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中毒事故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
一、案例概况
甲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常见于溶剂、涂料、染料、胶水和塑料制品中。长期接触或高浓度暴露于甲苯环境中可能导致中毒,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本案例将分析一起甲苯中毒事件,并就该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和应对措施探讨。
二、事件过程
某化工企业在加工化学原料时,发生了一起甲苯中毒事件。事发当时工人正在对甲苯进行分装,突然一股刺鼻的气味弥漫整个车间,导致多名工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紧急情况下,工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将受伤的工人及时送往附近的医院。
三、中毒原因分析
1. 接触方式不当:工人在操作甲苯时可能由于未戴防护口罩或穿戴不当,导致过量吸入甲苯蒸气。
2. 通风不畅:化工车间内可能由于通风设施不畅,导致甲苯蒸气无法迅速排出。
3. 低浓度感知不足:甲苯蒸气在低浓度时无明显异味,工人难以察觉危险。
4. 缺乏应急预案意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工人和管理层未能迅速启动应对措施,导致伤者获救效率低。
四、应对措施
1.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企业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确保他们熟知甲苯的特性、危害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2. 定期检查通风设施:企业应定期对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空气畅通,及时排出甲苯等有害气体。
3. 增加监测仪器:在工作场所内设置甲苯浓度监测仪器,及时发现甲苯浓度异常情况,并作出相应处置。
4. 健全应急预案: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事故有条不紊的应对措施,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应急处理和救援。
五、总结与展望
甲苯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醒企业和员工要高度重视对有害化学品的接触和潜在危险,加强安全意识培训,合理规划工作流程,以及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管和指导,提高企业对甲苯中毒风险的认识,并促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可以减少和避免类似甲苯中毒事件的发生,营造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本文基于真实案例,围绕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一、事件概述
2019年某日,某县某化工企业发生一起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
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当天晚上7点左右,该企业工人在生产
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胸闷等症状,接着意识逐渐模糊,最
终昏迷不醒,其中5人不幸身亡,6人送往医院治疗。
二、调查经过
立即得知此事故后,相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赶赴现场实施调查。经过调查发现,该化工企业生产苯和苯系化合物,并进行加氢处理,苯是致癌物质,加氢处理苯则会产生苯米松和苯酚,这两种物质也
具有一定毒性。当天晚上,化工企业的加氢反应器突然停止工作,
而反应器内仍然残留有大量的苯和加氢产生的有毒物质。由于工人
缺乏安全意识,没有及时关闭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并没有采取任
何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导致了此次事故的发生。调查人员
还在现场取样分析后得出结论:在加氢反应器内排出的气体中,苯
的浓度超过了爆炸下限的10倍以上,另外还检测到了大量的苯酚和
苯米松等有毒物质。
三、原因分析
1. 安全管理不到位
该化工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漏洞。首先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安全教育方面也存在不足,导致员工安全意识较差。
2. 设备安全性问题
加氢反应器的安全阀失效,致使粗苯过饱和,进而造成突发事故。
3. 危险品管理不规范
企业对危险品的安全管理不规范。在日常生产中,企业应该加强对危险品的监测和检测,以及对存在危险的工作区域设定专门的安全防范措施。而该企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危险品管理措施,也没有安排专人定期对危险品进行检测和监测。
职业病案例: 鞋材加工厂苯中毒
鞋材加工厂苯中毒
2020年2月26日,温州市某鞋材加工厂工人陈某(20岁,湖南人)开始从事鞋底清洗工作.
6月6日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症状,即回老家休养.因症状不断加剧.
7月14日前往医院治疗,入院后7小时后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发颅内出血而致死.
经温州市职业病诊断小组诊断,陈某系职业性苯中毒死亡.
中毒原因分析:
原料使用:使用的清洗液中含有40%的纯苯(剧毒)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排毒设施,车间生产环境苯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29.6倍.
危害告知:劳动合同中没有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告知内容.
