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极差、方差-6.2.3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课件
6.2 《极差、方差》课件 湘教版 (3)
问题2:极差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变化情况的
量,但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为什么?
问题3:你能举一些生活中与极差有关的例子吗?
班级里个子最高的学生比个子最矮的学生高多少? 家庭中年纪最大的长辈比年纪最小的孩子大多少?这些
都是求极差的例子.
1.在数据统计中,能反映一组数据变化范围大小的指标是 ( D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极差
甲命中环数 乙命中环数
7 10
8 6
8 10
8 6
9 8
⑴ 请分别计算两名射手的平均成绩;
x =8(环) x =8(环)
甲
乙
教练的烦恼
甲,乙两名射击手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甲命中环数 乙命中环数
7 10
8 6
8 10
8 6
9 8
⑴ 请分别计算两名射手的平均成绩;
25 20 15 10 5 0 2001年 2002年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27
21
22
23
24
25
26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28
日
教练的烦恼
甲,乙两名射击手现要挑选一名射击手参加比赛. 若你是教练,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适宜?
教练的烦恼
甲,乙两名射击手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 2.数据 0 , -1 , 3 , 2 , 4 的极差是_____ .
-5 . 3. 某日最高气温是4 ℃, 温差是 9 ℃,则最低气温是__℃ -2 或 4 . 4.数据 -1 , 3 , 0 , x 的极差是 5 ,则 x =_____
极差方差标准差公式
极差方差标准差公式方差、标准差和极差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三种描述数据分散程度的指标,它们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介绍极差的概念。
极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的统计量。
它可以简单地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来计算,即:极差 = 最大值最小值。
极差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波动程度,但它只考虑了最大值和最小值,对数据的整体分布情况并不十分准确。
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方差和标准差这两个指标来更全面地描述数据的分散程度。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方差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它是各数据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方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方差= Σ(Xi X)^2 / n。
其中,Xi代表第i个数据点,X代表数据的均值,n代表数据的个数。
通过计算各数据与均值之差的平方并求平均数,可以得到数据的方差。
方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最后,我们将介绍标准差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是数据离散程度的一种度量,通常用来衡量数据的波动情况。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 √方差。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与方差密切相关,通过对方差取平方根,可以得到数据的标准差。
标准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剧烈,反之则越平稳。
在实际应用中,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重要的统计指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从而进行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例如,在财务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在质量控制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在市场营销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估市场需求的波动情况等等。
综上所述,极差、方差和标准差是描述数据分散程度的重要统计指标,它们在数据分析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数据的特征和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课件
在统计分析中,标准差是描述数据 分布的重要参数之一,可以帮助我 们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和波动情况 。
05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关 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
01
02
03
极差
表示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计算公式为最大值减去 最小值。
方差
表示数据偏离平均值的程 度,计算公式为每个数据 点与平均值的差的平方和 的平均值。
案例三:标准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评估员工绩效稳定性
详细描述
标准差用于评估员工绩效的稳定性,通过计算员工绩效数据的离散程度,可以了解员工工作表现是否 稳定可靠,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员工培训提供参考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标准差的值越大,表示数据点越离散 ;标准差的值越小,表示数据点越集 中。
计算公式:标准差 = sqrt[(1/N) * Σ(xi-μ)^2],其中xi是数据点,μ是平 均值,N是数据点的数量。
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手动计算
适用于数据量较小的情况,可以通过 逐一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差的 平方,然后求和,最后除以数据点的 数量得到标准差。
标准差
是方差的平方根,表示数 据点与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
三者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极差
用于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 范围,判断数据的离散程 度。
方差
用于量化数据点与平均值 的偏离程度,帮助了解数 据的稳定性。
标准差
用于量化数据点与平均值 的偏离程度,常用于金融 、统计学等领域。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极差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极差、方差与标准差的计算方法 ,理解其数学意义。
能力目标
极差与方差 PPT
经 和计20算02可年以上看海出地,区对的于平2均月气下温旬相的等这,段都时是间1而2。言C,. 2001年 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差异呢?
