。
2)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
3)注射葡萄糖后立即缓解。
2、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延长而频繁,发作时间延长,低血糖程度加重,甚至餐后也可诱发低血糖,多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
*以上是对于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
述,下面再看下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并发症,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常见并发症:
黄疸
*一、并发症:
后期可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引起如腹痛,消瘦,黄疸等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症状,胰岛
功能性β细胞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疾病研究报告
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C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
所属部位:全身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病症体征:反应迟钝,低血糖症,记忆受损
疾病介绍:
C胰岛功能性细胞瘤是怎么回事?胰岛细胞瘤.是由胰岛细胞形成的具有分
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偶为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部分,C胰岛功能性细胞瘤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
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
症状体征:
C胰岛功能性细胞瘤有什么症状?
起病缓慢,少数经长时间方获确诊,如长期误诊可造成永久脑损害。临床表
现有:
一、 WHIPPLE三联症:
①饥饿或运动后发生低血糖症状;
②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
③注射葡萄糖后立即缓解。
二、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延长而频繁,发作时间延长,低血糖程度加重,甚
至餐后也可诱发低血糖。多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
化验检查:
C胰岛功能性细胞瘤要做什么检查?C胰岛功能性细胞瘤的检查有下面几种:
1、发作时血糖<2.8MMOL/L(50MG/DL)。
2、血清胰岛素和C肽:
低血糖时的血浆胰岛素及C肽增高,胰岛素指数(胰岛素/血糖)>0.3,如
>1.0可肯定诊断。空腹血浆胰岛素>200UU/ML可肯定诊断。
3、口服糖耐量试验:
典型者呈低平曲线,部分可糖耐量降低,少数呈早期低血糖或正常糖耐量曲线。
4、饥饿试验:
阳性有助诊断。空腹血糖>2.8MMOL/L者方可试验。90%以上禁食24-
36H可激发低血糖。少数需禁食48-72H,并于终止禁食前2H加运动,可激发低血糖。经72H禁食未诱发低血糖者,可除外本病。
我已经探索:胰腺细胞的可塑性:胰岛β细胞再生的新思路
我已经探索:胰腺细胞的可塑性:胰岛β细胞再生的新思路
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丧失,最终导致高血糖的恶化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恢复功能性β细胞总量。目前常用的策略有如下几种:(1)胰岛移植或胰腺移植;(2)将多潜能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或各种类型成体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肝脏前体细胞等)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后进行细胞移植,补充胰岛细胞数量;(3)促进成体干细胞(如胰腺干细胞等)在体内直接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恢复β细胞总量;(4)将终末分化细胞(如成纤维细胞等)在体内或体外直接转化为β细胞[1]。
胰腺本身具有较高的可塑性。胰腺导管细胞、腺泡细胞、胰腺内分泌其他类型细胞均可转化为β细胞,且β细胞也具有自我增殖的潜能。研发促进β细胞再生的方案有助于为糖尿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一、胰岛β细胞的增殖、去分化及再分化
传统观念认为,胎儿和幼年期的β细胞有一定的增殖能力,而成年后β细胞的增殖能力很低。随后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条件下(如妊娠、肥胖等),成体β细胞可代偿性增生,以维持机体的血糖稳态。谱系追踪实验证实,在小鼠胰腺切除术后,残存的β细胞是胰岛新生的主要来源。另有研究显示,成人胰岛中也存在少量增殖性的β细胞[2]。
成熟β细胞具有独特的特征,可表达特异性的基因[如胰岛素、配对盒因子4(Pax4)、葡萄糖激酶、激素原转化酶等],具有特异性的结构元件(分泌颗粒),发挥特异性的功能(葡萄糖感知功能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某些生理或病理性应激下或在体外长期培养中,β细胞可丢失这些特性,退回到早期、较为原始的阶段,此即β细胞去分化[3,4]。去分化可能是糖尿病个体β细胞功能减退的新机制。撤除体内的生理或病理性应激[4]、应用某些降糖方案(如胰岛素治疗)[3],均可部分恢复β细胞的某些特性。再次获得成熟β细胞特征的过程叫做再分化。研究显示,FoxO1、Hedgehog/Gli及
乔布斯死亡真凶:胰岛细胞癌
乔布斯死亡真凶:胰岛细胞癌
乔布斯之死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我们都知道乔布斯死于胰腺癌,但确切点说,乔布斯所患的只是胰腺癌中恶性程度较轻的胰岛细胞癌。今天Ca39抗癌健康网将带您一起来了解胰岛细胞癌。
什么是胰岛细胞癌?
