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6PD缺乏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查分子生物学设计性实验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3212ff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8.png)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血常规、骨髓象、胆红素、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实验室检查】:G-6-PD缺乏症的一般实验室检查与其他溶血性贫血相比较无特异性,其诊断有赖于红细胞G-6-PD酶活性的测定。
G-6-PD缺乏症的筛选实验和酶活性定量测定方法有如下几种。
1.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methemoglobinreductiontest)速度比正常人显著减慢。
该法是目前国内常用于筛查G-6-PD活性试验之一。
微量组织化学洗脱法适合于杂合子的检测,其可信度为75%。
此法的缺点是如果存在HbH、不稳定血红蛋白、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均造成假阳性结果。
2.抗坏血酸(维生素C)氰化物试验(ascorbate-cyanidetest)如果G-6-PD缺乏,H202破坏血红蛋白,形成一个棕色斑点。
3.硝基四氮唑蓝试验该试验可用来检测NADPH生成量。
4.荧光点试验(fluorescentspottest)该试验是最简单、最可信和最敏感的过筛试验。
5.G-6-PD活性测定通过单位时间生成NADPH的量来反映红细胞G-6-PD活性。
其常用方法有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ZinkJam法和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Glock与Mclean法。
在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时,应注意试验时患者的临床状况。
在溶血发作期,老化的、酶缺乏红细胞在外周血中被选择性地清除掉,年轻红细胞因酶水平较高得以保护,用这些细胞来进行试验分析不能真实地反映红细胞的G-6-PD活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于急性溶血2~4个月后复查外,或用离心沉淀技术剔除年轻红细胞后再检测红细胞G-6-PD活性,但试验系统中用沉淀红细胞是不标准的。
如果在溶血发作期间接受了红细胞输注亦会影响G-6-PD活性测定结果。
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无特异性血液学改变。
血红蛋白一般为80~100g/L,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至4%~35%,由于网织红细胞数比例增高,因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增高。
G6PD 缺乏症的临床及分子诊断
![G6PD 缺乏症的临床及分子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16ce33c5f242336c1fb95e99.png)
G6PD缺乏症发病机制
红细胞特殊性
成熟红细胞不仅无细胞核,而且也无线粒体、核蛋白 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不能
进行有氧氧化,不能利用脂肪酸。血糖是其唯一的能源。
成熟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和磷 酸戊糖通路以及2.3一二磷酸甘油酸支路. ➢ 糖酵解:产生ATP,维持红细胞膜上的离子泵(钠泵、钙
氧化损伤主要包括: 1. 使膜上的酶与受体受到损伤 2. 氧化变性的血红蛋白(海因茨小体)沉积在膜上,
破坏脂双层结构,增加膜的硬度和通透性,不能 透过膜的物质(如Ca2+)通过量增加,加速氧自 由基的生成。 红细胞氧化损伤会导致其形态上出现棘型、球形等 变化,最终发生细胞破裂、溶血。
血红素代谢障碍
(2)骨髓象: ① 红细胞系、粒细胞系均明显增生,年龄越小粒细胞系增生
愈明显。 ② 红细胞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尿检查: ① 尿呈酱油色、浓茶色、红葡萄酒色、洗肉水色、黄色等。 ② 尿隐血试验阳性率可达60%~70%。 ③ 尿检验可见蛋白、红细胞及管型,尿胆原及尿胆素均阳性。 ④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增高。结合珠蛋白减低。 ⑤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减低。
G6PD缺乏症的治疗及预后
G6PD缺乏症的治疗及预后
治疗 总体来说,防治的关键在于预防,严格遵照以下健康处方,预防发作
(如避免接触氧化性药物、蚕豆等); 无诱因不发病时,与正常人一样,无需特殊处理; 一般的溶血在G6PD缺乏个体中非常短暂,无需特殊处理; 在少数个体中发展为严重贫血时,或非结合胆红素浓度超过 300 μmol/L时需通过输血治疗; 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患者一般可进行补偿贫血治疗,无需输血,
如果是输血依赖的患者,需进行铁螯合治疗; 对妊娠晚期孕妇或新生儿服用小剂量苯巴比妥,可有效减低新生儿核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https://img.taocdn.com/s3/m/4752444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6.png)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主要包括:
1.G6PD活性筛选试验:国内常用者为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荧光斑点试验、硝基四氮唑蓝纸片法。
可半定量判定G6PD活性,分为正常、中度及严重异常。
2.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最可靠,是主要的诊断依据。
方法有多种,但对G6PD缺乏症各种测定结果均应低于正常平均值的40%。
3.红细胞海因小体生成试验:G6PD缺乏的红细胞内可见海因小体,计数>5%有诊断意义。
但该试验缺乏特异性,也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溶血。
如果数值偏低,可能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的,可能会引起溶血性贫血。
如果数值偏高,可能是红细胞内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发生了先天性的缺乏,也可能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
如果对患者进行了G6PD实验室检查,并发现了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等。
