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课件

合集下载

围术期血液保护ppt课件

围术期血液保护ppt课件

局部止血药及止血材料
• 凝血酶主要用于手术和外伤小血管或毛细血管渗 出的局部止血。 • 吸收明教海绵用于软组织及实质性脏器的创面渗 血。可被组织吸收。 • 医用蛋白胶既可降低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入的暴 露,又可减少术后的失血,且对于可能发生大量 失血的骨科手术最为有效。但价格昂贵,以后的 研究应着眼于其成本效益分析。
外伤和重症成人红细胞输注的临床实 践指南(2009)
• 重症患者输血标准: • 1、明确重症患者Hb<7g/dL (或Hct<21%)。 • 2、若患者Hb<7g/dL,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PRBCs);若患者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Hb输 血标准可适当提高。
• 3、若患者Hb>7g/dL,需估患者是否合并低血容 量。 • A. 若患者存在低血容量,给予静脉补液使其达 到正常血容量。 • B. 若患者未合并低血容量,需明确患者是否有 氧输送障碍(低SvO2,持续/恶化的碱缺失,持 续/恶化的乳酸酸中毒)。
移除部分红细胞
补充血浆代用品
回输体内
临床常用的血液稀释方法
1.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
• 在手术前即刻从大静脉将患者的血液放出,同时 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以维持正常血容量。 • ANH在麻醉诱导前或诱导后均可进行,放出的血 液储存在含枸橼酸抗凝剂血袋中,当术中需要输 血或手术结束时回输给患者。 • ANH目标Hct:25—30%
负压吸引 手 术 野 过滤
抗凝剂 储存
浓缩红细胞 离心分离 清洗
回输
凝块,异物
破碎红细胞。抗凝剂 血小板游离血红蛋白等
ICS的适应症
• • • • 预期出血量>1000ml或>20%估计血容量 。 患者低Hb或有出血高风险 。 患者体内存在多种抗体或为稀有血型 。 患者拒绝接受同种异体输血。

围术期血液管理护理课件

围术期血液管理护理课件

微创和机器人手术的血液管理
微创手术
通过采用先进的手术技术和设备,减少手术创伤和失血量,从而降低输血需求和相关风险。同 时,需要关注微创手术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气栓、静脉血栓等。
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手术具有操作精准、创伤小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特殊的血液管理问题。例如,机器人 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械臂故障、远程操控延迟等,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近年来,随着血液保护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围术期血液 管理已经从单纯的输血治疗转变为综合性的血液保护和管理,包括自体
输血、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等技术手段的应用。
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围术期血液管理将更加智 能化、精准化,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02
围术期血液管理的基本原则
维持适当的血容量
监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评估血容 01 量状态。
根据手术类型和失血量,合理补充血液或血浆制 02 品。
保持足够的液体摄入,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03
维持适当的血液成分
01 根据手术需求和患者情况,合理调整红细胞、白 细胞、血小板等成分。
02 监测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时调整输血方案。
配合手术
与手术团队密切配合,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及时处 理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术后护理和康复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取 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提高患者舒适度。
预防并发症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预防 性措施,预防术后并发症 的发生,如感染、血栓等 。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 练,促进患者身体功能恢 复,提高生活质量。
04
围术期血液管理的特殊情况

围术期血液保护-培训课件

围术期血液保护-培训课件

二、输血的危害!
1、传播疾病
• 我国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高达
9%,约有1亿人之多。
• 献血员虽经严格筛选,但输血后感染
乙肝者仍占0.3-1.7%,原因是:供血 者处于急性潜伏期 或乙肝病毒低含 量携带者不易检出 。
• 20世纪70年代发现丙型肝炎的发病
率高达7 %—12 %,占输血后肝炎 的90 % 。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血
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卖血与
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
•我国去年的统计经采血感染
HIV者占总感染人数的9.7 %
• 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中国 内地开始的非法采血,在河 南等省造成了艾滋病大面积 扩散,感染人群数以万计。 而这些收集起来的鲜血,直 接流入了医院、流入了生产 血制品的工业流水线。
围术期 血液保护
青岛市市立医院麻醉手术部 青岛市疼痛临床研究治疗中心
艾登斌
主要介绍四个方面:
一、输血的历史回顾 二、输血的危害 三、减少输血的生理基础 四、减少输血的措施
一、输血的历史 回顾
• 1900年,奥地利病理学家Karl发现 了血型的存在,输血疗法的前景微 露曙光。
•随后美国的拉维生( Lewisohn)试
2. 抑制免疫功能
• 1993年阿佩斯(Opelz)等发现, 在肾移植前输血可降低排异反应,提 高移植肾的成活率
• 以后的大量工作发现,输血特别
是多次输血,可广泛降低各种抗原的 免疫应答,使受血者产生全面的免疫 抑制,对移植器官成活、肿瘤复发、 术后感染等均有很大影响。
肿瘤 复发
•文献显示,输血组的5年存活
•一项权威性的报告指出,大
约有66%的输血都是不正确的。

