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合集下载

政治学原理听课笔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政治学原理听课笔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政治学概论”听课笔记

TOP考研论坛

第一章绪论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特殊的历史现象。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是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通过建立以暴力为基础的国家政权,利用法律这种强制性的手段来调节利益分配,解决社会冲突的活动。

政治学是研究人类政治活动的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政治学说,都是某些阶级的利益和意志的直接反映。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意识形态色彩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的基础之上的学说,它集中地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要求。

第一节政治学研究对象

政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领域,是研究政治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古希腊:城邦,城市国家。

亚里士多德:国家的活动。

中国古代:主要是统治的意思。

古往今来主要分两种观点:(一)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以及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解释。(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一)对政治的解释共分五种:

(1)道德观点,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法律现象,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争夺权力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

(4)"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围绕着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

(二)对政治的本质和含义归纳:

(1)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2)实质:是阶级关系,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性是政治的基本特性。

(3)核心: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的中心问题是国家。

(4)活动:是科学、艺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研究它。

政治学原理 考研重点知识分章节笔记

政治学原理 考研重点知识分章节笔记

第一章

政治权力

权利(rights)与权力(power)的区别:

前者起源较晚,是法治传统、封建社会、特别是个人主义的产物。它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依赖法的保护。权利的概念也一直在发生着演变。后者从人类一有社会生活时即已出现,甚至早于国家。它可以建立在法、合法性的基础上,但法不是它的必要条件。权力首先是一种力,一种暴力,一种强制支配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本质是超时空的,而且变化不是很大。它不要求其他事物的保护,相反,它更多地是保护者。

从制度的角度来讲,政治权力指的是抽象意义上的国家,或具体意义上的国家机构。

从事实的角度看,权力是一种能源、资源、能力,或用经济学的术语,是一种资本。

但更确切地讲,政治权力应被理解为一种关系,它是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另一个人、另一部分人的领导、命令、支配关系。这个意义上的权力强调的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说:“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对某一个人的权力与做某一件事的权力是不同的。所谓做某一件事的权力是指采取某一行动的能力问题,或是物质方面的能力,或是法律意义上的能力(得到法律承认的能力)。做某一件事的能力未必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政治权力的这三种观察角度各有其特点。但我们认为第三种最能够揭示政治权力的内容,反映其实质。归根结底,我们这门课的兴趣点是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中的权力现象。而在人类社会中,权力当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

chapter1—政治学原理

chapter1—政治学原理

举中取胜的政党从 自己的支持者中遴
齐明山主编
选官员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2 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 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 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 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权力的第一面—— 着眼于决策的权力
古典自由 主义的观

对权力的制约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组编
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齐明山主编 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1 如何理解政治
1.1.1 政治的分析单位
多元主 义者的 观点
由中介团体组成的网络从基层草根一直扩展 到全国层面。每一个组织必须拥有相应的资 源以在更大的范围发挥影响,而全国性的组 织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使得政府和其他精 英关注它,并吸纳它进入决策过程。每一个 团体所关注的问题和活动必须相对专门化, 其权力的运用亦应有所限制,这样就没有一 个组织会强大到能够支配其他组织的程度
中国❖人政民治居大于学所行有社政会管集体理活学动系的中组心编,它存在于
3. 广义政治观
所有的齐人类明集山团主、机编构和社会。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新编21世纪公共行政系列教材
1.1 如何理解政治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三版)内容概要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三版)内容概要

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第三版)内容概要

第一章什么是政治

1、最广义上讲,政治是人们制定、维系和修正社会生活一般规则的活动。它主要是一种社会活动,一方面,它与多样性和冲突的存在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又与合作和集体行为的意愿颇有关联。并非所有冲突都得到了或者能够得到解决,因此,最好将政治视为寻求冲突解决的过程,而不是实现解决冲突的目标。

2、不同的思想家和学术传统对政治有不同的理解,分别视之为政府的艺术或“与国家有关的事务”,公共事务的实施和管理,通过辩论和妥协解决冲突,社会生活过程中资源的生产、分配和使用。

3、人们对于什么是“政治的”领域有很大争议。传统上,人们狭隘地认为“政治”仅限于“公共”领域内的机构和行为者,这种公共领域仅与社会生活的集体性组织有关。但当从权力结构关系角度来理解政治时,它也可存在于“私人”领域。

4、政治作为一门学术科目,有着各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包括政治哲学或者说规范理论分析,尤为关注制度和结构的经验传统,一些研究者试图通过行为分析将科学的严密性引入政治研究的科学传统,还有包括理性选择理论在内的诸多现代政治分析取向。

