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帝王皇亲房陵特放文化(上)
古代流放地:房县
古代 硫 戡 地 : 雇 鲁
房县 ,
古称房陵 、
房州 ,
Leabharlann Baidu
处 川陕豫鄂 四省交界之地 ,
其境 内山
林四塞 ,
地势险峻 ,
加上 其潮湿 和高温 的气候 ,
导致居住其 中的人
易感 冒生病 ,
所 以 成为 中国年代最早 、
规模最 大 、
历史最长久 的流
放 地 之 一 。 仅史 书上 记 载 的流放 到 这 里 的帝 王 就有 14 位 。 房县首 次
大规模 的流放活动 始于 秦代 。
据史料记载 :
秦始皇十七 年 ,
姆毒
叛秦 ,
被秦始皇所 杀 ,
余 党4 0 0 0 余 家 皆徙迁 于 此 。
第二 次是西汉 时
期,
刘邦的女婿 张敖 、
济川王 刘明与济东王 刘彭离两兄弟 、
清河 王
刘年和河 问王 刘元等被流放到房县 。 第 三 次是唐朝时 , 梁王 李忠 、
处 古湖泊周边 。 但从
出 土 的人 类 骨 骼 、 器 物 等 的特 点 分 析 , 墓 中埋 葬 的是 先 后
生 活 在这 一 水域 、 相 隔 约 10 0 0 年 的两 个 不 同文 化 时期 的人
类。
其中 ,
较早 时期的文化大概距 今1万 年 至 8000 年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王永重李炳江
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6年第04期
2008年,房县黑木耳通过国家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09年,房县黑木耳又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保护,这标志着“房县黑木耳”不再仅仅只是一个名称,而是一种“身份”、一个品牌,更是做优产品、做强产业、富裕百姓的动力,对促进十堰市房县耳菇的生产经营,保护保存农业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维护和提高房县耳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信誉与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房县黑木耳是传统名菜,也是特色产品,因其“形似燕,状如飞”,又被称为“燕耳”,又因其品种独特,营养丰富,可食可药可补,素有“山珍之王”美称,还被称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栽植工艺方法堪称世界园艺史的传奇。
千里房陵耳飘香
房县古为房陵,因其“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室”而名(《史记》、清朝同治版《房县志》);“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不克。朱遂封于房,为虞宾”(《竹书纪年》),“战国为房陵,属楚。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东汉末为房陵郡治。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郧阳府志》、《房县志》、《中国历史地名大词典》等)。称其千里房陵,既有历史的记忆,又有区域的界定。
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地处秦岭以南,秦巴山脉腹地,北部属于武当山脉,西南为秦岭地槽,南部属大巴山脉,南北高中部低,四周群山环绕,具有良好的森林植被和空气水源,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0~15℃,昼夜温差明显,年降雨量750~1160 mm,空气相对湿度75%,年日照时数1700~2 000 h,无霜期223天,位于食用菌生产的“黄金线”上。
房陵流放文化
发布时间:11-04-25 来源:秦楚网
流放自远古时期产生,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流放这种形式对流人的管理相对宽松,且流人的品级较高、流放规模较大以及上层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鄂西北的房陵,曾是王公贵族特放之地,流放文化底蕴深厚——流放,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一直到作为刑罚的“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在这六大流放地中,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人数最多、品级最高的宫廷帝王皇亲特放地。
鄂西北房县,古为房子国、彭部落方国、防渚、古麇庸二国、房陵、房陵郡、新城郡、光迁国、房州等。从尧子丹朱避舜特放房陵,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被处死,株连四千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被赐死,株连万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九年,秦灭赵国,赵王迁献地图投降,被迀徙房陵;汉代有汉高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驸马赵王张傲、济川王刘明等位6位贵族流放房陵;唐代有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皇帝李显、唐太宗女高阳公主及驸马、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12位王公贵族流放房州,其中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州十四年半后被接回京城复当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流放房州,后汉高祖弟慕容彦超流放房州,后梁太祖侄儿惠王朱友能降封房陵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宋太祖弟秦王赵廷美流放房陵;赵匡胤心腹大将田钦祚被贬房州;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被贬房州;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明代有大臣母德纯落职戍房县。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共有40余位帝王皇亲将相被流放房陵(房州),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亲、13名将相及刺史流放房陵(房州),总体概括就是:丹朱特放房陵开先河,秦代大规模,汉代帝王多,唐代集中地,五代两宋人物多,大明收尾清代移北方,历代流放特殊地。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墓葬制度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墓葬制度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和墓葬制度是中华文明独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古代帝王的权力和尊严。这些陵墓不仅是帝王的安息之地,也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因此在建设和规划上都极为讲究。本文将就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与墓葬制度进行探讨。
