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数学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数学思想

一元二次方程中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它是数学解题的指南针,是学习数学的方向盘。

只要真正理解这些数学思想,并在解题的过程中灵活应用,就会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更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把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学习中用到的数学思想进行归纳如下。

一、转化思想通常可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把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已经解决过的问题。

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顺利地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1、 经计算,整式(x+5)与(x-2)的乘积为1032-+x x ,则一元二次方程01032=-+x x 的解是()A 51-=x 22-=xB 51-=x 22=xC 51=x 22=xD 51=x 22-=x 思路解析:通过已知条件,可以把方程转化为01032=-+x x 转化为(x+5)(x-2)=0,从而就有x+5=0或x-2=0。

解得51-=x ; 22=x 故选答案B 。

二、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对立统一的,数是形的具体描述,形是数的直观表示,把数与形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

便于学生理解、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例2、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为20,(AB >AD )以AB ,AD 的边向外做正方形ABEF 和正方形ADGH ,若正方形ABEF 和正方形ADGH 的面积之和为68,那么矩形ABCD 的面积是()。

思路分析:仅仅观察图形无法发现矩形ABCD 的面积与两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考虑到数形结合思想,设AB=x ,则AD=10-x ,由于正方形ABEF 和正方形ADGH 面积之和为68,得FDBCHG方程68)10(22=-+x x ,解得81=x ;22=x (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矩形ABCD的面积为x(10-x)=16,故问题得解。

三、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摘要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重要性、应用及具体案例,以便更好地展示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价值。

分类讨论思想;高中数学;解题应用;具体案例一、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在高中数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有效地降低解题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本文将重点研究其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定义分类讨论思想指的是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讨论,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一种数学思想。

使用这种方法,问题就可以逐步分解,降低难度,提高解题效率。

三、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问题难度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进行处理,可以使问题难度逐步降低,最终简化问题难度,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提高解题效率分类讨论思想可以使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这样可以使解决问题的速度更快,提高解题效率。

3.避免遗漏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因为考虑不全面而遗漏某些情况,从而得到更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四、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将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其应用方法。

1.解决数列问题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可以采用分类讨论思想,将数列分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例如,如下:已知数列{a_n}满足a_1=-3,a_n+1=2a_n+7,求数列的前n项和。

解:由题意得,a_n+1=2a_n+7化简可得:a_n=2^(n-2)a_1+7(2^(n-2)-1)/(2-1)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d=a_n-a_1=(2^(n-2)-1)*2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q=a_n/a_(n-1)代入公式得:q=2综上所述,当数列为等差数列时,前n项和为n/2(2a_1+(n-1)d)。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数学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分类和讨论问题的不同情况和可能性,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下面就以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为例,来说明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二次方程的分类讨论思想
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较难的知识点之一,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二次方程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解决形如ax^2+bx+c=0的二次方程时,可以根据b^2-4ac(即判别式)的值进行分类讨论。

当判别式大于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判别式等于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当判别式小于0时,方程没有实数解,但有两个共轭复数根。

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二次方程的根的不同情况和性质,帮助他们理解二次方程的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并能够正确解决相关问题。

二、平面几何问题的分类讨论思想
平面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分类讨论思想经常被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

解决平行线与交线问题时,可以根据两条直线的关系进行分类。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与第三条直线相交的交点为无穷远点;如果两条直线相交,可以根据相交角的大小分为对顶角、同旁内角、同旁外角,然后利用对应关系得到相关结论。

三、概率问题的分类讨论思想
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概率问题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解决抛硬币的概率问题时,可以根据硬币正反两面的可能性分为两种情况;解决扑克牌问题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花色和点数进行分类讨论。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例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初中数学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问题按照不同的情况进
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到最终的解答。

在初中数学题中,分类讨论思想特别适用于解决一些
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1. 方程的分类讨论:在解决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等问题时,常常需要通过
分类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在解决关于年龄、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时,往往需要设定不同
的条件和方程式,然后通过分类讨论的方式求解。

2. 整式的分类讨论:在计算多项式的值、展开多项式等问题时,常常需要将多项式
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并采用相应的方法来计算。

求多项式的值时,可以通过将
多项式按照不同的变量取值情况进行分类,然后分别计算得到最终的结果。

1. 几何图形的分类讨论:在解决诸如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几何图形的性质和
计算问题时,常常需要将图形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在解决三角形的面积问题时,可以将三角形按照是否为直角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等进行分类讨论,然后采用相应
的公式和方法求解。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将探讨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在代数、几何、概率论和数论中的具体应用。

在代数中,分类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并分类各种代数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的方程。

在几何中,分类讨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种几何形状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几何定理和性质。

在概率论中,分类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计算概率,并解决各种概率问题。

在数论中,分类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整数,推导出数论性质。

文章总结了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未来发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高中数学、代数、几何、概率论、数论、应用、重要性、展望1. 引言1.1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对对象进行分类和讨论,可以更清晰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在高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被广泛运用于代数、几何、概率论和数论等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在代数中,分类讨论思想常常用于解决方程和不等式等代数问题。

通过将问题中的各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可以简化复杂的代数运算,并找到解题的关键点。

在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可以根据判别式的正负情况将方程的根进行分类讨论,从而找到方程的解。

在几何中,分类讨论思想常常用于证明和问题求解。

例如在证明几何定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角度、边长等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出结论。

在问题求解中,也可以通过将几何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概率论中,分类讨论思想常常用于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

通过将问题中的各种可能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可以求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计算排列组合和概率的问题时,可以通过对事件的分类讨论,得到准确的概率值。

