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经典笔记

合集下载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跨考教育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老师

第一章引论

1.微观经济学

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

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

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例如个人、家庭、企业等)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及在市场机制的驱使下,做出经

济决策的行为和结果。以下是对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中的主要知识点

进行总结:

1.市场供求关系: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供应量和需求量之间存在着

一定的关系,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的形成和调节。

2.市场均衡:市场上供求关系通过价格的变动达到平衡状态,供应量

等于需求量,市场达到均衡。

3.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并不是完全有效的,存在着市场失灵的现象。

市场失灵可以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问题,需要政府进行干预和调节。

4.资源分配效率:资源分配效率是指在不浪费或浪费最少的情况下,

实现最大化的产量或效益。经济学研究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以达到

经济增长和福利最大化。

5.供给的决定因素:供给量的决定因素包括生产成本、技术、生产要

素的供给情况、相关产业的价格等。供给曲线呈现正向斜坡,价格上升时

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6.需求的决定因素:需求量的决定因素包括产品价格、消费者收入、

消费者偏好、价格的替代和补充物品等。需求曲线呈现负向斜坡,价格上

升时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7.弹性概念:弹性是指量的变化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根据需求和

供给的弹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等。弹性值的大小可

以对经济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8.个人消费选择:个人在面临各种选择时,根据自己的预算和效用函

数进行最优决策。个人消费理论研究了个人如何选择消费组合以最大化效用,并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有不同的消费偏好。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协调发展,以及怎样通过宏观调控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它研究的是诸如社会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全局性的问题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如果形象化地把宏观经济学看作研究森林的特征,微观经济学则是考察构成森林的树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有效性和自由放任;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核心是市场失效和国家干预

中南财大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简洁笔记

中南财大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简洁笔记

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需求分析

一、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需求(demand):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时期既定的价格(price)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quantity)。

(一)价格(Price)

需求法则或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是指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样一种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将下降。(需求第一定律)(二)嗜好或偏好(Preference)

(三)收入(Income)

●正常品(normal goods):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减少),他们对大多数物品的需

将增加(减少),我们称这类商品为正常品(奢侈品和必需品)

●低档品(inferior goods):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他们对一些物品的需求会减

少;当人们的收入减少时,他们对一些物品的需求反而增加。这些物品我们将其称为低档品。

(四)相关品的数量和价格

商品可分为相关品和独立品相关品包括:

●替代品(substitutes):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减少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

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互补品(complements):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增加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

种物品称为互补品。

●(五)对未来的预期

●对价格的预期(买涨不买跌);

●对收入的预期。

二、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一)个人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demand curve):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重点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重点

第二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

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

(一)需求的含义:

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定条件下人们愿意且能购买的商品量(Q d )。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各个人需求总和,构成市场需求。

(二)需求函数:

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因果关系叫需求函数。

个人对某种商品听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是:

P i :商品本身的价格。 I :消费者收入。正常商品与低档品。 T :消费者偏好。 P j :相关商品价格(1)替代品价格P s ;(2)互补品价格P c ; P e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X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三)需求价格函数 1、需求价格函数 :

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可分为价格因素(P ),与非价格因素( )两类:

不变时需求量仅随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称为需求的价格函数:

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3、需求定理

(四)需求量与需求价格 给定需求曲线时:

(1)与即定价格对应的需求量,叫需求量Qd :

(2)与各对应的数量对应的价格,叫需求价格Pd 。需求价格是买者购买商品愿支付的最

高价格。说需求是价格的函数,严格说是需求价格的函数,即:

(五)需求价格函数与反函数:

)

,,,,,(X P P T I P f Q e j i i d =),(P f Q d α=α

α

)

(P f Q d =

d

P Q

d βα-=)

(d d P f Q =P Q

d βα-=Q P

d β

βα1-=

(一)需求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变动。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移动。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第二章整理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决定.