一、皇家陵墓的规模与形式
中国古代的皇家陵墓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地面建筑和地下宫殿。地面建筑包括门楼、石径、祭殿和碑亭等,一般都建在山腰或山顶上,以显示帝王的尊贵和威严。地下宫殿则是帝王的陵墓所在地,通常由多层的地宫组成,里面陈设着帝王及其贵妃的棺椁和陪葬品。
皇家陵墓的规模和形式因时代而异。早期的皇家陵墓规模较小,布局简单,但在秦汉时期逐渐发展为庄严肃穆、规模宏大的陵园。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陵,它以宏伟的兵马俑闻名于世。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墓则更加注重规整和对称,例如明十三陵和清东陵,它们不仅有着精工细作的建筑,还融入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皇家墓葬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中国古代的皇家墓葬制度不仅是帝王权威的体现,还是一种管理和控制手段。自古以来,君主就有自己的墓葬制度,这一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宗教、道德观念密切相关。
古代的皇家墓葬制度始于殷商时期,当时的帝王陵墓十分简陋,主要通过火葬来处理遗体。随着封建社会的出现,墓葬制度逐渐完善,开始以土葬为主,大型陵墓也逐渐兴起。到了秦汉时期,墓葬制度已经相对定型,包括了祭祀制度、配享制度、丧葬仪式等一系列规定。
明清时期的墓葬制度进一步发展和细化。明朝的陵制规定了帝王丧葬的程序和仪式,以及陵园的规模和建筑要求。清朝则更加强调祖宗崇拜,制定了更加庄重和繁琐的墓葬制度,例如清朝要求陵墓必须建在山上,以示对自然的崇敬。
中华文化---帝王陵寝的历史
埋葬制度的起源
帝王陵寝虽出现于夏商时代,但陵墓的形制、葬具、礼仪等基本的埋葬制度却起源于更早的原始社会。
大约在18000年前生活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埋葬死者的墓葬,并随葬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工具、用具、装饰品。此后是长达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各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分属不同族群的墓地。这些墓地都属于以血缘划分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的位置、头向、葬式、葬制以及随葬器物的组合、数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成员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
距今约4000—5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部落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变化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许多地方发现了形制大、随葬品多而精美的大墓和女子附属于男子的夫妻合葬墓。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的133座墓葬中有14座使用了木质棺椁,每座墓的随葬品约三四十件,最多的一座达180多件。
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其年代和地域都和“夏”有密切联系。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仅有大型墓九座,占总数不到1%。这些大墓排列有序,死者多系男子,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放置棺椁作为葬具。各墓随葬品数量多达一二百件,包括成套陶、木、玉、石等质地的乐器、兵器、工具及各种生活用具,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礼仪性质的礼器。陶器外表施以多种颜色的彩绘,纹样有云纹、回纹等,一件陶盘内壁彩绘着可能属于氏族部落标志的蟠龙纹。彩绘木器有案、俎、几、盘等。一件石灰岩打制的特磬长80多厘米。另外还殉葬整猪或猪下颔骨等。这些大墓的形制继承发展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中下游各部族的墓葬特点,并奠定了以后数千年我国中原地区墓葬的基本形式。
论房县黄酒文化的意蕴
论房县黄酒文化的意蕴
The Connotations of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摘要
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房县黄酒,根植鄂西北山区房县,以当地糯米和泉水为原料,以家庭为主要生产方式,采取复式小曲发酵法酿造而成。这些特点决定了房县黄酒文化具有鲜明而独特的外在形式,民众心理存在着浓郁的帝王文化情结,在黄酒文化的深层是儒道并蓄的精神内核,并对中原文化和汉水文化有一定的衍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意蕴的丰富性、特异性是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房县黄酒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必将有助于当地的文化事业的发展,促成当地的特色产业的形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房县黄酒市场的开拓,进一步拉动当地经济建设,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房县黄酒文化意蕴
Abstract
The wine culture is a unique cultural form with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wine and the center of wine behavior. Fangxian rice wine is rooted in Fangxian County which is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Hubei Province. With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local glutinous rice and the natural spring water, it takes the family as the main production mode and the double entry starter fermentation . These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distinctive and unique form of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the strong imperial culture complex exists in local people's psychology.