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近50a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近50a华北地区冬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
基 金项 目 : 国家 重 点 基 础 研 究 发 展 规 划 项 口 G1 9 0 0l 8 40 ~ 9 9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友 姝 ( 7 一 , , 疆 乌 鲁 木 齐 人 , 士 . 张 1 6)女 新 9 硕
月 , 本 文 中冬 季 共 有 4 。文 中华 北 地 区 的代 表 站 是 根 据 “ 五 ” 中 之 重 项 目执 行 组 提 出 故 9a 九 重 的方案选定 的, : 德 、 京 、 即 承 北 天津 、 家 庄 、 州 、 台 、 阳 、 台 、 岛 、 坊 、 南 、 石 德 邢 安 烟 青 潍 济 临沂 、 荷
中图 分 类 号 :4 3 1 P 6 . 文献标识码 : A
2 O世 纪 8 O年 代 以来 , 球 气 候 变 暖 。 不 仅 引起 气 象 学 家 的注 意 , 府 部 门 及 公 众 对 气 全 这 政 候 变 化 的 关 注 也 与 日俱 增 。对 于 这 一 问 题 , 国学 者 从 不 同 角度 作 了 大 量 研 究 , 各 并取 得 了许 多 有 意 义 的 成 果 。I C 于 1 9 P C 9 5年 对 近 1 0a全 球 的气 温 变 化 事 实 作 出评 估 一 认 为 全 球 增 暖 趋 O , 势为 03 . C~ 0 6 . C( 1 0a 。我 国学 者 林 学 椿 等 一 的 研 究 表 明 , 国 的年 平 均 温 度 的 变 化 每 O ) 纠 中 与 北 半 球 年 平 均 温 度 变 化 基 本 一 致 , 也 存 在 几 点 较 大 的 差 异 , 国现 代气 候 变 暖 主 要 表 现 在 但 我 冬 季 。屠 其 璞 等 对 中 国近 1 a年平 均 气 温 变 化 的 区域 特 征 进 行 研 究 , 为 我 国 年 平 均 气 温 1 7 认 可 以分 为 8个 变 化 区 , 一 个 区都 有 升 温 趋 势 , 北 的 升 温 幅 度 大 约 为 1 1 / 1 0a 。 每 华 . (O ) 过 去 有 关 气 温研 究 方 面 的 文 章 很 多 , 大 多 要 么 研 究 全 国 范 围_ , 么 是 年 平 均 温 度 。。 但 2 要 ] 我 国气 温 变 化 情 况 十分 复 杂 , 区域 性 和 季 节 性 特 征 十 分 明显 , 北 地 区气 温 变 化也 有 自身 特 其 华 点 , 别 是 近 年 来 的 暖 冬 和 酷 夏 非 常 引 人 注 目 。华 北 地 区资 源 丰 富 , 口众 多 , 济 发达 . 我 特 人 经 是 国 小 麦 、 花 等农 作 物 的主 产 区之 一 , 是 首 都 北 京 所 在地 , 重 要 性 不 言 而 喻 。 以 对 该 地 区 3
正安地区5a最高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正安地区5a最高气温变化特征分析摘要:本文利用1961~2010年正安县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滑动平均、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正安县近50a来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以及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
结果表明:正安县年平均最高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0年后期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到21世纪后,气温上升趋势有所减缓。
50a年平均最高气温存在着24a、8~10a、3~5a的周期变化。
高温日数的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波动较大。
高温过程出现在6月下旬到9月上旬,一般高温过程7月最多,中等高温过程均出现在7和8月,强高温过程只出现在8月,最长高温天数为14d。
关键词:最高气温;高温日数;高温过程中图分类号:p468.021 文献标识码:a引言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学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指出,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4次波动,总体为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百年来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1],增温主要发生在冬季和春季[2]。
到21世纪末,包括我国在内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未来100a升温幅度最大,其中北半球将增加3.5~7.0℃,中国的气温将上升4.0~9.0℃[3]。
正安县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紧靠重庆市,天气情况与拥有四大火炉之称的重庆天气相似,常常出现高温酷热天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旱涝、寒暑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活、工作和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利用线性方程、滑动平均、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正安县50a来最高气温变化特征作初步分析,希望能为城市建设、能源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本文所用资料为国家基本气象站正安站1961~2010年的逐日极端最高气温。
采用线性拟合方法进行倾向分析[4]。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提取50a 来年平均最高气温变化周期。
并使用滑动平均来平滑要素的基本变化趋势[5]。
平顶山地区自然地理及环境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平顶山市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
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
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
西部鲁山县的尧山主峰海拔2153.1米,东部平原部分地区海拔不足70米。
全部土地面积中山区占13%,丘林占63%,平原占24%。
[14]西部以山地为主,多数山峰海拔500米—1000米,部分山峰海拔在1000米—1600米,最高山峰是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主峰玉皇顶,海拔2153.1米。
东部以平原为主。
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
从南北看,大体有三列呈北西—南东展布的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
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低山,南部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
北部夹北汝河冲洪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洪积平原。
其海拔大多在300米—700米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
[15]气候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北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冬冷夏热,年温差大,降水量小,四季分明。
由于受季风影响,冬季盛吹北风,空气干燥,雨雪偏少,夏季盛行偏南风,降水多而集中,秋季雨量减少,随着冬夏季环流转换,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宝丰县、叶县偏高,其余县(市)正常;降水量偏少;日照正常。
冬季平均气温郏县、宝丰县、叶县正常,其余县(市)偏低;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均为历年同期最少值。
平顶山市年降水量在612毫米—1287毫米之间,自北向东南逐渐递增。
[16]水文平顶山市境内河流众多,均属淮河流域沙颍水系。
水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由降水补给,故在时空分布上非常不均匀。
全市多年地表径流量为15.66亿立方米,地下水水储量为7.8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8.34亿立方米。
各类水库170座,年均水资源总量30亿立方米。
[17]自然资源编辑播报水资源平顶山市白龟山平顶山市地处淮河流域上游,分属于颍河、洪汝河两个水系。
自北向南流经该市的主要河流有颍河水系的北汝河、沙河、澧河、甘江河,洪汝河水系的滚河。
近50a河套地区东部≥10℃积温的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3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 院, 江苏
南京
2 1 0 0 4 4 )
摘
要: 利用河套地 区东部 宁夏 2 2个气象 台站 4~1 0月逐 日平 均气温 资料 , 统 计分 析了该 区域 ≥1 0
℃积温 的时空演变及初 日、 终 日的变化特征 , 采用复 Mo r l e t 小波分 析方法 和 Ma n n—K e n d a l l 突变检测
增 温尤 其 明 显 , 其 中北 方 增 温 比 其 它 地 区 更 为 显
