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三角形的内角及外角的角平分线有关题型5.3
初中数学-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命题的证明及应用
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一.命题的证明及应用在中考常有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的题目,若平时不注意总结是很难一下子解决的.下面来一起学习一下.命题1 如图1,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证明:如图1:∵∠1=∠,∠2=∠,∴2∠1+2∠2+∠A=180°①∠1+∠2+∠D=180°②①-②得:∠1+∠2+∠A=∠D③由②得:∠1+∠2=180°-∠D④把③代入④得:∴180°-∠D+∠A=∠D∠D=90°+∠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难证明.命题2 如图2,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证明:如图2:∵DB和DC是△ABC的两条外角平分线,∴∠D=180°-∠1-∠2=180°-(∠DBE+∠DCF)=180°-(∠A+∠4+∠A+∠3)=180°-(∠A+180°)=180°-∠A-90°=90°-∠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外角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以证明.命题3 如图3,点E是△ABC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E=∠A.证明:如图3:∵∠1=∠2,∠3=∠4,∠A+2∠1=2∠4①∠1+∠E=∠4②①×代入②得:∠E=∠A.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两外角的和,很容易证明.命题4如图4,点E是△ABC一个内角平分线BE与一个外角平分线CE 的交点,证明:A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证明:如图3:∵BE是∠ABC的平分线,可得:EH=EFCE是∠ACD的平分线, 可得:EG=EF∴过点E分别向AB、AC、BC所在的直线引垂线,所得的垂线段相等.即EF=EG=EH∵EG=EH∴AE是△ABC的外角平分线.点评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能够证明.应用上面的结论能轻松地解答一些相关的比较复杂的问题,下面来一起看.例1如图5,PB和PC是△ABC的两条外角平分线.①已知∠A=60°,请直接写出∠P的度数.②三角形的三条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形成的三角形按角分类属于什么三角形?解析:①由命题2的结论直接得:∠P=90°-∠A=90°-×60°=60°②根据命题2的结论∠P=90°-∠A,知三角形的三条外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形成的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则该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点评此题直接运用命题2的结论很简单.同时要知道三角形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例2如图6,在△ABC中,延长BC到D,∠ABC与∠ACD的角平分线相较于点,∠BC与∠CD 的平分线交与点,以此类推,…,若∠A=96°,则∠= 度.解析:由命题③的结论不难发现规律∠∠A .可以直接得:∠=×96°=3°.点评 此题是要找出规律的但对要有命题③的结论作为基础知识.例3(203陕西第一大题填空题第八小题,此题3分)如图7,△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的内角∠ABC 平分线BP 交于点P ,若∠BPC=40°,则∠CAP=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直接运用命题4的结论可以知道AP是△ABC 的一个外角平分线,结合命题3的结论知道∠BAC=2∠BPC, CAP=(180°-∠BAC )= (180°-2∠BPC )=50°.点评 对命题3、4研究过的读者此题不难,否则将是一道在考试的时候花时间也不一定做的出来的题目. 例4 (2003年山东省)如图,在Rt △ABC 中,∠ACB=90°,∠BAC=30°,∠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平分线交与E 点,连接AE ,则∠AEB= 度.解析:有题目和命题4的结论可以知道AE 是△ABC 的一个外角平分线, 结合命题2的结论知道∠AEB=∠ACB -∠ACB=90°-×90°=45°点评 从上面的做题过程来看题目中给出的“∠A=30°”这个条件是可以不用的.二.角平分线定理使用中的几种辅助线作法一、已知角平分线,构造三角形例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ABC=3∠C ,AD 是∠BAC 的平分线,BE ⊥AD 于F 。
【精品】第九章 三角形、多边形
第9章三角形与多边形一、教学目标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边角的性质。
教材先从瓷砖的铺设提出问题,接着研究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有关边角的性质,最后探究正多边形在拼地板中的运用及其隐含的数学道理。
本章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角平分线)等概念。
2.会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
3.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4.了解几种特殊的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地识别。
5.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
6.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7.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并能运用于解决计算问题。
8.体验探索、归纳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
9.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10.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二、教材特点1.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接着研究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性质,最后运用三角形和多边形的有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
2.在呈现方式上,改变“结论——例题——练习”的陈述模式,而是采用“问题——探究——发现”的研究模式,并采用多种探究方法: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及外角和”同时采用拼图和数学说理的方法;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采用画图的方法;对“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采用计算与归纳说理的方法.3.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数学说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学会初步说理。
4.渗透计算器的应用,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5.通过教材的“问题型”呈现和探索性、开放性习题的练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6.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1)教学目的1。
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2。
会将三角形按角分类.3。
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是几何学中常见的概念,它们在三角形的角度分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深入探讨这两种角平分线的定义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
内角角平分线是指从一个三角形的内角的顶点出发,将这个内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换句话说,内角角平分线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而外角角平分线则是从一个三角形的外角的顶点出发,将这个外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作用是在三角形中,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及性质。
首先,内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在一个三角形中,从一个内角的顶点出发,经过这个内角的对边的中点,最终到达对边上的一点,使得这条线段将这个内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内角角平分线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内角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的点将对边平分为两个线段,而且这两个线段的比例等于三角形的两个其他边的比例。
这个性质在解题中经常被运用,可以帮助我们求解三角形中的各种角度和线段长度。
其次,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是:在一个三角形中,从一个外角的顶点出发,经过这个外角的非邻边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最终到达另一个角的顶点,使得这条线段将这个外角平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外角角平分线也有一个重要的性质,即外角角平分线与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的角平分线相交于同一点。
这个性质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证明三角形中的各种性质,例如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通过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总的来说,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是在三角形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概念,通过对其定义和性质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华师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课件(HS) 第九章 多边形 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第九章 多边形
9.1 三角形
9.1.2 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1.(3分)(南宁中考)如图,在△ABC中,∠A=60°,∠B=40°, 则∠C等于( B ) A.100° B.80° C.60° D.40°
2.(3分)如图,在△ABC中,∠C=90°,EF∥AB,∠CEF=50°, 则∠B的度数为(D ) A.50° B.60° C.30° D.40°
10.(3分)若一个三角形外角的度数之比为2∶3∶4, 则与之对应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B ) A.4∶3∶2 B.5∶3∶1 C.3∶2∶4 D.3∶1∶5
11.(3分)如图,∠1+∠2+∠3+∠4=_5_4_0_度.
12.在△ABC中,如果∠A=60°,∠B=45°,那么∠C等于( C) A.115° B.105° C.75° D.45° 13.(枣庄中考)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 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 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C) A.45° B.60° C.75° D.85°
16.(泰州中考)如图,将分别含有30°角,45°角的一副三角板重叠, 使直角顶点重合,若两直角重叠形成的角为65°, 则图中角α的度数为__1_4_0.°
17.(巴中中考)如图,在△ABC中,BO,CO分别平分∠ABC,∠ACB. 若∠BOC=110°,则∠A=_4_0_°_.
三、解答题(共36分) 18.(10分)如图,已知△ABC中,AD是△ABC外角∠EAC的平分线, 且交BC的延长线于点D,你能比较∠ACB与∠B的大小吗?说出你的理由.
5.(3分)如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剪去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 则∠1+∠2=_2_7_0_度.
三角形内外角角平分线习题
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命题的证明及应用
在中考和一些竞赛题目中常有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有关的题目,若平时不注意总结是很难一下子解决的.下面来一起学习一下.
命题1 如图1,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
证明:如图1:
命题2 如图2,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D=90°-∠A.
命题3 如图3,点E是△ABC一个内角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则∠E=∠A.
例2如图6,在△ABC中,延长BC到D,∠ABC与∠ACD的角平分线相较于点,∠BC与∠CD的平分线交与点,以此类推,…,若∠A=96°,则∠= 度.
例3(2011湖北鄂州市中考第一大题填空题第八小题,此题3分)如图7,△ABC 的外角∠ACD 的平分线CP 的内角∠ABC 平分线BP 交于点P ,若∠BPC=40°,则∠CAP=_______________.
