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卫生部发布地震灾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急性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应当以受灾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医生为主,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辅。组成心理危机干预队进行紧急培训后,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灾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没有精神专科机构的地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援助。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配队长一名,队员根据灾情配置,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或老年精神科医生。有灾难危机干预的成员优先入选。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的联系。医疗队至少两人,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二、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和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第一章: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应对各种生活事件或心理压力时,产生严重困扰或无法应对的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可能由各种原因引发,如重大生活转变、突发事件、人际冲突等。本手册将为读者提供心理危机干预的指导,以帮助其有效应对并缓解心理危机状态。
第二章:心理危机干预原则
心理危机干预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尊重个体权力和选择权:在干预过程中,要尊重个体的权力和选择权,不强迫其接受帮助,而是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进行干预。
2. 保护个体隐私和机密:个体在分享心理困扰时,需要保证其隐私和机密性,不将其问题传播给未经授权的人。
3. 聆听和理解:干预者应当倾听并试图理解个体的感受和经历,以建立信任和共情的基础。
4. 维持安全环境:在干预过程中,要确保个体的安全,避免出现进一步危机的情况。
第三章:心理危机干预步骤
心理危机干预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辨认危机信号:了解心理危机的常见信号,如情绪波动、社交隔离、失眠等,以便及早发现个体的困扰。
2. 建立联系:与个体建立联系,表达关心和支持,让其感到被理解和接纳。
3. 评估风险:通过谈话和观察,评估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判断是否存在自杀或自伤的风险。
4. 提供情绪支持:通过倾听、安慰和鼓励,提供情绪上的支持,让个体感到被关心和支持。
5.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心理危机较为严重的个体,建议引导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第四章:心理危机干预技巧
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可以使用以下技巧来帮助个体应对心理困扰和恢复心理健康:
1. 积极倾听:倾听是干预的关键,要注意用非判断性和非指导性的语言与个体对话,让其自由表达内心感受。
《危机干预》PPT
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案进行动态调整 ,以确保干预效果最大化。
后续跟进与总结
定期跟进
在危机干预后,定期对当事人和相关人员进行跟进,了解他们的状况和需求,提 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总结评估
对危机干预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成功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危机干 预提供经验和参考。
实践应用
在危机干预中,认知行为理论指导我们关注个体的认知和行 为模式,并帮助我们了解个体如何应对困境。通过教授个体 积极的应对策略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我们能够协助他们 更好地应对当前的危机。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
理论基础
危机干预理论模型是综合性的干预框架,它整合了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理 论和其他相关理论。该模型认为危机干预应该根据个体的需要和问题量身定 制,并包括评估、干预和随访三个阶段。
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危机干预逐渐成为心理健康领域 的重要分支。各种危机干预理论和模型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全面和 有效的心理支持。
02
危机干预的理论基础
心理动力学理论
理论基础
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和动力,强调童年经历、早期关系和无 意识的冲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危机干预应该帮助个体理解和解决内 心深处的矛盾和冲突。
根据干预目标,制定具体的干预措施,如心理疏导、提供信息 支持、组织座谈会等。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一: 抗震救灾中的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自救互救宣传手册
一抗震救灾中的大众心理危机干预
1.以人为本抢救生命
生命2008年5月12日下午显得那么脆弱,14: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眨眼之间千万房屋倾覆,千万生命危在旦夕!还有没有比抢救生命更重要的事情?!震后两小时内,胡锦涛总书记即做出重要指示,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成立,温总理立刻赶赴抢险救灾第一线并一直在一线指挥救灾。所有的救援,都紧紧围绕着生命的抢救!生命,在那一时刻,又是多么的珍贵!
为了这珍贵的生命,中国人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面前以命搏命,以前所未有的坚韧精神咽下泪水,忍住悲痛,面对死神,不言放弃!