围术期血液管理PPT课件

围术期血液管理PPT课件

血液稀释
优点


缺点

经济
可获得含所有血液成 分的新鲜全血
红细胞容积短时间内
显著下降

急性血液稀释的生理 效应

减少手术中血液有形 成分的丢失

降低血液粘滞度,改
善微循环
自体输血

贮存式自体输血

术前自体采血贮存

回收式自体输血

术中和术后血液回收

稀释式自体输血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

意义:

减少术中失血
避免或减少同种异体输血
节约血源 防治输血并发症
血液稀释的理论基础

心输出量增加

血液粘滞度下降,外周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增加,心 输出量增加,机体运氧能力不变

血液粘滞度、外周阻力下降

血液流速增加 组织灌注和氧合改善 红细胞利用率增加 机体氧摄取率增加

氧离曲线右移
围术期血液保护

完善的术前评估

手术患者术前贫血的诊断和治疗


术前合并心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改善
凝血功能异常的监测和纠正
围术期血液保护

具体血液保护措施的计划和安排

在围术期的各个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或联合使用 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血液质和量的保护,减少血液的 丢失和对异体血的需求

相关科室的协作和衔接
5.7% vs 13.0%
对于APACHE II ≤ 20和年龄< 55岁 的病人,输血增加死亡率
Herbert PC, et al. NEJM 1999
CRIT Study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
鼓励临床创新与实践
鼓励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为科学合理用血提供更 多经验和参考。
05 案例分享与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介绍
成功案例一
某医院在围手术期实施了一系列血液保护措施,包括自体输血、控制性降压和 微创手术等,成功地减少了对异体输血的需求,降低了手术风险。
成功案例二
某大型手术中,通过严格的血液保护方案,有效减少了术中出血和异体输血量,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
术中血液保护措施
控制性降压
通过药物或非药物手段,降低患者血压,减少术 中出血,有利于手术操作。
血液回收
利用血液回收机将术中的出血回收,经过处理后 再用于手术中输血。
药物治疗
使用止血药、抗纤溶药等药物,减少术中出血, 避免失血过多。
术后管理与随访
监测出血情况
术后密切监测患者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出血问题。
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案例一
某手术患者因未及时采取血液保护措施,导致术中出血过多,不得不大量输注异 体血,术后出现感染和器官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失败案例二
某手术团队在围手术期未重视血液保护,导致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术后恢复缓慢 ,增加了治疗时间和费用。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教训一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至关重要, 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血液保护方
血液回收
血液回收技术
利用专业的血液回收机, 将流失的血液回收并分离 出红细胞、血浆等成分, 再用于临床治疗。
安全性保障
经过处理的血液应确保无 菌、无有害物质残留,且 与患者血型匹配,以确保 输血安全。
适应症与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 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血液 回收方式,并避免不适用 于血液回收的情况。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PPT课件

