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合集下载

2022-2023尤溪五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尤溪五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22-2023尤溪五中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17分)材料一: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

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

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

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可见钟嵘所认识的诗歌,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

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

如杜甫写在天宝乱世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当你看到沿途有饿死、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去关心吗?所以,作诗的真正动机和兴起,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产生一种关怀。

诗歌的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语言有四声——平、上、去、入,这种单音独体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

因此,诗歌有平仄和结构,有一种独特的声调。

而这不是古人生编硬派给我们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诗经》大多是四个字一句,就是因为我们独体单音的语言,四个字一句才能够表现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声调和节奏。

《诗经》里的第一首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而这个节奏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基本节奏。

不管是五言诗还是七言诗,原则上是两个字一个停顿,如“国破山河在”,是二二一的停顿。

“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二二三的停顿。

这种停顿,是诗词最基本的节奏。

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了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它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

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

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一、基础考察:(3×9=2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且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浡(bó)然兴之举一返三暴虎冯(pínɡ)河祸起萧墙B.屏(pínɡ)气凝神发奋忘食箪食(sì)瓢饮循循善诱C.畏葸(xǐ)不前礼崩乐坏斐(fěi)然成章文质彬彬D.色厉内荏(rěn)耰而不辍曲肱(hónɡ)而枕杀身成仁2、下列各项中不全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乡也吾见夫子而问知且而从辟人之士也B、鼓瑟希,铿尔无欲速,无见小利C、由也好勇过我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D、女闻六言六蔽矣乎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生而知之者,上也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B.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小人之过也必文C.见其二子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D.吾与点也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鲤趋而过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B.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子路行以告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D.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天下之无道也久矣5、下列句子与例句加点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欲洁其身A、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B、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D、足食,足兵6、与例句句式相同的项是()例句: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A、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B、子路宿于石门C、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D、有是哉,子之迀也!7、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连贯的一组是()面对大灾大难,大悲大哀,心中的情绪、情感要流淌,思想信念要表达。

①于是,呐喊成诗,我们要团结,要坚强,民族凝聚的呼声化作祖国坚韧的形象,变为诗人们的亢吟雄唱。

②于是,忧思成诗,对人类生存和生命本质意义的反思、忧患、理性、情怀、觉悟,也化作万般倾诉,叙说。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有学者分析指出:回忆录和“史传”性散文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特别提倡,它们与“革命历史小说”一起,以具象手段确立现代中国历史的权威叙述,在民众之中的影响甚至超出“正史”。

革命回忆录其实就是一种史传体文学作品,是通过弘扬革命者的英雄事迹达到传播红色文化和教育后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写作,更多是一种主流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群众性写作运动。

“群众写作运动大多有着切实的目的和明确的目标,简言之就是通过集团写作的方式,记载并讴歌无产阶级及其人民大众所从事的伟大事业,进而扩大影响,凝聚人心,壮大力量,造就自己的政治优势。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回忆录,“是‘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并被赋予了特殊政治功能和时代要求,从而承担起了传播红色文化、构建新的政治认同和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

在传统中国社会,传记文学是普及传播历史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广大普通民众来说,传记文学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

革命回忆录是介于历史与文学之间的传记体散文作品,其特点是读者面广,可读性强,其中扣人心弦的革命英雄故事,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因此在传播革命历史方面发挥了非常独特的积极作用。

虽然某一篇革命回忆录只是记录了某人、某事或某场战役的某个片段,但无数个片段和故事汇聚到一起,从不同角度、各个侧面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以小见大,就可以像珍珠一样被有机整合串联起来,从微观层面勾勒出一幅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从而生动揭示和展现出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

革命回忆录正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对缔造新中国这段艰苦奋斗历程的生动再现,就是通过大众书写的方式建构关于中国革命的集体记忆。

“作者都是这些重大事件的见证人,他们的文字比史书自然多了一些生动鲜活的细节和带有个性色彩的真情实感”,就更能打动人。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重点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重点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杭州重点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1.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壮:雄壮。