l O 积 温及 初 日、 终 E t 等 的变 化 特 征 进 行 诊 断 分 析, 以期 为 河套地 区东 部各 地 充 分 利 用气 候 资源 指 导农业 生产 、 调整 农业 结构 、 开展 精细 化种 植 区划提 供 决策 依据 。
第3 l卷
第 3期
干 旱 气 象
J o u r n a l o f A r i d Me t e o r o l o g y
Vo1 _ 31 No . 3 S e p t , 2 01 3
2 0 1 3年 9月
李艳春 , 杨建玲 , 苏 占胜 , 等. 近5 O a 河套地 区东部 > /1 0℃积温的演变特征及 成因分析 [ J ] . 干旱气象 , 2 0 1 3 , 3 1 ( 3 ) : 5 1 1
i s s n. 1 0 0 6—7 6 3 9( 2 01 3)一03—0 51 l
近5 0 a河 套 地 区东 部 ≥1 O o C积 温 的演 变 特 征 及 成 因分 析
李 艳 春 , 杨 建玲2, 苏 占胜 , 李欣 润
( 1 . 宁夏气象台 , 宁 夏 银 川 7 5 0 0 0 2 ; 2 . 宁夏 气 象 防灾 减 灾 重 点 实 验 室 ,Βιβλιοθήκη 宁夏 银川 7 5 0 0 0 2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
河南省近50年来最高/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分析郭志君(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 475004)摘要:为了解河南省气温和日照的特征及变化情况,本文采用气候学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观测站点1960~2012年间逐月最高气、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等方面的数据资料,主要运用线性倾向法,较详细地分析了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年均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的特征及趋势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在近50年来,河南省年均最高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在1966年(21.1℃)达到最高值,最低值为1964年(18.3℃),且四季最高气温的变化幅度为春>夏>秋>冬。
年均最低气温总体上也呈现增加趋势,在2007年达到最高(11.0℃),1969年为最低(8.6℃),且四季最低气温增加幅度为春>冬>夏>秋。
年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较为明显,下降率为8.5h/a,四季年均日照时数下降幅度为夏>秋>冬>春。
而年均最高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显著低度相关,年均最低气温与日照时数呈极其显著的高度相关。
关键词:河南省;气温;日照时数;变化分析1 前言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气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通常气候用来表明日、月、季、年或者更长时间气象特征的平均状态,是该时间段内各种天气的综合表现,用以指出某个区域冷、暖、干、湿等基本特点。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全球环境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气候变化更加显著。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数据的显示,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全球气温升高了0.4-0.8℃,这样的增加趋势在人类的历史中也是罕见的,而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人类的活动。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高温热浪等极端气候,而这些极端气候所造成的灾害会给全球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带来明显的伤害。
近些年来,气候事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近50年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刘勤;严昌荣;张燕卿;杨建莹;郑盛华【摘要】利用黄河流域54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气象数据,探讨近50a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总体表现为上游地区增多、中游地区减少的特点.春季上游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秋季中游显著减少,冬季全流域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其中下游增幅最大.年内降水量显著增加的时段主要集中在1-3月和12月;(2)黄河流域气温变化呈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平均最低气温变化对平均气温升高的贡献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全流域均表现为冬季增幅最大,夏季和秋季则为流域上游增幅最大.月平均气温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高,月最高气温显著增加的站点比例最小,且均集中在2月.(3)全流域冬季出现暖湿化趋势,春季上游出现暖湿化趋势,而秋季中游出现暖干化趋势.%The vari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s analyzed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at 54 metrological stations during 1961 - 201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in upper and decreased in middle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he precipitation increased in upper in spring, decreased in midlist in autumn, and increased during whole winter, especially from January to March, and December. Temperature increased, but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changed non-symmetrically. Annual maximum, mean and minimum temperature increased with an amplitude peak in winter in whole basin, which increased obviously in summer and autumn. The increase rate of monthly mean temperature was highest, followed bymonthly minimum temperature. It tended to warming-wetting during winter in whole basin and same in upper during spring, warming-drying in autumn in middle stream.【期刊名称】《中国农业气象》【年(卷),期】2012(033)004【总页数】6页(P475-480)【关键词】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黄河流域【作者】刘勤;严昌荣;张燕卿;杨建莹;郑盛华【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62大量观测结果证实,近百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成为事实[1-2]。
平顶山市1961—2009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平顶山市1961—2009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摘要利用平顶山市1961—2009年蒸发量及温度、日照时数、风速、水汽压等资料,初步分析了平顶山市蒸发量的年代(际)、年、季、月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
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年代、年、季和月蒸发量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夏2季,其中6月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有温度、日照、风速、水汽压等,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水汽压呈负相关,它们是造成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
