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部疾病》word版参考模板
耳穴疾病概括表模板
耳穴功能归类
1、具有止痛功能的耳穴:
神门(止痛要穴,止一切痛)
交感(止内脏痛)
肝(止关节痛)
脾(止肌肉痛)
肾(止骨痛)
肺(止皮肤痛)
2、止晕功能较好的耳穴:枕、内耳、眩晕点和耳尖
3、具有止咳功能的耳穴:对屏尖、神门、枕、脑干
4、具有止喘功能的耳穴:对屏尖、角窝中、肾上腺、风溪
5、具有止痒功能的耳穴:耳尖、风溪、肺、神门和内分泌。
6、具有止血功能的耳穴:肾上腺、耳中、脾
7、具有降血压功能的耳穴:耳背沟、角窝中、耳尖和心
8、具有降心率功能的耳穴:神门、交感、枕、心
9、具有活血功能的耳穴:肝、肺、心
10、具有利尿功能的耳穴:三焦、内分泌、艇中、艇角、肾
11、具有通便功能的耳穴:三焦、直肠、大肠、便秘点
12、具有退热功能的耳穴:耳尖、屏尖、肾上腺
13、具有调节内分泌功能的耳穴:内分泌、缘中
14、具有解毒、排毒功能的耳穴:肝、肾、内分泌、肾上腺
15、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抗风湿功能的耳穴:耳尖、内分泌、神门、肾上腺
耳穴诊治病症一览表
一内科
(一)循环系统疾病
编号疾病名称主穴配穴
1 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心脏点、耳中、肾、内分
泌、垂前、艇角、肾上腺交感、神门、皮质下、耳尖、小肠、枕、脾、肺、屏尖
2 房颤心、心脏点神门、小肠、交感、皮质下、
肾
3 高血压角窝上、耳背沟、心、神门、
耳尖、皮质下、交感、风溪内分泌、颞、额、肝、肾高血压点、外耳、枕、三焦、耳背心、耳背肝、耳背肾
4 低血压肾上腺、低血压点、缘中、心皮质下、交感
5 风湿性心脏病心、小肠、肾上腺、心脏点皮质下、神门、肝、脾
6 冠心病心、小肠、交感、皮质下、脾缘中、肺、胸、心脏点、枕、
第六章 耳部疾病8、9、10
第六章耳部疾病
第一节耳部外伤
一、耳廓外伤:挫伤;撕裂伤
[临床表现]
•早期多为血肿、出血、耳廓断裂、破损之后易发生感染,后期是缺损或畸形。
•出血多见于耳廓撕裂伤,大出血常见于耳廓前面的颞浅动脉和耳廓后面的耳后动脉。
•血肿常见于挫伤时血积于皮下或软骨膜下呈紫红色半圆形隆起,面积可大可小。因耳廓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血肿不易吸收,处理不及时,可形成机化耳廓增厚,大面积血肿可导致感染,软骨坏死,耳廓畸形。
[治疗]
▴血肿:应早期抽吸治疗,并加压包扎48小时。必要时可反复抽吸。大面积者应尽早手术切开清除积血,同时应用抗生素,严防感染。
▴出血:结扎止血,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断离:造成耳廓缺损者,视缺失程度不同施行不同类型的耳廓成形术。
▴感染:耳廓感染多见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故应选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如继发感染引起耳廓软骨膜炎则应积极慎重处理。
▴畸形:手术矫正,但很难达到理想成形。
二、鼓膜外伤
•病因:各种棒状物挖耳、火星溅入、小虫飞入、烧伤、颞骨纵形骨折、气压伤等。
•[临床表现]患者可感突然耳痛、耳出血、耳闭、听力减退、耳鸣。气压伤时,还常因气压中强烈震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多呈不规则裂隙状穿孔,边缘及耳道内有血迹或血痂,颅骨骨折时,可见有清水样液渗出。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性聋。
[治疗]
原则:1.保持外耳道干燥;
2.预防中耳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
3.禁止外耳道冲洗或滴药。
4.多可自愈,不愈可行鼓膜修补术;
5.如感染化脓,按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预防]勿自己挖耳
耳部疾病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第1页
学 习 目 标
1.明白分泌性中耳炎旳病因,描述其临床体现,说出治疗原则2.记住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旳病因、感染途径及临床特点,说出治疗措施3.能区别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旳三种类型。4.描述梅尼埃病旳病理及临床特性,说出治疗措施
第2页
先天性耳前瘘管