胰岛细胞瘤又称胰岛细胞腺瘤。发生在胰岛细胞的肿瘤。胰腺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大类。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主要是胰岛素瘤,由β细胞形成,临床上很少见,据国外统计发病率为( 3~ 4) /百万。在所有胰腺肿瘤中,胰岛细胞瘤只占1%。
乔布斯的病很罕见在胰腺肿瘤中仅占1%
真正的胰腺癌病死亡率极高,胰岛细胞癌属于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较真正的胰腺癌轻了很多。数据显示,在所有胰腺肿瘤中,胰岛细胞瘤只占1%,美国每年新发的胰腺癌病患有40,000多例,而相应的,新发的胰岛细胞瘤只有3000例左右。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报道中称乔布斯所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胰腺癌”了。
胰岛细胞癌的恶性程度较胰腺癌轻
乔布斯之所以能够和病魔抗战8年,因为这种胰岛细胞癌症状相对而言比胰腺癌要轻许多。严格地区分,胰岛细胞瘤并不能算是胰腺癌。“癌中之王”的胰腺癌是负责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发生恶变所致,而胰岛细胞瘤是来源于负责胰腺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即胰岛细胞来源的,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在治疗中,可以根据胰腺癌的一般方法来治疗,手术和放化疗效果均不佳的情况下可选择中医药人参皂苷Rh2(护命素)治疗、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方法。
胰岛细胞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低血糖发作常随病程延长而频繁,发作时间延长,程度加重,多伴有身体逐渐肥胖,记忆力、反应力下降。由于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例少见而常易误诊。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诊断与治疗PPT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目前 尚不清楚, 可能与遗传、 环境因素有 关
发病机制: 胰岛β细胞过 度分泌胰岛 素,导致血 糖降低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单击输入目录标题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概述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诊断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治疗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预防和护理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科研和未来发展方向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 -XX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是一种罕见 的内分泌肿瘤,主要分泌胰岛素或胰高 血糖素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科研和 未来发展方向
科研进展和成果
科研进展:胰岛功 能性β细胞瘤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显著 的进展,包括基因 突变、细胞信号传 导、肿瘤微环境等 方面的研究。
科研成果:胰岛功 能性β细胞瘤的研 究已经取得了一些 重要的成果,例如 发现了一些新的基 因突变和信号通路, 为疾病的诊断和治 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和方法。
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分子机制研究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预后和复发机制的研究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方法的研究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可以逆转吗
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可以逆转吗?
美国发现胰岛β细胞受损原因:修复受损胰岛β细胞是治愈2型糖尿病的关键。《美国糖尿病》杂志报道,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受损原因已被查明。美国奥乐维斯环球研究院的医学博士 khanS.Hotamisligil经过多年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内特异催化蛋白酶的受损是致使胰岛β细胞无法有效分泌健康胰岛素的关键。人体内形成胰岛素的两个过程。在胰岛β细胞的细胞核中,第11对染色体短臂上胰岛素基因区DNA向mRNA转录,转译成由105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前胰岛素原。前胰岛素原经过特异催化蛋白酶作用除去前肽,生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也需要经特异催化蛋白酶的作用,切去31、32、60三个精氨酸连接的链,断链生成没有作用的C肽,同时生成胰岛素,分泌到β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中。特异催化蛋白酶变异或丧失活性就是导致胰岛素质量低下的关键,这就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量足够但可利用率却极低的核心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久治不愈的根本所在。