AbstractBased on evaporation and temperature,sunshine duration and wind speed,vapor pressure and other materials in pingdingshan from 1961 to 2009,the analysis have been made about the inter-annual,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tendency and factors causing of evaporative capacity var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r-annual,annual,seasonal and monthly evaporative capacity showed the decreasing trend mainly in spring and summer and the most sensitive month was June.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 evaporative capacity changes were temperature,sunlight,wind speed,vapor pressure and so on,evaporative capacity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unshine duration and average wind speed,but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vapor pressure,this showed that they were the main factors causing evaporative capacity variation.Key wordsevaporative capacity;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influence factors;Pingdingshan Henan;1961-2009随着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大范围气候异常现象不断出现,气候变化已成为国内外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平顶山的气候特点类型是什么
平顶山的气候特点类型是什么平顶山的气候特点类型是什么平顶山境内丛林叠嶂,山峦起伏,有国家5A级石人山(尧山)风景旅游区、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白龟山风景旅游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昭平湖风景旅游区。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平顶山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平顶山的气候特点平顶山市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暖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风向以偏南、西北、东北风最多,春夏盛刮偏南风,秋冬盛刮偏北风,常有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入侵。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
这一带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全市年总日照时数为1800~2200小时。
年平均气温在14.8~15.2℃之间;极端最低气温为-11.3℃,极端最高气温为38.1℃。
无霜期214~231天,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全市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左右。
平顶山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北临许昌,南接南阳。
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以中心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
全境东西长150公里,南北宽140公里,总面积8802平方公里。
中心市区位于北纬33°40′至33°49′,东经113°04′至113°26′,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7公里,面积421.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
东部以平原为主。
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
从北往南看,大体有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
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
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
近50a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
近50a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刘晓冉;程炳岩;杨茜;郭渠;张天宇【摘要】利用三峡库区35个台站1961-2010年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首先定义不同台站的极端降水量阈值,统计各站近50 a逐年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进而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最主要空间模态是主体一致性,同时存在东西和南北相反变化的差异.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可分为具有不同变化特点的5个主要异常区.滑动t检验表明,三峡库区西南部区代表站巴南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74年后发生了一次由偏多转为偏少的突变,北部区代表站北碚在1981年后和1993年后分别发生了由偏少转为偏多和由偏多到偏少的突变,中部区代表站武隆在1984年后发生了一次由偏多转为偏少的突变.结合最大熵谱和功率谱分析表明,近50 a来各分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周期振荡不太一致,三峡库区东北部区代表站宜昌、北部区代表站北碚和中部区代表站武隆分别存在5、2.4和8.3a的显著周期.%Based on the daily precipitation data in flood season(from May to September) in 1961 -2010 from 35 stations over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threshold value for all stations are determined firstly, then the frequency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the flood season are counted and their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Consistent a-nomaly distribution is the main spatial model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frequency in flood season over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frequency is complex with anomaly difference between in the south and west, and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which canbe divided into five main regions. The moving t-test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are abrupt changes of Banan in 1974, Beibei in 1981 and 1993 , and Wulong in 1984 for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frequency. The Maximum Entropy Spectral and Estimation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eriodic oscillations of these regions are not consistent in recent 50 a. The distinct periodic oscillation of the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frequency of Yichang, Beibei and Wulong is 5 , 2.4 and 8.3 a, respectively.【期刊名称】《湖泊科学》【年(卷),期】2012(024)002【总页数】8页(P244-251)【关键词】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时空变化;旋转主成分【作者】刘晓冉;程炳岩;杨茜;郭渠;张天宇【作者单位】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401147;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重庆市气候中心,重庆401147【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高温、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和危害越来越大,全球变暖背景引发的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增强趋势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其频率和强度的变化是导致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受到专家学者和社会的普遍关注[1-3].