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电子教案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平行班) 初中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
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课题】: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设计与执教者】:广州市五羊中学,高惠平,33065525@【教学时间】:2008年5月【学情分析】:平行班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三角形的高和中线的画法及概念,对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都能画得较好,但对于平行班的学生来说,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画法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需要针对此在课内课外进行突破训练。
角平分线的画线在初一上学期学生已学过,在这里要让学生明确一般的角平分线是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
在本节课中,要让学生学会在三角形中用几何语言表示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并尝试在较复杂的图形进行分析与推理。
【教学目标】:(1)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概念,并掌握这三种三角形重要线段的画法(2)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各交于一点。
能根据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的位置(在三角形内、在三角形外、在三角形的顶点处)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3)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4)学会识别较复杂图形中的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画法与几何语言表示。
【教学难点】: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学突破点】:通过让学生动手画图,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画法,体会和掌握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的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教法、学法设计】:教法:讲授法,举例法;学法:动手画图、观察图形【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及几何画板课件,学生:直尺和三角板三、形成性训练【形成性练习】(1)下列选项中,表示△ABC 中AB边上的高是()(A)(B)(C)(D)(2)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A)AB=2AF(B)∠ACE=21∠ACB(C)AE=BE(D)CD⊥BE(3)如右图所示,D、E分别为△ABC的边AC、BC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DE是△BDC的中线B.BD是△ABC的中线C.AD=DC,BE=ECD.图中∠C的对边是DE通过形成性练习(1),引导学生学会辨别三角形的边与高的位置关系。
高等代数电子教案(Ⅲ)
进一步,设 f ( x) a0 a1 x an x . 是F上一个多项式,而 L(V ), 以σ代替x,以 a 0 代替 a 0 ,得到V的一个线性变换
n
a0 a1 an n .
这个线性变换叫做当 记作 f ( ).
x 时f (x)的值,并且
7.4 不变子空间 7.5 本征值和本征向量 7.6 可以对角化矩阵
7.1 线性映射
学习内容 线性映射的定义、线性变换的象与核.
§7.1.1 线性映射的定义
设F是一个数域,V和W是F上向量空间. 定义1 设σ是V 到W 的一个映射. 如果下列条 件被满足,就称σ是V 到W 的一个线性映射: ①对于任意 , V , ( ) ( ) ( ). ②对于任意 a F , V , (a ) a ( ) 容易证明上面的两个条件等价于下面一个条件: ③对于任意 a, b F 和任意 , V ,
设 L(v), σ的负变换-σ指的是V到V的映射 : ( ). 容易验证,-σ也是V的线性变换,并且 (4) ( )
线性变换的数乘满足下列算律:
(5) (6) (7) (8)
k ( ) k k , (k l ) k l , (kl) k (l ), 1 ,
f x 与它对应,根据导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定义 的映射是F[x]到自身的一个线性映射.
例8 令C[a, b]是定义在[a, b]上一切连续实函数所
成的R上向量空间,对于每一 f x Ca,b, 规定
f x 仍是[a, b]上一个连续实函数,根据积分的
基本性质,σ是C[a, b]到自身的一个线性映射.