例2 如图2,在△ABC 中,∠B<∠C ,AQ 平分∠BAC ,AQ 交BC 于点Q ,点T 是AQ 延长线上的一点,TH ⊥BC 于点H ,试说明∠HTA=2
1(∠C -∠B )。
图2
11、如图,D 是△ABC 的BC 边上一点,且∠1=∠2,∠3=∠4,
∠BAC=63°,求∠DAC 的度数。
3.已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度数比为2:3:4,则它的最大内角的
度数为( )
A .90°
B .110°
C .100°
D .120°。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一、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定义1. 什么是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是指从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顶点出发,经过该内角的对边的中点并且与对边相交于对边的中点的线段。
2.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性质a.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把对应内角分成两个等角,而且它还把对应的对边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b.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为内心,内角角平分线也称之为内心角平分线。
c. 三角形的三条内角角平分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即三角形的内心。
3.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作用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是解决三角形内部各类角度相关问题的基础,通过利用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有效地求解相关的角度大小,并且可以推导出其他的重要性质和定理。
二、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1. 什么是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是指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顶点出发,经过它的对边的中点并且与其它两条边相交于对应边的中点的线段。
2. 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性质a. 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把对应外角分成两个等角,而且它还把对应的对边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
b. 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为外心,外角角平分线也称之为外心角平分线。
c. 三角形的三条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即三角形的外心。
3. 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作用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同样也是解决三角形外部各类角度相关问题的基础,通过利用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有效地求解相关的角度大小,并且可以推导出其他的重要性质和定理。
总结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是解决三角形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解决三角形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的性质,通过角度的分割和等分的方法,来求解出我们需要的角度大小。
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内心,而三角形外角角平分线的交点叫外心,它们分别具有特定的性质和功能。
在学习和研究三角形的性质和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角平分线和外角角平分线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角平分线培优练习题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角平分线培优练习题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角平分线1、如图1,点D是△ABC两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
(1)∠ABC=50°,∠ACB=80°则∠D=.(2)∠A=100°,则∠D=.(3)∠D=150°,则∠A=.(4)写出∠D和∠A的关系2、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1)∠ABC=50°,∠A=80°则∠D=.(2)∠A=100°,则∠D=.(3)∠D=50°,则∠A=.(4)写出∠D和∠A的关系3、如图所示,在△ABC中,∠ABC和∠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O,(1)∠1=80°,∠2=50°则∠O=.(2)∠A=100°,则∠O=.(3)∠D=50°,则∠A=.(4)设∠BOC=a,则∠A等于.4、如图已知△ABC中,∠A=39°,∠B和∠C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D、E两点,则∠BDC度数是()A.133°B.86°C.109.5°D.88°5、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84°,点B、C、M在一条直线上,∠ABC和∠ACM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1,∠P1BC和∠P1CB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2,∠P2BC和∠P2CB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3,则∠P3的度数是.6、如图△ABC中,∠A=96°,延长BC到D,∠ABC与∠A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1∠A1BC 与∠A1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2,依次类推,∠A4BC与∠A4C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A5,则∠A5的度数为()7、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84°,点B、C、M在一条直线上,∠ABC和∠ACM 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1,∠P1BC和∠P1CM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2,∠P2BC和∠P2CM两角的平分线交于点P3,则∠P3的度数是.8、如图所示,∠ABC,∠ACB的内角平分线交于点O,∠ABC的内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ABC与∠ACB的相邻外角平分线交于点E,且∠A=60°,则∠BOC=_______,∠D=_____,∠E=_______.P3P2P1C B。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定理(含详细解答)
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 .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3.(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 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 .150°B.210°C.105°D.75°4.(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 .40°B.45°C.50°D.55°5.(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 .360°B.250°C.180°D.140°6.(2012•梧州)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A .10°B.12°C.15°D.18°7.(2011•日照)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A .70°B.80°C.90°D.100°8.(2011•台湾)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 .∠2=∠4+∠7 B.∠3=∠1+∠6 C.∠1+∠4+∠6=180°D.∠2+∠3+∠5=360°9.(2011•台湾)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 .36 B.72 C.108 D.14410.(2011•台湾)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 .37 B.57 C.77 D.97二.填空题(共4小题)11.(2014•抚顺)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3=32°,那么∠1+∠2= _________度.12.(2013•河池)如图,点O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118°,则∠A的大小是_________.13.(2008•安徽)如图,已知a∥b,∠1=70°,∠2=40°,则∠3=_________度.14.(2003•金华)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20°,光线经过平面镜A反射后射在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_________度.三.解答题(共16小题)15.(2014•六盘水)(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_________.(2)请证明以上命题.16.(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17.(2000•内蒙古)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18.(2011•青海)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又∵∠ABC+∠ACB=180°﹣∠A∴∴∠BOC=180°﹣(∠1+∠2)=180°﹣(90°﹣∠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_________.19.(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20.(2013•响水县一模)探究与发现: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已知:如图1,∠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已知:如图2,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探究四:若将上题中的四边形ABCD改为六边形ABCDEF(图4)呢?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_________.21.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0°,求∠DAC的度数.22.如图,求∠A+∠B+∠C+∠D+∠E的度数和.23.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63°,试求∠DAC,∠ADC的度数.24.已知:如图所示,∠ABC=66°,∠ACB=54°,BE是AC边上的高,CF是AB边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25.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50°,∠C=60°,求∠DAC及∠BOA.26.如图,AF是△ABC的高,AD是△ABC的角平分线,∠B=36°,∠C=76°,求∠DAF的度数.2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C=25°,∠B=25°,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2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30°和20°,李叔叔量得∠BDC=142°,就判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2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3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35°,求∠1+∠2+∠3+∠4的度数和.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13•泉州)在△ABC中,∠A=20°,∠B=60°,则△ABC的形状是()A .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C,即可判定△ABC的形状.解答:解:∵∠A=20°,∠B=60°,∴∠C=180°﹣∠A﹣∠B=180°﹣20°﹣60°=100°,∴△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求出∠C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2.(2012•滨州)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2:3:7,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方程思想.分析:已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三角的度数,由此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解答:解:三角形的三个角依次为180°×=30°,180°×=45°,180°×=105°,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分类,这个三角形最大角为180°×>90°.本题也可以利用方程思想来解答,即2x+3x+7x=180,解得x=15,所以最大角为7×15°=105°.3.(2012•河源)如图,在折纸活动中,小明制作了一张△ABC纸片,点D、E分别是边AB、AC上,将△ABC 沿着DE折叠压平,A与A′重合,若∠A=75°,则∠1+∠2=()A .150°B.210°C.105°D.7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压轴题.分析:先根据图形翻折变化的性质得出△ADE≌△A′DE,∠AED=∠A′ED,∠ADE=∠A′DE,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ED+∠ADE及∠A′ED+∠A′DE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角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DE是△ABC翻折变换而成,∴∠AED=∠A′ED,∠ADE=∠A′DE,∠A=∠A′=75°,∴∠AED+∠ADE=∠A′ED+∠A′DE=180°﹣75°=105°,∴∠1+∠2=360°﹣2×105°=15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即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4.(2012•云南)如图,在△ABC中,∠B=67°,∠C=33°,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CAD的度数为()A .40°B.45°C.50°D.55°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首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BAC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CAD的度数即可.解答:解:∵∠B=67°,∠C=33°,∴∠BAC=180°﹣∠B﹣∠C=180°﹣67°﹣33°=80°∵AD是△ABC的角平分线,∴∠CAD=∠BAC=×80°=4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比较简单.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小学已经接触过.5.(2012•南通)如图,△ABC中,∠C=7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A .360°B.250°C.180°D.14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得出∠1+∠2=∠C+(∠C+∠3+∠4),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解答:解:∵∠1、∠2是△CDE的外角,∴∠1=∠4+∠C,∠2=∠3+∠C,即∠1+∠2=∠C+(∠C+∠3+∠4)=70°+180°=25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外角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三角形的任一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6.(2012•梧州)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A .10°B.12°C.15°D.18°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CAD,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求出∠CAE,然后根据∠DAE=∠CAE﹣∠CAD,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AD⊥BC,∠C=36°,∴∠CAD=90°﹣36°=54°,∵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C=128°,∴∠CAE=∠BAC=×128°=64°,∴∠DAE=∠CAE﹣∠CAD=64°﹣54°=10°.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的定义,准确识图,找出各角度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度数是解题的关键.7.(2011•日照)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A .70°B.80°C.90°D.10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得∠EFA=55°,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E的度数.解答:解:∵AB∥CD,∠C=125°,∴∠EFB=125°,∴∠EFA=180﹣125=55°,∵∠A=45°,∴∠E=180°﹣∠A﹣∠EFA=180°﹣45°﹣55°=80°.故选B.点评:本题应用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8.(2011•台湾)如图中有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关于这七个角的度数关系,下列何者正确()A .∠2=∠4+∠7 B.∠3=∠1+∠6 C.∠1+∠4+∠6=180°D.∠2+∠3+∠5=36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邻补角;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得出∠1=∠AOB,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OB+∠4+∠6=18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四条互相不平行的直线L1、L2、L3、L4所截出的七个角,∵∠1=∠AOB,∵∠AOB+∠4+∠6=180°,∴∠1+∠4+∠6=18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顶角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正确的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2011•台湾)若△ABC中,2(∠A+∠C)=3∠B,则∠B的外角度数为何()A .36 B.72 C.108 D.144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对顶角、邻补角.专题:计算题.分析:由∠A+∠B+∠C=180°,得到2(∠A+∠C)+2∠B=360°,求出∠B=72°,根据∠B的外角度数=180°﹣∠B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A+∠B+∠C=180°,∴2(∠A+∠B+∠C)=360°,∵2(∠A+∠C)=3∠B,∴∠B=72°,∴∠B的外角度数是180°﹣∠B=108°,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B的度数是解此题的关键.10.(2011•台湾)若钝角三角形ABC中,∠A=27°,则下列何者不可能是∠B的度数?()A .37 B.57 C.77 D.97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根据钝角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90°且三角形内角和为180°,①∠C>90°,②∠B>90°,分类讨论解答.解答:解:∵钝角三角形△ABC中,∠A=27°,∴∠B+∠C=180°﹣27°=153°,又∵△ABC为钝角三角形,有两种可能情形如下:①∠C>90°,∴∠B<153°﹣90°=63°,∴选项A、B合理;②∠B>90°,∴选项D合理,∴∠B不可能为77°.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钝角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体现了分类讨论思想.二.填空题(共4小题)11.(2014•抚顺)将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如果∠3=32°,那么∠1+∠2=7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分别根据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及平角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3=32°,正三角形的内角是60°,正四边形的内角是90°,正五边形的内角是108°,∴∠4=180°﹣60°﹣32°=88°,∴∠5+∠6=180°﹣88°=92°,∴∠5=180°﹣∠2﹣108°①,∠6=180°﹣90°﹣∠1=90°﹣∠1 ②,∴①+②得,180°﹣∠2﹣108°+90°﹣∠1=92°,即∠1+∠2=70°.