先天性耳前瘘管(congenital preauricular fistula)为胚胎时期形成耳廓旳第一、二鳃弓融合不全或第一鳃沟封闭不全所致,是临床上常见旳先天性外耳畸形。
第16页
临床体现 以耳内闷胀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常见症状,伴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 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变短,锤骨短突明显外突。鼓室积液时透过鼓膜可看到液平面,有时见液体中有气泡。鼓气耳镜检查见鼓膜活动受限。
第17页
纯音测听 多为传导性聋。 声阻抗测试 鼓室导抗图呈平坦型(B型)或高负压型(C型)。 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除病因,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
第10页
临床体现 小旳囊肿无症状Fra Baidu bibliotek大者有胀感、痒感。检查见耳廓外侧面上方有一局限性隆起,边界清晰,表面肤色正常。触诊有弹性感、波动感,透光度良好,穿刺可抽出淡黄色液体。
第11页
治疗 小旳囊肿可行冷敷或紫外线照射。也可激光、射频、冷冻等。 大旳囊肿需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也可于抽液后注人硬化剂或强地松龙,局部加压包扎。 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
耳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共86页文档
耳部疾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五官科学-第六章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6耳部疾病2
二、梅尼埃病
【临床表现】 1.突发眩晕:发作前多无预兆,旋转性眩晕,自身(闭眼)或周围物体绕自身转(睁眼), 伴植物神经功能斋乱症状。发作时意识清醒。 2.耳鸣:多与眩晕同时出现,间歇期耳鸣消失,久病患者可持续存在。 3.耳聋:可为波动性,发作期听力下降,而间歇期可部分或完全恢复。可出现复听现象。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类及临床表现】 (一)单纯型:病变主在在鼓室粘膜,无明显骨质破坏。
特点: 1.反复、间歇性耳流脓,无臭味,粘脓性或脓性。 2.鼓膜穿孔:紧张部中央性穿孔,鼓室友粘膜充血、水肿。
3.耳聋:轻度传导性耳聋。 4.CT:无骨质破坏,不易有并发症。
一、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分类及临床表现】 (二)骨疡型:除鼓室粘膜外,常累及骨膜和骨质,以听小骨常见,易产生肉芽。
二、梅尼埃病
【鉴别诊断】 1.前庭神经元炎 2.位置性眩晕头 3.药物中毒:用药史,主要是前庭系中毒。 4.迷路炎:常有化脓中耳炎的病史或中耳外伤或手术史。 5.听神经瘤: 6.突发性耳聋 7.其他:高血压、低血糖…
Fra Baidu bibliotek
二、梅尼埃病
【治疗】 (一)发作期
1.卧床休息,限制水钠的摄入。禁烟酒、咖啡及浓茶。 2.发作期处理:安定、苯海拉明、苯巴比妥或谷维素片20mg,每天3次,西比灵胶囊:15mg,每天 3次;盐酸氯丙嗪片:25 mg,每天3次。
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历模板
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历模板
XXX
出院记录
科室:五官。床号:XXX。住院号:XXXXX。姓名:XXX。入院日期:2015-12-04.出院日期:2015-12-08.性别:男。年龄:68岁。住院天数:4天
入院情况:
患者反复双耳流脓6年余,加重1月。查体结果:T:36.4℃,P:82次/分,R:20次/分,BP:107/61mmHg。心肺
腹(-)。专科检查显示: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无牵拉痛,
双耳外耳道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附着,深部有波动感,鼓膜窥不清;音叉试验显示:AC<BC,双侧乳突区无压痛。入院诊断:1、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住院经过:
患者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和术前准备,包括血、尿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全套、心电图、胸片等,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耳纤维内镜检查显示: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入院后,患者
接受抗炎对症治疗,并进行右耳经耳内镜鼓室探查术、听骨链松解术,清除骨室内脓性分泌物及肉芽。患者反映流脓、耳闷症状明显好转,随后带药出院。
出院情况: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双耳无流脓,双耳闷明显好转,听力略有提高,无头晕头痛,饮食睡眠尚可。检查结果显示:双耳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耳鼓膜紧张部穿孔,透过穿孔见鼓室内无异常分泌物;右耳鼓膜浑浊内陷,标志不清,光锥反射消失。出院诊断:1、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出院医嘱:
1、带药出院。
2、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医生签名:
XXX
入院记录
科室:五官。床号:XXX。姓名:XXX。住院号:XXXXXXXX。病区:五官病区。性别:男。年龄:68岁。出生地:广东省XX县XX镇。住址:广东省XX县XX镇。民族:汉。入院日期:2015-12-04.记录日期:2015-12-04.婚姻:已婚。职业:农民。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
头晕耳鸣病历模板
头晕耳鸣病历模板
白某,男,48岁,住址:福建省闰候县白少镇马坑村
初诊:2000年2月3日
主诉:患者于10年前突感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出汗、闭目卧床,不敢翻身,经某医院诊断为内耳性眩晕症,服谷维素及镇静药物后,症状稍有减轻,但10年来发作频繁,每1-2日发作一次,工作受影响,此次因劳累,情志不舒而出现上述症状。
检查:观其无质淡,苔薄白,诊其脉沉滑
诊断:内耳性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症)
治疗情况:1疗程药后症状减轻,由原来的1-2日发作1次减为6日发作1次,又服1疗程,自诉本月眩晕未发作,耳鸣缓,听力如常,观舌正常,脉束缓和,又服2疗程以巩固疗效,6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评析:
本病为内耳病变,系内耳淋巴积水,亦称美尼尔氏综合症,其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及波动性听力减退,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引起迷路动脉痉挛,局部缺氧,导致内耳淋巴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引起内耳膜迷路积水。我们则认为本病属“眩晕”之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病因论述。《丹溪心法·头眩》则偏主于痰,有“无痰不作眩”的主张,提出“治痰为先”的方法。患者由于劳倦伤脾,健运失司,以致水谷不能化精微,聚湿生痰,痰湿中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加之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匕扰清空,则发眩晕,故我们采用平肝潜阳,燥湿祛痰之法,恰合机宜,其证咸安。
中耳炎病历模板
中耳炎病历模板
中耳炎病历
病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电话:
主诉
XX日自觉右耳内灼痛,伴有耳鸣,右耳充血,有渗液现象。
现病史
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期间,病人自觉右耳灼痛,伴有右耳鸣响,右侧耳部充血,并有外耳道渗液现象,伴有发热感,无鼻部症状,无听力改变,大便正常,尿正常,食欲良好,睡眠也正常。
既往史
无重要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
右侧外耳道:外耳道充血,有渗液现象,耳廓增大,耳壁柔软,右耳鸣响;
诊断
中耳炎
治疗
抗感染:抗生素治疗;
抗炎:抗炎药物治疗;
抗过敏:过敏原治疗;