有研究表明强降水事件在欧洲[4]、美国[5]、印度[6]等国家和地区有所增加.Gao等[7]对东亚地区的气候模拟表明在二氧化碳倍增的情况下,暴雨雨日将增加[7].许多学者对近50 a中国的极端降水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的极端降水变化态势与全球的态势基本一致,但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8-10]和季节变化[11]特点.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的微量雨日普遍减少,但大暴雨日事件增多[12-14].鲍名等[15]对中国暴雨年代际变化的研究发现,长江流域暴雨有增多的趋势,华北地区暴雨则有减少的趋势.翟盘茂等[16]提出了定义极端值和极端阈值的方法,研究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的变化.翟盘茂等[17-18]还指出中国降水强度普遍趋于增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西北地区的极端强降水事件增多趋势明显,华北地区虽然极端降水事件频数明显减少,但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仍有所增加.Tang等[19]研究了中国持续强降水事件的气候特征,对其频数、强度和雨带等进行归类.闵屾等[20]分析了中国极端降水事件区域性和持续性特征,发现长江以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区域性与持续性均较好,容易导致区域性洪涝灾害发生.王志福等[21]分析了中国不同持续时间的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指出持续2 d以上极端降水事件在长江中下游流域、江南地区和高原东部有显著增多和增强的趋势,而在华北和西南地区有减少和减弱趋势.还有很多学者着重研究了我国各流域的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22-26].三峡库区位于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结合部,西起重庆江津,东至湖北宜昌,全长600 km,为跨长江两岸数公里的狭长区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举世瞩目,三峡库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屏障和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三峡库区的区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科学问题[27].近些年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三峡库区的气候变化规律方面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学者们对三峡库区的基本气候特征[28-29]、气象灾害变化趋势[30]以及未来21世纪库区的气候变化预估[31-32]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对开展三峡库区的气候变化适应措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目前对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规律还缺乏深入认识,本文利用百分位阈值定义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并分析其发生频次的时空变化特征,这对于三峡库区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参考意义.在我国通常把日降水量超过50 mm的降水事件称为暴雨,日降水量超过25 mm 的降水事件称为大雨.事实上,不同地区气候的地域差异明显,这类绝对阈值在各个地区之间缺乏可比性.目前,国际上气候极值变化研究通常选择某个百分位作为阈值定义极端气候事件[2-6].本文利用三峡库区35个台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首先把各站逐年汛期5-9月的日降水量序列第95个百分位值的平均值定义为该站极端降水事件的阈值,当该站某日降水量超过这一阈值时,称该站发生极端降水事件[16].降水量第95个百分位值的计算方法采用Bonsal概率法[3],即把降水量序列按升序排列为:某个值小于或等于xm的概率为:式中,m为xm的序号,n为降水量序列(含无降水日)的长度,第95个百分位值就是指P=95%所对应xm的值.在确定各站极端降水事件阈值的基础上,计算三峡库区各站1961-2010年逐年的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旋转主成分分析(RPCA)[33]法分析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整体异常空间分布和局地异常敏感区.利用滑动t检验、最大熵谱和功率谱等方法[33]分析各异常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三峡库区东、西部地区极端降水量阈值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库区东部地区的阈值相对较大,大部分地区在32.5 mm以上,最大值位于湖北的鹤峰,达40.7 mm;库区西部阈值相对较小,均在30 mm以下,最小值位于重庆的丰都,仅26.6mm(图1a).三峡库区各站极端降水量阈值均小于暴雨的标准阈值50 mm/d.三峡库区近50 a平均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表明,发生频次自西北向东增加,大体呈东多西少的分布特征,库区西北部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在7.0d/a以下,最少为重庆的梁平,为6.8 d/a.库区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高在7.2 d/a以上,最多为湖北的秭归,达8.0 d/a(图1b).通过对三峡库区35个台站1961-2010年的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进行主成分和旋转主成分分析,得到的载荷向量(LV)和旋转载荷向量(RLV)能够较好地反映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空间异常分布特征.旋转前后主成分和旋转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表明,旋转后各分量的方差贡献比旋转前要均匀分散,除第1个分量的方差贡献减小外,其它分量旋转后均增加,同时某些分量方差贡献大小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这是因为旋转后各分量的物理意义着重表现空间的相关性分布特征,相应的方差贡献只集中在某一较小的区域,使其它区域的方差贡献尽量减小,着重把整个计算范围的方差贡献集中到前几个主成分上(表1).下面给出前3个载荷向量场,它们对应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40%,以揭示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整体空间异常结构.第一载荷向量场(图2a)在整个三峡库区为同一符号的正值区,而且这一空间异常分布对应的主成分对总体方差的贡献达35.48%,库区东南部为载荷向量的高值区,其中心最大值位于湖北的宣恩,达0.76,而库区西南部为低值区,其中心最小值位于重庆的南川,仅为0.35.这表明尽管三峡库区地形复杂,但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空间分布还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主要的空间模态是主体一致性.第二载荷向量场(图2b)揭示了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在库区东、西部反位相变化的分布特征,108°30'E以东的库区东部为载荷向量正值区,中心位于湖北的长阳,为0.48;库区西部为负值区,中心位于重庆的巴南,为-0.65.这种分布突出反映了三峡库区东部极端降水事件偏多(少),则西部极端降水事件偏少(多)的特点.第三载荷向量场(图2c)反映了三峡库区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南北差异.库区南部为正值区,中心位于重庆的黔江,为0.51;库区北部为负值区,中心位于重庆的云阳,为-0.43.这种分布突出反映了三峡库区的南部极端降水事件偏多(少),则北部极端降水事件偏少(多)的特点.从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总体空间异常结构可以看出,库区极端降水变化比较复杂,存在着明显的东西或南北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库区各地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局地特点,在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取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63.21%)及对应的载荷向量进行旋转,按旋转载荷向量(RLV)绝对值>0.5的高载荷区基本布满全区来考虑,得到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5个主要空间异常区.三峡库区东北部区,主要包括湖北的西北部,旋转载荷向量RLV1的中心在湖北的宜昌,为0.77(图3a);三峡库区西南部区,主要包括重庆的西南部,旋转载荷向量RLV2的中心在重庆的巴南,达-0.81(图3b);三峡库区东南部区,主要包括重庆的东南部和湖北的西南部,旋转载荷向量RLV3的中心在湖北的来凤,达0.83(图3c);三峡库区北部区,主要包括重庆的中北部和东北部,旋转载荷向量RLV4的中心在重庆的北碚,为-0.66(图3d);三峡库区中部区主要包括重庆的中南部,旋转载荷向量RLV5的中心在重庆的武隆,为0.74(图3e).