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
江西赣州产业发展趋势

江西赣州产业发展趋势江西赣州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江西省的地级市,也是赣州市的主要城市。
赣州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具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赣州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产业发展趋势。
一、中医药健康产业赣州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和传统医学文化。
中医药健康产业是赣州市的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近年来,赣州市加大了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中医药传统文化和资源优势,赣州市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中医药企业和项目。
通过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产业,赣州市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保护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二、农业产业赣州市是江西省的农业大市,农业是赣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赣州市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
近年来,赣州市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和投入,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赣州市还注重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建设,传统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赣州市的农业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增值空间。
三、装备制造业赣州市近年来加大了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积极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赣州市已经形成了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为主导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格局。
赣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在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赣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赣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四、文化旅游产业赣州市作为江西省的重要文化旅游城市,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赣州市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
赣州市通过挖掘和开发自己的文化旅游资源,通过打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提升了赣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赣州市的文化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赣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

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中部省份,也是国家重要的农业大省。
近年来,江西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着力发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随着国家"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实施,江西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江西未来产业布局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趋势1. 资源优势产业的发展:江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未来,江西将继续发展煤炭、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品等资源优势产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提高绿色开发水平。
2. 新能源产业的兴起: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
江西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未来将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3.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崛起:江西正在努力培育高端制造业集群,发展航空航天、高铁、电子信息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提高江西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4. 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西农业基础雄厚,农产品种类繁多。
未来,江西将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农产品加工等,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5.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江西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未来,江西将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文化创意企业,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6. 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兴起,江西将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构建全省的电子商务网络,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二、江西未来产业布局发展的主要挑战1. 知识和技术的匮乏:江西的科技实力相对较弱,知识和技术人才短缺。
在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时,需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2. 城乡发展差异: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城乡发展不平衡。
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时,需要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促进城乡间的协调发展。
江西特色农产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
二、 江西特色农产 品发展 存在 问题 分 析
江西特色农产品的丰富资源为江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
、
江 西 特 色农 产 品 发展 概 况
江西物华天宝 , 农产品资源丰富 , 是我 国重要的粮油 、 水 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 。然而 , 总体而言 , 江西农业 尚处在从传
良品质和特殊功效 。江西特色农产品种类多 、 数量大 , 巨大 品生产和方 企业中 , 有 阳: 很多企业 的资产和产值都很低 , 产值超
的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江西有油菜之乡、 金桔之乡 、 毛竹之 过亿元的企业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仍属于
乡、 莲子之乡 、 脐橙之乡 、 鸟鸡之乡 、 百合之 乡、 食用菌之乡等 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 ,还没有形成农业龙头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和我国加 入 WT O后农产品市场的进 鱼以及鄱阳湖 的鳜鱼、 银鱼、 螃蟹等在 内的数十个全 国久负盛
一
步开放 , 大批国外优质廉价的农产品涌入我国市场 , 使得本 名的特色农产品 。 目前, 江西拥有全国最大 的有机绿茶生产基 来已经饱和的我国农产品市场 的竞争更加激烈 。面对 国际竞 地 、 最大的绿色有机茶油基地 、 最大的绿色食品脐橙基地 、 最
特色农产品品牌基地 s 多个 , 了诸如万年贡米 、 昌自 企业通过合同化 、 o 提供 广 集约化 、 标准化经营。从农产品精深加工来
莲、 南丰密桔 、 信丰脐橙 、 泰和乌鸡 、 彭泽鲫 鱼、 婺源荷包红鲤 看 , 江西特 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缓慢 , 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
一
2 — 9
设备比较落后 , 上规模和水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少 , 而且特色
南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南昌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引言南昌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重要的中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南昌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
本文将对南昌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以促进南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南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 制造业南昌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涵盖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是南昌的支柱产业,包括计算机及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南昌的制造业发展速度迅猛,成为南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 服务业南昌的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领域。
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南昌成为江西省的金融中心,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的入驻。
此外,南昌的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南昌的制造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 农业南昌地处于江西省中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南昌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其中稻谷、水果、蔬菜等是主要的农产品。
近年来,南昌的农业也在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二、南昌产业发展对策分析1. 强化创新驱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南昌应该进一步发展创新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2. 发展现代服务业南昌的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未来,南昌可以进一步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
政府可以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3.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南昌的农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政府可以引导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的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结论南昌的产业发展经历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江西小城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及对策

