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格式
一、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格式
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是指由数据采集器处理后,通过通讯接口直接存储到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文件。它是自动气象站与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的接口数据文件。
1、组成
自动气象站采集数据文件由以下文件组成:
2、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为ZIIiiiMM.YYY,简称Z文件,文件名中,Z为指示符;IIiii 为区站号;MM为月份,不足两位时,前面补“0”;YYY为年份的后3位。
⑴Z文件为随机文件,每月一个,记录采用定长类型,每一条记录218个字节,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存盘,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⑵Z文件第一次生成时应进行初始化,初始化的过程是:首先检测Z文件是否存在,如无当月Z文件,则生成该文件,将全月逐日逐时各要素的位置一律存入相应字长的“-”字符(即减号)。
⑶Z文件按北京时计时,以北京时的00分数据作为正点定时数据。
①经度和纬度的分保留两位,高位不足补“0”,如北纬32度02分存“3202”。
②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和观测场拔海高度:保留一位小数,扩大10倍存入。
③自动站型号标识:I型自动站存入“1”、Ⅱ型自动站存入“2”,milos系列自动站存入“3”。
④各传感器标识:有该项目存“1”,无该项目存“0”。
⑤干湿表通风系数Ai值:扩大107倍后存入。例如Ai=0.000667,则存入6670。
⑥版本号:在第1条记录的最后5个字节中写上V3.00,以便版本升级和功能扩展。
⑸Z文件中每一时次为一条记录,每日24条记录。记录号的计算方法:
自动气象站实时数据传输监控方法研究
0 引言
成 地 面 气 象 要 素 数 据 文 件 (_ UR __Ii yy Z S F IIi y y MMd h ・ i_ dh
mmS S SF TM . tZ S t 、 x URF I Ui y y M N d h m mS i yy i ldh ・
_
_ _
自 2 0 以来, 0 2年 云南省建设 了 9 6个 自动气 象站, 实现
~
S u y o e 1 i e D t r n f r i g T c n u o u o a i e t e t t O t d n R a T m a a T a s e r n e h i e f r A t m t c W a h r S a i n q
监控手段 , 人员短缺 , 人员素质相对偏低, 导致实时数据传输
质量不稳定, 限报 、 逾 缺报频繁 出现, 极大地影响了我省实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数据传输及时率, 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了精 细化预 报系统 的研
究、 应用工作 。 如何在 现有基础条件下, 有效监控并保证实时 数据及时传输, 升各级 台站气象预报和服务能力是值 得研 提 究的 问题, 现实 时数 据采集传输 自动监控也将有效解决国 实 家一般站数据传输监控 中存在 的困难 。
—
iy y M M d h S yy d h mm S
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本目录下的所有自动站实时报文数据格式均遵循以下说明;
由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改了文件名规范,但文件内容格式未做更改!
文件名更改参见文件:“附件: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文件名调整方案.doc”
2、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包括正点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和加密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该文件为顺序数据文件,共4条记录,第1条记录为本站基本参数,共34个字节;第2条记录为器测项目,共262字节;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第4条记录为目测项目和天气报、加密天气报有关的编报项目,共134字节,当某观测时间无此条记录内容时,该条记录省略;最后一条记录的后面加上“=<CR><LF>”,表示单站数据结束,其他记录尾用回车换行“<CR><LF>”结束;文件结尾处加“NNNN<CR><LF>”,表示全部记录结束。
⑴第1条记录: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和观测方式共6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
⑵第2条记录共52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
⑶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每分钟2个字节,即1~2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3~4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119~120位为第60分钟的记录;每分钟内无降水时存入“00”,微量存入“,,”,降水量≥10.0mm时,一律存入99,缺测存入“//”。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 A格式
四、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1、总则
1.1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象服务的基础,是我国天气气候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有必要对2001年版的“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简称2001年版A格式)进行补充、修改。
1.2 本格式以中国气象局2003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为依据,对2001年版A格式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将格式命名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作为原“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的2003年版。
1.3本格式由一个站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包括A文件和J文件两个文件,附加信息即2001年版的“气表-1封面、封底V文件”,作为A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本格式涵盖了气表-1的全部内容。
