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流力学 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第4章 渗流力学基础

第4章 渗流力学基础

渗透系数K——是综合反映多孔介质特性(孔隙度n及其结构特性ε)、
渗流流体性质(重度γ和粘滞性μ)的参数
渗透率k——反映多孔介质特性的参数,表示允许流体通过的潜在能力
K与k的关系式:
K


k

4、达西定律的推广
k

d
2 e

f
(n, )
k d 2 n / 32
de 岩石颗粒有效直径 d 圆管直径(毛细管) K m / s, k m2
f p 0
ds
dt
质量力f仅考虑重力g与渗流阻力 R →f = g + R,g ={0,0,-g}
∵水头与压强关系 H z p / p H z
∴对均质等温(不)可压缩流体有:p H z H g

(gv

v gcV )
g 0
g
t g t

(n)
t

n
t


n t
(n
p

n ) p p t

Ss
H t
Ss g((1 n) n) — 释水(贮水)率
二、非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
( n) div(V ) 0 ( n) divV V 0 ( n) divV 0
1、若是均质各向同性介质
(h H ) (h H ) H
x x y y K K t
2、若是1+隔水底板水平(h=H-B)
1 2H 2 2H 2 H
( 2
x 2

y 2
) KK
t
3、若是2+无补给(ε= 0)、稳定流( H 0) t

渗流力学课1-文档资料

渗流力学课1-文档资料

m U 与重力有关的物理指标是容重,因受重力的作用,液体具有重量;则, 单位体积(U)液体所具有的重量(G)称为容重,量纲为(N/m3)

式中 g 为重力加速度。

G mg g U U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1. 渗流基本概念
1.2 流体性质

粘滞性
粘滞性是指液体内部抵抗各液层之间作相对运动的内摩擦性质,它决定了
液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或势能的损失。 按牛顿的内摩擦定律,液体的内摩擦力τ与液层间流速的变化率 dV/dy 成正比关系,即:
dV dy
式中μ为液体的粘滞系数,是度量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物理指标。μ值愈大, 粘滞性就愈大,μ值与液体的种类、温度、压强有关。其量纲为:牛 顿·秒/米2(N·s/m2),帕秒(Pa·s),或千克/米·秒(kg/m·s) 液体的粘滞性还可用运动粘滞系数表示,因其含有运动学要素,其表达式 为: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1.渗流基本概念

1.1多孔介质性质 1.2 流体性质 1.3 流体动力学基础 1.4 渗流要素 1.5 渗流基本定律 1.6 多孔介质的渗透结构特征 1.7 渗流场特征
渗流力学与计算分析
1. 渗流基本概念
1.1 多孔介质性质

多孔介质概念

多孔介质是指具有以下特征的物体:
β的倒数,称为体积弹性系数:E=1 / β 液体的 E 愈大愈不易压缩。E 的量纲为:牛顿/米2(N/m2)。 水的E 值一般为2.1×109N/m2,当压强增加一个标准大气压
(10.3×104N/m2)时,水的体积大约只减小十万分之五:
4 dU 1 10 . 13 10 5 dp dp 5 10 可见,水是不易压缩的液体 9 U E 2 . 1 10

《渗流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衡帅

《渗流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衡帅

《渗流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20092080总学时及其分配:48;理论课48学时。

学分数:3适用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煤及煤层气工程方向)任课学院、系部:能源学院一、课程简介“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讲述的内容是“渗流力学”中的一个分支-地下渗流部分。

专门研究地下水、气及其混合物在地层中的流动规律。

本课程是油气田勘探与开采的理论基础,是采矿工程专业煤层气开采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同时也是地质勘查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把它作为认识煤层气藏、改造煤层气储层藏的工具,作为煤层气储层开发设计、动态分析、煤层气井开采、增产工艺、反求地层参数、提高采收率等的理论基础。

因此,它是采矿工程煤层气方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之一,是进一步学好《采气工程》、《煤层气试井理论与技术》的关键课之一,该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基本规律及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是采矿工程专业煤层气方向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目的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水在地下流动规律,以及研究流体渗流规律的基本方法。

明确这些理论是油气田开发、煤层气开发、瓦斯抽采,提高油气采收率、瓦斯抽采效等的理论基础,为学好专业课和解决有关地下油、气、水的渗流问题打好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渗流力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解决渗流问题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1. 绪论(3学时)知识要点:渗流力学的基本任务、研究方法、相关研究方向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及一些与本学科相关的基本概念。

目标要求:了解渗流力学在石油天然气开发、瓦斯抽采、地下水流动中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学好渗流力学。

2. 第一章渗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8学时)知识要点:知道油气藏及其简化,多孔介质及连续介质,渗流过程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非线性渗流规律,低速下的渗流规律,两相渗流规律等基本概念。

