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查询(精)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文献标识码及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2011-07-09 16:40:30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注:英文的文献标识码应与中文对应。
参考文献类型标识码M——专著Monograph ;C——-论文集Collection ;N——报纸文章News;J——期刊文章Journal;D——学位论文Degree;R——报告Report;S——标准Standard;P——专利Patent;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rticle;Z——其它末说明文献(1)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期刊[J];论文集[c];学位论文[D];标准[S];报告[R];专利[P];报纸[N];(2)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3)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1.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汇总大全
(一)文献标识码
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
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
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
D
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Q98
人类学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R71
妇产科学
R72
儿科学
R73
肿瘤学
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76
耳鼻咽喉科学
R77
眼科学
R78
口腔科学
R79
外国民族医学
R8
特种医学
R9
药学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书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文献标识码
中图法分类号:(此号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查)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年)论文引用格式:中文题目(二黑居中占三行,尽量不用缩写词)作者,,作者(号仿宋居中,各作者之间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宋体居中,单位名称务必写全称)摘要:(小号宋体,两边各缩进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字数字)关键词:(小号宋体,各词之间用分号间隔,—个,且请注意中英文完全对照)英文题目(四黑居中占三行,首词首字母大写,其他小写)作者,,作者(号居中,以逗号分隔).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单位,所在省市,邮编(号斜体居中):(小号,两边各缩两格)按照摘要四要素撰写(,,,,字数字左右,因学报正在申请等国际数据库的收录,请作者支持并配合学报将英摘按照要求撰写,以提升论文的国际显示度):(各关键词之间以分号间隔,缩写词须有全称)以下正文双栏排(单栏宽:个字符)一级标题(引言序号为,四号黑体占三行)二极标题(号黑体,占一行)1.1.1 三级标题(号白体,占一行)正文用号宋体,变量要求(变量用斜体,矩阵,矢量,向量,集合用黑斜体(实数集)(整数集)(自然数集)用正黑体,且各变量要求加以说明.标准函数用正体),文献引用处用上角[序号],表要求三线表,表题在表上居中,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宋体加黑,表内用小五号宋体,表注小五号宋体。
表的序号按全文统一编号。
图题字号为小五,宋体,子图题为六号宋体。
图要求清晰,字母用六号,图注六号宋体。
图题在图下居中, 要求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白体,图号按全文统一编号,图中各小图用英文字母(),(),..编号,.公式及图全文统一编序号,如公式()…,图…,所有公式及正文中公式变量均使用公式编辑器编辑。
参考文献()(号黑体顶格占三行)参考文献按本刊网站()下载中心中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文献序号按文献在正文引用的先后排。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论文引用格式:题目(二号黑体)张××,,王××,冯××(四号仿宋).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数学系, 武汉)(六号宋体)摘要:目的现实中的背景往往是包含各种运动干扰的复杂环境,以至于背景建模的任务很具有挑战性。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
关于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查询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N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Z 综合性图书中图分类法查询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这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中图分类号(物理类)和文献标识码简表
O472 半导体性质
O472+.1 表面性质
O472+.2 热学性质
O472+.3 光学性质
O472+.4 电学性质
O472+.5 磁学性质
O472+.6 磁场电效应
O472+.7 热电与热磁效应
O434.11 辐射
O434.12 探测与量度
O434.13 光谱
O434.14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O434.19 应用
O434.2 紫外线
O434.3 红外线
O435 几何光学
O435.1 反射与折射
O435.2 光具组理论与象差理论
O463 带电粒子光学
O463+.1 电子光学
O463+.2 离子光学
O47 半导体物理学
O471 半导体理论