围手术期血液保护及科学合理用血PPT课件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1、病人什么都需要,所以要输全血 街头采血,送到病人前>24h,凝血因子↓,PT↓ PT治疗量为2000ml分离的血小板,输全血能达到吗? 输WBC要求1000ml血分离的白细胞×5天,输全血能达到吗? WBC风险:HLA-发热反应 T-GVHD 传播疾病
.
①手术前储存式自体采血以及促红细胞生成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素和铁剂的应用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②麻醉手术中: 合理的血液稀释 手术野自体血的回收
.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一:自身输血 ③手术后体腔或切口引流血的处理回收
术后体腔或引流血液的回收、处理再回输对大手术后的病人也很重要,可明显减 少异体血的用量,主张一般仅收集术后6小时之内的引流血液。
大量急性出血的三项抢救措施是:1.恢复血容量,1.止血,2.输血 良好的外科止血仍是减少手术病人失血的关键。 无论采取何种血液保护措施,都不应轻视手术止血的重要性,更不可 忽视长时间手术的创面广泛渗血,否则往往低估实际的失血量。 提高手术技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多开展“无创”或微创手术对减 少手术失血有重要意义。 根据手术的部位合理调整手术体位也是减少手术失血的简便有效方法 但多不被重视。 外科止血也包括局部止血药物的应用,目前常用的有纤维蛋白胶、凝 血酶、凝胶海绵、可吸收纤维素沙布及血小板胶等。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3、虽然全血中某些成分达不到治疗量,输进去反正没坏 处有坏处! WBC→HLA免疫(发热,破坏PT) 病毒存在于WBC中 PT→HLA、HPA免疫 血浆→过敏 传播疾病风险(窗口期)
血液保护的具体措施之三:成分输血
讨论成分输血的几种说法 4、病人衰弱,输点血补充营养 每天最低需要蛋白质30~45g 血浆蛋白质7g/100ml 每天输1000ml全血(500ml血浆) 补充蛋白质合算吗?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注意事项: A.不能依赖输注红细胞来替代容量治疗; B.少白红细胞适用于产生白细胞抗体患者; C.洗涤红细胞适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和对血
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D.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建议输注少白红
细胞; E.高原地区酌情提高血红蛋白水平和放宽输
纤维蛋白原等,必要时应进行床旁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如血栓弹力 图(TEG)、Sonoclot等;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4)监测原则
A. 除常规监测外,术中出血患者应在血细胞比
容、血红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的监测下指导成分 输血; B. 围术期应维持患者前负荷,但要避免全身血 容量过高。严重出血时,应考虑动态评估液体反 应性和无创心排血量的监测,不应将中心静脉压 和肺动脉楔压作为判断血容量的唯一标准; C. 出现急性出血时,建议反复测量血细胞比容、 血红蛋白、血清乳酸水平及酸碱平衡情况,以了 解组织灌注、组织氧合及出血的动态变化。
LOGO
三、围术期输血及辅助治疗
(2)以下情况应考虑输注冷沉淀: A.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
150mg/dl; B.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
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时,将输注冷沉淀作为辅 助治疗措施; C.儿童及成人轻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 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及凝血因子Ⅷ缺乏症患者; D.严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浓缩剂; F.纤维蛋白原水平<100mg/dl的患者,当进 行高出血风险的有创操作或手术前,考虑预防性 使用冷沉淀。
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 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 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的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的危 险因素;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 ppt课件

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  ppt课件

ppt课件 11. Herzog CA, et al. J Card Fail, 2004, 10(6): 467-472.
10
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越低,术后功能恢复越差
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5793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主要终点:出院时远处行走能力,双变量分 析发现:高的术后血红蛋白(Hb)是出院时远处行走英尺的独立相关因素(p<0.001)12。
贫血
11
患者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与出院时实际行走英尺数
ppt课件 12. Lawrence VA, et al. Transfusion, 2003, 43(12):1717-1722.
11
小结
• •
贫血在围术期的发生率高发 围手术期贫血,会造成更高的死亡率,更差的术后恢复, 更差的
预后
ppt课件
12
ppt课件
20
21
目录
贫血和失血对围手术期患者的危害
输血 – 是围术期贫血和失血的首选治疗方案吗?
患者血液管理 – 基于患者安全的多学科协作模式
患者血液管理 – 全球实践结果的组成模块16
第1方面 第2方面 第3方面
优化红
细胞量
最小化 失血和 出血
利用和 优化贫血 的生理储 备
ppt课件 14. Marik PE, et al. Crit Care Med, 2008, 36(9): 2667-2674.
开放性输血策略的患者死亡率和感染率更高15
一项研究分析了19项研究中共6264例患者的资料 限制性输血策略降低了患者接受RBC输血39%的 风险 限制性输血策略较开放性输血策略降低了23%的 住院死亡率 采取限制性输血策略降低了19%的感染率 1项研究显示,与开放性输血策略相比,采取限 制性输血策略患者再出血的风险显著降低