渗流力学 第一章 渗流基本概念和定律

渗流力学 第一章 渗流基本概念和定律
2)有效渗透率Ko、Kw、Kg:岩石中同时有两种或以上的流 体流动,则岩石对其中一相的通过能力。是饱和度的函数。
3)相对渗透率Krw、Kro:多相同时流动时,相渗透率与绝对 渗透率的比值。
3、大的比面
多孔介质比面很大,使得流体流动时粘滞阻力很大。
多孔介质的分类:
1)单纯介质:由孔隙或纯裂缝组成,渗流形式简单。
1、孔隙性
储层岩石具有孔隙性,并被流体所充满,孔隙性大小用孔隙
度表示:
a
Vt V
Φa—绝对孔隙度;Φ—有效孔隙度;
V0 V
V—岩石视体积;Vt—岩石总孔隙体积; V0—岩石有效孔隙体积。
2、渗透性
多孔介质让流体通过的性质,叫渗透性。渗透性的大小用渗透 率表示。
1)绝对渗透率K:岩石孔隙中液体为一相时,岩石允许流体 通过的能力。绝对渗透率只与岩石本身性质有关。
二、渗流的分类
1)地下渗流:存在于地层中,如油气水在地层中的流动; 2)工程渗流:化工、冶金、环保中的渗流问题; 3)生物渗流:动物和植物中的渗流问题。
三、渗流力学的发展(地下渗流)
1、古典渗流力学: 1920年以前 动因:开发利用地下水; 代表:法国水利工程师达西(Darcy); 定律:达西定律(Darcy’s Law,1856)。
F—内摩擦力(粘滞力),N; μ—粘滞系数(又称绝对粘度),Pa·s。
• 粘度单位通常用mPa·s表示: 1Pa·s=103mPa·s
• 粘度单位以g/(cm·S)表示时称为“泊”: 1泊=100厘泊(cP)
• cP与mPa·s的换算关系为: 1mPa·s=lcP
• 在渗流中,粘滞力为阻力,且动力消耗主要用于渗流 时克服流体粘滞阻力。
1.2 渗流中的力学分析及驱动类型

渗流力学 学习指南

渗流力学  学习指南

《渗流力学》课程学习指南第一章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一、学习内容简介油气储集层;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线性渗流和非线性渗流。

二、学习目标全面掌握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油气储集层的理论及实际结构,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非达西渗流的两种形式;2.掌握孔隙结构的概念和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的基本几何形式,渗流速度和压力的概念,掌握达西定律的应用及其范围。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的概念,折算压力在计算中的应用,达西定律和单位制,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难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关系,换算折算压力,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五、学习方法推荐结合油层物理,大学物理和课堂例题学习。

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一、学习内容简介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解;井的不完善性;稳定试井。

二、学习目标能够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能根据基本微分方程推导流量与产量公式;了解井的不完善性和稳定试井的知识。

三、学习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力学研究问题方法,井的不完善性的分类,稳定试井可解决的问题;2.掌握渗流力学模型要素及建立过程,平面单向流模型,平面平面单向流、径向流压力分布公式的推导,流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稳定试井的概念。

四、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单向流、径向流模型压力分布和流量公式,流场图的含义,面积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表皮系数、采油指数、指示曲线的概念。

难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特点,流量公式的推导,表皮系数的意义。

(四)学习方法推荐联系高等数学的知识与结合例题学习。

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一、学习内容简介多井干扰现象的物理过程;势的叠加原则;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等值渗流阻力法;复变函数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

《渗流力学》讲稿

《渗流力学》讲稿
段,综合应用地震、录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在三维空间内描述油藏 形态、储层分布、岩性和物性变化,以及储集体中油气分布的系统工程。
油藏评价的目的:1。构建油藏静、动态地质模型; 2.制定油藏最优开发模式; 3.获取油藏最佳开发效果。
油藏评价的任务:1。落实油藏的构造形态、断裂系统、沉积相等因素,以及这些因 素对油田开发的影响; 2。弄清储层分布规律、储层矿物成分、储层性质、孔隙结构和原 始含有饱和度等属性; 3。掌握油藏流体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而是随着开发的进程及开发措施的实施与调整,会发生变化。《油藏工程》P83)
第三节 渗流的基本规律和渗流方式 一、Darcy 定律
1956 年法国水利工程师 Darcy 为解决给水问题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这是 Darcy 对渗 流力学所作的巨大贡献。
Q
K
A p L
1.ΔP:折算压力差 2.1µm2=1D=1000mD 3.实质:动力与阻力之比。 4.地层水平,则实测压力差就等于折算压力差;对于倾斜底层,则应把实测压力换 算成折算压力。
驱动方式只是反映油藏中的主要动力,但不是说某一种驱动方式存在唯一的一种动力,
而是其他的动力相对来说不起主要作用。
驱动方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一个实际开发的油藏来说,在同一驱动方式下,往往有两种或三种驱油能量同时
起作用,而其中某一种驱油能量占据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驱动方式就是依据这种起
主导作用的驱油能量来确定的。同一个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驱动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不仅是粘滞阻力的增加,而且还有其他阻力的存在。 一、毛管力
Pc
2
cos rc
1. 900 ,毛管力为动力; 900 ,毛管力为阻力。

