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的电子技术与元器件教案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电子技术与元器件教案——第4章电磁铁、变压器和电动机(中职教育).docx

电路基础、电子技术与元器件教案——第4章电磁铁、变压器和电动机(中职教育).docx

第4章电磁铁、变压器和电动机

【学习耍点】:本章主耍介绍电磁铁、变压器和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耍求读者掌握三方面内容:(1)电磁铁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变压器的电压、电流、阻抗变换规律; (3)理解交、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转动过程。

4.1电磁铁

4.2变压器

4・3电动机

4.1电磁铁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及分类

按磁化特性的不同物质町分为铁磁性物质和非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从没有磁性变得具有磁性的过程,称为磁化。

被磁化的铁磁性物质在高温或者剧烈敲打等情况下,乂会失去磁性,这个过程称为退磁。

铁磁性物质在反复的磁化和退磁过程中要消耗能量,称为磁滞损耗。

铁磁性物质按其磁化、退磁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软磁性物质;

(2)硬磁性物质;

(3)矩磁性物质。

二.电磁铁

电磁铁主要由线圈、铁心和衔铁三部分组成,铁心和衔铁由软磁性材料制成。铁心通常固定不动,衔铁是活动的。

1.电磁铁的分类

按线圈通入的电流种类不同,可分为直流电磁铁与交流电磁铁;

按饮心和衔饮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马蹄式电磁恢、拍合式电磁铁和螺管式电磁诙;按用途不同,可分为牵引电磁铁、制动电磁铁和起重电磁铁等。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线圈中通入电流时,铁心就会产生磁场(磁场方向可由安培定则进行判定),并使衔铁吸向铁心。

2.直流电磁铁

直流电磁铁的线圈通入的电流是稳恒电流,因而它所产生的磁通也是稳恒磁通。稳恒磁通在铁心和衔铁内不会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3.交流电磁铁

交流电磁诙的线圈通入的电流是交变电流,它所产生的磁通是交变磁通。交变磁场会在 铁心和衔铁内部产生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而使之发热。

电子技术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教案标题:电子技术教案

摘要:

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电子技术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教案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引言

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电力等各个领域。掌握电子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电路组成;

3.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和特性;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

3. 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4. 电源电路和稳压电路设计;

5. 放大电路和滤波电路设计;

6. 数字电路与逻辑门设计;

7. 电子器件的选型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基本概

念和原理;

2.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和演示展示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问题解决法:提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项目设计,培养团队合

作和沟通协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听讲表现、提问能力和课堂参与度等;

2.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报告和实验操作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

3. 项目设计:综合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考试测试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掌握情况。

电子教案 电工学(少学时)--吴显金

电子教案 电工学(少学时)--吴显金

第 1.1.1 电路的作用和组成

章 1.实现电能的输送与转换
负载
电 电源
电灯
路 基 本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变压器
变压器
电动机 电炉
概 念
...
及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连接部分
器 件
信号源
话筒 放 扬声器

负载

连接部分
电源或信号源、

一 章
3、电路的基本组成
负载
电 路
连接部分



念 及
dt
Ψ L
(t
)
Ψ L
(t0
)
t
udt
t0
Ψ L
Li
1t
i(t) i(t0 ) L
udt
t0
a)在直流电路中,电感元件处相当于短路; u L di 0 dt
b)电感元件具有“记忆”功能(从积分关系来看);
3.电感元件的功率和能量 从t0到t的时间内,电容元件吸收的能量WL求得为:
p dw ui Li di
源 电
U=0

1.2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1.电流(单位:安培A)
电流的实际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2.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

1.1 电子元件

教学目标:

了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熟悉常见的电子元件及其符号。

教学内容:

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讲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符号和性质。

教学活动:

展示实物电子元件,引导学生观察和识别。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电子元件的符号图示。

进行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1.2 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

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

介绍电子电路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讲解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原则。

教学活动:

通过实物展示和模拟电路,让学生了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电子电路的分析方法。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的设计原则。

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

2.1 放大电路

教学目标:

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熟悉常见的放大电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介绍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和模拟电路,让学生观察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应用领域。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技巧。

2.2 振荡电路

教学目标:

理解振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熟悉常见的振荡电路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介绍振荡电路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振荡电路的原理和特点。

教学活动:

通过实验和模拟电路,让学生观察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振荡电路的应用领域。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技巧。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电工电子原理的知识,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2.掌握电流、电压、功率的计算方法。