2. 正文2.1 引言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论,通过对不同数学问题的分类讨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由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组成,表达式形式为ax^2+bx+c=0(a≠0),描述了一条二次函数曲线,这条曲线根据x轴上的不同值,在y轴上也会产生不同的值,而其根的特点是一个确定的"x"值,满足一元二
次方程的两条直线连接起来的交点,叫做这个方程的根,由此可以确定当方程满足一元二次方程的条件时,方程的根的个数。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应用中,我们可以用来求解物理、数学以及其他复杂问题。

例如,物理问题,如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表达,其中a可以表示物体的质量,b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阻力,c可以表示物体的动能,这样一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精
准地求解出运动物体在初始速度不同时的最终速度;数学问题,如数学建模:通过研究函数的曲率,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可以对函数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数学模型;其他复杂问题,例如图像处理:利用光流原理,通过研究图像中物体形状及其参数,可
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设计出物体的初始位置变化方程,并结合其他图像处理技术来识别物体,从而实现自动图像处理的功能。

此外,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还可以应用在运筹学中,运筹学是求解多元函数最值问题的数学理论。

如可以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假设有一个多元函数,可以把它表示成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那么可以轻松求解出此方程的极值以及对应的乘子值,从而求得极值。

总而言之,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求解物理、数学以及其它复杂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运筹学求解多元函数最值问题,其中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思想作为基础。

浅谈利用分类讨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浅谈利用分类讨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浅谈利用分类讨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摘要:三个“二次”问题是高考的“常青树”.其中,利用导数工具解决含参数的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而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同时也是解题的难点,是高考试题中有较大区分度的题目.合理的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关键词:浅谈分类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是由于不等式中含有参数字母,导致决定不等式解集的因素不确定,从而需要分类讨论.通过体验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题过程,能提高逻辑分析能力.在理解函数和不等式的关系时,需要借助直观的图像解决抽象问题,从而提高数形结合以及分类讨论的能力.因此规范的解答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能进一步加强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一、三个“二次”间的关系()判别式x1x无根例1:解不等式 .解答:原不等式可化为,方程的根为:.不等式的解集为 .方法归纳:通过三个二次的关系体会决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三要素:(1)二次项系数的符号,(2)判别式的符号,(3)两实根的大小.二、解题初探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是由于决定解集的三要素不确定,导致需要分类讨论.首先应注意此类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是否为参数,若为参数应先对二次项系数为零和不为零分类讨论;若二次项系数为零则不等式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容易写出解集;若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则不等式为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分为两大类型:(一)“可因式分解”型例2:解关于的不等式 .分析:原不等式可因式分解为,对应方程的两根分别为,此时,由于与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所以需按照的大小关系分类;进而画出对应二次函数的简图,画图应注意开口方向,根据图像写出解集.解答:原不等式可化为 ,令得 .(1)若,即则解集为R.(2)若,即,则:解集为 .1.若,即,则:解集为 .综上所述: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方法归纳:此类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可因式分解(),因为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含有参数,则需对两根分, ,三种情况从的取值范围分类讨论,同时应注意二次项系数的符号,画出对应二次函数的简图,画图时注意开口方向,根据图像写出解集.(二)“不可因式分解”型例3:解关于的不等式 .分析:原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参数,所以需对二次项系数a=0和a≠0两大类分类讨论.当二次项系数a=0时,原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容易写出解集为;二次项系数a≠0时,原不等式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由于不可以因式分解,所以应围绕决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三要素讨论.首先按a>0和a<0分类;其次在a>0和a<0的前提下的符号也不确定,又需在a>0和a<0的前提下按再分类讨论;再次在时还需注意两根的大小关系.解答:(1)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2)当时,若,即 ,令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即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3)当时,若,即 ,令得:,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即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若,即时,不等式的解集为综上所述: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方法归纳:首先应注意此类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为参数,所以应先对二次项系数为零和不为零讨论;其次,二次项系数不为零时,此一元二次不等式不可因式分解,应围绕决定解集的二次项系数、判别式的符号和两根的大小三要素依次分类讨论.通过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含参不等式问题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由于新课标高考对导数应用的加强,这些不等式的问题往往与导数交织在一起,题型多以解答题出现,难度较大.例4:已知函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分析:该题利用导数法求单调区间,定义域为,求导得,分别令和,即令和得到单调递增区间和单调递减区间,也即解关于的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答:定义域为 ,.,令,即,,得 .令,即,,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三、探究总结通过以上分析研究,对于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若二次项系数为参数,则应先考虑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若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应先考虑分解因式,若可因式分解则围绕两根的大小关系进行分类讨论,若不可因式分解则应围绕决定解集的三要素依次分类讨论.分类原则:二次项系数、判别式的符号和两根的大小不定时需讨论.分类标准:二次项系数按分类讨论;判别式按分类讨论;两根按分类讨论.解题步骤:分类画图写解集整合解集解答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键和难点是合理的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对参数进行的讨论是根据解题的需要而自然引出的,并非一开始就对参数加以分类讨论.只要做到解题时不随意下手,注意二次项系数、判别式、(若 )两根的大小三要素是否确定,可以把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分为“可因式分解”型和“不可因式分解"两大类型,从而进行合理的分类必将轻松解答此类问题.。