明确病因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https://img.taocdn.com/s3/m/271a71d659eef8c75ebfb341.png)
G6PD缺乏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缺乏症,是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病,俗称蚕豆病。
G6PD缺乏症发病原因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贫血。
疾病简介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世界上最多见的红细胞酶病,据统计全球约有近4亿人G-6-PD缺陷。
本病常在疟疾高发区、地中海贫血和异常血蛋白病等流行地区出现,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印度、非洲和美洲黑人的发病率较高。
我国是本病的高发区之一,分布规律呈“南高北低”的态势,长江流域以南,尤以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为高发区,发生率为4%-15%,个别地区高达40%。
中医学名G6PD缺乏症其他名称蚕豆病英文名称glucose-6-phos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G-6-PD所属科室内科- 血液内科主要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起病、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主要病因进食新鲜蚕豆禁用磺胺嘧啶、SMZ、SMZ—TMP等传染性无传染性疾病分类本病有多种G-6-PD基因变异型,伯氨喹啉型药物性溶血性贫血或蚕豆病,感染诱发的溶血,新生儿黄疸等。
发病原因诱因有:①蚕豆;②氧化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氨喹、维生素K、对氨基水杨酸等;③感染:病原体有细菌或病毒。
发病机制本病是由于调控G-6-PD的基因突变所致。
呈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
由于G-6-PD基因的突变,导致红细胞葡萄糖磷酸戊糖旁路代谢异常,当机体受到伯氨喹啉型药物等氧化物侵害时,氧化作用产生的H2O2不能被及时还原成水,过多的H2O2可致血红蛋白和膜蛋白均发生氧化损伤。
最终造成红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溶血。
溶血过程呈自限性,因新生的红细胞G-6-PD活性较高,对氧化剂药物有较强的“抵抗性”,当衰老红细胞酶活性过低而被破坏后,新生红细胞即代偿性增加,故不再发生溶血。
生化实验期末蚕豆病设计性实验报告课件
![生化实验期末蚕豆病设计性实验报告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57f9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c2.png)
氧化应激
在蚕豆病患者体内,由于缺乏G6-PD,红细胞无法有效应对氧化 应激,导致红细胞膜损伤和溶血 。
蚕豆病的病理生理
溶血性贫血
由于红细胞膜损伤和溶血,蚕豆病患 者会出现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如黄疸 、贫血、肝脾肿大等。
我们采用了生化实验方法,通过测定蚕豆 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G6PD酶活性,对比分 析两组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蚕豆病患者的G6PD酶活性 显著低于健康人群,这与预期结果一致。
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论。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1
部分实验数据出现异常值。
验结果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结论总结
总结实验结果,得出明确的结论, 指出实验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提 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结果应用展望
探讨实验结果在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和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提供参考和借鉴。
05
CATALOGUE
实验总结与展望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蚕豆病 与G6PD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可能 的致病机制。
生化实验期末蚕豆 病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件
目录
• 实验目的 • 实验原理 • 实验步骤 • 实验结果分析 • 实验总结与展望
01
CATALOGUE
实验目的
掌握蚕豆病的发病机制
01
了解蚕豆病的基因突变机制,掌 握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02
理解蚕豆病发病过程中的酶缺陷 及其对代谢的影响。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 蚕豆病 G6PD 临床诊断 医学生 生化代谢 实验室检查结果 遗传病 本科生
![分子生物学实验设计 蚕豆病 G6PD 临床诊断 医学生 生化代谢 实验室检查结果 遗传病 本科生](https://img.taocdn.com/s3/m/7b15ca1452d380eb62946d83.png)
2. 标本采集:肝素化毛细血管从手指采集外围血液
3. 取小试管3支,标明患者、正常对照和阳性对照。往各管加入混合试剂 0.2ml
4. 在反应0分钟(混匀后立即吸出)、5分钟、10分钟后,分别从各吸管吸出 反应液1滴,加在滤纸上,使充分干燥 5. 在暗室内,用波长340~370nm的紫外线照射滤纸上的斑点,检查有无荧光 6. 正常人0分钟斑点无荧光,5分钟和10分钟斑点出现荧光,而10分钟斑点荧 光最强。G6PD缺乏的患者在0、5、10分钟均无荧光
【 G6PD缺陷筛查】
【实验名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荧光斑点试验 G6PD
【实验原理】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酸
NADP 还原
NADPH 长波紫外光365nm的 激发
荧
光
【实验方法】 基于NADPH可发出荧光,6-磷酸葡萄糖和NADP加入到测试细胞 的 溶血产物中,经短暂孵育后,混合物在滤纸上出现斑点,在长波紫光下检 测,荧光表明NADP的存在。
3.42~11.96μmol/L ↑
尿胆素原
(+)
少量
↑
胆红素形成↑
尿胆素原↑
1.根据上述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初步判断患儿是何种疾病?