O471.1 半导体量子理论
O471.2 半导体统计学
O471.3 极化与激子理论
O471.4 半导体晶体物理
O482.52+5 反铁磁性
O482.52+6 压磁现象、磁致伸缩
O482.53 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
O482.53+1 磁共振与弛豫理论
O482.53+2 核磁共振
O482.53+3 顺磁共振与顺磁弛豫
O482.53+4 铁磁共振与铁磁弛豫
O551.3 物质的热性质
O552 物质分子运动论
O552.1 布朗运动
O552.2 扩散与渗透
O552.3 气体分子运动论
O552.3+1 平衡状态下的气体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全部简表)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A2 列宁著作A3 斯大林著作A4 毛泽东著作A49 邓小平著作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B0 哲学理论B1 世界哲学B2 中国哲学B3 亚洲哲学B4 非洲哲学B5 欧洲哲学B6 大洋洲哲学B7 美洲哲学B80 逻辑科学(总论)B81 逻辑学B82 伦理学B83 美学B84 心理学B9 无神论、宗教C 社会科学总论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C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C8 统计学C91 社会学C92 人口学C93 管理学C[94] 系统科学C95 民族学C96 人才学C97 劳动科学D 政治、法律D0 政治理论D1 共产主义运动D2 中国共产党D3 各国共产党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D6 中国政治D73/77 各国政治D8 外交、国际关系D9 法律E 军事E0 军事理论E1 世界军事E2 中国军事E3/7各国军事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E9 军事技术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F 经济F0 政治经济学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5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6 经济学分支学科F08 各科经济学F09 经济思想史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F11 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F12 中国经济F13/17各国经济F2 经济计划与管理F20 国民经济管理F21 经济计划F22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F23 会计F239 审计F24 劳动经济F25 物资经济F27 企业经济F28 基本经济建设F29 城市与市政经济F3 农业经济F30 农业经济理论F31 世界农业经济F32 中国农业经济F33/37各国农业经济F4 工业经济F40 工业经济理论F41 世界工业经济F42 中国工业经济F43/47各国工业经济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F50 交通运输经济理论F51 世界各国概况F53 铁路运输经济F54 陆路、公路运输经济F55 水路运输经济F56 航空运输经济F57 城市交通运输经济F59 旅游经济F590 旅游经济理论与方法F591 世界旅游事业F592 中国旅游事业F593/597各国旅游事业F6 邮电经济F60 邮电经济理论F61 邮政F62 电信F63 世界各国邮电事业F7 贸易经济F71 国内贸易经济F72 中国国内贸易经济F73 世界各国国内贸易经济F74 国际贸易F75 各国对外贸易F76 商品学F8 财政、金融F81 财政、国家财政F82 货币F83 金融、银行F84 保险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G0 文化理论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 信息与知识传播G20 信息与传播理论G21 新闻学、新闻事业G22 广播、电视事业G23 出版事业G24 群众文化事业G25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G26 博物馆学、博物馆事业G27 档案学、档案事业G3 科学、科学研究G30 科学研究理论G31 科学研究工作G32 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G35 情报学、情报工作G4 教育G40 教育学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G42 教学理论G43 电化教育G44 教育心理学G45 教师与学生G46 教育行政G47 学校管理G48 学校建筑和设备管理G51 世界各国教育事业G52 中国教育事业G53/57各国教育事业G61 学前教育、幼儿教育G62 初等教育G63 中等教育G64 高等教育G65 师范教育G71 职业技术教育G72 成人教育、业余教育G74 华侨教育、侨民教育G75 少数民族教育G76 特殊教育G77 社会教育G78 家庭教育G79 自学G8 体育G80 体育理论G81 世界各国体育事业G818 运动场地与设备G819 体育运动技术(总论)G82 田径运动G83 体操运动G84 球类运动G85 武术及民族形式体育G86 水上、冰上与雪上运动G87 其他体育运动G89 文体活动H 语言、文字H0 语言学H002 语言规划H003 语言分类H004 语言的分布H01 语音学H02 文字学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H059 翻译学H06 字典学H07 方言学H08 应用语言学H09 语文教学H1 汉语H11 语音H12 文字学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H14 语法H15 写作、修辞H159 翻译H16 字书、字典、词典H17 方言H19 汉语教学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H3 常用外国语H31 英语H32 法语H33 德语H34 西班牙语H35 俄语H37 阿拉伯语H4 汉藏语系H5 阿尔泰语系H61 南亚语系H62 南印语系H63 南岛语系H64 东北亚诸语言H65 高加索语系H66 乌拉尔语系H67 闪-含语系H7 印欧语系H81 非洲诸语言H83 美洲诸语言H84 大洋州诸语言H9 国际辅助语I 文学I0 文学理论I1 世界文学I106 作品评论和研究I1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11 作品集I2 