故答案为:7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各内角的度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2.(2013•河池)如图,点O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若∠BOC=118°,则∠A的大小是56°.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1+∠2的度数,再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C+∠ACB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BOC中,∠BOC=118°,∴∠1+∠2=180°﹣118°=62°.∵BO和CO是△ABC的角平分线,∴∠ABC+∠ACB=2(∠1+∠2)=2×62°=124°,在△ABC中,∵∠ABC+∠ACB=124°,∴∠A=180°﹣(∠ABC+∠ACB)=180°﹣124°=56°.故答案为:5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3.(2008•安徽)如图,已知a∥b,∠1=70°,∠2=40°,则∠3=7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把∠2,∠3转化为△ABC中的角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由对顶角相等可得∠ACB=∠2=40°,在△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知∠ABC=180°﹣∠1﹣∠ACB=70°.又a∥b,∴∠3=∠ABC=70°.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14.(2003•金华)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120°,光线经过平面镜A反射后射在平面镜B上,再反射出去,若∠1=∠2,则∠1=30度.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压轴题.分析:因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所以∠1=∠2=(180°﹣120°)÷2.解答:解:如图所示,作出入射光线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可知∠1=∠3,∠2=∠4,∵∠1=∠2,∠AOB=120°,∴1=∠2=(180°﹣120°)÷2=30°.故答案为:30°.点评:此题由题意得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是关键.三.解答题(共16小题)15.(2014•六盘水)(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请证明以上命题.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直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结论即可;(2)画出△ABC,过点C作CF∥A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2=∠A,∠B+∠BCF=180°,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故答案为:180°;(2)已知:如图所示的△ABC,求证:∠A+∠B+∠C=180°.证明:过点C作CF∥AB,∵CF∥AB,∴∠2=∠A,∠B+∠BCF=180°,∵∠1+∠2=∠BCF,∴∠B+∠1+∠2=180°,∴∠B+∠1+∠A=180°,即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2001•海南)如图,在△ABC中,已知∠ABC=46°,∠ACB=80°,延长BC至D,使CD=CA,连接AD,求∠BAD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要求∠BAD的度数,只要求出∠C的度数就行了,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求出∠BAD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外角关系及等腰三角形性质,易求∠C的度数.解答:解:∵∠ACB=80°∴∠ACD=180°﹣∠ACB=180°﹣80°=100°又∵CD=CA∴∠CAD=∠D∵∠ACD+∠CAD+∠D=180°∴∠CAD=∠D=40°在△ABC内∴∠BAD=180°﹣∠ABC﹣∠D=180°﹣46°﹣40°=94°.点评:此题主要考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找出角之间的关系利用内角和求解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2000•内蒙古)如图,已知在△ABC中,∠C=∠ABC=2∠A,BD是AC边上的高,求∠DB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C=∠ABC=2∠A,即可求得△ABC三个内角的度数,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求得∠DBC的度数.解答:解:∵∠C=∠ABC=2∠A,∴∠C+∠ABC+∠A=5∠A=180°,∴∠A=36°.则∠C=∠ABC=2∠A=72°.又BD是AC边上的高,则∠DBC=90°﹣∠C=18°.点评:此题主要是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18.(2011•青海)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又∵∠ABC+∠ACB=180°﹣∠A∴∴∠BOC=180°﹣(∠1+∠2)=180°﹣(90°﹣∠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中,O是外角∠DBC与外角∠E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则∠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结论:∠BOC=90°﹣∠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提供的信息,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与∠1表示出∠2,再利用∠O与∠1表示出∠2,然后整理即可得到∠BOC与∠A的关系;(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BC与∠OCB,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解答:解:(1)探究2结论:∠BOC=∠A,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D的角平分线,∴∠1=∠ABC,∠2=∠ACD,又∵∠ACD是△ABC的一外角,∴∠ACD=∠A+∠ABC,∴∠2=(∠A+∠ABC)=∠A+∠1,∵∠2是△BOC的一外角,∴∠BOC=∠2﹣∠1=∠A+∠1﹣∠1=∠A;(2)探究3:∠OBC=(∠A+∠ACB),∠OCB=(∠A+∠ABC),∠BOC=180°﹣∠0BC﹣∠OCB,=180°﹣(∠A+∠ACB)﹣(∠A+∠ABC),=180°﹣∠A﹣(∠A+∠ABC+∠ACB),结论∠BOC=90°﹣∠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读懂题目提供的信息,然后利用提供信息的思路也很重要.19.(2010•玉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位置关系(1)如图a,若AB∥CD,点P在AB、CD外部,则有∠B=∠BOD,又因∠BOD是△POD的外角,故∠BOD=∠BPD+∠D,得∠BPD=∠B﹣∠D.将点P移到AB、CD内部,如图b,以上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理由;若不成立,则∠BPD、∠B、∠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在图b中,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交直线CD于点Q,如图c,则∠BPD﹑∠B﹑∠D﹑∠BQ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不需证明)(3)根据(2)的结论求图d中∠A+∠B+∠C+∠D+∠E+∠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综合题;压轴题.分析:(1)延长BP交CD于E,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PED=∠B,再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说明不成立,应为∠BPD=∠B+∠D;(2)作射线QP,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3)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把角转化到四边形中再求解.解答:解:(1)不成立.结论是∠BPD=∠B+∠D延长BP交CD于点E,∵AB∥CD∴∠B=∠BED又∵∠BPD=∠BED+∠D,∴∠BPD=∠B+∠D.(2)结论:∠BPD=∠BQD+∠B+∠D.(3)连接EG并延长,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AGB=∠A+∠B+∠E,又∵∠AGB=∠CGF,在四边形CDFG中,∠CGF+∠C+∠D+∠F=360°,∴∠A+∠B+∠C+∠D+∠E+∠F=360°.点评:本题是信息给予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解答.20.(2013•响水县一模)探究与发现:探究一:我们知道,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那么,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之间存在何种数量关系呢?已知:如图1,∠FDC与∠ECD分别为△ADC的两个外角,试探究∠A与∠FDC+∠ECD的数量关系.探究二: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另两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夹的钝角之间有何种关系?已知:如图2,在△ADC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试探究∠P与∠A的数量关系.探究三:若将△ADC改为任意四边形ABCD呢?已知: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试利用上述结论探究∠P与∠A+∠B的数量关系.探究四:若将上题中的四边形ABCD改为六边形ABCDEF(图4)呢?请直接写出∠P与∠A+∠B+∠E+∠F的数量关系:∠P=(∠A+∠B+∠E+∠F)﹣180°.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探究型.分析:探究一: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得∠FDC=∠A+∠ACD,∠ECD=∠A+∠ADC,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整理即可得解;探究二: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DC=∠ADC,∠PCD=∠ACD,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探究三: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探究四:根据六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表示出∠ADC+∠BCD,然后同理探究二解答即可.解答:解:探究一:∵∠FDC=∠A+∠ACD,∠ECD=∠A+∠ADC,∴∠FDC+∠ECD=∠A+∠ACD+∠A+∠ADC=180°+∠A;探究二:∵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PDC=∠ADC,∠PCD=∠ACD,∴∠DPC=180°﹣∠PDC﹣∠PCD,=180°﹣∠ADC﹣∠ACD,=180°﹣(∠ADC+∠ACD),=180°﹣(180°﹣∠A),=90°+∠A;探究三:∵DP、CP分别平分∠ADC和∠BCD,∴∠PDC=∠ADC,∠PCD=∠BCD,∴∠DPC=180°﹣∠PDC﹣∠PCD,=180°﹣∠ADC﹣∠BCD,=180°﹣(∠ADC+∠BCD),=180°﹣(360°﹣∠A﹣∠B),=(∠A+∠B);探究四:六边形ABCDEF的内角和为:(6﹣2)•180°=720°,∵DP、CP分别平分∠ADC和∠ACD,∴∠P=∠ADC,∠PCD=∠ACD,∴∠P=180°﹣∠PDC﹣∠PCD,=180°﹣∠ADC﹣∠ACD,=180°﹣(∠ADC+∠ACD),=180°﹣(720°﹣∠A﹣∠B﹣∠E﹣∠F),=(∠A+∠B+∠E+∠F)﹣180°,即∠P=(∠A+∠B+∠E+∠F)﹣18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此类题目根据同一个解答思路求解是解题的关键.21.已知: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0°,求∠DA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解决.解答:解:∵∠BAC=120°,∴∠2+∠3=60°①∵∠1=∠2,∴∠4=∠3=∠1+∠2=2∠2②把②代入①得:3∠2=60°,∠2=20°.∴∠DAC=120°﹣20°=100°.点评: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推论的运用,还要注意角之间的等量代换.22.如图,求∠A+∠B+∠C+∠D+∠E的度数和.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4=∠A+∠2,∠2=∠D+∠C,进而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解答:解:如图可知:∵∠4是三角形的外角,∴∠4=∠A+∠2,同理∠2也是三角形的外角,∴∠2=∠D+∠C,在△BEG中,∠B+∠E+∠4=180°,即∠B+∠E+∠A+∠D+∠C=18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答的关键是沟通外角和内角的关系.23.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63°,试求∠DAC,∠AD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可求∠1=39°,∠3=78°,所以∠DAC=24°,∠ADC=∠3=78°.解答:解:∵∠1=∠2,∴∠3=∠1+∠2=2∠1=∠4,∴2∠3+∠CAD=2∠1+2∠2+∠BAC﹣∠1=4∠1+63°﹣∠1=3∠1+63°=180°,∴∠1=39°=∠2,∠3=∠4=78°,∴∠DAC=63°﹣∠1=63°﹣39°=24°,∠ADC=∠3=78°.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以及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4.已知:如图所示,∠ABC=66°,∠ACB=54°,BE是AC边上的高,CF是AB边上的高,H是BE和CF的交点,求:∠ABE,∠ACF和∠BHC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求∠A=60°.又因为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所以∠ABE=30°.同理,∠ACF=30度,又因为∠BHC是△CEH的一个外角,所以∠BHC=120°.解答:解:∵∠ABC=66°,∠ACB=54°,∴∠A=180°﹣∠ABC﹣∠ACB=180°﹣66°﹣54°=60°.又∵BE是AC边上的高,所以∠AEB=90°,∴∠ABE=180°﹣∠BAC﹣∠AEB=180°﹣90°﹣60°=30°.同理,∠ACF=30°,∴∠BHC=∠BEC+∠ACF=90°+30°=120°.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三角形的外角通常情况下是转化为内角来解决.25.如图,△ABC中,AD是高,AE、BF是角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O,∠A=50°,∠C=60°,求∠DAC及∠BOA.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专题:计算题.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ABC,在直角三角形ACD中,易求∠DAC;再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求∠CBF、∠EAF,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先求∠AFB,再次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容易求出∠BOA.解答:解:∵∠A=50°,∠C=60°∴∠ABC=180°﹣50°﹣60°=70°,又∵AD是高,∴∠ADC=90°,∴∠DAC=180°﹣90°﹣∠C=30°,∵AE、BF是角平分线,∴∠CBF=∠ABF=35°,∠EAF=25°∴∠AFB=∠C+∠CBF=60°+35°=95°,∴∠BOA=∠EAF+∠AFB=25°+95°=120°,∴∠DAC=30°,∠BOA=12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解出∠EAF、∠CBF,再运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AFB.26.如图,AF是△ABC的高,AD是△ABC的角平分线,∠B=36°,∠C=76°,求∠DA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在△ADF中,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ADF=∠B+∠BAC,所以∠B+∠BAC+∠FAD=90°,联立△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的式子,即可推出∠DAF,∠B,∠C的关系,再代值求解即可.解答:解: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知:∠ADF=∠B+∠BAC,故∠B+∠BAC+∠DAF=90°;①△ABC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C+∠B+∠BAC=180°,即:∠C+∠B+∠BAC=90°,②②﹣①,得:∠DAF=(∠C﹣∠B)=2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熟记此题的结论在解选择和填空题时会加快解题效率.27.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按规定∠A=90°,∠C=25°,∠B=25°,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运用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说明零件不合格的理由.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BDC的度数,与测量所得的度数对比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如图,∠CDE是△ADC的外角,∠BDE是△ABD的外角,∵∠CDE=∠C+∠CAD,∠BDE=∠B+∠DAB,∴∠BDC=∠CDE+∠BDE=∠C+∠CAD+∠B+∠DAB,即∠BDC=∠B+∠C+∠A=25°+25°+90°=140°.检验已量得∠BDC=150°,就判断这个零件不合格.点评: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C应分别是30°和20°,李叔叔量得∠BDC=142°,就判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连接AD并延长,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1=∠B+∠BAD,∠2=∠C+∠CAD,然后求出∠1+∠2的度数,根据零件规定数据,只有140°才是合格产品.解答:解:如图,连接AD并延长,∴∠1=∠B+∠BAD,∠2=∠C+∠CAD,∵∠A=90°,∠B=30°,∠C=20°,∴∠BDC=∠1+∠2,=∠B+∠BAD+∠DAC+∠C,=∠B+∠BAC+∠C,=30°+90°+20°,=140°,∵140°≠142°,∴这个零件不合格.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9.如图所示,求∠A+∠B+∠C+∠D+∠E+∠F的度数.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连接BE,由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知∠C+∠D=∠CBE+∠DEB,由四边形内角和是360°,即可求∠A+∠ABC+∠C+∠D+∠DEF+∠F=360°.解答:解:如图连接BE.∵∠1=∠C+∠D,∠1=∠CBE+∠DEB,∴∠C+∠D=∠CBE+∠DEB,∴∠A+∠ABC+∠C+∠D+∠DEF+∠F=∠A+∠ABC+∠CBE+∠DEB+∠DEF+∠F=∠A+∠ABE+∠BEF+∠F.又∵∠A+∠ABE+∠BEF+∠F=360°,∴∠A+∠ABC+∠C+∠D+∠DEF+∠F=36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涉及到四边形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比较简单.30.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35°,求∠1+∠2+∠3+∠4的度数和.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分别求出∠1+∠2=∠3+∠4=145°,即可求出∠1+∠2+∠3+∠4的度数和.解答:解:∵∠A=35°,在△ABC中,∠A+∠1+∠2=180°,∴∠1+∠2=180°﹣∠A=145°,同理可证∠3+∠4=145°,∴∠1+∠2+∠3+∠4=29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角的度数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隐含的条件.。
第9章 三角形阶段归类专训: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的交角与第三角关系的三种模型
(3)如图②,若∠MON=n°,过 C 作直线与 AB 交于 F,当 CF∥ OA 时,求∠BGO-∠ACF 的度数.(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解:∵AC 平分∠BAO,∴∠BAC=∠CAO. ∵CF∥OA,∴∠ACF=∠CAO=∠BAC. ∵∠BGO=∠ABG+∠BAO=∠ABG+2∠ACF, ∴∠BGO-∠ACF=∠ABG+2∠ACF-∠ACF= ∠ABG+∠ACF=∠ABG+∠BAC=∠ACG. ∵当∠MON=n°时,∠ACG=90°-12n°, ∴∠BGO-∠ACF=90°-12n°.