初步诊断:蚕豆病,伴溶血性黄疸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 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遭受破坏,引起溶血性 贫血。
2.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明确诊断。
【实验器材】
恒温水循环紫外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心 机
【主要试剂】
0.5mol/L Tris-HCl MgCl2缓冲溶液(pH8.0)、 2mmol/L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 6mmol/L葡萄糖-6-磷酸二钠(G6P-Na2)、溶血剂、 血红蛋白氧化试剂、0.9NaCl,ACD抗凝剂。
G6PD缺乏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查分子生物学设计性实验
![G6PD缺乏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查分子生物学设计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b671243e518964bcf847c96.png)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4.孵育后混匀,取血0.1ml,加PH 7.4 磷酸盐缓冲 液10ml,混匀,2min后在波长635nm处测定吸光 度(设为SA) 5.空白对照,用未加亚硝酸纳葡萄糖的血液,同 样孵育后取0.1ml,加PH 7.4 磷酸盐缓冲液10ml, 2min后测定吸光度为B。然后加入亚硝酸钠葡萄 糖混合溶液1滴,混匀,5min后再测其吸光度为 ST,此为高铁血红蛋白对照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操作: 1.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20mg,109mmol/L枸橼酸钠溶 液0.2ml,静脉血1.8ml,混匀。
2.离心15min,取出,调整血细胞与血浆的比例为 1: 1 后混匀。
3.取上述抗凝血1ml,加亚硝酸钠葡萄糖混合溶液和亚 甲蓝溶液各0.05ml,颠倒混合15次,使与氧气充分接 触,加塞后放37℃水浴或孵箱中3h。
蚕豆病发病机理:
1. 蚕豆病的遗传机理 2. 蚕豆病的诱发机制 蚕豆症是一种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意思是女 蚕豆病属先天性酶代谢缺陷遗传病,与体内红 性的一对 X性染色体都带有疾病基因才会发 细胞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 病,男性只有一个 X 性染色体,所以只要这 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红细胞有一种具抗氧 个X染色体异常就会发病。只有一个异常X染 化作用的物质——谷胱甘肽。 G-6-PD缺乏者, 色体的女性没有症状,但是她们所生的男孩 谷胱甘肽尤其是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减少,致使 如果得到这个异常的X染色体,就会发病。 红细胞对氧化作用十分敏感。 食入新鲜蚕豆后,蚕豆中所含的巢菜碱甙物质, 可使血液中的氧化性物质增多,导致红细胞被破 坏,从而发生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溶 血性反应。
分 子 生 物 学 设 计 性 实 验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070f99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3.png)
g6pd缺乏症诊断标准G6PD缺乏症,全称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限于男性。
本文将介绍G6PD缺乏症的诊断标准及相关指引。
一、临床表现G6PD缺乏症在临床上可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其程度多因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各异。
患者会出现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血尿等退行性溶血危象。
二、实验室检查对于临床怀疑G6PD缺乏症的患者,可通过实验室检查来确定诊断。
1. G6PD活性检测:G6PD缺乏症的诊断主要依靠G6PD活性测定。
可采用离心法、比色法或荧光测定法来测定红细胞中G6PD酶活性的水平。
2. 贫血检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并检查红细胞相关指标,如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
3. 溶血指标:检测患者的间接胆红素、血清铁蛋白、尿胆原等指标,以评估溶血程度。
4.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如有不规则形状或红细胞片状出现时,提示溶血性贫血可能与G6PD缺乏症相关。
三、诊断标准目前,关于G6PD缺乏症的诊断,尚无统一的国际标准,各国或地区会根据当地的人群特点和病情表现制定诊断标准。
1. 临床症状与体征:患者出现有贫血、黄疸、脾肿大等症状或体征。
2. G6PD活性:G6PD活性测定显示低于正常范围,但要注意,有些患者在发作期间G6PD活性水平可能正常。
3. 家族史:患者家族中有G6PD缺乏症的病史。
4. 基因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发现G6PD酶编码基因突变,可以进一步确认G6PD缺乏症的诊断。
综上所述,要诊断G6PD缺乏症,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G6PD活性测定、家族史和基因检测等综合判断。
四、鉴别诊断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存在疑惑时,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因。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等。