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s deep connotation is the inside spiritual core of the confucian and taoist coexistence.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has some kind of evolutions of Central Plains Culture and Han River Culture, and forms its own unique cultural style. As a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ichness and the specificity of its connotations are obvious,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is one of China `s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s. To research and expand Fangxian rice wine culture will certainl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undertakings, Fangxian rice wine will become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tourist industry, Fangxian rice wine’s market, and th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eventually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高考历史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史选择性必修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生活与文化传承交流课题17古代中国文化交流与
1.概念阐释——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开辟的是从长安(今西安)经甘肃、新疆,至中亚、西 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是狭义的丝绸之路。 (2)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 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路线的总称。
2.学术情境——丝绸之路的开通 第一个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是19世纪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在近代以来的丝绸之路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扮 演了重要角色。 思考:汉朝的张骞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
4.中国文化遗产 (1) 历 史 遗 迹 : 中 国 第 一 批 列 入 《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的 有 长 城 、 __莫__高__窟__、明清皇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五项
世界文化遗产,以及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泰山。 (2)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
(2)蒙古的西征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 产生了变化,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
①由东向西: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逐渐与当地居民 融合。
②自西东迁:移民进入中国中原地区,大部分后来融入汉族和蒙古 族。
知识点四 古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主要形式:官学与私学。 (2)古代官学
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1)中国文明向西方传播 ①随着中国丝绸的不断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 帝国。 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也很早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④从8世纪起,陶瓷特别是___瓷__器___成为中国大宗出口商品。 ⑤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各类瓷器,器形、色彩、花纹都与 中国瓷器类似。
房县文化
溯房陵风俗之源享独特文明之旅我们生在房陵,长在房陵。从小到大,房陵文化时刻在我们周围演绎着。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沉淀,房陵文化渗透在一代又一代的心中,影响着一家又一家的生活习惯。作为房陵人,传承和发扬是我们的责任,热爱与拥抱是我们的义务。那么房陵文化风俗到底有哪些呢?
忠孝之邦
房县素有“忠孝之邦”之称,由来已久。忠是指的辅佐周宣王,卓著勋绩的周太师尹吉甫;孝是指的是扇枕温席,带亲至孝的汉太守黄香。
尹吉甫,是房县名人,妇孺皆知,<<诗经.六月篇>>”二伐猃狁,至于太原”就是歌颂他们业绩的.后于房州当时的收入作为禄俸.死后葬于房州青峰镇北面的尹家山.就不必再述.
黄香是汉朝的一位孝子.他在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母,夏扇枕,冬温席,善待父母,从不间断.他的孝名远扬,举国交誉,京师号日:江夏黄童,天下无双.可见时人推崇之深.(这也算是当时政府抓的精神文明工作吧)后置身仕途,官至江夏郡太守,宵衣旰食,勤政为民,兴利除弊,颇著政声.以故江夏之民,咸敬爱之,后坐水潦事免.据说他罢官后,作客房州,死葬于此.
过去在房县中西关大梁道子对面,有一个”黄孝子祠”.前面有一道朱红大门,门额上书”黄孝子祠”四个大字,苍劲有力,显出名人手笔.内有三间大厅,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大厅中央的
神龛上供有一个木牌位,上书”汉孝子黄香之灵位”.四周墙壁上塑有鸟兽花木,清雅优美.后有一小院,三面都有围墙,中间有一座大坟,坟前竖一块石碑,上书”汉太守黄孝子香之墓”.院内翠柏数株,掩映低垂,四季常青.从江夏迁来的居民,咸奉孝子为宗祀之祖,每年春秋两季,祭祀不绝,相沿成习,历有年所.文革期间,祠宇坟墓,遭到毁坏,今已荡然无存.