2002年 河北白沟苯中毒事件
2002年初,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箱包生产加工企业打工的几名外地务工者,陆续出现了中毒症状,并有6人相继死亡,后经卫生部门调查确定为苯中毒事件。
在白沟事件发生时,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及周边邻县形成了一个以白沟为中心的箱包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这个庞大的生产加工基地涉及到高碑店、雄县、容城、定兴等地的几十个乡镇,从业人员30多万人,除了一些较大规模企业外,绝大多数属于家庭作坊式生产经营。有些家庭式作坊户,因生产用料不合标准、工作环境差而引起打工者中毒甚至致死事件。
苯是一种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是从煤焦油、石油等物质中提炼出来的,容易挥发,燃点很低,可做燃料、溶剂和香料。由于其具有一定的毒性,如保护不当,易对人体造成慢性损害。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
甲苯是一种有机溶剂,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甲苯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
或大量吸入甲苯的人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在交通事故中,甲苯中毒可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在实际交通肇事案例中,甲苯中毒驾驶者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就拿某市某日发生的
一起交通事故来说,当地警方接到报警后赶到事故现场,发现事故的起因是一名驾驶者在
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失控,撞上了隔离栏。在现场警方对驾驶者进行了尿检,结果显示
他体内的甲苯含量超过了正常范围。
通过调查了解到,该驾驶者是一名工厂的普通工人,长期在工作中接触甲苯。在事故
发生前,他一直感到头晕、乏力、恶心等症状,但由于工作任务繁重,他并没有及时就医
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他却选择了开车上路,结果造成了严重的交通事故。
该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警示:长期接触甲苯可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会直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需要长期接触甲苯的人群,特别是在重
要场合操作机械设备或者开车上路时,一定要加强对自身的健康和安全意识。对于大型工
业企业来说,也需要更加重视员工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和防护措施,避
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除了对于从事工业生产的人群来说,甲苯中毒对于其他人群也是一个潜在的风险。有
些人可能出于嗜好使用含有甲苯的物品,比如油漆、胶水等。如果长期大量吸入这些含甲
苯的化学品,也同样会出现中毒的情况,不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还有可能在驾驶车辆时
对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针对这种情况,社会需要加强对于甲苯中毒的宣传和警示工作。特别是在驾驶员的培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一例急性苯中毒死亡事故调查
1. 案例背景
1.1 事故发生地点
该案例发生在广东省某市,事故发生地点为一家印刷厂。
1.2 事故发生时间
该案例发生于2021年10月1日。
1.3 事故原因
在装卸货时,工人将装有苯的罐子放在地上,苯从罐子中泄漏出来,造成快速挥发并在厂房内弥散。由于苯具有很强的毒性,导致工厂内
多人中毒,其中包括1名工人因中毒死亡。
2. 案例调查过程及结果
2.1 现场勘查
经现场勘查,苯泄漏的主要地点位于印刷厂一楼库房正中,该库房
门窗紧闭,通风极差。在库房内,可以看到散落的苯水,空气中苯的
浓度较高。根据工厂工作人员的描述,苯泄漏是因为工人在装卸货时
疏忽所致。
2.2 病人症状
共有9名工人因中毒被送往医院,其中1名工人在抢救无效后死亡。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乏力、恶心、呕吐、胸闷、呼吸急促和
心慌等。经医院检查和观察,确认9名工人均为苯中毒。
2.3 分析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此次事故由于苯泄漏引起。该印刷厂库房空气
密闭,通风极差,苯气体无法有效散发,导致苯浓度超标,从而造成
了多人中毒。受害者在中毒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其中1名工人
最终死亡。
3. 其他情况
根据媒体报道和其他渠道了解到,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类似的苯
中毒事故已经发生了多起。对于这些事故,应尽快查明原因,及时采
取措施加以防范。
此外,在工厂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操作,加强对
危险品的管理,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总结
此次案例中,工厂苯泄漏导致多人中毒和1人死亡的事故给我们带
来了很大的教训。生产中要注意安全,加强管理,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个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避免自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中毒案例分析