五、治疗与管理针对G6PD缺乏症患者,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
在发作期间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预防感染等,同时避免接触引起溶血的药物和食物。
G-6-PD_蚕豆病_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
![G-6-PD_蚕豆病_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https://img.taocdn.com/s3/m/71df56be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e.png)
蚕豆病蚕豆病是一种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G6PD)有遗传缺陷者在食用青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皆会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症——蚕豆病,致病机制尚未十分明了。
已知有遗传缺陷的敏感红细胞,因G6PD的缺陷不能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还原性(抗氧化作用),在遇到蚕豆种某种因子后更诱发了红细胞膜被氧化,产生溶血反应。
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
这种病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约占90%以上。
大多食蚕豆后1至2天发病,早期症状有厌食、疲劳、低热、恶心、不定性的腹痛,接着因溶血而发生眼角黄染及全身黄疸,出现酱油色尿和贫血症状。
严重时有尿团、休克、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重度缺氧时还可见双眼固定性偏斜。
此时如不及时抢救可于一至二天内死亡。
所以出现以上症状的病人,应马上送医院诊治。
疾病预防专家说只要不连续或一次进食大量的蚕豆就可以避免得蚕豆病。
但是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者,患有痔疮出血、消化不良、慢性结肠炎、尿毒症等病人要注意,不宜进食蚕豆。
临床表现早期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继之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此后体温升高,倦怠乏力加重,可持续3日左右。
与溶血性贫血出现的同时,出现呕吐、腹泻和腹痛加剧,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约50%患者脾大。
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和急性肾衰竭,若急救不及时常于1~2日内死亡。
日常禁忌1.禁止食用的食品珍珠末,金银花,腊梅花,保婴丹,川莲,牛黄,熊胆切记禁食蚕豆或蚕豆生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2.禁止使用的日用品樟脑,臭丸,冬青油,颜料,曼秀雷敦薄荷膏,无比膏,平安膏,跌打酒有牛黄,蓝汞水,紫药水(龙胆紫),庄生之Cooling bath冲凉液(有金银花成份),白花油,万金油或红花油等(均含有水杨酸),有些杀虫剂的喷雾则肯定可以使血液溶解!3.禁用药物乙酰苯胺,美蓝,硝咪唑,呋喃旦叮,呋喃唑酮,呋喃西林,苯肼,伯氨喹啉,扑疟母星,戊胺喹,磺胺,乙酰磺胺,磺胺吡啶,噻唑酮,甲苯胺蓝, SMZ,TNT等.4.慎用药物链霉素,氯霉素,磺胺异恶唑,SMM,磺胺脒,SML,SMPZ,TMP,秋水仙碱,氯奎,奎宁,异烟肼,乙胺嘧啶,保泰松,丙磺舒,阿斯匹林,醋氨酚(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泰诺林,必理通,散列痛),消炎痛,非那西汀,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洛芬,氨基比林(安乃近,安痛定), 安替比林,苯妥英钠,左旋多巴,安坦,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安他唑林,苯海拉明,VitC(维C银翘片, 水溶性维生素),VitK3,VitK4,百乐君,对氨苯甲酸,吡苄明,各种退热止痛药(何济公,小儿退热散),薄荷(感冒灵颗粒,感冒清热颗粒,保济丸),樟脑,川莲,牛黄(牛黄解毒丸,牛磺酸颗粒,小儿咽扁颗粒,小儿速效感冒灵,小儿清热宁颗粒),腊梅花,熊胆(清开灵),开口茶,七里散,婴儿素,穿琥宁,炎琥宁,氨茶碱.5. 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尿潜血,0~3岁次/半年,≥4岁次/年.6. 一旦患病,最好上医院看病,并向医生说明患有蚕豆病.7. 锻炼好身体,增强免疫力.平时多给BB喝水,多晒温和的阳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有条件的话带他去爱婴坊等地方游泳也不错.8.您要买日常用品有成分介绍的也注意一下其成分,有以上禁忌的就不要用了. 服药禁忌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宜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呋喃类、维生素K3、K4、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砜类等药物及中药珍珠末、腊梅花、川连等。
红细胞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诊治
![红细胞葡萄糖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122287cfccbff121dc36836a.png)
三、临床表现
急性血管内溶血: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 新生儿G6PD 缺乏