旋转载荷大值区基本没有重叠之处,它们将三峡库区汛期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基本分为5个区域(图3).这5个区是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异常最敏感的区域,做好上述几个类型区域极端降水事件的分析,就抓住了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长期变化的关键.某空间点的旋转载荷向量RLV值实际上表示对应的旋转主成分与该点要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同属于某一高载荷区内点具有较高的相关,而属于不同类型区的点之间的相关性则较差,因此可以取各异常区RLV值最大的站为代表站分析该异常型的时间变化特征.各代表站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逐年变化表明(图4),三峡库区东北部区代表站宜昌的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年际波动明显,在1970s前期、1970s后期至1980s前期、1990s中期至2010s处于相对偏多期,其它时段整体处于相对偏少期,1990s以来有增加趋势.近50 a,宜昌汛期极端降水事件最多发生在1973 年达 14 d,1966、1977、1981、1991、2001 年相对较少,均为 2 d.三峡库区西南部区代表站巴南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70s前期、1980s中期和1990s中期处于相对偏多期,其他时段整体处于相对偏少期,尤其是1990s后期以来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事件最多发生在1998年,达16 d,2006 年最少,为2 d.三峡库区东南部区代表站来凤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60s前期、1960s后期到1980s中期和1990s后期处于相对偏多期,其他时段整体处于相对偏少期,1990s后期以来呈减少趋势,极端降水事件最多发生在1983年达20 d,1961和1985年最少,均为2 d.三峡库区北部区代表站北碚的极端降水事件在1960s中期、1980s到1990s前期和2010s中期处于相对偏多期,其他时段整体处于相对偏少期,极端降水事件最多发生在1985年,为13 d,1961和1975年最少,均为2 d.三峡库区中部区代表站武隆的极端降水事件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1960s中期到1980s中期以及2010s中期处于相对偏多期,1980s后期以及2010s前期处于相对偏少期,极端降水事件最多发生在1975年,达16 d,1986、1993 和2002 年最少,均为2 d.为了进一步了解近50 a各分区代表站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长期变化趋势,分别计算其气候倾向率和趋势系数(表2).宜昌和北碚表现为增多趋势,增多的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32 d/10 a和0.23 d/10 a;巴南和来凤均表现为很弱的减少趋势,减少率分别为-0.08 d/10 a和-0.06 d/10 a,武隆减小趋势比较明显,减少率为0.41 d/10 a.由此可见,尽管各异常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年际变化特征不太一致,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三峡库区东北部区代表站宜昌和北部区代表站北碚表现为很弱的增加趋势,三峡库区西南部区代表站巴南和东南部区代表站来凤表现为很弱的减少趋势,三峡库区中部区代表站武隆则表现为相对较大的减少趋势.利用滑动t检验法(子序列长度n1=n2=10 a)对各代表站汛期极端降水事件频次进行突变检验(图5),宜昌与来凤没有检测出突变点(图略),巴南极端降水事件t统计量在1974年的正值达到0.05显著性水平,说明1974年以前极端降水事件偏多,1974年以后偏少,在1974年后发生了一次由偏多转为偏少的突变.北碚极端降水事件t统计量在1981年的负值和1993年的正值达到了0.05显著性水平,说明1981年后发生了由偏少转为偏多的突变,在1993年后又发生了由偏多到偏少的突变.武隆极端降水事件t统计量在1984年的正值远超过0.05显著性水平,说明1984年后发生了一次由偏多转为偏少的突变.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时间序列的周期信号具有分辨率高的优点,尤其适用于短时间序列.下面采用最大熵谱结合功率谱分析的方法分析三峡库区各分区汛期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变化周期,当最大熵谱分析提取出的周期与功率谱方法分析的周期一致时,则认为该周期是其主要周期且是可信的.各代表站汛期极端降水事件的最大熵谱和功率谱密度变化曲线表明(图6),宜昌极端降水事件最大熵谱存在5.0 a 的主峰值和2.1 a的次峰值,功率谱的主周期为5 a且超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白噪声标准谱,这表明宜昌极端降水事件存在显著的5 a周期的变化,而功率谱的2.1 a的次周期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巴南汛期极端降水事件最大熵谱存在2 a 的峰值,但功率谱没有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周期不明显.来凤极端降水事件最大熵谱存在3.8 a的峰值,但也不显著.北碚极端降水事件最大熵谱存在5 a的主峰值和2.4 a的次峰值,而功率谱分析表明5 a的周期不显著,2.4 a的周期通过了0.0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武隆极端降水事件最大熵谱存在8.3 a的主峰值,以及4.2 a和2.4 a的次峰值,功率谱分析表明8.3 a周期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他周期不显著.因此,近50 a来各异常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频次的周期振荡不太一致,宜昌、北碚和武隆分别存在5、2.4和 8.3 a的显著周期.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近50 a三峡库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增减趋势不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但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形特征,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因此,今后仍需要探讨库区极端降水事件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联,研究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的成因机制.【相关文献】[1]Meehl GA,Karl T,Easterling DR et al.An introduction to trends in extreme weather and climate events:Observations,socioeconomic impacts,terrestrial ecological impacts,and model projections.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0,81(3):413-416.[2]Frich P,Alexander LV,Della-Marta P et al.Observed coherent changes in climatic extremes 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Climate Research,2002,19:193-212.[3]Bonsal BR,Zhang X,Vincent LA et al.Characteristics of daily and extreme temperature over Canada.Journal of Cli mate,2001,14(9):1959-1976.[4]Tank AMGK,Konnen GP.Trends in indices of daily temperature and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Europe,1946-99.Journal of Climate,2003,16(22):3665-3680.[5]Karl TR,Knight RW.Secular trends of precipitation amount,frequency and inten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1998,79(2):231-241.[6]Goswami BN,Venugopal V,Sengupta D et al.Increasing trend of extreme rain events over India in a warming environment.Science,2006,314(5804):1442-1445.[7]Gao XJ,Zhao ZC,Giorgi F.Changes of extreme events in regional climate simulation over East Asi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19(5):927-942.[8]Han H,Gong DY.Extreme climate events over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last 50years.Geographical Sciences,2003,13(4):469-479.[9]Zhai PM,Sun AJ,Ren FM et al.Changes of climate extremes in China.Climatic Change,1999,42:203-218.[10]潘晓华,翟盘茂.