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复杂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二者的演变也是2型糖尿病进展的中心环节。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异常是导致糖代谢正常人群出现糖调节异常和糖调节异常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最关键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和恶化的最关键因素。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将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理念和策略。如果我们能恢复或逆转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就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1例误诊10年的胰岛β细胞瘤
摘要本文以1例反复发作以精神失常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被误诊10年为例,讨论胰岛β细胞瘤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分析误诊的原因,得出缘于低血糖发作时,以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为主,主要为精神异常,而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心慌、软弱、手足颤抖、面色苍白、大汗、饥饿感等症状不明显,故而一度误诊为精神疾病;其次,患者反复发作,家属未送患者住院治疗,每次家属代述门诊就诊,没有细致的观察病情,导致误诊,且胰岛β细胞生长缓慢,肿瘤较小时不易被查出,易漏诊。
关键词胰岛β细胞瘤;低血糖症;误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患者,女,61岁,退休工人,于11年前(50岁)开始出现发作性反复说同一句话、头晕、幻觉、步态不稳、行为怪异等表现,起初几个月发作1次,持续几分钟自行缓解。上述症状渐加重,发作频繁,1个月几次,持续时间延长,并出现烦躁不安、突然倒地、四肢乱蹬、口吐白沫、小便失禁,严重时4人都按不住。本院及多家省级医院门诊就诊,经头颅CT、脑电图检查均正常。考虑精神疾病为抑郁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上述症状仍发作,最严重一次突然昏倒在地,意识不清、小便失禁、不吃不喝、不动,昏睡3 d,意识自行转清。7年后,家属发现进食后上述症状好转,进面食较进米饭发作减少,进甜食更好。病程中,患者无出汗、心慌、饥饿感等症状。于2012年家属来本科就诊,发作时抽血查血糖0.29 mmol/L,遂确诊低血糖症,转省级医院进一步查原因,化验血糖、胰岛素、C肽、腹部增强CT等检查,诊断胰岛β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痊愈。随访2年患者记忆力较前下降,反应较前迟钝,无其他不适。
胰岛β细胞去分化及可塑性
胞或其他胰岛内 分 泌 细 胞 [5,38G39]. 强 化 胰 岛 素 治 疗
可消除高糖环境的糖毒性而使去分化的胰岛 β 细胞
要由胃肠道 L 细 胞 释 放 的 激 素.GLP
G
1类似物治
疗可使去分化的 胰 岛 β 细 胞 重 新 分 化,其 可 能 的 机
制为 GLP
G
1 降低血糖的效应,显著增加抗氧化应激
素、
PDX1、
FoxO1 表达 降 低,而 NGN3、OCT4 等 表
达增强 [13].NF
GKB 通路通 过 促 进 血 管 紧 张 素 Ⅱ 型
[ ]
受体(
AT1R)基 因 表 达 37 ,AngⅡ 亦 可 促 进 ILG
1β、
IL
G
6 等细胞因子的表达,
2 个信号通路相互交叉,共
同作用,促进胰岛 β细胞去分化 [13].
2型糖尿
种病因的 异 质 性 疾 病
[
1
G
2]
病中导致 β细胞功能不全具体机制仍存在争议.虽
然人们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凋亡的增加
与 β细胞渐进性 衰 竭 有 关,但 大 量 欧 洲 动 物 胰 腺 病
理学研究及一些人 类 病 理 学 分 析 表 明,细 胞 凋 亡 本
身不足以解释已确诊的 2 型糖尿病中严重的胰岛功
FGF)通过与
胰岛的细胞构成及功能
胰岛的细胞构成及功能
胰岛是一种位于胰腺内的小团块,由多种细胞组成。胰岛细胞主要有β细胞、α细胞和δ细胞,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我们来看一下β细胞。β细胞是胰岛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占据了胰岛细胞总数的70%至80%。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能够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从而维持血糖平衡。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会受到刺激,释放出胰岛素,使血糖得以调节。
接下来是α细胞。α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15%至20%。α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glucagon)。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与胰岛素相反,它能够提高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过低时,α细胞会受到刺激,释放出胰高血糖素,促使肝脏分解存储的糖原,释放出葡萄糖,从而增加血糖浓度。
最后是δ细胞。δ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3%至10%。δ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生长抑素对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此外,生长抑素还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和胃肠运动的作用。