苯,是一种化工生产的基本原料和广泛使用的溶剂,如制造染料、药物、香料、农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炸药等;作为溶剂则用于油漆、喷漆、油墨、印刷、树脂、人造革、粘胶(鞋厂、球厂、纸箱厂)及合成洗涤剂(清洗模具)等。
裂等。
张红,不满17岁,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放弃学业外出打工。2001年3月,她只身来到广东,先后在东莞三家鞋厂打过工,从事鞋底部品质检工作以及棉布针车工作。在这三家厂工作时,厂方都没有为员工进行体检和办理工伤保险。为了多往家里寄钱,她特别省吃俭用。
张红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在工作岗位患上了职业病,这不仅让她失去了劳动的能力,还威胁她的生命。到了2002年11月,她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头晕特别明显。12月时,她出现牙龈及皮下出血,时常全身乏力。之后,她就被送到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治疗。入院11个月以来,张红工作过的三家工厂竟然没有一家愿意为她的患病承
3
点半,
间没有排风扇,通风设备不太好,工作中也没有配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每天上8-10小时班,没有什么休息日。
5个月后他就出现牙龈出血。2002年3月,他被送进广东省职业防治院。在医院经过近两年半的治疗,小辉于2004年9月出院。当时他被评定为“七级伤残”。
关于张红、小辉发生苯中毒个案的分析:
1、苯是高毒性的化学品,厂方却没有告知工人作业场所中使用的化学品有毒,也没
2
《职业病防治法》第31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工人地下防水施工苯中毒事故分析
工人地下防水施工苯中毒事故分析
事故经过
1999年7月19日晚22时,某建筑工地地下4楼进行涂刷防水涂料作业,刘某与贾某、张某、秦某和陈某在距地面15m、宽9m的狭长基槽内进涂刷行作业,陈某负责运料。作业过程中,5人都未佩带任后防护用品,现场也无任何机械通风装置。当工作到次日凌晨1时30分时,陈某发现刘某、贾某晕倒在作业现场,立即找警卫组织抢救,并报告急救中心,随后赶回现场,发现另两名工人张某、秦某也昏倒在现场。经其他工人的抢救,分别将4人救离现场,在抢救过程中,因抢救人员均未带个人防护用品,先后有10名工人出现中毒症状。后经急救中心医务人员抢救无效刘某、贾某当场死亡,张某、秦某和其他15名中毒人员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
原因分析
调查发现,由于在15m深的地下涂刷作业,现场没任何通风设施,工人没有佩带任何防护用品,有机溶剂大量挥发,苯浓度严重超标,导致工人吸入中毒。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
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例分析
甲苯是一种常见的化工产品,常用于制造染料、塑料、橡胶等化工产品。甲苯对人体
的危害也十分严重,长期接触或吸入过量甲苯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甲苯中毒后的症
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肌肉痉挛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中毒死亡。除了对
人体健康的危害外,甲苯中毒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行为和思维能力,例如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冲动、行为失控等现象。甲苯中毒后交通肇事案件也并不少见。
某市一起垮台交通肇事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据警方调查,事发时一名司机驾驶着
一辆小货车在城市中心区域行驶,突然冲出车道,并且在马路上疯狂地撞击其他车辆和行人。最终,警方赶到现场将司机控制,并随即进行了血液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司机的血
液中甲苯含量超出了正常范围。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确认司机在事发前曾接触过大量的
甲苯。最终,司机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刑事拘留。此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讨论和警惕,也再次凸显了甲苯中毒对交通安全的严重危害。
从这一案件可以看出,在甲苯中毒后,患者的行为和思维能力会明显下降,容易出现
冲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这些影响都会对患者在驾驶过程中的判断和反应能力产生严重
影响,极大地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等需要高度专注和灵敏反应
的路段,甲苯中毒驾驶者的行为更容易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除了影响驾驶者的行为和思维能力外,甲苯中毒还会影响到驾驶者的感知能力和身体
协调能力。甲苯中毒后患者常常出现视觉模糊、眩晕、肢体无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会使得
患者在驾驶时更容易产生视觉错误、行驶偏离道路线等问题,进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
苯中毒事故
苯中毒事故
1.事故经过
2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2.事故原因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mg/m3,平均23.9mg/m3,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3.防范措施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全国甲醛苯中毒严重实际案例