1、感染、缺氧、给新生儿哺乳的母亲服用氧化剂药物等均 可诱发有G-6-PD缺乏的新生儿出现溶血; 2、生后48小时内出现黄疽,且进展迅速,4-7天达高峰; 3、肝脾仅轻度肿大或不肿大; 4、贫血可有可无,其轻重程度与黄疸不平行; 5、严重者病情迅速恶化,可出现嗜睡、拒乳、尖叫、抽 搐等核黄疸症状,甚至死亡。
四、实验室检测
(一)实验室检查进展 G6PD缺乏的筛选试验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荧
光斑点试验及变性珠蛋白小体(Heinz) 试验等,有一定 的临床价值。但确诊应行红细胞 G6PD 活性定量测定, 一般通过快速荧光检测或定量分光光度计分析来进行, 常见的 3 种方法其正常值如下: ①WHO推荐的Zinkham 法(12.10 ±2.09) U/ g(37 ℃)。 ②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 ICSH) 推荐的Glock与 M clean 法(8.3 4±1.59) U/ g(37 ℃)。 ③四唑氮蓝(NBT) 试验定量法 13.1 ~30.0 NBT单位。
感染是一种氧化性刺激,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及巨 噬细胞产生活性氧,可释放出蛋白酶而影响红细 胞膜。另外,红细胞表面有C3b 受体,使微生物 及抗体在红细胞表面形成免疫复合物,吸引更多 的中性粒细胞趋向红细胞周围,释放活性氧破坏 红细胞而溶血。
G6PD 缺乏新生儿的溶血机制:
蚕豆病发病机制 蚕豆富含蚕豆苷和伴蚕豆苷,在β-糖苷酶作
陷的半合子。杂合子的女性表现度范围很 广,许多表现为G-因研究进展
G6PD的临床生化化学检测
![G6PD的临床生化化学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635fae32b7360b4c2e3f64d2.png)
(1)G6P+ NADP+
6PGA+NADPH+H+
(2)
6PGA+NADP+
6-PGD
R-5-P+NADPH+H++CO2
血红蛋白测定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 原理: 血液在Hb转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种Hb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 铁Hb再与CN-结合生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Hb。HiCN最大波峰在540nm, 最小吸收峰为504nm。特定标准条件下,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 mmol-1· cm。 因此,根据标本的吸光度,即可测定Hb浓度。 HiCN 试剂: 氰化钾(KCN) 高铁氰化钾 无水磷酸二氢钾 特别提醒:该法是测定血红蛋白的标准方法,但是试剂中含有氰化钾剧毒物, 操作时必须小心。实验后的废液也要小心处理。
G6PD活力计算:
∆G6PD=(G6PD+6PGD )—6PGD (U/L)
G-6-PD , U/g Hb= ∆G6PD/Hb 意义:每克血红蛋白中G6PD的活性 参考值: 健康成年人,红细胞G6PD 活性(己校正 6-PGD) 8.34±1.59 U/g Hb
红细胞活6PGD性为6.8 - 12.0U/g Hb
适用人群: 新生儿及其父母:可以早期筛查新生儿是否缺乏G6PD,了解家庭遗传 方式。 婚检:分析后代可能缺乏G6PD的概率。 溶血性疾病患者:鉴别和分析溶血性病类型和原因,有利于临床采取适 当治疗措施和药物治疗。
2、G6PD的检测方法
2.1 比色法(生化仪) G6PD 活性校正值测定 原理:红细胞G6PD 催化G6P 生成6-磷酸葡萄糖内脂,后者很快氧化成6磷酸萄糖酸(6-PGA) ,同时NADP 被还原成NADPH 。在340 nm 处监视 NADPH 吸光度的升高,计算酶的活性。红细胞中还含有6-磷酸葡萄糖酸脱 氢酶( 6PGD),催化6-PGA 脱羧,生成核酮体糖-5-磷酸,同时使辅酶NADP 还原成NADPH。在本测定系统中,由6-PGA和G6 P 组成的底物系统,测 得的酶活性,减去单独以6-PGA 为底物时测得的酶活性,代表真正G-6-PD 的活性。本法测定包含如下2 个反应式: G6PD
G6PD缺乏症设计性实验
![G6PD缺乏症设计性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1d29a1114791711cc7917c2.png)
初步判断
1天前食用新鲜蚕豆
据家长反映,患者的姐姐也曾发生过类似情 况——遗传性
恶心、呕吐、排尿呈酱油样色,面色 苍白脉搏150次/分,血压 80/60mmHg,血压下降,呼吸40次 /分,呼吸急促,神清,萎靡,面色苍 白,皮肤及巩膜黄染,尿蛋白(++)血的证据
正常参值:红细胞数 4.0~5.5× 10^12 /L ,血 红蛋白 110~160g/L ,而此时红细胞破裂产生全 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方法(PCR)扩增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 酶突变热点基因片段,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技术 身溶血性反应,红细胞大量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对扩增片段进行分析,用PCR直接测序以确定突变的基 因此患者红细胞 为1.98×1012/L,有明显下降;由 因位点。 于红细胞破裂,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增高,超过 结合珠蛋白的量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出现酱油色 的血红蛋白尿,而血红蛋白53g/L,降低 红细胞大量破坏,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产生胆红 素过多,超过了肝细胞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的 能力,造成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明显增高,发 生溶血性黄疸,皮肤及巩膜黄染 ,尿胆红素(-) 。肝 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排泄增多,过多胆红素进 入胆道系统,肠肝循环增多,使得尿中尿胆原和尿 胆素含量增多,故尿胆素原(+)