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

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

我们知道,解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需先令ax 2+bx +c =0(a >0),并根据方程的判别式判断根的个数,再通过分解因式或利用求根公式求得方程的根,最后根据“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大小小没有解,大小小大取中间”的口诀求得不等式的解集.由于参数的值无法确定,所以含有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往往需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参数的取值进行分类讨论,最重要的是,对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对应方程的根(实数根)的大小、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二次项系数的符号进行分类讨论,这是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需注意的几个要点.一、注意讨论方程的根的大小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所对应的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大小关系随着参数的变化而变化,且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较大.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所对应的方程ax 2+bx+c =0(a >0)有两个根,且能够进行因式分解,则需先通过因式分解,求得方程的两个根x 1、x 2,然后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分三种情况x 1>x 2、x 1=x 2、x 1<x 2进行分类讨论.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2或x >x 1};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b 2a;若x 1>x 2,则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2或x >x 1}.例1.解不等式ax 2-()a -1x -1<0()a <0.解:原不等式等价于æèöøx +1a ()x -1>0,则方程æèöøx +1a ()x -1=0的根分别为x 1=-1a ,x 2=1,①当x 1=-1a>x 2=1时,可得-1<a <0,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a或x <1;②当x 1=x 2=1时,可得a =-1,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③当x 1=-1a<x 2=1时,可得a <-1,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1a;综上可知,当-1<a <0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a或x <1;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当a <-1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 x >1或}x <-1a.该一元二次不等式中含有参数,且容易分解因式,求得方程的两个根,但无法确定两个根的大小,所以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对两根的大小进行讨论.在进行讨论时,需根据参数a 的取值范围,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二、注意讨论方程的判别式与0的大小关系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所对应方程ax 2+bx +c =0(a >0)的判别式能决定方程的根的个数,这就直接影响着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的形式.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a >0)所对应的方程ax 2+bx +c =0(a >0)不能进行因式分解,则需先求得方程的判别式Δ=b 2-4ac ,然后分为三种情况:Δ>0、Δ=0、Δ<0进行讨论.一般地,若△>0,则方程有2个相异实根x 1、x 2(x 1<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1或x >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1<x <x 2};若△=0,则方程有1个实数根x 1=x 2,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x |x ≠x 1},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若△<0,则方程没有实根,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R ,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为∅.我们可结合函数的y =ax 2+bx +c =0(a >0)的图象来进行讨论,这样能有效提升解题的效率.例2.已知集合A ={}|x x 2+3k 2≥2k ()2x -1,B ={}|x x2-k ()2x -1+k 2≥0,且A ⊆B ,试求k 的取值范围.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薛明美42解:由题意可知A ={}|x []x -()3k -1[]x -()k +1≥0,则方程[]x -()3k -1[]x -()k +1=0有两个根x 1=3k-1,x 2=k +1,①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3k -1或x ≤k +1},②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R ,③当x 1>x 2时,可得k <1,此时集合A ={|x x ≥k +1或x ≤3k -1},令x 2-k ()2x -1+k 2=0,则Δ=4k 2-4()k 2+k =-4k ,①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R ;②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R ;③当Δ>0时,可得k <0,此时集合B ={|x x ≤k --k 或x ≥k +-k };当k ≥0时,集合B ={}|x x ∈R ,此时A ⊆B ;当k <0时,集合B ={}|x x ≤k --k 或x ≥k +-k ,要使A ⊆B ,则需使ìíî3k -1≤k --k ,k +1≥k +-k ,解不等式组可得k ≥-1,综上,满足A ⊆B 的k 取值范围为[)-1,0或[)0,+∞.问题中的两个集合都是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由于集合A 中的含参不等式能够进行因式分解,而集合B 中的含参不等式不能进行因式分解,所以需先求得集合B 中的含参不等式所对应方程的判别式,对Δ>0、Δ=0、Δ<0进行讨论,分别求得三种情形下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建立满足A ⊆B 的新不等式,求得k 取值范围,最后综合所求的结果即可.例3.设不等式x 2-2ax +a +2≤0解集为M ,若M ⊆[]1,4,则实数a 取值范围为____.解:设f ()x =x 2-2ax +a +2,可得Δ=()-2a 2-4()a +2=4()a 2-a -2,①当Δ<0时,可得-1<a <2,M =∅⊆[]1,4;②当Δ=0时,可得a =-1或a =2,当a =-1时,可得M ={}-1⊄[]1,4,不符合题意舍去,当a =2时,可得M ={}2⊆[]1,4,符合题意,③当Δ>0时,可得a <-1或a >2,令f ()x =0的根为x 1,x 2()x 1<x 2,且M ⊆[]x 1,x 2,M ⊆[]1,4,可知1≤x 1<x 2≤4,可得ìíîïïïïf ()1≥0,f ()4≥0,Δ>0,1<--2a 2<4,解得2<x ≤187,综上可知,实数a 取值范围为æèùû-1,187.该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不能进行因式分解,所以需先求得不等式所对应的方程的判别式,分Δ>0、Δ=0、Δ<0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在每种情形下,根据已知的解集列出不等式组,求出参数a 取值范围.三、注意讨论方程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我们知道不等式与函数的关系紧密,一元二次函数y =ax 2+bx +c 的二次项系数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而抛物线的开口方向直接影响着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或ax 2+bx +c <0的解集.因此在解含参一元二次不等式要注意讨论二次项系数的符号,当二次项的系数a >0时需按下表分如下几种情况讨论:判别式Δ=b 2-4ac一元二次函数y =ax 2+bx +c =0(a >0)的图象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一元二次不等式ax 2+bx +c <0(a >0)的解集△>0{x |x <x 1或x >x 2}{x |x 1<x <x 2}△=0{}x |||x ≠-b 2a∅△<0R∅43含参函数问题通常较为复杂,尤其在遇到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时,很多同学不知如何下手.解答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关键在于合理处理参数,将问题简化为只含有一个参数或没有参数的函数问题.下面介绍三种解答含有多个参数的函数问题的方法.一、分离变量法当函数问题中出现多个参数时,可通过恒等变形,将其中一个已知取值范围的参数从函数式或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将问题转化成只含一个参数或没有参数的函数最值问题来求解.例1.已知当θ∈R 时,不等式a +cos2θ<5-4sin θ+5a -4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由a +cos2θ<5-4sin θ+5a -4可得4sin θ+cos2θ<5a -4-a +5,要使上式恒成立,只需使5a -4-a +5大于4sin θ+cos2θ的最大值,设f (θ)=4sin θ+cos2θ,化简得f (θ)=-2sin 2θ+4sin θ+1=-2(sin θ-1)2+3≤3,可得5a -4-a +5>3,即5a -4>a -2,上式等价于ìíîïïa -2≥0,5a -4≥0,5a -4>(a -2)2,或{a -2<0,5a -4≥0,解得45≤a <8.该函数不等式中含有两个参数a 及θ,其中θ的取值范围已知,另一参数a 的范围即为所求,故可考虑运用参数分离法,将θ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再将不含有θ的式子构造成关于a 的函数式,利用正弦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有界性求得函数的最值,即可建立关于a 的新不等式,求得a 的取值范围.例2.设正数f ()x =e 2x 2+1x ,g ()x =e 2x e x ,对任意x 1,x 2∈()0,+∞,不等式g ()x 1k ≤f ()x 2k +1恒成立,求正数k 的取值范围.解:由g ()x 1k ≤f ()x 2k +1可得g ()x 1≤kf ()x 2k +1,所以kf ()x 2k +1≥[]g ()x 1max ,钱桂红。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㊀㊀㊀㊀㊀㊀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Һ孙大桂㊀(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刘渡中心学校,安徽㊀芜湖㊀238341)㊀㊀ʌ摘要ɔ新课标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思想㊁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而分类讨论思想,作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思想之一,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灵活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为此,本文就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㊁应用原则㊁应用路径进行了探索分析,旨在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ʌ关键词ɔ分类讨论思想;初中数学;应用分析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最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旨在将所要研究的对象按照标准分为若干不同的类别,在逐个研究的过程中,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贯串整个数学教学全部内容,包括概念㊁定理㊁公式㊁运算性质㊁不确定的量等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为此,本文就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分析.一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分类讨论思想要求学生从多个角度㊁多个视角对问题进行分析㊁探讨㊁推测[2].