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数学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学生能够描绘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能够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理解体积的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向学生展示一个长方体后,询问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活动1:认识长方体(10分钟)

1.展示长方体,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2.引导学生讲述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等。

3.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长方体的特征,如一张纸的大小和厚度就可以构成一个长方体等。

活动2:表面展开图(10分钟)

1.向学生展示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并解释表面展开图的含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展开图的面积,来理解表面展开图和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活动3:认识体积(15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并通过展示水杯、饭盒等实物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对比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3.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活动4:巩固训练(15分钟)

1.让学生通过计算给出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检查自己的掌握情况。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其他几何体的体积。

教学总结(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体,能够描述长方体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来理解体积的概念。

五年级导学案数学下册40页

五年级导学案数学下册40页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科目数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班级:使用日期:

主备内容修订内容

预习提纲自学课本P28的例1,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

1、长方体有面,条棱,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直尺量一量,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4.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

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

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

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自主合作学习提纲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1、长方体有( )条棱可以分( ) 组,每组棱的长度

( ) 。2.长方体最多有几个面是正方形?

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 )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

面是( ) 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

的面( ) ,相对的棱的长度( ) 。4.长方体的长、

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

主备内容修订内容

导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同伴互相举例说说生活中的长方体。

2、观察长方体,自学P28的例1。

3、(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的

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4)、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

二、导出课题。

1.已经认识过许多物体的形状,你能说一说国旗、手帕、红领巾等各是什么形状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 今天这堂课研究了长方体。 带着今天的学习,下课自己再研究一下好吗?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长方体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 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 法,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展现学 生的思维。)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 先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上不动,变换着角度去观 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动手画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立体图,同时指 出,看不到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入手,强化感知过程,清晰学生的表象,有效 地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突破难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会画长方体。
五、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合作者,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 的设计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 本课皆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抽象与形象思维、归纳、内比的能力是学法 指导的重点。学生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进行观察与思考,在 课程目标的各个方面都获得发展。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

这样设计这部分知识,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活 动中逐步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即培养学生的操 作能力,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利用课件使学生明白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 体的长、宽、高,并且注意:长方体的摆放不同,长方体的长、宽、 高也不同,一般把底面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 垂直底面的棱叫做高。 这样设计即防止学生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说教法
本次在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动 手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归纳等 方法主动获取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长方体的认识(揭示课题) 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 的关系。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四、说学情
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始增强,兴趣爱 好也有所分化,对新鲜事物开始思考、追求、探索。但是以形象 思维为主,自控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学生已经在五年级上册中 学习关于长方形的一些基本知识,而本节课正是在这些学生已有 的知识基础上继续探究长方体的认识,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对于以 上所学知识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掌握本节课的内容仍有难度。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推荐

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 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 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点。

教学准备:

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很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平,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

图形 电脑显示若干立体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 引导探究

1、出示例1:

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

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

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3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问:实物中长方体的每一个面是什么形?作图时,根据作图的原理除了前面和后面之外,其他各个面都画成了什么形?但实际是什么形?让学生上去指一指,图上哪3个面是我们能直接看到的?另外3个面在哪里?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

认识》教案导学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时间

主备人欧俊审核人江艳萍执教人

学习目标 1、我能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我能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我能在观察、比较和测量形成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特征。

教学准备 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7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粉笔盒、牙膏盒都属于立体图形,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

体或正方体。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哪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合作探究

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

试着照教材第19页例2提示用筷子、木棒和橡圈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找出相应的长、宽、高,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组,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组;每组棱的长度。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第1-2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生活动2

1、动手感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一、认一认

找出身边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并给同桌指一指它们的棱、面、顶。

二、探究新知

(探究活动一):特征探究

请结合长方体、正方体物体找找正方体长方体的特点,并填写下表。

正方体长方体顶点个数

面个数形状

条数长度关系

(探究活动二):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吗?