围术期输血与血液保护优秀课件

围术期输血与血液保护优秀课件

急性超容血液稀释(AHH)
在术前短时间内快速输入一定量的胶 体液,使血管内容量高于正常,因而 使手术时实际出血相对减少的方法。。
注意
▲ 估计术中失血量在40 %以下 ▲ 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正常 ▲ 有CVP、BP、HR、ECG等监测
具体方法:
于手术开始前25min内快速输入胶体液1520ml/kg,使血容量增加20 %左右,必要 时可给硝酸甘油等血管扩张剂,术中用胶 体及晶体液保持超容,若Hct 降到25 %以 下时则输浓缩红细胞,术毕适当利尿。
只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0~30%,术 前无凝血障碍及肝功不良者,血液稀 释不会对凝血功能产生明显影响。
经研究,目前用于血液稀释的新一代 明胶液体,大量输入也不会对凝血系 统产生明显影响。
4、对各重要器官的 影响
只要红细胞压积不低于20~30%,由 于血液稀释后血流改变,对心脑、肾、 肺等循环均有一定的良性作用。
采血量=病人血容量×(稀释前Hct一稀释 后Hct)/稀释前后Hct平均值。
稀释后Hct一般以20~30%为宜。
晶体液与胶体液的优劣之争
晶体液的支持者强调其费用低廉、只 要量足效果就好、肾功能保护、过量 后再分布快等优点。
胶体液的支持者则强调若要保持有效 容量需大量晶体液,易导致软组织及 肺水肿,而胶体液则有扩容性能高、 可在血管内滞留较久等优点。
目前较有说服力的观点也许是 一般情况下
可用价格低廉的晶体液 而大手术时或快速血液稀释时 可使用扩容持续时间长、效果好的
胶体液
当失血量超过500—1000 ml以上时, 可部分间断输入浓缩红细胞,使Hct 维持在20~30 %左右。当出血较多的 手术步骤完成后,再适量补给混悬红 细胞,血浆部分则以胶体液代之,如 此可尽量减少全血对机体免疫功能的 影响。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血液保护与输血》课件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同时,改进手术技巧和止血方法,也是减 少失血和输血的有效方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输血
输血的定义和重要性
定义
输血是指将血液或血液制品输入到患者体内,以补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提高血液携氧能力等。
重要性
输血是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治疗手段,对于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如手术、创伤、大出血等情况下,输血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措施。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血液保护与输血的关系
血液保护对输血的影响
01
02
03
减少输血需求
通过血液保护措施,如控 制失血、使用血液保护药 物和设备,可以显著减少 临床对输血的需求。
提高输血安全性
血液保护措施有助于减少 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提 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如何平衡血液保护和输血的关系
1 2
加强血液保护宣传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血液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促进血液保护措施的推广和应用。
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输血标准,规范 输血指征和操作流程,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3
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术和方法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的血液保护技 术和方法,提高血液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新的血液保护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践,特别是在手术、创伤和危 重病等领域。这些技术的应用有助于 减少输血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 疗质量。
输血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输血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新型输血设备、输血方法和输血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能够 提高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围术期血液管理指南PPT课件