7.1日本 第2课时 教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第二课时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教学过程:二、学习新课:(板书)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活动1]分析日本发达经济的有利条件1.观察P17图7.13“日本主要工业原料的来源”,有何特点?工业原料靠进口→资源缺乏(日本的国情最突出特点)2.缺乏资源是日本的国情一。
在生产中缺乏原料,怎么办呢?3.日本本国内缺乏自然资源,靠进口原料进行生产。
在运输过程中,日本会采用哪些交通方式呢?为什么?采用海运。
因为日本是岛国、多良港,海上交通便利。
4.思考:日本发达工业的有利条件还有哪些?(参见18页)进口原料和燃料科技力量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足[活动2]分析日本经济特征识图7.14《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日本有哪些主要的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2.这些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儿?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3.学生完成P18活动题第2题,思考:为什么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地带?为什么不在日本海沿岸?4.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受国际市场影响大,世界经济危机时会沉重打击日本经济5.日本工业高度集中在沿海地区,会产生什么问题?地价、供水、供电、环境污染……6.它的对策是什么?扩大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7.这样做会给日本带来什么好处?对其它国家有何影响?……说明:教师通过这7个主要问题引导学生去认识日本经济的发展及其对策和影响,可以使学生掌握分析一国经济发展特征的基本方法。
(板书)三、东西兼容的文化学生主要了解以下内容:1.民族(大和族)2.文化东西兼容的证据(学生通过图片了解)小结作业【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
一、情境导入文字密码游戏:如图“家”字的位置记作(1,9),请你破解密码:(3,3),(5,5),(2,7),(2,2),(1,8) (8,7),(8,8).9家个和怎他是的去常8聪到饿日一有啊!哦7的我是发搞可了明在6确小大北京你才批不5年没定妈,爸事达方4营业女天员各合乎经3由于嘿毫力量靠孩济2仍真击歼安机麻生世1然往亲赌东门密棒暗0123456789二、讲授新知探究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问题1: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后,平面内的点可以用来表示,由点P 向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由点P向轴作垂线,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 .于是,点P的横坐标是-2,纵坐标是3,且把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记作(-2,3).(-2,3)叫做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简称点P的坐标.典例精析例1.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在直角坐标系中描下列各点:A(4,3),B(-2,3),C(-4,-1),D(2,-2).方法总结:由坐标找点的方法:(1)先在坐标轴上找到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点;(2)然后过这两点分别作x轴与y轴的垂线;(3)垂线的交点就是该坐标对应的点.探究点2: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特征问题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两条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分成个部分,从右上的象限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坐标轴上的点任何象限(填“属于”或“不属于”)问题2: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问题3: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坐标)是什么关系?典例精析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指出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A(5,4),B(-3,4),C (-4 ,-1),D(2,-4).方法总结:两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象限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例3..设点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1)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2)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3)当a为任意有理数,且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解析:(1)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负的点在第四象限;(2)由ab>0知a,b同号,则点M在第一或第三象限;(3)由a为任意有理数,b<0,则点M在x轴下方.解:(1)点M在第四象限;(2)可能在第一象限(a>0,b>0)或者在第三象限(a<0,b<0);(3)可能在第三象限(a<0,b<0)或者第四象限(a>0,b<0)或者y轴负半轴上.方法总结: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表示第一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二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表示第四象限内的点.例4.点A(m+3,m+1)在x轴上,则A点的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方法总结: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根据点所在坐标轴确定字母取值,进而求出点的坐标.针对训练1.已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方法总结:求点的坐标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根据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关于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2.已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1.如果过点P作两坐标轴的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的正半轴上和y轴的负半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是( )A.(2,-1)B.(1,-2)C.(-2,-1)D.(1,2)方法总结:本题的易错点有三处:①混淆距离与坐标之间的区别;②不知道“点P到x轴的距离”对应的是纵坐标,“点P到y轴的距离”对应的是横坐标;③忽略坐标的符号出现错解.若本例题只已知距离而无附加条件,则点P的坐标有四个.