5、通过区分事实与价值,我们或许能够获得有关政治世界的客观知识,从这个意义上,政治研究是科学的,但有些因素仍然阻碍着这一目标的实现:获取可靠资料的途径面临困难;政治模型和理论包含隐含性价值;所有政治学者都持有偏见。

6、概念、模型和理论都是政治分析的工具,能提供知识的基础材料。但它们也仅仅是分析的工具,尽管有助于增进对世界的理解,但比起要力图描述但尚未定型且复杂的现实来,却显得过于完美和一致。最终,所有政治社会研究都是在特定知识框架或意识形态范式内进行的。

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

导⾔

⼀、学习政治学的作⽤

1、可以扩展和增强专业知识。

对公共、⾏政管理类的学⽣来说,政治学知识是基础知识,对学好公共管理、⾏政管理专业知识影响很⼤。例如,如果不懂得属于政治学范畴的政党理论,就不能全⾯理解中国的公共管理、⾏政管理。

2、有利于个⼈事业发展(政治、经济)

对有志于成为企事单位和党政机关的领导的学⽣来说,政治学知识是必须具备的知识。公开招考、竞争上岗都要⽤到政治学知识。我们国家的⾼级领导⼈,⼤多数是学理⼯科出⾝的,如总书记、总理。还有⼤多数中级领导⼈,⼤多是学理⼯科出⾝的.他们之所以能够领导国家与他们⾃学政治学有关.

3、有利于扩⼤就业的选择范围

根据我们学校2003年底的统计,⼴外毕业⽣在党政机关就业的约占10%。学习政治学知识,对于在党政机关就业和参加公务员考试,都是直接有⽤的知识。

4、有利于更好地认识、适应和管理社会

有的同学可能对实际政治问题和政治学理论问题不太感兴趣。但即使我们对政治不感兴趣,政治照样对我们感兴趣,你也可以说它是“单相思”。例如,我们还没有⾛上社会,政治以及体现政治的政策也经常在影响着我们。如教育政策、学费收取标准、经济困难学⽣的帮扶政策,党团活动以及学校的党政机关对我们的管理,政府对学⽣社团的管理等。

⼆、政治学学习⽅法

1、⽤政治学理论分析国内外现实政治。

2、选学⼀些中外政治思想史、或中外政治制度史、或政治学理论著作⽅⾯的书。

3、加强课前课外学习与思考,发现问题,准备提问。

第⼀章绪论

第⼀节什么是政治

⼀、政治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政治的定义

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

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

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

《政治学原理课堂笔记》(行管专业)

导论:对政治的思考及由此形成的学问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P1)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体表现无非在于:(1)权力本位或官本位;(2)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3)“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P3)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知识,就是关于“善”的学问。“善”可以分成多种:有个人之善,家庭和村落之善,还有集体(城邦或国家)之善。研究个人之善的学问是伦理学;研究家庭或村落之善的是经济学;而研究集体或国家之善的是政治学。(P4)

政治学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政治分析原理和政治操作原理。 (P4)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的含义

(一)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P10-12)

1、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2、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即神权政治观。

3、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4、认为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种看法被称之为管理政治观。

5、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即决策政治观。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P12-14)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第三版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第三版

第一章国家

第一节国家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国家定义分析

1.社会共同体说。

社会共同体说的基本特点就是把国家看作人们为了特定目的而在一起生活的群体。这一说法仅仅涉及了国家的表面社会特征,同时,他也没有把国家与氏族、部落等社会群体区分开来。

2.管理劳动说。

管理劳动说虽然指出了特定国家经济职能的自然属性,可是,他并没有指出国家的社会属性,更没有说明国家的阶级利益本质和社会基础,因而也就没有能够揭示国家的本质。

3.国家契约说。

社会契约学说实际上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利益交换方式和交换关系。可是,由于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都只是历史的虚构,因而关于国家的社会契约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4.国家要素说。

国家要素说所描述的只是国家的外观表征,并没有揭示国家的本质。同时,由于他从国家的构成要素出发定义国家,因而混淆了国家与国度之间的区别。

此外还有国家神权说、国家有机体说等定义,它们都不能揭示国家的本质。

二、国家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本质的揭示,是从考察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和国家的产生开始的。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国家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国家是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国家在实行政治统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履行特定的政治管理职能。国家阶级统治与政治管理的二重性正是统治阶级利益的自我实现要求和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在国家性质上的反映。国家本质上是阶级统治,可是,在形式上却表现为超然于社会之上的独立力量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笔记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笔记