L AOQ JA H U NS E一2 I 2
维普资讯
江 西小城镇 产 业集群 发展 现状 、 约 因素及 对策 制 元 器件 、眼镜产业 集群 ;横 峰锁产业集群 ;玉 山的轴 承 、 泥产业集群等 。 水 近几 年 , 江西小城镇 产业集群发 展速度 比较快 , 在经济发展 中显示 出了一定 的规模 并 1 .基础设施 。 基础设施是 中小企业集 聚的主要前 提条件 , 能源 、 通 、 交 通讯 、 网络 等服务设施 的完 善和
平 台 ,也成 为小城 镇产业集 群发展 的载体 。至 2 0 05 年, 我省小城镇平均 5 %的企业聚集在镇 区, 中农 0 其 村 小城镇为 4 . % 。小城镇 镇 区企业 聚集度在 4 % 49 0 以下的镇 不到 l 3 主要是农村小城镇 。 /, 从表 1 可看出 ,随着乡镇企业的聚集 ,小城镇经 济指标明显高于乡镇平均数 , 聚集效应 已开始 出现 。
维普资讯
2 87 0 D 0
老 区建设
L I AO QU J _ M ̄S HE
江西小城镇产业集群 发展现状 、 制约因素及对策
●许 玫 傅 小鹏
[ 提
要 】本 文在 阐述 了江 西 小城 镇 产 业 集群 发 展 现 状后 , 过 分 析 江 西 小城 镇 产 业 集群 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通 确
平均每个 平均每个 平均每个 农 村 小 平 均每 乡镇 小城 镇 城 镇 个 2
346 5 .l
l .4 昕 2
7 4 6 2 .7
1 工农 业总产值 、
2 、乡镇 企业 个 数
其 中 : 业 企 业 工
3 财政 收 入 、
万元
个
个
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江西产业结构升级

集 群 除 了 区域 内直 接从 事 某一 特定 产 业 的生 产 和经 营企业 , 包括许 多对 其存 在和 发展起 直接 和 间接支 撑作 还 用 的各种 行为 主体 , 提供专业 化培训 、 如 教育 、 息研 究和 信
技术 性支 持 的大学 、 政府 机构 以及 其他 促进 企业 联系 和互 动 的其他 机构 , 如金融 机构 、 例 客户 和行会 等 。实 际上 , 任 何 区域 的发展 都不是某 一 孤立 的行 为主体 所能 完成 的 , 都
同利用 某些辅 助 企业 ,除 了可 以享 受 到规模 经济 效应 外 , 还可 以享 受 到产业 集 群带 来 的环 境 成本 、 易 成本 、 交 信息 成本 和配 套成本 的低成本优 势效应 。
产业 结构 优 化升 级 是指 产业 由低层 次 向高 层 次 的转 换 过程 , 它不仅 包 括产 业 产 出总 量 的增 长 , 且包 括 产业 而
企业 , 包括上 游 的原 材料 、 零售 、 理 、 出 口等 流通企 业 , 代 进 人才 、 融等 专业 化 服 务和 专用 基 础设 施 的供 应者 , 金 生产 互补 产 品的厂家 。这 种 围绕 某一 主导 产业 、 多种产 品共 同
具有更 高效率 的一种有效 经济形式 。 助集群这 种特殊 的 借
的关系 模式 。从 资 源角度 来看 , 业集 群 就是 一种 按最佳 产 方 式将某 一地 区的各 种资 源要 素有 效地组 织起 来 , 事某 从
种对 本地 区来讲 最具 有竞争 优势的 资源配置 方式 。
从产品结构上看, 集群区内企业经过竞争和兼并 ,Hale Waihona Puke 只有 圈 维普资讯
江西吉安产业发展趋势

江西吉安产业发展趋势江西吉安产业发展趋势江西吉安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
作为全省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吉安市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发展各种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的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吉安市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吉安市近几年的产业发展趋势,并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兴产业进行展望。
吉安市的产业结构主要由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组成。
近年来,吉安市在经济发展中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
农业依然是吉安市经济的重要基础,但工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吉安市经济的新亮点。
下面将重点介绍吉安市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出现的新兴产业。
一、工业发展趋势1. 传统产业升级吉安市的工业发展以传统产业为主,如纺织、食品加工、建材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产业亟需升级换代。
吉安市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此外,吉安市还加大了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了优惠政策,以促进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
2. 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吉安市正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弥补传统产业的不足。
吉安市政府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和研发项目,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龙头企业。
近年来,吉安市已经涌现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
预计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吉安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3. 绿色产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吉安市也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将环保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
吉安市政府加大了对环保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并鼓励企业进行环保设施建设和资源利用。
同时,吉安市政府还加强了对环保产业企业的引导和扶持,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预计未来,环保产业将成为吉安市的一大亮点,带动着吉安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趋势1. 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吉安市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的城市,旅游业在吉安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江西产业转移发展趋势

