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解放战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

事例2
战略思想
针对1947年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 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 头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指出: 1)两个拳头指什么地方? 山东、陕北解放区 2)插上一刀指什么军事行动?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 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
战略思想
三 大 战 役 概 况 战役 指挥 参战部 结 果 作战方针 名称 者 队 辽沈 林、 东北 占锦州,关 解放东北全境 罗 战役 门打狗 解放军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刘、 中原、华 徐州为中 基本解放长江以 北的华东和中原 陈邓、 心 东解放军 等 先打两头 地区 林、 东北、华 (张家口、 华北全境解放 罗 北解放军 天津)后 北平和平解放 聂 取中间 (傅作义) (北平)
3.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初),通过的协议 体现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和民主的原则 (否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二.主要经过(五个阶段)
阶段
战略防御
时间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战例与意义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运动战,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对山东、 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1947年 初)。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事例4体现中共的战略思想是什么? 人民战争 人民的支持与中共什么措施有关? 土地改革
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
主要内容:没收地主土地, 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意义:激发了农民革命 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 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 靠的保证。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标志:新中国成立。
于是,国共两党的斗争由战场上移到谈判桌 上
1949年北平和谈情景
渡江战役示意图

第17课解放战争 公开课PPT课件

第17课解放战争 公开课PPT课件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
最后胜利
三大战役情况表
战役 名称
参战部队
重要地点 战役特点
战果
辽沈
48.9-11
淮海
48.11 -49.1
东北解放军
中原、华东 解放军
锦州 长\沈
关门打狗
徐州,碾庄 双堆集 陈官庄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反攻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7.6—48秋)
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条件、概况、意义) (48.9—49.1)北平谈判 背景、目的、结果
最后胜利 渡江战役 4.23蒋家王朝灭亡
以张治中为首席谈 判代表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平谈判代表 团飞抵北平。来到 下榻的北平六国饭 店时,一幅大标语 映入眼帘:“欢迎 真和平,反对假和 平”。
1945年4月20日, 南京国民政府拒绝在协定上签字,和谈破裂。
1945年4月21日, 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P79学思之窗)
1.目的: 消灭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内容: 1947年全国土地会议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3.结果: 解放区一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4.意义: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一、解放战争的过程
1.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2.战争阶段:
内战爆发:46.6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 战略防御 作战方针: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46.6—47.6)作战结果:粉碎了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与美国相比,苏联在战后的政策是以扶蒋抑共为主旨的。这个政策的基本点是:承认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通过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来确立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地位。为此。苏联政府力图说服中共放弃武装斗争,解散军队,参加国民政府,使国民党统一中国。苏联采取的这种扶蒋抑共政策,是与其在战后所推行的民族利己主义的全球战略相关的。不可否认,苏联在战后曾支持中共军队进入东北,并控制了部分地区,为中国建立稳固的东北根据地创造了条件。但同时要看到,苏联承认的是国民政府,并试图以此换取苏联在东北的特权,因此,中共对于苏联.仅是一种地方势力。苏联这种做法,不仅贬低了中共的地佗,而且为蒋介石发动内战、制造国共分裂增加了筹码。
㈡可能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政治较量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国民党反动派和人民革命力量对比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解放军具备了向国民党军队发起进攻的条件。
⑶战略反攻的展开(时间、人物、部队、标志)
★选定中原为战略反攻主攻方向的原因
①国民党军队主力集中在陕北和山东,此地是国民党军队兵力空虚之地。②此地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可西扼武汉,东下南京,所以,出击中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②第二次机遇
㈠1926年开始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基本上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并促进了全国革命形势的高涨,中国再次出现建立民主政治的良机。
㈡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叛变革命,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民主政治无从谈起。
③第三次机遇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⑴背景: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①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或解决将决定中国的命运。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7课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优秀教学案例{第17课解放战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确保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三、教学策略
2.设计相关作业和练习,评估学生对解放战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3.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升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开场提问:请问同学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有哪些了解?解放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2.解放战争的过程:详细介绍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部署、战斗经过和战果。
3.解放战争的意义:阐述解放战争对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以及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4.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讲述彭德怀、林彪等将领的英勇事迹,以及普通战士的奉献精神。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解放战争中最令他们印象深刻的一场战役或人物。
3.持续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解放战争相关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
五、案例亮点
本节课作为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的教学案例,具有以下五个亮点:
1.结合时事热点,提高学生兴趣:在导入新课时,我通过提出与当下时事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使他们对解放战争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这种结合时事热点的教学方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3.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解放战争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件(共18张PPT)