全国甲醛苯中毒严重实际案例
最近,媒体接连报道,37岁的阿里员工得白血病去世,生前租过甲醛房;江苏女子怀的头胎是畸形儿,二胎女儿5岁时又患白血病,家属检测发现,已装修7年多的房子甲醛超标。
长时间地暴露在室内污染物(如苯、甲醛)含量严重超标的环境中,是白血病的可疑诱因之一。因此,新房装修后入住前最好通风半年,并请专业机构检测。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及时检查、治疗,有些伤害是可逆的。
职业病案例: 上海某印刷器材厂苯中毒调查
对上海某印刷橡胶业发生苯中毒进行了
流行病学调
查。该厂在生产印刷橡胶布中使用纯苯作为橡胶溶剂,车间空气苯平均浓度高达207.54
mg/m3。在5年中对33名接触纯苯者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发现苯中毒5人,患病率高达15.2%,达到1981年全国苯中毒普查的接触纯苯者中毒率0.94%的16.1倍之多。提示:应加强印刷橡胶行业的防护和工艺改革工作。
关键词:印刷橡胶业;苯中毒;调查
上海某印刷器材厂,于1960年建厂,生产印刷橡胶布,1960~1994年使
用纯苯作为橡胶溶剂,每月使用纯苯约15吨。1989~1994年,接触纯苯33人,苯中毒患病率15.2%,苯中毒观察对象为33.3%。现将该厂苯中毒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上海某印刷器材厂从事苯作业、专业工龄半年以上的工人共33人,男性13人,女性20人,男∶女=1∶165。以上海市职业性苯作业体检表为调查依据,按其作业工种、专业工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作业环境浓度等项,结合资料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苯中毒均按国家标准(GB3230—82)苯中毒诊断标准集体会诊确诊,1例重度苯中毒、2例中度苯中毒、2例轻度苯中毒为重点调查对象。
1.2
车间空气苯浓度测定方法
苯作业场所在作业2小时后测定。测定方法按国家卫生部监发(91)第1号卫生防疫工作规范规定,采用注射器采样100 ml,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车间测定点及浓度
经现场调查,该厂掏浆、刮浆车间为不定期测定点,每个测定点每次测定2个样品,1988~1994年间共测定样品54个,车间空气苯的浓度范围为1.9~1
常熟市某企业苯中毒事故案例
常熟市某企业苯中毒事故案例
案情简介
2004年3月2日,常熟市卫生局接到常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王某某等人职业病诊断的报告,常熟市某公司王某某等5名职工被诊断为苯中毒,另有4名职工为观察对象,市卫生局组织调查组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处理。
该公司主要从事工艺包装盒、塑料制品、木制工艺品制造、加工,使用的胶水粘合剂中存在苯、甲苯、二甲苯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报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该公司未按规定为其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仅提供了普通的纱布口罩。常熟市疾控中心于2003年3月对该公司车间空气中职业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该公司生产车间空气中苯、甲苯等物质的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该公司于2003年8月及2004年3月对全厂职工进行了两次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但是未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进行上岗前体检。
根据上述情况,常熟市卫生局认定该公司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三条第一项、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六十四条第一项、第六十五条第一项、第二项、第六十八条第七项、第七十条的规定,对该公司作出了以下行政处罚:(1)责令七日内改正,给予警告;(2)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3)罚款10万元。本案已在规定时间内顺利结案。
案件分析
本案中,该公司对职业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制度不完善,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兼职专业人员,公司管理人员及工人均不了解所使用胶水的毒性。2003年3月常熟市疾控中心对该公司车间空气进行了检测,苯、甲苯等的浓度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但公司负责人对这一情况未予以足够重视,未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车间内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未按规定为生产工人配备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在健康监护方面,该公司未按规定对工人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和职业健康检查,未建立职业卫生健康监护档案,虽然组织了职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但新职工未进行上岗前体检,存在职业健康隐患。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案例