调节免疫:免疫调节治疗。复诊安排
次月XX日复查。
耳部解剖及疾病诊断讲课文档
面神经
迷路段:耳蜗外上,达膝状神经节,长 4-5毫米 后转100度 鼓室段:外半规管下、鼓室内侧壁,长 约1厘米 乳突段:中耳后壁内转向下,近垂直下 达茎乳孔,长1.5-2厘米 出颅后入腮腺内
现在二十三页,总共七十二页。
面神经走行
现在二十四页,总共七十二页。
现在二十五页,总共七十二页。
二、正常耳CT表现
(二)冠状层面
现在二十六页,总共七十二页。
岩尖层面 •颈动脉管 •耳蜗前部
现在二十七页,总共七十二页。
耳蜗层面
•Cochlea •面神经膝部 •Malleus •prussak间隙 •岩骨盾板 •颈动脉管
现在二十八页,总共七十二页。
现在二十九页,总共七十二页。
前庭窗层面 •vestibule •上半规管 •外半规管 •前庭窗 •内耳道 •砧骨、镫骨 •颈动脉管 •岩鳞隔
现在十页,总共七十二页。
二、正常耳CT表现
(一)横断层面
现在十一页,总共七十二页。
现在十二页,总共七十二页。
颈动脉管层面
•颈动脉管 •咽鼓管 •颈静脉窝 •鼓室 •外耳道 •颞颌关节
现在十三页,总共七十二页。
现在十四页,总共七十二页。
现在十五页,总共七十二页。
<1cm为乙状窦前位
蜗窗层面 •蜗窗 •面神经管 (乳突段)
A
B
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历模板
清远XX医院
出院记录
科室:五官床号:XXX 住院号:XXXXX XXX 姓名:XXX 入院日期:2015-12-04
性别:男出院日期:2015-12-08
年龄:68岁住院天数:4天
入院情况:反复双耳流脓6年余,加重1月。查体:T:36.4℃,P:82次/分,R:20次/分,BP:107/61mmHg。心肺腹(-)。专科检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无牵拉痛,双耳外耳道见大量脓性分泌物附着,深部见波动感,鼓膜窥不清;音叉试验:AC<BC,双侧乳突区无压痛。
入院诊断:1、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住院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及术前准备,血、尿常规、凝血四项、生化全套、心电图、胸片等均未见明显异常。耳纤维内镜示: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入院后予抗炎对症治疗,并予右耳经耳内镜鼓室探查术,听骨链松解术,清楚骨室内脓性分泌物及肉芽。患者诉流脓、耳闷症状明显好转,予带药出院。
出院情况:生命体征平稳,诉双耳无流脓,双耳闷明显好转,听力稍提高,无头晕头痛,饮食睡眠尚可。检查示:双耳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双耳鼓膜紧张部穿孔,透过穿孔见鼓室内无异常分泌物;右耳鼓膜浑浊内陷,标志不清,光锥反射消失。
出院诊断:1、双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出院医嘱:1、带药出院。2、不适随诊,定期复查。
医生签名:
清远XX医院
入院记录
科室:五官床号:XXX 姓名:XXX 住院号:XXXXXXXX 姓名:XXX 病区:五官病区
性别:男出生地:广东省XX县XX镇
年龄:68岁住址:广东省XX县XX镇
民族:汉入院日期:2015-12-04
婚姻:已婚记录日期:2015-12-04
五官科病历模版-胆脂瘤型中耳炎-a
入院记录
姓名XXX 工作单位XXXXXXXXXX
性别X 职别XXXXXXXXXX
年龄XX岁入院日期200X年XX月XX日XX时XX分
婚否X婚病史采取日期200X年XX月XX日XX时XX分
籍贯XX省XXXXXX 病史记录日期200X年XX月XX日XX时XX分
民族X族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可靠)
主诉:X耳反复流脓XX年。
现病史:患者于XX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X耳流脓,经治疗后好转,但每遇受凉后症状又反复发作,近X年来,症状加重,且自觉脓液较臭,偶带血性,伴X 耳听力明显下降。不伴头晕、头痛,无明显耳鸣、眩晕,无面部麻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疗效不佳,现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胆脂瘤型中耳炎”收入我科。患者自患病以来,一般情况较好,精神可,饮食睡眠佳,二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下降。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肝炎”、“结核”病史,无手术、外伤史,无“青霉素”、“磺胺”等药物及特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诸系统回顾无特殊。