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1商品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的数字序列表。

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主要因素有:1该商品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供给表和供给曲线

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即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值。表示商品的供给和价格成同方向变动的规律。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包括

家庭、企业、市场等)的行为和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而高鸿业版微观

经济学相比其他版本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些不同。下

面是关于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1.理论基础: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首先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

析方法和基本原理。包括需求与供给、边际利益、机会成本、效率与公平

等概念,为后续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2.市场与价格: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中重点考察了市场与价格的关系。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劳动市场等。讲解了市场

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等问题。

3.产出与成本:讲解了企业产出和成本的关系。包括生产函数、边际

产品和边际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等概念。讲解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

生产规模选择等问题。

4.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介绍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纯垄断市场等,并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

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讲解了公共事业、自然垄断和竞争政策等问题。

5.回报与风险:讲解了企业投资和决策中的回报和风险问题。包括资

本预算、风险评估、投资组合等。对企业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

分析。

6.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进出口、汇率、国际投资

等问题。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等。讲解了国际经济交

往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7.经济增长与发展:讲解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包括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模型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

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

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宏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

宏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重点

宏观经济学

第一部分西方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所谓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这使得不同时期的GDP不能够直接比较,也使得象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不通过市场的活动很难在其中得到反映;GDP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因此是一个相对纯净的流量指标,且该指标并不反映产品的实现情况;明确GDP核算的地域范围是“一国或一地区”,注意其在核算原则上与GNP的区别。由于人们经常把GDP作为指导和反映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指标,因此读者在准确理解这一重要概念的基础上,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该指标的重大缺陷(如,GDP并不能准确反映一国居民享有的福利水平,以现有的GDP指标作为经济活动的指导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等等)。

2.国民收入的核算:这里讲到核算国民收入(GDP)的两种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其中,支出法是在流通环节,通过加总各部门在最终产品上的总支出来得到GDP的数值。其基本公式为:GDP= C+I+G+X-M,其中:C为家庭部门的消费支出,I为企业部门的投资支出,G为政府部门的政府购买支出,X、M分别代表出口和进口,X-M就是国外部门的净支出。在这四类支出中,初学者不易掌握的是I即投资支出。首先要明确这里的“投资”与日常生活中“投资”在含义上有许多不同;其次还要从不同侧面了解投资的构成——从实物形态看,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从价值构成上看,投资包括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从投资是否合意上看,投资包括投资需求和非合意投资。由此也可看出,由于在核算中包括了非合意的投资支出,这使得实际的GDP与下一章将要讲到的均衡的GDP具有根本的不同。

人大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析、简答提纲

人大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析、简答提纲

一、需求函数

1。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数量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反向;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正向;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正向);

消费者的偏好:正向;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正向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Qd=f(P)

3。一般均衡: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4.均衡价格: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6。需求的价格弹性:即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影响因素:(1)商品的可替代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小】(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全是正】

供给价格弹性:(1)厂商调整产量的时间【正】(2)成本随产量变化崦变化的情况【产量多、边际成本大,es 小】(3)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反】

7.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且数值越大替代性越强;互补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绝对值越大互补性越强;不相关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零。

8.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9.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背诵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其假定各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所有市场都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考研(高鸿业)《微观经济学》重点笔记1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专业考研(高鸿业)《微观经济学》重点笔记1

中央财经⼤学⾦融专业考研(⾼鸿业)《微观经济学》重点笔记1

中央财经⼤学⾦融专业考研(⾼鸿业)《微观经济学》重点笔记1

微观经济学⾼鸿业第五版

第⼀章导论

第⼀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学产⽣的原因:

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1)定义:资源或物品相对于欲望或需要的不充分性⽽⾔(资源或物品不能满⾜欲望或需要)

(2)资源或物品的有限性:对任何经济社会,资源或物品总是有限的资源:经济资源与⾮经济资源(经济资源与否取决于时空的稀缺程度)有形资源与⽆形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等)

物品:经济品(economic goods):⾐服、⾷品

⾃由品或免费品(free goods):阳光

有害品(harmful goods)或废品(waste goods):噪⾳、垃圾⽣产要素:⼟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等

(3)“稀缺”是相对于⼈们欲望的⽆限性⽽⾔,并⾮绝对

2、欲望或需要的⽆限性:

(1)欲望的特点:多种多样、多层次,由低到⾼,永⽆⽌境,超前性(社会发展的动⼒)某⼀欲望的实现总会产⽣新的欲望,

(2)马斯洛的需要(欲望)层次理论:

基本⽣理需要(physiological):

⼈类维持⾃⾝⽣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住、性的⽅⾯的要求)⽣理需要是推动⼈们⾏动的最强⼤的动⼒

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到维持⽣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安全需要(safety):

⼈类要求保障⾃⾝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的需要满⾜后就不再是激励因素

社会需要(social):

友爱的需要-⼈⼈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归属的需要-⼈都有⼀种归属于⼀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员,并相互关⼼和照顾

大学期末微观经济学知识整理必备考点

大学期末微观经济学知识整理必备考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一、微观经济学的特点

1.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指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2.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条件——“理性人”或者“经济人”假设二、需求

1.需求的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它包含两层含义:消费者既有购买的欲望,又有支付该商品的购买能力。

2.影响需求的因素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商品的自身价格。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商品的价格在将来某一时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3.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它们都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4.需求规律

(1)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2)需求曲线的形状。需求规律是对一般情况和一般商品而言的,需求曲线在通常情况下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5.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在图上反映为需求曲线上的点移动,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就要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但在一定时期内可用于生产的资源与人们的需要相比总是远远不够的这就是资源的稀缺性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需要的..

西方经济学产生的时期早;其发展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末期--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威廉·配弟、亚当·斯密、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为萨伊、马尔萨斯--边际效用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为门格尔、杰文斯、瓦尔拉斯--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代表人物为马歇尔--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代表人物为库兹涅茨、汉森、萨缪尔森、托宾、哈罗德等--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由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新左派和新自由主义学派组成

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的科学..它采用的个量分析的方法;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个人或家庭作为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商品的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分配于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是如何决定的;等等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采用总量分析法;以国民收入为中心;以全社会福利为目标;从总供求的角度研究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收支等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微观部分

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

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6.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7.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笔记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笔记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笔记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

(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

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一章、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

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

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问题".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

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

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

选择的

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

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怎样生产,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生产这么多的产量与劳务,与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直接有关。

为谁生产。生产出来的产量和劳务用什么样方式分配到社会的各个成员中,即怎样分配。

(三)资源的使用效率及其变动西方经济学除了上述的三个基本问题外,还研究以下三方面的

内容:

社会稀缺的资源是否得到充分使用。

社会资源总量的变动。

货币的稳定性。

第三节资源配置和经济制度(一)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

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

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

机。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家庭或个人以自身的满足为动机,以市场价格为信息,自主决定每种产品的购买量;生产者以利润为动机,根据市场价格

决定生产的方式以及购买投入的数量;家庭和生产者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和生产数量。

(二)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

特征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

(三)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的特征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令的反馈。

(四)混合经济中的资源配置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在混合经济中,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经济社会解决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出现

错误时,则通过政府干预以促进资源使用的效率、增进社会平等和维持经济稳定和增长。

混合经济条件下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在既定经济制度下,个人、厂商、政府和其它经济组织如何作出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的利用。

第四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含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经济中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途径,其中心理论

为"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层次,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作出最优的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效用,单个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的经济决策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层次,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是作为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需求和

供给双方)在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的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三层次,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这又要取决于所有单个市场(如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共同作用。

(二)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经济的总体行为为研究对象,考察作为总体的市场表现,说明社会的资源总量是如何决定的。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以决定消费和投资数量,从而决定总需求。

消费者和厂商如何选择供给、投入以决定整个经济的总供

给。经济中的总需求和总供给如何决定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

平。资源总量和价格总水平的长期变动趋势。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首先,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

充的其次,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再次,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最后,两者共同

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整体。第二章、第一节微观经济学概览(一)经济系统的构成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系统的构成要素

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把家庭或者消费者与厂商或者生产者联系起来,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系统。

(二)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供给、需求及价格理论;第三章: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分析生产第五章:厂商的利润和成本第六章:厂商的市场供给第七章:分配理论第八章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二章、第二节需求(一)需求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1)

如表(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如图(2-1)

图(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