气候极端事件的选取与分析.气象,2002,28(18):28-31.[11]陈海山,范苏丹,张新华.中国近50 a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的季节性差异.大气科学学报,2009,32(6):744-751.[12]Qian WH,Lin X.Regional trends in recent precipitation indices inChina.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2005,90:193-207.[13]Qian WH,Fu JL,Yan ZW.Decrease of light rain events in summer associated witha warming environment in China during 1961 -2005.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2007,34(11):L11705.[14]钱维宏,符娇兰,张玮玮等.近40年中国平均气候与极值气候变化的概述.地球科学进展,2007,22(7):673-683.[15]鲍名,黄荣辉.近40年我国暴雨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大气科学,2006,30(6):1057-1067. [16]翟盘茂,潘晓华.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地理学报,2003,58(增刊):1-10.[17]Zhai PM,Zhang XB,Wan H et al.Trends in total precipitation and frequency of daily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China.Journal of Climate,2005,18(7):1096-1108. [18]翟盘茂,王萃萃,李威.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的观测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3):144-148.[19]Tang YB,Gan JJ,Zhao L et al.On the climatology of persistent heavy rainfall events in China.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6,23(5):678-692.[20]闵屾,钱永甫.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区域性和持续性研究.水科学进展,2008,19(6):763-771.[21]王志福,钱永甫.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频数和强度特征.水科学进展,2009,20(1):1-8. [22]Su BD,Xiao B,Zhu D et al.Trends in frequency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China:1960 -2003.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2005,50(3):479-492.[23]Zhang Q,Xu CY,Zhang ZX et al.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precipitation maxima during 1960 -2005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possible association withlarge-scale circulation.Journal of Hydrology,2008,353(3/4):215-227.[24]闵岫,刘建.鄱阳湖区域极端降水异常的特征及成因.湖泊科学,2011,23(3):435-444. [25]李斌,李丽娟,李海滨等.1960-2005年澜沧江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地理科学进展,2011,30(3):290-298.[26]余敦先,夏军,张永勇等.近50年来淮河流域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及统计特征.地理学报,2011,66(9):1200-1210.[27]蔡庆华,刘敏,何永坤等.长江三峡库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报告.北京:气象出版社,2010.[28]王梅华,刘莉红,张强.三峡地区气候特征.气象,2005,31(7):67-71.[29]陈鲜艳,张强,叶殿秀等.三峡库区局地气候变化.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47-51.[30]陈鲜艳,张强,邹旭恺等.近几十年三峡库区主要气象灾害变化趋势.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3):296-300.[31]刘晓冉,杨茜,程炳岩等.三峡库区21世纪气候变化的情景预估分析.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1):42-47.[32]张天宇,程炳岩,范莉等.21世纪三峡库区中雨以上日数的情景预估.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19(Z2):80-87.[33]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第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57-124.。
近50a开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近50a开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近50a开封市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利用开封市气象观测站1957-2007年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近50 a 气候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开封市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春季气温呈波浪式平缓上升,夏季气温略有下降,秋季气温缓慢上升,冬季气温上升明显;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际波动大,夏季降水呈上升趋势,冬春降水变化不明显,秋季降水下降明显;历年大风日数呈V型上升趋势,夏季上升明显,秋冬两季略有下降;年平均大雾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2000年后日照时数下降明显.
作者:张德汴张明周李柯星霍继超喻谦花鲁建立王其英李庆陈光华 Zhang Debian Zhang Mingzhou Li Kexing Huo Jichao Yu Qianhua Lu Jianli Wang Qiying Li Qing Chen Guanghua 作者单位:张德汴,李柯星,霍继超,喻谦花,鲁建立,王其英,李庆,陈光华,Zhang Debian,Li Kexing,Huo Jichao,Yu Qianhua,Lu Jianli,Wang Qiying,Li Qing,Chen Guanghua(开封市气象局,河南,开封,475004) 张明周,Zhang Mingzhou(林州市气象局,河南,林州,455000)
刊名:气象与环境科学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32(z1) 分类号:P467 关键词: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降水特征分析——以成都近30年降水数据为例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降水特征分析——以成都近30年降水数据为例刘俊宏1,2 卢会国3,4 韩梦31. 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72;2. 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72;3.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25;4. 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225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效益成为关键。
本文是基于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简称“天擎”)所共享的数据、接口,结合成都地区的地理位置,选取15个气象台站,对其近30年降水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得到降水折线趋势图,并用M-K检验法对其进行纠正,从而得到成都地区近3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及分布特征,可为成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精准参考及有效助力。