3.如图,∠CBM,∠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 Q,请你写出∠BQC
与∠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BQC=90°-12∠A. 理由如下:
∵BQ,CQ 分别平分∠MBC,∠NCB, ∴∠QBC=12∠MBC,∠QCB=12∠NCB. ∵∠MBC=∠A+∠ACB,∠NCB=∠A+∠ABC,
∴∠BQC=180°-∠QBC-∠QCB
冀教版 七年级下
第九章 三角形
阶段归类专训 三角形两条角平分线的交角与第三角
关系的三种模型、六种应用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见习题 2 见习题 3 见习题 4 见习题 5 见习题
6 见习题 7 见习题
m 8 22 019 9D 10 见习题
答案显示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1 见习题
答案显示
1.如图,BP,CP 分别平分∠ABC 与∠ACB,判断∠BPC 和 ∠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A=∠ACM-∠ABC=60°, ∠ACB=180°-∠ACM=80°, ∴∠BCP=∠ACB+∠ACP=130°. ∵∠ABP=∠PBC=20°, ∴∠P=180°-∠PBC-∠BCP=30°, ∴∠A+∠P=90°.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9.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章节测试习题(6)
章节测试题1.【题文】若∠C=α,∠EAC+∠FBC=β(1)如图①,AM是∠EAC的平分线,BN是∠FBC的平分线,若AM∥BN,则α与β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若∠EAC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与∠FBC平分线所在直线交于P,试探究∠APB与α、β的关系是______.(用α、β表示)(3)如图③,若α≥β,∠EAC与∠FBC的平分线相交于P1,∠EAP1与∠FBP1的平分线交于P2;依此类推,则∠P5=______.(用α、β表示)【答案】∠APB=α-β∠P5=α-β【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MAC+∠NCB,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C=∠MAC+∠NBC;(2)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PAC+∠PBC,利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列式整理即可得解;(3)根据(2)的结论分别表示出∠P1、∠P2…,从而得解.【解答】解:(1)∵AM是∠EAC的平分线,BN是∠FBC的平分线,∴∠MAC+∠NCB=∠EAC+∠FBC=β,∵AM∥BN,∴∠C=∠MAC+∠NCB,即α=β;(2)∵∠EAC的平分线与∠FBC平分线相交于P,∴∠PAC+∠PBC=∠EAC+∠FBC=β,∴∠C=∠APB+(∠PAC+∠PBC),∴α=∠APB+β,即∠APB=α-β;(3)由(2)得,∠P1=∠C-(∠PAC+∠PBC)=α-β,∠P2=∠P1-(∠P2AP1+∠P2BP1),=α-β-β=α-β,∠P3=α-β-β=α-β,∠P4=α-β-β=α-β,∠P5=α-β-β=α-β.2.【题文】如图,在△ABC中,∠B=50°,∠AEC=80°,CE平分∠ACB,求∠A 和∠BCE的度数.【答案】70°,30°【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得出∠BCE=∠AEC-∠B,由CE平分∠ACB,求得∠BCA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就可以求出∠A.【解答】解:∵∠B=50°,∠AEC=80°,∴∠BCE=∠AEC-∠B=30°,∵CE平分∠ACB,∴∠BCA=2∠BCE=60°,∴∠A=180°-∠B-∠BCA=70°.3.【题文】如图,在中,平分,且,求的度数.【答案】72°【分析】先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BAD=∠BAC,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BAC+∠B+∠C=180°,加上∠B=3∠BAD,所以2∠BAD+3∠BAD+90°=180°,解得∠BAD=18°,则∠B=54°,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计算∠ADC的度数.【解答】解:∵AD平分∠BAC,∴∠BAD=∠BAC.∵∠BAC+∠B+∠C=180°,而∠B=3∠BAD,∴2∠BAD+3∠BAD+90°=180°,∴∠BAD=18°,∴∠B=3∠BAD=54°,∴∠ADC=∠BAD+∠B=18°+54°=72°.4.【题文】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研究片断,完成所提出的问题. 探究1:如图(1)在△ABC中,O是∠ABC与∠ACB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90°+∠A,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B的角平分线,∴∠1=∠ABC,∠2=∠ACB.∴∠1+∠2= (∠ABC+∠ACB)= (180°-∠A)=90°-∠A.∴∠BOC=180°-(∠1+∠2)=180°-(90°-∠A)=90°+∠A探究2:如图(2)中,O是∠ABC与外角∠ACD的平分线BO和CO的交点,试分析∠BOC与∠A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答案】∠BOC=∠A.【分析】根据提供的信息,由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与∠1表示出∠2,再利用∠O与∠1表示出∠2,然后整理即可得到∠BOC 与∠A的关系;【解答】解:结论:∠BOC=∠A.理由如下:∵BO和CO分别是∠ABC和∠ACD的角平分线,∴∠1=∠ABC,∠2=∠ACD.又∵∠ACD是△ABC的一外角,∴∠ACD=∠A+∠ABC,∴∠2=(∠A+∠ABC)=∠A+∠1.∵∠2是△BOC的一外角,∴∠BOC=∠2﹣∠1=∠A+∠1﹣∠1=∠A,即∠BOC=∠A.5.【题文】如图,△ABC中,∠A=50°,∠ABC的平分线与∠C的外角∠ACE平分线交于D,求∠D的度数.【答案】25°.【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4=∠ACE,∠2=∠ABC,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D和∠A的关系,即可求∠D的度数.【解答】解:∵∠ABC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ACE的平分线CD相交于点D,∴∠4=∠ACE,∠2=∠ABC,∵∠DCE是△BCD的外角,∴∠D=∠4﹣∠2,=∠ACE﹣∠ABC,=(∠A+∠ABC)﹣∠ABC,=∠A+∠ABC﹣∠ABC=∠A,∵∠A=50°,∴∠D=25°.6.【题文】某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在A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75°,又继续航行7海里后,在B处测得小岛P的方位是北偏东60°,求:(1)此时轮船与小岛P的距离BP是多少海里;(2)小岛点P方圆3海里内有暗礁,如果轮船继续向东行使,请问轮船有没有触焦的危险?请说明理由.【答案】(1)BP=7海里;(2)没有危险,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方向角求出∠PAB和∠PBD,再根据外角的性质求出∠APB,可证明△APB是等腰三角形,即可求解.(2)过P作AB的垂线PD,在直角△BPD中可以求出∠PBD的度数是30°,从而根据30°角的性质求出PD的长,再把PD的长与3海里比较大小.【解答】解:(1)∵∠PAB=90﹣75=15°,∠PBD=90°﹣60°=30°∴∠APB=∠PBD-∠PAB=30°-15°=15°,∴∠PAB=∠APB∴BP=AB=7(海里)(2)过点P作PD垂直AC,则∠PDB=90°∴PD=PB=3.5>3∴没有危险7.【题文】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求∠AEC的度数.【答案】66.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得∠DAC+∠ACF=(∠B+∠B+∠1+∠2)=;最后在△AE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AEC的度数.【解答】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EAC=∠DAC,∠ECA=∠ACF;又∵∠B=47°(已知),∠B+∠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AC+∠ACF=(∠B+∠2)+(∠B+∠1)=(∠B+∠B+∠1+∠2)=(外角定理),∴∠AEC=180°﹣(∠DAC+∠ACF)=66.5°;故答案是:66.5°.8.【题文】如图,在△ABC中,∠C=90°,外角∠EAB,∠ABF的平分线AD、BD相交于点D,求∠D的度数.【答案】45°.【分析】先利用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EAB+∠FBA=270°,DA,DB是角平分线,所以∠DAB+∠DBA=135°,易得∠D度数.【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EAB=∠ABC+∠C,∠ABF=∠BAC+∠C,∵AD、BD分别是∠EAB,∠ABF的平分线,∴∠DAB+∠DBA=(∠ABC+∠C+∠BAC+∠C)=(∠ABC+∠BAC)+∠C,∵∠C=90°,∴∠ABC+∠BAC=180°﹣90°=90°,∴∠DAB+∠DBA=×90°+90°=135°,在△ABD中,∠D=180°﹣135°=45°.9.【题文】如图所示,在△ABC中,∠A=α,△ABC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且∠P=β,试探求下列各图中α与β的关系,并选择一个加以说明.【答案】(1) (2) (3)【分析】如图所示,在△ABC中,∠A=α,△ABC的内角平分线或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且∠P=β,试探求下列各图中α与β的关系,并选择一个加以说明.【解答】解:在图(1)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BP与CP是△ABC的角平分线,∴∠PBC=∠ABC,∠PCB=∠ACB,∴∠PBC+∠PCB=(∠ABC+∠ACB)=90°-α.在△PBC中,∠BPC=180°-(∠PCB+∠PCB)=180°-(90°-α)=90°+α.∴β=90°+α.故答案为:β=90°+α.如图(2),结论:∠BPC=∠A.证明如下:∠P=∠1-∠2=(∠ACD-∠ABC)=∠A.∴β=α;故答案为:β=α;如图(3)∵BP、CP分别是△ABC两个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CBP=(∠A+∠ACB),∠BCP=(∠A+∠ABC),∴∠BPC=180°-∠CBP-∠BCP=180°-∠A-(∠ABC+∠ACB),∴∠P与∠A的关系是:∠P=180°-∠A-(∠ABC+∠ACB)=90°-α,即β=90°-α.故答案为:β=90°-α.10.【题文】已知∠A=60°,∠B=30°,∠C=20°,求∠BDC的度数.【答案】110°.【分析】连接AD并延长,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证得:∠BDC=∠BAC+∠B+∠C=110°.【解答】解:连接AD,并延长.∵∠3=∠1+∠B,∠4=∠2+∠C,∴∠BDC=∠3+∠4=(∠1+∠B)+(∠2+∠C)=∠B+∠BAC+∠C,∵∠A=60°,∠B=30°,∠C=20°,∴∠BDC=110°.11.【题文】如图,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F是AD上一点,FE 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求证:(1)∠EGH>∠ADE;(2)∠EGH=∠ADE+∠A+∠AEF.【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EGH>∠B,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DE,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出∠BFE=∠A+∠AEF,∠EGH=∠B+∠BFE,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ADE,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证明:(1)因为∠EGH是△FBG的外角,所以∠EGH>∠B.又因为DE∥BC,所以∠B=∠ADE.所以∠EGH>∠ADE.(2)因为∠BFE是△AFE的外角,所以∠BFE=∠A+∠AEF.因为∠EGH是△BFG的外角,所以∠EGH=∠B+∠BFE.所以∠EGH=∠B+∠A+∠AEF.又因为DE∥BC,所以∠B=∠ADE,所以∠EGH=∠ADE+∠A+∠AEF.12.【题文】如图,∠B=60°,∠BAC=80°,AD⊥BC,AE平分∠BAC,求∠DAE 的度数.【答案】10°.【分析】由∠BAC=80°,AE平分∠BAC,可得:∠BAE=40°,结合∠AEC=∠B+∠BAE及∠B=60°,可得∠AEC=100°;由AD⊥BC可得∠ADE=90°,再由∠AEC=∠DAE+∠ADE,就可计算出∠DAE的度数.【解答】解:∵∠BAC=80°,AE平分∠BAC,∴∠BAE=40°,∴∠AEC=∠B+∠BAE=60°+40°=100°.∵AD⊥BC,∴∠ADE=90°.∵∠AEC=∠DAE+∠ADE,∴∠DAE=∠AEC-∠ADE=100°-90°=10°.13.【题文】一天,爸爸带着小刚到建筑工地去玩,看见有如图所示的人字架,爸爸说:“小刚,我考考你,这个人字架的夹角∠1等于130°,你能求出∠3比∠2大多少吗?”小刚马上得到了正确答案,他的答案是多少?请说明理由.【答案】50°,理由见解析.【分析】根据邻补角定义求出∠1的邻补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3-∠2等于∠1的邻补角的度数.【解答】解:小刚的答案为50°.理由如下:如图,设∠1的邻补角为∠4,∵∠1=130°,∴∠4=180°-130°=50°,∵∠3是人字架三角形的外角,∴∠3=∠2+∠4,∴∠4=∠3-∠2=50°,∴∠3比∠2大50°.14.