中国文学I20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I206 文学评论和研究I207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I21 作品集I22 诗歌、韵文I23 戏剧文学I239 曲艺I25 报告文学I26 散文I269 杂著I27 民间文学I28 儿童文学I29 少数民族文学I299 宗教文学I3/7各国文学J 艺术J0 艺术理论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J2 绘画J29 书法、篆刻J3 雕塑J4 摄影艺术J5 工艺美术J[59] 建筑艺术J6 音乐J7 舞蹈J8 戏剧艺术J9 电影、电视艺术K 历史、地理K0 史学理论K01 史学的哲学基础K02 社会发展理论K03 史学专著K04 年代学K05 史料学K06 历史研究K09 史学史K1 世界史K10 通史K11 上古史K12 古代史K13 中世纪史K14 近代史K15 现代史K18 民族史志K2 中国史K20 通史K21 原始社会K22 奴隶社会K23 封建社会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K29 地方史志K3 亚洲史K4 非洲史K5 欧洲史K6 大洋洲史K7 美洲史K81 传记K810 传记研究与编写K811 世界人物传记K82 中国人物传记K833/837 各国人物传记K85 文学考古K[852] 古文献学K853 纹章学K854 考古方法K86 世界文物考古K87 中国文物考古K883/887 各国文物考古K89 风俗习惯K9 地理K90 地理学K91 世界地理K92 中国地理K93/97 各国地理K99 地图N 自然科学总论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N2 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N3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N4 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N5 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N6 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N[7] 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N8 自然科学调查、考察N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N93 非线性科学N94 系统科学N[99] 情报学、情报工作O 数理科学和化学O1 数学O1-0 数学理论O1-8 计算工具O11 古典数学O119 中国数学O12 初等数学O13 高等数学O14 数理逻辑、数学基础O15 代数、数论、组合理论O17 数学分析O18 几何、拓扑O19 动力系统理论O2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O22 运筹学O23 控制论、信息论(数学理论)O24 计算数学O29 应用数学O3 力学O31 理论力学O32 振动力学O33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O34 固体力学O35 流体力学O369 物理力学O37 流变学O38 爆炸力学O39 应用力学O4 物理学O41 理论物理学O42 声学O43 光学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O45 无线电物理学O46 真空电子学O469 凝聚态物理学O47 半导体物理学O48 固体物理学O51 低温物理学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O59 应用物理学O6 化学O61 无机化学O62 有机化学O63 高分子化学(高聚物)O64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O65 分析化学O69 应用化学O7 晶体学O71 几何晶体学O72 X射线晶体学O73 晶体物理O74 晶体化学O75 非晶态和类晶态O76 晶体结构O77 晶体缺陷O78 晶体生长O79 晶体物理化学过程O799 应用晶体学P 天文学、地理科学P1 天文学P2 测绘学P3 地球物理学P4 大气科学(气象学)P5 地质学P7 海洋学P9 自然地理学Q 生物科学Q1 普通生物学Q1-0 生命科学总论Q10 生命的起源Q11 生物演化与发展Q13 生物形态学Q14 生态学Q15 生物分布与生物地理学Q16 保护生物学Q17 水生生物学Q18 寄生生物学Q19 生物分类学Q2 细胞生物学Q21 细胞的形成与演化Q[23] 细胞遗传学Q24 细胞形态学Q25 细胞生理学Q26 细胞生物化学Q27 细胞生物物理学Q[291]细胞分子生物学Q3 遗传学Q31 遗传与变异Q32 杂交与杂种Q[33] 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Q34 遗传学分支学科Q[36] 微生物遗传学Q[37] 植物遗传学Q[38] 动物遗传学Q[39] 人类遗传学Q4 生理学Q42 神经生理学Q43 分析器生理学Q44 运动器官生理学Q45 内分泌生理学Q46 循环生理学Q47 呼吸生理学Q48 消化生理学Q491 排泄生理学Q492 生殖生理学Q493 新陈代谢与营养Q494 特殊环境生理学、生态生理学Q495 比较生理学与进化生理学Q5 生物化学Q50 一般性问题Q51 蛋白质Q52 核酸Q53 糖Q54 脂类Q55 酶Q56 维生素Q57 激素Q58 生物体其他化学成分Q591 物质代谢及能量代谢Q592 体液代谢Q593 器官生物化学Q594 比较生物化学Q595 应用生物化学Q6 生物物理学Q61 理论生物物理学Q62 生物声学Q63 生物光学Q65 生物热学Q66 生物力学67 物体化学生物学Q68 物理因素对生物的作用Q691 辐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Q[692]仿生学Q693 空间生物学Q7 分子生物学Q7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3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Q74 生物小分子的结构和功能Q75 分子遗传学Q77 生物能的转换Q78 基因工程(遗传工程)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Q811 仿生学Q813 细胞工程Q814 酶工程Q819 生物工程应用Q[89] 环境生物学Q91 古生物学Q93 微生物学Q94 植物学Q95 动物学Q96 昆虫学Q98 人类学R 医学、卫生R1 预防医学、卫生学R2 中国医学R3 基础医学R4 临床医学R5 内科学R6 外科学R71 妇产科学R72 儿科学R73 肿瘤学R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R75 