现代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组编

石永义刘玉萼张璋编著

第一节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一)政治概说

1.“国家说”: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国家或者是政府制度。

2.“权力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3.“分配说”:即认为政治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决策)的行为。

4.“管理说”:即认为政治就是一种管理行为,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第一节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说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治权力。

3.政治关系集中体现了经济关系。

4.政治是有规律可循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的论述及其思想,虽然不是给政治下定义,但它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揭示了政治的本质,为我们给政治下定义,确定政治的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第一节政治

一、政治的含义与本质

(三)政治的科学定义

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的基本思想,并吸收前人和今人研究的成果,可以给政治下如下定义:政治是特定的集团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治权力而进行的活动和产生的关系。

第一节政治

二、政治的历史发展

政治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产生了新的、与社会相脱离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即国家。于是,也就产生了围绕国家而进行活动和形成关系的政治。

政治产生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先后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四个历史阶段。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课后习题

第三篇政治系统的软件:价值与文化

第九章当代世界主要意识形态

一、关键术语

1.古典自由主义

答:古典自由主义是指信奉消极自由,强调个人应该享有不被强迫和干涉的自由,更少的限制意味着更大的自由的政治哲学。在国家观念上,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它时时都可能侵犯个人的自由,而社会则是自由的领域,因此应该限制国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信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古典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霍布斯、洛克、边沁、詹姆斯•密尔、杰斐逊、潘恩、亚当•斯密、斯宾塞。

2.现代自由主义

答:现代自由主义是指重视平等,信奉积极自由,强调自由是个人发展和实现其潜能的自由,是获得技能、知识和自我实现的自由的政治哲学。在国家观念上,现代自由主义认为,在个人没有获得平等的机会以实现其潜能的发展时,国家有责任采取集体行动来帮助个人实现其潜能(也就是自由),因而现代自由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干预经济、社会生活,信奉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被称为“自由主义的心脏”,因为他的思想为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架起了一座桥梁。

3.有机社会论

答:有机社会论是指将国家或社会看作一个类似于生物体的有机组织,而不是原子式的

个人的简单集合,它有自己的生命和利益,有其真实的存在的理论。有机社会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优先于个人而存在,是责任和义务将社会团结起来,因此是义务而不是个人权利优先;社会的生存和正常运转有赖于每一部分的功能协调与和谐发展,任何一部分的功能突然遭到损害都会导致社会的重大灾难;社会的缓慢变迁可以使它保持活力,这种变化是符合自然的,激进的社会变革、机械工程式的社会工程同样将使得社会崩溃。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如何理解政治

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①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a.价值维度的崇高地位。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因此,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个人是最为重要的,个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b.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也只有个人最了解自身的偏好),而且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②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a.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出于恐惧或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会通过“社会契约”来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建立政府。

b.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通过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社会契约的论证,古典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人先于社会,以及社会先于国家的命题。个人是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归宿。

c.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在这一思辨模式中,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这种让渡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其统治基于人民的同意。

d.消极政治观

由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政治家的人性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宁可张扬政府可能作恶的这一方面。

e.对权力的约束

古典自由者相信,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1-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1-15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第十一章 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
【知识框架】
11.1 复习笔记
【重点难点归纳】 一、政治沟通 1.政治沟通及其意义 (1)政治沟通 ①沟通五要素 一个有效的沟通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信息发送者——信息源;信息——发送者表 达的内容;信道——表达信息的多种符号和方式;信息接受者;反馈。 ②政治沟通含义 政治沟通是指在政治领域中发生的沟通行为。政治沟通即“赋予政治过程结构和意义之 信息和情报的流动。政治沟通包含两层含义:
4 / 16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③对政治沟通的强调使我们以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政治生活 政治沟通成为描述和解释政治系统行为的一种新能力,是政治系统的“命脉”和“神经”, 并反映了政治的实质。 ④政治沟通使人们对政治的关注从结果转向了过程 如多伊奇所强调的,政治本身不是目的,应该从过程中去把握政治,而政治沟通为过程 的动态分析提供了一个操作平台。 ⑤政治沟通把政治信息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单元 a.阐明了信息流对于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具体地指出了政治系统的沟通状况是怎样 影响政治系统的运行或决策的制定与实施,指出了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机制。 b.由于信息“可以被测量和被除尽,沟通通道传送或扭曲信息的时间也可以根据定量 标准加以评估”。 c.促使政治因得以定量化而被科学化地描述、分析、比较和解释,也有益于决策的科 学化。 ⑥畅达互动的政治沟通有利于避免社会矛盾激化甚至消除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这表现为以下方面: a.通过监测环境来判断形势,了解社会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通过预警避免政治冲突和 政治动荡导致的政治体系不稳定。 b.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的规范性。一定程度的社会控制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需,有 序的政治沟通使社会民众了解、熟悉、掌握政治系统的政治文化、价值观念和意识等信息, 并内化为自觉的观念意识,在行动上皈依,从而促成政治生活的和谐有序。 c.通过缓解参与要求不断增加与现有参与渠道不足之间的矛盾,不仅使直接摩擦因表 达畅通而减少,而且增加了理解和宽容度,政治矛盾与冲突得以缓解,这种“排气孔”和“减