关键词 大数据云平台;降水量;特征分析;变化趋势;空间分布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nfall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Big Data Cloud Platform——Example ofPrecipitation Data in Chengdu in Past 30 YearsLiu Jun-hong1,2, Lu Hui-guo3,4, Han Meng31. Sichuan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Center, Chengdu 610072, Sichuan Province, China;2. Heavy Rain and Drought-Flood Disasters in Plateau and Basi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72,Sichuan Province, China;3. College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610225, Sichuan Province, China;4. CMA Key Laboratory of Atmospheric Sounding, Chengdu 610225, Sichuan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improving the level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has become the key. Based on the data and interfaces shared by the meteorologicalbig data cloud platform (“Tianqing” for short), combined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Chengdu, 15 meteorologicalstations are selected to integrate and process their precipitation data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un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model is used for fitting to obtain a precipitation line trend chart, and the M-K test method is used for correction, so as toobtain the variation trend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in Chengdu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reby providingaccurate reference and effective assistance for the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Key words big data cloud platform; precipi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change trend; spatial distribution引言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精准的天气预报,其中温度、降水因素对保证农作物健康成长、甚至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和提高农业效益、减少因灾害性天气的损失至关重要。
平顶山一周天气
平顶山一周天气平顶山位于河南省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地方。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平顶山一周的天气情况。
周一:今天是一周的开始,平顶山的天气依然晴朗,阳光明媚。
气温逐渐回升,最高气温达到了25摄氏度。
大家可以选择户外活动,感受阳光的温暖。
周二:平顶山今天的天气有所变化,阴云渐渐增多。
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为20摄氏度。
可能会有间歇性的小雨,大家外出时记得带好雨伞。
周三:今天,平顶山的天空多云,气温进一步下降。
最高气温为15摄氏度,稍微有些寒冷。
建议大家保暖,注意增添衣物。
周四:平顶山今天的天气状况变化较大,早晨可能会有雾霾出现。
气温维持在15摄氏度左右,天空多云。
需要注意的是,天气湿冷,有可能引发感冒,请大家注意保护自己的健康。
周五:平顶山今天的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然而,气温继续下降,最高气温只有10摄氏度。
请大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护。
周六:今天是平顶山的冷冻天气,天空阴沉,气温持续下降。
最高气温只有5摄氏度,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在室外停留时间过长。
周日:本周的天气也将以寒冷收尾。
平顶山的气温仍然非常低,最高气温只有3摄氏度。
天空云量较多,有可能出现小雨雪。
请大家外出时注意防寒保暖,确保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而言之,平顶山一周的天气情况多变,有晴天、阴天、多云、小雨等多种天气。
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大家要注意保暖,做好防寒措施。
同时,天气湿冷容易引发感冒,请大家注意健康状况。
希望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宜人、健康的一周!。
平顶山天气预报30天计划
平顶山天气预报30天计划工作目标1.深度分析平顶山气候特征:通过对平顶山未来30天的天气预报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和描述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包括温度、湿度、风力等关键气象因素的日变化和季节性规律。
2.制定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方案:基于对平顶山未来30天气象条件的分析,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方案,确保农时心中有数,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3.构建市民气象信息服务体系:整合平顶山未来30天的天气预报信息,构建一套面向市民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以提高市民的防灾减灾能力,促进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工作任务1.收集并整理历史气象数据:搜集平顶山过去一年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降雨量、风力等,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2.开展实地气象观测:组织气象观测小组,在平顶山不同区域安装气象观测设备,实时收集气象数据,确保预报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构建并验证气象预报模型:利用收集的历史数据和实地观测数据,结合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构建适用于平顶山的气象预报模型,并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验证和调整,确保模型的精准度。
4.制定市民气象信息服务指南:根据预报模型生成的未来30天天气预报信息,设计并制作面向市民的气象信息服务指南,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发布,确保市民能够及时获取并理解气象信息。
5.组织气象知识普及活动:结合预报信息和气象服务指南,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气象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市民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6.开展气象服务效果评估:在预报周期结束后,收集市民对气象服务的反馈,评估服务效果,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不断提升气象服务质量。
任务措施1.组建专业气象分析团队:从气象部门和科研机构吸纳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气象分析师,确保团队在气候分析和预报方面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
2.采用先进的气象预报技术:引入最新的气象预报模型和算法,如数值预报、人工智能辅助预报等,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平顶山近50 a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平顶山近50 a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李新;陈忠民;李学欣;雷哲;崔树林;刘莎
【期刊名称】《气象与环境科学》
【年(卷),期】2010(033)00z
【摘要】利用平顶山地区7个气象站1957-2008年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直线回归法对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该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夏季气温呈下降趋势,春、秋、冬季为上升趋势;在温室效应作用下,平顶山市区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四季中冬、夏季为增加趋势,春、秋季为减少趋势.高温、低温、暴雨日数呈减少趋势.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李新;陈忠民;李学欣;雷哲;崔树林;刘莎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气象局河南平顶山 467001;河南省气象科研所郑州450003;平顶山市气象局河南平顶山 467001;平顶山市气象局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气象局河南平顶山 467001;河南省气候中心郑州 45000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67