中国古建筑的六大流派
中国古建筑的六大流派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与文化孕育出不同风格
的民居形式,进而演化成了多种建筑派系,根据不同风格及用
途可以把中国传统建筑可以分为以下六大类:徽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
徽派
徽派民居以黟县西递、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徽派民居建筑风格有“三绝”(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砖雕)。青瓦、白墙是徽派建筑的突出印象。
徽派民居的特点除了高墙封闭的基本形制之外,每户以天井为中心,雨天落下的雨水从四面屋顶流入天井,俗称“四水归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态。
徽派建筑选址非常重要。村落多建在山之阳,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临街巷。民居布局和结构紧凑、自由、屋宇相连,随时间推移和人口的增长,单元还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几代同堂的习俗。
闽派
闽派民居即流行于闽南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其中“土楼”是其最为鲜明的代表。福建土楼,遍布全省大部分地区,尤以福建西南部的漳州、龙岩地区为众,是一种供聚族而居、且具有防御性能的民居建筑。它源于古代中原生土版筑建筑工艺技术,宋元时期即已出现,明清时期趋于鼎盛,延续至今。
一般单体建筑规模宏大,常见的类型有圆楼、方楼、五凤楼(府第式)、宫殿式楼等,楼内生产、生活、防卫设施齐全,其中最著名的有华安的二宜楼,永定的承启楼、振成楼、奎聚楼、福裕楼,南靖的和贵楼与田螺坑土楼群,平和的绳武楼等都是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京派
中国北方院落民居以京派建筑最为典型,而京派建筑里以四合院
流放与发配(解读)
流放与发配(解读)
在文学著作和影视作品中不乏见到这两个词汇,在我印象中这两个词的直接不同是流放好像是已经发生的事情,被流放这一说法是某个大臣言语中透露的,而发配则是古时刑法的一种。现在给大家一个较为详实的解答。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将已定刑的人押解到荒僻或远离乡土的地方,以对案犯进行惩治,并以此维护社会和统治秩序。
流刑出现,也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尚书·舜典》记载舜与周边部落大战,胜利后,“流共公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这里,流、放、窜、殛,都是流放、驱逐的意思。
流放之刑的起源虽然很早,然而远古以来多是零星出现,到秦汉时代才逐渐形成体制,直到南北朝后期流刑开始进入五刑体制,占据其中降死一等重刑的地位。隋唐之际,以徒流刑为中心的笞、杖、徒、流、死五刑制正式确立。自此,流放之刑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中国刑罚史上,并一直影响到清末。
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放是十分独特的政治现象,被统治者自诩为一种仁慈的刑罚。所谓“不忍刑杀,流之远方”(《大清律例"名例律上》),从而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和慎刑。但为了使流放刑起到降死一等重刑的作用,历代统治者煞费苦心的变换流放的方式,创造了花样翻新的流放形式。与此同时,历代统治者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对于流放地点的选择也费尽心机,西北绝域、西南烟瘴和东北苦寒之地以及一些海岛都先后成为过流放地,形成了历代不同的流放标准,造就了诸多著名的流人聚居处。这些地方也因为有了流人的开发,呈现了生机和活力。
古代犯人流放的四大地方
古代犯人流放的四大地方:
第一个最熟悉的地方就是宁古塔。在与清朝有关的影视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将某些人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在刚看到宁古塔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是一座塔,其实这是一个地名,位于如今的黑龙江。在古代的时候,这里非常的荒凉,据那些被流放此地的人记载宁古塔常年积雪,并且路途遥远,一路之上充满艰险,所以很多人一听到要被流放宁古塔,都是被吓得两腿发抖。
第二个地方是蜀地,也就是如今的云贵川一带。古时候由于交通不发达,而这些地方又多大山,山路崎岖。李白曾写过一首《蜀道难》,并在其中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不过这也是受当时交通的限制,如今交通发达,这些名山大川也都是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绝佳去处,很多人都想去游玩。