25
20
15
2001年
10
2002年
5
0
极差越大,波动越大
21日 22日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28日
问题1:你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变化范围吗?
上述各偏差的平方和的大小还与什么有关?
——与考试次数有关! 所以要进一步用各偏差平方的平均数来衡量数据的稳定性
设一组数据x1、x2、…、x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 的差的平方分别是(x1-x)2、(x2-x)2 、… (xn-x)2 , 那么我们用它们的平均数,即用
S2=
1
n
[(x1-x)2+
(x2-x)2
x x 规律;有两组数据,设其平均数分别为
,
1
2
s s 方差分别为 2 , 2
1
2
x s s x (1) 当第二组每个数据比第一组每个数据2增加 2
m个单位时, 则有 2 = 1 +m, 2 = 1
(2) 当第二组每个数据是的第一组每个数据 n
x x s n s n2
2
倍时, 则有
=n
2
1
,
=
2
22 1
+…+
(xn-x)2 ]
定义
方差: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
S2=
1
n
[(x1-x)2+
(x2-x)2
+…+
(xn-x)2 ]
❖计算方差的步骤可概括为“先平均,后求差, 平方后,再平均”.
方差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 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2021年公开课《用计算器求方差》精品教学设计(2)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核心理论,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主动性,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所注重的重要环节之一。
2021年4月,教育部发布文件,对教育机构改革进行了深入和细致的解读。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手段和理论知识水平是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能力。
本课作为课本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对核心素养进行了贯彻,将课堂环节设计进行了细致剖析,力求达到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理想状态。
3.5 用计算器求方差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方差;2.进一步体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越性.教学重点: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方差.教学难点:在掌握计算器处理数据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情境创设二次备课为了从甲、乙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射击比赛,对他们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甲:10,7,8,8,8,8,8,8,9,6;乙:8,8,8,8,5,8,8,9,9,9.计算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探究新知1.方法一:(1)按开机键ON/C后,首先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统计模式;(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0 ▼▼ 7 ▼▼ 8 ▼ 6 ▼ 9▼▼ 6 ▼ ALPHA M+;(3)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8;(4) ALPHA × = 显示结果为1;即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x=8,方差s2=1.(5)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8 ▼ 4 ▼ 5 ▼▼ 8 ▼ 2 ▼ 9▼ 3▼ ALPHA M+;(6) ALPHA 4 = 显示结果为8;(7) ALPHA × = 显示结果为1.2.即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x=8,方差s2 = 1.2.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虽然相同,但是第二组数据的方差大于第一组数据的方差,说明第二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大,甲射击成绩比乙稳定.2.方法二:见P119中“方法二”.3.总结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巩固练习1.