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综合探讨,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㊁逻辑化,将复杂问题通过归类转化,在分情况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化繁为简,看清问题的本质,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经过此过程学习㊁深化,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可以培养其系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想不仅是一种可以应用于学习阶段的学习思路,更是一种人与自然数量关系㊁空间关系的意识总结[3].换言之,数学思想是一种思维的结果,能够帮助人们系统化地看待世界和生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方向,致力于解决数学各种小问题,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解答策略,应用于各个模块中,体现了思路的多元化,对促进学生思维灵活发展,认识数学内容的客观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认识数学学科魅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二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一)层次性和互斥性原则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4].为此,在教学的时候,为提高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价值,要遵从层次性原则,按照解题步骤和各个环节的对应要求,依次展开探索分析.而互斥性原则是指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所考虑的可能性之间不存在重复的关系,各自独立,没有交集.(二)标准性和相称性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分类讨论思想的时候,为提高分类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分类之前要遵从其标准性的原则,这样既可以做到周全思考,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习惯.同时,在分类对象和分类问题的时候,要遵从其相称性原则,也就是说对象和问题是相对的,在一一对应的基础上,把握分类讨论思想的科学性和步骤性,避免分类出现交集和重复,从而提高问题的解决质量.三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一)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认识函数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㊁难点,占据中考半壁江山.而分类讨论思想在函数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既可以提高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又可以实现函数的灵活应用.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和消化函数知识点,培养其分类讨论思想非常关键.例如, 一次函数 教学中,在判断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的时候,就需要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综合考虑.又如,一次函数y=kx+b,当1ɤxɤ4时,3ɤyɤ6,则bk的值是.在解析这一填空题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分析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与什么有关.在激活思维的基础上,回归题意,题中给出了一次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出该函数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为此,在解析的时候,就要结合k>0,k<0这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在分类讨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深化其所学知识内容.再如,一次函数在实际应用中的分类.为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某村计划在江汉堤坡种植白杨树,现甲㊁乙两家林场有相同的白杨树苗可供选择,其具体销售方案如下:甲林场乙林场购买树苗数量销售单价购买树苗数量销售单价不超过1000棵4元/棵不超过2000棵4元/棵超过1000棵的部分3.8元/棵超过2000棵的部分3.6元/棵设购买白杨树苗x棵,到两家林场购买所需费用分别为y甲,y乙(元).(1)该村需要购买15000棵白杨树苗,若都在甲林场购买所需费用为多少?若都在乙林场购买所需费用为多少?(2)分别求出y甲,y乙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如果你是该村负责人,应该选择到哪家林场购买树苗合算,为什么?在解析第(1)问的时候,只要根据单价x数量就可以得出购买树苗所需要的费用,但是在问题(2)(3)的解析中,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分类讨论,根据图表和题意所示,让学生分别按照0ɤxɤ1000,x>1000,0ɤxɤ2000,x>2000进行分段考虑,在(3)的解析中,同样按照其分类讨论表示关系.学生通过分类讨论对比思考,选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仅提高问题解析的精准性,又可以促进学生学以致用,使其体会函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分类讨论思想与函数有机整合的过程中,提高函数教学质量.㊀㊀㊀㊀㊀(二)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探索方程知识对于初中数学,解方程是考试必考的知识.但是,在解方程的过程中,也会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导致其结果不完整.因此,为提高学生掌握这一基础知识,使其认识分类讨论思想在方程知识中的应用价值,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分类讨论思想,通过问题引导的方法,促进学生有效解决方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教学 一元二次方程 时就会应用到分类讨论思想.例如: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2+(2m+1)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在解析这一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题意中有没有指明是二次方程?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考虑该方程是一次方程的可能,然后根据两种情况: 是一(或二)次方程 和 有实数根 ,结合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得到:①当m2=0,即m=0,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即x+1=0,有实数根x=-1;②当m2ʂ0,即mʂ0,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由有实数根的条件得Δ=(2m+1)2-4m2=4m+1ȡ0,mȡ-14,所以mȡ-14,且mʂ0.通过分类讨论思想的有效应用,学生知道在解析方程时,首先要明确讨论的对象;其次要进行合理分类,符合分类的标准原则㊁周全原则㊁独立原则;最后,对问题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分类讨论思想渗透方程问题的整个解决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学习方程的印象,又可以使其掌握解决方程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形成严谨㊁科学的学习习惯.(三)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析动点问题动点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考的难点和学习的重点,要解决动点问题,学生需要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能够根据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并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认识问题本质,发现其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实现有效解决问题.因此,为了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可以将此思想应用于动点问题探索中.例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点A(-2,0)和点B,与y轴交于点C,直线x=1是该抛物线的对称轴.(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两动点M,H分别从点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点M到达原点时,点H掉头并以每秒3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B方向移动,当点M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时,两点停止运动,经过点M的直线lʅx轴,交AC或BC于点P,设点M的运动时间为t秒(t>0),求点M的运动时间t与әAPH的面积S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在求解这一问题的时候,解析问题(1)只需要学生结合抛物线y=ax2+bx-4与x轴交于点A(-2,0),直线x=1是该抛物线的对称轴等数学信息,通过联立方程组便可以求解.但是,对于问题(2)动点问题,则需要学生考虑实际情况,分类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探索:由于点M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时需要3秒,所以tɤ3.又当点M到达原点时需要2秒,且此时点H立刻掉头,所以可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0<tɤ2时,如图①,由әAMPʐәAOC,得出比例式,求出PM,AH,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②当2<tɤ3时,如图②,过点P作PFʅy轴于点F,求出PM,AH,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最后利用配方法求出最值.①㊀㊀②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在动点问题中的指导应用,使得学生在解析问题的时候,能够全面分析影响因素,做到高效解题.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四)利用分类讨论思想理解抽象概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抽象概念的掌握是提高学生解题质量的关键.但是,有很多学生在掌握概念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的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相似性概念.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的时候,可以通过分类讨论思想进行有机渗透,在分条件㊁分性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㊁判断,从而使其加深学习印象.例如,对于 全等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 的知识,由于概念掌握得不扎实,在运用它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分辨不清㊁概念乱用的现象.为此,在解析概念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定义㊁分类开始分析,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所涉及的图形是什么三角形,然后根据区分点引导其进行讨论.通过分类讨论交流,在思维碰撞的基础上,就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抽象概念进行解析,最后为学生设计有关全等三角形或者相似三角形的习题,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概念,进行分类讨论交流,提高概念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结㊀语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其思维发展,培养其思维灵活性和系统性,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通过将分类讨论思想与函数㊁方程㊁动点问题㊁抽象概念的有机整合,学生掌握了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并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果.ʌ参考文献ɔ[1]邱琴.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96-97.[2]王李杰.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0):45.[3]梁静静.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9):20-21.[4]郑雪梅.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36):150.。