【题文】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求∠AEC的度数.【答案】66.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定理求得∠DAC+∠ACF=(∠B+∠B+∠1+∠2)=;最后在△AEC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求得∠AEC的度数.【解答】解:∵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EAC=∠DAC,∠ECA=∠ACF;又∵∠B=47°(已知),∠B+∠1+∠2=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DAC+∠ACF=(∠B+∠2)+(∠B+∠1)=(∠B+∠B+∠1+∠2)=(外角定理),∴∠AEC=180°﹣(∠DAC+∠ACF)=66.5°;故答案是:66.5°.15.【题文】如图,BE,CD相交于点A,∠DEA、∠BCA的平分线相交于F. (1)探求:∠F与∠B、∠D有何等量关系?(2)当∠B︰∠D︰∠F=2︰4︰x时,x为多少?【答案】【答案:(1)∠F=(∠B+∠D);(2)3.【分析】(1)由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可知∠D+∠1=∠3+∠F,∠2+∠F=∠B+∠4,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知∠1=∠2,∠3=∠4,故∠F=(∠B+∠D).(2)设∠B=2α,则∠D=4α.利用(1)中的结论和已知条件来求x的值.【解答】解: 1)∠F=(∠B+∠D);理由如下:∵∠DHF是△DEH的外角,∠EHC是△FCH的外角,∠DHF=∠EHC,∴∠D+∠1=∠3+∠F①同理,∠2+∠F=∠B+∠4 ②又∵∠DEA,∠BCA的平分线相交于F,∴∠1=∠2,∠3=∠4;∴①﹣②得:∠B+∠D=2∠F,即∠F=(∠B+∠D).(2)∵∠B:∠D:∠F=2:4:x,∴设∠B=2α,则∠D=4α,∴∠F=(∠B+∠D)=3α,又∠B:∠D:∠F=2:4:x,∴x=3.16.【题文】如图,在△ABC中,∠1 是它的一个外角,点E为边AC上一点,延长BC到点H,连接EH.求证:∠1>∠2.【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证明:如图,在△ABC中,∠1>∠3,在△DCE中,∠3>∠2,所以∠1>∠2.17.【题文】证明“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如图,∠BAE,∠CBF,∠ACD 是△ABC的三个外角.求证:∠BAE+∠CBF+∠ACD=360°.【答案】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平角的定义得到∠BAE+∠1+∠CBF+∠2+∠ACD+∠3=54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的和差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平角等于180°,∴∠BAE+∠1+∠CBF+∠2+∠ACD+∠3=180°×3=540°,∴∠BAE+∠CBF+∠ACD=540°﹣(∠1+∠2+∠3).∵∠1+∠2+∠3=180°,∴∠BAE+∠CBF+∠ACD=540°﹣180°=360°.18.【题文】如图,在△ABC中,∠A=20°,CD是∠BCA的平分线,△CDA 中,DE是CA边上的高,又有∠EDA=∠CDB,求∠B的大小.【答案】∠B=60°.【分析】∠A=20°,DE是CA边上的高,所以∠EDA=∠CDB=90°-20°=70°,根据外角的性质得∠CDB=∠A+∠DCE=70°,所以∠DCE=∠BCD=50°,所以∠B=180°-∠BCD-∠CDB=60°.【解答】∵DE是CA边上的高,∴∠DEA=∠DEC=90°.∵∠A=20°,∴∠EDA=90°-20°=70°.∵∠EDA=∠CDB,∴∠CDE=180°-70°×2=40°.在Rt△CDE中,∠DCE=90°-40°=50°.∵CD是∠BCA的平分线,∴∠BCA=2∠DCE=2×50°=100°.∴∠B=180°-∠BCA-∠A=60°.19.【题文】如图,在△ABC中,∠1=100°,∠C=80°,∠2=∠3,BE平分∠ABC.求∠4的度数.【答案】45度【分析】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易得∠3的度数,再由已知条件可得∠2的度数,这样就可求得∠ABC的度数,由BE平分∠ABC可得∠EBA的度数,最后由∠4=∠2+∠EBA 可得∠4的度数.【解答】解:∵∠1=∠3+∠C,∠1=100°,∠C=80°,∴∠3=20°.∴∠2=∠3=10°.∴∠BAC=∠2+∠3=30° .∴∠CBA=180°-∠C-∠BAC=70°∵BE平分∠CBA,∴∠EBA=∠CBA=35° .∴∠4=∠EBA+∠2=45°.20.【题文】如图,D是AB上的一点,E是AC上的一点,BE、CD相交于一点F,∠A=63°,∠ACD=34°∠ABE=20°,求∠BDC和∠BFC的度数。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之一,也是最常见的形状之一。
对于一个三角形而言,其内角和外角是我们常常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那么,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和关系。
一、内角1. 定义:一个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我们称其为边。
而三角形的每一个角都被称为内角。
2. 性质:1)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π弧度)。
2)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而言,若我们分别用A、B、C代表三个内角,则有 A + B + C = 180°(或π弧度)。
3. 分类:根据内角的大小不同,我们可以进一步将三角形分类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1)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小于90°)的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一个内角是直角(等于90°)的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一个内角是钝角(大于90°)的三角形。
二、外角1. 定义:与内角相对应,我们可以在三角形的每个顶点处找到一个外角。
外角是指从顶点出发,不与任何一条边重合的角。
2. 性质:1)对于一个三角形而言,它的每个内角与其对应的外角的和为180度(或π弧度)。
2)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而言,若我们分别用A、B、C代表三个内角,用A'、B'、C'代表三个外角,则有 A + A' = B + B' = C + C' = 180°(或π弧度)。
三、内角与外角的关系1. 性质: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与其对应的两个外角是成对的。
其中,内角与外角之和始终为180度(或π弧度)。
2. 导出定理:通过对内角和外角之和的性质的推导,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定理:1)外角定理: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与其对应的外角的和始终为180度(或π弧度)。
2)内角定理:若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相交,那么这两条平行线的两个内角与直线的两个内角的和始终为180度(或π弧度)。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结论及应用
浅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结论及应用摘要:一个角的平分线是一条射线,而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本文主要谈两点:关于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的问题和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交点问题。
关于三角形的内、外角平分线的夹角问题:(1)三角形两内角平分线的夹角等于90度与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一半的和。
(2)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等于90度与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一半的差。
(3)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等于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一半(4)三角形两内角平分线的夹角与两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互补或相等。
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的交点问题:(5)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6)三角形两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到三角形三边所在的直线相等,并且这点在三角形第三个内角的平分线上等关键词:三角形角平分线夹角交点变式练习一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不外乎就是内角的平分线和外角的角平分线。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善于对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进行归纳,对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结论做好总结,这样对以后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对解决复杂的几何证明题也更便捷。
下面就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相关结论逐一探讨。
结论一:如图1、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与点D,试探究:∠D=90°+1∠A。
2解:∵BD、CD为角平分线∴∠CBD=1∠ABC,(图1)2∠BCD=1∠ACB。
2在△BCD中:∠D=180°-(∠CBD+∠BCD)=180°-1(∠ABC+∠ACB)2=180°-1(180°-∠A)2=90°+1∠A2变式练习的题目有(1)如图△2、在ABC中,∠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与点D,∠D=100°,则∠A的度数是度。
解:由结论1得知,∠D=90°+1∠A。
则∠A=2∠D―180°,2容易得出∠A=20°(图2)(2)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D=120°,∠A=100°∠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与点E,试求∠BEC的度数。
初中数学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9.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章节测试习题(14)
章节测试题1.【答题】如图,点A、B、C、D、E、F是平面上的6个点,则的度数是()A. 180°B. 360°C. 540°D. 720°【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如图,由题意可知∠1、∠3、∠3是△GIH的外角,所以∠1+∠2+∠3=360°,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1=∠A+∠B,∠2=∠E+∠F,∠3=∠C+∠D,即可得∠A+∠B+∠C+∠D+∠E+∠F=360°.选B.2.【答题】如图,△ABC中,∠A=40°,BD、CE是角平分线,则∠BEC+∠BDC=()A. 130°B. 140°C. 150°D. 160°【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解答即可.【解答】解:是角平分线,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选C.3.【答题】如图所示,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B=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B,则∠1+∠2等于()A. 90°B. 135°C. 270°D. 300°【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在中,选C.4.【答题】如图,把△ABC纸片沿DE折叠,当点A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记∠AEB为∠1,∠ADC为∠2,则∠A、∠1与∠2的数量关系,结论正确的是()A. ∠1=∠2+∠AB. ∠1=2∠A+∠2C. ∠1=2∠2+2∠AD. 2∠1=∠2+∠A【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解:∵在四边形BCDE中,∠B+∠C+∠BED+∠EDC=360°,则2∠A+180°+∠2+180°-∠1=360°,∴可得∠1=2∠A+∠2,故选:B.5.【答题】下列叙述中:如图,五角星的顶点为A、B、C、D、E,∠A+∠B+∠C+∠D+∠E 的度数为()A. 90°B. 180°C. 270°D. 360°【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如图,∠A+∠C=∠1,∠B+∠D=∠2,∵∠1+∠2+∠E=180°,∴∠A+∠B+∠C+∠D+∠E=180°.选B.6.【答题】在△ABC中,∠B,∠C的平分线交于点O,D是外角与内角平分线交点,E是外角平分线交点,若∠BOC=120°,则∠D=()A. 15°B. 20°C. 25°D. 30°【答案】D【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解答即可.