个人史:出生于原籍,无放射性物质及毒物接触史,无疫区居留史,无烟酒嗜好。月经史:13 3-5/26-30 XXXX年X月X日,已婚,育一子,爱人及子体健。
家族史:家族中无特殊遗传、传染病发现。
体格检查
体温℃脉搏次/分呼吸次/分血压 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对答切题,步入病房,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淤点淤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外观大小无畸形、无压痛,双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透明,双瞳等大,约0.3厘米,光反射灵敏。耳、鼻、咽、喉情况见专科检查。牙列整齐,伸舌居中,口腔粘膜无溃烂。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充盈可,甲状腺未扪及。胸廓对称,肋间隙正常,双侧呼吸动度一致,语颤对称,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膨隆,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触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
医学知识之耳部疾病
耳部疾病
(1)耳部疾病
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2)血管性疾病
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3)全身性疾病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卒中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4)药物副作用
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显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5)生活因素
过度疲惫、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假如是短暂性忽来忽去的耳鸣,普通是生理现象,不必过分紧张,可听之任之。假设是持续性耳鸣,尤其是伴有耳聋、眩晕、头痛等其他症状,则要提高警觉,尽早就医。
3.耳内流液的信号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外耳道除了一些上皮脱落和少许干性耵聍外都是干净的,如果发现外耳道内有液体流出,医学上称为耳漏。耳漏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耳漏性质由水样到黏稠恶臭皆有。耳漏可来自外耳道、中耳以及中耳四周组织不同的部位,根据发生的原因、部位及病变的不同,耳漏分以下几种:
(1)脂性液体
是由于耵聍腺分泌过多的关系,多呈黄褐色或淡黄色黏胶性油状,黏附在外耳道口
部或四壁,一般无臭味,俗称油耳。有的人将此误认为耳朵发炎化脓。
(2)水性液体
当发生颅脑外伤颅底骨折、鼓膜破裂的时候,会有清水样液体从外耳道缓慢流出来,多混有血液。这是脑脊液耳漏的特征,可能会引起脑膜炎,应格外注重。
耳朵发炎就诊报告模板范文
耳朵发炎就诊报告模板范文
患者信息
•姓名:XXX
•年龄:XX岁
•性别:男/女
•就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主诉
患者在XX天前出现耳朵疼痛、瘙痒、发炎等症状,用药无效,因而来就诊。
病史
患者曾经有过耳朵发炎的经历,但治疗后情况得到缓解。患者一般健康,无过敏史,无其他慢性疾病。
体格检查
•外耳:外表面红肿,局部触痛明显,有渗出。
•中耳:听力减退,有胀痛感,鼓膜移位。
辅助检查
•外耳道镜检查:外耳道红肿,充血,有分泌物。
•圆窗压痛试验:有压痛感。
•听力测试:轻度听力下降。
诊断
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外耳炎。
治疗方案
•皮质类固醇药物:局部滴药,每天三次,每次2滴,共7天。
•镇痛药:口服,每次一片,每天三次,共7天。
•中药水疗法: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注意事项