政治学原理考研笔记

政治学原理考研笔记

政治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绪论

1、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政治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

(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

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政治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中国古代政治学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5、西方政治学

1、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所设想了《理想国》。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

政治学原理(第三版)——王浦劬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

1. 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 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①道德政治观: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②权力政治观:韩非、马基雅弗利、马克斯韦伯

③管理政治观:孙中山、庞顿、吉尔、让布隆代尔

④决策政治观:戴维伊斯顿、哈罗德拉斯韦尔

⑤神权政治观:董仲舒、阿奎那、黑格尔

3.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①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②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③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④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二、政治学

1.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

2. 政治学的内容构成:

①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划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②功能来划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

③研究的角度和层次来划分:宏观政治学(政治现象)

微观政治学(政治人)

④研究对象的状况来划分:静态研究(政治组织、政治制度)

动态研究(政治行为、政治过程)

⑤研究方法来划分:规范的政治学、实证的政治学。

我国政治学大体上是按照政治学理论、政治制度和国际政治这三大类来划分政治学的基本内容的。

3. 政治学原理的特性:抽象性、一般性、基础性。

4.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政治学原理 第三版 笔记

1.1.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该政治观的典范: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

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一,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二,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

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

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1.2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权力的三面性:

权力的第一面一一着眼于决策的权力。

权力的第二面“议题设置”或“不决策”。

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章)【圣才出品】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1-5

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如何理解政治

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①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a.价值维度的崇高地位。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因此,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个人是最为重要的,个人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

b.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也只有个人最了解自身的偏好),而且在特定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②古典自由主义政治观的主要内容

a.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古典自由主义者认为,在政府或国家出现之前,存在一种“自然状态”,出于恐惧或追求美好的生活,人们会通过“社会契约”来走出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建立政府。

b.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通过自然状态的设想以及社会契约的论证,古典自由主义者确立了个人先于社会,以及社会先于国家的命题。个人是政治的出发点,也是政治的归宿。

c.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在这一思辨模式中,政府权力来源于具有天赋权利的个人的让渡,这种让渡构成了政府合法性的唯一基础,其统治基于人民的同意。

d.消极政治观

由于古典自由主义者对政治家的人性不抱乐观的态度,因此他们宁可张扬政府可能作恶的这一方面。

e.对权力的约束

古典自由者相信,权力会导致腐败,绝对权力会导致绝对腐败,因此,必须对权力进行约束和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政治的分析单位

(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该政治观的典范: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

第一,个人在价值维度上是崇高的。

第二,个人在分析维度上是理性和能动的。

(2)古典自由主义的政治观主要内容

第一,对政治必然性的认识。

第一,个人与社会本位观。

第二,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第四,消极政治观。

第五,对权力的制约。

第六,公域与私域的区分。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古典多元主义

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学理论与多元主义理论比较

多元主义的基本观点

简言之,多元主义可以被视为一种特定形式的政治结构,它将全体社会成员置于一个强大的体制化网络(established network)之中,这一体制化网络由联结公民和精英的社会组织编织而成,并使有效的政治民主成为可能。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代表理论:马克思阶级理论

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对政治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国体与政体的区分可以说是阶级分析方法的特定产物。

第二,强调斗争与暴力。

影响选择政治学研究分析单位的因素

第一,如何选择分析单位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性质有关,在这一意义上,它有一定的客观性。第二,问题意识的产生又与研究者的价值立场、态度情感甚至意识形态倾向密切相关。

1.2政治的核心概念与核心问题

1.2.1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通常而言,政治学中的power(权力)指涉主体间关系,是主体在社会关系中实现某一既定目标或达致某一结果的能力。

权力的三面性:

权力的第一面一一着眼于决策的权力。

权力的第二面“议题设置”或“不决策”。

权力的第三面“思想控制”或“偏好型塑”。

1.2.1政治的核心概念

作为政治核心概念的权力

经典权力观

1.将权力视为制定和实施法律与公共政策

2.这种权力具有强制性

3.垄断性地掌握这种权力的是政府官员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经典权力观具有精英主义的气质

1.2.2政治的核心问题

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与权力的制约结构最为重要,因为前者涉及民主的基本原则,后者体现了宪政的基本精神,它们一起构成了政治或政治学的核心问题。

1.权力的合法性基础

卢梭:“即使是最强者也决不会强得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

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

萨托利:“权力属于人民建立了一条有关权力来源和权力合法性的原则。它意味着只有真正自下而上授予的权力,只有表达人民意志的权力,只有以某种得以表达的基本共识为基础的权力,才是正当的权力。”

2.权力的制约

奠定现代分权制度基础的是洛克和孟德斯鸠的近代分权学说.