3.了解电路中的串联、并联、混联等连接方式。

4.能够使用基本的电工电子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5.掌握一些基本的电工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内容

1.引言

通过介绍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电流、电压和电阻

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和单位,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进行解释。

3.电压、电流的计算

讲解电压和电流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些实例进行练习。

4.串联、并联和混联

介绍电路中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等连接方式,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5.电工电子工具和仪器

介绍常见的电工电子工具和仪器,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并讲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6.电工电子元器件

介绍常见的电工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并讲解它们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讲解电路搭建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8.实际应用案例

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电工电子应用案例,如电源、放大器等,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9.总结与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一次简要的小结。

三、教学方法

1.教师讲解法:结合PPT和示意图进行理论讲解。

2.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电工电子元件和工具,进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

1.PPT和示意图:用于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正式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熟悉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1. 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

2. 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

3. 电子元件的使用方法;

4. 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5.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电子设备,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引出本章的教学内容。

2. 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3. 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如电阻、电容、电感等,并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让学生熟悉这些元件的使用方法。

4. 通过示例电路,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电源、信号源、放大器、滤波器等,并让学生了解这些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5. 讲解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电压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并通过实际电路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评价:

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

2. 学生对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电子元件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对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的熟悉程度。

《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二极管、晶体管等基本半导体器件的使用方法;

3. 熟悉半导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本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

1.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3. 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和使用方法;

4.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电子元器件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第一章:概述

1.1电子元器件的定义与分类

电子元器件是指为实现电子电路功能,具有一定电气性能和独立功能的电子元件和器件的总称。根据功能和用途的不同,电子元器件可分为被动元器件和主动元器件两大类。

1.2电子元器件的重要性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设备的基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子设备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章:被动元器件

2.1电阻器

电阻器是一种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限制电流的流动,产生电压降。电阻器按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按功率可分为小功率电阻、中功率电阻和大功率电阻。

2.2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的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滤波、旁路、耦合和振荡等。电容器按材料可分为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钽电解电容器等。按结构可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可调电容器。

2.3电感器

电感器是一种储存能量的被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滤波、隔直、共模抑制和信号传输等。电感器按结构可分为空芯电感、磁芯电感和绕线电感等。按用途可分为滤波电感、振荡电感和传感器电感等。

第三章:主动元器件

3.1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导电性的主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整流、稳压、调制和限幅等。二极管按材料可分为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按结构可分为点接触二极管和面接触二极管。

3.2晶体管

晶体管是一种具有放大和开关功能的主动电子元件,其主要功能是放大、开关、稳压和信号处理等。晶体管按结构可分为双极型

晶体管(BJT)和场效应晶体管(FET)。按材料可分为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

自学的电子技术与元器件教案

自学的电子技术与元器件教案

第9章数字电路知识

【学习要点】:本章先后讲述门电路、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A/D变换器及D/A变换器的基本知识。要求读者熟悉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关系;正确把握逻辑代数的含义及化简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逐步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分析方法。本章难度较大,且又十分重要。

学习本章时,应转变思维方式,不能用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数字电路,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波形分析法来分析数字电路。在分析组合逻辑电路时,应以逻辑代数为工具,自始至终将真值表、逻辑函数及逻辑图结合在一起。在分析时序逻辑电路时,应充分认识电路的结构及电路的状态,再借助状态分析来达到理解电路功能的目的。

9.1 基本门电路

9.2 逻辑代数

9.3 组合逻辑电路

9.4 时序逻辑电路

9.5 A/D变换与D/A变换器

9.1 基本门电路

一. 概述

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可以归结为与、或、非三种。

利用下图(a )、(b )、(c )可以分别说明与、或、非三种逻辑关系。

二.分立元件门电路

1. 二极管与门电路

下图(a )是二极管与门电路,A 、B 为输入信号,假定它们的低电平为0V ,高电平为+3V ,Z 为输出信号。

逻辑功能:当所有的输入端都是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输出就是低电平。

与门电路的逻辑符号见图(b )所示。 真值表如下。

与门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Z =A ·B

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总结为:有0出0,

全1出1。

2. 二极管或门电路

下图(a )是二极管或门电路,其中,A 、B 为输入信号Z 为输出信号。

电子技术基础 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 教案

电子技术基础教案教学目标:

1.了解电子技术基础概念和原理。

2.能够运用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1.电子技术基础概述

a.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应用领域

b.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分类

c.电子元器件的常见种类和功能

2.电路分析方法

a.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介绍和应用

b.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

c.简单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3.半导体材料与元件

a.半导体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b.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c.场效应管和集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4.放大器电路

a.放大器的分类和基本特性

b.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和参数计算

c.放大器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策略和方法:

1.前置知识激活:通过提问和举例的方式引入新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兴趣。

2.理论授课:通过讲解、示意图等方式系统地介绍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的理解和实际动手能力。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些课堂活动和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

2.多媒体课件:准备相关的电子技术基础概念讲解和示意图等教学资源。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基础电子元器件和实验仪器。

4.案例分析材料:准备一些真实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评估与反馈:

1.课堂测验:通过一些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的测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电子技术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

1.1 电子技术概述

了解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掌握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2 电子元件

学习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子元件的符号和功能。

了解二极管、晶体管等半导体元件的原理和应用。

1.3 电子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电路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掌握电子电路的简单分析和计算能力。

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

2.1 放大电路

学习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掌握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2 滤波器

了解滤波器的作用和分类。

学习模拟滤波器的设计和应用。

2.3 振荡电路

掌握振荡电路的原理和分类。

学习振荡电路的设计和应用。

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

3.1 数字逻辑基础

学习数字逻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逻辑门、逻辑函数和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

3.2 数字电路

学习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设计。

掌握数字电路的应用和实例。

3.3 数字计算机基础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学习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

第四章:电子测量与仪器

4.1 电子测量基础

学习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掌握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2 常用电子测量仪器

学习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等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4.3 电子测量实验

进行电子测量实验,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第五章:电子技术应用实例

5.1 电子控制系统

了解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学习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一、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为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教案的内容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概述、电路基本理论、电子元器件和工具的使用、电路的制作和测量等方面的知识。

本教案适用于高中或职业学校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也可作为电子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原理;

3. 学会使用电子元器件和工具进行电路的制作和测量;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

1.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概述

a. 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b. 电工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c. 电工电子技术的相关职业和就业前景

2. 电路基本理论

a.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

b. 基本电路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和参数

c. 基本电路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 电子元器件和工具的使用

a. 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

b. 电子元器件的标识和规格

c. 常用的电子工具:万用表、示波器、焊接工具等

4. 电路的制作和测量实验

a. 基础电路的制作和测试: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b. 基础电路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c.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和替换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电子技术(教案详细)-(增加多场景)

电子技术(教案详细)-(增加多场景)

电子技术(教案详细)-(增加多场景)

教案电子技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培养学生对电子元件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电子技术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教学难点:

1.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

2.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等。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PPT展示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方式、电视、电脑等,引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电子技术?”,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5分钟)

1.教师通过PPT讲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电流、电压、电阻等。

2.教师通过PPT讲解电子技术的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3.教师通过PPT讲解电子元件的分类,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三、电子元件的特性和应用(15分钟)

1.教师通过PPT讲解电阻的特性和应用,如限流、分压等。

2.教师通过PPT讲解电容的特性和应用,如滤波、耦合等。

3.教师通过PPT讲解电感的特性和应用,如滤波、感应等。

四、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15分钟)

1.教师通过PPT讲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

2.教师通过PPT讲解如何设计简单的电子电路,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五、案例分析(15分钟)

1.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个具体的电子电路案例,如方式充电器。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电路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常用电器元器件学习教案

常用电器元器件学习教案

电阻器按结构(jiégòu)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变式两大 类
固定式电阻器一般称为“电阻”。由于制作材料和工艺 不同(bù tónɡ),可分为膜式电阻、实芯式电阻、金属线缆 电阻(RX)和特殊电阻四种类型 。
膜式电阻包括:碳膜电阻RT、金属膜电阻RJ、合成膜 电阻RH和氧化膜电阻RY等。
实芯电阻包括:有机(yǒujī)实芯电阻RS和无机实芯电 阻RN。
D式(对数式):常用于电视机的黑白对比度调节电位器,其特点是,先粗 调后细调。
Z式(指数式):常用于收音机的音量调节电位器,其特点是,先细调后粗 调。
所有X、D、Z字母符号一般(yībān)印在电位器上,使用时应注意
第7页/共58页
第八页,共58页。
常用(chánɡ yònɡ)电阻器的外形和符号如图1-2(a)、(b )所示。
第十四页,共58页。
(3)允许误差:允许误差是指电阻器和电位器 实际阻值对于标称(biāo chēnɡ)阻值的最大允许 偏差范围。它表示产品的精度。线绕电位器允许 误差一般小于+10%,非线绕电位器的允许误差 一般小于土20%。
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一般都用数字标印在 电阻器上。但体积很小和一些合成电阻器
第17页/共58页
第十八页,共58页。
4、电阻器的简单(jiǎndān)测试
测量电阻的方法很多,可用欧姆表、电阻电桥(diàn qiáo)和数字欧姆表直接测量,也可根 据欧姆定律R=V/I,通过测量流过电阻的电流I及电阻上的压降V来间接测量电阻值。