甲、乙两家水果店1~6月份某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单位:kg):1月2月3月4月5月6月甲店520 490 530 470 630 600乙店530 510 520 540 570 570分别计算这两家水果店1~6月份该种水果月销售量的平均数、方差.2.从甲、乙两台包装机包装的质量为400g 的袋装食品中各抽取10袋,测得其实际质量如下(单位:g):甲:401,400,408,406,410,409,400,393,394,394;乙:403,404,402,396,399,401,405,397,402,399.(1)分别计算这两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2)比较这两台包装机包装质量的稳定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引导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通过对单元的复习,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系统化,重点知识突出化,能力培养阶梯化;在选择题目时注意了以基本题为主,少量思考性较强的题目为辅,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
《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和方差》PPT精品教学课件
小组活动:四人一组,分别测量出每位同 学一拃长,并求出相应的平均数和方差
大学快毕业的那一年,他说:“老幺,做我女朋友”,沉默了很久之后,羞涩且带着僵硬的整个人点了点头。 20岁的我,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男朋友,在一起之初,因为他领家小妹妹吵过一架,吵过之后,他去了网吧!我呆在宿舍,不哭不闹,整个人失魂落魄。那瞬间很想说,我们分手吧!内心的那一点不舍,导致那一句话始终没有说出口,后来主动跟他说话,我们和好了。现在回头想来,当时的自己有点卑微,如果能穿越时空我一定会穿越回去,毫不犹豫的给当年的自己狠狠的一巴掌,让她清醒。 在一起四年,最终感情变成了亲情,没了最初的那份激情。多的是生活中一点小事磕磕碰碰。刚毕业、刚工作生活过得比较苦,可是却也没有抱怨。一起四年里,唯一一次一起出去旅游,还是他公司的年度旅游,带家属。一起去了张家界,四年里所有节日都没有收到过任何的礼物,都过的跟平时一样。每个女生都有一个梦,梦里的男朋友在七夕这样的日子会送花……可是在这四年里没收到过一枝花。当时的我们奔着结婚,就连我自己都理所当然的忽略了这些,觉得这些都太物质。现在想来,真想给当年的自己送上一朵大红花,以示感谢。 某年五一劳动节一起回了他家,叔叔阿姨人很好。可能是家里就一个独子的原因,格外宠爱,一到家就是各种嘘寒问暖,也没有像电视剧里面一样的刁难儿子带回来的女朋友,这是我庆幸的点。当然了,见父母避免不了的就是打听家里情况。好在我家条件还说的过去。第二年某个假期带他回我家,在出发前几天,我就像个复读机一样,一直在重复的对他讲,我们家不像你们家那么爱说话,我们家都不爱讲话,你要主动点,跟他们讲话,我爸妈话都特别少,一家人在家都是坐在一起自己玩自己的,偶尔聊一会儿天。快到家了又重复了一遍,他一直都表示没事,我主动跟你爸妈说话。然而事实总是不尽人意,他并没有多主动找话题聊天,还是我爸妈,奶奶问一句答一句的模式,当然了,问完话了之后,就是尴尬的自己玩自己的,好几次我主动撤个话题他都说两句就没下文了,后面几天,基本 吃完饭就在我隔壁哥哥家待着。作为我来说,当时确实很生气,平时在一起的时候,隔壁哥哥找我们玩,他从来不跟他们讲话,这会儿反倒是一个劲的往别人家里凑。终于要收假了,叫了闺蜜一起吃饭,算是带着认识一下,饭桌上他暗戳戳的来了一句:“我以后不会来你家了”。我跟闺蜜相视一笑,碍于他的面子,当场什么都没说。后来上班一时也就忘记这事儿了,但是从那以后他让我去他家,我也没在去过。同年七夕前一个星期在冷战了一个星期之后,向他提了分手。彻底给这一段感情画上了一个句号。分手后最好的朋友之一打电话说,他不适合你,既然现在分手了,那就不要在被他三言两语哄回去。
6.2 《极差、方差》课件 湘教版 (1)
因为
2 2 s甲 s乙
例3. (P144——3.题) 为了考察甲、乙两种小麦的 长势,分别从中抽出10株苗,测得苗高如下(单位:厘米): 甲: 12 乙: 11 13 16 14 17 15 14 10 13 16 13 11 15 19 6 8 10 11 16
问哪种小麦长得比较整齐?
思考:求数据方差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0.2 .2 极差、方差⑵
一、知识要点
数据的代表 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 极 差 方 差 用 样 本 估 计 总 体 用样本平均数 估计总体平均数 用样本方差 估计总体方差
数据的波动
复习
1.数据0,-3,1,-2,-3,2,3 的方差 是( ) A -3 B 3 C -6 D 6
复习
2.两名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比赛,若甲 运动员的成绩方差为0.12,乙运动员成 绩的方差为0.079,由此估计, 的 成绩比的 成绩稳定。
7.62
7.59
7.65
7.64
7.55
7.50
7.56
7.40
7.53
7.41
7.44
7.41
7.49
乙
7.52
7.58
7.46
7.53
7.49
Ⅱ.作为粮食产量,你又会关注粮食产量 的哪个方面?