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渗流力学原理及其应用方法,深入探讨油气层渗流特性、规律以及开发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1.掌握油气层渗流力学基本知识和理论模型。

2.了解油气层产能评价方法,掌握预测油气田产能的技术方法。

3.培养运用现代数值模拟工具分析油气层渗流特性的能力。

4.掌握油气田开发的技术方法和决策过程,提高协同工作能力。

课程内容第一章油气层渗流力学基础1.1 渗流力学基本概念 - 渗透率、压力梯度、渗透压等基本概念 - 渗透率的测定方法、与地质条件的关系1.2 渗流力学方程组 - 矩阵压力方程组及其解法 - 油气层砂体力学性质的传递模型 - 渗流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解法1.3 渗流特性模拟 - 有限元法与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 - 油气层的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方法 - 渗流特性模拟软件及其应用第二章油气田产能预测方法2.1 油气层动态特性分析 - 油气层动态特性与产能的关系 -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2.2 产能评价方法 - 储量/产能的估算方法及其特点 - 产能预测模型的构建与优化2.3 产能监测技术 - 产量及产量分布的监测技术 - 现场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第三章油气田开发工艺3.1 油气田集输工艺 - 收集地面原油/天然气的方法及其特点 - 压缩、输送、储运等技术的应用3.2 油气地面设备 - 变压器、变频器等设备的应用 - 液化/气化设备的原理及其应用3.3 油田注水工艺 - 注水技术的原理及其适用条件 - 常见的注水方法及其特点课程要求1.认真学习课堂内容,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每周提交一篇思考作业,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2.考核方式:课堂出勤、作业、课程设计、期末考试。

3.合格标准:作业满分率不低于80%,课程设计优秀率不低于60%,期末考试成绩不低于60分。

参考文献1.杨洋,张三. 油气层渗流力学及应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2.2.孙春田,张四. 油气田开发工艺及设备[M].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14.3.刘建华,李五. 油气田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M]. 石油工业出版社,2018.。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案(王怒涛)要点

《油气层渗流力学》教案(王怒涛)要点

西南石油大学教案课程名称油气层渗流力学任课教师王怒涛院(系) 石油工程学院教研室石油工程教研室2010年11月18日课程表《油气层渗流力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英文名称:The oil and Gas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2、课程类别:专业课程基础3、课程学时:总学时46,实验学时2。

4、学分:35、先修课程:大学数学、数学物理方程、油气田开发地质、油层物理6、适用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7、大纲执笔:石油工程教研室(李晓平)8、大纲审批:石油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9、制定(修订)时间:2005.11二、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油气层渗流力学》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地质勘探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要把它作为认识油气藏、改造油气藏的工具,作为油气田开发设计、动态分析、油气井开采、增产工艺、反求地层参数、提高采收率等的理论基础。

因此,它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学好石油工程其它专业课如《油藏工程》、《油藏数值模拟》、《采油工程》、《试井分析》的关键课程之一,该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油气在储层中的渗流基本规律以及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基本方法。

其任务是,掌握油气渗流的基本概念,认识油气储层的渗流规律,学会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方法,为学好其它专业课程打好理论基础。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该课程在学习之前,要先学习有关石油地质、油层物理以及工程数学和微分方程等方面的知识理论。

学习该课程后,要求掌握油气层渗流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会研究油气在储层中渗流的方法。

重点是单相流体的流动,掌握单相稳定渗流时,各种情况下的水动力学场,井间干扰及叠加原理,单相不稳定渗流的压力传播规律、动态特征等,掌握气体渗流理论的特点及研究方法,掌握双重介质渗流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在多相流部分,重点掌握油水两相流、非活塞式水驱油的理论和方法。