C. 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

D. 逸豫可以亡身身:身体。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 天下云集响应B. 席卷天下C. 履至尊而制六合D. 赢粮而景从3.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②流血漂橹(船桨)B. ①蹑足行伍之间(小心翼翼地行走)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C. ①赢粮而景从(担负)②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匹敌,相当)D. ①委命下吏(下达命令)②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致)4. 选出“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翻译正确一项是()A. 整个世道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B. 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着流水去推波助澜呢?C. 整个世界都污浊不清,您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并推波助澜呢?D. 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您为什么不像流水那样推波助澜呢?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注]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塞上长城:《南史》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济,檀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

”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表现了诗题中的“愤”字,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颔联将诗人的报国愿望渲染得更加鲜明,再次突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首联相比,悲愤之情更加强烈。

C. 颈联从现实到回忆,诗意转为悲凉,一“空”一“已”互为映衬,有着无限沉痛与悲愤。

D. 尾联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悲愤中蕴藉着豪壮之情。

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句写诗人早年不懂世事之艰难,既表现年轻时的意气风发,又暗示今日的意志消沉。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峥嵘(zhēng róng)B. 彳亍(chì chù)C. 踯躅(zhí zhú)D. 瞋目(chēng m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B.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C.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夕峥嵘岁月稠D.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3.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说话总是夸大其词,令人难以置信。

B. 这部小说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C. 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小王同学如丧考妣,悲痛欲绝。

D. 小李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畏首畏尾,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

4-5. (略,涉及文学常识、文言文实词虚词等)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6. 杜甫,字子美,自号__________,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__________》、《颂》三部分。

8.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9-10. (略,涉及古诗文名句默写)三、简答题(共10分)11. 简述《劝学》中荀子关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观点。

(4分)12. 分析《师说》中韩愈关于择师标准的论述。

(6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4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提供一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如散文、小说节选等,设置4-5道小题,涉及内容理解、语言赏析、主旨概括等)二、文言文阅读(共20分)(提供一篇课外文言文短文,设置4-5道小题,包括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等)第三部分:写作(共30分)四、作文题目:以“梦想与坚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1.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区块链技术
材料一: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基础设施,由密码学、分布式通和技术的信任来建立机制,改变了传统的依赖中心节点的信息验证模式。基于这种特性,人们可以构建在没有中介辅助下多个参与方之间的资产交易、价值传递的网络,通过建立执行智能合约,推动契约关系和规则的维护和履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专家介绍,区块链可以通俗地被理解为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这个账本由各个区块连成一个链条。在传统记账系统中,记账权掌握在中心服务器手中。而在区块链这个“账本”上,链条上的每一个点都能在上面记录信息,构成点对点的记账系统。因此,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技术。更关键的是,由于以非对称密码算法加密,区块链上的数据难以被篡改,保证了信息的可信度、真实性。
C.历经流变的新写实主义诗歌成为当今诗坛的新主潮,但它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难以产生里程碑式的诗篇。
D.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与文中坚守与时代同行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
【1~3题答案】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6. 请结合材料,概括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B
6.①国家决策层高度重视,有政策引导与支持;②企业积极促进区块链和实体经济的有效融合,推动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场景落地;③从业者数量和市场认知拥有良好基础;④区块链产业市场目前呈强劲增长态势且将在未来3年延续;⑤监管意识强,理论处于最前沿,占据了创新制高点。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A卷)答案

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A卷)答案

高二月考语文试卷(A)答案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1.(3分)【答案】D【解析】A项,“自20世纪60年代起,小说成为拉美文学最有力的代表”扩大范围。

由材料一第一段“那么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长篇小说就成为拉美文学最有力的代表”可知,选项将原文的“长篇小说”扩大范围为“小说”。

B项,“拉美文学便终结了之前那种划时代作品集中诞生的热闹场面”曲解文意。

由材料一第四段“从20世纪70年代起,拉美文学就难以复制那种划时代作品集中诞生的热闹场面了,但其余波仍久久未平”可知,此时期拉美文学仍有划时代作品。

C项,“学界一致认为……”张冠李戴。

据材料二第二段,这是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的观点。

故选D项。

2.(3分)【答案】A【解析】A项,“成为当时拉美小说的全部特征”错误,“魔幻现实主义”不等于当时拉美小说的全部。

见材料一第三段:“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

”故选A项。

3.(3分)【答案】C【解析】由材料一第三段“这些拉美故事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或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邀请读者一起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它们意味着新的结构、新的语言”可知,“不断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指与其他艺术形式有所联系,或向传统的小说阅读方式发起挑战,或运用新的结构、新的语言。