1.4 根据2003年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本格式在2001年版A格式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要素项目;为了更好地表述数据质量,增加了数据质量控制标识。观测数据部分历史资料中的技术规定可参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本格式不再赘述。
1.5 根据2003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本格式将2001年版单要素分钟降水量J 文件更改为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作为A文件的补充,简称J文件。
1.6 2001年版与2003年版A、J格式具体变动内容见附件“2001年版与2003年版格式变动对照表”。
1.7 本格式适用于我国现行各类地面气象台站和不同观测仪器采集的数据。
气象gfs数据文件 格式解析
气象gfs数据文件格式解析
GFS(Global Forecast System)是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开
发的全球气象预报系统。GFS数据文件是该系统生成的气象数据文件,其格式具
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将对GFS数据文件格式进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利用
这些数据。
GFS数据文件采用二进制格式存储,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气象参数和预报模型的
输出结果。为了正确解析这些数据,首先需要了解数据文件的整体结构。GFS数
据文件通常由多个数据记录组成,每个记录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气象参数或模型输出。这些记录之间通过特定的标识符进行分隔。
每个记录由一个记录头和记录内容组成。记录头包含了不同的元数据,如参数
名称、单位、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等信息。记录内容是实际的气象数据,可以是一个二维网格(例如温度、风速等)或三维网格(例如降水、云量等)。
在解析GFS数据文件时,我们需要根据记录头中的元数据来确定数据的含义
和类型。通过读取记录头中的参数名称和单位,可以了解数据的具体含义,从而在使用数据时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应用。
此外,GFS数据文件还包含了时间和空间信息。时间信息用于标识数据的预报
时刻,通常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GMT)表示。空间信息则包括经纬度或网格位置,用于确定数据的地理位置。
在解析GFS数据文件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的解压缩和转换。由于GFS数
据文件通常采用二进制格式存储,我们需要使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来还原数据。此外,数据可能还需进行单位转换,以符合特定分析或应用的需求。
总之,解析GFS数据文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对数据格式、记录结构和
二进制通用气象数据表示格式
二进制通用气象数据表示格式
介绍
在气象学领域,气象数据的表示格式对于数据的存储、传输和分析至关重要。传统上,气象数据通常使用文本格式表示,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二进制通用气象数据表示格式变得越来越受关注。本文将探讨二进制通用气象数据表示格式的优势、应用及一些常见的标准。
二进制格式的优势
相比于文本格式,二进制格式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存储效率高:二进制格式可以更紧凑地存储数据,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
这对于大规模的气象数据集尤为重要,可以减少存储的成本。
2.传输速度快:由于二进制数据的紧凑性,传输的数据量较小,可以减少传
输的时间和带宽要求。这在远程传输和实时数据分发方面尤为重要。
3.数据精度高:二进制格式可以更准确地表示各种气象参数,减少了数据的
丢失和舍入误差。这对于气象数据的分析、模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4.数据访问方便:二进制格式的数据可以更快速、高效地读取和解析,提供
了更方便的数据访问方式。这对于实时监测和快速分析非常有帮助。
二进制格式的应用
二进制通用气象数据表示格式在各种气象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象预报和模型:气象预报和模型对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使
用二进制格式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并减少存储和传输的开销。这对于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气象监测和观测:气象监测和观测需要实时获取大量的气象数据,并进行
实时分析。二进制格式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准确性,使得监测和
观测工作更加高效和可靠。
3.气候研究和分析:气候研究和分析需要处理大规模的历史气象数据。二进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含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含质量控制)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格式(V1.0)
1. 文件名
国家级站单站文件名:
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CCx].txt
国家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Z_SURF_C_CCCC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区域级站单站文件名:
Z_SURF_I_IIiii-REG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CCx].txt
区域级站多站打包文件名:
Z_SURF_C_CCCC-
REG_YYYYMMDDHHmmss_O_AWS_FTM.txt
在文件名中:
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
SURF:固定代码,表示地面观测;
I: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
C: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编报中心代码;
IIiii:测站区站号;
CCCC:编报中心代码;