了解复杂介质的渗流特点及研究方法。

渗流力学

渗流力学

绪论:1.渗流力学:就是研究渗滤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渗流力学研究涉及三个主要方面:工程渗流、生物渗流、地下渗流2.渗流:流体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称为渗流或渗滤3.多孔介质:由骨架和相互连通的孔隙、裂缝、溶洞或各类毛细管体系组成的材料 第一章:1.油气藏:油气的储集的场所和流动空间油气藏作用:限制流体的流动范围、影响流体的渗流心态、决定流体的边界形状 按圈闭条件分为:①构造油气藏(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刺穿接触油气藏); ②地层油气藏(潜山油气藏、生物礁油气藏、不整合覆盖油气藏、地层超覆油气藏);③岩性油气藏(透镜状岩性油气藏、尖灭性岩性油气藏)根据流体在其中流动的空间特点分为:①层状油藏;②块状油藏2.多孔介质的特点:具有孔隙性、渗透性、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复杂等基本特点 绝对渗透率: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岩石对于某一相流体的通过能力 相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按结构分类(结构复杂性):1.粒间孔隙结构;2.纯裂缝结构;3.裂缝-孔隙结构;4.溶洞-孔隙结构;5.溶洞-裂缝-孔隙结构 3.连续流体:把流体中的质点看成是在一个很小的体积中包含着很多分子的集合体,质点中流体的性质与周围质点中的流体性质成连续函数关系 连续介质:是在质点的典型体积上表现出来的平均性质连续介质场:连续流体在连续介质中的流动,在研究其流动规律时,其物性是连续变化的,即其数学方程是连续的,在这种连续系统中流动的场4.渗流过程中的力:重力、惯性力、粘滞力、弹性力、毛管力5.油藏中的压力:原始地层压力、供给压力、井底压力、折算压力(计算P19)6.油藏的驱动类型:重力水压驱动、弹性驱动、气压驱动、溶解气驱、重力驱动7.※达西定律8.渗流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积之比9.真实速度:渗流量与渗流截面的空隙面积之比10.渗流的基本方式:单相流、平面径向流、球面向心流11.非线性渗流指数形式:v=C (dp/dL)^n 式中C 为取决于岩层和流体性质的系数; n 为渗流指数 , n є(0.5~1), n=1时,渗流服从达西直线定律 12.启动压力梯度(吸附膜和水化膜的影响):在压力梯度较小时,流体不产生流动,渗流速度为零,当压力梯度大于某一值后,流体才发生流动,这一压力梯度值称为启动压力梯度 13.两相流体时,渗流阻力明显增加,且两相各自渗透率之和不等于单相渗流时的绝对渗透率。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1. 引言渗流力学作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学科,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学、土力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

渗流力学研究物质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规律和所需的参数,为工程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课程设计。

2. 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渗流力学是以多孔介质为研究对象的流体力学学科。

多孔介质是由连续的实物颗粒构成的,其中每个颗粒之间都有空隙,空隙中充满了流体。

多孔介质的孔隙空间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性,孔隙大小、形状、结构和连接方式都不同,因此多孔介质流动规律也十分复杂。

在渗流力学中,常用的流动参数包括渗透率、渗流速度、孔隙度、干饱和度、压力等。

渗流力学基本理论包括:1.四个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物质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

2.级数展开法:多孔介质流动可以通过对孔隙度的级数展开来近似处理。

3.梯度原理:渗流力学中的水流动指向压力方向的负梯度。

3.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渗流力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对本科生来说,学习内容非常丰富。

下面将介绍一些基本的课程设计。

3.1. 实验设计渗流力学实验是学生进行实践探究和实验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些实验方案包括:1.流体渗透系数的测量:通过测量流体滞留和通过多孔性介质的时间来计算渗透系数。

2.导热系数测量:通过流体在多孔性介质中传热的速率来计算导热系数。

3.渗透压测量:使用斯特林针对气体和十分之一斯特林针对液体,在多孔性介质上进行渗透测量。

3.2. 论文写作论文是对渗流力学知识的理论总结以及应用、开发和探索的体现,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学术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选择任何与渗流力学相关的主题,如:1.孔隙介质中土壤颗粒运动特性研究2.浅层水资源开发与利用3.地下水流动规律模拟及案例应用3.3.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综合应用和实践的结果,旨在把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综合地体现出来。

常见的课程设计包括地下水资源开发、多孔介质物理模拟、地下水模拟程序设计等。

渗流力学(教案)

渗流力学(教案)

油气层渗流力学的研究对象
• 研究流体在油气层中的渗流形态及渗流 规律
物理化学反 应(如酸化)
表面现象
渗流力学
岩石力学
微生物学
油气层渗流力学的发展概况
• 1956年---达西定律 • 1923年--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理论 • 1937 年 Musket---采油物理原
– 研究了流体弹性及岩石弹性对渗流的影响,发展了压力恢复 曲线确定地层参数的方法
• 从流体力学中的贝努力方程出发推导
(略动能项)
v
k
p
u L
V
k
dp
u dL
• 运用力学方法推导达西定律
油气层渗流力学中单位制
物理量
英制
国际单位制 4
渗透率 k
毫达西
微米平方
长度 L
英尺
米m
面积 A
平方英尺
平方米 m^2
渗流速度
Ft/h ft/s
M/h m/s

流量(油) 桶/天 Stb/d 方/天
流固耦合渗流的发展
• 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理论
地应力的变化
油层压力的变化
油层孔隙体 积的变化
油层物性 参数的变化
流体渗流 规律的变化
三、油气层渗流的研究方法
• 地质模型建立 • 力学模型建立 • 数学模型建立 • 求解数学模型并分析结果
2 油气层渗流的地质基础
• 2.1 实际油气层状况
g o
w
g w
• 物理化学渗流的研究 • 裂缝、双重介质、三重介质中的渗流规
律研究 • 地层非均质性对渗流影响的研究
随机渗流力学的发展
• 概率渗流力学
– 连续介质场---非连续介质场 – 方法