高中技术教案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

高中技术教案 学习电子技术基础

高中技术教案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作为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为学生提供了

掌握电子设备原理、电路设计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本教案将对高中技术课

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和设计。

第一节:引言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子技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学习电子技术基础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电子设备和

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将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将

对电子技术基础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引导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二节:教学目标

1. 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的核心概念,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

2. 理解电路中的基本元件,如电感、电容和电阻等;

3. 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分析,包括串联、并联和混合电路的计算;

4. 掌握基础的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和测试方法。

第三节:教学内容

1. 电子技术基础的核心概念

- 电流:介绍电流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讲解电流在电路中的作用;

- 电压:介绍电压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讲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 电阻:介绍电阻的定义和计算公式,讲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2. 电路中的基本元件

- 电感:介绍电感的定义、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 电容:介绍电容的定义、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 电阻:介绍电阻的定义、计量单位和使用方法。

3. 简单电路分析

- 串联电路:介绍串联电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 并联电路:介绍并联电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 混合电路:介绍混合电路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4. 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和测试方法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完整版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介绍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如放 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失真 度等,并分析这些指标对电路性能的 影响。
详细阐述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 信号输入、放大、输出等过程。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
负反馈的基本概念
介绍负反馈的定义、作用、分类等基本概念。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详细阐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包括负反馈的引入方法、负 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等。
阻抗与导纳
阐述阻抗(电阻、电感、电容 的复数形式)和导纳的概念及
其在交流电路中的应用。
交流功率
分析交流电路中的功率传输, 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
在功率。
瞬态电路分析
储能元件
介绍电感、电容等储能 元件在瞬态电路中的角
色和特性。
一阶电路
分析包含单一储能元件 (电感或电容)的一阶
电路的瞬态响应。
二阶电路
探讨包含两个储能元件 (电感和电容)的二阶 电路的瞬态响应及其特
点。
瞬态现象的应用
举例说明瞬态电路分析 在电子设备、通信系统
等领域的应用。
04
数字逻辑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
1 2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二进制表示、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
输入/输出端口、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
3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比较

电子专业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教学案例范本

电子专业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教学案例范本

电子专业电子元器件与电路教学案例范本

一、案例背景

电子专业是现代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电子元器件与电路

是电子专业的基础知识。为了更好地教授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相关内容,我们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范本,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电子元

器件与电路的知识。

二、案例一:放大电路设计

1. 案例描述

学生需要设计一个放大电路,要求输入信号为正弦波,输出信号的

幅度应大于输入信号。学生可以自行选择使用的电子元器件。

2. 解决步骤

(1)确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要求;

(2)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拓扑结构;

(3)根据放大倍数要求计算所需的元器件参数;

(4)实际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

3. 案例说明

该案例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设计和搭建电路,深入了解放大电路

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学生需要考虑电路拓扑结构的选择和元器件

参数的计算,在实践中提升对电子元器件与电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三、案例二:滤波电路设计

1. 案例描述

学生需要设计一个滤波电路,要求能够滤除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并保留低频信号。

2. 解决步骤

(1)确定滤波电路的滤波特性与频率范围;

(2)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拓扑结构;

(3)计算所需的滤波器参数;

(4)实际搭建电路并进行测试。

3. 案例说明

该案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滤波电路的设计原理与实际应用。学生需

要通过选择合适的滤波器拓扑结构和计算所需的滤波器参数来实现对

高频噪声的滤除,并保留低频信号,从而达到滤波的目的。

四、案例三: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1. 案例描述

学生需要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逻辑电路,比如一个加法器或者一个

多路选择器。

2. 解决步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数字电路知识

【学习要点】:本章先后讲述门电路、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A/D变换器及D/A变换器的基本知识。要求读者熟悉各种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关系;正确把握逻辑代数的含义及化简方法;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过程;在此基础上,再逐步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工作过程及分析方法。本章难度较大,且又十分重要。