(1)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2)正方体是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

1、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也有可能有()个面是正方形。

2、长方形的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都叫做(),它们的面积()。

3、长方体有()条棱,每相对的()条棱算作一组,可以分成()组。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课时主题长方体的认识(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1.课时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探究合作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课时评价任务

(1)学生通过复习回顾、独立完成任务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是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理解,第一个问题给出8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要求选出能组成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通过这个数学活动,体会长方体就是由6个长方形(正方形)的面围成的六面体;第二个问题是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给出了拼成的长方体的示意图,要求标出其长、宽、高,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导学案)

一、概念介绍

1.1 长方体

长方体是一种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其中每个面都是矩形。长方体的六个面分别为底面、顶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长方体所包含的三条线段分别叫做长、宽和高,其中长和宽组成长方形的底面,高代表长方体沿着高度方向的尺寸。

1.2 正方体

正方体是一种有六个面的立体图形,其中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为底面、顶面、前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正方体边长相等。

二、特征对比

2.1 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积不同。长方体的侧面以两个长方形为形状,所以长方体的侧面积是长和高的乘积,底面积是长和宽的乘积。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相同。

2.2 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不同。长方体的体积是长、宽和高三个尺寸的积,而正方体是边长的三次方。

2.3 相同点

两者最大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是由四条边和六个面组成的立体图形。

三、实际应用

3.1 长方体的应用

长方体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几何体之一,例如:

•电视机,手提箱和书桌等都是长方体。

•开放式的冰箱和柜子通常使用长方体的设计来提供物品的储存空间。

•一些工具箱也是长方体设计,以便于人们存放和运输工具。

3.2 正方体的应用

正方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它们通常用于创建和设计几何体。例如:

•某些建筑工程在设计时会选择正方体的形状,因为它是容易计算和组装的。

•一些盒子和容器设计为正方体形状,以方便存放和运输产品。

•魔方是一种正方体的游戏,它需要使用数学和几何知识来解决。

四、小结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的两种常见形态,它们有不同的特征和应用。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几何体的基本属性,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导学案

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项目

内 容

1.下面的物体中,( )的形状是长方体。 A.地球仪 B.啤酒瓶 C.铅笔 D.装冰箱的纸箱

2.长方体。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的形状是( ),( )的面是完全相同的。 (2)长方体有( )条棱,( )的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 )个顶点。 (4)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 )组,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 )。 3.正方体。

(1)正方体的6个面( )。 (2)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 )。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由( )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可以看成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

5.用60cm 长的铁丝焊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cm 。

6.王平用塑料为班级做了一个粉笔盒,这个粉笔盒的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6厘米、6厘米。这个粉笔盒的所有棱长之和是多少厘米? 温馨 提示 学具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

知识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

参 考 答 案

1.D

2.(1)6 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 (2)12 相对 (3)8 (4)3 不相等

3.(1)都相同 (2)都相等

4.6 6 相等

5.5

6.108厘米

项目

内 容

1.填空。 长方体有( )个面,( )的面的面积相等。

2.做一个微波炉的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

分析:这里要求的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前后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左右两个面的面积和,列式为( );求这个包装箱的表面积,列式为( ),至少要用硬纸板( )平方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导学

第二单元

长方体的认识

课题

长方体的认识

课型

学案导学课

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18-21页

、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

难点

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

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导案

3、

说一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18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以小组为单位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集体讲评。

2、认一认。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阅读18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小组之间交流。

3、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7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布置课前预习18-21页。

导案

、P20页1题

以小组为单位:订正,教师评价。

2、P20页2通过做第2题你有什么收获?

3、试一试

①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4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②一个长方体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高是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备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

面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

长方体物体有一定的认知。但在精确度、严谨性以及系统的知识结构方面,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提升。此外,学生个体之间在学习习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到这些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方体的概念,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

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

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在实际问

题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让学生在

探究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下)第二单元第一课《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五(下)第二单元第一课《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每人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个长方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对长方体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还要对长方体进行深入研究。

(二)探索新知

1.简单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各组成部分。

长方体 正方体 尝试练习:

①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面; ②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个顶点; 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 )条棱。 2.探索新知活动

棱 面

面 顶点

顶点

(1)分组讨论正方体、长方体面的特点(指名汇报)

小结: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6个面,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等,长方体的对面两两相等。

(2)小组交流长方体、正方体顶点的特点。(指名说说)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8个顶点。

(3)同桌交流长方体和正方体棱的特点。(全班交流)

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的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棱的长度相等。

设计意图: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操作中直接感知面,棱,顶点含义,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准备。

3.整理知识

我们把刚才探索得的知识归纳整理可以得下表:

(认识正方体的棱和长方体的长、宽、高) 尝试达标练习

1.把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填在表中。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长方体的认识 教案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11-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

2、小组合作,经历探究长方体特征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各种有效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序观察的能力,初步了解一些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3、在活动中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难点: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概括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材分析:

《长方体的认识》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学生的认知由平面图形拓展到立体图形,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延伸,又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的编写注重直观性和可操作性。认识长方体,并能根据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材在内容的编写中,先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等结构要素,再通过具体操作探索这些结构要素的特点,进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学生在低年级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但只是形象直观的认识,本节课是进一步学习其它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因此这节课上,为了突出教材的设计目的,我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探索长方体的全过程。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导学案MicrosoftWord文档

五年级数学下册学导案

单元: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主备人:复备人:审核:

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即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的基础,又是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开端,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低年级已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已能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在前面几册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本课时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前四年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讲、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为本课时学习提供了经验支持。但是由于学生是初次较深入的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比较差,所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耳中自主探究新知,在探索中获取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重构

依单自学自学课本第11页的内容,

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

正方体。

2.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物体各有什么特

点?

谈话:刚才大家

看到的和所说

的物体,大小高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最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

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课。它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图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目标为: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③思想品德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为: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为: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老师恰当点拨,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

时验证结论。采取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怎样有序观察、怎样操作、怎样概括结论,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北师大版

一. 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2.1长方体的认识》这一节,主要让学生认识长方体,了解

长方体的特征,包括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长方体是三维图形,与平面图形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过渡到三维图形,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了解长、宽、高的概念,学

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

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

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长方体的特征,长、宽、高的概念,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

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空间观念的建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积极参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

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如箱子、书本、桌子等,

引导学生关注长方体的特征。

2.探究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分组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如长、宽、高的概念,以及长方体的六个面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下册课题《长方体

的认识》

备课

教师

执教

备课

日期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点的过程,

2、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重点难点1、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和。

主要导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活动内容

导学策

略与方

备注

一、

导入新课3分

预习课本第13页至15页的内容,完成下列

问题:

1、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长方形面积 =

正方形面积 =

2、长方形的特点:

3、正方形的特点:

回忆归

纳小结

二、

探究新知:

22

分钟

【问题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说一说

各部分名称)

【问题二】填表

面棱

大小关

长度关系

正方

长方

动手操

作,合作

交流,汇

报展示

宝工子校数学课导学案

22

分钟

【问题三】课本P16“做一做”第一题报展示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成活动单问题检测部分12

分钟

1、课本P16“做一做”第二题

2、课本P17“练一练”

学生独

立完成

四.

小结与评价3分

钟总结学习过程

评出优

秀学习

小组

五.

布置作业

课本P15“练一练”2、4

板书

设计

展开与折叠

教学

反思

宝工子校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下册课题

《长方体

的表面

积》

备课

教师

何秀芳执教

备课

日期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

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

2、过程与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

重点

难点

重点:能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活动内容

导学策

略与方

备注

一、

导入新课3分

预习课本第18页至19页的内容,完成下列

问题:

1、小方砖:40CM × 40CM 每块 5元;大

方砖:50CM × 50CM 每块 8元

如果卧室房间地面的长和宽分别是6米和4

米,用哪种地砖铺地面更省钱?

回忆归

纳小结

宝工子校数学课导学案

年级五年级下册课题《露在外

面的面》

备课

教师

何秀芳执教

备课

日期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观察物体、找规律等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规律的欲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数学的吸引力。

重点

难点能找出物体露在外面的面。

主要导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分配

活动内容

导学策

略与方

备注

一、

导入新课3分

预习课本第18页至21页的内容,完成

下列问题:

1、长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的特征

是什么?

2、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正方体的表面积?

回忆归

纳小结

二、

探究新知:

22

分钟

【问题一】:

这有几个小正方体,它有几个面露在外面?

你怎么想的?

【问题二】:你能算出露出面的面积吗?(棱

动手操

作,合作

交流,汇

报展示

长5cm)

【问题三】:这四个小正方体一起放在墙角,

除了我们看到的这种摆法外,还可以怎么

摆?小组同学先摆一摆,再数一数露在外的

面有多少个,看你能有什么发现。

【问题四】有30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

在地面上摆成如下图所示的形式,然后把露

出的表面涂上红色,被涂成红色的表面积是

多少平方厘米?(底面不涂)

三,当堂检测

按照要求完

成活动单问

题检测部分

12

分钟

完成课本P21 找规律

学生独

立完成

四.

小结与评价

3分

钟总结学习过程

评出优

秀学习

小组

五.

布置作业

课本P15“练一练”2、4

板书

设计

露在外面的面

平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 = 3N + 2

竖放一排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 = 4N + 1

多排多层摆放的规律;露在外面的面 = 5N + 4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