渗流力学课程大纲

渗流力学课程大纲

开课编号:323004Z渗流力学Mechanics of Fluid Flow in Porous Media课程编号:323004Z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40/2预修课程: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弹性力学有限单元法教学目的和要求:系统掌握渗流的基本知识,掌握渗流分析理论,了解渗流数值方法,学会利用渗流计算有限元软件,分析渗流问题。

内容提要:第一章:张量的基本知识(1)张量的指标符号表示法第二章:渗流的基本概念与定律(1)多孔介质、连续介质假设、连续流体、连续介质场等基本概念;(2)流体的实际平均速度与渗流速度(3)达西定律(定律及其适用范围、定律在多相多维渗流中的推广)与非线性运动方程(低速非线性、高速非线性、低渗介质非线性、非牛顿流体渗流)(4)岩土材料的基本物理特性(5)岩土材料的非饱和渗流特性第三章:渗透变形与渗流破坏(1)渗透变形的类型(2)渗透变形的判别方法(3)渗透变形的防护第四章:流体的偏微分方程与定解条件(1)单相渗流连续性方程(2)两相不溶混渗流连续性方程(3)流体与骨架的状态方程(4)单相流体的偏微分方程(5)定解条件(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第五章:渗流的理论计算方法(1)Dupuit假定及其应用(2)井的渗流计算方法第六章:渗流的数值方法(1)有限差分法介绍(2)有限单元方法介绍(3)渗流的边界条件及其处理方法(4)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第七章:渗流与岩土体变形的相互作用(1)岩土体的应力变形及其有限元方法(2)渗流与岩土体变形的耦合相互作用(3)岩土体的水力劈裂第八章:渗流计算软件与工程分析(1)利科渗流分析软件介绍(2)利科软件的应用实例第九章:岩土介质中溶质的输运教材:无主要参考书:1 毛昶熙,渗流计算分析与控制,中国水利出版社;2 孔祥言,高等渗流力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3 刘杰,土的渗透稳定与渗流控制,水利电力出版社撰写人:吴梦喜(中国科学院力学所)撰写日期:2010年7月。

渗流力学第一章

渗流力学第一章

∆P = Pr − P r = γ [(z1 + 1 2 r
P P 1 ) − (z2 + 2 ) ρg ρg
∆P Q∝ A r L
∆P Q = βA r L
β∝
K
µ
β=
K
∆P Q= A r µ L K
µ
达西定律 达西线性渗流定律
实验装置水平放置 岩层水平
∆P Q= A µ L K
达西公式
2.达西定律的讨论 (1)渗流速度与真实速度
简化
简化
假想结构模型
理想结构模型
粒间孔隙结构
简化
纯裂缝结构模型
纯裂缝结构
裂缝孔隙结构模型
裂缝孔隙结构
溶洞孔隙结构模型
溶洞孔隙结构
§1.1 油气储集层及其简化
2.油气层的参数模型 油气藏中岩石和流体的物性参数是随机变化的难以用连 续函数来描述其分布。 如地层的渗透率具有均质和非均质性、 向同各性和各向 异性。 均质 非均质
A>3B B A<3B A 平面等厚模型 (x,y) 圆形薄板 条带状薄板
厚度模型 (x,y,z) 半球状模型
§1.1 油气储集层及其简化
三、油气层的孔隙结构模型和参数模型
1.油气层的孔隙结构模型 非层理结构 三 种 介 质 六 种 结 构 双重介质 溶洞孔隙结构 三重介质 三重混合结构 粒间孔隙结构 单纯介质 纯裂缝结构 裂缝孔隙结构 微层理结构
油气层渗流力学中常用的单位制有:国际标准单位制 (SI制)和达西混合单位制。如表所示。 达西单位的物理意义:当液体粘度为1厘泊,压降为1大 气压下,流体流过截面积为1平方厘米,长度为1厘米的岩样, 其流量为1立方厘米每秒,那么,这个岩样的渗透率就定为1 达西。

渗流力学-第一章

渗流力学-第一章
H
式中,系数b称为压力系
数。常规油气藏b的取值为
0.7~1.2。当b<0.7时称为异 常低压油藏;当b>1.2时,称 为异常高压油藏。
0
p=a+bH
p
油藏埋深H 和实测压力p 曲线
11
第一章
各种压力的概念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2. 目前地层压力p : 油藏开发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层
压力称为“目前地层压力”。
3.纯溶洞结构
4.裂缝一孔隙结构 5.溶洞一孔隙结构 6.裂缝一溶洞结构 7.溶洞一裂缝一孔隙结构
3
第一章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一、1内部空间结构及其简化(岩石、流体)
1.粒间孔隙结构
2.纯裂缝结构
3.纯溶洞结构 多存在于碳酸盐岩中。严格地讲,在溶洞中的流动已不属于 渗流范畴,其流动规律应遵循奈维一斯托克斯方程。
的总能量,而p仅表示该点处压能的大小。
一般习惯上是把原始油水分界面选为计算折算压力时 的基准面。
14
第一章
各种压力的概念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4. 供给压力pe :油藏中存在液源供给区时,在供给边缘 上的压力称为“供给压力”。
边缘供 给压力pe
15
第一章
各种压力的概念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5. 井底压力pw :油井生产时井底测得的压力称为井底压力, 习惯上也称作为该井的流压。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岩石和流体
2. 弹性能
气顶气
溶解气
气顶气 溶解气
20
第一章
驱动能量
渗流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
原油
油藏具有明显的倾 角时这种驱动方式 才起作用
3. 重力