•使用外耳道镜时,应注意不要弄伤患者的耳道。
•药物使用期间,应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如皮疹、恶心、头晕等。
•患者应注意休息,不要过度活动。在泡澡和游泳等活动中,应避免水进入耳朵,以免加重炎症。
随访计划
•1周后:复查,评估疗效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
•2周后:随访,了解症状和疗效,并给出下一步治疗建议。
结论
在本次就诊过程中,我们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外耳炎,制定了治疗方案,希望患者能配合治疗,尽快康复。
耳部疾病
耳部疾病(一)
天津第五中心医院程万民
一、外耳道炎
(一)概述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广泛或局限性的炎症,由于在潮热的热带地区发病率很高,又被称为“热带耳”。
(二)临床表现
1 、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耳内灼热感、胀痛或疼痛;外耳道内有分泌物流出;耳屏压痛,耳廓牵引痛,外耳道耳道内有分泌物,外耳道肿胀严重时窥不清鼓膜。
2 、慢性外耳道炎
耳痒不适,有少量分泌物;外耳道皮肤粗厚,有痂皮附着,可有少量稠厚的分泌物,可有白色豆渣样物堆积在外耳道的深面。
(三)治疗
1 、急性外耳道炎
保持局部的清洁,通畅引流,并处于酸化环境;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严重时可以全身应用抗生素;剧痛时可以给予止痛药和镇痛剂。
2 、慢性外耳道炎
保持局部清洁,用酸化并使局部干燥的药物如硼酸滴耳液,可以同时应用抗生素和可的松类药物。
二、外耳道疖
(一)概述
外耳道疖是外耳道皮脂腺或毛囊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炎热潮湿的季节。
(二)临床表现
剧烈疼痛,若在外耳道前壁,咀嚼和说话时,疼痛加重。疖破溃时,有稠脓流出,可以混有血液。检查时发现耳屏压痛和耳廓牵引痛。外耳道软骨部局限性红肿隆起,或有白色脓头。疖形成之后探针触之有波动感。
(三)治疗
1 、局部治疗:早期可以涂布鱼石脂软膏。未成熟时疖禁止切开,防止炎症扩散,成熟后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取出稠厚的脓栓,脓腔置引流条。
2 、全身应用抗生素。
三、耳廓假性囊肿
(一)概述
耳廓假性囊肿是一种耳廓软骨内的无菌性浆液性包裹性渗出性炎症,病因不明,可能与局部受到某些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局部微循环障碍组织间出现反应性渗出液积聚有关。
耳鼻喉科电子病历模板之欧阳语创编
分泌性中耳炎
主诉:双耳耳闷,听力减退半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半月前发现双耳耳闷,双耳听力下降,无明显耳痛,无脓性分泌物。
既往史:一月前开始出现经常“鼻塞、流涕”,未予重视。
专科检查:双侧耳廓对称,无畸形,无牵拉痛,双侧外耳道皮肤无红肿,未见脓性分泌物流出,鼓膜浑浊,标志不清,内陷,光锥反射消失,活动度差。乳突区无明显压痛。
辅助检查:电测听示:双耳中重度传导性聋。
声阻抗示:双耳鼓室曲线呈B型。
初步诊断:双耳分泌性中耳炎
处理:(1)药物保守治疗
(2)必要时鼓膜切开。
慢性鼻窦炎
主诉:鼻塞,脓涕伴头痛一年余。
现病史:一年余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双侧鼻腔阻塞,呈间断性,交替性,每于受凉、感冒后加重,无咳,咯痰,无发热,盗汗,并渐出现双侧鼻腔较多脓涕,为黄绿色,常不易擤出,伴前额胀痛。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专科检查:外鼻无畸形,鼻前庭皮肤无疖肿、无皲裂,鼻腔粘膜充血,双侧下鼻甲充血肿大,双侧中鼻甲苍白水肿息肉样变,中、总鼻道少许脓性分泌物。
鼻中隔轻度不规则偏曲,各鼻窦体表投影区无压痛。
辅助检查:鼻窦CT:双侧上颌窦、蝶窦及筛窦炎。
初步诊断:慢性鼻窦炎
处理:(1)药物保守治疗
(2)择期手术。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
主诉:咽痛,发热二天。