【解答】如图所示:∵BO平分∠ABC,CO平分∠ACB,∴∠ABC=2∠1,∠ACB=2∠2,又∵∠ABC+∠ACB+∠A=180°,∴2∠2+2∠1+∠A=180°,∴∠2+∠1=90°-∠A,又∵∠2+∠1+∠BOC=180°,∴90°-∠A+∠BOC=180°,∴∠BOC=90°+∠A=120°,而∠A=60°,∵∠DCF=∠D+∠DBC,∠ACF=∠ABC+∠A,BD平分∠ABC,DC平分∠ACF,∴∠ACF=2∠DCF,∠ABC=2∠DBC,∴2∠D+2∠DBC=∠ABC+∠A,∴2∠D=∠A,即∠D=∠A.∵∠A=60°,∴∠D=30°.选D.7.【答题】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 ∠A:∠B:∠C=3:4:5B. ∠B+∠A=∠CC. ∠A=∠B=∠CD. 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和外角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A. ∠A:∠B:∠C=3:4:5,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45°,∠B=60°,∠C=75°,故不表示直角三角形;B.∠B+∠A=∠C,可得∠C=90°,是直角三角形;C. ∠A=∠B=∠C,可得∠C=90°,是直角三角形;D. 一个外角等于与它相邻的内角,则这个角为90°,是直角三角形;选A.8.【答题】如图,AB∥CD,且∠1=15°,∠2=35°+a,∠3=50°-a,∠4=30°-a,∠5=20°.则a的值为()A. 20°B. 25°C. 40°D. 35°【答案】A【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解答即可.【解答】延长GF交AB于Q,延长FG交CD于N,则∠NGH=180°−∠3,∠NMH=180°−∠5,∵AB∥CD,∴∠EQF=∠GNM,∴∠2−∠1=360°−∠NGH−∠4−∠NMH,∴∠2−∠1=360°−(180°−∠3)−∠4−(180°−∠5),即∠2−∠1=∠3+∠5−∠4,∵∠1=15°,∠2=35°+α,∠3=50°−α,∠4=30°−α,∠5=20°,∴35°+a−15°=50°−a+20°−(30°−a),解得:a=20°,选A.9.【答题】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A. 3个B. 2个C. 1个D. 0个【答案】C【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可知,三角形内角最多只能有1个钝角,所以在三角形的三个外角中,锐角最多只有1个.选C.10.【答题】如图,∠ABC=∠ACB,AD、BD、CD分别平分△ABC的外角∠EAC、内角∠ABC、外角∠ACF.以下结论:①AD∥BC;②∠ACB=2∠ADB;③∠ADC=90°-∠ABD;④BD平分∠ADC;⑤∠BDC=∠BAC.其中正确的结论有()A. 5个B. 4个C. 3个D. 2个【答案】B【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的平分线解答即可.【解答】(1)∵AD平分△ABC的外角∠EAC∴∠EAD=∠DAC,∵∠EAC=∠ACB+∠ABC,且∠ABC=∠ACB,∴∠EAD=∠ABC,∴AD∥BC,故①正确。
【试题】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定理
三角形内角与外交平分线定理一、内角平分线定理已知:如图所示,AD 是△ABC 的内角∠BAC 的平分线。
求证: BA/AC=BD/DC;思路1:过C 作角平分线AD 的平行线。
证明1:过C 作CE ∥DA 与BA 的延长线交于E 。
则: BA/AE=BD/DC;∵ ∠BAD=∠AEC ;(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AD=∠ACE ;(两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AD=∠CAD ;(已知)∴ ∠AEC=∠ACE ;(等量代换)∴ AE=AC ;∴ BA/AC=BD/DC 。
结论1:该证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引出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比等于它们夹角的平分线分对边之比。
ABC AD BAC AB BD AC CD∠=在中,若为的平分线,则:思路2:利用面积法来证明。
已知:如图8-4乙所示,AD是△ABC的内角∠BAC的平分线。
求证: BA/AC=BD/DC证明2:过D作DE⊥AB于E,DF⊥AC于F;∵∠BAD=∠CAD;(已知)∴DE=DF;∵ BA/AC=S△BAD/S△DAC;(等高时,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BD/DC=S△BAD/S△ABCDAC;(同高时,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底之比)∴ BA/AC=BD/DC结论2:遇到角平分线,首先要想到往角的两边作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或菱形,其次要想到往角的两边作垂线,构造翻转的直角三角形全等,第三,要想到长截短补法。
二、外角平分线定理已知:如图所示,AD是△ABC中∠BAC的外角∠CAF的平分线。
求证: BA/AC=BD/DC思路1:作角平分线AD的平行线。
证明1:过C作CE∥DA与BA交于E。
则:BA/AE=BD/DC∵ ∠DAF=∠CEA ;(两线平行,同位角相等)∠DAC=∠ECA ;(两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AF=∠DAC ;(已知)∴ ∠CEA=∠ECA ;(等量代换)∴ AE=AC ;∴ BA/AC=BD/DC 。
结论1:该证法具有普遍的意义。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的关系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的关系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三角形里面的小秘密——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
这个话题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别担心,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帮你搞明白。
1. 内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内角平分线?首先,内角平分线就是从三角形的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划一条线,这条线将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小角。
比如说,你在一个三角形里拿一把角度尺,量出来这个角是60度,那么这条内角平分线会把它分成两个各30度的小角。
1.2 内角平分线有什么作用?这条线不仅仅是把角分成两半那么简单,它还有它的特殊作用。
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三角形的一个特殊点——内心点,这个点就是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恰好是在三角形内最均匀的地方。
2. 外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外角平分线?外角平分线呢,就有点意思了。
它是指从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的顶点出发,划一条线,这条线把这个外角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这个外角可不是三角形里面的角哦,而是三角形外部的那个角,感觉有点像是三角形的“外人”来帮忙。
2.2 外角平分线的作用外角平分线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三角形的外心点,这个点是三角形外角平分线交汇的地方,它和三角形的外部有关,跟内角平分线正好是两条“不同”的路。
3. 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的关系3.1 内角平分线与外角平分线的交点你可能会问,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好吧,这里有个有趣的地方。
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其实是在不同的角度上发挥作用,但它们的交点有点“亲戚”关系。
具体来说,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交于一个点,那个点就是三角形的内心点和外心点共同的“家”。
3.2 实际应用中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理解这个关系对我们做很多几何题目、解决实际问题都很有帮助。
比如说,如果你要设计一个三角形的区域,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的知识就会帮助你找到一些很有用的点,比如在内心点和外心点之间的平衡点。
这就好比说,你在修一个大花园,知道哪里最适合放个喷泉,哪里最适合种花。
三角形角平分线几个结论的探究与证明
三角形角平分线几个结论的探究与证明摘要: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三角形角平分线解题过程中,对于三角形问题的应用非常重要,特别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结论,需要熟练掌握,才能提升解题的速度。
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在填空、选择、解答题中都会涉及到,虽然难度和计算量都比较小,但是也需要学生们在做题的时候,能够更加快速地解决问题。
本文就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几个结论进行探究和证明,以期在之后的解题过程中能灵活应用。
关键词:数学知识;三角形角平分线;角平分线证明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关于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平分线以及交点问题中,需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外角性质、两个外角与不相邻的内角之间的关系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基本图形做好总结,并对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做好总结,积累相关知识,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一、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定理在三角形中,其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由以上的定义可以得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三角形共计有三个内角,也就是说三角形有三条角平分线,同时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永远是交于三角形内部于一点的,我们将这个点称为内心。
另外,三角形共计有六个外角,也就是说三角形共计有六条外角平分线。
如果把一个角平分为两个角的线段,就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个点,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内心,从内心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是相等的。
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定理是,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对边成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与这个角的两边是成比例的。
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定理如下:在Rt△ABC 中,若点D按照边AB和边AC的比内分边BC,则线段AD是∠BAC的平分线。
三角形外角平分线的定理如下:在Rt△ABC中,若点D按照边AB和边CD的比外分边BC,则线段AD是Rt△ABC的角∠BAC的外角平分线。
说明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且这个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1]。