江西产业转移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中部,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尤其以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闻名于世。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江西省的发展一直相对滞后,经济增速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因此,江西省政府提出了产业转移发展的重要战略,希望通过引导企业转移投资和发展,推动江西经济的快速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东部沿海地区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产能过剩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还有政府鼓励产业转移发展的政策支持。
这些因素使得江西成为产业转移的理想选择。
首先,江西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发展方面投入巨大。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南内陆的交汇处,拥有发达的水、陆、空交通网络,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和机场。
近年来,江西省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仅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运输原材料和产品,也提高了江西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其次,江西省发展了一系列产业转移的支持政策。
政府加大了对投资者的扶持力度,提供了土地、税费、资金等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企业转移和投资。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江西省还设立了科技园区,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转移投资到江西,从而加快了江西的产业发展。
第三,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江西省是中国的主要矿产资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铁、煤、铜、铝等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推动江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江西省还拥有大量的农业资源,如水稻、烟草、茶叶等。
然而,在过去江西省的农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部分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因此,通过引导产业转移,可以将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领域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乡村振兴进程。
第四,江西省大力发展了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江西省发展的重点之一,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江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江西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位于华东地区,地处长江上游,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省。
然而,近年来,江西省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开拓新的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探讨江西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展望未来产业发展的前景。
一、江西现状及产业基础分析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江西省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等。
1. 农业江西省的农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蔬菜等。
江西省拥有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江西省还有大量的水资源,可以为农作物的灌溉提供保障。
2. 工业江西省的工业主要以重工业为主,主要包括有色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铜、铝、铅、锌等金属矿石,为有色金属冶炼提供了原材料。
同时,江西省也有一些制造业企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
3. 服务业江西省的服务业是较为薄弱的一环,目前主要以旅游业和金融业为主。
江西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文化遗址。
此外,江西省还有一些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等。
二、江西产业发展趋势分析江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面临着特定的地理和产业结构限制。
然而,随着时代的转变和政策的支持,江西省的产业发展正在逐步发生转变。
以下将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等角度分析江西产业发展的趋势。
1. 产业结构调整江西省目前的产业结构偏重于传统产业,如农业和重工业。
面对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挑战,江西省将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逐步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增加对新兴产业的支持。
未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发展。
2. 创新驱动创新是江西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江西省将加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企业和人才。
同时,江西省还将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实现江西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就可起 到很大 的劳 动力与人 口的集 聚作用 。同时 , 随 着产业集 聚会形成 较大规模 的专业市场 , 以及零售 商 业 、 饮业 、 餐 交通运 输业等 , 可大大增 加创业与就 业机 会, 带动人 口的聚集 , 推动农 村人 口转 移到城镇 。
产业 集 聚是城 镇化 的立 足点 。没有 产业 集 聚 的 城镇 , 其人 口就很 难充分就 业 , 没有足够 的收入 , 就很 难 刺激 消费 , 而没有 消费 就没 有再 生产 , 然是一 个 必
品牌 。
产 业集 聚 与产 业竞 争 力 、 镇 城 争力 的关联性 . 产
所 谓产 业 集 聚 , 就是 在 一 个 适 当 大 的 区域 范 围 内, 生产某 种产品 的同类企业 以及生产这 种产品 的上 下游相关企业 高密度地 聚集在一起 , 也可 称作产业 集 群。 产业 集聚 以其 外部经济效 应 、 才聚集效应 、 习 人 学 创新效应 、 业群 聚效应而在 内部集聚过 程 中具 有显 产
西省遂川县人 , 江西省人事厅 副研 究 员, 主要研 究方向 : 治经济学。 政
维普资讯
第 5期
曾 煜等: 实现江西产业集群发展 的对策研究
・ 7・ 4
把产业 聚集到城镇来 ,该地 区的产业竞争 力增强 了 ,
业 发展不足 , 又制 约了工业 的发 展 。特别 是江西省 乡
2产 业集聚 与城镇化 的关联 性 .
所谓 城镇 化 , 是指农 村人 口在 空 间上 的转 换 : 农 村人 口逐步 减 少 、 非农产 业 向城镇 聚 集 , 农业 劳动 力 向非农业 劳动力 转换 。 实现城镇 化 , 要依 靠产业集 聚 ,
[ 日期]0 6 0 — 6 收稿 2 0 — 6 1 [ 作者简 介】 曾煜( 92 )女 , 16 一 , 江西省信丰县人 , 江西师范大学研 究员, 主要研 究方向 : 政治经 济学; 陈方亮(9 4 ) 男 , 16 一 , 江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江西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江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其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集聚了各类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分布。
一、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江西省内最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该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如华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成为南昌市乃至江西省的经济增长点。
二、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江西省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该园区主要发展轻工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能源产业等。
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丰富的煤炭、铜矿资源,吸引了一大批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了独特的产业集群。
三、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江西省内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该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机械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
九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四、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中国著名的陶瓷产业基地。
该园区主要发展陶瓷制品加工、陶瓷原料开发和陶瓷文化旅游等产业。
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拥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和丰富的陶瓷文化资源,是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发展的重要支撑地。
五、宜春经济开发区宜春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是江西省内重要的经济开发区之一、该园区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新材料等产业。
宜春经济开发区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入驻,成为宜春市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江西省主要工业园区产业结构分布多元化,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到陶瓷制造、新能源等,各类产业齐头并进,形成了独特的产业格局。
江西文化产业增长趋势分析