探究点3:建立坐标系求图形中点的坐标问题1: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请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正方形的四个顶点A,B,C,D在这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问题2: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则各点的坐标也不同.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总结归纳: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要使图形上的点的坐标容易确定,例如以正方形的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又如以正方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建立不同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同一个点会有不同的坐标,但正方形的形状和性质不会改变.典例精析例5.长方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它的一个顶点的坐标为(-2,-3).请你写出另外三个顶点的坐标.针对训练右图是一个围棋棋盘(局部),把这个围棋棋盘放置在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白棋①的坐标是(-2,-1),白棋③的坐标是(-1,-3),则黑棋❷的坐标是________.三、课堂练习1.如图,点A的坐标为( )A.( -2,3)B.( 2,-3)C.( -2,-3)D.( 2,3)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 .3.在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是,在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是 .4.点 M(- 8,12)到 x轴的距离是,到 y轴的距离是 .。
7.1.2 高中必修三数学教案《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
高中必修三数学教案《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教材分析《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B 版必修三第七章第一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角的度量单位“度”,并且上节课学习了任意角的概念,学生已经掌握一些基本单位的转换方法,并能体会不同的单位制解决问题带来的方便;本节课还将为后续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等知识做铺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很容易找出与角对应的实数,并且在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有了更为简单的形式。
另外,弧度制为学生今后学习三角函数带来很大的方便,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是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
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对于在任意角的基础上进行单位转化,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2、认知障碍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意义,用实数表示角的大小。
教学目标1、理解任意角、弧度制的概念,能正确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
2、会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3、理解任意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义,熟练地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教学难点理解弧度制的定义,运用弧度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在日常生活以及学科中,一个量可用不同的标准来度量,从而也就有了不同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
例如,长度既可以用米、厘米来度量,也可以用尺、寸来度量;面积可以用平方米来度量,也可以用亩来度量。
类似地,角除了使用角度来度量外,还可以使用本小节我们要学习的弧度来度量。
二、学习新知1、弧度制使用角度来度量角时,是把圆周等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度,这种用度作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称为角度制。
角度制还规定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即1°= 60’,1’ = 60’’使用角度来度量角,其关键是“等分”。
考虑到面积、体积等都可以通过线的长度来刻画,那么,能否用“测量长度”来代替“等分”,从而引进另外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呢?如图7-1-7是一种折叠扇。
物理化学实验电子教案
物理化学实验电子教案第一章:实验基本原理与安全1.1 实验基本原理1.1.1 介绍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
1.1.2 解释实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2 实验安全1.2.1 强调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包括防火、防爆、防毒等。
1.2.2 介绍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物质和危险操作,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实验器材与操作2.1 实验器材2.1.1 介绍实验中所需的器材,如烧杯、试管、移液器等。
2.1.2 说明器材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2 实验操作2.2.1 讲解实验的基本操作,如称量、溶解、搅拌等。
2.2.2 演示实验操作的步骤和技巧。
第三章: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3.1 数据处理3.1.1 介绍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3.1.2 讲解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方法。
3.2 数据分析3.2.1 解释实验数据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3.2.2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4.1 实验报告结构4.1.1 介绍实验报告的基本结构,包括封面、摘要、引言等。
4.1.2 讲解实验报告的格式和规范。
4.2.2 分析优秀实验报告的特点和优点。
第五章:实验案例分析5.1 实验案例选择5.1.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案例,如经典的物理化学实验。
5.1.2 介绍实验案例的背景和实验目的。
5.2 实验案例分析5.2.1 分析实验案例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5.2.2 讨论实验结果的意义和应用。
第六章:热力学实验6.1 实验目的与原理6.1.1 解释热力学实验的目的,如测定物质的比热容、反应热等。
6.1.2 介绍热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等。
6.2 实验设备与操作6.2.1 介绍热力学实验所需的设备,如量热器、温度计等。
6.2.2 讲解实验设备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6.3 实验数据分析6.3.1 解释热力学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如温度校正、热量计算等。