产量的稳定性
探究
品种 甲 各试验田每公顷产量(单位:吨)
7.65
7.50
7.62
7.59
7.65
7.64
n2
倍时, 则有
x
2
=n
x
2
1
,
s
2 2
= n
2
s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1. 引言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方差是非常常见的操作。
这些统计量能够对数据的整体情况进行描述,并从中得出有关数据分布和变异程度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计算器来计算这些统计量,供初学者参考。
2. 求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的结果。
计算器通常会提供求和功能,因此,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来求平均数。
以下是计算平均数的步骤:1.输入数据:将一组数据输入计算器,可以通过计算器上的数字键输入每个数据。
2.求和:计算器上通常有求和功能,通过按下求和键即可得到数据的总和。
3.计算平均数: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即可得到平均数。
举例如下,我们有一组数据:[2, 4, 6, 8, 10],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使用计算器求得平均数:1.输入数据:使用计算器的数字键依次输入数据:2, 4, 6, 8, 10。
2.求和:按下计算器上的求和键,得到总和为 30。
3.计算平均数:将总和除以数据个数(5),得到平均数为 6。
3. 求标准差标准差是变量值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标准差能够反映出数据的离散程度和分布的广度。
下面是使用计算器求标准差的步骤:1.输入数据:同样地,我们需要将一组数据输入计算器。
2.求平均数:在上一节中已经介绍了如何求平均数,我们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得到平均数。
3.计算离差:将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记为“离差”,输入这些离差到计算器中。
4.求平方和:将每个离差的平方求和,得到平方和。
5.除以数据个数:将平方和除以数据个数。
6.取平方根:将上一步的结果进行平方根运算,即可得到标准差。
以下是计算标准差的示例:假设有一组数据:[1, 2, 3, 4, 5],我们可以按照以上步骤使用计算器求得标准差:1.输入数据:使用计算器的数字键依次输入数据:1, 2, 3, 4, 5。
2.求平均数:通过计算器求得平均数为 3。
3.计算离差:将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进行计算,得到离差:[-2, -1, 0, 1, 2]。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它计算的是每个数据点与其均值之差的平方的平均值。
方差能够展示数据集中的差异程度,一个较大的方差意味着数据点之间的差异较大,而较小的方差则意味着数据点之间的差异较小。
要计算数据的方差,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数据的均值。
我们可以使用下式计算数据集的均值:均值=(数据1+数据2+...+数据n)/n其中n是数据集中的数据点的个数。
2.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数据点减去均值,然后将结果平方得到。
3.对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进行求和。
将所有差值的平方相加得到总和。
和=(差值1平方+差值2平方+...+差值n平方)4.将总和除以数据集中数据点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这个平均值即为方差。
方差的计算过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方差=(差值1平方+差值2平方+...+差值n平方)/n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数据集的方差。
假设我们有以下数据集:[2,4,6,8,10]1.首先,计算这些数据的均值。
将这些数据相加并除以数据点的个数,即:均值=(2+4+6+8+10)/5=30/5=62.下一步,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均值之差的平方。
对于每个数据点,将它减去均值然后平方:差值1平方=(2-6)^2=(-4)^2=16差值2平方=(4-6)^2=(-2)^2=4差值3平方=(6-6)^2=(0)^2=0差值4平方=(8-6)^2=(2)^2=4差值5平方=(10-6)^2=(4)^2=163.接下来,将每个差值的平方相加。
计算总和:总和=16+4+0+4+16=404.最后,将总和除以数据点的个数得到平均值。
计算方差:方差=40/5=8因此,这组数据的方差为8使用计算器计算方差可以更加高效和准确,而不需要手动计算均值和差值的平方。
现代计算器通常内置了统计功能,可以直接计算方差。
下面以Casio计算器为例,来具体说明如何使用计算器计算方差:1.将数据输入计算器。
6.2.3 用计算器求数据的方差
求75,60,34,47,55的方差.