渗流力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第三版课程设计1. 引言渗流力学是土木工程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主要涉及含水土的流动规律、分布规律以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渗流力学》第三版是土木工程领域经典著作之一,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综合应用,深入了解渗流力学的底层原理和工程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课程设计内容2.1 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单相水流渗透性实验2.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测和理论计算,研究不同渗透压力下单相水在岩石样本中的渗透透量与时间的变化规律,深入了解渗透性测试的原理及其在地下水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步骤:–样品准备:选取砂岩样本,表面光洁且无损伤,保证实验精度。

–实验装置搭建:将砂岩样品放入渗透仪中,调整渗透仪压力和水头高度,加入适量的水,保证水头与样品接触,并通过样品双侧的流量计测量渗透流量。

–实验数据处理:记录不同时间下渗透流量和水位高度等相关数据,并计算不同渗透压力下的渗透率。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变化趋势,研究岩石渗透性与渗透压力、渗透流量、渗透率的关系。

2.2 报告撰写内容1.报告目的:根据实验结果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撰写一份关于“渗透性测试在地下水工程中的应用”的报告,让学生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渗透性测试的实际应用。

2.报告内容:–介绍渗透性测试原理及其在地下水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渗透性测试数据和渗透率计算方法;–比较不同地质结构点的渗透性差异;–探讨渗透网状水力特征;–分析渗透性测试在地下水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3. 实验操作与流程安排本课程设计由教师根据 2.1 实验内容安排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教室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然后根据 2.2 报告撰写内容,完成一份实验报告。

3.1 实验操作时间3小时3.2 实验操作流程1.学生组队,每组1-2人。

2.学生根据实验流程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每组实验数据并交给教师负责保存。

高等渗流力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高等渗流力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高等渗流力学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渗流力学是研究流体在多孔媒介中运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地质工程、水文学、油田开发等领域。

高等渗流力学是渗流力学的深入发展,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加深学生对高等渗流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运用高等渗流力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计算模拟能力和实验能力;4.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水文地质基础知识–地下水形成与分布–多孔介质的特征及分类–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2.渗流方程与数学模型–渗透流方程基本形式–一维稳定渗流问题–二维不稳定渗流问题3.渗流边值问题的求解–标准边值问题–非线性边值问题–满足边界条件的最优解4.渗流计算方法与技术–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5.实验与应用–地下水位测量–渗透系数测量–地下水模拟实验–渗流计算模拟软件的使用以上是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掌握能力进行调整和补充。

四、教学方法在本课程中,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PPT、讲义等形式,对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进行讲解、解释,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

2.计算模拟: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对渗流问题进行模拟和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4.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分组进行渗流问题的实际应用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五、考核评价本课程设计的考核评价将采用多种方式,包括:1.个人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内容完成相关作业,包括计算题、学习笔记等。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结果进行报告,并撰写实验报告。

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评分将根据学生发言的质量和参与度进行。

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课程设计

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课程设计概述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是地下水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涉及渗流理论、地下水动力学、岩土力学、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知识。

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课程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渗流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渗流现象的物理机制,培养其研究地下水运动和污染扩散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先介绍渗流力学和渗流物理基础知识,再讲解渗流现象和相关应用,最后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基础本部分主要介绍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基础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1.渗流方程和其解法2.渗透系数和孔隙度的定义及计算方法3.应力-应变关系及渗流现象的机理4.渗流实验方法和分析学生将通过理论课程、案例分析和实验室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深入了解这些基础知识点。

在本部分结束时,将进行一次课堂测试,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二部分:渗流现象和相关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渗流现象和相关应用,包括以下内容:1.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方法2.地下水污染的传输和控制3.岩土渗透性的测试和分析方法4.渗流现象在水文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将深入了解渗流现象及其应用。

在本部分结束时,将进行一次小组讨论,以检验学生对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

第三部分:实践项目本部分主要设计了一个实践项目,旨在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培养其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项目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选题:学生将自主选择一个与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相关的课题,并进行研究。

2.立项:学生将制定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提交立项申请。

3.实施:学生将进行实验、模拟等实践活动,收集并分析数据。

4.总结:学生将撰写实践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

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在实践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渗流力学与渗流物理,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应用技能。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2)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 (2)