2.心理救援在行动
人是世间第一可宝贵的,突发的灾难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对经历特大灾难者不但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灾区人民渡过心理创伤,尽最大可能将这场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减少到最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因此,整个社会救援系统中应该也必须包括心理社会干预部分。
严重地震以后,不仅仅是受灾人群,指挥救援的人员,搜索救援小组、处理尸体的人员、未经训练的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幸存下来并帮助搜索救援的人员也需要给予心理支持。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以上人员出现坐立不安、过度兴奋、活动增多,有些人不能允许自己休息,在极为疲惫的情况下还坚持救灾活动,这种表现被称之为继发性疲劳综合征。
本次灾难巨大,救援条件恶劣,需要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因此,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前提下要及时适度的轮流短时休息,保证有清醒的头脑和较为充沛的体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救援人员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救援人员在面对大量伤亡之后,直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之后,要有专业人员给予心理支持,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缓解心理压力,会使救灾工作更加有效。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宣泄会帮助他们,避免发生一些心理卫生问题。请记住下面的话: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心理危机干涉指导手册
第一章心理危机干涉总论
一、灾害事件及其分类
1.灾害事件
对于那些忽然发生、没法料想、不行控制,对财富、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好性构成威迫并且产生激烈惧怕、无助、高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付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害事件。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有的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富的损坏力及其强盛,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害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害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己能力没法抵抗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害事件分类
灾发灾害事件能够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
自然灾祸,如地震等地质灾祸、洪涝灾祸、台风等。
事故灾祸,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惹祸件,如传得病疫情、食品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
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惧侵袭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
个人危机事件包含自杀、打劫、性伤害、创业失败而破产、忽然死亡、重要疾病等。
3.集体受害者分级
灾害的心理受灾人群大概分为五级人群。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涉工作的要点,如不进行心理干涉,此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久、严重的心理阻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眷;
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
三级受害者:指参加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假如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
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地区的其余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眷等(也包含参加心理救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余学校的学生);
(完整版)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2015-12-18 心理画
第一章
心理危机干预总论
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
1.灾难事件
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灾难,自然灾难对人的生活环境和财产的破坏力及其强大,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灾难中,幸存者不得不面对灾难带给身体和心灵靠自身能力无法抵御的极大创伤和危机。
2.灾发灾难事件分类
灾发灾难事件可以分为公共危机事件和个人危机事件两大类。
(1)公共危机事件
自然灾害,如地震等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台风等。
事故灾害,如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火灾、核辐射、环境污染等。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安全、职业危害等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如危机公共安全的刑事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等。
(2)个人危机事件
个人危机事件包括自杀、抢劫、性侵害、创业失败而破产、突然死亡、重大疾病等。
3.群体受害者分级
灾难的心理受灾人群大致分为五级人群。第一、二级为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一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的直接受害者或死难者家属;
二级受害者:指现场目击者或幸存者;
三级受害者:指参与营救与救护的间接受害人员,主要是医生、护士、战士、警察等;四级受害者:指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区域的其他人员,如居民、记者、二级受害者家属等(也包括参加心理援助的心理咨询师、政府官员、其他学校的学生);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危机是指一个人在面临严重的心理困扰或者创伤时出现的心理
和情绪紊乱状况。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危机越来越普遍,给人们的生
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因此,积极有效地干预心理危机,帮助个
体恢复心理健康,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原
则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定义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个体出现心理困扰时,通过专业的方法和手段
进行干预和辅导,以帮助个体度过难关,恢复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