正常.红细胞数 4.0~5.5×10^12 /L ,血红蛋 白 120~160g/L 患者.红细胞 1.98×10^12 /L,血红蛋白53g/L 正常. 血清总胆红素1.71~17.7μmol/L 结合胆 红素1.7~6.8μmol/L,未结合胆红素 10.26±6.84μmol/L 患者. 溶血清总胆红素85.5μmol/L 结合胆红 素13.7μmol/L,未结合胆红素71.8μmol/L,皮 肤及巩膜黄染 (溶血性黄疸)
G6PD不同检验方法比较
![G6PD不同检验方法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afd1ae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3.png)
G6PD不同检验方法比较陈飞【摘要】目的比较对G6PD缺乏患者不同生化检验方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分光光度法,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方法比较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乏的检测.结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与其他方法在G6PD检测准确性上无差异,但从高效的筛选上更值得推广.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可用于G6PD 缺乏的筛选,并可做为一种常规方法推广到基层医院.【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2(018)004【总页数】1页(P98)【关键词】G6PD缺乏;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20)【作者】陈飞【作者单位】524400,广东省廉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是参与红细胞代谢的一种重要酶,其缺陷可导致红细胞代谢障碍而引起溶血性贫血,大多是遗传性疾病,主要靠临床筛查发现,本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速率法,分光光度法,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等方法比较对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乏筛查效率的比较。
1 基本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我院近2年1036例孕检样本,年龄在21~38岁之间,采用在柠檬酸葡萄糖抗凝剂(ACD)抗凝血中加入适量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4℃冷藏保存。
1.2 使用仪器全自动生化仪(日立7020),分光光度计(上海江仪)。
1.3 方法1.3.1 G6PD活性检测采用广州科方公司提供的G6PD试剂盒,抗凝血离心取红细胞层20ul到含有1ml溶血剂(试剂盒配备)试管里,待红细胞溶解后立即在生化仪上检测(注意:红细胞溶解后到上机检测时间约8分钟,最长必须在25分钟之内)。
G6PD活性表达单位为U/L,小于1300为缺乏,大于3600为增高,介于其二者中间的为正常值,所有操作步骤及参数必须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1.3.2 G6PD/6PGD比值法采用广州米基公司提供的试剂盒,取两管,各加50ul 溶血液,加热20分后加中止液2ml,在650NM分光光度计上检测两管吸光度,S1/S2正常值为比值大于 1.05,缺乏者比值小于0.95,但若比值介于其二者之间即为高度怀疑,所有操作步骤及参数必须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回复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456a875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5.png)
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回复G6PD是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一种酶类物质,能够帮助红血球在身体内正常运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饮食、环境以及遗传等因素。
而G6PD缺乏症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的G6PD酶水平较低,容易导致溶血现象发生。
因此,G6PD实验室检查成为了诊断和监控该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带领读者逐步了解G6PD实验室检查项目。
首先,了解G6PD实验室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十分重要的。
实验室检查通过量化患者体内的G6PD酶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G6PD缺乏症的风险。
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是采用化学法或者酶活性测定法,其中化学法是通过测定体内G6PD相关代谢产物的浓度来间接推测G6PD酶活性;酶活性测定法则是直接测定G6PD酶的酶活性。
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G6PD实验室检查的具体流程。
首先,医生会收集患者的血样,一般为静脉血。
血样采集前,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的相关指导,如是否需要空腹采血等。
血样采集完成后,实验室会进行相应的前处理,这可能包括离心、稀释等步骤。
而后,根据所采用的检测方法,医生会将血样进行相应的处理。