练习
1. 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A组:4,6,11,25; B组:24,24,31,31,47,47,63,84, 95,95.
答:A组平均数为11.5,方差为67.25; B组平均数为54.1,方差为729.89.
2. 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 A组:473,284,935,743,586,654; B组:0.7437,2.4745,0.0762,3.3750, 4.7356,6.7430,5.2687,4.7400. 答:A组平均数为612.5,方差为41805.58; B组平均数为3.5196,方差为4.6367.
结
束
本节内容 本课内容 6.2
极差、方差
——6.2.3 用计算器求数据 的方差
求方差需要的运算量较大,当一组数据中所 含的数的个数很多时,求平均数、方差要花费很 多的时间,而且容易算错,因此通常都不用笔算 而借助于科学计算器. 下面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 数、方差的方法.
不同的计算器上键盘的布局不相同,使用相同 机型的学生分成一组或几组. 阅读说明书,讨论如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方差;然后进行操作,计算下题:
极差方差标准差课件
应用场景
可以用于评估数据的稳定性和 预测模型的性能。
掌握标准差
1
定义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在统计学中
计算方法
2
用于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1. 计算平均值
2. 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差的平 方
3. 将平方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点的个
3
应用场景
数 可以用于比较数据集的稳定性、评估
4. 取平方根
风险和判断数据的代表性。
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结果,找出产生电池寿命差异的原 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极差、方差、标准差是统计学 中常用的测量指标,可以帮助 我们理解数据的分散程度和稳 定性。
应用
在质量管理、风险评估和数据 分析等领域中,极差、方差、 标准差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展望将变得更加广泛和 深入。
了解极差
定义
极差是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计算方法
将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即可得到极差。
应用场景
可以用于测量变化范围和评估数据集的差异。
理解方差
定义
方差是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 间的离散程度。
计算方法
1. 计算平均值
2. 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 差的平方
3. 将平方差值的总和除以数据 点的个数
极差方差标准差ppt课件
极差(Range):表示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方差(Variance):衡量一组数据与其平均值之间的离散程度,用于描述数据集的稳定性。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方差的平方根,在统计学中用于测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极差、方差、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极差衡量数据的范围,方差和标准差衡量数据的分散程度。 使用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场景:可以应用于质量管理、数据分析、投资风险评估等领域。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来演示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总结:极差、方差、标准差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
(推荐)用计算器求方差和标准差精选PPT
4、 当所有的数据全部输入结束后,按
熟练掌握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标准差和方差。
2、评价:P43-44
为了从小明和小丽两人中选拔一个参加学校军训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成绩进行了测试,10次打靶命中的环数如下:
乙:403, 404, 403, 396, 399,
2、在开始数据输入之前,请务必按 方法二:利用计算机求方差和标准差
比较这两家水果店销售量的稳定性。
方法二:利用计算机求方差和标准差
注:若1数、据较多打或较开复杂E可利x用c计e算l器,! 在Excel工作表中输入数据。
如果想多次输入同样的数据时还可在步骤〞3〞后用
键,后输入该数据出现的的标准差。
(2) 3
进用一计例步算体器如会求用标:计准算差器和小进方行差明统计1计算0的次优越打性。靶命中的环数为6,7,8,8,8,
注:若数据较多或较复 杂可利用计算器!
方法一: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标准差的一 般步骤:(CASIO fx-82MS为例)
1、打开计算器(ON),按键 请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2 进入
统计(SD)形状。 2、在开始数据输入之前,请务必按
请计算小明和小丽命中环数的方差和标准差?看谁算的又快又准? 方法二:利用计算机求方差和标准差
问:小明与小丽哪个人的射击成绩比较稳定?
阐明:
1、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如果 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 DEL键将其清除,然后继续进 行数据输入。
2、一般具有统计功能的计算器 都可以直接求出一组数据的平
1、甲、乙两台包装机同时包装质量为400g的白糖,从 中各抽出10袋,测得实际质量分别如下〔单位:g): 甲:401, 400, 408, 406, 410,
用计算器求方差-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些?