6.3.2 分析实验数据与热力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横轴、纵轴、原点、坐标等概念,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2.理解各象限内及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3.用象限或坐标轴说明直角坐标系内点的位置,能根据横、纵坐标的符号确定点的位置.【过程与方法】1.经历建立直角坐标系的过程,进而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2.通过分析具体特例得到特殊位置点的坐标特征以及有特殊位置关系的点的坐标的特征.3.通过小组学习等活动经历建立坐标系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会到x轴、y轴的关系,进而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辩证思想,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作风.2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培养良好的情感、合作交流、主动参与的意识,在独立思考的同时能够认同他人.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意义,由坐标找点,由点找坐标.【教学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的关系.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练习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神舟九号、七号、六号和五号等卫星发射成功,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就要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二)探索新知1.出示课件4-9,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教师问:如何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学生答:在直线上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就构成了数轴.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在数轴上的坐标.例如点A在数轴上的坐标为-3,点B在数轴上的坐标为2.教师问:知道数轴上一点的坐标,能确定这个点的位置吗?学生答:知道数轴上一个点的坐标,这个点在数轴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例如在数轴上,坐标为2的点是B.教师问:如何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如下图:小强、小红、小明家的位置?师生一起解答:利用两个数轴,使这两条数轴互相垂直,可以确定位置,如下图所示:教师问:周末小明和小丽约好一起去图书馆学习.小明告诉小丽,图书馆在中山北路西边50米,人民西路北边30米的位置.小丽能根据小明的提示从左图中找出图书馆的位置吗?学生答:小丽能根据小明的提示从左图中找出图书馆的位置.教师问:小明是怎样描述图书馆的位置的?学生答:利用方向和距离具体确定图书馆的位置.教师问:小明可以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吗?学生答:不能,省去“西边”和“北边”这几个字就不能准确找到图书馆了.教师问:如果小明说图书馆在“中山北路西边、人民西路北边”,你能找到吗?学生答:不能找到.教师问:如果小明只说在“中山北路西边50米”,或只说在“人民西路北边30米”,你能找到吗?学生答:不能.学生问:若将中山路与人民路看成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原点,能得到什么呢?教师答:若将中山路与人民路看成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十字路口为它们的公共原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总结点拨:(出示课件10)教师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有序数对来表示图中点A的位置吗?学生答:由点A分别向 x轴,y轴作垂线,垂足M在 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 y 轴上的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其中3是横坐标,4是纵坐标.学生问:写有序数对要注意什么呢?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竖直的叫y轴或纵轴;y轴取向上为正方向教师答:注意:表示点的坐标时,必须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教师问: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B,C,D的坐标分别是什么?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B(-2,3).学生2答:C(4,-3).学生3答:D(-1,-4).教师总结如下:B(-2,3),C(4,-3),D(-1,-4).教师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能分别写出点A,B,C,D的坐标吗?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A(4,0).学生2答:B(-2,0).学生3答:C(0,5).学生4答:D(0,-3).教师总结如下:A(4,0),B(-2,0),C(0,5),D(0,-3).教师问:观察上面点的坐标,你发现x轴和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一般如何记录呢?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一般记为(x,0).学生2答: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一般记为(0,y).教师总结如下:① 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0,一般记为(x,0);② 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0,一般记为(0,y);教师问:观察上面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你发现原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一般如何记录呢?学生答:原点O的坐标是(0,0).一般记为(0,0).考点1: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写出下图中的多边形ABCDEF各个顶点的坐标.(出示课件15)师生共同讨论后学生解答: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A(-2,0).学生2答:B(0,-3).学生3答:C(3,-3).学生4答:D(4,0).学生5答:E(3,3).学生6答:F(0,3).教师总结如下:解:A(-2,0),B(0,-3),C(3,-3),D(4,0),E(3,3),F(0,3)出示课件16,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3.出示课件17-20,探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性质教师问:平面直角坐标系把平面分为了四部分,我们该如何正确识记每一部分呢?学生思考后,师生一同作答: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即横轴和纵轴)把平面分成如图所示的Ⅰ,Ⅱ,Ⅲ,Ⅳ四个区域.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如下图所示.(出示课件17)学生问:那么x轴和y轴上的点属于哪个象限呢?