2021-2022学年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 三角形专题测试试题(含解析)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三角形专题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S△ABC=7,DE=2,AB=4,则AC长是( )A.6 B.5 C.4 D.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外角大于它的内角B.三角形的外角都比锐角大C.三角形的内角没有小于60°的D.三角形中可以有三个内角都是锐角3、如图,在△ABC中,∠C=90°,D,E是AC上两点,且AE=DE,BD平分∠EBC,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BE 是△ABD 的中线B .BD 是△BCE 的角平分线C .∠1=∠2=∠3D .S △AEB =S △EDB4、如图,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DAB ∠与ABC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CDA ∠与BCD ∠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 ,则1∠与2∠的大小关系为( )A .12∠>∠B .12∠=∠C .12∠∠<D .无法确定5、若三角形的两边a 、b 的长分别为3和4,则其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是( )A .3<c <4B .2≤c ≤6C .1<c <7D .1≤c ≤76、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cm 和3cm ,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6cmB .5cmC .3cmD .1cm7、如图,在ABC 中,35A ∠=︒,45C ∠=︒,则外角ABD ∠的度数是( )A .35°B .45°C .80°D .100°8、如图,△AO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65°得到△COD ,若∠COD =30°,则∠BOC 的度数是( )A.30°B.35°C.45°D.60°9、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四边形的不稳定性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0、以下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 B.4cm,6cm,8cm C.5cm,6cm,12cm D.3cm,3cm,6cm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ABC的面积等于35,AE=ED,BD=3DC,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 _______2、如图,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为BC 、AD 、CE 的中点,设ABC 的面积为1S ,BEF 的面积为2S ,则12:S S ______.3、已知,在△ABC 中,∠B =48°,∠C =68°,AD 是BC 边上的高,AE 平分∠BAC ,则∠DAE 的度数为____.4、如图,已知∠A =60°,∠B =20°,∠C =30°,则∠BDC 的度数为_____.5、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4cm ,另一条边长为6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在△ABC 中,∠ABC =30°,∠C =80°,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E 是△ABD 中AD 边上的高,求∠ABE 的度数.2、如图,已知在△ABC中,∠A=20°,∠B=60°,CD平分∠ACB交AB于点D,求∠CDB的度数.3、如图,在△ABC中,点D为∠ABC的平分线BD上一点,连接AD,过点D作EF∥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1)如图1,若AD⊥BD于点D,∠BEF=120°,求∠BAD的度数;(2)如图2,若∠ABC=α,∠BDA=β,求∠FAD十∠C的度数(用含α和β的代数式表示).4、如图,在△ABC中,D为BC延长线上一点,DE⊥AB于E,交AC于F,若∠A=40°,∠D=45°,求∠ACB的度数.5、已知:如图,点B、C在线段AD的异侧,点E、F分别是线段AB、CD上的点,∠AEG=∠AGE,∠C =∠DGC.(1)求证:AB//CD;(2)若∠AGE+∠AHF=180°,求证:∠B=∠C;(3)在(2)的条件下,若∠BFC=4∠C,求∠D的度数.-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过D作DF⊥AC于F,根据角平分线性质求出DF=DE=2,根据S△ADB+S△ADC=7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过D作DF⊥AC于F,∵AD是△ABC中∠BAC的角平分线,DE⊥AB于点E,DE=2,∴DE=DF=2,∵S△ABC=7,∴S△ADB+S△ADC=7,∴12×AB×DE+12×AC×DF=7,∴12×4×2+12×AC×2=7,解得:AC=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能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2、D【解析】【分析】结合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含义与大小逐一分析即可.【详解】解:三角形的外角不一定大于它的内角,锐角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外角都大于内角,故A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外角可以是锐角,不一定比锐角大,故B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内角可以小于60°,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为:20,70,90,故C不符合题意;三角形中可以有三个内角都是锐角,这是个锐角三角形,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的内角与外角的含义与大小,掌握“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是解本题的关键.3、C【分析】根据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求解.【详解】解:A、∵AE=DE,∴BE是△ABD的中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BD平分∠EBC,∴BD是△BCE的角平分线,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BD平分∠EBC,∴∠2=∠3,但不能推出∠2、∠3和∠1相等,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S△AEB=12×AE×BC,S△EDB=12×DE×BC,AE=DE,∴S△AEB=S△EDB,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连接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分析】由AD∥BC可得∠BAD+∠ABC=180°,∠ADC+∠BCD=180°,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B=90°,∠DFC=90°,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到∠1=∠2=90°.解:∵AD∥BC,∴∠BAD+∠ABC=180°,∠ADC+∠BCD=180°,∵∠DAB与∠ABC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CDA与∠B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F,∴∠BAE=12∠BAD,∠ABE=12∠ABC,∠CDF=12∠ADC,∠DCF=12∠BCD,∴∠BAE+∠ABE=12(∠BAD+∠ABC)=90°,∠CDF+∠DCF=12(∠ADC+∠BCD) =90°,∴∠1=180°-(∠BAE+∠ABE)= 90°,∠2=∠CDF+∠DCF= 90°,∴∠1=∠2=9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本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三角形的两边a、b的长分别为3和4,∴其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4334c-<<+,即17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分析】根据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详解】解:设第三边长为x cm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3-2<x <3+2,解得:1<x <5,只有C 选项在范围内.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关键是掌握第三边的范围是:大于已知的两边的差,而小于两边的和.7、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ABD A C ∠=∠+∠.【详解】解:∵在ABC 中,35A ∠=︒,45C ∠=︒,∴ABD A C=︒+︒=︒∠=∠+∠45358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分析】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OC=65°,由∠AOB=30°,即可求∠BOC的度数.【详解】解:∵△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5°得到△COD,∴∠AOC=65°,∵∠AOB=30°,∴∠BOC=∠AOC−∠AOB=35°.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运用旋转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9、A【解析】【分析】由三角形的稳定性即可得出答案.【详解】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加上窗钩AB构成了△AOB,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详解】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知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B、4+6>8,能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C、5+6<12,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D、3+3=6,不能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二、填空题1、15【解析】【分析】连接DF,根据AE=ED,BD=3DC,可得12ABE BDE ABDS S S==,AEF DEFS S=,3ABD ADCS S=,3BDF CDF S S =,然后设△AEF 的面积为x ,△BDE 的面积为y ,则DEF S x =△,BDF S x y =+,ABE S y =,()13CDF S x y =+,再由△ABC 的面积等于35,即可求解. 【详解】解:如图,连接DF ,∵AE =ED , ∴12ABE BDE ABD S S S == ,AEF DEF S S =,∵BD =3DC ,∴3ABD ADC S S = ,3BDF CDF S S =设△AEF 的面积为x ,△BDE 的面积为y ,则DEF S x =△,BDF S x y =+,ABE S y =,()13CDF S x y =+, ∵△ABC 的面积等于35,∴()1353x x y y x y +++++= , 解得:15x y += .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与三角形中线有关的面积问题,根据题意得到12ABE BDE ABD SS S == ,AEF DEF S S =,3ABD ADC S S = ,3BDF CDF S S =是解题的关键.2、4:1##4【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证明22,BCE S S 再证明22,ABE ACE BCE S S S S 124,ABE ACE BCE S S S S S 从而可得答案.【详解】 解: 点F 为CE 的中点,22,BCES S 点E 为AD 的中点,,,ABE BED ACE DCES S S S ∴== 22,ABE ACE BCE S S S S124,ABE ACE BCE S S S S S12:4:1,S S故答案为:4: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与三角形的中线有关的面积的计算,掌握“三角形的中线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分为相等的两部分”是解本题的关键.3、10°##10度【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求出BAC ∠的度数,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AE ∠的度数,再根据AD ⊥BC 求出BAD ∠的度数,利用DAE BAD BAE ∠=∠-∠即可求出DAE ∠的度数.【详解】解:如图,∵∠B =48°,∠C =68°180180486864BAC B C ∴∠=︒-∠-∠=︒-︒-︒=︒∵AE 平分∠BAC11643222BAE BAC ∴∠=∠=⨯︒=︒ ∵AD ⊥BC90BDA ∴∠=︒904842BAD BDA B ∴∠=∠-∠=︒-︒=︒423210DAE BAD BAE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4、110°##110度【分析】延长BD交AC于点E,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计算,得到答案.【详解】延长BD交AC于点E,∵∠DEC是△ABE的外角,∠A=60°,∠B=20°,∴∠DEC=∠A+∠B=80°,则∠BDC=∠DEC+∠C=110°,故答案为:110°.【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作辅助线DE是解题的关键.5、16cm或14cm##14cm或16cm【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腰为6cm和底为6cm两种情况,分别求出即可.【详解】解:①当腰为6cm时,它的周长为6+6+4=16(cm);②当底为6cm时,它的周长为6+4+4=14(cm);故答案为:16cm或14cm.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注意分类讨论.三、解答题1、55°【解析】【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BAD度数,由AE⊥BE可求出∠AEB=90°,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ABC=30°,∠C=80°,∴∠BAC=180°-30°-80°=70°,∵AD是∠BAC的平分线,×70°=35°,∴∠BAD=12∵AE⊥BE,∴∠AEB=90°,∴∠ABE=180°-∠AEB-∠BAE=180°-90°-35°=55°.