战略决战阶段
(1948.9---1949.10)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国统基区本任务是:举行全
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
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
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
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解放区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 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
课本剧
第一幕 时间:1945年8月14日 地点:重庆蒋介石办公室 人物:蒋介石 陈诚
第二幕 时间: 1945年8月23日 地点:延安会议室 人物:毛泽东 周恩来
蒋介石为什么要发动内战?
蒋介石为什么不马上发动内战?他为什 么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毛泽东为什么要赴这场“鸿门宴”?
第17课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
你认为蒋介石失败是“天意” 还是“民意”?
战略防御阶段
(1946.6---1947.6)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陕北 山东
战略反攻阶段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6---1948.9)
战略决战阶段 三大战役 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1948.9---1949.10) 占领南京 新中国成立
1948年,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 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 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 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 “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笔记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一.内战的爆发1. 1945年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

2. 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3. 全面进攻:1946年6月,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4. 重点进攻:1947年春,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 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2. 决战:1948年秋,三大战役➢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1941年1月发起总攻➢平津战役:1941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结果:共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 1949年4月,《国内和平协定》,和谈破裂2.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打响,23日,占领南京。

3. 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前言: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人士在较场口集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

国民党特务使用暴力破坏了这次集会。

较场口事件后,国民党不顾政协协议和人民的反对,发动了内战。

总结: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了哪些努力?进行重庆谈判,进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意义?➢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十七课

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十七课

第17课解放战争【基础知识梳理】一、战争背景1.重庆谈判(1)原因: ①蒋介石采取“”的策略,电邀 __________赴重庆谈判。

②中共为争取。

(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

其主要内容是①,坚决避免内战。

②召开,保证人民权利。

(3)不足:对和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

2.政协会议(1)时间、地点:年初,。

(2)成果:通过了有利于的政协协议。

二、战争经过1.战略防御(1) 全面内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年月,国民党进攻 ___解放区。

(2)战况①粉碎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___ _____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歼敌七十多万。

②粉碎重点进攻: 1947年,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____和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战略反攻:l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3.战略决战⑴条件: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

⑵概况①辽沈战役:年月打响。

东北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解放长春。

最后东北全境解放。

②淮海战役:以为中心开始,先后在碾庄、宿县歼灭、黄维兵团;1949年1月发起总攻,全歼杜聿明敌军。

③平津战役:东北解放军同华北解放军共同作战,傅作义率军投诚,和平解放。

⑶意义:国民党军队的基本上被消灭了。

三、战争胜利1.北平和平谈判⑴背景:①蒋介石在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

②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

⑵结果:达成《》最后修正案。

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1)时间:年月21日至23日。

(2)结果:解放军占领,统治中国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3.进军全国,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4. 胜利意义(1)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2)国际:改变了世界,壮大了世界、和【知识拓展】1、为什么说内战是不可避免的?(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是其阶级本质,内战是不可能改变的政策。

第17课 解放战争最全版

第17课 解放战争最全版

第17课解放战争【课标要求】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导入: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付出巨大民族牺牲,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但对中国民主革命来说,无论反帝的任务,还是反封建的任务,都还没有完成。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它最后一个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最后一个时期。

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解放战争的进程:1945.8------和谈时期--------46.6------战略防御----------47.6-----反攻----------48.9-----决战-----49.1----------49.4渡江战役-------49.10.1---46.6-------------49.4为战争时期问:抗战胜利后,人民的迫切要求是什么?和平民主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化为国内阶级矛盾,准确的表述应为:中国人民同美帝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之间的矛盾。

要结合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来理解这句话。

抗战胜利即为二战结束,世界形势基本是一方面在东欧和亚洲一些新型人民民主政权即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主义运动和人民民主运动在壮大。

另一方面是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旧的世界殖民体系走向瓦解。

这些是对中国革命有利的方面。

不利的世界形势则是美国的全球扩张和扶蒋反共政策。

战后的美国,仗强大的实力,到处扩张,想称霸世界。

而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控制中国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愿看到共产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就采取了扶蒋反共政策。

具体做法是:帮国民党装备军队、运兵[飞机、军舰]、训练军事人员、提供贷款和物资。

人民要求和平民主,蒋的对内政策则是独裁内战,那么他为什么要打“和平建国”的纲领呢?基于两点原因:一是发动内战的准备工作没有完成,二是迫于人民的和平呼声和国内舆论压力。