教师答: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教师问:观察坐标系,填写各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如下图所示:学生2答:如下图所示:学生3答:如下图所示:学生4答:如下图所示:教师总结如下:如下图所示:教师问:不看平面直角坐标系,你能迅速说出A(4,5),B(-2,3),C(-4,-1)D(2.5,-2),E(0,-4)所在的象限吗?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A(4,5)所在的象限是第一象限.学生2答:B(-2,3)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学生3答:C(-4,-1)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学生4答:D(2.5,-2)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学生5答:E(0,-4)在y轴上.教师总结如下:A(4,5)所在的象限是第一象限;B(-2,3)所在的象限是第二象限;C(-4,-1)所在的象限是第三象限; D(2.5,-2)所在的象限是第四象限;E(0,-4)在y轴上.教师问:你的方法又是什么?学生答:根据点的坐标的符号确定点所在的象限.教师问:观察坐标系,填写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学生答:如下表所示:教师问:不看平面直角坐标系,你能迅速说出A(4,0),B(0,3), C(-4,0),E(0,-4),O(0,0)所在的位置吗?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A(4,0)在x轴的正半轴.学生2答:B(0,3)在y轴的正半轴.学生3答:C(-4,0)在x轴的负半轴.学生4答:E(0,-4)在y轴的负半轴.学生5答:O(0,0)在原点.教师总结如下:A(4,0)在x轴的正半轴; B(0,3)在y轴的正半轴;C(-4,0)在x轴的负半轴;E(0,-4)在y轴的负半轴;O(0,0)在原点.教师问:你的确定点的方法又是什么?学生答:根据点的坐标值和符号,在x轴上y的值为0,在y轴上x的值为0,在原点x、y的值都为0.教师问:想一想: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坐标)是什么关系?教师依次展示学生答案:学生1答: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 (即点M的坐标)和它对应.学生2答: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M(即坐标为(x,y)的点)和它对应.教师总结如下:类似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我们可以得出:①对于坐标平面内任意一点M,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x,y) (即点M的坐标)和它对应;②反过来,对于任意一对有序实数(x,y),在坐标平面内都有唯一的一点M(即坐标为(x,y)的点)和它对应.也就是说,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考点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确定已知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指出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A(5,4),B(-3,4),C (-4 ,-1),D(2,-4).(出示课件21)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如图,先在x 轴上找到表示5的点,再在y 轴上找出表示4 的点,过这两个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线的交点就是点A. 类似地,其他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 在第一象限,点B 在第二象限,点C在第三象限,点D在第四象限.总结点拨:熟记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表示第一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二象限内的点;(-,-)表示第三象限内的点;(+,-)表示第四象限内的点.出示课件22,学生自主练习后口答,教师订正.考点3: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确定字母的值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m-2)在第一象限内,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出示课件23)师生共同分析:根据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横坐标为正,纵坐标为正,可得关于m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m>0,m−2>0.解得m>2.答案:m>2.师生共同归纳:求点的坐标中字母的取值范围的方法:根据各个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列出关于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即可求出相应字母的取值范围.出示课件24,学生自主练习,教师给出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7.1.2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冀教版
板书设计:36+18=54(棵)
3 6
+ 118
5 4
教学反思:
3、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试着计算。并请同学们板演。
师:我们通过摆小棒,算出了36加18等于54,如果不摆小棒,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自主尝试,请一、二个学生板演,教师个别指导。
4、检查学生竖式计算的结果,重点提问和十位上的5是怎样算出来的?然后交流计算的依据。
师:我们来看一看两个同学用竖式计算的结果。
2、出示教材上的问题情境,了解信息,提出问题,师生列出算式。
出示教材上的果园的信息。
师:从果园里的牌子上,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果园里有苹果树36棵,梨树有18棵。
师:根据两种果树的信息,我们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果树?解答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18
二、自主学习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子。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科 组 讨 论
一、创设情境
1、由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开始,引出本节的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加法,谁来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加法。请看下面的问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6、7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操作、计算、讨论等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
2、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7.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三角 形的中线
连结ΔABC的顶点A和它所对的边BC的中点D,线段AD叫做ΔABC的边BC上的中线。
(1)画出ΔABC的另外两边上的中线;(2)说出哪条线段是ΔABC的哪条边上的中线;观察ΔABC的三条中线,说说你的发现。
把刚才的锐角三角形换成直角三角 形或钝角三角形,结果又怎么样呢?