第三个地方是房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房县。房陵虽说是流放之地,但也不是谁想去就可以去的,房陵被称作是帝王流放之地,是等级最高的流放之地,是皇帝、皇亲国戚、王侯将相的流放之地。秦始皇灭赵国后不杀赵王,就是把赵王流放到了房陵,吕不韦和嫪毐的家族也是被流放至此。隋文帝的太子杨勇当时也被流放此处,先后共有二十多位帝王流放此处。至今房县也是成为了旅游胜地,有诸多景点。
第四个地方就是海南岛。海南岛也是古代的四大流放之地中的一个,海南岛在当时被称作是天涯海角的地方,因为路途太过遥远,还要经过很长一段艰险的水路,在当时又是荒无人烟,自然也是没人愿意去的流放之地。如今的海南岛风景优美,很多人都想去那里度假,尤其是在寒冷的冬日,更是受人欢迎。
十堰导游词——精选推荐
十堰资料
房县古称房陵,介于大巴山与秦岭之间,素称“千里房县”,为湖北省第一大县。房县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房陵文化圈。其中心地域在房县,整个地域范围大致可以概括为“东西两康,南北两江”。即东起湖北保康,西至陕西安康;南起长江,北至汉江。房陵文化圈有如下四个特点:
1.神农文化是房陵文化的根基。
历史上神农架系房县辖地(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神农架从房县划出设立县级神农架林区),炎帝在这里“斫木以耜,揉木为耒“,采集草药,医治病患,开创了农耕文明和医药文明,体现在民歌里有采药歌、农耕歌。被称为汉民族文化创世史诗《黑暗传》在此发现,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最原始信息。此外尧子丹朱被封为房邑候,他为儿子取名为房陵,因此,房陵的来历与其历史文化的传承有直接关系,应在神农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2.诗经文化渊源流长。
房陵人有好歌传统,其地又紧傍西周五畿之地,周王室定期派“行人”(行人是西周王室定期派出的到民间采风搜集民间歌谣的人)到这里采风,使诗经文化承载着民间诗歌和宫廷诗风互动与整合的轨迹,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的作者和编撰者是西周周宣王时期的大臣尹吉甫。他是房县青峰镇人,有“宝堂寺”、“天官坟”和有关墓碑佐证。至今这里还有诗经有关民歌的传唱。
3.流放文化是房陵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
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流放地。从秦朝到明朝的1400年里,史书记载有14位帝王被流放到这里,此外还有几千户的亲戚、誊属的整体流放也有多起。被流放的帝王把宫廷文化带到了这里,使这块并不是陪都的地域成为当朝的“文化陪都”。尽管历史上全国有不少的流放地,但像房陵这样的几乎是专供王室成员和高品级人等流放的地域,全国是唯一的。
中国丧葬礼仪文化帝王陵墓文化
他的地下王国
wk.baidu.com
• 西汉文帝安息之所——霸陵
东汉帝王——光武帝 原陵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 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南齐中兴二年(502年), 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 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 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 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商王陵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 室墓葬。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 尊其庙号为“辛”。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 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 1928件。
始皇陵
一个如神一般的帝王——秦始皇
隋文帝——泰陵
一代女皇帝——武则天与高宗 李治的陵寝:
中华文化---帝王陵寝的历史
埋葬制度的起源
帝王陵寝虽出现于夏商时代,但陵墓的形制、葬具、礼仪等基本的埋葬制度却起源于更早的原始社会。
大约在18000年前生活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埋葬死者的墓葬,并随葬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工具、用具、装饰品。此后是长达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各地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分属不同族群的墓地。这些墓地都属于以血缘划分的氏族公共墓地。死者的位置、头向、葬式、葬制以及随葬器物的组合、数量都有一定的规律,每个成员的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