江西文化产业增长趋势分析江西文化产业增长趋势分析一、引言江西省地处中国的中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上曾是著名的文化名城。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江西的文化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本文将对江西文化产业的增长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江西文化产业的现状1.发展概况江西的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旅游文化、演艺文化、传统工艺、出版印刷、广播电视、影视制作、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多个领域。
截至目前,江西省拥有6家演艺公司、3家出版集团、5家动画制作企业、1家卫星电视台、18家网络媒体、20家传统工艺企业等。
同时,江西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拥有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及5个世界文化遗产。
2.经济贡献据江西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00亿元,占到全省GDP的比例超过10%,成为支撑江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其中,旅游文化产业占据了江西文化产业的重要地位,是江西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三、江西文化产业增长趋势分析1.旅游文化江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庐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自然景观,以及庐山文化、井冈山革命文化等人文景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不断增加,江西的旅游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未来,江西可以进一步挖掘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文化的品质和吸引力,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
2.影视制作电影和电视剧是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而江西作为中国的电影摄影基地之一,拥有良好的拍摄场地和自然环境。
近年来,江西不断吸引着国内外的电影制作团队前来取景拍摄,如《建军大业》、《红海行动》等电影都在江西取景拍摄。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江西的影视产业势必会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3.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江西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西文化产业的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关于发展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探讨

第 三,由历 史传统 和资 源优势共 同作用产 生 的产业集
聚 。在源远流长 的制瓷历 史中,景德镇 陶瓷海纳百川, “ 集
据此,江 西的特 色产业集聚有 以下五种形式 :
名窑之大成 ,汇特技之精 华” ,逐渐创立 了 自己的品牌 ,形
维普资讯
成 了享誉天下的景瓷特色。 经过近5 多年的建设和 发展, O 逐 步建成 了包括陶瓷制造、地质 勘探 、矿 山开采 、原料加工、 石膏模 具 、陶瓷机械 、陶瓷窑具、窑炉建造、瓷用化工 、原 、
增长 。 全球 经济中, 一国或一个地 区欲获得 竞争 优势, 不能 只靠本国或本地区的大企业, 重要 的是那些在扎根于本土 更 的中小企业集群。 在竞争 日 趋激烈 的开放经济 中, 企业需要 建立 密切 的伙伴 关系。 通过伙伴关系的建立, 促进信息流动
和创造性 思维 的传递,使企业获得竞争 优势。由客商 、 供应
已经成为离子型稀土原料——混合稀土氧化物的主要供应基
地,全省矿 山年产量约 为 6 0 8 0 0 0至 0 0吨, 占据全 国近 7 % 0
商、 竞争者以及诸如大学、 专业学校、 顾问团、政府等支持
性机构所构成 的集群会降低成本并促进创新。 “ 集群 ”这一
的市场份额 ;稀 土分 组分离能力达到 年处理稀土矿 5 0 多 00 吨 ;稀土金属产量 占全 国单一 稀土金属生产量 的6% 0, 0  ̄7% 是我国重要的稀土金属 出口基地 。 另外 , 还有大 量赋 存的铅 、 锌、 、 金 银等伴生金属 。 而且在 地域分布上有 明显的分 区集 中产 出特点 ,有 利于集 中规划开 发。 第二, 由计划经济 时代 形成的 由大型 国有 企业为主导 的 产业集 聚。 汽车行业 中围绕着江铃 、 昌河 的产 业集 聚是这种
江西竹产业发展趋势