①AD是⊿ABE的角平分线( )②BE是⊿ABD边AD上的中线( )
③BE是⊿ABC边AC上的中线( )④CH是⊿ACD边AD上的高( )
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疑惑?
①三角形的高:②三角形的中线③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七、作业:69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8题
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完成
生自学课本师生对照课件共同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在三角形的内部交 于一点
小结:①任何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并且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交于 一点。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线是一条线段。而角平分线是 一条射线。
三、应用举例:填空:(1)如图(1),AD,BE,CF是ΔABC的三条中线, 则AB=2,BD=,AE=
2)如图(2),AD,BE,CF是ΔABC的三条角平分线,则∠1=,∠3=,∠ACB=2。
四、巩固练习:
如图,在ΔABC中,AE是中线,AD是角平分线,AF是高。填空:
(1)BE== ;
(2)∠BAD==;
(3)∠AFB==90°;
(4)SΔABC=
五、自我检测:如图,在⊿ABC中,∠1=∠2,G为AD中点,延长BG 交AC于E,F为AB上一点,CF⊥AD于H,判断下列说法那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电子教案第7章 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2 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在整个通信的过程中,数据在传输层上,才是第一次 实现真正意义的端到端的数据通信。 要想实现传输层的功能,必须在主机中装有传输层协议, 此协议一般都可支持多个进程的连接。如上述例子中, 它同时支持了两对应用进程进行通信。在传输层中完成 传输功能的硬件和软件被称为传输实体TSAP(Transport Service Access Point),通过传输实体,传输层可以 向应用层提供传输服务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4 端口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2 提供给高层的服务
例如,设两台计算机主机 A 和主机 B 要进行 数据通信,如图 7-2 所示,在计算机 A 和计 算机B 上同时有两个应用程序在运行,每对 应用程序需要通过两个互连的网络才能进 行数据通信,如主机 A 上的应用程序 AP1 要 和主机 B 上的应用程序 AP3 进行通信,数据 传输的过程如图7-3所示:
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传输层
7.1 传输层提供的服务
7.1.4 端口
TCP/IP传输层可以通过协议端口(protocol port,简称端 口)来标识通信的应用进程。传输层就是通过端口与应 用层的应用程序进行信息交互的,应用层各种用户进程 通过相应的端口与传输层实体进行信息交互。端口实际 上是一个 16Bit 长的地址,范围可以从 0 至 65535 。将 0 至 1023 端口号称为熟知端口 ( Well-Known Port ),其余 1024 至 65535 端口号称为一般端口或(动态)连接端口 ( Registered/Dynamic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用层中 的各种不同的服务器进程不断地检测分配给它们的端口, 以便发现是否有某个应用进程要与它通信。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1.2 测量面积|冀教版
《测量面积》教学设计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测量面积》这一教学内容是冀教2011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二课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面积的概念后,进而学习用正方形作为测量标准来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或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在操作和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同一个物体的面积,测量标准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进而让学生体会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
本节课为后面学生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以及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但是他们的几何直观能力还处在培养期,而面积又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测量面积时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借助直观、形象的操作,将抽象难懂的数学理论知识直观化、简单化,易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1、在合作中,经历自己选定测量单位对课桌表面进行测量的过程。
2、会用自己选定的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简单物品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3、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与比较,了解测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结果(测量单位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初步体验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重点:测量面积中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在同一测量单位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课件、边长不等的正方形纸片、扑克牌、报纸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面积。
(课件出示课桌图片)那这张课桌桌面的面积指什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指什么?谁能上来指一指。
师:同学们,我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或一个图形的面积,必须通过准确的测量和计算。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量它们的面积。
板书课题:测量面积二、探究新知活动活动一:测量图形的面积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工人叔叔铺地砖吗?我们测量面积的方法和铺地砖的方法有些相似。
我们使用的测量工具就是同学们自己准备的正方形。
2、课件出示图1、图2、图3三个图形师:现在我们先试着测量这3个图形的面积。
最新版商业伦理学精品电子教案7商业竞争中的伦理问题
伦IM理C
7.1.2 商业竞争的伦理困境
3.供应商管理中的伦理困境
供应商管理中常常面临的伦理困境主要在于 企业能否在款项、合同等多方面积极主动的配合 供应商,而非为了一己之私强行压榨供应商,霸 占供应商货款不付等常见的非伦理行为。银货两 清是商业活动中最普遍的准则,然而当企业因为 种种原因或自身困境,不愿意或不能及时将供应 商的货款及时付清时,从法律责任而言并无多大 的过错,却给供应商在资金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 面对这种伦理困境,企业的选择不仅关系到自身 的发展,也关系到供应商的经营。
IMC
7.6.1 并购中的伦理问题
3.