现病史:患者于二天前受凉后出现咽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5度。无呼吸困难,无心悸、胸闷。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专科检查:咽部充血,少许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II 度肿大,表面不光滑,隐窝见脓性分泌物,悬雍垂居中,咽反射灵敏。间接喉镜下见:会厌不充血,抬举好,梨状窝无积液,双声带不充血,活动度良好,声门闭合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耳部疾病
第一节耳部外伤
一、耳廓外伤:挫伤;撕裂伤
[临床表现]
•早期多为血肿、出血、耳廓断裂、破损之后易发生感染,后期是缺损或畸形。
•出血多见于耳廓撕裂伤,大出血常见于耳廓前面的颞浅动脉和耳廓后面的耳后动脉。
•血肿常见于挫伤时血积于皮下或软骨膜下呈紫红色半圆形隆起,面积可大可小。因耳廓皮下组织少,血循环差,血肿不易吸收,处理不及时,可形成机化耳廓增厚,大面积血肿可导致感染,软骨坏死,耳廓畸形。
[治疗]
◆血肿:应早期抽吸治疗,并加压包扎48小时。必要时可反复抽吸。大面积者应尽早手术切开清除积血,同时应用抗生素,严防感染。
◆出血:结扎止血,缝合伤口,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断离:造成耳廓缺损者,视缺失程度不同施行不同类型的耳廓成形术。
◆感染:耳廓感染多见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故应选用相应敏感的抗生素,如继发感染引起耳廓软骨膜炎则应积极慎重处理。
◆畸形:手术矫正,但很难达到理想成形。
二、鼓膜外伤
•病因:各种棒状物挖耳、火星溅入、小虫飞入、烧伤、颞骨纵形骨折、气压伤等。
•[临床表现]患者可感突然耳痛、耳出血、耳闭、听力减退、耳鸣。气压伤时,还常因气压中强烈震动而致内耳受损,
出现眩晕、恶心。
•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多呈不规则裂隙状穿孔,边缘及耳道内有血迹或血痂,颅骨骨折时,可见有清水样液渗出。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性聋。
[治疗]
原则:1.保持外耳道干燥;
2.预防中耳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
3.禁止外耳道冲洗或滴药。
4.多可自愈,不愈可行鼓膜修补术;
5.如感染化脓,按化脓性中耳炎处理
[预防]勿自己挖耳
三、颞骨骨折
•以岩部骨折最多见。临床以骨折线与岩部长轴的关系,将颞骨骨折分为:纵行、横行和混合型骨折。
[临床表现]
1.纵行骨折:最多见,占70%~80%。
•骨折线:与岩部长轴平行,常起自颞骨鳞部,通过外耳道后上壁、鼓室天盖,沿颈动脉管,至颅中窝底的棘孔或破裂孔附近。因骨折线多于骨迷路前方或外侧穿过,故极少伤及内耳。
•外耳道皮肤及鼓膜常被撕裂,中耳结构受损。常有耳出血、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约20%发生面瘫,多可逐渐恢复。
2.横行骨折:较少见,约占20%;
骨折线:与岩部长轴垂直,常起自颅后窝的枕骨大孔,横过岩锥到颅中窝。有的经过舌下神经孔及岩部的管孔(如颈静脉孔),个别的可经内耳道和迷路到破裂孔或棘孔附近。
常有耳蜗、前庭及面神经受损症状,如感音性聋、眩晕、自发性眼震、面瘫和血鼓室等。面瘫的发生率约古50%,且不易恢复。
3.混合性骨折:少见,颅骨多发骨折,可出现中耳与内耳症状
[治疗]
1.首先处理颅脑外伤: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控制出血,及时补液或输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维持循环系通的正常功能。应作头颅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神经系统检查等。
2.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耳部消毒,如有脑脊液耳漏,不可作外耳道填塞,仅于外耳道口放置消毒棉球,多数耳漏均可自行停止。如超过2~3周仍未停止者,在病情允许时,可行手术修补脑脊液漏。
3.处理后遗症:鼓膜穿孔、听骨链离断、传导性聋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可于病情完全稳定后行鼓室成形或面神经减压修复手术。
第二节耳廓假性囊肿
为不明原因引起的耳廓软骨间积液,又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发病年龄以30~40岁者为多,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一侧耳廓。
[临床表现]
多于偶然中发现耳廓前上方局限性隆起,由小逐渐增