这时候,国民党数百万军队还在大西南、大西北,发动内战的军事部署没有完成,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要求和平、反对内战,反对内战是极不得人心的。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 放 战 争
(1945—1949年)
学习目标
1、了解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国民党全面进攻和 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及渡江战 役。 2、背诵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探究重庆谈判的背景、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选择。
自主学习
1、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努力 2、解放战争的三大阶段及主要事件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东北野战军

52万
作用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此后我军总数首次 超过国民党军
奠定了解放长 江以南的基础
解放华北全境, 北平和平解放
三大战役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共歼灭或改变国民党军队一百五 十多万人,是战争史上空前的决战,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北平谈判
外线作战:人民解放军将主力打到国统区,属进攻性质。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1946年6月
195 万人
373 万人
1947年6月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8年秋
三、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示意图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淮海战役示意图
宿县
杜聿明
渡江战役。
(2015·北京文综·18) 表1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 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 中空白处应该是( )
A.五四大潮的洗礼 B.长征 C.上井冈山 D.重庆谈判
二十 二十三
三十 三十二
四十
目录 指导敌后抗战和《论持久战》
新民主主义的理论
全面内战爆发以后 筹建新中国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假和平、真内 战”
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主要矛盾:由中日民族矛盾转变为美帝国主义支持 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
政治斗争的焦点: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的斗争。
国内形势?真实意图?
漫画:窃贼和他的老板
漫画:磨好刀再杀
一、争取和平民主时期(1945.8—1946.6) 1、重庆谈判(1945.8—10)
第17课 解放战争
自主学习
1、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 2、战略反攻,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的作用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思考: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各派力量的态度如何?社 会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中国社会政治斗争的焦点 是什么?实
蒋介石:
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 内战准备尚未完成
消灭
渡江战役: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意义
国 内:结束了中国近代百年来的屈辱史,迎来
新中国。
国 际: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
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被压迫民族 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思 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1)背景:
蒋介石—— “假和平,真内战” 中 共—— 争取和平民主
(2)结果:签订《双十协定》
内容:和平建国,坚决避免 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 人民权力
2、政治协商会议( 1946 )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二、解放战争
刘邓挺进大别山:拉开战略反攻序幕 三大战役: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

第17课:解放战争

第17课:解放战争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宣告了统治中国22 年国民政府的覆灭。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进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课堂笔记】
三、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百年屈辱史;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 1842 1851 1856 1858 1860 1864 1894 1895 1900 1901 1911 1919
侵略战争 鸦片 战争 不平等条约 《南京》 反抗斗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天津》 《北京》 太平天国运动 甲午 中日 战争 《马关》 八国 联军 侵华 《辛丑》 义和团 辛亥革命
【课堂笔记】
一、争取民主与和平的斗争 1.(1945.8—10)重庆谈判 (1)原因: 蒋介石迫于国内外的和平压力,内战准备 尚未完成; ★ 中共代表人民,努力争取和平民主。 (2)结果:签署“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 民主建国方针 2.(1946.1)重庆政协会议: 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的政治方针是什么?
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陕北、山东)
3.反攻阶段(1947.6—1948.秋)
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4.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 (辽沈、淮海、平津) ★
意义: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 基础。
【课堂笔记】
5.伟大胜利(1949年4月以后) (1)北平和平谈判 国民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签字,和谈破裂 (2)渡江战役 ★ 南京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单元小结】
新中国 成立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第十七课解放战争
1840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 八国侵华
1937 日本侵华
19世纪末
1919
1921
1949
义和团运动 戊戌变法 五四 中共 新民主主义 太平天国 辛亥革命 运动 成立 革命胜利 (农民阶级)(民族资 (无产阶级) 产阶级)
阶级
探索
洋务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主张
结果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双十协定的內容:
1.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建 立独立、自主、富强的新中国
2.国民党迅速结束训政,实行宪政
3.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4.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的权利 但人民军队、解放区政权的合 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定
二、解放战争的经过
战略防御阶段 (1946年6月~1947年6月) 战略反攻阶段 (1947年6月~1948年秋)
毅、粟裕指挥华东 野战军主力挺进豫 皖苏边地区。图为 到达豫皖苏的骑兵 部队。
“两翼牵制”
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解 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 宗南军北上。1948 年又收复了 延安。
谭的 进攻。
华北
其他解放区的军民反攻 林彪、罗荣桓指 挥东北解放军,解放 了东北广大地区,使 东北敌军完全孤立。
结果
为什 么党 领导 人民 走社 会主 义道 路是 历史 的选 择?
近 代 前 期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党派 国民党 反动派 民主党派 共产党
近 代 后 期
专制独裁 继续半殖半封道路 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失败 失败
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主义发展道路
成功
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