皮肤病学与性科学R76 耳鼻咽喉科学R77 眼科学R78 口腔科学R79 外国民族医学R8 特种医学R9 药学S 农业科学S1 农业基础科学S2 农业工程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S5 农作物S6 园艺S7 林业S8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S9 水产、渔业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U1 综合运输U2 铁路运输U4 公路运输U6 水路运输U[8] 航空运输V 航空、航天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V2 航空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X2 环境保护管理X3 环境综合研究X4 灾害及其防治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X7 三废处理与综合利用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X9 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Z1 丛书Z2 百科全书、类书Z3 辞典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Z5 年签、年刊Z6 期刊、连续性出版物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文献标识码一、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 si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中图分类号和UCD号查询
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和UDC号查询1.中图分类号这是在投向中国国内杂志时经常要用到的一个号码,编辑一般要你自己提供。
目前国内大部分图书馆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因此上你所在的图书馆问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在网上也可以查到中图分类号,如从以下网页可以查到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cn/chinese/virtual_reference_desk/ztfjj.htm2.文献标识码在向期刊投稿时,有些编辑还会让你自己填写文献标识码,这个标识码是什么东西呢?文献标识码(WM)(1)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2)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或“[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 文献标识码: A 英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Document code:”作为标识。
3.文章编号: 这个是期刊收稿后由杂志社给出,作者不用管。
4. UDC号及其他:有些国内期刊及很多国外期刊还会要求给出UDC号,UDC《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 fication)最初发表于1905年,一直由国际文献联合会负责修订,其重点放在科学与技术各类,有目的地按类扩充细目,独立分编成册,以供专门图书馆和科技情报部门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UDC类号。
此外国外很多大型期刊有自己专门的一套分类号码,如前面提到的物理学科方面就有PACS、PACC等类号,这样的情况一般是大型的专业协会学会或者大型检索工具长期以来使用的一套自定的规范。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龙源期刊网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作者:
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7期
根据《中国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要求,科技期刊论文应标注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与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通过查阅《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北京图书馆出
版,第4 版)确定。
文献标识码有5 种: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 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文章
编号的结构为XXXX - XXXX( YYYY) NN - PPPP - CC ,其中“XXXX - XXXX”为期刊国际标准刊号,“YYYY”表示出版年份,“NN”表示出版期数,“PPPP”表示该文所在的页码,“CC”表示该文所占据的页数(转页不计)。
由此可知,一般期刊文章其编号的前12 位数字已为既定数(即标准刊号和出版年份)只有后8 位数字须待上刊时方能确定(即出版期数和所在页码、占据页数)。
据此,希望有条件的作者给本刊投稿前查阅和准确标示中图分类号、文献
标识码。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和JEL分类查询
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和JEL分类查询一、中图分类号F0 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入此。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总论各种社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以下各类;专论某种社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F02/05。
F011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F012经济规律F014经济范畴F014.1生产、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生产力经济学、产权经济理论及一般论述所有制、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著作入此。