A、B、D三项属于“突破小说自身的界限”。

C项是传统的小说结构。

故选C项。

4.(4分)【答案】①首先,提出问题,总的指出新时期魔幻写作存在“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的隐忧两方面问题,这促使作家追求魔幻写作的独创性与个人化特征。

②其次,从“影响的焦虑”和“同质化”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先分析问题,然后论述如何解决“影响的焦虑”以及“同质化”的问题。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2024届高二(下)学月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建构中国现代散文理论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散文文体的核心。

散文的特点是自由与真实。

散文没有自己特定的文体标识,其写作内容无所不包,它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结构要求和特殊写作技巧,散文唯一的不自由是不能任意虚构,真实是它的最基本要求和最可贵品质。

虽不一定是客观上的真人真事,但作者在主观上起码不能有意虚构,更重要的是文中所写的必须是真情实感,在散文中,真实的作者始终在场。

因而,如果追问散文的真正核心是什么,只能说是“人—文”。

在散文中,“人”与“文”一体两面,“人”是散文作者自己,而“文”是“人”的创造物,亦是“人”得以呈现的文本符号。

小说、戏剧和诗歌也包含作者与作品两个层面,但这些文体作者隐藏在形式和话语背后,而散文的“人”与“文”之间无需话语装置和形式中介,作者在文章中是直接在场的,散文是“人文一体”的直接呈现。

以“人—文”为核心,散文文体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知识与经验层面,二是思想与情感层面(理性与情感),三是精神与境界层面,四是文体与语体层面。

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精神与境界三个层面是散文的内涵层面,由具体到抽象层层叠加、内化和升华。

知识与经验、思想与情感关乎内容的宽度(丰富性)与深度(深刻性),其中知识与经验层面是直接性、事实性和偏于客观性的内容信息,诉诸叙述、描述和说明;思想与情感层面与前者相伴相生,“理不可以直指也,故即物以明理;情不可以显言也,故即事以寓情”(刘大櫆《论文偶记》),思想统摄知识,经验伴随情感,是基于前者的偏于主观性的方面,诉诸议论与抒情,表现为散文的理趣和意境;精神与境界层面是在前述两个层面基础上的最终升华与结晶,是散文内涵的最高层面,涉及散文整体的精神品质、价值立场、道德理想和性灵情致等,是散文最终达到的境界,也是前述两个层面的人格化,是散文的核心——写作主体人格的最终显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唐诗何以成为经典?从数量上来看,据专家估计,唐诗(包含五代诗)存世数量约53000首,作者约3000人。

这组数字,远远超过了从《诗经》以来到隋朝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全部诗歌的总和。

在作者方面,写诗几乎成为当时唐朝全民性的文艺活动,各行各业都有诗作传世,甚至不乏无名氏的精彩诗作留了下来。

因此,从作者的身份、诗作的数量和诗人的数量来看,唐代诗歌都达到了一个极其辉煌的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之所以成为古代文学的经典,主要是因为它的艺术造诣登峰造极。

那个伟大的时代不仅诞生了李、杜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诗人,而且还涌现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名家,比如初唐四杰、王孟、高岑、晚唐的小李杜等。

不仅如此,唐诗的风格非常多样。

既有像杜甫这样描写现实的伟大诗人,也有像李白这样风格比较浪漫的诗人,同时还有一些深受禅宗思想濡染的诗人。

而且中国古典诗歌的各种体裁的发展,在唐代都达到一个全盛时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切好诗,到唐代已经被做完。

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的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我搞摩鲁迅先生此话之意,大约是如今的我们如果想写诗抒发胸中之意的时候,不妨直接引用一首唐朝诗人的诗即可,不必亲自操刀了。

唐诗之所以经典,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经典是要经过长时间检验的,而唐诗具有强大的时间穿透性。

经典在流传过程之中,会得到不断的阐释和接受,会融入很多时代因素,成为作者和读者的一个公共空间,作者在写的时候就会留下空白,等着读者去填充。

读者在读一首诗的时候,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忽然之间豁然开朗,领悟到诗歌的真谛,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和作者发生了共鸣,这就是接受文学传播过程中的时间穿越性。