杠杆收购
所谓“杠杆收购”是指,某些经理人员由于害怕企业 被兼并后自己会被解雇,于是他们就设法——或者联 合企业外部的投资者——根据企业的资产发售债券, 然后用出售这些债券所得的钱买断企业的股票,使一 个公众公司(或称上市公司)变为私人公司。这种做法 的实质是,企业用债券(债务)来代替公众持有的股票( 业主产权或自有资本)。但这样做会使企业在经济萧条 时期更加容易倒闭,因为通过筹股建立起来的公司如 果赚不到钱,可以不付红利,但靠发行债券建立起来 的公司即便赚不到钱,也要支付利息,否则就要破产。
伦IM理C
7.1.1 商业竞争的主要内容 定义:不同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自己的目标、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利益而展开
的争夺顾客、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原材料等各项资源的活动。
内容:
• 市场竞争 • 物质资源竞争 • 人才资源竞争 • 信息竞争
伦IM理C
7.1.2 商业竞争的伦理困境
1.获取商业情报中的伦理困境
常见行为:
• 低价倾向行为 • 滥用优势地位 • 混淆行为 • 虚假宣传行为 • 诋毁商誉行为
教科版艺术六下7.1《笔墨传情》教案2
教科版艺术六下7.1《笔墨传情》教案2一. 教材分析《笔墨传情》是人教版小学艺术六下的一个课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书法和国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这一课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法和国画的技巧,还要求他们能够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达到“以笔墨传情,以画言志”的目的。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已经对绘画和书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可能已经学习过一些基本的绘画和书法技巧,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逐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书法和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书法或国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高尚的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书法和国画的技巧。
2.教学难点: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书法和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巧。
2.示范法:教师演示书法和国画作品,学生跟随模仿。
3.欣赏法:学生欣赏经典书法和国画作品,体会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4.创作法:学生独立完成书法或国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毛笔、墨水、纸张、画板、书法和国画教材、多媒体设备。
2.素材:经典书法和国画作品、相关文化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经典书法和国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书法和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基本技巧,让学生了解书法和国画的背景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随教师示范,尝试书法和国画的基本技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书法或国画作品,教师点评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高中数学人教B版必修三《7.1.2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优秀教案
7.1.2《弧度制及其与角度制的换算》教案教学课时:共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弧度制的概念,感知引入弧度制的意义,体会引入弧度制的必要性;熟记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并能准确的进行弧度与角度的互化.2、通过弧度制的概念的引入过程,体会极限思想——“以直代曲”的数学转化思维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与数学建模核心素养,体会数学抽象的层次性;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意识.3、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哲学观点,提升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品质.教学重点:理解弧度制的意义、正确地进行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教学难点:弧度的概念及其与角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情境与问题教学引言:我们熟知同一种物质的属性可以有不一样的度量单位。
如度量重,可以用千克、磅等不同的单位制。
又如度量一条线段的长,可用尺、米做单位来度量,前者叫”市制”,后者叫做”公制”.于是我们很容易能联想到度量角,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单位制。
除了我们熟知的角度制,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下弧度制.【设计意图】类比现实生活中称量与长度的度量制引出弧度制,减轻弧度制“从天而降”的弊端,自然合理地提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问题1:什么是角度制?【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回顾,自主组织数学语言去科学表述概念.教师适时、适度引导学生从:图示、1o的确立、实际使用测量工具等来诠释角度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回顾,构建角度制定义的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思维的对应.确立圆对角的度量的几何直观作用,明确设立一种度量制度的关键要素.【答案】角度制:是把圆周等分成360份,其中每一份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度,这种用度作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称为角度制。
教师引导语:角度制是对角的大小的一种几何刻画,角度不是一个纯粹的实数.为了从数学的角度让角也去参与构建函数模型,我们就有必要从代数的角度用实数度量角的大小,为此弧度制应运而生.弧度制从字面上解理:有弧、有度。
这让我们自然会关注到圆,联想到这种方法应与圆心角所对的弧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冲洗后的3支试管为什么不一样干净?