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要点

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要点

第17课解放战争过渡时期(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时期)(1945.8—1946.6)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最后胜利阶段(1949.1—1949.9)一、解放战争前1、抗战胜利后国际形势:(内战爆发的必然性)①社会主义力量壮大,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②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积极向全球扩张国内形势:①人民要求和平民主、反对内战;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准备武装斗争;②美蒋勾结准备内战A.战后美国的对华基本政策是“扶蒋反共”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反动方针中日民族矛盾--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2.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A、1945年,参加重庆谈判,签《双十协定》。

B、1946年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协议。

重庆谈判原因:国内外和平舆论的压力;内战准备工作尚未完成。

抗战胜利后国内外人民要求和平国民党: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一面准备内战;一面邀毛商讨和平问题)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假和平阴谋,毛泽东毅然前往谈判目的:通过谈判拖延时间,准备内战;把内战的责任推在中共方面.时间:1945.8.28—10.10成果:1945.10.10.签《双十协定》【“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等.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问题未达成协议】意义:①对人民:内容有利于实施民主政治和和平建国②对中共:表明了争取和平的诚意,扩大了影响③对国民党:被迫承认,再发动内战陷于被动1946年初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协议内容包括: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和平建国纲领》、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等.比较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相同点:①背景:都是抗战胜利后,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②内容:都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协定;③影响:都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民主的诚意,使蒋介石集团在政治上处于被动;④结果:成果都被国民党破坏,没有带来和平与民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毛泽东于1947年底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 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 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
史料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
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
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注:①指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思考 (1)依据史料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知识点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_邓__小__平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条件:1948年秋,__敌__我__力__量___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战果 攻占_锦__州__,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 周代
向崩溃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 汉朝 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材料四 战后,(中国)需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 府……领导解放后的全国人民,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统一、 民主的新中国。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4
1945年8月14日~23日,蒋介石
1945年的《双十协定》 和1946年初召开的重庆 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有利于和平民主建国的 协议,但不久后就被国 民党撕毁,和谈破裂。
战争初期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简表(1946年6月)
国民党 拥有军队 武器装备 拥有人口 拥有地区 430万人 世界先进(日军、美援) 3亿多 大城市和主要铁路交通线 共产党 130万人 小米加步枪 1亿多 偏远农村为主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中共损失惨重,革命转 入低潮。 1930—1933年,蒋介石先后对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中共被迫长 征。 1941年,蒋介石制造“皖南事变”,中共新四军军部遭到重创。
歼敌55万,基本解放长江 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1948.11 中原逐鹿
平津战役
1948.11 瓮中捉鳖
歼敌52万,基本解放华 北全境
山东蓬莱农民唐和恩使用过的竹棍上,刻 着他在解放战争时支援前线所经过的战线,包 括山东、安徽、江苏三省有关的城镇和村庄的 地名。由此可判断,他支援过下列哪次战役 A. 台儿庄战役 B. 淮海战役 C. 辽沈战役 D. 平津战役 下列描述符合平津战役特点的是 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 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 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

针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 是: 1.战术上: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打 歼灭战。(“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 2.战略上:藐视敌人。(“一切反动派都是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
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 可能性: 土地改革使农民积极支持解放军作战 件。”
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2)、 反攻主方向-- 中原
外线作战 --三路突进
(3)、战况
内线作战 --两翼牵制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947.6)
刘伯承 邓小平 陈赓 晋冀鲁豫 太岳兵团 谢富治 华东解放 陈毅 军主力 粟裕
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 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 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南京
武汉
--战略反攻阶段
(1)、反攻的原因 必要性: 减轻解放区的消耗; 毛泽东曾说过:“如果我 们能够普遍地解决土地问 减轻陕北、山东战场的压力 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
(1947.6——1948.9)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1)北平和平谈判
4、胜利阶段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余
北平谈判
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 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 朝”……美国人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 言和活动的精神支柱。
4、胜利阶段 (2)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3)追歼残余
二、战争阶段(1946.6—1949.10)
3、战略决战(1948.9-1949.1):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1948.9——1948.11) 战略决战方向明,东北战场克群雄 淮海战役(1948.11——1949.1) 千军万马战淮海,运筹帷幄展英才 平津战役(1948.11——1949.1) 神兵天降围平津,解决方式各不同
石家庄
三大战役概况
战役 辽沈 时间
1948.9—11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案例时,我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将解放战争放入中国近现代史的大背景下,引导学生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去思考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通过设置问题、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过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优秀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旨在让学生了解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课程内容包括解放战争的起因、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历史意义等。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解放战争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还需进一步深入。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关于解放战争的主题进行讨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小组展示:各小组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进行评价和提问,通过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对解放战争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发展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发兴趣:通过展示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争画面和历史文献,引导学生关注解放战争,激发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创设问题情境:以解放战争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如“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如何取得的?”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发学生对解放战争的好奇心。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推荐文章山西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热度: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大陆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导航1.首先要分析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注意社会主要矛盾已由民族矛盾变为中国共产党及全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矛盾,中国出现了两种命运和前途的激烈斗争,国共两党的关系也由抗日战争的合作转为对抗。