《红楼梦》中有“香菱学诗”片段,黛玉给香菱推荐“诗歌教科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了。

语文高二月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高二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寡言(默、寡、言)B. 倾盆大雨(倾、盆、雨)C. 惊心动魄(惊、动、魄)D. 风和日丽(风、和、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天气原因,本次航班延误了三个小时。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当代书法家”。

C. 我非常感谢你,因为你帮助了我,使我受益匪浅。

D.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共同商讨,尽快解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

B. 他的演讲激情洋溢,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往直前,决不能畏首畏尾。

D.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4. 下列各句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A.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B. 她的歌声优美动听,让人陶醉其中。

C. 这个计划已经得到了上级的批准,很快就会实施。

D.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等。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宛如人间仙境。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那个城市的夜景美极了,高楼大厦灯火辉煌,宛如一座不夜城。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各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词语是()① 静谧的夜晚,只有蛐蛐的鸣叫声和 __________ 的星光。

② 他虽然年纪轻轻,但 __________ 的工作态度让人敬佩。

③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 任何困难。

7. 下列各句中,空缺处应填入的成语是()① 那位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 __________ 了这个难题。

② 在比赛中,他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 __________ ,最终赢得了冠军。

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期月考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灾异与人事葛剑雄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难相当敏感。

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难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常常性的威逼。

现实的须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探讨相当重视,并留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更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说明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主动的、但也是好用主义的说明。

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确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

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

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处。

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起先,天象和灾异都是不行或缺的记载。

《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样。

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样的气候,如日蚀、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难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看法。

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

有的虽没有详细措施,却会恳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犯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

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须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常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看法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647

高二语文试卷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647

五校联考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龙海二中杨井菊审题人:龙海二中曾荣福第Ⅰ卷选择题(共18分)一、阅读杜甫的《蜀相》,完成1-2题。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对这首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蜀相》是一首咏史诗,“蜀相”即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

B、“自春色”、“空好音”的“自”与“空”可以互训,即“自”可以解释为“空”,“空”可以解释为“自”。

C、“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天下计””即《隆中对》中所说天下大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创基业及辅佐刘禅守业治国。

D、“长使英雄泪满襟”,指作者杜甫常常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而垂泪。

2、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前四句写丞相祠堂,后四句写丞相本人,但对祠堂的描写已暗含丞相本人。

B、“何处寻”的“寻”字,饱含着诗人对诸葛亮无限追慕的心情。

心思其人,才要寻其庙C、“三顾频烦天下计”,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和礼贤下士的精神。

D、《蜀相》写于公元760年,杜甫写此诗与当时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有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3、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楚之精英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杳不知其所之也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归类正确的项()①六王毕,四海一.②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③骊山北.构而西.折④复道行空,不霁何虹.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⑥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⑦群臣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⑧籍.吏民,封府库A、①④⑧/②③/⑤⑥/⑦B、①②③⑦/④⑧/⑤/⑥C、①/②③⑦/④⑧/⑤/⑥D、①③⑦/②④⑧/⑤/⑥5、下列句式中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B、戍卒叫,函谷举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6、选出表述有误的一项()A、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

广东省台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东省台山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台山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竞速时代,速度浸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也不断重塑现代人的感知经验。

个体虽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自由,但越来越难以跟上社会的快节奏发展,焦虑感也愈发强烈。

与此同时,速度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题,甚至成为一种随处可见的文化景观。

速度美学关注审美艺术中加速或快速的时间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瞬间性、快节奏。

捕捉新奇、紧跟时尚,成为竞速时代审美艺术的共同追求。

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慢速生活”观念,具有某种反拨意味。

对“慢速生活”的提倡,并非逃避生活,而是通过远离加速生活和撤回内心来实现自我保护。

“慢速生活”理念通过减速来与加速的外在生活保持距离,强调关注内心体验,表现了对主体精神和情感的当下性的关注。

现代人对慢食、慢走、慢旅行和休闲阅读等生活模式的倡导,也是希望通过慢生活实现心理时间与物理时间的平衡。

在慢速生活的审美体验中,个体从外部物理时间中抽离,更亲近和关注当下,进而实现对竞速生存的审美救赎。

在“慢速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慢速美学”,是对竞速时代的反思。

慢速审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挖掘“当下性”,进而建构过去、当下和未来的时间经验关系。