若采用化学法,实验室会提取血样中的相关代谢产物,并通过比色法或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
若采用酶活性测定法,则实验室会直接测定G6PD酶的酶活性。
最后,医生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诊断。
在进行G6PD实验室检查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相关的影响因素。
首先,一些药物和食物成分会对G6PD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实验室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身是否有服用某些药物或食用特殊食物的情况。
其次,实验室的操作过程和设备的质量控制也是影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因此,我们应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确保实验室设施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G6PD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意义。
实验室检查结果通常会被归为正常酶活性、低酶活性以及无酶活性几种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尿
胆红素增加
实验检查结果: 红细胞大量破坏 单核吞噬细胞系 统产生胆红素增加 超过肝摄取、转化和 排泄的能力 未结合胆红素浓度增加 (血浆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含量增高、结合 胆红素浓度改变不大) 当超过 34.2mmol/L时出现显性黄疸 肝对胆红素的摄取、转化和排泄增多 进入胆道系统肠肝循环 尿胆原和尿胆 素增多
1. 根据上述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初步判断患儿是何种疾病? 蚕豆病起病急遽,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 1~2天内发
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时,最长者可相隔9天。如因 吸入花粉而发病者,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潜伏期 的长短与症状的轻重无关。 本病的贫血程度和症 状大多很严重。症状有全身不适、疲倦乏力、畏寒、 发热、头晕、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巩 膜轻度黄染,尿色如浓红茶或甚至如酱油。一般病例 症状持续2~6天。最重者出现面色极度苍白,全身衰 竭,脉搏微弱而速,血压下降,神志迟钝或烦躁不安, 少尿或闭尿等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
2.请设计实验进一步明确诊断 要求:实验名称,实验方法,主要 试剂和仪器,实验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结果如何分析。
G6PD缺乏症的检查方法: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实验(可做为G6PD缺乏的筛选实验) G6PD活性测定 G6PD荧光斑点实验(特异性较好、方法简单) 抗坏血酸-氰化物实验
实验检查结果: 潜血:潜在的出血,也就是由肉眼下或是显微 镜下无法观察到有红血球的存在,但如果用试 纸检验时却有反应,当红血球被破坏时,其内 含的血红素会释放出来,所以,尿液试棒才能 侦测到血红素的反应。 尿液下没有见红细胞可能是因为红细胞本身的 寿命已到,也可能是喝了大量水,尿液稀薄红 血球破裂。
注意事项: 1. 对于贫血患者应将红细胞比容调整在0.35~0.40 (35%~40%) 2. 草酸盐抗凝剂具有还原性,不宜使用。 3. 试剂的比例要准确,否则易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 4. 标本不应有凝块或溶血,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结果分析: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MHb)正常人还原率>75%(比色 法) 蚕豆病患者MHb还原率31%~74%(杂合子遗传者) 还原率<30%(纯合子型) 患者如存在高铁血红蛋白(HbH)、不稳定血红 蛋白、高脂血症、巨球蛋白血症等均可造成假阳 性。NADPH-MHb还原酶缺乏(罕见)也可出现 阳性结果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4.孵育后混匀,取血0.1ml,加PH 7.4 磷酸盐缓冲 液10ml,混匀,2min后在波长635nm处测定吸光 度(设为SA) 5.空白对照,用未加亚硝酸纳葡萄糖的血液,同 样孵育后取0.1ml,加PH 7.4 磷酸盐缓冲液10ml, 2min后测定吸光度为B。然后加入亚硝酸钠葡萄 糖混合溶液1滴,混匀,5min后再测其吸光度为 ST,此为高铁血红蛋白对照
蚕豆病发病机理:
1. 蚕豆病的遗传机理 2. 蚕豆病的诱发机制 蚕豆症是一种性染色体隐性遗传,意思是女 蚕豆病属先天性酶代谢缺陷遗传病,与体内红 性的一对 X性染色体都带有疾病基因才会发 细胞缺乏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6-PD) 病,男性只有一个 X 性染色体,所以只要这 有关。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红细胞有一种具抗氧 个X染色体异常就会发病。只有一个异常X染 化作用的物质——谷胱甘肽。 G-6-PD缺乏者, 色体的女性没有症状,但是她们所生的男孩 谷胱甘肽尤其是还原型谷胱甘肽明显减少,致使 如果得到这个异常的X染色体,就会发病。 红细胞对氧化作用十分敏感。 食入新鲜蚕豆后,蚕豆中所含的巢菜碱甙物质, 可使血液中的氧化性物质增多,导致红细胞被破 坏,从而发生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溶 血性反应。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操作: 1.在试管中加入葡萄糖20mg,109mmol/L枸橼酸钠溶 液0.2ml,静脉血1.8ml,混匀。