除了这些主要细胞类型外,胰岛还包含一小部分ε细胞和PP细胞。ε细胞主要合成和分泌胰岛素样多肽(amylin),它与胰岛素协同作用,调节食欲和胃肠道运动。PP细胞则合成和分泌胰多肽
(pancreatic polypeptide),它在胃肠道运动、胃酸分泌和胰岛素分泌中起到一定调节作用。
胰岛细胞的构成和功能紧密相连,共同参与调节血糖水平。当血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释放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使血糖下降;而当血糖浓度过低时,α细胞则释放胰高血糖素,促使肝脏释放葡萄糖,增加血糖浓度。δ细胞通过分泌生长抑素来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保持血糖的稳定。此外,ε细胞和PP细胞也参与了胰岛功能的调节,使整个调节系统更加完善。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怎样治疗?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治疗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应该吃什么药。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1、手术切除肿瘤,如术中未能探查到肿瘤,可行胰腺次全切除。
2、手术有禁忌证、拒绝手术以及术后未缓解或复发者,可服二氮嗪,100-200mg/d,分2~3次服,与利尿剂合用可防止水潴留副作用。苯妥英钠及心得安对胰岛素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减轻症状。
3、不能切除或已有转移的胰岛细胞癌,可用链脲霉素,50%的病人获缓解或延长存活时间。药物治疗同时应注意增加餐次,多吃含糖多脂的食物,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低血糖发作。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怎么治疗,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
尽的有关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临床常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临床常用胰岛β细胞功能的评价指标有哪些?
问题描述
精彩解答
一般认为,检测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金标准为葡萄糖钳夹试验,但是由于该方法存在诸多不便,如花费贵、耗时、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受过训练的操作人员,限制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空腹胰岛素和C肽均可以作为评估β细胞功能的指标,但是C肽水平更能客观反映β细胞分泌功能。胰岛β细胞分泌等摩尔数的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50~60%被肝脏摄取未进入外周循环,血清胰岛素水平受到肝脏摄取的影响,而C肽不被肝脏摄取。
此外,检测胰岛素水平所用的胰岛素抗体有可能与胰岛素原结合,造成结果的不准确。同时,在存在胰岛素抗体如输注外源性胰岛素和自身抗体存在下,测定的血胰岛素水平也会受到影响,不能很好的反映β细胞功能。
下表列举了评估β细胞功能的常用的基本方法及指标,通过基本检测来计算的方法较为常用:
参考文献
1. CerneaS, et al. Biochem Med (Zagreb). 2013;23(3):266-80.
2. 糖尿病学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糖尿病Q&A》介绍:
《糖尿病Q&A》涵盖了糖尿病领域基础知识、糖尿病的诊疗和并发症、重大临床研究的各种常见的问题。在这里这些问题都会全面科学的为您一一解答。欢迎大家关注医学信息微信公共平台获得前沿的
学术信息:
1. 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们或分享给你的同事;
2. 也可以添加朋友→搜索诺和诺德医学资讯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
本资讯旨在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内分泌领域的最新进展,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览之用。文中内容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视为诊疗建议。医学专业人士在对文中涉及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诺和诺德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β细胞功能
胰岛β细胞是胰岛中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分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具有调节血糖代谢的作用。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主要包括胰岛素的合成、贮存和分泌。
首先,胰岛β细胞具有合成胰岛素的能力。胰岛素由前胰岛素经过剪切作用后生成。β细胞含有胰岛素原的基因,可以合成前胰岛素。胰岛β细胞在合成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的转录和翻译,将胰岛素原基因转录成mRNA,然后通过翻译将mRNA 转化为前胰岛素。
其次,胰岛β细胞具有贮存胰岛素的能力。合成的胰岛素会被β细胞积累在细胞内,形成胰岛素颗粒。这些胰岛素颗粒有利于胰岛素的稳定保存,同时也方便β细胞在需要时快速释放胰岛素。