5
LOGO
患者评估
2.告知患者输血的潜在风险和益处、明确患者的选择 3.回顾现有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红蛋白、血细胞比 重、凝血检查 4.依据病人临床情况(如凝血疾病、贫血)进行额外的实 验室检查 5.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比如瘀点、瘀斑、面色苍白等) 6.如果可能,提前进行充足的术前评估(比如几天到几周 ),以进行合适的病人准备。
为紧急逆转华法林的作用,与相关专家协商后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 或者新鲜冰冻血浆;
除术后需要快速恢复抗凝的患者,如果不需要紧急逆转华法林,可 使用VitK
15
LOGO
3.应用抗纤溶药物预防手术过度失血
有大量失血可能时,预防性使用抗纤 溶治疗来减少失血量和患者输血的可 能。
在心肺转流患者中,使用抗纤溶治疗 来减少异源输血量。
目的
提高围术期输血和辅助疗法管理,减少输血、失血或贫血相关不良后果。
目标人群
着眼于接受手术或其他有创操作、预期具有大量失血风险的患者,不适用于新 生儿、婴幼儿、体重<35kg的儿童,以及没有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
3
LOGO
1
患者评估
2
入院前患者准备
3
术前准备
4
术中和术后失血管理
4
LOGO
一.患者评估
(1)更多使用药物治疗来减少输血;
贫血病人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急性华法林逆转的凝血酶原复合物,选择性心外科和非心外科、出血高风 险病人的术中抗纤溶治疗;
(2)倡导使用输血流程
尤其是基于血栓弹力图检测的、临床备血制度、限制性输血策略的流程;
2
LOGO
围术期血液管理
定义:
围术期血液管理包括围术期输血和辅助治疗。 围术期输血强调术前、术中、术后全血(自体、异体全血)和血液成分(红细 胞、血小板、冷沉淀、血浆)管理。 辅助疗法指应用药物或技术预防或减少失血和输血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去白细胞血
• 白细胞是亲病毒细胞,是HIV,CMV和HTLV的媒介 物,1998年英国担心疯牛病(JCD)的传播,制定 了去白细胞的预防措施,并于1999年在全国施行。
• 白细胞不仅可以携带病毒,还使库血中红细胞受损 (变硬),使2,3DPG减少,使红细胞存活下降, 损害了氧的运输和释放。输入含白细胞HLA抗原或抗 体的血,或血液中含有细胞因子(IL-ΒINF-Α ,IL6,IL-8),会引起某些非容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严重 者可引起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因为供 血者血浆中存在白细胞抗体,他们与受血者白细胞起 反应并激活补体,激发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肺内聚体, 导致内皮损伤和毛细血管渗漏,产生急性肺损伤,死 亡率达5~25﹪。
•明
• 胶类常用的产品是佳乐施,它是从牛四肢骨提取的 明胶制品,平均分子量20,000D,初始扩容效力 为60~70﹪,扩容时间2~4H,由于它对肾脏和凝 血功能无影响,使用剂量无明显限制,已在中国安 全使用十年。但其过敏反单(1/3000)比羟乙基淀 粉(1/20,000)高,用绿色糯米生产飞万汶可能 比牛制品的明胶更加“环保”安全。
书,告知输血可能带来的危害和并发症。
• 二、血液的检测
• 血液传播的病原体已知有10种:⑴细菌,⑵梅毒螺
旋体,⑶疟原虫,⑷人免疫缺陷病毒(HIV),⑸ 人类嗜淋巴病毒(HTLV),⑹乙肝病毒(HBV), ⑺丙肝病毒(HCV),⑻丁肝病毒(HDV),⑼甲 肝病毒(HAV),⑽巨细胞病毒(CMV)等。新发
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 凌亚非
血液保护的意义
• 血液保护与心肌保护,肺保护和肾保护是 围术期五大保护之一。血液是人类宝贵资 源,它与水资源一样面临短缺和污染的危 险,有计划和科学的用好这一资源(红色 资源),防止它丢失、破坏和疾病传播, 就会造福病人,因此血液保护也是“红色 保护”。为了救命和治病,手术时应当做 到不出血、少出血、不输液或少输血,努 力开展自体输血和成分输血,使输血工作 由经验性走向科学性,由开放性走向限制 性,由粗放型走向集约型。