距今约4000—5000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部落由于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贫富分化。这种变化在墓葬中的反映是许多地方发现了形制大、随葬品多而精美的大墓和女子附属于男子的夫妻合葬墓。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墓地发现的133座墓葬中有14座使用了木质棺椁,每座墓的随葬品约三四十件,最多的一座达180多件。
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其年代和地域都和“夏”有密切联系。在已发掘的1000多座墓葬中仅有大型墓九座,占总数不到1%。这些大墓排列有序,死者多系男子,墓室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放置棺椁作为葬具。各墓随葬品数量多达一二百件,包括成套陶、木、玉、石等质地的乐器、兵器、工具及各种生活用具,其中一部分是具有礼仪性质的礼器。陶器外表施以多种颜色的彩绘,纹样有云纹、回纹等,一件陶盘内壁彩绘着可能属于氏族部落标志的蟠龙纹。彩绘木器有案、俎、几、盘等。一件石灰岩打制的特磬长80多厘米。另外还殉葬整猪或猪下颔骨等。这些大墓的形制继承发展了新石器时代以来黄河中下游各部族的墓葬特点,并奠定了以后数千年我国中原地区墓葬的基本形式。
流放文化
流放文化
流放:
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一直到作为刑罚的“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
所谓流放之地,就是古代那些边远、荒凉、闭塞、苦难之地。在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流放地古为朔方、凉州,是“荒漠”、“西北绝域”之地;岭南流放地,系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重峦叠嶂、河网密布,古称“瘴疠之地”,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海南岛三亚,古称崖州,距京城最偏最远,亦称“天涯海角”,地处热带,北方人易水土不服,被称为人生到尽头的荒凉孤岛之地;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流放地,主要指今湖南西北部,包括今四川东南、湖北西南、贵州东北一小部分,因开发比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蛮荒畏途之地;东北黑龙江海林县宁古塔及漠河流放地,古时生存环境恶劣,冬季奇冷,俗称“冰山雪窖之乡”,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种地,是苦寒之地。而鄂西北的房陵流放之地,地处中国中西结合部,介于巍峨的大巴山与秦岭、古老的长江和汉江之间。东临历史名城荆襄,西通川陕,南倚原始森林神农架,北连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蜀东孔道、楚西北边疆、
秦陕咽喉、荆楚屏障”之称,为秦楚边缘陆路运输之枢纽。而且这里群山环抱,南北气候兼有,素有“聚宝盆地”之美誉等。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可谓:西北绝域,西南烟瘴,东北苦寒,海南遥远,岭南湿热,中部房陵气候南北兼有,山城盆地,适宜居住,是别有选择充满神奇的特放之地。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怎么挑出来的?
2013年08月30日11:45:12 文章来源:个人图书馆
流放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的一种刑罚。五千年的历史中,流放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也形成了自己的一种文化。中国古代有四大流放地,都位于偏远地区,那么这些流放地是以什么样的标准选出来的呢?
湖北(房县)房陵流放文化
房陵,是中国四大流放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流放到这里的都是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从先秦到宋朝,就先后有两位皇帝十王一驸马一丞相共14人流放房陵。在任皇帝流放,后来又回去当皇帝的,历史上只有唐中宗李显一人,其余将相王候不是老死山林,便是被杀死在房县。这些帝王将相举家迁徙最多时达一万四千余人。
(一)、吕不韦、嫪毐4000余家流放房陵。
嫪毐,是战国末年秦国宦官,因太后宠幸,权势很大,门下有食客千余人,家僮数千人,秦王政8年(公元前239年)封长信候,以山阳和河西、太原两郡为封地。嫪毐与太后私混,生二子,为让儿子篡位,嫪毐、吕不韦与太后密谋发动政变。公元前238年4月,秦王政21 岁,按秦国制度需举行加冕典礼,这时,吕不韦、嫪毐以太后之印,召各郡兵卒进宫谋反。秦王政对吕不韦和嫪毐的举动早有察觉,并先下手,派兵捉拿叛军,嫪毐见事已败露,不甘坐毙,退守咸阳。秦王政杀死嫪毐的两个私生子后,将皇太后打入冷宫,罢免了吕不韦的官职,重用李斯等文武良才,命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兵攻打咸阳,斩首数百,嫪毐败逃,秦王下令全国范围内悬赏捉拿嫪毐,不久嫪毐被捕,受车裂极刑,与吕不韦、嫪毐有关的亲属、家门、亲戚、朋友千余家一万四千余人全部流放房陵。终身不能做官。古时候一次流放一万四千余人,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帝王皇亲房陵特放文化(上)