【相关文献】
1.宜宾市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周小明;况源;梁富强
2.近50年昌乐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张爱玲;马英洁;吴冠楠
3.年楚河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次旺;卓玛;次仁卓嘎;巴桑次仁;
洛旦;;;;;
4.卡若拉冰川区域近50a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旦增措杰;卓玛;旦增旺堆;次旺;
5.平顶山近50a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J], 李新;陈忠民;李学欣;雷哲;崔树林;刘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兰店地区近50a暴雨特征分析
普兰店地区近50a暴雨特征分析陶正达;赵晓钰;高燕;庄永富【摘要】s:Based on the data about the rainstorm from the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Pulandian dur⁃ing 1965-2014,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rain in Pulandian is analyzed by trend analysis,waveletanaly⁃sis,Mann-Kendall test and so on.The results have shown the following:The influence of global warming in⁃creased the times of rainstorm happened in Pulandian.The rainstorm happened major in July and August and few in June and Sep. The occurrences of the heavy rain had a change cycle of eight year.By using the 112 times rainstorm's data of the circulation field on 500hPa,three types of circulation field had been found.The cold air moved to south or east,the subtropical high is on the north and the type of saddle field.%该文利用普兰店国家气象观测站1965-2014年暴雨等相关资料,基于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及M-K突变分析等方法对普兰店地区近50a间发生的暴雨进行特征分析。
全球变暖及我国气候变化的事实
1.0
温 度 距 平(℃)
0.0
每世纪以百分数计的趋势 - 50% - 40% - 30% - 20% - 10% 0 +10% +20% +30% +40% +50%
图 2 20 世纪全球陆地年降水趋势( IP CC, 2001)
- 1.0 1860 1880 1900 1920 1940 1960 1980 2000 年份
Key wor ds: climate change ; globe; China; IPCC
中图分类号: P46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1123( 2008) 02- 0028- 03
一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的 事 实
1.全 球 的 温 度 变 化 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在有仪器记 录 的 1860 年 以 来 已 经 表现 出 上 升 的 趋势 ( 图 1) 。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政 府 间 气 候 变化专业委员会) 第三次评价报告中 指出: 自 1861 年至 2000 年, 全球地表 平 均 气 温 上 升 了 ( 0.6±0.2) ℃[2]。20 世 纪可能是近千年中地表增温速率最 大的一个世纪, 90 年代可能是近百年 中最暖的一个十年, 1998 年是同期最 暖 的 一 年 [3]。 据 IPCC 的 第 四 次 评 估 报 告 , 最 近 一 百 年 ( 1906—2005 年 ) 全 球 平 均 地表温度上升了约 0.7℃, 比 2001 年 第 三 次 评 估 报 告 给 出 的 100 年
图 3 中国年平均气温距平(对 1971—2000 年平均值, 资料来源: 王绍武, 2002)
29 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遍 关注 ” 。 中国近百 年 的气 候变化 与 北半 球 的
变 化 趋 势 大 致 相 似 , 暖 只 表 现 在 东 北 、 北 和 西 北 增 华
西 部地 区 , 大约 3 。 以南 地 区 变 冷 。近 5 5N 0 a中 国西部 、 南部地 区 降水量增 加 , 而华北 等地有 减少趋
第 3 3卷
增 刊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Me e r l g c l a d En io m e t l S i n e t o o o i a n v r n na ce c s
Vo . p l 1 33 Su p
S p. e 201 0
21 0 0年 9月
平顶 山近 5 气 温 和 降水 变 化 特征 分 析 0a
中图 分 类 号 :P 6 47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71 8 2 1 增 刊 一0 4 17 4 ( 0 0) 0 4—0 3
\ 赠
引 言
2 0世 纪 8 年 代 以 来 , 球 增 暖 受 到 国 际 社 会 0 全
出 现 在 16 、9 4 , 1 . ℃ 。 平 均 气 温 变 化 大 94 18年 为 39 年
摘 要 :利 用平 顶 山地 区7 气 象 站l 5 -2 0 年 气 温 和 降 水 资 料 , 用 直 线 回 归 法 对 其 变 化 趋 势 进 行 分 析 , 个 97 0 8 采
结 果 表 明 : 5 近 0 a来 该 地 区 气温 呈 上 升趋 势 , 季 气 温 呈 下 降趋 势 , 、 、 季 为上 升 趋 势 ; 温 室效 应作 用 下 , 夏 春 秋 冬 在 平 顶 山 市 区 四 季平 均 气温 均 呈 上 升 趋 势 。 降水 量 总体 呈 上 升 趋 势 , 四季 中冬 、 季 为 增 加 趋 势 , 、 季 为 减 少 趋 势 。 夏 春 秋 高 温 、 温 、 雨 日数 呈 减 少 趋 势 。 低 暴 关键词 : 顶山; 温; 平 气 降水 ; 化趋 势 变
心( 山、 鲁 舞钢 பைடு நூலகம் 本 文 分 析 了平 顶 山近 5 。 0 a气 温 和
降水变化 特征 。
年份晖
图 1 15 9 7— 2 0 0 8年 年 平 均 气 温 变化 曲线
l 资料 和 统 计
统计 资料 来 自平 顶 山所 辖7 气 象 观测 站 ( 个 汝
2 2 季 平 均 气 温 变 化 . 平 顶 山地 区 四 季 平 均 气 温 变 化 趋 势 : 、 、 春 秋 冬
现 周 期 性 振 荡 上 升 。 季 气 温 呈 上 升 趋 势 , 5 冬 近 0a约
0 9 C。 .3 q 最高 值 出现 在 16 年 , 1 . 9 1 为 5 9℃ ; 低 值 最
0. ~ 1 0 6 . 。
2 气 温 变 化 分 析
2 1 年平均气 温 变化 . 对平 顶 山15 - 0 8 各 站气 温 的统 计 结 果表 97 20 年 明 ( ) 近5 平 均气 温 呈波 动 上升 趋 势 , 图1 : 0a 大约2 0 a 一 周 期 , 期 长 于 冷 期 , 平 均 气 温 升 高 了 为 暖 年
州、 县、 丰、 顶 山市、 山、 县 、 钢 ) 郏 宝 平 鲁 叶 舞 气
表 一1 据 , 用一 元 线性 回归分 析 法 , 析 了平顶 数 采 分 山15 - 0 8 9 7 2 0 年的气温和降水 。 季为3 5 , 季为 春 — 月 夏
6 8 , 季 为9 , 季 为 上 年 1 月一本 年 2 。 —月 秋 —1 月 冬 1 2 月
振荡 上升 , 些年 份 出现 突 变 , 季增 温 最 明显 ; 一 冬 夏
季 平 均 气 温 呈 下 降 趋 势 , 年 来 由 于 城 市 化 的 迅 速 近
发展 、 口不 断集 中 , 区存 在 明 显 的温 室效 应 , 人 市 四 季气 温都呈 上升趋 势 , 平 均气 温 比周边 县 区偏高 年
李 新 ,陈 忠 民 ,李 学欣 ,雷 哲 崔树 林 刘 莎 , ,
( . 顶 山 市 气 象 局 , 南 平顶 l 4 7 0 ; . 南 省 气 象科 研 所 , 州 4 0 0 3 河 南 省 气候 中心 , 州 4 0 0 ) 1平 河 I 601 2河 J 郑 5 0 3; . 郑 5 0 3
势 。 顶 山 市 在 3 -3 。 12 13 E 之 间 , 平 3 4 N、 1 - 1 。 正 处 在 南 北 分 界 线 和 东 西 部 中 间 , 内有 三 座 大 型 水 境 库( 平台、 昭 白龟 山 、 漫 滩 ) 河 南 省 两 个 暴 雨 中 石 和
9 7 9 21 6 9 2 1 7 9 2 1 8 9 2 1 9 0 2 0 7 5 l 6 9 7 1 7 9 7 1 8 9 7 1 9 9 7 2 0 2 0
6 O 5 5 5 O 4 5 4 0 3 5
致 分 为 3 阶 段 : 9 7 9 8 呈 上 升 趋 势 ;9 8 个 1 5 —17 年 l7 —
19 年呈下 降趋 势 ;9 3 2 0 年 又呈 上 升趋 势 , 93 19- 0 8 且
增 温 加 快 。
春 季 平 均 气 温 最 低 出 现 在 19 年 , 1 . ℃ , 9 1 为 30
之前 以 6 a为 一 振 荡 周 期 , 0 0 达 最 高 , 1 . 20 年 为 73 c 秋 季平 均 气 温周 期性 差 , 高 出现 在 19 年 , c。 最 9 8 最
低 出现 在 1 6 年 。 季 平 均 气 温 总 体 呈 下 降 趋 势 , 97 夏 17 年前较高 ,90 19 年逐年 下降 ,9 0 90 17 - 9 0 19 年后又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