2.本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按解放战争发展的线索来建立知识体系:内战前,围绕着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和共产党及广大民主人士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等整理知识点;国民党发动内战,先后进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粉碎敌人的进攻等内容较为突出;人民解放军反攻直至国民政府覆灭阶段,可围绕国共双方政治、军事、外交几方面整理知识点。

并适当联系相关的世界史内容,形成中外知识网络。

3.分析比较整合教材通过了解战局变化,从对比中区别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从装备优劣、兵力众寡、战局起伏等方面分析对比国共双方军力的发展演变,归纳出蒋家王朝灭亡的必然性。

必修1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点:重点讲解一、比较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1.从形式上看,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和谈,其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维护国民党的统治地位。

但重庆谈判是在国民党军事力量处于优势的情况下为其军事部署准备时间,另外给中国人民造成和平民主的假象,将战争的罪责嫁祸于共产党;北平谈判是在国民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国民党主动求和的,目的是为了延缓时间,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

2.从结果来看,中共都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合力,把历史导向未知的天地:最 国在亚洲的影响, 初并不希望战争的毛泽东在苏联的支 希望国共内战; 持下打败了主动发起内战却失去了美 国支持的蒋介石。
国民党:自信凭借军 事优势能在短期内解 决共产党问题,不顾 美国劝阻,主动发起 内战;
共产党:各方 面处于劣势, 但坚决捍卫民 主、和平
1946和1947南方大饥荒: 仅粤桂湘三省就饿死了 1750万人。1946年4-7月, 饥荒遍及湖南全省。饥 民们始则挖草根、剥树 皮为食,继以“观音土” 充饥。截至8月,湖南饥 荒祸及400万人,仅衡阳 地区就饿死9万余人。 ----刘小波:《国共 内战时期的灾民》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 利的伟大意义。
一道数学题和一个迷
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 难解的数学题: 430万 ︰ 127万 =? 飞机+坦克+大炮+美元︰步枪+手榴弹+小米+0 =? 中华民国政府︰延安边区政府=? 蒋介石十杜鲁门︰毛泽东十0 =?
“……此去重庆,谈成了对人民有利,对中国的和 平建设有利。万一谈不成,蒋介石把我扣起来作为 人质,他坚持内战的嘴脸便暴露无遗。最坏的情况 无非像历史上明英宗土木堡之变”。 ——毛泽东
材料4:“毛泽东的到来,使整个重庆改观,不只是表面 上,即在人民心理上也起了剧烈的变化,大家认为毛泽 东的到来,是中国民主的曙光”。 ----《华西晚报》 怎样理解毛泽东来到重庆是 “中国民主的曙光”? 材料5: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 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 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材料11:
材料反映出苏联对国共内战 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联 系所学,说一说变化的背景 是什么?这一变化对于国共 内战的走向有何影响?
1945年重庆谈判,苏联希望共产党放弃军队,同国民党一 起组成联合政府。而1946年以后美、苏之间日渐冲突起来,苏 联高度戒备美国,生怕美国的力量会进入到中国东北,威胁到 远东和外蒙;美国也坚决东北必须实行门户开放的政策。蒋介 石又错误地选择全面倒向美国,坚持不和苏联妥协,支持美国 力量进入东北,结果苏联放弃外交承诺,利用苏军占领东北的 条件,支持中共进入东北。
瓮中捉鳖 淮海 役 张家口
新保安
大同
北平 塘沽
瓮中捉鳖
石家庄
天津
各个击破,分割包围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起义投诚一览表(部分)
1、为什么大批的国民党将领 士兵投诚? 2、为什么同样的人,在不同 的党领导下,战斗力不一样?
材料8:国军一个姨太太被打死,部队立刻崩溃。吃空饷甚 至使军队的数量都查不清,一个师报上去一万人,实际可能 只有六千人,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反省教训,第一就是腐败。 ——整理于黄仁宇《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 材料9:47年初第74师被围于孟良崮,因师长张灵甫与李天 霞不和,李天霞的整83师不去解围,旁系也是袖手旁观,整 74师的覆没就这样成了定局。在战后的检讨会议中,李天霞 等人都没有受到惩处,还在半个月后被分别授予勋章。国民 党内部的派系之争,使得“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材料10:国军“打不过共产党的原因,就是没有中心思想”。 “真正的三民主义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可以说多数人不知 道。” ——张学良
蒋介石临终遗嘱: 余自束发以来,即追随总 理革命,……无时不为扫除三 民主义之障碍,建设民主宪政 之国家,坚苦奋斗,……实践 三民主义,复光民族文化,坚 守民主阵容,为余毕生之志事, 实亦即海内外军民同胞一致的 革命职志与战斗决心。唯愿愈 益坚此百忍,奋励自强,非达 成国民革命之责任,绝不中止; 矢勤矢勇,毋怠勿忽。