流放自远古时期产生,到清末被废除,历经了几千年,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流放这种形式对流人的管理相对宽松,且流人的品级较高、流放规模较大以及上层文化与地方文化的融合等,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流放文化。鄂西北的房陵,曾是王公贵族特放之地,流放文化底蕴深厚—— 流放,从远古时期作为一种少量慎用
的“放”、“逐”、“迁”、“谪”惩戒手段,一直到作为刑罚的 “迁徙”、“徒放”、“流刑”、“发配”、“三流”、“发遣”等,因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名称。我国古代有六大流放地,即鄂西北的房陵(含上庸、郧乡、均县)、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地区、岭南地区、海南岛三亚、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东北黑龙江漠河及海林县宁古塔。在这六大流放地中,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人数最多、品级最高的宫廷帝王皇亲特放地。
鄂西北房县,古为房子国、彭部落方国、防渚、古麇庸二国、房陵、房陵郡、新城郡、光迁国、房州等。从尧子丹朱避舜特放房陵,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秦始皇九年,长信侯嫪毐作乱被处死,株连四千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二年,文信侯吕不韦被赐死,株连万余家人被夺爵徙房陵;秦始皇十九年,秦灭赵国,赵王迁献地图投降,被迀徙房陵;汉代有汉高祖刘邦长女鲁元公主的驸马赵王张傲、济川王刘明等位6位贵族流放房陵;唐代有唐高宗太子燕王李忠、唐中宗皇帝李显、唐太宗女高阳公主及驸马、宰相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等12位王公贵族流放房州,其中唐中宗李显流放房州十四年半后被接回京城复当皇帝;五代十国时期,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流放房州,后汉高祖弟慕容彦超流放房州,后梁太祖侄儿惠王朱友能降封房陵侯;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宋太祖弟秦王赵廷美流放房陵;赵匡胤心腹大将田钦祚被贬房州;北宋开国功臣王彦升被贬房州;后周恭帝柴宗训被贬居房州;明代有大臣母德纯落职戍房县。据不完全统计,历代共有40余位帝王皇亲将相被流放房陵(房州),其中有16位帝王、16名皇亲、13名将相及刺史流放房陵(房州),总体概括就是:丹朱特放房陵开先河,秦代大规模,汉代帝王多,唐代集中地,五代两宋人物多,大明收尾清代移北方,历代流放特殊地。
在人们的印象中,所谓流放之地,就是古代那些边远、荒凉、闭塞、苦难之地。在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中,西北边疆地区的河西走廊及河套流放地古为朔方、凉州,是“荒漠”、“西北绝域”之地;岭南流放地,系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重峦叠嶂、河网密布,古称“瘴疠之
地”,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海南岛三亚,古称崖州,距京城最偏最远,亦称“天涯海角”,地处热带,北方人易水土不服,被称为人生到尽头的荒凉孤岛之地;西南黔州及蜀地巴州流放地,主要指今湖南西北部,包括今四川东南、湖北西南、贵州东北一小部分,因开发比较晚,自古以来被称为烟瘴蛮荒畏途之地;东北黑龙江海林县宁古塔及漠河流放地,古时生存环境恶劣,冬季奇冷,俗称“冰山雪窖之乡”,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种地,是苦寒之地。而鄂西北的房陵流放之地,地处中国中西结合部,介于巍峨的大巴山与秦岭、古老的长江和汉江之间。东临历史名城荆襄,西通川陕,南倚原始森林神农架,北连道教圣地武当山,自古就有“蜀东孔道、楚西北边疆、秦陕咽喉、荆楚屏障”之称,为秦楚边缘陆路运输之枢纽。而且这里群山环抱,南北气候兼有,素有 “聚宝盆地”之美誉等。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六大流放地可谓:西北绝域,西南烟瘴,东北苦寒,海南遥远,岭南湿热,中部房陵气候南北兼有,山城盆地,适宜居住,是别有选择充满神奇的特放之地。
谈及房陵何以被选为特放之地,一些人认为,房陵因 “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而得名,也因此被选为特放之地,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古时像房陵那样 “山林纵横、其固高陵” 的县颇多,一些山区县大多是 “山林纵横、山城盆地”,只不过山城盆地大小不一而已,与房县毗邻的郧西县、竹溪县及近邻的陕西商洛、旬阳等都具有这一特点,却未能选作特放之地。