F014.2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等入此。
F014.3商品生产与交换论述市场经济学、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价格与交换、商品流通与市场等的著作入此。
F014.31价格理论边际效用递减、价值学说入此。
F014.32需求理论、供给理论F014.35经济效益F014.36经济机制F014.39资本和剩余价值F014.4国民收入与分配社会财富、社会总产品、社会收入与分配等入此。
F014.5消费与积累消费经济学、消费模式、消费结构入此。
F014.6社会再生产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两大部类及部门间关系入此。
<产业经济学,4版改入F062.9>F014.9其他经济范畴F015宏观经济学综观经济学、中观经济学入此。
F016微观经济学F019其他经济理论F019.1均衡理论F019.2静态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稳态经济学入此。
F019.3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F019.4合理预期{F019.5}公共选择<停用;4版改入F062.6>F019.6经济政策理论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F021原始社会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著作入此。
F022奴隶社会F023封建社会寺院经济入此。
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总论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入此。
F030生产关系、所有制F031商品生产与交换F031.1商品、商品生产[F031.2]货币宜入F820。
F031.3价值、价值规律F031.4价格F031.5经济效益F031.6经济机制F032资本和剩余价值F032.1资本论述资本的构成、转化形态、循环与周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借贷资本等的著作入此。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中图法分类号目前,我国各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数字化图书馆、中国期刊网等都要求学术论文按《中图法》标注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图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中图分类法查询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B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TN 工业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就是用于标示文献正文内容类型的代码。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每篇文章或资料均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论文作者在撰写公开发表的论文或投稿时,都应根据“规范”所设的5 种内容分类文献标识码,确定自己论文的分类项,并在中图分类号项后标注文献标识码。
5 种文献标识码所指代的文献内容的基本类型如下:A ——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 ——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 ——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 ——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 ——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文章编号一、为便于期刊文章的检索、查询、全文信息索取和远程传送以及著作权管理,凡具有文献标识码的文章均可标识一个数字化的文章编号;其中A、B、C三类文章必须编号。
中图分类号(物理类)和文献标识码简表
中图分类号(物理类)和文献标识码简表中图分类号简表(物理类)2008年05月28日星期三上午 09:31O4 物理学O4-0 物理学理论O4-09 物理学史O4-1 物理学现状与发展O4-3 物理学研究方法O4-33 物理学实验方法与设备O4-34 物理测量O4-39 电子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O41 理论物理学O411 物理学的数学方法O411.1 数学物理方法{O411.2} 电子计算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O411.3 物理模拟方法、物理仿真O412 相对论、场论O412.1 相对论O412.2 统一场论O412.3 场论O413 量子论O413.1 量子力学(波动力学、矩阵力学)O413.2 量子电动力学O413.3 量子场论与多体问题(核论)O413.4 规范场O414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O414.1 热力学O414.11 基本定律O414.12 物态变化、物态方程O414.13 相变O414.14 非平衡态热力学O414.19 热力学的应用O414.2 统计物理学O414.21 平衡态统计理论O414.21+1 系综O414.22 非平衡态统计理论O415 非线性物理学O415.2 协同学O415.3 耗散结构与自组织[O415.4] 突变理论O415.5 混沌理论[O415.6] 动力系统O42 声学O421 声的原理O422 声的传播O423 声的合成与分析O424 物理声学O425 次声学O426 超声学O427 水声学[O428] 生理声学O429 应用声学O43 光学O431 光本性的理论O431.1 光的电磁理论O431.2 量子光学O432 光辐射、光度学、色度学O432.1 光辐射O432.1+1 气体放电辐射O432.1+2 受激光发射O432.2 光度学(测光学)O432.3 色度学O433 光谱学O433.1 光谱测量O433.2 光谱激发O433.3 谱线结构O433.4 光谱分析O433.5 各类光谱O433.5+1 吸收光谱O433.5+2 火焰光谱O433.5+3 弧光谱O433.5+4 激光光谱O433.5+5 火花光谱O433.5+9 其他光谱O434 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O434.1 