渗流力学课程设计1. 引言渗流力学是土木工程中重要的分支,是研究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等不规则分布的运动和扩散规律的学科。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渗流力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渗流力学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技术,本课程设计旨在探讨渗流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2. 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 掌握渗流力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 学习渗流力学应用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熟悉渗流力学计算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内容安排3.1 前期准备本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包括以下方面: - 复习流体力学、土力学和数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 - 学习使用渗流力学计算软件,如FLAC、SEEP/W、VISAT等。

3.2 渗流力学基础知识3.2.1 渗流力学基本理论•渗流力学概念和范围;•渗流理论基本方程;•渗透系数和渗透率的概念。

3.2.2 地下水流动•地下水概述;•地下水流动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地下水流动解析解方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3.3 渗流力学应用技术3.3.1 基于FLAC的渗透力学仿真•FLAC软件介绍;•渗透力学仿真的基本原理;•基于FLAC进行渗透力学仿真分析的实例。

3.3.2 基于SEEP/W的渗透分析与设计•SEEP/W软件介绍;•渗透分析的基本原理;•基于SEEP/W进行渗透分析与设计的实例。

3.4 渗流力学计算工具和软件•FLUENT软件介绍;•FLAC软件介绍;•SEEP/W软件介绍。

4. 学习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讲课、报告、案例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加强实践训练。

5. 实践环节本课程设计的实践环节包括以下内容: - 使用FLAC进行渗透力学仿真分析;- 使用SEEP/W进行渗透分析与设计; - 使用FLUENT进行地下水流动仿真分析。

6. 考核方式本课程设计的考核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 课堂参与度:占总成绩的10%; - 课堂报告:占总成绩的30%; - 实践成果:占总成绩的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流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41002课程名称:渗流力学英文名称:Fluid Flow Through Porous Media课程类型: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总学时:56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8学分: 4适用对象:石油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先修课程:油层物理一、编写说明(一)制定大纲的依据根据《渗流力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要求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简介“渗流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流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讲述的内容是“渗流力学”中的一个分支——地下渗流部分。

专门研究地下油气水及其混合物在地层中的流动规律。

(三)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油气田开发与开采的理论基础,是石油工程专业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选修课。

明确渗流理论是油气田开发,提高油田采收率等理论的基础,为学好专业课和解决有关地下油、气、水的渗流问题打好基础。

(四)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和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水在地下流动规律,以及研究流体渗流规律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掌握渗流力学基础概念、基本理论及解决渗流问题的基本技能。

(1)使学生掌握油、气、水渗流的基本规律及建立方程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渗流力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渗流问题能力;(3)通过实验课培养学生严谨作风及动手能力。

(五)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由于渗流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是其他专业课的基础,为学好其他专业课打下牢固的基础。

(六)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学好油层物理这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对高等数学中的求导,积分等知识能够熟练的应用。

一、大纲内容绪论渗流力学发展史,本课程研究方向。

第一章渗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定律(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渗流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油气储集层的理论及实际结构,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非达西渗流的两种形式;2.掌握孔隙结构的概念和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的基本几何形式,渗流速度和压力的概念,掌握达西定律的应用及其范围,达西单位制,国际单位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的概念,折算压力在计算中的应用,达西定律和单位制,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难点:油气储集层的特点,渗流速度和真实渗流速度的概念及关系,换算折算压力,达西定律的适用条件。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结合油层物理,大学物理和例题讲解。

(五)教学内容油气储集层;渗流的基本概念;渗流过程的力学分析及油藏驱动方式;线性渗流和非线性渗流。

第二章单相液体的稳定渗流(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正能够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基本微分方程;能根据基本微分方程推导流量与产量公式;了解井的不完善性和稳定试井的知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渗流力学研究问题方法,井的不完善性的分类,稳定试井可解决的问题;2.掌握渗流力学模型要素及建立过程,平面单向流、径向流压力分布公式的推导,流量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稳定试井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单向流、径向流模型压力分布和流量公式,流场图的含义,面积加权法求地层平均压力,表皮系数、采油指数、指示曲线的概念。

难点:微分法导出渗流数学模型,平面径向流压力分布特点,流量公式的推导,表皮系数的意义。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联系高等数学的知识与结合例题讲解。

(五)教学内容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单相液体稳定渗流数学模型的解;井的不完善性;稳定试井。

第三章多井干扰理论(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能够运用叠加原理,镜像反映法,进行特殊边界附近的井或井排压力和产量计算;等值渗流阻力法计算井排压力和产量计算,了解复变函数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复变函数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保角变换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2.理解多井干扰的物理过程,等值渗流阻力法的原理;3.掌握势的定义,势的叠加原则的应用,用势的叠加原则推导流线、等势线方程、产量公式的方法,用镜像反映法研究边界对渗流的影响的方法,等值渗流阻力法的应用条件、计算步骤。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全部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结合例题讲解。