学习本章时,应转变思维方式,不能用模拟电路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数字电路,也不能一味地使用波形分析法来分析数字电路。在分析组合逻辑电路时,应以逻辑代数为工具,自始至终将真值表、逻辑函数及逻辑图结合在一起。在分析时序逻辑电路时,应充分认识电路的结构及电路的状态,再借助状态分析来达到理解电路功能的目的。

9.1 基本门电路

9.2 逻辑代数

9.3 组合逻辑电路

9.4 时序逻辑电路

9.5 A/D变换与D/A变换器

9.1 基本门电路

一. 概述

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可以归结为与、或、非三种。

利用下图(a )、(b )、(c )可以分别说明与、或、非三种逻辑关系。

二.分立元件门电路

1. 二极管与门电路

下图(a )是二极管与门电路,A 、B 为输入信号,假定它们的低电平为0V ,高电平为+3V ,Z 为输出信号。

逻辑功能:当所有的输入端都是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输出就是低电平。

与门电路的逻辑符号见图(b )所示。 真值表如下。

与门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

Z =A ·B

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总结为:有0出0,全1出1。 2. 二极管或门电路

下图(a )是二极管或门电路,其中,A 、B 为输入信号Z 为输出信号。

逻辑关系:A 、B 只要有一个输入端是高电平,输出就为高电平,只有所有的输入端均是低电位时,输出才为低电位。

或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如图(b )所示。 真值表如下:

或门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Z =A +B

或门电路的逻辑

功能可以总结为:有1出1,全0出0。

3. 非门电路

反相器就是非门,如图(a )所示。图(b )是非门的逻辑符号。

逻辑关系:输入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反之,输入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逻辑表达式:A Z (A 头上的“-”号代表非) 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总结为:入0出1,入1出0。 4. 与非门电路

与非门电路(简称与非门)如图(a )所示,虚线左边是一个二极管与门电路,右边是非门电路,所以它实际上是由一级与门和一级非门串联而成的。与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如图(b )所示

逻辑关系:只有当所有的输入端均为高电平时,输出才为低电平,只要输入端有一个或几个为低电平时,输出就为高电平。

表9-6为与非门的真值表。

逻辑表达式为:B

=

A

Z•

与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总结为:有0出1,全1出0。

5.或非门电路

或非门电路如图(a)所示,或非门电路是由一级或门电路和一级非门电路串联而成的。或非门电路的逻辑符号如图(b)所示。Array

逻辑关系:输入端只要有一个或几个为高电平时,输出就为低电平,只有当输入端全部为低电平时,输出才为高电平。

或非门电路的真值表见表9-7所示。

其逻辑表达式为:B

=

Z+

A

或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总结为:有1出0,全0出1。

三.TTL门电路

TTL门电路是一种由三极管构成的门电路,这种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采用三极管结构。

1. TTL与非门电路

1)电路结构

下图所示的电路是一个典型的TTL与非门电路,VT1是多发射极三极管,加到各输入端的信号通过VT1的各个发射结实现与的作用。VT2和R2、R3组成电路的中间级。VT3、VT4、VT5和R4、R5构成电路的输出级。其中,VT3和VT4组成复合管,作为输出管VT5的有源负载,以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2)工作原理

当所有的输入端都为高电平(3.6V)时,输出为低电平。

当有一个或几个输入端为低电平时,输出端为高电平。

结论:当所有输入端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当输入端有一个或几个为低电平时,输出就为高电平。可见,TTL与非门电路具有:有0出1,全1出0的逻辑功能。

3)电路优点

TTL与非门电路具有三大优点:一是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很强;二是电路的工作速度较高;三是工作可靠,且便于集成化。目前,TTL 与非门电路都已集成化,常见的型号有:SN5400、SN54S00、SN7400、

SN74S00等

2. TTL 与或非门电路 1)电路结构

图(a )是一个TTL 与或非门电路图,它和一般的TTL 与非门电路相比,增加了一个由VT6、VT7和R6所组成的输入电路和反相电路。而增加的这部分电路,和原来由VT1、VT2及R1所组成的电路完全相同。

2)逻辑关系分析

因VT2和VT7的输出端是并联在一起的,所以它们当中任何一个导通,都可以使VT5饱和、VT4截止,输出低电平。只有VT2、VT7同时截止,输出才是高电平。因此,这种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当A 1~A 2或B 1~B 2任何一组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就为低电平;而只有当每一组输入至少有一个为低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这样的逻辑关系,叫做与或非。

与或非门的逻辑符号如图(b )所示。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表达式为:

2121B B A A Z ••+=

与或非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可以总结为:一组全1出0,各组有0出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