REG:区域站资料标志,固定代码。区域站资料标志为可选标志,如果文件名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区域级测站观测资料;如果文件名未包含此标志,则表示文件内容为国家级测站(包括基准站、基本站、一般站)观测资料;2012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传输方式调整暂不涉及区域站。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国际时);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AWS: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CCx:数据更正标识,可选标志,对于某测站(由IIiii指示)已发观测数据进行更正时,文件名中必须包含资料更正标识字段。CCx中:CC为固定代码;x取值为A~X,x=A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x=B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x=X。
自动气象站逐分钟数据传输规定
附件2:
自动气象站逐分钟数据传输规定
为满足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对气象资料完整性、时效性和高质量的要求,特制定自动气象站逐分钟数据传输规定。
1上传数据台站
所有国家级自动气象站。
2上传数据内容
自动气象站观测的逐分钟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草温、地温(地面、5-40cm地温)数据。(尽管分钟降水量已随正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上传,为保证该数据文件的完整性,仍包含此要素)
3上传数据文件
3.1 文件名
Z_SURF_I_IIiii_yyyyMMddhhmmss_O_AWS-MM_FTM[-CCx].txt
在文件名中:
Z: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国内交换的资料;
SURF:固定代码,表示地面观测;
I:固定代码,指示其后字段代码为测站区站号;
IIiii:测站区站号;
yyyyMMddhhmmss:文件生成时间“年月日时分秒”(UTC,国际时);
O: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观测类资料;
AWS: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自动气象站地面气象要素资料;
MM:固定代码,表示逐分钟观测资料;
FTM:固定代码,表示定时观测资料;
CCx为资料更正标识,可选标志,对于某测站(由IIiii指示)已发观测资料进行更正时,文件名中必须包含资料更正标识字段。CCx中:CC为固定代码;x取值为A~X,X=A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一次更正,X=B时,表示对该站某次观测的第二次更正,依次类推,直至x=X。
txt:固定代码,表示文件为文本文件。
说明:AWS与MM、FTM与CCx字段间的分隔符为减号“-”,其它字段间的分隔符为下划线“_”。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格式1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格式
一、自动气象站数据接口文件格式设计
自动气象站数据文件需满足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在原自动气象站相关数据文件基本上,并考虑今后功能扩展,以及数据文件的可读性,对原Z文件、FJ.TXT文件的格式做出如下调整,增加了辐射要素数据H文件。
1.Z文件格式调整:
➢原Z文件中每条记录为240个字节,现在每条记录后,增加回车(13)换行(10)符号,即每条记录为242个字节。
➢原Z文件的第一条记录作为文件头,在原定义内容中取消“总辐射遥测登记、净辐射遥测登记、直接辐射遥测登记、散射辐射遥测登记、反辐射遥测登记”,以“-”
填充相应位置;在第236~240位置处写入版本号“V2.00”,以利于今后的版本升级
和功能扩展。
➢原规定的正点数据是在56分采集,现改为00分采集的数据,即00分为正点。
➢原规定的日照采用真太阳时,现改为地方平均太阳时。
2.大风遥测数据文件FJ.TXT格式调整:
➢原来规定存放10条记录,现改为存放20条记录。
➢原FJ.TXT文件每条记录为16个字节,现在每条记录后,增加回车(13)换行(10)符号,即每条记录为18个字节。
3.为适应辐射观测要求,增加了辐射要素数据H文件。
二、基本文件格式描述
根据以上原则,自动气象站接口数据文件由以下文件组成:
三、地面常规要素定时数据文件ZIIIiiiMM.YYY
1. (文件名中“Z”、为指示符、IIiii为站号、MM为月份、YYY为年份的后3位)该文件为随机文件,每月一个,记录采用定长类型,每一条记录242个字节,记录尾用回车换行结束,ASCII字符存盘,每个要素值高位不足补空格。
常见的气象站数据上传方式
常见的气象站数据上传方式
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直接影响着铁路、航空、农业、工业等各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气象数据的获取非常重要。
气象站是一种能自动收集、处理、储存或传输气象信息的装置。气象站采集的气象资料必须及时、迅速、准确地传输到数据的应用部门。目前常用的有有线数据传输方式和无线传输方式两种。
一、有线传输方式
1、RS485传输
在采集器和显示终端间以线缆连接,在短距离的数据传输中性能也是非常可靠。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理论上,RS485的最长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但在实际应用中传输的距离也因芯片及电缆的传输特性而有所差异。
2、以太网数据传输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依靠采集器和显示终端间以线缆连接,与RS485连接不同的是,在采集器通信串口和用户显示终端机串口间增加了光纤链路。
二、无线传输方式
1、GPRS数据传输
GPRS是一种基于分组交换传输数据的高效率方式,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2G迈向3G的过渡产业,是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它特别适用于间断的、突发性的、频繁的、少量的数据传输,也适用于偶尔的大数据量传输。
气象micaps-数据格式
气象micaps-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说明
第一类数据格式:用于地面填图
diamond 1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
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总云量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1 过去天气2 6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船向船速第二类数据格式:用于高空填图
diamond 2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
第三类数据格式:用于通用填图和离散点等值线
diamond 3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线条数等值线值1 等值线值2 ......