关注“当下性”,意味着将当下的瞬间固化,将当下视为过去和未来的连接,这实际上是以一种减速的时间模式对抗加速的时间模式。

慢速艺术尝试延长的时间结构,使用了犹豫、延迟和减速的策略,试图让我们暂停下来,体验“当下”短暂的存在。

在中国,对慢速审美的提倡古已有之。

在日常生活美学中,太极、书法、棋艺、茶道、园林等传统文化的审美形式,都提倡在快与慢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保持适当的生活节奏和张力。

无论是对文化记忆的留存和保护,还是对绿色城市的提倡,也都体现了身处竞速时代的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态度、情感关系、文化精神的追忆和传承。

昆德拉反思技术革命所带来的“令人出神的速度”,发出“慢的乐趣怎么失传了呢”的追问。

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作文范文)

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作文范文)

洛阳市孟津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

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

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的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与“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书院先贤致力于恢复儒学的师道传统,强调师道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后世之人才所以不古如者,以夫师道之不立故也。

”立师道,则要求老师自身学行高深,使学生能够就近取譬,以老师为楷模。

所以,书院总是选聘经明行修的硕儒名师担任山长、掌教,让学生“慕而从,从而服,服而思”,产生仰慕与向往。

在此基础之上,书院先贤努力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

书院师生以道相交、密切互动、教学相长,师生之间感情笃厚。

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老师不仅深度了解学生的志趣个性,因材施教,还经常和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与人生感悟,以学生的点滴进步为乐。

岳麓书院山长欧阳厚均“与诸生文行交勉,道艺兼资”,见到学生彬彬有礼,雅雅得体,雍容进退,欣慰不已。

学生则视老师为良师益友,对老师其人与其所传之学都会产生深刻的认同,由此产生了“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的效果,形成了持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书院强调学生以自学为主,反复思考之后,可以与同学商讨,仍有疑难,则与教师一同讨论。

教师则定期讲授,释疑解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日常教学活动之外,参加书院的会讲活动,聆听、参与不同观点的论辩交锋,也是书院生徒学习的重要方式。

此外,书院还会在春秋二季、每月朔望祭祀先圣先贤,师生共同参加,在进退周旋之中学习礼仪,涵养性情。

教学的地点,也不拘一格,可以是在讲堂之内,也可以是在室外乃至书院之外的各种空间、场所。

在许多书院史料中,都可以看到书院师生共同徜徉于山林泉石之间,随处讲论,随机提点启发。

1167年,朱熹曾经率弟子从武夷山前往岳麓书院论学,而后又与张栻率众弟子登临南岳。

王阳明也经常带领弟子登山临水。

其弟子甚至认为,王阳明“点化同志,多得之登游山水间”。

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晨起讲经义,暇则率生徒看山花,听田歌,徜徉亭台池坞之间”,“随所触为指示”。

众生徒“或罗坐花间,或侍立月下,或随行涧沼、墩径间,谈经道古,内而心性,外而身世之故,凡所欲闻者无不闻,而皆有以洽其意而餍其心”。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及课本基础知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农民眼中的文化,简单而朴素。

让百姓唱主角,就要通晓民意,体察民情。

近年来,不少地方都投入经费建设了农家书屋,有的却。

究其原因在于有关部门,没有深入了解当地村民的喜好,把钱花在了刀把上。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参差百态方能体现文化之美。

文化部门应当对乡村文化的差异性予以充分,用“百姓点菜”代替“政府包办”。

A. 渺无人烟一意孤行尊重B. 无人问津一厢情愿尊重C. 渺无人烟一厢情愿尊崇D. 无人问津一意孤行尊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

本考点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使用得好不好)。

考查范围包括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熟语。

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近义词的辨析。

辨别近义词在范围大小、词义轻重、适用对象和语体色彩上的区别以及用法上的区别。

在近义词中,又以考既常用又易错的词为主。

虚词考查的重点是副词、连词、介词的正确使用,尤其要注意相近的词语在词义上特别是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熟语考查的重点仍是成语。

所谓熟语,是指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

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形式,它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格言、歇后语等。