江西竹产业发展趋势江西是中国著名的竹产业大省之一,拥有广泛的竹资源和悠久的竹文化历史。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需求增加,江西竹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竹资源、竹制品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分析江西竹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竹资源优势明显江西是中国竹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全省竹林面积达到250万亩以上,占全国竹林面积的4.5%以上。
江西的竹类品种多样,包括毛竹、箬竹、芦竹等,其中以毛竹为主要品种,素有“中国毛竹之乡”的美誉。
竹资源的丰富为江西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江西还拥有优良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竹类植株的生长。
江西的气温适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湿润寒冷,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竹类植株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江西的土壤肥沃,富含矿质元素,有利于竹类植株的生长发育。
竹子是一种速生植物,其生长速度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丰收,这为江西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竹制品市场潜力大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竹制品市场迅速发展。
竹制品具有环保、经济、实用、美观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首先,竹制品具有很高的环保性。
竹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其生长速度快,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
竹制品生产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绿色生态的要求。
其次,竹制品的价格相对较低,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相比于木材、金属等材料,竹材价格更加亲民,消费者在购买竹制品时不需要过多考虑经济压力,也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产品。
再次,竹制品在设计和制作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竹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可以做成各种样式的家具、餐具、工艺品等,具有很高的装饰性和实用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综上所述,江西竹制品市场潜力巨大,竹制品产销量将会持续增长,江西竹产业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政策支持力度大政府在推动竹产业发展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支持力度。
九江新产业发展趋势

九江新产业发展趋势九江新产业发展趋势九江市是江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九江市的新产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人工智能、新能源、互联网+、文化创意四个角度探讨九江市新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人工智能新产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九江市也开始将人工智能作为发展新产业的重要方向。
九江市已经建立了一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科技企业,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
九江市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机构,这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人工智能领域,九江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
九江市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能交通等。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2. 人工智能产业链的完善。
九江市将聚焦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上,同时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科技企业。
3. 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
九江市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培养一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同时,九江市还鼓励企业和高校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培养更多的人工智能人才。
二、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产业是九江市发展新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九江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包括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
同时,九江市还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九江市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
九江市将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培养一批新能源技术研发人才,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2. 健全新能源产业链。
九江市将发展新能源的上游和下游产业,形成一个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南昌的产业与发展趋势

南昌的产业与发展趋势南昌是中国江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江西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作为中国的内陆城市,南昌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
本文将就南昌的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南昌的产业发展历程1. 过去的主要产业南昌的产业发展起步较早,自古以来就是江西省的经济中心。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南昌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和手工业,例如稻作种植、丝织等。
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时期,南昌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祥地,这标志着南昌开始转型为一个工业城市。
2. 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南昌开始大力发展工业经济。
20世纪80年代之后,南昌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形成了以机械、冶金、建材、化工、电力、纺织、食品等为主的产业格局。
这些传统产业为南昌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3.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为了推动南昌经济的转型升级,南昌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和政策。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南昌蓬勃发展,成为南昌经济的新亮点。
4. 服务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南昌服务业逐渐崛起并快速发展。
商业、金融、旅游、文化、教育等服务业在南昌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兴起和大型购物中心、连锁超市的快速扩张,展示了南昌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繁荣景象。
二、南昌产业现状南昌目前的产业结构相对多元化,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
1. 制造业南昌拥有众多规模较大的制造企业,尤以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为主。
江铃汽车、长安福特、航天机电等企业在南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南昌制造业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 高新技术产业南昌的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领域。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案例