X射线O434.11 辐射O434.12 探测与量度O434.13 光谱O434.14 与物质的相互作用O434.19 应用O434.2 紫外线O434.3 红外线O435 几何光学O435.1 反射与折射O435.2 光具组理论与象差理论O436 物理光学(波动光学)O436.1 干涉与衍射O436.2 吸收与散射O436.3 偏振与色散O436.4 电光现象(克尔效应)与磁光现象(法拉弟效应)O437 非线性光学(强光与物质的作用)O437.1 合频效应O437.2 受激布里渊散射O437.3 受激拉曼散射O437.4 光参量器件O437.5 光自聚焦O438 信息光学O438.1 全息光学O438.2 傅里叶光学O439 应用光学O44 电磁学、电动力学O441 电磁学O441.1 电学O441.2 磁学O441.3 电磁感应O441.4 电磁波与电磁场O441.5 电磁测量O441.6 物质的电磁性质O442 电动力学O45 无线电物理学O451 电磁波传播理论O452 超高频无线电物理O453 无线电线路理论O454 统计无线电物理O455 量子无线电物理O455+.1 量子振荡器理论及频率标准O455+.2 量子放大器理论O455+.3 量子调制器与检波器理论O455+.4 无线电波段中的量子起伏理论{O455+.5} 无线电波谱学O456 无线电波谱学O46 真空电子学(电子物理学)O461 气体放电(气体导电)O461.1 基本物理过程O461.2 各类型放电O461.2+1 辉光放电O461.2+2 弧光放电O461.2+3 火花放电O461.2+4 高频放电O461.2+5 脉冲放电O461.2+6 固体放电O462 阴极电子学O462.1 热电子发射、热阴极O462.2 二次电子发射、二次电子发射阴极O462.3 光致发射、光阴极、外光电效应O462.4 场致发射、场致发射阴极O462.5 离子发射、离子发射阴极O463 带电粒子光学O463+.1 电子光学O463+.2 离子光学O47 半导体物理学O471 半导体理论O471.1 半导体量子理论O471.2 半导体统计学O471.3 极化与激子理论O471.4 半导体晶体物理O471.5 半导体能带结构O472 半导体性质O472+.1 表面性质O472+.2 热学性质O472+.3 光学性质O472+.4 电学性质O472+.5 磁学性质O472+.6 磁场电效应O472+.7 热电与热磁效应O472+.8 光电效应O472+.91 力学性质O473 非平衡载流子O474 杂质和缺陷O475 P-N结O48 固体物理学O481 固体理论O481.1 能带论[O481.2] 点阵力学O481.3 多体理论O481.4 穆斯堡尔效应O482 固体性质O482.1 力学性质与声学性质O482.2 热学性质O482.2+1 热容量O482.2+2 导热性O482.2+3 热膨胀O482.3 光学性质O482.31 发光学O482.4 电学性质O482.41 压电现象、电致伸缩O482.5 磁学性质O482.51 磁性理论O482.52 各种磁性O482.52+1 抗磁性O482.52+2 顺磁性O482.52+3 铁磁性O482.52+4 亚铁磁性O482.52+5 反铁磁性O482.52+6 压磁现象、磁致伸缩O482.53 磁性弛豫及共振现象O482.53+1 磁共振与弛豫理论O482.53+2 核磁共振O482.53+3 顺磁共振与顺磁弛豫O482.53+4 铁磁共振与铁磁弛豫O482.54 磁性材料O482.55 磁光效应O482.6 热电与热磁效应O482.7 光电效应O483 固体缺陷O484 薄膜物理学O484.1 薄膜的生长、结构和外延O484.2 薄膜中的力学效应O484.3 薄膜中的输运现象O484.4 薄膜的性质O484.4+1 光学性质O484.4+2 电性质O484.4+3 磁性质O484.5 薄膜测量与分析O484.8 层介质膜O485 表面物理学O487 介电物理O488 介观物理O51 低温物理学O511 超导电性{O511+.1} 超导体物理O511+.2 超导电性理论[O511+.3] 超导材料O511+.4 超导体性质O511+.9 超导电性应用O512 超流性和量子固体O512.1 液体氦及超流性O512.2 固体氦及量子晶体O513 低温物性O514 低温物理实验技术O514.1 低温与超低温获得O514.2 低温测量{O515} 超低温(小于1°K)获得O52 高压与高温物理学O521 高压物理学O521+.1 高压的产生O521+.11 静态高压产生O521+.12 动态高压产生O521+.2 物质在高压下的物理性质O521+.21 高压物性O521+.22 高压物态O521+.23 高压相变O521+.3 高压物理实验技术O521+.9 高压的应用O522 高温物理学O522+.1 高温热处理O522+.2 物质在高温下的物理性质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O531 产生O532 约束与加热O532+.1 约束O532+.11 磁约束O532+.12 高频电磁场约束O532+.13 惯性约束O532+.2 加热O532+.21 欧姆加热O532+.22 绝热压缩加热O532+.23 波加热O532+.24 电子束加热O532+.25 激光加热O532+.26 高能粒子注入加热O533 湍流O534 波与不稳定性O534+.1 振荡O534+.2 增长波与不稳定性O535 激震波(骇波)O536 辐射与测量O539 等离子体物理的应用O55 热学与物质分子运动论O551 热学O551.1 热的测量(量热学)O551.2 温度的测量(测温学)O551.3 物质的热性质O552 物质分子运动论O552.1 布朗运动O552.2 扩散与渗透O552.3 气体分子运动论O552.3+1 平衡状态下的气体O552.3+2 气体内的输运(迁移)过程O552.3+3 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与解吸O552.4 液体分子运动论O552.4+1 液体的结构O552.4+2 液体的性质O552.4+21 力学性质O552.4+22 热学性质O552.4+23 光学性质O552.4+24 电磁效应O552.5 物质的结构O552.6 凝聚状态与相变O56 分子物理学、原子物理学O561 分子物理学O561.1 分子结构O561.2 分子的性质及其测定O561.3 分子光谱O561.4 分子间的作用、激发与离解O561.5 碰撞与散射O562 原子物理学O562.1 原子的结构O562.2 原子的性质及其测定O562.3 原子光谱学O562.3+1 谱线结构O562.3+2 光谱线在电场及磁场中的分裂O562.4 原子间的作用、激发与电离O562.5 碰撞与散射O562.6 同位素O563 介分子与μ分子O564 介原子与μ原子O565 电子偶素与μ子素O57 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O571 原子核物理学O571.1 原子核物理实验O571.2 原子核的结构与性质O571.21 结构O571.21+1 结构模型O571.22 性质及其测定O571.23 核谱学O571.24 受激态O571.25 核力O571.25+1 理论O571.25+2 性质与实验研究O571.3 放射性原子核衰变{O571.31} 放射性生长与衰变O571.32 