预的目标是缓解个体的负面情绪,减少危机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并帮助其重新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行为方式。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 及时性原则:心理危机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干预。及时的心理危
机干预可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帮助个体尽早恢复。
2. 个体化原则:心理危机干预需要针对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处理。不同个体在心理危机面前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适应方式,因此干预措施
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量身定制。
3. 综合性原则:心理危机干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心理
危机干预不仅仅是简单的心理辅导,需要结合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药物辅助等,综合施治,以达到最佳效果。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
1. 情绪的引导和疏导
在心理危机中,个体常常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通过情绪的引导和疏导,可以帮助个体释放负面情绪,缓解内心压力。情绪的引导可以采用放松训练、呼吸法等技巧,通过身体放松和情绪释放来达到情绪疏导的效果。
2. 认知重建
在心理危机中,个体常常会出现消极的认知方式,对事情持悲观态度。通过认知重建,可以帮助个体重新审视问题,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认知重建可以通过思维导图、问题解决技巧等方法进行,培养个体的积极思维方式。
《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卫生部发布地震灾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急性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应当以受灾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医生为主,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辅。组成心理危机干预队进行紧急培训后,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灾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没有精神专科机构的地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援助。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与恢复期的心理健康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配队长一名,队员根据灾情配置,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或老年精神科医生。有灾难危机干预的成员优先入选。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与与各方面的联系。医疗队至少两人,尽量避免单人行动。
二、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基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与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计划与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基本医疗救护知识与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与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计划。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与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与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与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验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紧急应对心理危机的手册
紧急应对心理危机的手册
引言
本手册旨在提供紧急应对心理危机的指南和策略,以帮助个人
更好地处理心理压力和危机情况。在危机时刻,正确的应对方式可
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手册
将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策略,以应对心理危机。
紧急心理危机应对策略
1. 深呼吸和放松:当遇到危机情况时,深呼吸可以帮助缓解焦
虑和紧张情绪。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然后
慢慢呼气。重复几次,同时放松身体的每一部分。
2. 倾诉和寻求支持:找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向他们倾诉你的困
扰和感受。有时候,与他人分享问题可以减轻心理负担,并获得建
议和支持。
3. 自我关怀:在危机时刻,要记得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需求。保持良好的饮食、睡眠和锻炼习惯。做一些你喜欢的事情,放松自
己的身心。
4. 制定行动计划:将问题分解成较小的部分,并制定一个可行
的行动计划。逐步解决问题可以降低压力和焦虑。
5. 寻找解决方案: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角度。与他
人交流,寻求建议和意见。不要害怕尝试新的方法,有时候意想不
到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出现。
6. 保持积极心态:尽量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
的能力。遇到困难时,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结论
紧急应对心理危机需要我们冷静和勇气。通过采取以上提到的
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危机,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请
记住,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及时寻求帮助和支持,你
并不孤单。
心理危机干预目标
心理危机干预目标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是帮助个体或群体应对并缓解心理危机,在遭受心理困扰、情绪低落、焦虑、抑郁、自杀等问题时提供支持和帮助。具体目标包括:
1. 危机干预:及时发现和接触处于危机状态的个体,提供紧急支持和干预,以减少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等的发生。
2. 心理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个体表达情感,宣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3. 情绪管理:协助个体学习感知、理解和表达情绪,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技巧,帮助其控制和管理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4. 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在认知层面上调整和改变自己的看法和思维方式。
5. 建立适应性的应对机制:帮助个体学习适应性的应对机制,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对能力,提升个体面对困境时的抗压能力。
6. 提供资源和引导:为个体提供各种资源和适当的引导,包括心理健康知识、专业咨询和治疗资源,以便个体能够获得更全面和有效的帮助。
7. 预防复发: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保持机制,预防心理危机的再次发生,并教育个体对自身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