尽管词语考查范围扩大了,但熟语考查仍以成语为主。

成语考查一般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成语的确切意义要有比较细致的把握,防止望文生义;二是考查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并根据语境选择成语的能力。

“渺无人烟”,一片渺茫,没有人家。

“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这里指没有人来看书,用“无人问津”。

排除A 项、C项。

“一意孤行”意为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一厢情愿”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这里强调有关部门不考虑客观实际按照单方面意愿形式,用“一厢情愿”,排除D项。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版A4)

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版A4)

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在鲁迅小说中,看客群体始终是以模糊不清的群体方式存在的,他们更多的是无名无姓,无思想无意识的一群麻木不仁的人,甚至有时候他们仅仅只作为小说的背景或者人物生存的环境而存在,但却能够使人感到强烈的压迫,压抑,甚至“吃掉”“狂人”。

这样的力量群体更多的是一个个象征性的符号,是一张张大同小异的面孔。

鲁迅在描写他们时往往以他们身上的某种特征来作为他们的称谓,例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等。

外在形象的模糊的原因更多的是他们内心的空洞苍白,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没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浑浑噩噩的生活使他们既可怜又可悲。

而鲁迅小说中的看客描写,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外貌特征的勾勒描绘上,而是更注重从他们的内心深处来挖掘他们的共同特点,他们内在灵魂的深处是愚昧无知,是精神极度空虚,是思想自私自利,不思进取。

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几乎都是无知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知,所以他们的生活才会是百无聊赖,对周围事物有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有着狂热的态度,对低级趣味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痴迷其中。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检测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26分)(一)现代文阅读一(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节选)鲁迅第七章革命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褡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

这船从黑魆魆中荡来,乡下人睡得熟,都没有知道;出去时将近黎明,却很有几个看见的了。

据探头探脑的调查来的结果,知道那竟是举人老爷的船!那船便将大不安载给了未庄,不到正午,全村的人心就很摇动。

船的使命,赵家本来是很秘密的,但茶坊酒肆里却都说,革命党要进城,举人老爷到我们乡下来逃难了。

惟有邹七嫂不以为然,说那不过是几口破衣箱,举人老爷想来寄存的,却已被赵太爷回复转去。

其实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能,在理本不能有“共患难”的情谊,况且邹七嫂又和赵家是邻居,见闻较为切近,所以大概该是伊对的。

然而谣言很旺盛,说举人老爷虽然似乎没有亲到,却有一封长信,和赵家排了“转折亲”。

赵太爷肚里一轮,觉得于他总不会有坏处,便将箱子留下了,现就塞在太太的床底下。

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个个白盔白甲:穿着崇正皇帝的素。

阿Q的耳朵里,本来早听到过革命党这一句话,今年又亲眼见过杀掉革命党。

但他有一种不知从那里来的意见,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殊不料这却使百里闻名的举人老爷有这样怕,于是他未免也有些“神往”了,况且未庄的一群鸟男女的慌张的神情,也使阿Q更快意。

“革命也好罢,”阿Q想,“革这伙妈妈的的命,太可恶!太可恨!……便是我,也要投降革命党了。

”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加以午间喝了两碗空肚酒,愈加醉得快,一面想一面走,便又飘飘然起来。

不知怎么一来,忽而似乎革命党便是自己,未庄人却都是他的俘虏了。

他得意之余,禁不住大声的嚷道:“造反了!造反了!”未庄人都用了惊惧的眼光对他看。

这一种可怜的眼光,是阿Q从来没有见过的,一见之下,又使他舒服得如六月里喝了雪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出卷人符豪良时间 120分钟总分 120分一、基础(每小题3分,共15分)1.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百舸.争流()说服()蓊蓊郁郁()嗾使()B.樊笼()肄业()呕哑()饿殍()C.癖好()澎湃()干瘪()罡风()D. 殷红()酾酒临江()羁绊()浸渍()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三多”指的是石榴、桃子、佛手,是中国的三大吉祥果。