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案例在江西赣南,有一个让人口水直流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赣南脐橙产业集群。
以前啊,赣南这个地方虽然有橙子树,但也就是小打小闹,没什么名气。
可现在呢,那可是响当当的大品牌。
为啥能发展得这么好呢?这地方的自然条件就像是老天爷专门为脐橙定制的。
阳光那叫一个充足,每天都像是给脐橙宝宝们做阳光浴,把它们晒得甜甜的。
土壤也是特别肥沃,就像一个超级大食堂,给脐橙提供了各种营养。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赣南脐橙一出生就自带光环,那口感,咬一口汁水就在嘴里爆开,满满的都是浓郁的橙香和甜蜜的味道。
再说说这里的果农们。
他们可不是一般人,就像一群脐橙的“超级保姆”。
从脐橙树的种植、修剪,到果实的采摘、挑选,每一个环节都精心照料。
他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种脐橙的经验,还不断学习新的种植技术。
现在很多果农都知道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精准地给果树浇水,还懂得利用高科技来检测土壤肥力和果树的健康状况。
政府在这个产业集群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超级英雄的角色。
政府大力推广赣南脐橙,就像一个超级宣传员。
举办各种各样的脐橙节,把各地的商家、游客都吸引过来。
而且,还出台了好多扶持政策,比如说给果农补贴,鼓励他们扩大种植规模,修建更好的果园道路方便脐橙运输。
同时,政府还很重视品牌保护,严厉打击那些假冒赣南脐橙的坏蛋,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个品牌的荣誉。
现在啊,赣南脐橙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了一条超级完整的产业链。
种橙子只是开始,后面还有加工环节呢。
有企业把脐橙做成了美味的果汁、果脯、果酱,让那些吃不了太多新鲜橙子的人也能享受到脐橙的美味。
在销售方面,那更是厉害。
线上电商平台把赣南脐橙卖到了全国各地,甚至出口到国外。
线下也有各种各样的水果超市、经销商,到处都能看到赣南脐橙那金黄灿烂的身影。
这个产业集群可不仅仅是让果农们腰包鼓起来了,还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发展。
相关的物流、包装、旅游等行业也跟着兴旺起来。
你想啊,脐橙要运出去,物流企业就忙起来了;脐橙要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包装厂就有活干了;还有很多游客因为赣南脐橙的名气,专门跑到赣南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旅游行业也跟着沾光。
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

[收稿日期] 2004-10-08[作者简介] 王龙锋(1965-),男,江西湖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经济学研究。
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龙锋,张良成,张瑞卿(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江西南昌 330034) [关键词] 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问题;对策 [摘 要] 本文阐述了江西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江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912(2005)01—0048—04P r o b l e m s a n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o f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i n J i a n g x iW A N GL o n g -f e n g ,Z H A N GL i a n g -c h e n g ,Z H A N GR u i -q i n g(D e p t .o f E c o n o m i c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N a n c h a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a l T e c h n o l o g y ,N a n c h a n g ,330034,C h i n a )K e yw o r d s :J i a n g x i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p r o b l e m s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t h e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g r i c u l t u r e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o f J i a n g x i ,p o i n t s o u t t h e p r o b l e m s i nd e v e l o p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g r i c u l t u r e o f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o f J i a n g x i ,b r i n g s f o r w a r d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f o r t h e q u i c k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a g r i c u l t u r eo f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 o f J i a n g x i .特色农业就是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业。
江西新兴产业发展趋势

江西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江西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近年来,江西的新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重点探讨江西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对江西经济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技术产业是江西新兴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领域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江西的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江西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基地之一,吸引了大量投资和人才。
尤其是在南昌市,已经建成了国家级软件园区和信息产业基地,吸引了很多知名IT企业的进驻。
随着江西全省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链的不断扩张,预计未来几年江西的信息技术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二、生物医药产业江西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发展机会。
江西地处长江中游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同时,江西还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其中不乏珍贵的中药资源。
基于这些优势,江西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包括中药研究与开发、药物制剂生产、医药器械等领域。
近年来,江西的生物医药企业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和产品创新,其中一些产品已经取得了国际认可。
预计未来几年,江西的生物医药产业将因为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而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是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的产业,江西也不例外。
江西的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在水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江西有很多适宜建设水电站的河流,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丰城水电站。
此外,江西的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理想地区。
目前,江西已经建成了一些大型的太阳能发电项目,为江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未来,江西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技术,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江西新兴产业中的新亮点。
江西地处长三角经济区,处于中国发展最为活跃的经济带之一,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产业链条。
江西汽车产业趋势