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是指把事物按照某种规律或性质进行分类,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思维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其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类讨论。

在初中数学中,学生需要掌握诸如数轴、集合、函数等基本概念。

这些概念的定义和性质都需要通过分类讨论来进行说明和推导。

例如在数轴的学习中,需要先分类讨论正数、零、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然后探讨绝对值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最后通过图表等形式来展示分类讨论的结果。

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需要分类讨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的定义和性质。

尤其是对于常用函数的学习,更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以便能够准确地掌握它们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需要通过分类讨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掌握它们的用法和应用。

二、分类讨论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过程中是特别重要的。

学生需要分析题目,将问题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性质分类,然后再采取不同的方法或策略进行处理,最终得出正确的解答。

例如,对于多项式函数的零点问题,可以分类讨论多项式函数的次数和系数的符号等,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分类讨论也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对于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问题,可以分类讨论直角边的长度、斜边的长度等,然后采用勾股定理、正弦定理等不同的方法来求解。

此外,分类讨论还可以在统计、概率等问题中进行应用,例如对于抛硬币的问题,可以分类讨论得到正面和反面的概率,然后采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分类讨论思想在证明过程中也经常被使用。

例如,在初中数学的代数问题中,学生需要证明不等式、恒等式等,都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

此外,在几何证明问题中,分类讨论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于三角形中线的性质问题,需要分类讨论中线起点的位置变化对应的三角形的性质,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初中教师的教育方法也要不断的更新和改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教育是首要任务。

因此,目前的教育方式也由教师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的转变。

所以,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对问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学习的能力,而分类讨论思想,正是将这些能力综合运用的方法,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初中数学;应用研究1.注重对学生分类讨论思想的培养分类思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很容易发现。

在生活中,学生会对很多事物分类,例如,对于衣服、书籍、垃圾等的分类,所以,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把这种分类思想运用到学习中。

这种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能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授课时,要将授课内容分类型、分模块的讲解,让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课上得到充分的应用。

比如,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利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进行解题,一般分为四步骤:(1)明确讨论的对象;(2)合理的分类;(3)分类讨论;(4)归纳总结。

数学教师通过对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会让学生逐渐掌握分类讨论思想的核心,强化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进而渐渐形成对数学解题思路的分类处理,并且,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可以模仿教师的分类思想,掌握数学分类的基本原则。

分类讨论思想的基本解题原则,首先要确定好分类的对象;其次是对分类对象进行标准化统一化的整理归纳。

如果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足够重视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中的使用,那么,这一方法必然会在初中数学解题思路中,起到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引导学生简化分类讨论的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刚开始的时候会显得有些抽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无法形成具体的形象概念,还会把这种方法想的过于复杂化,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想,它在高中数学解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特点分类讨论是一种通过将问题拆分成不同情况,进行分别考虑的方法。

它具有如下特点:1.适用范围广:分类讨论可以用来解决各种问题,包括一元方程、二次方程、几何问题等等。

2.思维灵活:分类讨论可以采取不同的拆分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3.准确性高:分类讨论可以保证每种情况都被考虑到,并得到相应的结果,不会漏掉任何一种情况。