平滑系数,加粗线值,裁剪框的点数,经纬度值1,经纬度值2, ...... 单站内容长度总站点数区站号
经度纬度拔海高度量值
第四类数据格式:用于格点等值线
diamond 4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
层次
经度格距纬度格距起始经度终止经度起始纬度终止纬度
X-DIM Y-DIM 等值线间隔等值线起始值终止值平滑系数
加粗线值
第五类数据格式:用于TLOGP和剖面图
diamond 5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
区站号经度纬度跋海高度单站内容长度百帕高度
温度露点风向风速百帕
第六类数据格式:用于传真图
1728 X 2400的点阵文件
文件名按国际电码规定命名
第七类数据格式:用于台风路径
diamond 7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台风名称台风编号
发报中心总项数
年月日时次时效中心经度中心纬度中心最低气压最大风速
七级风圈半径十级风圈半径移向移速
中国气象数据共享数据格式
中国地面资料国际交换站1971-2000年气候标准值数据集
文件名-数据格式对照表
结果文件附表19
结果文件附表20
结果文件附表21
结果文件附表22
结果文件附表23
结果文件附表24
结果文件附表25
结果文件附表26
结果文件附表27
结果文件附表28
结果文件附表29
(累年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
结果文件附表30
结果文件附表31
结果文件附表32
结果文件附表33
结果文件附表34
结果文件附表35
结果文件附表36
结果文件附表37
结果文件附表38
结果文件附表39
结果文件附表40
结果文件附表41
结果文件附表42
结果文件附表43
结果文件附表44
结果文件附表45
结果文件附表46
结果文件附表47
注:
温度级别共20级:分别为(-49.9— -45.0、-44.9— -40.0、-39.9— -35.0、-34.9— -30.0、-29.9— -25.0、-24.9— -20.0、-19.9— -15.0、-14.9— -10.0、-9.9— -5.0、-4.9— 0.0、0.1—5.0、5.1—10.0、10.1—15.0、15.1—20.0、20.1—25.0、25.1—30.0、30.1—35.0、35.1—40.0、40.1—45.0、45.1—50.0℃)
湿度级别共8级:分别为(<30、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
结果文件附表48
结果文件附表49
结果文件附表50
结果文件附表51
结果文件附表52
结果文件附表53
结果文件附表54
结果文件附表55
结果文件附表56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数据文件格式
附录3: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
数据文件格式
目录
1组成 (4)
2采集器存储器数据文件 (5)
2.1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5)
2.1.1文件名 (5)
2.1.2文件形成 (5)
2.1.3文件内容 (5)
2.2土壤水分要素数据文件 (8)
2.2.1文件名 (8)
2.2.2文件形成 (8)
2.2.3文件内容 (8)
2.3气象辐射要素数据文件 (9)
2.3.1文件名 (9)
2.3.2文件形成 (9)
2.3.3文件内容 (10)
2.4海洋观测要素数据文件 (11)
2.4.1文件名 (11)
2.4.2文件形成 (11)
2.4.3文件内容 (11)
2.5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13)
2.5.1文件名 (13)
2.5.2文件形成 (13)
2.5.3文件内容 (13)
3终端微机采集数据文件 (17)
3.1小时数据文件 (17)
3.1.1小时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17)
3.1.2小时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20)
3.1.3小时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23)
3.1.4小时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25)
3.2分钟数据文件 (27)
3.2.1分钟常规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27)
3.2.2分钟土壤水分数据文件 (27)
3.2.3分钟气象辐射数据文件 (28)
3.2.4分钟海洋观测数据文件 (28)
3.2.5自动气象站状态信息文件 (28)
3.3大风数据文件 (29)
3.4分钟采样样本数据文件 (29)
4实时上传数据文件 (29)
4.1实时常规观测数据文件 (29)
4.2小时土壤水分观测数据文件 (29)
4.2.1文件名 (29)
气象 micaps-数据格式
数据格式说明
第一类数据格式:用于地面填图
diamond 1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
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总云量风向风速海平面气压(本站气压) 3小时变压过去天气1 过去天气2 6小时降水低云状低云量低云高露点能见度现在天气温度中云状高云状船向船速
第二类数据格式:用于高空填图
diamond 2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总站点数区站号经度纬度拔海高度站点级别高度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向风速
第三类数据格式:用于通用填图和离散点等值线
diamond 3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层次,线条数等值线值1 等值线值2 ......
平滑系数,加粗线值,裁剪框的点数,经纬度值1,经纬度值2, ...... 单站内容长度总站点数区站号
经度纬度拔海高度量值
第四类数据格式:用于格点等值线
diamond 4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时效
层次
经度格距纬度格距起始经度终止经度起始纬度终止纬度
X-DIM Y-DIM 等值线间隔等值线起始值终止值平滑系数
加粗线值
第五类数据格式:用于TLOGP和剖面图
diamond 5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年月日时次总站点数
区站号经度纬度跋海高度单站内容长度百帕高度
温度露点风向风速百帕
第六类数据格式:用于传真图
1728 X 2400的点阵文件
文件名按国际电码规定命名
第七类数据格式:用于台风路径
diamond 7 屏幕上需显示的内容台风名称台风编号
发报中心总项数
年月日时次时效中心经度中心纬度中心最低气压最大风速
七级风圈半径十级风圈半径移向移速
第八类数据格式:用于城市站点预报
谭小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实时传输方式调整.