宪政对权力的制约既包括对少数人行使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对多数人行使权力的制约。一句话,对权力都要进行制约,无论是谁的权力,或什么样的权力。

如何在制度结构层面制约权力?

第一,政府机构之间的分权应如何进行?

第一,分立的权力部门如何才能实现制约?

第三,这种制约如何才能实现平衡,而不是导致僵局或失衡?

在权力制约问题上,我们有必要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一是权力制约;第二是权力制约的具体制度安排。前者是对人类政治共同体普遍有效的基本原则,后者则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寻找合适的制约方式,不能把某种特定的权力制约方式与权力制约本身简单地等同起来。

2.1历史的维度

到目前为止,政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制度研究

对非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

行为主义革命

后行为主义

2.1 . 1制度研究

19世纪下半叶,也就是政治学发轫之初,出现了一大批对政治制度进行描述的形式一法律研究,我们今天称之为老制度主义或传统制度主义。

主要观点:

第一,传统的或古典的制度方法是形式一法律和历史一比较的。

第一,尽管不存在明确的理论建构目标,传统的制度取向也有自身的理论关照。

第二,政治制度的安排与选择带有强烈的价值因素,这表现为赞成自由民主制度的政治价值。2.1.2对非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

新的研究假设是:政府决策的权力或许就在这些非正式的组织和行为之中。

这些发现和假定将政治学带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人们的关注焦点从形式和法律结构转向围绕这些结构的非正式的实际政治。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研究阶段达致高潮,并对美国政治学教学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一阶段研究方法上的两个基本的缺陷

一是缺少测定资料可信程度以及基于这些资料的发现和解释的正式方法。

二是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有明确区分开来,两者常搅和在一起。

2.1.4后行为主义

后行为主义在20世纪60年代的兴起是因为行为主义遗留下来许多它自身无法解

决的问题

后行为主义对行为主义的抨击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行为主义科学观的批判。

另一个火力点集中在“价值中立”上。

政治学中规范研究的复兴

规范理论的复兴以20世纪70年代罗尔斯与诺齐克之间的争论为代表,前者发表了《正义论》(1971年),后者以《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1974年)来回应。争论的核心问题都与国家有关:一是国家或政府存在的目的。二是“分配正义" (distributlvejustlce) 及其对自由的意涵。

对于政治学研究而言,规范研究复兴的意义在于,将被行为主义驱逐出去的价值重新带回来,而且确定其在政治学研究中的适当地位。

2.2如何研究政治:逻辑的维度

所谓逻辑维度的分析是指考察政治学中存在的不同研究范式,这些研究范式是在政治学的历史过程中渐次发展和形成的。

大致说来,迄今为止,政治学中比较重要的研究范式有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221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

首先,新制度主义强调“制度是重要的”,并将其置于因变量的解释地位。

其次,新制度主义是一个复数,亦即存在不止一种的制度主义,而且源于不同的学科背景。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特征(续上)

再次,运用新制度主义分析政治,其核心问题有三个:

第一,哪一种政治制度最适宜于产生“好”的政府和社会关系?

第二,怎样解释政治制度安排的多样性?

第三,政治制度的差异对政治行为、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结果产生了哪些影响?

最后,虽然同冠名为新制度主义,不同类型的制度主义在方法论上是多元的,甚至它们对什么是制度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222 精英理论

形成于19世纪的古典精英理论是对西方民主政治的一种否定性回应。“精英一大众”二分法是精英理论的前提和基石。

代表人物:

米歇尔斯一“寡头统治铁律

熊彼特一“精英民主论”

精英理论引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理解权力在社会中的配置状态。

223 多元主义

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争论的核心在于·社会中权力的配置究竟是高度垄断的,还是多元分散的?

使多元主义有别于精英主义的是对两种不平等方式的区分,即累积性不平等与弥散性不平等。

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对立并非不可消解。“精英多元主义”一词也许较好地说明了两者之间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