四.难度低:分类讨论不需要很高的数学功底,只需要将问题分解成各种情况进行分别考虑。

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0的解法有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分类讨论。

当a≠0时,如果Δ=b²-4ac>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Δ<0,则方程无实数根。

2.几何证明在几何证明中,分类讨论也是一个常见的方法。

例如,在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时,可以将三角形分成底角等于顶角的情况和底角小于顶角的情况,分别证明。

3.概率问题在解决概率问题时,分类讨论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要求抛掷两个骰子点数和为6的概率,可以将所有情况分成两个骰子点数和小于6的情况和等于6的情况,然后计算出每种情况的概率,再相加。

4.数列问题在数列问题中,分类讨论也可以用来解决一些难题。

例如,要求找出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将其分成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两种情况,然后根据每种情况的特点进行计算。

5.排列组合问题总之,分类讨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数学思想,它可以解决多种问题,需要我们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积极掌握和应用。

高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运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运用在数学中,常常要根据研究对象的性质差异,分别对各种不同的情况予以分析的思想方法叫分类讨论。

本文以一元二次方程为例,谈谈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运用。

例1 方程()222110m x m x +++=有实数根,求m 的取值范围。

分析: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问题,首先引起警觉,想到分类讨论。

因为这里并没有指明是二次方程,故要考虑是一次方程的可能。

解:⑴当20m =,即0m =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10x +=,有实数根1x =-。

⑵当20m ≠,即0m ≠时,方程为二次方程,由有实根的条件得, ()22214410m m m ∆=+-=+≥,14m ≥-。

所以14m ≥-,且0m ≠。

综合⑴、⑵,得14m ≥-。

评注: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否要讨论,要看清题目的条件。

一般设问方式有两种⑴前置式,即“二次方程〞;⑵后置式,即“两实数根〞。

这都说明是二次方程,不需讨论,但切不可忽视二次项系数不为零的要求。

本例是根据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进行分类讨论。

例2 当m 是什么整数时,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440mx x -+=与2244450x mx m m -+--=的根都是整数。

解:由于给出的关于x 的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即0m ≠。

又由于方程均有实根,()214440m ∴∆=--⨯≥,解得1m ≤。

又()()2224414450m m m ∆=--⨯⨯--≥,解得54m ≥-。

514m ∴≤≤。

又m 是整数,且0m ≠,1m ∴=-或1. 当1m =-时,方程2440mx x -+=为2440x x --+=,解得方程的根为2x =-±1m =-舍去。

当1m =时,方程2440mx x -+=的根为122x x ==,方程2244450x mx m m -+--=根为15x =,21x =-,均为整数,1m ∴=。

评注:本例是根据方程的根是否为整数进行分类讨论。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篇一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探讨一、引言初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在知识体系上有着独特的特点,而且在思想方法上也有着重要的转折点。

其中,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和细化,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二、分类讨论思想的基本概念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数学思想,它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问题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划分,并对每一类问题进行分别讨论。

通过对问题进行分类和细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主要应用在代数、几何等领域。

三、分类讨论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在代数中的应用在初中代数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数的分类:实数可以分为正数、负数和零三类。

正数包括正整数和正小数;负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小数;零是实数的中性元素。

通过对实数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2)方程的分类:方程可以分为一元方程和多元方程两类。

一元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多元方程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未知数的方程。

通过对方程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解法和特点。

(3)函数的分类:函数可以分为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类型。

一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函数;二次函数是指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形如y=k/x的函数。

通过对函数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在几何中的应用在初中几何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类。

锐角三角形是指三个内角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内角等于90度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是指有一个内角大于90度的三角形。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在数学讲解中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思维方式,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涵盖数学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类讨论思想常被运用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逐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析的问题。

本文将从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及其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分类讨论思想是指在求解问题时,将问题分成不同的情况,并对每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求解的一种思想方式。

它的基本思路是将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分别求解每个部分,最后综合各个部分的结果,得出整个问题的解。

分类讨论思想具有逻辑严密性、灵活性、易于掌握和应用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方式。

二、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1.方程的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中,方程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类型。

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可以将方程问题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对每个类别进行独立求解。

例如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将问题分成三种情况:Δ>0,Δ=0,Δ<0,然后分别求解,得到三个解析式。

2.曲线的分类讨论曲线在高中数学中也是必须要进行分类讨论的一个问题类型。

例如在解代数方程组时,需要通过曲线的分类讨论来分类求解。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曲线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该曲线的解析式的方程组有多少个解。

3.三角函数的分类讨论在解三角函数的问题时,分类讨论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例如在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等问题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例如在求某个特定区间内的函数值时,需要先判断这个区间的端点处是不是极值点,然后再判断在该区间内函数值的正负情况,最后得出答案。

4.极限的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中,极限的分类讨论也是经常用到的一种思想方式。

例如在极限求解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分别求出左极限和右极限。

这种思想方式同样也适用于求导数、定积分等高中数学中的其他重要问题。

三、如何提高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分类讨论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在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应用

值 的符 号 , 于 解 题 . 便
例 4 若 实 数 n 6满 足 一 n 5 0,z 8 + = . 、 8 + = 6一 6 5 0 求
的值 .