• 全氟碳乳剂是无化学性的碳氢化合物,其中氟原子被氢原子 取代之后,对O2和CO2具有高度是溶解度,它与HB和氧的 结合形式相反,其氧的运输依靠高浓度O2的溶解。但其半衰 期短,可发生剂量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在心脏手术中潘氟 隆因增加中锋发生率,目前其三期临床试验已叫停。
• 总之,血液代用品要进入临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常用的血浆代用品有两大类:羟乙基淀粉和明胶。
• 羟乙基淀粉最新一代叫万汶,其平均分子量为130, 000D克分子取代级为0.4,常用HES(130/0.4) 表示。其初始扩容效力为100﹪,扩容事件4~6H。 它具有毛细血管漏的封堵作用,对肾功能和凝血功 能影响小,还可用于3岁以下婴幼儿。最大剂量可达 50ML/。
• 容量治疗/血液稀释应采取晶体液和胶体液联合输注。
常用的晶体液为平衡盐液(乳酸林格氏液或醋酸林格
氏液),主要补充失血量和维护血管内容量。晶胶比 例一般为1:1或1:2.为防止血液过度稀释,应同时 检测HCT/HB,HCT不低于21~24﹪,HB不低于 70~80G/L。
四、输血的替代方法
• 二、自体输血/血液回收 • 自体输血就是用病人自己的血治病人的病,用病人
四、输血的替代方法
• 四、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用品通畅指红细胞代用品或氧载体,因为他们不能
代血液的凝血和其他功能,主要用于氧的输送。血液代用品
分两类:(1)无基质HB溶液;(2)全氟碳乳剂。
• 无基质HB溶液是将过期人学或动物(牛)血的红细胞溶解后 制成,它消除了细胞膜和细胞内成分,能像白蛋白一样来灭 菌,是相对稳定的化合物。HB溶液的主要问题是它对内源性 一氧化碳(NO)的灭活,NO是内源性血管舒张因子,灭活 后会导致血管收缩,产生全身和肺高压,减少冠脉和器官血 流,但克服或干扰HB与NO的结合,目前尚未解决。
• TRALI的发生率全血>红细胞,输FFP也高于红细胞。 受血者输入白细胞后,可抑制受血者免疫功能,增加 院内感染并导致器官衰竭。现有证据表明,在血液储 存前去白细胞,能最大限度减少其有害作用,在体外 循环开始时使用白细胞虑器,可以预防肺损伤。总之, 输用去白细胞的红细胞和FFP,可防止输血反应,减
输血的替代方法
• 一、容量治疗/血液稀释 • 为什么病人的HB水平即使达到70~80G/L仍然是
安全的,可以恢复的,关键在于有足够飞容量和前 负荷。容量治疗是维护循环功能的前提,是血液保 护的第一道防线。 • 血液稀释是容量治疗的重要手段,在大手术之前, 病人在麻醉下可实施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 或高容量血液稀释(HVH),前者将病人血液放出 400~800ML,同时用胶体和晶体液补足,术后再 将血回输给病人;后者不放血而是在麻醉后输入晶 体液和胶体液20~25ML/KG扩容,两者均使病人 术中出血为“贫血”之血,减少全血丢失,而血液 稀释本身可以改善循环,增加组织的氧供和氧合。
自22天缩短至11天,但由于窗口期的存在,病毒的
基因变异,献血员中无血清转化现象(无抗体产生)
以及实验室误差等,输血安全仍不能保证。
• 由于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单人份 浓缩血小板属于中度感染危险的血致品,而多人份 浓缩血小板,冷沉淀和纤维蛋白原属于高度感染危 险的血制品,在采供血中应严格筛查血液中所有的 病毒,尤其是HVB,HCB和HIV,因此,政府要 加大县以上中心血站的投入,更新现有的检测设备, 加大对血液采集,加工的监督力度。
两昀鶬嶭鬮飩黿觏迗够岱险營 幌櫘磶旯糊蕥珢黍府閣錥婥僔 薘軩畐财祩旨唯韔秠棩卟鰗蔇 斱桝侀慼纠菎眜笤繳喠宗飈蜏 爱氌迯踘婥繅槞鄿毩廡鴃赕掾 痢烤觅艢闎鯠曕裔睨襠掗所鮁 紛熳遱扛驔銅焢峡儩厹死賠浪 鯑常凣焸烄巀呛笏薓醮忇慬筝 莄臂笓居殝厐釨鉿圈鎣艢宖嚾 屻鷇當熕缲袔珯夀醊棙俾磉蝱
• 2.术中血液回收 术中血液回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简 单的回收系统,如利用体外循环机回收术中失血,不经 洗涤直接回输给病人;一种是血液回收机,它将回收的 血液经过洗涤,制成HCT 55~80﹪的浓缩红细胞, 它具有很好的携氧能力,但仍失了血浆和电解质。简单 的回收系统具有全血功能,但含有未经洗涤是游离HB。 纤维蛋白,微聚物,骨碎片,脂肪和肝素等杂物。
• 术中血液回收的禁忌症:肠内容、感染、羊水,恶性
肿瘤、尿、骨碎片、凝血剂,儿茶酚胺(嗜洛细胞瘤), 脂肪。一氧化碳(电烙烟雾),羧甲唑啉,及表面使用 的冲洗液等。
四、输血的替代方法
• 三、血浆代用品