(五)教学内容多井干扰现象的物理过程;势的叠加原则;镜像反映法及边界效应;等值渗流阻力法;复变函数理论在渗流力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弱可压缩液体的不稳定渗流(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理解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掌握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过程和定产条件下不同压力传播期的解,会求多井干扰时任一点的压力值,熟悉常规不稳定试井的原理和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定产条件下不稳定晚期渗流数学模型;2.熟悉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压力恢复试井法;3.掌握弱可压缩流体数学模型的推导,无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和拟稳定期的压力分布公式、平均地层压力公式的推导,多井工作时任一点的压力公式,实测压力恢复曲线的影响因素,掌握利用探边测试,压力降落试井法,试井解释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全部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课堂教学与习题讨论相结合,并联系相关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知识讲解。

(五)教学内容弱可压缩液体不稳定渗流的物理过程;不稳定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无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有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多井干扰;常规不稳定试井分析方法。

第五章油水两相渗流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理解油水两相渗流的概念和规律,能够建立油水两相渗流基本微分方程,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确定排液道见水时间,确定两相混合带的压力分布。

(二)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掌握等饱和度平面移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建立,分流方程式的推导,饱和度分布公式的推导及曲线,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的方法,确定排液道见水时间的方法,两相混合带的压力分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分流方程式的推导,饱和度分布公式的推导及曲线,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的方法。

难点:Buchkey-Leverett方程的推导及曲线,确定前缘含水饱和度和平均含水饱和度的方法。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联系油层物理的有关知识与例题讲解。

(五)教学内容影响水驱油非活塞性的因素;等饱和度平面移动的基本微分方程;平面单向流等饱和度平面移动方程的应用;平面单向流两相混合带的压力;平面径向流等饱和度平面移动方程的应用。

第六章油气两相渗流(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油气两相渗流的基本规律;能够建立和简化基本微分方程,并用其确定油层参数。

(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混气液体渗流的物理过程;掌握混气液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的推导,计算赫氏函数的方法,混气液体基本微分方程的简化,压力与饱和度关系的近似解的推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混气液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的推导,计算赫氏函数的方法,获得压力、饱和度及生产油气比的近似方法。

难点:计算赫氏函数的方法,混气液体渗流的物理过程。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结合油层物理的知识进行讲解。

(五)教学内容混气液体渗流的物理过程;混气液体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混气液体的稳定渗流;混气液体的不稳定渗流。

第七章天然气渗流(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能够建立油气基本微分方程,会利用基本微分方程的解确定油层参数。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气体微分方程的推导,气体渗流的规律,气体试井资料的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全部内容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与单相液体的知识对照讲解。

(五)教学内容天然气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天然气的稳定渗流;天然气的稳定试井;天然气的不稳定试井。

第八章流体在双重介质中渗流的理论基础(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流体在双重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液体在双重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基本概念,双重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在不稳定试井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均为双重孔隙介质中的渗流理论在不稳定试井中的应用方法。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课堂教学与习题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内容双重孔隙介质渗流基本微分方程;无界地层定产条件下微分方程的解;双重孔隙介质地层的常规不稳定试井基本原理。

第九章非牛顿液体的渗流(一)教学目的和任务使学生掌握非牛顿液体的概念及分类,为今后的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理解流变性的基本概念;掌握非牛顿液体的分类;了解建立非牛顿液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方程式的建立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非牛顿液体的分类;非牛顿液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方程式的建立方法。

难点:非牛顿液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方程的建立方法。

(四)教学建议与说明课堂教学与习题讨论相结合。

(五)教学内容流变性的基本概念;非牛顿液体的分类;非牛顿流体的渗流三、实验(实践)环节及要求1. 不可压缩液体的平面单向稳定渗流2. 不可压缩液体的平面径向稳定渗流3. 单相液体不稳定渗流的压力分布及不稳定试井4. 应用微波测岩心模型含水饱和度分布每节实验课要求做好预习,写好预习报告,在实验中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读数,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仪器按原样摆放整齐。

课后写好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规律。

四、习题、课程讨论及要求1. 平面稳定渗流各种渗流问题解法;2. 单相弱可压缩不稳定渗流问题求解。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本课程更侧重于定性分析,利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使课程内容更具有精确性、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六、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七、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一)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二)考核方式在考核方面,本课程拟采用“平时学习成绩 + 实验成绩 + 基本知识闭卷考核”的评分标准,以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避免考前突击的现象。

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由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三部分构成。

实验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由出勤率、预习报告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三部分构成。

期末考试为基本知识闭卷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八、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推荐教材翟云芳主编. 渗流力学(第三版).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二)教学参考书1.张建国, 杜殿发, 侯健, 雷光轮, 吕爱民主编. 油气层渗流力学(第二版). 北京: 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92.葛家理.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33.王晓东.渗流力学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九、课程组成员十、其他说明无大纲制订人:尹洪军大纲审核人:刘义坤、钟会影大纲审批人:张继红制订日期:2014年6月1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