解: 由方 程 根 的定 义 , n b是 方 程 X- x 5 0的两 个 根 . 知 、 2 8+ =
. .
n+b=8. b=5. a b- 一1 =一2 0.
的取值范 围. 解 : m = 即 m= 当 0, 0时 , 原 方 程 为 一 元 一 次 方 程 +1 0, 实 数 根 = . = 有 一1
当 m ≠0, m≠0时 , 程 为 二 次 方 程 , z 即 方 由有 实 根 的 条 件 得 ,
△= 2 ( m+1 4 4 1 )一 m = m+ ≥0 ,
方 程 一 r + m2 4 5 0的根 为 I5 .= 1 均 为 整 数 , 4 x 4 - m一 = e = ,7 一 , 9 1 2

. .
m = 1 .
温 馨 小提 示 : 据 方程 的 根 是 否 为 整 数 进 行 分 类 讨 论 . 根
例 3 已 知 关 于 z的方 程 i2 ( 2 2 j m一 ) —m g


事 实 上 , 设 中 的 n与 b是 可 以相 等 的 . 题 当 a b时 , 式 = . = 原 2
综上所 述 : 口 当 ≠b时 , 式 : 2 ; a b时 , 式 = . 原 一0 当 = 原 2 温 馨 小提 示 : 分 类 讨 论 的 方 法 解 题 的 一 般 步 骤 是 : 1 明确 用 ()
, =1 2 +

若 l 2 ≥0, ≤0, 0 X= 12 贝 一 2 + .

浅析如何用分类讨论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浅析如何用分类讨论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像性质 , 系统地来 分析用分类讨论 的方法解 决一元 二次方程
实根的分布情况 。
设一元二次方程 a x +b x +c = O ( a #O ) 的两个 实根分别
( 5 ) 当有且 仅有 一个 根 X ( 或 X ) 满足 k 。 ≤X 。 ( 或k ≤
x ) , 则有 f ( k 。 ) f ( k )< 0并 同 时 考 虑 f ( k , )=0或 f ( k )= 0
— —
《 逍遥游》 课堂教学心得
王 学礼
甘肃 敦煌 7 3 6 2 0 0 )
( 甘肃省敦煌市敦煌 中学
【 摘要 】 多年的语文教学 , 多次的和 同学们一起玩 味赏析《 逍遥游》 , 让笔者觉得 该文是一篇充 满神 奇 色彩的 美文 , 可以说《 逍遥
游》 在 中国 文 学 史上 是 一 朵 千 年 不败 的 奇 葩 。 对 于《 逍 遥 游》 这样的奇文、 美文 , 文 学 园地 的 奇 葩 , 可 以说 是 仁 者 见仁 , 智者见智 , 不同的 读 者会 有 不 同的 观 点 . 笔 者 就 自己在 教 学过 程 和 同 学们 总 结 的 一 点 点 想 法 拿 来和 读 者共 同讨 论 。
_ \ 一 , /
F ~
>0或 a<0分 为开 口方 向朝上 或开 口方 向朝 下两 种情 况。 在具体解题过程 中 , 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 析一元二 次方程 ax 2 +b x+c= 0( a ≠0 ) 的 两 个
实根 。 可 能 出 现 的 全 部 分 布 情

( 2 ) 当x 。 ≤x <k时 , 根 的分布情况将 根据 a> 0或 a< 0
遇到有 区 间限 制 的情 况 , 这 时

统领全章 归纳思想 逐步渗透--以“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

统领全章 归纳思想 逐步渗透--以“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

2021年第1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旬1统领全章酬思想逐步渗透以“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叶含琪(重庆市綦江区古南中学)摘要:对数学思想的学习和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应从一个章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整个 初中学段教材的内容上进行规划,以实现数学思想渗透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关键词:数学思想;渗透;方程文章编号:1002-2171 (2021) 1-0065-02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 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领会知识背后更深层次的数学 思想。

因此,为实现数学思想渗透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教师应从一个章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整 个初中学段做好教学规划。

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教材“一元二次方程”一章为例,谈谈教学中数学思想应如 何渗透。

1全章知识结构及蕴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分布在教材的各个章节。

因此,教师要 认真研究和分析教材,对整套教材中数学思想的分布 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以章为单位,在分析知识 结构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本章所渗透的数学思想以 及承载它们的数学知识;最后在具体授课活动中,以适当的方式将数学思想表层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和领会,从而增强 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应用意识。

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 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更多强调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知识本身的灌输和记忆,容易忽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思维和方法的总结和提炼。

应 用过程也只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对应性练习,缺乏解 题思维的深人分析,没有揭示方法的实质和规律,没 能将解题方法上升到数学思维的高度。

教学中应避 免这种无数学灵魂(思想)的教学。

下面笔者结合“一 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图1),归纳、总结出本章重要的几种数学思想:模型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以及承载这些思想的数学知识。

定义|•般形式_两根和L两根积△<0」直接开平方法一]配方法一公式法_r一元二次方程-传播问题--增长率问题-面积问题图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中 体现得最为明显。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分类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分类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分类讨论一元二次方程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方程形式,其一般表达式为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已知常数,且a ≠ 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可以根据方程根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存在两个实数x1和x2满足方程,则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

方程的判别式Δ = b^2 - 4ac,若Δ > 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此时,可以使用求根公式x = (-b ± √Δ) / 2a来计算方程的根。

例如,对于方程x^2 - 5x + 6 = 0,首先计算判别式Δ = (-5)^2 - 4(1)(6) = 1,由于Δ大于0,说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应用求根公式,分别求得两个根:x1 = (5 + √1) / 2 = 3,x2 = (5 - √1) / 2 = 2。

2.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时,即存在一个实数x0使方程成立。

同样,可以通过判别式Δ来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

若Δ = 0,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此时,可以使用求根公式x = -b / 2a来计算方程的根。

例如,对于方程x^2 - 4x + 4 = 0,计算判别式Δ = (-4)^2 - 4(1)(4) = 0,由于Δ等于0,说明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应用求根公式,解得x0 = -(-4) / (2(1)) = 2。

3. 无实数根在某些情况下,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没有实数根,即方程的解为复数。