这三种吉祥果组合在一起,可用于祝愿“三多”,既多子、多寿、多福。

B.由于妻子生了个漂亮千斤,李铁一直留在了利物浦,直到前天才随队前往奥地利一座小城进行季前训练。

C.辩论会上,辩手们纵横捭阖,唇枪舌箭,既表现出严密深刻的思维,也显示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D.在白公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的说明牌上,我们看到了打着引号的两句古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经过编导和导演反反复复地修改,生米已经煮成熟饭........,内地版的电视连续剧《神雕侠侣》即将在3月份和观众见面。

B、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任。

C、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就过去了,望着镜中两鬓的白发,他不由得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D、把高考考场比作足球赛,其实再激烈再紧张再扣人心弦的足球赛也无法和高考相比,因为高考输了不可以东山再起、梅开二度....。

4.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建筑是凝固的诗:;。

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

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者岁月的沧桑③压迫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目前,集市上出现了少数人欺霸市,哄抬物价,甚至殴打公商管理人员,严重损害了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整顿集市秩序是当务之急。

B.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新起点,而且国外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C.大型国营企业发生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企业内控机制缺失、监督管理不严有关。

D.艺术家们为爱美之心所激发,各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世界,来体现自己对美的认识,实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共9分)飓风:自然的暴力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

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

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

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

其中约 50个达到飓风强度。

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

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

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

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

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

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

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

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

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

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

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

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

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

1999年9月15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

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

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

”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

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

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

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

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今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

(节选自2005年第9期《青年文摘》) 6.有关飓风的形成要件或飓风威力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热带气旋的风速得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含120千米每小时),才能成为飓风。

B.海平面温度要高于26.5℃,借助水蒸气释放的能量作动力。

C.飓风的强风风速都在每小时320千米以上,破坏力极强。

D.飓风会造成海平面快速上升,携带暴雨,造成洪水滔天,引发灾难性洪水。

7.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持续6个月的飓风季节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飓风破坏力最强的时期。

B.风暴潮的出现是飓风的淫威表现之一,它是海平面在狂风和超低气压作用下造成的高度达到7.5米的海平面上升现象。

C.风暴眼是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在海水热量的作用下空气迅速旋转上升而形成的超低压区域,飓风需要风暴眼的支持。

D.热带风暴的形成与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暖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能忽视各种自然循环的影响。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形成了飓风。

B.形成于海洋上的飓风抵达陆地后,失去了水蒸气释放的能量动力,立刻就会消失。

C.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不可能只是海面温度的影响,但其猛烈程度与海面温度直接相关。

D.科学家已经搞到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弄清了海面温度影响热带风暴形成的原因。

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

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

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

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也,越竟乃免。

”选自《左传》9.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宣子骤谏,公患.之担忧B 弃君之命,不信.忠信C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D 晋侯饮.赵盾酒使……喝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尚早,坐而.假寐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A B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惜也,越竟乃.免倒戟以.御公徒C D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以.兹避祸,幸获两全11.下面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晋灵公不君”的一组是()①厚敛以雕墙②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③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④吾知所过矣,将改之⑤犹不改,宣子骤谏⑥公患之,使钅且麑贼之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④⑤12.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晋灵公残暴狠毒,屡谏不改,并派人杀害赵盾,致使钅且麑触槐而死。

B.晋灵公残暴狠毒,不但不接受赵盾、士季的劝谏,反而派钅且麑杀害赵盾,钅且麑却触槐而死。

C.晋灵公骄奢残暴,屡谏不改,并派人杀害赵盾,致使钅且麑触槐而死。

D.晋灵公骄奢残暴,不但不接受赵盾、士季的劝谏,反而派钅且麑杀害赵盾,钅且麑却触槐而死。

四、翻译(每句3分,共9分)1.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2.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3.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五、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问题。

(5分)在重庆库区,国家决定初步纳入规划保护的文物点为754处,到目前为止,501处地下文物,已开展工作的项目仅42处,不足10%;已经完成发掘面积4.85万平方米,不足发掘总面积128.76万平方米的4%。

地面文物244处,由于规划滞后,文物搬迁选区选址工作举步维艰,至今搬迁工作无法实施。

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移民迁建区的施工建设与开发,大量古墓葬、古遗址、古居民、石刻等遭到破坏,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事件屡有发生,也给抢救工作增加了难度。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答:《》六、默写(每小题1分共6分)1.携来百侣曾游,2.满载一船星辉,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5.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复得返自然。

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4分)骆驼梁实秋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

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

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