甲苯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化学中毒情况,通常是由于接触或吸入甲苯蒸汽或液体而引起的。甲苯是一种广泛用于工业和家庭产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制造油漆、涂料、溶剂和胶水。在不当使用或接触的情况下,甲苯可能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中毒、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损伤等。
以下是一起甲苯中毒的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甲苯中毒导致的急救事件
案例概述:
2021年某工厂的生产车间发生了一起甲苯中毒事故。该工厂是一家化工企业,主要生产涂料和溶剂产品。事故发生时,正在生产车间内进行甲苯溶剂的混合和搅拌工作,由于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并未通风透气,导致大量甲苯蒸气在车间内蔓延,造成了作业人员中毒。
现场情况:
接到报警后,当地急救中心立即派出急救人员前往现场。到达现场时,发现有多名作业人员呕吐、头晕、乏力、眼睛灼痛等症状,急需紧急处理和救治。急救人员立即对受影响的员工进行现场治疗,并将其紧急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据医院医生介绍,受影响的员工中有数人出现了严重的中毒症状,包括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等,需要进行严格的监护和治疗。
急救措施:
1. 紧急现场处理:急救人员在现场对受害人进行了抢救性的现场治疗,包括稳定呼吸、清洁皮肤、提供水分补充等。
2. 医院治疗:受影响的员工紧急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医院采取了积极的抢救措施,包括输液、吸氧、洗胃等治疗手段。
事故原因分析:
1. 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装备:在化工生产作业中,应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服等防护装备,以避免中毒事故的发生。
2. 车间通风不畅:在进行有毒化学品操作时,必须保证车间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供良好的透气环境,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职业病案例: 低浓度苯作业致慢性苯中毒
低浓度苯作业致慢性苯中毒
苯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应用广泛,苯中毒时有发生,但低浓度苯作业致苯中毒发生少有报道,现就我省职业病防治医院2020年确诊的1例慢性重度苯中毒病例报道如下。
1现场卫生学调查
某厂装配车间建筑面积约1700m2,车间工人100余人,作业区分零件散装作业和成品整装作业两部分。作业车间自然通风,设有天窗.排风扇通风装置。其成品装配工作岗位与刷漆、补漆岗位立体交叉、交替进行,车间另一端300m左右是喷漆岗位,喷漆室有水帘、排风扇。装配作业工人未见有个人卫生防护措施。
为确保良好的作业环境和职工身体健康.受该厂委托,我所于2020年和2020年两次对该厂装配车间进行了现场职业卫生监测。2020年设监测点8处,采集样品36份,测定结果为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04mg/m3;甲苯为0.16mg/m3流程没有变化。
2临床资料
2.1职业接触史
患者,女,27岁,于l998年9月至2020年8月在某机械厂成品装配车间从事四轮拖拉机皮带罩装配工作,工种为装配钳工,2020年8月调离此工作岗位,在门卫室工作。患者自诉入厂前健康状况良好,未从事过接苯作业,无特殊服药史,无
放射线接触史和家族血液病史。
2.2临床表现
患者1999年12月出现头晕、乏力、皮肤黏膜发绀、月经量增多、牙龄出血,平素易感冒等症状。经该厂职工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l55医院等检查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一直在当地医院治疗,2020年7月转入河南省职业病医院治疗。查体结果显示,一般情况尚可,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肝、脾未触及。2.3实验室检查结果
急性甲苯中毒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急性甲苯中毒
一、事故经过
某年6月25日某车队一名维修工,因连续两周进行汽车喷漆工作(溶剂含50%60%的甲苯),室内操作,无通风排毒设施,室温高,仅戴2个纱布口罩,每日从事喷漆1012小时。25日下午连续喷车#6台后,昏倒于地,送医院急诊,诊断为急性甲苯中毒。
二、事故分析
1中毒的毒物是甲苯,中毒的原因正如事故经过中所描述。
2患者25日下午昏倒之前,已有许多不舒服,一心想着再坚持一下,便可完成任务,强烈的责任感使其坚持到不能再坚持。
三、防范措施
1、喷漆作业力求机械化、自动化,在未能实现前,要选用无毒或低毒的漆,要加强通风排毒设施。
2、加强个人防护,佩戴防毒口罩。
3、生产组织者要懂得职业卫生知识,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苯中毒事故案例
案例:2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毫克/平方米,平均23.9毫克/平方米,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急性吸入性苯中毒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苯挥发形成的蒸气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特点为时间短,中毒急骤,病情危重常以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3、在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4、使用单位应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