《危机干预》PPTppt
06
危机干预的未来发展
危机干预的整合趋势
跨学科整合
危机干预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汲取各学科的优秀理论和技术,丰 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和实践。
多元化服务
危机干预服务将更加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场景的需求,包括心理咨询、 社会服务、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
危机干预的科技应用
智能化干预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危机干预的效果进行科学 评估,提高干预的精准度和效果。
应对行为
针对当事人的不同行为表现,采取不同的应对 技巧,如限制暴力行为、鼓励表达情感等。
3
应对环境
对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如提供安静、 舒适的场所,减少不必要干扰等。
后续支持技巧
持续关怀
01
危机干预后,当事人需要持续关怀和支持,以帮助其巩固干预
成果。
提供资源
02
为当事人提供相关资源,如心理咨询、社会支持等,以便其更
心理动力学策略
总结词
心理动力学策略强调解决心理内部冲突和 追求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主要涉及探索个 体的无意识动机和需要,促进自我认知和 理解等方面。
VS
详细描述
心理动力学策略认为危机是个体内部心理 动力学的表现,即无意识的动机和需要与 自我认知和理解之间的冲突。干预者通过 深入了解个体的无意识动机、情感和需要 ,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感和行为 ,从而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改变。
《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卫生部发布地震灾区?心理危机干预?要点
一、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
急性期心理危机干预队伍的组建应当以受灾当地的精神卫生机构的精神科医生为主,精神科护士、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为辅。组成心理危机干预队进展紧急培训后,可即刻投入抗震救灾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没有精神专科机构的地区应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请求援助。
非灾区的其它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后备医疗队,及时培训,随时准备支援灾区的急性期心理救援和恢复期的心理XX重建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服从统一的指挥,承担相应的职责。
心理危机干预医疗队应该配队长一名,队员根据灾情配置,例如儿童精神科医生或老年精神科医生。有灾难危机干预的成员优先入选。有条件的单位建议指派一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的联系。医疗队至少两人,尽量防止单人行动。
二、心理危机干预队出发前的准备
1、了解灾区根本情况。灾难类型,伤亡人数、包括道路、天气、通讯和物资供应等;了解目前政府救援方案和实施情况等。
2、复习本次灾难引起的主要躯体损伤的根本医疗救护知识和技术,例如骨折伤员的制动搬运、创伤止血等。
3、确定干预地点,准备交通地图。
4、初步估计干预对象及其分布和数量。
5、制定初步心理危机干预实施方案。
6、编制、印刷心理危机干预评估工具和相关宣传资料
7、联络、了解需要干预的社区、医院以及住院受伤人员、死难者及家属分布和安置情况,制定具体的干预流程和路线。
8、干预团队食宿安排,干预队员自用物品,常用药品的准备等。
9、外援的医疗队在到达灾区之后,最好与当地的精神卫生工作人员进展联合工作,对没有危机干预经历的当地精神科人员进展紧急的危机干预知识培训,扩大人力资源。
心理危机干预
⼼理危机⼲预
⼼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活事件或精神压⼒,使⽣活状况发⽣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现有的⽣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不仁、焦虑,以及植物神经症状和⾏为障碍。⼼理危机⼲预
⼼理危机⼲预是指针对处于⼼理危机状态的个⼈及时给予适当的⼼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1.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去亲⼈(如⽗母、配偶或⼦⼥)或朋友,如亲⼈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失去爱物;破产或重⼤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败;严重⾃然灾害,如⽕灾、洪⽔、地震等。
2.⼼理危机的正常应对三阶段
每个⼈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对同⼀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般的应对过程可分为三阶段:第⼀阶段(⽴即反应),当事者表现⿇⽊、否认或不相信;第⼆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般在6个⽉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
3.⼼理危机的特征
(1)通常为⾃限性,多于1-4周内消失。
(2)在危机期,个⼈会发出需要帮助的信号,并更愿意接受外部的帮助或⼲预。
(3)预后取决于个⼈的素质、适应能⼒和主动作⽤,以及他⼈的帮助或⼲预。
4.⼼理危机⼲预的主要⽬的
(1)防⽌过激⾏为,如⾃杀、⾃伤、或攻击⾏为等。
(2)促进交流与沟通,⿎励当事者充分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励其⾃信⼼和正确的⾃我评价,提供适当建议,促使问题解决。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人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
(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附表:1.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2.心理干预工作日志
附表1
心理健康自评问卷
姓名:性别:① 男 ② 女 年龄:周岁
文化程度:①小学及以下 ② 初中 ③ 高中/中专 ④ 大学及以上
联系地址:邮编:
联系方式(电话或电子邮件):
在灾难发生过程中你是:(可以多项同时选)
①消防人员 ②警察 ③指挥或协调者 ④医疗救护人员 ⑤其他人道援助者 ⑥新闻人员 ⑦直接受影响者 ⑧事件目击者⑨受伤者⑩死者家属
紧急心理危机干预的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助。
(六)制定工作时间表。
根据目标人群范围、数量以及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数,安排工作,制订工作时间表。
四、组建队伍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
人员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至少由2人组成,尽量避免单人行动。有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经验的人员优先入选。配队长1名,指派1名联络员,负责团队后勤保障和与各方面联系。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此手册用于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以及对发生心理危机的处置及流程。
在日常生活中要及时发现心理危机,并对其进行预防,在发生以下情况时,需要进行危机预防,并及时上报。
一、危机预防上报标准:
1、一级预警:心理波动异常,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
具体包括:1.学习异常(学习成绩异常,学习习惯异常),2.人际关系异常(情侣关系异常,同学关系异常,家人关系异常),3.发生重大变故(职位变故,家庭变故),4.行为异常,5其他。
2、二级预警: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并在生活中有表现。
具体表现:1.出现情绪夸大化表现,自卑,封闭等2.
表现出轻生念头,3.人际关系极端反差,已经表现出来4.