【讲解】
1、植物油能溶于汽油的原理以及汽油除去顽固油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不同,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溶解能力也不同。
【讲解】1、植物油分散在水中的整个过程及特点,得出乳浊液定义。
【板书】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
霍市五中电子教案
科目
化学
课题
7.1溶解现象Leabharlann 教者王艳慧王越虹
武磊
2012年月日
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2、了解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3、了解溶液的导电性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知道溶液的导电性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3)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4)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溶于水,得到食盐溶液的过程属于化合反应。()
板
书
7、1溶解现象
一、乳化现象
二、溶解时的吸热与放热
三、溶液的导电性
反
思
使用建议
【总结】酒精溶液、蔗糖溶液不导电
练习:
将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填在相应的短线上。氯化钠溶液中分散着的溶质微粒是,糖水溶液中分散着的微粒是,悬浊液中分散着的是小颗粒,乳浊液中分散着的是小颗粒
小结
1.乳浊液:分散到里形成的。它(是/不是)溶液。
2.乳化现象:洗涤剂有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而不聚集成为。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走,因此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3、溶质必须是固体。
4、只有水才能做溶剂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7、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8、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9、食用油和水能互溶吗?油污怎样洗掉?有哪些方法?
【实验探究】在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种不同的溶剂:水、酒精、汽油,分别滴加一定量的食用油观察,找出能溶解食用油的溶剂。
【解释】金属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
【叙述】氯化钠固体,硝酸钾固体能导电吗?他们的溶液导电吗?
【解释】氯化钠中本身存在带电的原子或原子集团,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结论NaCl中本身存在的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或熔化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导电
【板书】溶液的导电性
【问题】所有的溶液都导电吗?
【趣味实验】向烧杯(底部用石蜡粘有橡胶塞)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四药匙的NaOH固体并不断搅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趣味实验】向一片玻璃片上滴一滴水,放上烧杯。向烧杯中注入半杯水,加入三~四药匙的硝酸铵固体并不断搅拌。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小结】NaCl溶于水溶液的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OH溶于时放出热量。
溶解时同时有溶质分子或离子扩散过程(吸收热量)和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放出热量)两个过程,因此:
吸热﹥放热溶液温度降低
吸热﹤放热溶液温度升高
吸热﹦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课外拓展】生活的实践:将家中的日用品溶于水,继续探究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板书】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叙述】通过生活我们知道金属能导电,为什么?
教学重点: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溶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用具:食盐、硝酸铵、氧化钙、烧杯、钥匙、水、玻璃棒等多媒体
教学过程
备注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1、复习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
1、凡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是均一、透明、无色的混合物。
【提问】溶质溶解时常伴随着温度的改变,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温度发生了改变?
【实验探究5】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硝酸铵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氯化钠固体的试管外壁温度是升高还是降低?
【提问】溶质溶解过程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放热或吸热?什么情况下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特点:不均一、不稳定
【设问】乳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能否举出几个例子?
1.用洗衣粉洗衣服。
2.用洗发水洗头。
3.洗餐具时加入洗洁精效果较好。
4.洗餐具时加入洗洁精效果较好。
【讨论】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二者的原理相同吗?
——前者是油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后者是乳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