各种射线及其衰变O571.32+1 α射线及α衰变O571.32+2 β射线及β衰变O571.32+3 γ射线及γ衰变O571.32+4 其他O571.32+5 同质异能素O571.33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O571.34 人工放射性O571.4 原子核反应O571.41 受激嬗变O571.41+1 一般理论O571.41+2 共振理论、R-矩阵理论O571.41+3 截面、能量关系O571.41+4 角分布、角关联O571.41+5 核反应的统计模型O571.41+6 核反应的光学模型O571.41+7 直接相互作用理论O571.41+8 散射、极化O571.42 各种类型的核反应O571.42+1 中子引起的核反应O571.42+2 质子、氘核、氚核、α粒子引起的核反应O571.42+3 原子核引起的核反应O571.42+4 电子和光子引起的核反应O571.42+5 介子和超子引起的核反应O571.42+6 其他粒子引起的核反应O571.43 裂变O571.43+1 理论与机制O571.43+2 截面O571.43+3 平均中子数O571.43+4 角分布及质量分布O571.43+5 能谱O571.43+6 辐射O571.43+7 链式反应、循环反应O571.44 聚变O571.5 中子物理O571.51 中子的基本性质O571.52 中子类型O571.52+1 慢中子O571.52+2 中能中子O571.52+3 快中子O571.53 中子源和中子探测器O571.54 中子能谱O571.55 中子截面O571.55+1 吸收截面O571.55+2 俘获截面O571.55+3 散射截面O571.55+4 总截面O571.56 中子衍射及其应用O571.6 重离子核物理O572 高能物理学O572.1 宇宙线O572.11 物理性质及探测O572.12 初级宇宙线(原始宇宙线)O572.13 次级宇宙线O572.13+1 簇射O572.13+2 原子核星裂O572.14 宇宙线的起源和传播O572.19 宇宙线的应用O572.2 粒子物理学O572.21 实验与测定O572.21+1 高能加速器O572.21+2 探测器与探测法O572.21+3 测量和数据处理设备O572.21+4 对撞机{O572.22} 性质及其测定O572.23 对称性质与守恒定理O572.24 相互作用O572.24+1 弱相互作用O572.24+2 电磁相互作用O572.24+3 强相互作用O572.24+4 超强相互作用O572.24+5 引力相互作用O572.24+6 有效相互作用O572.25 结构模型O572.3 粒子类型O572.31 光子与规范粒子交子、引力子入此。
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解释
中图分类号,是指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科技文献进行主题分析,并依照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和特征,分门别类地组织文献,所获取的分类代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
《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
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同时规范类目,完善参照系统、注释系统,调整类目体系,增修复分表,明显加强类目的扩容性和分类的准确性。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共分5个基本部类、22个大类。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大类,以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次序,在字母后用数字作标记。
为适应工业技术发展及该类文献的分类,对工业技术二级类目,采用双字母。
类目名称如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TB 一般工业技术TD 矿业工程TE 石油、天然气工业TF 冶金工业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TH 机械、仪表工业TJ 武器工业TK 能源与动力工程TL 原子能技术TM 电工技术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Q 化学工业TS 轻工业、手工业TU 建筑科学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文献标识码国家期刊出版格式要求在中图分类号的下面应标出文献标识码,规定如下:作者可从下列A、B、C、D、E中选用一种标识码来揭示文章的性质: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成果报告(科学技术)、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科技);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的文章(包括特约评论);D—一般性通讯、报导、专访等;E—文件、资料、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电工自动化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志码
TM 电工技术TM3 电机TM30 一般性问题TM301 电机原理TM302 电机设计、制图TM303 电机结构及部件TM304 电机材料TM305 电机制造工艺及设备TM306 电机试验、运行TM307 电机维护与检修TM31/38 各种电机TM31 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TM311 汽轮发电机TM312 水轮发电机TM313 永磁发电机TM314 内燃发电机TM315 风力发电机TM32 电动机(总论)TM33 直流电机TM331 励磁直流电机TM332 直流测功电机TM34 交流电机TM341 同步电机TM342 同步调相机(补偿机)TM343 异步电机TM344 交流换向器电机TM345 无整流子电机TM346 感应电机TM35 特殊电机TM351 永磁电机TM352 磁阻电机TM353 深槽电机TM354 中频、高频电机TM355 高速电机TM356 低速电机TM357 防爆电机TM358 密封电机、防水电机TM36 无接点电机TM37 超导体电机TM38 微电机TM381 直流微电机TM382 交流微电机TM383 控制用微电机TM384 驱动用微电机(分马力电机)TM385 印刷电机TM386 霍尔效应电机TM387 电源用微电机TM4 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TM40 一般性问题TM401 基本原理TM402 设计TM403 结构TM404 材料TM405 制造工艺、安装TM406 试验、运行TM407 维护、检修TM41 