从今天角度看,内战或许仍有正义或分正义之分,新民主 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不容否定。
但内战损耗的无疑是国家和民族的元气。从国际视野考虑, 兄弟阋于墙,只顾忙于自身的内战,就可能给他国以可乘之机。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被盟军占领,当时的中国政府作 为二战胜利的盟国,完全有能力收回琉球群岛和钓鱼岛,当时 美国人也曾考虑将这些岛屿的所有权和管辖权归还中国。 可是,忙于内战的中国人已经顾不上这些领土,也无精力 顾及,中国成了一个只有牺牲而胜利者权利几乎很少得到落实 的战胜国。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根据三大战役情况推算)消灭国民党军807 万人,国共两军共有300多万人伤亡,军人死亡60多万人。平民 直接死于战争的人数估计在50-100万之间。 以上不包括战争以外双方的镇压、清洗死亡人数。
1955年《时代》, 蒋介石,名字前面 没有任何头衔。背 景是一个国民党的 士兵孤单的守望着 大海,对岸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土地。 蒋的脸上是无奈, 还是失望?
中华民国
的告示
解放区人民
思考:人民为什么一边是偷着跑,一边是抢着上? 假设你代表人民,你会选择哪一边?为什么?
淮海战役中每日支前的民工达543万人。“淮海战役的 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 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 ——毛泽东
材料6: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 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 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 备。” 材料7: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 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部分任务是:以一 部分主力和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 地。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2:第三党负责人章伯钧向记者发表谈话,要求国民党 “立即结束党治,实行民主,给人民以民主权利,并承认现 有一切抗日民主党派合法地位”。 材料3:黄炎培从延安回到重庆后,与众多民主人士共同宣称: 愿“以纯洁平民的协力,不右倾,不左袒,替中国建立起来 一个政治上和平奋斗的典型”。主张对国共取调和态度,要 求政治民主、经济和思想自由。 请回答: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要求的核心词是什么? 这一想法有可能实现吗?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毛泽东去重庆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双十协定》,和平建国成可能 政协会议,举国上下盼民主
1946年7月11日,民盟负责人、 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 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 特务暗杀。 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 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 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 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 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 下午,他主持记者招待会,进 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 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 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不幸遇难。
小组合作设立一个公 有一个谜,曾令斯大林和杜鲁门都百思不得其解:从胡宗南攻 式,解答以上问题 占延安算起,到蒋介石下野,短短700天,中国历史发生了惊 天逆转,为什么看上去很强大的一方瞬间垮掉?而弱小的一方 却迅速取胜?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彼此的命运?
材料1:1945年8月5日,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 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
430万人 373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万人 130万人
100 万人
1945.8 1946.6
1947.6
1948.9 1949.1 1949.10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辽沈战役 关门打狗
锦 州 营口
长 春
关门打狗
沈阳
国民党主力基本 各个击破,分割包围 上被消灭
……1949年初,眼见中共摧枯拉朽般地消灭了国民党上百 万最精锐的军队……斯大林毫不犹豫地派出政治局委员米高扬 秘密来华与毛泽东具体商谈有关中国革命和建国的各种问题。
——杨奎松等:中国内战与中苏国共关系
美国:以中国为依 托,控制日本,遏 制苏联,维护其在 苏联:扶植中共 亚洲的利益,不希 以上四种力量的奇特组合形成一 割据中国,削弱 望国共内战; 蒋政权,抵消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