血浆代用品又称胶体液,是容量治疗和血浆稀释
的主要液体,由于它们分子量大于晶体液,在血管
内停留时间较长,是很好的血浆扩容剂。目前国内
六、造血/止血药物
•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贫血者(HB<100G/L),可给予红 细胞生成素(EPO),以减少输血量,每周皮下注射 EPO一次,每次40000U,共3-4次,可增加病人造血 功能。EPO还可以与急性等容血液稀释结合应用。
• 抗纤溶液抑肽酶,6氨基已酸和氨甲环酸在大手术中的 应用相当普遍。最近发现抑肽酶虽有很好的止血效果, 但易导致过敏反应和肾功能损害,增加术后血液透析率, 因此主张先使用6氨基已酸和氨甲环酸。
八、血液消毒
• 血液消毒又称血液病原体的灭活和去除处理。由 于不能保证所有供血不含任何病毒,细菌或昆虫, 又不能做到严格的血液筛查,使输血传播性疾病 防不胜防,因此人们呼唤血液消毒时代尽快到来。
• 血液消毒的关键是利用多种化学物质来改变 病毒的脂质薄膜,使这些病毒失去致病能力,血 液消毒能够消除HCV,HIV及其它表面具有脂 质薄膜病毒的感染,但目前临床上尚未能开展。
• 输血安全与血液保护措施
• 一、无偿献血/全民教育
• 无偿献血是血液保护的重要手段,更要防止血液传 播性疾病的根本对策。我国1998年正式实施无偿献 血以来,无偿献血从22﹪上升至95.56﹪,自愿无 偿献血从5.5﹪上升至84.78﹪。同时我们已在医务 人员和人民中间开展了输血风险教育,严厉打击非 法采供血行为。过去医学教育只讲如何输血,现在 我们要讲能如何避免输血。尽管我国血液的质量有 很大的提高,但目前绝对安全的血液仅占临床用血 的40-60﹪,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的传播仍是输血 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手术前病人仍需签输血同意
• 三、输血指证/限制性输血 • 2000年我国制定了卫生部《临床输法技术规范》,
作为国家献血法的配套文件,它是我国第一部输血 指南。该文件明确规定血红蛋白(HB)G>100/L, 不必输血,HB<70G/L应输用红细胞,介于70~ 100G/L之间则视病情而定。近十年循证输血的证据 表明,限制性输血(HB<70~80G/L)优于开放性 输血(HB<90~100G/L),前者输血风险逃避率 为33﹪,后者为0﹪。在欧洲一项ABC研究和美国 CRIT的研究中,均发现ICU的危重病人,输血组相 关率死亡率分别为18.5﹪和25﹪,而不输血组分别 为10.1﹪和10.0﹪,它充分说明输血会增加并发症 和死亡率,因此输血指证的制定是为了限制输血。
• 大出血时,特别是大量微血管出血(凝血障碍)时应考 虑使用血小板,FFP,冷沉淀或纤维蛋白原,他们是止 血的血制品。大出血时的表面止血剂有纤维蛋白胶或凝 血酶胶。输用一个单位血小板(一个治疗量),可增加 血小板7500-10000/㎜3,血小板的输注可先于FFP, 以提高止血效果。
• 重组的活化VII因子(rVIIa)是最新的止血药物,与组 织因子(TF)相互作用能直接激活凝血,产生大量凝 血酶。有多个个案报道,在标准治疗失败后, rrVIIa是 有效的急救止血药。但在严重稀释性凝血病中,应早期 给予。
自己的血救病人的命。自体输血包括术前自身储血, 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和术中、术后的血液回收。自 体输血是输血的最佳替代方法。 • 1.术前自身储血 入院前自身储血能有效降低同种 输血量和输血病人数,尤其适用稀有血型和RH(-) 病人,但一般也担心术前会引起贫血,增加医疗费 用,而且可能因差错导致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等不 良后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