房陵何以被选作特放之地呢?不少学者根据历史、地理、生态、环境、人文、风物、民情等综合因素研究分析,认为房县被选为特放之地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房陵是皇帝后裔先祖创业之地。房陵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有多处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是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房县有兔子凹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有中坝樟脑洞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穴遗址,有羊鼻岭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尤其是房县七里河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考古专家先后经过1976年、1977年、1978年连续三次考古发掘,该遗址总面积达6万平方米,共布探方74个,发掘面积总计为1864平方米,发现石家河文化房屋遗迹共21处,石家河文化灰坑18个,石家河文化墓葬24座,葬狗坑1座;三房湾文化灰坑1个,三房湾文化墓葬6座。墓穴中共清理出30副骨架,为多人二次合葬墓,还出土了一大批石器、陶器。这些器物中,大多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少见的陶器等,这一发现不仅对了解十堰土著先民的族属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探讨我国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提供了证据。
《房县七里河考古》一书中说:“从房县七里河等相关遗存发现的随葬习俗、拔牙习俗、猎头习俗等因素来看,它可能根源于山东汶、泗流域;从大溪文化晚期一些遗址中常见到与大河村类型‘非常酷似的白衣彩陶和太阳纹,同
时还有一些鸭嘴鼎足和扁凿形鼎足’来看,它可能是通过大河村类型而传播的。”《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部落“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再加上房县七里河遗址出现的陶器来看,这几种来源和渠道恰恰与古史传说、文献资料是相吻合的。大河村类型与颛顼文化、祝融文化有关,在炎、黄神话系统中,除了蚩尤、共工为炎帝族裔外,炎帝系的神还有祝融、夸父、刑天等等,而且夸父、刑天都有与黄帝斗争的悲壮故事,是神话和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虽然我们并不能确指房县七里河多人二次葬、阎村鹳鱼石斧图具体与何种传说历史、人物相关,但其为炎帝族后裔与黄帝族后裔之间的斗争反映是可能的,也并不奇怪。笔者认为它即是帝喾的文化,而帝喾高辛氏的火神也为祝融。房县相传曾是夏人活动的区域。夏的纪年在公元前21世纪,即距今4000余年。七里河遗址的第三期文化遗存——三房湾文化,其碳十四测定年代为距今4140—3880年之间,说明三房湾文化已进入夏的纪年。此时的房县,当亦成为夏人的活动区域,应是可信的。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先民,在此居住的时间较长,延至石家河文化之后的三房湾文化居民居住的时间则较短。由此看来,房县因古为先民迁居创业之地而被选为尊祖受教特放地,应为丹朱特放房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如房县千古民俗所言,子要立业或不成器,要去敬老祖宗,以此发奋创业。
其二,房陵是神农炎帝尝百草采药艰苦探险创造医药和农耕文明之地。相传,上古时房陵神农架(上世纪七十年代神农架才从房县划出)曾是“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采药为民除病和攀越神农架“斫木为耜,揉木为耒”、“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探险为民造福的创业之地,房县七里河曾发掘出许多古代陶片,房陵还留下了神农炎帝七里河制陶以及尧治河等遗迹。将房陵作为特放地,可使特放的帝王将相经历磨练,从而体验先祖创业的艰辛。
其三,尧子丹朱避舜于房陵,开房陵特放之先河。据《史记·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早在中国古代舜帝时,就有“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马雚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这里的幽陵、崇山、三危、羽山被认为是当时天下的“四极”,也就是最偏远的地方,所以《左传》记载这件事说是将共工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显然,舜帝把“四凶”流放于国家的四极边远,是为了让他们与国人有所区别。
据《竹书纪年》记载:“五十八载,帝使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又载:“唐尧一百年,帝徙于陶,帝子丹朱避舜于房陵,舜让弗克,遂封于房为虞宾,是为房子国。”据《辞源》注释:“虞宾,指尧子丹朱。因虞以宾礼待之,故称。”《书·益稷》曰:“虞宾在位,羣后德让。”蔡沉《集
传》:“虞宾,丹朱也。尧之后为宾於虞。”由此,丹朱特放“遂封于房为虞宾”,一个重要原因是,房县古为先民迁居创业之地,丹朱流放于此,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