同样,可以通过判别式Δ来判断方程的根是否为复数。

若Δ小于0,则方程无实根。

例如,对于方程x^2 + 4 = 0,计算判别式Δ = 0^2 - 4(1)(4) = -16,由于Δ小于0,说明方程无实数根。

此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当方程系数a、b、c都为零时,方程也为无穷解。

但在通常情况下,不考虑这种特殊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若 一 元 二 次 方程 有 实 数 根 , 于 分式 方程 无 实 数 解 , 由
故 它 的 解 为X 0, = . = 或 1
把 它 们 代 入 一 — 2 0 m= . m+ = 得 2
一 7
综上所述, 的取值范围是m ÷或m 2 m <I : =. -

四 、 个 方 程 有公 共 根 的 分 类讨 论 两
三 、 式 方 程 无 实 数 解 的 分 类讨 论 分
例 3 ( 07i" 20 -- f, -  ̄北省 孝 感 市 中考 题 )分 式 方 程 一 2


:1 +

无 实 数 解 , m的取 值 范 围. 求


分 析 : 分 式 方程 化 为 一元 二 次 方 程 时 , 使 原 分 式 方 程 无 实 将 要
② 当J l , 方 程 均为 x+ - : , 得 :-  ̄X  ̄ j 时 两 } : 2x 3 0 解 —l /



由此 可 见 , 当 k 2 ,有 公 共 根 一 ; 当 k 1 , 有 公 共 根 =时 3 =时


…… …… …
维普资讯
例 4 ( 07 湖 北 省 黄 石 市 中考 题 ) k 何 值 时 , 程 + 20 年 当 取 方
k 一 = 和 + 一 k 0 公 共 根 ? 并 求 出 公 共 根 . x 3 0 z 3 = 有 分析 : 当两 个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有 公 共 根 时 , 分 两 种 情 况 讨 论 : 要
例 6 (07 江 苏省 淮 安 市 中考 题 ) 知 : 数 口 b 足 条 件 20 年 已 实 、满
a2

7 20b 7+: , a =,一b20则导+ : + z

分析 : 题应分a b 此 = 和口 两 种 情 况 讨 论 求 值 . ≠6
・ . .

÷. 此时, 方程化为 24+ =. x4 0

・ . .

2 .此 时 b c Ⅱ 不 能 构 成 三 角 形 . +: ,
若 腰 长 a 4, 然 4 已 知 方 程 的一 个 根 , = 显 是

. .
44k )(÷: 解 吾 2(++k ).得:. —214一 0
……一…一…一 一 ~ 一 …_ _ … … …6 6 一 f
维普资讯
■二 ==二_=■=二二== ===z互==二 二 = 二 = = = 此 时 , 程 化 为X- x 8 0 解 得 = , 4 方 26+ = , 2 : . 等 腰 AA C 边 长 分别 是 4、 、 周 长 为 1. B 三 4 2, O
数解有 以下两种情况 : 一元二次方 程无 实数根 , < ; 一元 ① 即A 0 ②
二 次 方 程 有 实 数 根 , 都是 分 式方 程 的增 根 . 但
解 : 程 两 边 乘 以 ( 1 , 方 一 ) 去分 母 整 理 得 X- 一 2 0 2 , m+ = .  ̄

①若一元二次方程无实数根 , 由A= — ( 一 < 解 得 m< I; 1 4 2 m) O, _
有 一 个 公 共 根 ; 两个 公 共 根 . 有 解 : 两 个 方 程 的公 共 根 为口 则 + a 3 0, n+ 一 k O 设 , k 一 = 且 2n 3 = .



( 一1 0 一3 k ) k ) : ( 一1 .
①当k 时 ,= 3 这时k 2 ≠1 Ⅱ 一 , =;
8 _
~一
’ 一 …。 … …… 。一 … … 。 。 。… 。 。
维普资讯

. .
k=士1 .
综 合 ① 、 可 知 : 的值 是 0 1 一 . ② k 、、1
二 、 腰 三 角 形 问题 的 分 类 讨 论 等 一
例 2 (07 江 苏省 苏 州 市 中考 题 ) 已知 关 于 的方 程 一 20 年
解:1证明: =2+ ) 44k ÷)(k 3 0 () △ (J 1 x (一 = 2一 )≥ . } 一

. .
无 论k 何 值 , 个 方 程 总有 实 数 根 . 取 这
( ) 两种 情 况 : 2分 若 底 边 长a 4, b c 即 方 程 有 两 个 相 等 的 实 数 根 , = 则 =,
(k 1x4 一 =. 2+ )+ ( ÷)0
( ) 证 : 论k 何值 , 个 方程总有实数根 ; 1求 无 取 这
( ) 等 腰 三 角 形AB 2若 C的一 边 长 a 4 另 两 边 b c 好 是 这 个 方 = , 、恰
程 的 两 个 根 , AAB 求 C的周 长 .
维普资讯

豢l 磊 0 嚣t
每 氍
■■■■■■■■■■■■一= = 二 二=二—j = ■互 = _ =

责 任编 辑 : 二喜 王
分 类 讨 论 是 解 数 学 题 的 一 个 重要 思 想 方 法 ,它 能 训 练 思 维 的 条理 性 和严 密 性 .现 选 取 几 道 中考 题 加 以分 析 ,谈 谈 分 类 讨 论 思
想 在 一元 二 次 方 程 中 的运 用 .


含 字母 系数 方 程 的分 类 讨 论
例 1 ( 0 7 北 京 市 海 淀 区 中 考 题 ) 已知 关 于 的 方 程 + 20 年 ( k ) + 一1 0 有 整数 根 , 2 一1 x k : 只 且 为整 数 , 确 定 k 试 的值 .
② 当 X< l0时 , = , l一 2即 l = . + 20
・ . .

次 项 系 数 为 0,P +1 0 lk = .  ̄
= 一
・ . .
1 此 时 A 0, 合 题 意 , 去 . , < 不 舍
综合①、 ②可知i÷. . } =
六 、 据 方 程 两 根 是 否 相 等 分 类 讨 论 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