2012地面报文传输方式调整实施方案(2)• 2012-4-1 至 10-15 为业务过渡期:–测站只上传新Z格式至省级中心–省级中心通过格式转换提供本地服务–省级中心只传输新Z格式到国家中心–国家中心通过格式转换提供本地服务–CMACast并行广播新、旧格式数据–通知并指导业务应用单位修改数据接口,应用新Z格式数据
2012地面报文传输方式调整实施方案(3)• 2012-10-15 停止格式转换,业务系统直接应用新Z格式–国家级只保留国际交换台站TAC报文格式转换业务–CMACast 停止广播旧格式数据,按节目表广播新Z格式数据
• 软件升级–结合地面观测业务调整工作,升级新一代软件支持新长Z格式,及格式转换功能–获取新一代更新软件包•
ftp://cccc@10.1.72.149:12921/cmss_soft/upcmss2012 0308.bz2 –在cccc-srv1上的/root 下解压,执行更新• # tar xvjf upcmss20120308.bz2 • # cd up_cmss • # ./update.sh –修改完善相关配置• HOST_CONFIG,DIR_CONFIG , base_station.cfg, station.cfg 等
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A格式
四、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格式
1、总则
1.1 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是认识和预测天气变化、探索气候演变规律、进行科学研究和提供气
象服务的基础,是我国天气气候监测网收集的最重要的资料之一。为适应地面气象观测业务
的发展,有必要对2001 年版的“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简称2001 年版A 格式)进行补充、修改。
1.2 本格式以中国气象局2003 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为
依据,对2001 年版A 格式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将格式命名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
件格式”,作为原“全国地面气象资料数据模式”的2003 年版。
1.3 本格式由一个站月的原始观测数据、数据质量控制标识及相应的台站附加信息构成,包
括A 文件和J 文件两个文件,附加信息即2001 年版的“气表-1 封面、封底V文件”,作为A文件的一部分。因此本格式涵盖了气表-1 的全部内容。
1.4 根据2003 年版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本格式在2001 年版A 格式基础上增加了相关
的要素项目;为了更好地表述数据质量,增加了数据质量控制标识。观测数据部分历史资料
中的技术规定可参照“全国地面气象资料信息化基本模式暂行规定”和“补充规定”,本格式不再赘述。
1.5 根据2003 年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规定,本格式将2001 年版单要素分钟降水量J 文件更改为多要素分钟观测数据文件,作为 A 文件的补充,简称J 文件。
1.6 2001 年版与2003 年版A、J 格式具体变动内容见附件“2001 年版与2003 年版格式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格式
本目录下的所有自动站实时报文数据格式均遵循以下说明;
由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改了文件名规范,但文件内容格式未做更改!
文件名更改参见文件:“附件:自动站观测资料传输文件名调整方案.doc”
2、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地面气象要素数据文件
⑴第1条记录:包括区站号、纬度、经度、观测场拔海高度、气压传感器拔海高度和观测方式共6组,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
⑵第2条记录共52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表:
⑶第3条记录为小时内分钟降水量,120个字节,每分钟2个字节,即1~2位为第1分钟的记录,3~4为第2分钟的记录……,如此类推,119~120位为第60分钟的记录;每分钟内无降水时存入“00”,微量存入“,,”,降水量≥10.0mm时,一律存入99,缺测存入“//”。
⑷第4条记录共23个要素值,每组用1个半角空格分隔,排列顺序及长度分配如下
该条记录由相应软件自动形成。某时次不需要观测或编码的项目,相应记录或编码用相应位长的“/”填充,例如:9时无编报云量,编报云量记录为///,不需编云、天编码,则云状编码记录为24个“/”、天气现象编码记录为////,6小时降水量组编6///1。
数据记录单位:直接编码的要素按《GD-01》或《GD-05》规定执行;其他要素遵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存储各要素值不含小数点,具体规定如下表:
存储要求:
①若要素缺测或无记录,除有特殊规定外,则均应按约定的字长,每个字节位存入一
个“/”字符;
②云状位数不足时,高位用“/”补足。风向为方位时,按照方位对应的中心角度记
录,静风时,固定记为PPC。其他要素位数不足时,高位补“0”,例如:气温-1.2℃,
记录为-012。
③各要素的最大(小)值是指前1小时正点至当前时刻内出现的最大(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