2.离心15min,取出,调整血细胞与血浆的比例为 1: 1 后混匀。
3.取上述抗凝血1ml,加亚硝酸钠葡萄糖混合溶液和亚 甲蓝溶液各0.05ml,颠倒混合15次,使与氧气充分接 触,加塞后放37℃水浴或孵箱中3h。
分 子 生 物 学 设 计 性 实 验
——G6PD 缺 乏 高 铁 血 红 蛋 白 法 检 查 主讲:
组员:
案例:
患儿,男性,3岁,因面色苍白伴血尿1天入院。1天 前食用新鲜蚕豆后,今日出现恶心、呕吐、排尿呈酱油 样色,面色苍白。据家长反映,患者的姐姐也曾发生过 类似情况。 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50次/分,呼吸40次/分, 血压80/60mmHg,呼吸急促,神清,萎靡,面色苍白, 皮肤及巩膜黄染,体型较同龄人瘦小。心、肺未及异常, 肝、脾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未及异 常。实验室检查:红细胞 1.98×1012/L,血红蛋白 53g/L,血清总胆红素85.5µmol/L,结合胆红素 13.7µmol/L,未结合胆红素71.8µmol/L,尿蛋白(++), 潜血(+),尿胆红素(-),尿胆素原(+), 尿液镜下 未见红细胞。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实验试剂:
1. 0.18 mol/L亚硝酸钠和0.28mol/L葡萄糖混溶液 亚硝酸钠1.25g、葡萄糖 5.0g、蒸馏水溶解,并加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放4℃冰箱,可保存一 个月 2. 0.4mmol/L亚甲蓝溶液 亚甲蓝(含3个结晶水)0.15g,蒸馏水加至 100ml。先将亚甲蓝放入乳钵中,加蒸馏水少量研磨,待溶解后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在再加蒸馏水至100ml,混匀过滤,此液可贮存3个月。 3. 0.02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4)磷酸氢二钠229.5mg、磷酸二氢钾 52.2mg,加蒸馏水至100ml。或用0.0667mmol/L PH 7.4磷酸盐缓冲液稀释 3倍。 4. 109mmol/L枸橼酸钠溶液(32g/L)
3. 从生化代谢解释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实验检查 结果。 实验检查结果: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原因:G6PD缺陷 不能通过磷酸戊糖途径 提供足够的NADPH以维持还原型谷胱甘肽 红细胞脆性增加,易于破裂 红细胞在遇到 蚕豆中的某些强氧化剂时,细胞膜破坏 红细胞减少
实验检查结果: 形成原尿后, 超过肾小管和 集合管的重吸 收作用 尿蛋白量 增加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计算: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 = [1 – (SA-B)/(ST-B)]×100%
式中:SA-B、ST-B分别为还原后和还原前高铁 血红蛋白的吸光度; SA-B/ST-B为还原后剩 余高铁血红蛋白的比值。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 红细胞大量破坏 血压降低 心率、脉搏加 快 胃肠血流量 不足
溶血性贫血
白细胞、巨噬细 胞、血小板增多
血红蛋白量减 少
胃肠道平滑 肌痉挛收缩
炎症反应 体温升高
O2供应不足
呼吸急促、微弱
恶心、呕吐
4. 要想探讨该病发生的分子基础,可以用哪些 技术检测什么目的基因?
可使用技术:
扩增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 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
PCR/SSCP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 PCR/SSCP分析法 DNA序列分析 探针技术
G6PD 基因定位于 X 染色体长臂 2 区 8 带ⅶ因子及 18Kb,中国人 红-绿色盲基因 之间(Xq28),长 18Kb,中国人 G6PD 基因 绿色盲基因之间(Xq28) Xq28 目 前依法显得突变种类很多,但能引起题目 中所诉临床症状 G1376T和 G6PD 的突 变点可能是 G1376T和 G1388A 点突变 G6PD 基因含 ( 13 个外显子和 12 个内 含子,编码 515 个氨基酸。G6PD 个氨基 酸。G6PD cDNA1388、 cDNA1388、 cDNA1376 同属第 12 外显子,相距仅 12 个核 突变结果使 459 和 463 位的精氨酸 分别被亮氨酸和组 苷酸, 氨酸替代)
5. 患者瘦小与该病症是否有关,为什么? 无关,因为蚕豆病不属于慢性消 耗性疾病
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
G6PD比值法 …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实验名称: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实验 ——G6PD缺乏症检查
实验原理:
在有足量的还原辅酶Ⅱ(NADPH)存在下,反应 液中的高铁血红蛋白能被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即细胞 色素b5(黄素酶)还原成亚铁血红蛋白。在体外,这 一还原过程还需要递氢体亚甲蓝的参与。但红细胞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含量正常时,由磷酸 戊糖代谢途径生成NADPH的数量足以完成上述还原 反应。当红细胞内G6PD含量不足或缺乏时,高铁血 红蛋白还原速度减慢,甚至不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 呈褐色,在波长635nm处有吸收峰,可用分光光度计 加以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