江西汽车产业趋势江西汽车产业趋势分析引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不仅具备庞大的消费基础,而且在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江西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其汽车产业发展也具备较强的优势和潜力。
本文将对江西汽车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一、江西汽车产业现状1.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江西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江西汽车产业实现产值5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汽车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纷纷进驻江西,加大了对江西汽车产业的投资。
2.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江西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也体现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上。
近年来,江西汽车产业加快了向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高附加值领域的转型升级。
江铃、江西铜钹等企业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在江西市场取得了可观的销售成绩。
3.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江西汽车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南昌、九江、宜春等地为中心的产业集聚区。
特别是南昌市,已经成为江西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
南昌市拥有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涉及到发动机、变速器、电池等多个细分领域。
产业集聚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协同合作和资源整合机会,加快了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二、江西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新能源汽车成为发展重点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是江西汽车产业的发展重点。
近年来,江西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已经成为江西汽车市场的主要产品。
江西汽车企业应加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提高电池续航能力和快速充电技术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水平,推动江西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2.智能化技术加速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智能汽车成为了江西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江西汽车企业应加快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在车联网、智能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领域取得突破,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推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社会科学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余焕新刘爱军特色产业基地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江西特色产业在形成方式上有市场主导型特色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植型特色产业集群两类。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比较优势脆弱,发展条件存在短板,外源企业根植性不足。
实现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转换和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培育区域创新环境。
为此,江西应健全特色产业集群内的网络结构,打造优良的社会文化环境,扩大开放,融入全球网络。
[关键词]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环境[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6-0080-04余焕新(1966—),男,经济学博士,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刘爱军(1973—),男,江西财经大学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
(江西南昌330013)本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研究项目“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特色产业集群已成为加快江西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十一五”以来江西共批准设立了50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这一数字将在“十二五”期间达到100个,届时江西每个县(市)都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
江西正通过产业集聚水平的大幅提升,把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成为支撑地方财税增长、扩大就业、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新平台。
本文将在对特色产业集群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解析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态及形成方式,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一、特色产业集群的界定笔者认同刘善庆对特色产业集群的界定:主要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合体[1]。
这其中的“合作关系”、“网络”、“空间集合体”都是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
本文认为,特色产业集群不是指某产业集群有特色,而是指特色产业的集群。
特色产业是一国或区域制造或提供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的部门或行业。
特色产业的核心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与服务,特色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地域性,它总是依附于特定的地域空间,离开了一定的区域,特色产业将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二是相对性,特色产业并不是绝对的,有的产业相对大区域是特色,而相对小区域不是特色,有的产业相对小区域是特色,而相对大区域不是特色;三是优势性,特色产业具有显著的地区比较优势,正是由于特色产业的优势性使得特色产业能够得以存在和不断发展壮大,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地JIANGXI80JXSHKX区优势产业;四是规模性,特色产业不是零星的、个别的、偶然的经济行为,它必须具有适度的规模。
[2]相应的,特色产业集群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特色产品;二是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形成一个协调的、有利于特色产业长足发展的系列性产业链条;三是以特有资源的转化为基础,抓住特有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历史景观、特有产品等)大做特色文章;四是以特色经济区域为载体,区域内部的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多种要素有机结合,构成内部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环境,通过科学选择,准确定位,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域。
[3]二、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态及形成方式(一)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形态江西特色产业集群中数量较多的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陶瓷产业、家具制造业、中医中药产业等。
江西特色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这种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产业结构是江西农村工业化的产物。
由于江西既没有很多国家投资,也没有利用外资的政策优势,农村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技术积累更单薄。
在这种条件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现实且正确的工业化道路。
(二)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区域优势和集聚效应是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动因。