平均数
A
20
B
20
方差 0.026
SB2
完全符合要求个数 2
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
(3)考虑图中折线走势,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1.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的步骤; 2.交流用计算器计算的体验.
1、在进行统计计算时,为了清除前一步输错的数据,
应按键 ( )
A.STAT
解: (1)按开机键 ON 后,第一将计算器功能模式设定为为 统计模式;
(2)依次按键:MODE 1 ALPHA M+ 1 ▼ 3 ▼▼ 3 ▼ 2 ▼▼ 6 ▼ 3 ▼▼ 5▼4 ▼▼ 5 ▼ 5 ▼▼6 ▼7 ▼ ALPHA M+;
(3)ALPHA 4 =显示结果为3.8; (4)ALPHA ×=显示结果为2.617;
3.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 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 相同,甲、乙两人射箭成绩统计表如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甲成 9
4
7
4
6
绩
乙成 7
5
7
a
7
绩
(1)求a的值和甲、乙的方差; (2)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 被选中.
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比赛,A,B两位同学在学校实习基地单位 时间内现场进行加工直径为20mm的零件的测试,他俩各加工的10个零件的相关数据 依次如图表所示(单位mm):
甲:10,7,8,8,8,8,8,8,9,6; 乙:8,8,8,8,5,8,8,9,9,9. 计算甲、乙两人命中环数的方差,比较他 们射击成绩的稳定性.
用计算器计算上述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方差》教学设计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方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2《方差》是学生在学习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据的波动情况。
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它反映了数据的稳定性和集中程度。
本节内容通过具体案例引入方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计算方差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方差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差的意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方差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方差的概念,掌握计算方差的方法。
2.能够应用方差衡量数据的波动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方差的意义,应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方差的意义。
2.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掌握方差的计算方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方差的应用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案例、问题和练习。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计算器:准备计算器,方便学生计算方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数据:3, 5, 7, 5, 3。
引导学生观察这组数据的波动情况。
提问:如何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呢?2.呈现(10分钟)介绍方差的概念:方差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方差的计算方法。
案例1:计算数据3, 5, 7, 5, 3的方差。
案例2:计算数据2, 4, 6, 4, 2的方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以下数据的方差:数据1:4, 6, 8, 6, 4数据2:1, 3, 5, 3, 14.巩固(10分钟)提问:方差的意义是什么?如何判断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引导学生运用方差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计算器上键盘的布置不相同,使用相同 机型的学生分成一组或几组.阅读说明书,讨论如 何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然后进行操作,计 算下题:
=43830.6
B组:0.7437,2.4745,0.0762,3.3750, 4.7356,6.7430,5.2687,4.7400
x 0.7437 2.4745 0.0762 3.3750 4.7356 6.7430 5.2687 4.7400 3.5 8
2 2 2 2 0.7437 3.5 2.4745 3.5 0.0762 3.5 3.750 3.5 1 2 S 2 2 2 2 8 4.7356 3.5 6.7430 3.5 5.2687 3.5 4.7400 3.5
=67.25
B组:24,24,31,31,47,47,63,84,95,95
x 24 2 31 2 47 2 63 84 95 2 54.1 10
2 2 2 2 2 24 54.1 24 54.1 31 54.1 31 54.1 47 54.1 1 2 S 2 2 2 2 2 10 47 54.1 63 54.1 84 54.1 95 54.1 95 54.1
=729.89
2.求下组各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 A组:473,284,935,743,586,654;
473 284 935 743 586 654 657.5 6
x
2 2 2 473 657.5 284 657.5 935 657.5 1 2 S 2 2 2 6 743 657.5 586 657.5 654 657.5
求75,60,34,55的方差
1.求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
A组:4,6,11,25;
x
4 6 11 25 11.5 4
1 2 2 2 2 S 2 4 11.5 6 11.5 11 11.5 25 11.5 4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