【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定义,高的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知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70°【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ACD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得答案.【详解】解:在△ABC 中,∠A =20°,∠B =60°,∴180100ACB A B ∠=︒-∠-∠=︒,∵CD 平分∠ACB , ∴1502ACD ACB ∠=∠=︒,∴70CDB ACD ACB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定理,外角定理,熟记各定理并熟练应用是解题的关键.3、(1)60°;(2)β-12α.【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角的定义可得∠EBC =60°,∠AEF =60°,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BD =∠BDE =∠DBC =3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BAD 的度数;(2)过点A 作AG ∥BC ,则∠BDA =∠DBC +∠DAG =∠DBC +∠FAD +∠FAG =∠DBC +∠FAD +∠C =β,依此即可求解.【详解】解:(1)∵EF ∥BC ,∠BEF =120°,∴∠EBC =60°,∠AEF =60°,又∵BD 平分∠EBC ,∴∠EBD =∠BDE =∠DBC =30°,又∵∠BDA =90°,∴∠EDA=60°,∴∠BAD=60°;(2)如图2,过点A作AG∥BC,则∠BDA=∠DBC+∠DAG=∠DBC+∠FAD+∠FAG=∠DBC+∠FAD+∠C=β,则∠FAD+∠C=β-∠DBC=β-12∠ABC=β-12α.【点睛】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准确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95°【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答.【详解】解:∵DF⊥AB,∠A=40°∴∠AEF=∠CED=50°,∴∠ACB=∠D+∠CED=45°+50°=9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外角与内角的关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5、(1)见解析;(2)见解析;(3)108°【解析】【分析】(1)根据对顶角相等结合已知条件得出∠AEG=∠C,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即可证得结论;(2)由∠AGE+∠AHF=180°等量代换得∠DGC+∠AHF=180°可判断EC//BF,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B=∠AEG,结合(1)得出结论;(3)由(2)证得EC//BF,得∠BFC+∠C=180°,求得∠C的度数,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D的度数.【详解】证明:(1)∵∠AEG=∠AGE,∠C=∠DGC,∠AGE=∠DGC∴∠AEG=∠C∴AB//CD(2)∵∠AGE=∠DGC,∠AGE+∠AHF=180°∴∠DGC+∠AHF=180°∴EC//BF∴∠B=∠AEG由(1)得∠AEG=∠C∴∠B=∠C(3)由(2)得EC//BF∴∠BFC+∠C=180°∵∠BFC=4∠C∴∠C=36°∴∠DGC=36°∵∠C+∠DGC+∠D=180°∴∠D=108°【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及“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题的关键.。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引言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由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
在三角形中,角平分线是指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将该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的线段。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相关定理。
角平分线的定义在三角形ABC中,假设角A的顶点是顶点A,其角平分线是指从顶点A出发,将角A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角平分线的性质在三角形ABC中,角平分线有以下性质:1.角平分线将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证明:假设角A的角平分线为AD,可以通过角A的两边与角平分线的交点D分别连接线段CD和BD,得到三个小三角形ACD、BCD和ABD。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知道ACD ≌ BCD 和ABD ≌ BCD,因此角ACD和角ABD是相等的。
2.角平分线上的点到三角形的两边距离相等。
证明:假设角A的角平分线为AD,可以通过点D分别作垂线DE和DF分别与边AC和边BC相交。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知三角形AED ≌三角形BED和三角形AFD ≌ 三角形BFD。
因此,DE = DF。
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证明:假设角A的角平分线为AD,角B的角平分线为BE,角C的角平分线为CF。
我们可以通过两条角平分线相交的性质,得到∠CAD = ∠BAD 和∠BAE =∠CAE。
由于∠CAD = ∠BAE,所以角DAB = ∠CAB。
同理,可以证明角BAC = ∠BAC。
因此,三个角平分线交于点D。
角平分线的相关定理角平分线定理在三角形ABC中,角A的角平分线和边BC的关系为:angle_bisector_theoremangle_bisector_theorem其中,BD为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B/AC = BD/CD。
角平分线的外角定理在三角形ABC中,如果角平分线BD将边AC分成了线段AE和EC,那么∠BAD = ∠BCE。
角平分线的内角定理在三角形ABC中,如果角平分线BD将角BAC分成了角BAD和角CAD,那么∠BAD = ∠CA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形的内角及外角的角平分线有关题型:
1.(1)如图1的图形我们把它称为“8字形”,请说明∠A+∠B=∠C+∠D.
(2)阅读下面的内容,并解决后面的问题:
如图2,AP、CP分别平分∠BAD、∠BCD,若∠ABC=36°,∠ADC=16°,求∠P的度数.
解:∵AP、CP分别平分∠BAD、∠BCD
∴∠1=∠2,∠3=∠4
由(1)的结论得:
①+②,得2∠P+∠2+∠3=∠1+∠4+∠B+∠D
∴∠P=(∠B+∠D)=26°.
①如图3,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若∠ABC=36°,∠ADC=16°,请猜想∠P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②在图4中,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无需说明理由.③在图5中,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关系,直接写出结论,无需说明理由.
2.问题1:如图,我们将图(1)所示的凹四边形称为“镖形”.在“镖形”图中,∠AOC与∠A、∠C、∠P的数量关系为.
问题2:如图(2),已知AP平分∠BAD,CP平分∠BCD,∠B=28°,∠D=48°,求∠P的大小;小明认为可以利用“镖形”图的结论解决上述问题:
由问题1结论得:∠AOC=∠PAO+∠PCO+∠APC,
所以2∠AOC=2∠PAO+2∠PCO+2∠APC,
即2∠AOC=∠BAO+∠DCO+2∠APC;
得:∠AOC=∠BAO+∠B,∠AOC=∠DCO+∠D.
所以2∠AOC=∠BAO+∠DCO+∠B+∠D.
所以2∠APC=.
请帮助小明完善上述说理过程,并尝试解决下列问题(问题1、问题2中得到的结论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1:如图(3)已知直线AP平分∠BAD的外角∠F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猜想∠P与∠B、∠D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决问题2:如图(4),已知直线AP平分∠BAD,CP平分∠BCD的外角∠BCE,则∠P与∠B、∠D的关系为.
3.(1)如图①,∠DCE=∠ECB=α,∠DAE=∠EAB=β,∠D=30°,∠B=40°
①用α或β表示∠CNA,∠MPA,∠CNA=,∠MPA=
②求∠E的大小.
(2)如图②,∠BAD的平分线AE与∠BCD的平分线CE交于点E,则∠E与∠B,∠D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等量关系?若存在,写出结论,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4.定义:把四边形的某些边向两方延长,其他各边有不在延长所得直线的同一旁,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凹四边形.如图1,四边形ABCD为凹四边形.
(1)性质探究:请完成凹四边形一个性质的证明.
已知:如图2,四边形ABCD是凹四边形
求证:∠BCD=∠B+∠A+∠D (2)性质应用:
①如图3,在凹四边形ABCD中,∠BAD与∠BCD两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E,
若∠ADC=140°,∠AEC=100°,求∠B的度数.
②如图4,已知∠BOC=58°,x=∠A+∠B,y=∠C+∠D+∠E+∠F,求(x+y)的度数.
5.如图1的图形,像我们常见的风筝.我们不妨把这样图形叫做“筝形”,那么在这一个简单的图形中,到底隐藏了哪些数学知识呢?
下面就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解决以下问题:
观察“筝形”,试探究∠BDC与∠A、∠B、∠C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尺XYZ放置在△ABC上,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8°,则∠ABX+∠ACX=°;
②如图3,已知DC平分∠ADB,EC平分∠AEB,若∠DAE=60°,∠DBE=150°,则∠DCE=°;
②如图4,已知∠ABD,∠ACD 的10等分线相交于点G1、G2…、G9,若∠BDC=140°,∠B G1C=77°,则∠A=°.
6.图(1)是我们常见的“箭头图”,其中隐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呢?下面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观察如图(1)“箭头图”,试探究∠BDC与∠A、∠B、∠C之间大小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请你直接利用以上结论,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如图(2),把一块三角板XYZ放置在△ABC上,使其两条直角边XY、XZ恰好经过点B、C.若∠A=50°,则∠ABX+∠ACX=;
②如图(3),∠ABD,∠ACD的五等分线分别相交于点G1、G2、G3、G4,若∠BDC=135°,∠BG1C=67°,求∠A的度数.7.已知:在△ABC和△DEF中,∠A=50°,∠E+∠F=100°,将△DEF如图摆放,使得∠D的两条边分别经过点B和点C.
(1)当将△DEF如图1摆放时,则∠ABD+∠ACD=度;
(2)当将△DEF如图2摆放时,请求出∠ABD+∠ACD的度数,并说明理由;
(3)能否将△DEF摆放到某个位置时,使得BD、CD同时平分∠ABC和∠ACB?直接写出结论.(填“能”或“不能”)
8.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尺DEF放置在锐角三角形ABC上,使得该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
(1)如图①,点D在△ABC内.
(i)若∠A=40°,则∠ABC+∠ACB=度,∠DBC+∠DCB=度,∠ABD+∠ACD=度;(ii)请探究∠ABD+∠ACD与∠A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验证你的结论;
(2)如图②,改变直角三角板DEF的位置,使点D在△ABC外,且在AB边的左侧,直接写出∠ABD、∠ACD、∠A三者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
9.如图,∠AOB=90°,点C、D分别在射线OA、OB上,CE是∠ACD的平分线,CE的反向延长线与∠CDO的平分线交于点F.
(1)当∠OCD=50°(图1),试求∠F.
(2)当C、D在射线OA、OB上任意移动时(不与点O重合)(图2),∠F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求出∠F.10.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x,∠C=y,(0°<x<180°,0°<y<180°).
(1)∠ABC+∠ADC=(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1,若x=y=90°,DE平分∠ADC,BF平分与∠ABC相邻的外角,请写出DE 与B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DFB为四边形ABCD的∠ABC、∠ADC相邻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构成的锐角,
①当x<y时,若x+y=140°,∠DFB=30°试求x、y.
②小明在作图时,发现∠DFB不一定存在,请直接指出x、y满足什么条件时,∠DFB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