依据产业集群的形成中的主导因素的不同,本文将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分为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和政策扶植型产业集群。
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中,有关企业和机构自发地在某地聚焦成群,政府在集群形成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彰显,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形成方式。
江西这种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资源禀赋型特色产业集群;二是社会网络型特色产业集群。
资源禀赋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其主导因素是当地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以及地理区位资源,其特点是资源要素优势明显,围绕优势资源衍生出众多中小企业,企业处于分散、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行业技术内涵不高,共享程度低。
江西这类特色产业集群典型的有:赣州稀土产业集群、赣州钨产业集群、鹰潭铜产业集群、景德镇陶瓷产业集群、宜春钽铌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型产业集群的形成中,其主导因素是交易费用降低或技术创新共享,主要特征是集群基础是根植于企业关系网络和区域文化的信用,集群内知识共享,企业间的技术合作活跃。
江西这类特色产业集群典型的有:文港制笔产业集群、高安物流产业集群、余江微型元件加工产业集群、南康家具产业集群、进贤县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余江眼镜产业集群、樟树医药产业集群。
地方企业家是市场主导型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因素。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是在很多不利的区域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既没有分享到短缺经济的市场大餐,也错过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顺风车。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无论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集群企业间的分工和协作,都与企业家(地方能人)密切相关。
政策扶植型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政府依据区域内一定的优势资源制定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政府的特殊优惠政策着力扶植而培育出产业集群。
出台优惠政策,承接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江西发展此类特色产业集群的主要策略。
这类产业集群典型的有:崇仁机电制造产业集群、金溪香料化工产业集群、黎川制鞋业、黎川陶瓷产业、宜黄塑料制品产业基地、南城冶金机械产业、九江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武宁节能灯产业基地、樟树保险设备产业、芦溪电瓷产业。
地方政府为此类产业集群形成的核心因素。
地方政府介入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受两方面因素的驱动:一是地方政府承担着发展地方社会经济的职能;二是产业集群在市场化运作中由于市场失灵,产生对公共政策的现实需求。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优势根本上是基于要素资源集中所获得的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很容易被削弱和模仿。
江西特色产业的集聚经济优势需要向收益递增的网络优势演化,从静态的成本优势向动态的资源整合与创新优势转变。
三、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江西各特色产业集群虽然产生方式不尽相同,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别,但面临着共同的基本问题。
(一)比较优势脆弱一般来说,区域都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特色产业加以发展,江西各地也不例外。
但江西特色产业比较优势有其脆弱的一面。
就产业效率而言,这些特色产业效率高于本区域其他产业,在当地属于快速发展的成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分析81江西社会科学2011.6长性良好的产业,但却未必在全国同类产业具有效率优势。
江西特色产业多是其占区域全部产业的比重较大,被寄予壮大区域经济规模之厚望,在全国同行业中却并不具有规模优势。
(二)发展条件存在短板江西各地把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作为发展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策略之一,但基础条件存在不足。
一是高素质员工短缺。
江西各地虽然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这里却存在着“普工易找,技工难招”的现象,技术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短缺。
二是产业链不完整,采购、运输成本较高。
尽管各地近几年在构建完整产业链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建立还需时日。
三是园区社区服务功能不健全,社区服务功能及配套设施建设明显不足。
(三)外源企业根植性不足企业根植性指外源与本地企业之间持续而稳定的产业关联性,具体包括原材料采购供应及其上下游产品供应的本地化程度、对本地企业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溢出效应、与本地产业的接口、对地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以及对本地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人力资源的本地化程度等等。
江西工业园区企业之间的粘合度不足。
企业离开沿海等地到江西来投资,主要是看中了土地便宜、人力便宜。
这造成了外源企业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不明显。
外源企业一般情况下核心技术都是在发达地区研发,然后直接移植到当地进行生产。
它们的技术创新与改造较少与当地企业发生横向联系,这样影响了外源企业在当地的深度扩展,又制约了其“当地化”进程。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虽然面临重重压力,但也适逢难得的机遇。
一是拥有资源优势。
资源优势为江西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优势不仅表现在对特定自然资源的拥有量上,还表现在历史文化、产业传统等方面。
二是市场机会。
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都为江西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市场。
三是产业转移的机遇。
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劳动力不足、招工难、用地紧缺,以及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使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挑战。
沿海一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急速向内地转移,而江西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价格及土地价格均低,恰好成为这些转移企业的承接地。
四、发展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基本方针及建议江西各地基于迅速壮大经济规模的考量,都对特色产业予以政策上的扶持。
然而,发展江西特色产业集群仅靠优惠政策和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
产业区位理论认为,一个具备集聚特征的区域或地区产业发展存在两种竞争力前景:一种是转移而导致区域产业空洞化。
这是因为区内企业之间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网络,产业链脆弱,不能深度扩展,一旦区域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它们就有可能移至他地,使该地区形成产业空洞化,导致区域竞争力逐渐衰弱。
另一种是通过增进区域内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加强社会资本积累,适时促进产业集群升级和转换,从而培育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江西特色产业集群在追求注重数量增长和规模扩张的同时,更需要质量增长和技术-规模扩张,从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
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利用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解决外源企业根植性问题,实现江西特色产业集群的转换和升级,根本措施在于培育区域创新环境。
越来越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区域的成功与创新环境是分不开的。
关于区域创新环境,学者们进行了概括。
Camagnir 等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地方生产系统、各种参与者和它们的代表以及产业文化通过一组关系(市场关系、权力关系、合作关系等)或网络统一起来,产生地方化的动态的集体学习过程[4]。
王缉慈认为区域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技术产业所必需的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地方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