大,可有胀感、灼热感或痒感,常无痛感。隆起处多位于舟状窝,三角窝,或可波及耳甲腔,但不侵及耳廓后面。大者有波动感。透光度好,可与血肿鉴别。穿刺抽吸可抽出淡黄色清亮液体,培养无细菌生长,但不久又渗出。
[治疗]轻者可行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等物理治疗。较为省时而有效的疗法,是手术。
第三节耵聍栓塞
耵聍系外耳道软骨部皮肤耵聍腺的分泌物,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及粘附灰尘或异物的作用。耵聍干后成为碎屑或薄片,随咀嚼、说话等下颌关节活动而不断脱落排出。如耵聍聚积过多,形成团块,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
[临床表现]
★完全阻塞外耳道者,可有耳闭塞感及听力减退。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或眩晕;若外耳道后壁迷走神经耳支受到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咳嗽。水液进入外耳道时,使其膨胀,引起耳胀痛;或发生炎症,外耳道肿胀、糜烂,疼痛加剧。
★耵聍团块多呈棕黑色,有的硬如石块,有的软如枣泥,多与外耳道壁紧密相贴,不易活动。
★听力检查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如伴发感染外耳道皮肤红肿,可有脓液,
[诊断] 与外耳道上皮栓(外耳道胆脂瘤)鉴别。
[治疗]
(1)器械取出法:
(2)外耳道冲洗法:外耳道狭窄,或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能采用
(3)吸引法:
第四节外耳道疖与外耳道炎
一、外耳道疖
又名局限性外耳道炎,为外耳道软骨部毛囊感染所致。
致病菌绝大多数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病因]:挖耳引起皮肤损伤,细菌感染;
游泳、洗头、洗澡时脏水进人外耳道,细菌感染;
化脓性中耳炎的脓液刺激弓I起局部的感染;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炎,营养不良等。
[临床表现]
耳痛:早期剧烈跳动性,张口、咀嚼时加重。
听力可减退:疖肿堵塞外耳道时。
体温可升高,多感全身不适。
牵拉耳廓痛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重:
疖肿成熟后,其顶部有化脓黄点、脓液。
[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症状和体征,外耳道疖多不难诊断,但当肿胀波及耳后,使耳后沟消失,耳廓耸立,需与急性乳突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耳后骨膜下脓肿相鉴别。
[治疗]
(1)应用抗生素。
(2)热敷、理疗。
(3)局部敷药。
(4)清除脓液。
二、外耳道炎
为细菌感染所致外耳道弥漫性非特异性炎症,可分为急、慢性两类,多发于夏秋季节。
[临床表现]
1.急性者,早期外耳道发痒,继而耳痛;牵拉耳廓或压迫耳屏时疼痛加重,外耳道红肿,有渗出液或脓液,可有臭味。
2.慢性者,耳痒不适,表现为外耳道糜烂、脱屑或结痂。
[诊断和鉴别诊断]需与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急性药物性皮炎,外耳道疖等相鉴别
[治疗](1)清洗外耳道。(2)局部敷药。(3)应用抗生素。严重者应用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第五节外耳道真菌病
为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症,多局限于外耳,侵入中耳者极少。
[病因]曲霉菌、青霉菌及念珠菌等。
[临床表现]
一般耳内发痒及闷胀感、水样分泌物。可有听力减退及耳鸣。
检查见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状如薄膜或粉丝,甚至发霉一样,有时呈筒状、块状。揭去脓苔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面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显微镜下可见菌丝体或芽胞状物。
[治疗]
(1)清洁外耳道,保持外耳道干燥并处于酸化状态。
(2)局部用药,如克霉唑霜,酮康唑霜,益康唑霜;达克宁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