电力变压器TM41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TM412 干式电力变压器TM413 不燃性油变压器TM414 防爆变压器TM415 充气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TM416 自冷却变压器TM417 脉冲变压器TM418 零阻抗变压器、短路阻抗选择变压器TM419 低噪音电力变压器TM42 变压器:按作用性能分TM421 配电变压器TM422 整流变压器TM423 调压器、可调变压器TM424 强电流变压器TM425 调幅变压器TM426 高阻抗变压器TM43 变压器:按频率分TM431 音频变压器、成音变压器TM432 中频变压器TM433 高频变压器TM44 稳定器TM45 互感器TM451 电压互感器TM452 电流互感器TM46 变流器TM461 整流器TM464 逆变器TM5 电器TM50 一般性问题TM501 理论M502 设计TM503 结构TM504 材料TM505 制造工艺、安装TM506 试验、运行TM507 维护、检修TM51 高压电器(总论)TM52 低压电器(总论)TM53 电容器TM531 电容器:按作用分TM532 电容器:按结构分TM533 有机介质电容器TM534 无机介质电容器TM535 电解电容器TM536 氧化膜介质电容器(无电解质电容器)TM537 气体介质电容器TM538 液体介质电容器TM54 电阻器、电位器TM541 固定电阻器TM542 非线绕电阻器TM543 实芯电阻器TM544 薄膜电阻器TM545 线绕电阻器TM546 可变电阻器TM547 电位器TM55 电感器、线圈、扼流圈TM551 空芯电感线圈TM552 磁芯电感线圈TM553 固定电感线圈TM554 可变电感线圈TM556 扼流圈TM56 开关电器、断路器TM561 断路器TM562 短路器TM563 熔断器、保险丝装置TM564 各种开关TM57 控制器、接触器、起动器、电磁铁TM571 控制器TM572 接触器TM573 起动器TM574 电磁铁TM58 继电器TM581 电继电器TM583 光电继电器TM584 声学继电器TM585 机械继电器、压力继电器TM586 气体继电器、瓦斯继电器TM587 控制继电器TM588 保护继电器TM59 成套电器TM591 开关柜TM592 配电屏、控制台TM593 保护屏(台)TM594 动力配电箱、照明箱TM595 全封闭组合电器TM6 发电、发电厂TM60 电能学TM61 各种发电TM611 火力发电、热力发电TM612 水力发电TM613 原子能发电TM614 风能发电TM615 太阳能发电TM616 地热发电TM617 余热发电TM619 其他能源发电TM62 发电厂TM621 火力发电厂、热电站TM622 水力发电厂、水电站TM623 核电厂(核电站)TM624 移动式发电站TM628 发电厂“三废”的处理与综合利用TM64 配电设备和电气接线TM641 控制室、配电室TM642 配电装置、配电盘TM643 开关设备TM644 互感器TM645 电气接线、电气接线系统TM7 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TM71 理论与分析TM711 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TM712 电力系统稳定TM713 电力系统短路TM714 负荷分析TM715 电力系统规划TM72 输配电技术TM721 输电制度TM722 远距离输电TM723 超高压输电TM724 无导线输电TM725 超导输电TM726 输配电线路TM727 电力网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TM731 经济功率分布、损失函数TM732 电力系统的运行TM733 系统的工业试验、参数的现场试验TM73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TM74 电力系统的模拟与计算TM743 模拟与仿真TM744 电力系统的计算TM76 电力系统的自动化TM761 自动调整TM762 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TM763 非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TM764 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TM769 电子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TM7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TM771 保护原理TM772 元件的保护TM773 线路保护TM774 继电保护装置TM8 高电压技术TM81 高压安全TM83 高电压试验设备及测量技术TM831 高电压试验室TM832 产生高电压的装置TM833 产生冲击大电流的装置TM834 高电压及大电流的组合同步装置TM835 高电压测量技术TM836 高电压毫微秒技术TM86 过电压及其防护TM861 流动波的理论TM862 过电压保护装置TM863 大气过电压及其防护TM864 内过电压TM865 建筑物的避雷TM866 过电压的测量及试验TM89 高电压及大电流技术的应用TM92 电气化、电能应用TM921 电力拖动(电气传动)TM922 电力牵引TM923 电气照明TM924 电热TM925 家用电器及其他电器设备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P1 自动化基础理论TP11 自动化系统理论TP13 自动控制理论TP14 自动信息理论TP15 自动模拟理论(自动仿真理论)TP17 开关电路理论TP18 人工智能理论TP181 自动推理、机器学习TP182 专家系统、知识工程TP183 人工神经网络与计算TP2 自动化技术及设备TP20 一般性问题TP21 自动化元件、部件TP211 一般自动化元件、部件TP212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TP213 分配器、配电器TP214 调节器、调节阀TP215 传动装置(执行机构)TP216 自动检测仪器、仪表TP217 校正元件、校正装置TP23 自动化装置与设备TP24 机器人技术TP241 机械手TP242 机器人TP249 应用TP27 自动化系统TP271 一般自动化系统TP272 自动调节、自动调节系统TP273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系统TP274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TP275 自动随动、自动随动系统TP276 自动拖动、自动拖动系统TP277 监视、报警、故障诊断系统TP278 自动生产作业线TP29 自动化技术在各方面的应用文献标识码文献标识码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其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