其他。
3、三级预警:有某种性格、身体、成长历程、家庭等方面的困难,并明显地影响了该生的学习或生活。如1.有多门考试不及格2.不上课,玩游戏,看电子小说等。3.发表反面言论4.其他过激行为等
二、危机预防上报流程:
1、宿舍长进行观察发现,定期向心理健康委员汇报,填写危机情况上报表,然后由心理健康委员统一上报中队心理健康委员负责人,最后汇总给学院心理委员负责人,由学院心理健康委员负责人将危机情况统一上交给学生心理素
质教育中心危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上交时间为每个月最后一天上午12:00前统一交齐。
2、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危机管理办公室干事对其上交的危机情况上报表进行统计分析,作出危机人数,危机人数占学院人数百分比,向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危机办公室主任汇报,汇报时间于次月的一号12:00前。再以三个月为单位,于第四个月的一号上交危机人员百分比走势表,由危机办公室主任统一整理,汇报给副部长,由副部长分析,研究,向部长,老师汇报,申请相关心理讲座,以及心理咨询,疏导。
应急措施: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应急措施: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1. 引言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对突发事件、创伤或压力时出现的严重心理困扰和不适应的情况。为了保障个体的心理健康,我们制定了以下应急措施:心理危机干预预案。
2. 目标
- 早期发现心理危机信号,及时干预
-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 预防和减轻心理危机的不良后果
3. 应急措施
3.1 心理危机信号识别
- 注意个体的情绪变化,如明显的情绪波动、焦虑、沮丧等
- 观察个体的行为变化,如社交退缩、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等- 倾听个体的言语表达,注意是否出现消极、自责、无助等内容
3.2 心理支持和辅导
- 与个体建立信任关系,让其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 倾听个体的困扰和焦虑,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安慰
- 提供情感的支持,鼓励个体积极面对困难
- 教授合适的应对策略,如放松技巧、问题解决方法等
3.3 心理卫生宣传和教育
-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活动,提高个体对心理危机的认识- 提供心理卫生教育,教授个体如何应对心理压力和困境
- 培训相关人员,提升他们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3.4 预防措施
- 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工作,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
- 建立健全的支持网络,提供个体日常生活的支持和帮助
- 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4. 实施和评估
-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
- 定期评估预案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
- 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措施,保持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5. 总结
心理危机干预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个体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将持续关注心理危机的发生和应对,努力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干预,以确保个体能够应对困难,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以人为本抢救生命
生命那么脆弱,4月20日早8: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马边沟发生7.0级地震,眨眼之间千万房屋倾覆,千万生命危在旦夕!还有没有比抢救生命更重要的事情?!震后,所有的救援,都紧紧围绕着生命的抢救!生命,在那一时刻,又是多么的珍贵!
为了这珍贵的生命,中国人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面前以命搏命,以前所未有的坚韧精神咽下泪水,忍住悲痛,面对死神,不言放弃!
2.心理救援在行动
人是世间第一可宝贵的,突发的灾难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对经历特大灾难者不但需要生命和身体的救助,还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灾区人民渡过心理创伤,尽最大可能将这场灾难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减少到最小,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因此,整个社会救援系统中应该也必须包括心理社会干预部分。
严重地震以后,不仅仅是受灾人群,指挥救援的人员,搜索救援小组、处理尸体的人员、未经训练的志愿者、新闻媒体记者,幸存下来并帮助搜索救援的人员也需要给予心理支持。高强度的救援工作和巨大的压力可能会使以上人员出现坐立不安、过度兴奋、活动增多,有些人不能允许自己休息,在极为疲惫的情况下还坚持救灾活动,这种表现被称之为继发性疲劳综合征。
本次灾难巨大,救援条件恶劣,需要一段时间的艰苦工作,因此,在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前提下要及时适度的轮流短时休息,保证有清醒的头脑和较为充沛的体力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救援人员要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救援人员在面对大量伤亡之后,直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之后,要有专业人员给予心理支持,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缓解心理压力,会使救灾工作更加有效。给予心理疏导和情感宣泄会帮助他们,避免发生一些心理卫生问题。请记住下面的话:
受灾后,寻帮助;先躯体,后心理;多鼓励,缓压力。
3、本次地震对人们心理影响的特殊性是什么?
本次地震突如其来,伤亡巨大,余震连绵不断,震区交通破坏,不仅给人的生命财产带来伤害,也会使人们出现心理应激反应,损害人们的安全感,严重者甚至产生急性心理反应。
地震是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属于群死群伤的不可抗力事件。受灾群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自然会产生无助、压抑、悲伤、麻木、愤怒、身体不适等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之外,安全感的丧失不可忽视。人们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余震,不敢
回家睡觉,只能选择在户外住宿。同时,此次地震据报大部分中国大陆区域有震感,这给灾区外的人们也带来了不确定感,人们会觉得平时安全规律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甚至不知道什么时间会有灾难降临到自己的头上。这种不确定感会影响到人们对日常事物的感知和判断。
有些人,会焦虑;不安全,扰情绪;多数人,会自愈。
4、灾区的人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强烈的地震和无数次的余震、失去熟悉的家园、遇难者的遗体、幸存者的呼救、转移安置到不熟悉的地方、通信中断和交通阻塞、和亲人失去联系、特别是艰难等待尚未救出亲人时的焦虑和悲伤,加上夜间的寒冷、生活的不规律、不能在室内居住、或是被转运到其它公共场所集中安置、拥挤嘈杂、睡眠缺乏、生活没有规律和营养水分的不足等,会使有些人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胃部不适,恶心,腹泻,头痛,疲乏、入睡困难等身体反应;心理反应表现复杂多样:
有些人变得心烦意乱,紧张焦虑,容易发火,指责抱怨,愤怒,甚至行为失控;
有些人会感到孤立无助,悲痛欲绝,沮丧无望;
有些人变得注意力不集中,照顾不好自己和家人,弄不清楚时间和地点;
有些人会出现茫然失措,行为笨拙;还有的人会在灾难过去之后仍然反复回想灾难的场景,甚至睡觉都会被噩梦惊醒。
有些人还可能借酒浇愁、吸烟增加,甚至服食毒品以缓解痛苦。
大灾难,有影响;犯糊涂,心慌张;
易上火,做噩梦;心里愁,别喝酒;
5、最严重的急性心理反应有什么表现?