最后,胰岛β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β细胞受到刺激会释放胰岛素。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正反馈和负反馈控制机制。当血糖升高时,β细胞受到刺激会释放胰岛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使其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当血糖浓度下降时,β细胞会减少胰岛素的释放,以避免过度降低血糖浓度。
总结起来,胰岛β细胞具有合成、贮存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协调调节了血糖代谢的平衡,维持了机体血糖浓度在正常范围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异常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或过多,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因此,保持胰岛β细胞的功能正常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胰岛功能性β细胞瘤_Yi Dao Gong Neng
Xing β Xi Bao Liu
一概述胰岛β细胞瘤是由胰岛β细胞形成的具有分泌功能的腺瘤或癌。20~50岁多发,多单发。90%属良性,偶为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的一部分。胰岛细胞瘤比较少见,多数为良性,少数恶性。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二病因胰岛细胞瘤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其中以胰岛素瘤最常见,占60%~90%,肿瘤好发部位为胰体、尾部,通常较小,大多小于2.0cm。其次是促胃液分泌素瘤,占20%,常常多发,可发生于胰外,以十二指肠和胃壁多见。其他少见的胰岛细胞瘤是增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素瘤等。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肿瘤通常很大,甚至可超过10cm。三临床表现胰岛素瘤临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综合征,血清胰岛素升高。促胃液分泌素瘤可引起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难以治愈的消化道溃疡。而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一般无临床症状,后期可因肿瘤生长和胰周浸润及远处转移引起症状,如腹痛、消瘦、黄疸等。四检查 1.血糖发作时血糖<2.8mmol/L (50mg/dl)。2.血清胰岛素和C肽低血糖时的血浆胰岛素及C肽增高,胰岛素指数(胰岛素/血糖)>0.3,如>1.0可肯定诊断。空腹血浆胰岛素>200uU/ml可肯定诊断。3.口服糖耐量试验典型者呈低平曲线,部分可糖耐量降低,少数呈早期低血糖或正常糖耐量曲线。4.饥饿试验阳性有助诊断。空腹血糖>2.8mmol/L者方可试验。90%以上禁食24~36小时可激发低血糖。少数需禁食48~72小时,并于终止
禁食前2小时加运动,可激发低血糖。经72小时禁食未诱发低血糖者,可除外本病。5.常规X线胃泌素瘤者消化道钡餐检查可显示胃及十二指肠多发、反复发作的溃疡。6.超声表现病变在胰腺边缘或胰腺内,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内呈低回声,边缘清楚。恶性胰岛细胞瘤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7.CT表现平扫胰腺内等密度肿块,多较小,可包括埋在胰腺内或局部突出于胰腺表面。由于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无论良、恶性均为多血管性、富血供肿瘤,所以增强扫描早期(肝动脉期)肿块显著强化呈高密度结节,高于周围正常胰腺。非功能性肿瘤通常较大,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多发于胰体、尾部,约20%出现瘤体内钙化,增强后可有强化,密度稍高于正常胰腺,中心可出现囊变。若合并局部淋巴结肿大或邻近器官受累或转移,为恶性肿瘤征象。
8.血管造影实质期肿瘤密度持续增高,并可见边缘清楚的肿瘤染色,是为特征性表现。五诊断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由于其较典型的CT表现以及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候群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难作出正确诊断。六鉴别诊断 1.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需要与胰腺癌和鉴别①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较大,直径常超过10cm,而胰腺癌肿块相对较小。
②前者属多血管性病变,增强扫描后肿块密度一般高于正常胰腺,后者则相反。③前者瘤体钙化率较高(20%~25%);后者较少(2%)。
④前者一般不出现胰腺后方动脉周围的侵犯,如腹腔动脉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等,而后者常见。⑤前者肝内转移性也表现为多血管性强化结节,而后者相反。2.与其他疾病鉴别应注意与癫痫,脑血管意外,癔病,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病因所致的低血糖症相鉴别。七治疗1.手术
治疗切除肿瘤,如术中未能探查到肿瘤,可行胰腺次全切除。2.药物治疗手术有禁忌证、拒绝手术以及术后未缓解或复发者,可服二氮嗪,与利尿剂合用可防止水潴留副作用。苯妥英钠及心得安对胰岛素分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也可减轻症状。不能切除或已有转移的胰岛细胞癌,可用链脲霉素,50%的患者获缓解或延长存活时间。药物治疗同时应注意增加餐次,多吃含糖多脂的食物,必要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低血糖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