个别人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有的人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比如把衣服脱掉,把东西给人等等;还有的人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惧;还有的人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还可能出现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他们经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噩梦频频,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这些急性应激反应一般在灾难发生后48-72小时后逐渐减轻,多数在30天内明显缓解。
但是少部分人在遭遇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会延续数月、数年,而表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尽管灾难时过境迁,他们仍睹物思人、触景生情,灾难片段在脑海中、梦中反复闪现,甚至不愿在原来的环境中生活,不愿
和人交往,表现的过于警觉等。对有上述情况的人要加强识别和干预,降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
严重者,景常现;如电影,常回放;
胆子小,很害怕;不理人,少说话。
6、努力去做下面的事情,帮助自己和周围的人渡过难关:
要从政府,救援人员以及公安人员等正规渠道了解救助的最新动态与信息,避免传言带来更多的心理不安,影响判断能力,造成次级伤害,形成连带损失。比如到处打听信息造成头脑混乱,不能判断真伪,反而影响自身健康;
选择救援人员安排的避难场所,尽管不很舒服也不要盲目躲避在危险区域的房屋里;
相信政府,做到不听信传言,不传播谣言,以防引起混乱;
尽量理解在这样的困境下,每个人都会有不愉快,只有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克制,才能免生冲突,达到保护自己和大家的利益;
尽可能定时就餐,适量饮用清洁水,不要以自己平素的好恶挑拣食物;
注意保暖,特别是夜间;
如果您有慢性病,请不要忘记按时服药;
尽量注意卫生,尤其是在暴雨过后,一定要保证食物、饮用水和手的清洁。在这样的自然灾害后,要特别注意预防疾病和瘟疫的传播;
在可能的情况下和家里人通话,让他们知道您很安全,同时感受他们的关心;
在集中场所安置的群众不要总是坐、躺、站在同一个位置,争取就近活动身体,一天坚持6次以上最好,不要担心活动时别人会笑话;
管好自己的钱物,避免因钱物丢失引起连带损失使心情更为恶劣;
尝试着对周围和您一样避难的人微笑一下,简单沟通会使身边的环境稳定,避免发生冲突;
尝试着对身边的同样遭灾的人们说一句温暖或者鼓励他/她的话;
如果您发现自己出现一些明显异常的感觉,或者发现他人有异常的行为,请尽快到医疗站咨询或寻求相关人员的帮助。
不信谣,不传话;心平静,少害怕;
环境改,多适应;邻里间,多说话。
7、在困境下,哪些事情应当尽可能避免?
不要指责埋怨。地震是天灾,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不是任何人的责任,没有人愿意遭受地震。因此即使有焦躁的情绪,也不要在亲人之间相互埋怨,而应当相互关心,相互支持。
不要偏听偏信小道传言。可能会有少数人会散播各种小道消息,会造成人心惶惶,甚至诱使大家上当受骗。因此,应当注意从正规途径了解信息,不听、不信、不传小道消息。
在有些困难一时不能解决时不要聚众闹事或参与闹事。通过暴力的途径不能达到
解决困难目的,反而增加了解决困难的难度;要坚信政府和军队以及广大灾区外的群众心系灾区,正千方百计努力救援,努力争取解救灾区群众。
少埋怨,相互帮;有矛盾,化解它;
鼓勇气,树信心;平安日,早回家。
救援还在继续,生命还有危险,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帮助下,中国一定可以渡过灾害,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