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第2章(交换网络)

合集下载

现代交换原理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现代交换原理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信道地址总线(C) :5条,传输信道地址(32个信道)
控制总线、时钟线、证实线、返回信道总线。
端口的接收侧(RX)
PCM入
输入同步 端口RAM 信道RAM
输入同步电路:完成位同步和帧同步。
32个单元对应32个信道 端口RAM 单元内容:该信道要接续的端口号
单元长度:4bit
32个单元对应32个信道 信道RAM 单元内容:该信道要接续的信道号
TS7 TS7 0
入 线1 编 号 2
时隙号 相应的单元应该 填入什么内容? 0 2 1 0
0
出 1线 编 2号
出线编号 入线编号
? ? 127
19





控制存储器(CM-Control Memory): CM数量=入(出)线数 CM的存储单元个数=入(出)线上复用 时隙数 CM的存储单元内容=出(入)线编号 CM的存储单元长度=出(入)线编号的 二进制位数 例:32×32的S接线器,每条复用线上 512个时隙。以上各量应为多少?
交换 RX 端口15 TX
16个双向端口:
PCM出
双向端口
发送侧TX 接收侧RX
双向PCM链路,一帧32个时隙
PCM入
信道CH
串行码率:4096Kb/s 39条并行时分复用总线(TDM)
数据总线(D)
16bit !

现代交换原理 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现代交换原理 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TS6 TS17
TS6 TS17
A 控制写入 SM 17 顺序读出 CM
6
17
30
输入控制和输出控制都是针对SM而言
请问:CM的工作方式是什么?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31
(3)容量和时延
T接线器的容量 = SM容量 = n×n(n-时隙数) 注意:容量有限
时延
串/并转换 存储时延
SM、CM都是前半周期写,后 半周期读
单元构成的交换网络。
需交换的信息在单级交换网络中一次通过,即
一次入线到出线的连接,只经过一个交换单元。
单级交换网络
交换 单元 交换 单元 …


入 线
交换 单元
出 线 … 入 线
是不是单级交换网络?


… 出 线
交换 单元


多级交换网络
如果一个交换网络中的交换单元可以分为K级,顺序命名为
第1,2,…,K级,并且满足:
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
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
0 1 0 1
入线
.
. .
交换 单元 … … 交换 单元
交换 单元 交换 单元 … …
.
. .
出线
M-1
交换网络 控制单元
N-1
M× N交换网络
1.单级交换网络和多级交换网络

2 交换网络

2 交换网络

输入部件的功能是接收入线信号,进行信号的格式变 换,在相应时隙到来时将输入信号发送到总线上去, 因此为暂时存储输入线上的连续信号,输入部件一般 具有缓冲存储器。设输入部件每隔τ时间获得一个时隙, 输入端输入的信号速率为V比特/秒,则输入部件缓冲 存储器的容量至少应为Vτ比特。 输出部件的功能是检测总线上的信号,将属于本端口 的信息读出,进行格式变换,在出线上输出。由于出 线上输出的是连续的比特流,因此输入部件应设置缓 冲存储器。设输出部件每隔τ时间获得一组信息量,且 该组信息量为常数,输出端输出的信号速率为V比特/ 秒,则输出部件的缓冲存储器的容量至少应为Vτ比特。
①输入控制方式 在输入控制方式下,控制存储器的数量取决于 输入复用线数,每条输入复用线对应着相同编 号的一个控制存储器,控制存储器所含有的单 元数等于输入复用线所复用的时隙数,每个存 储器单元的内容表示输入复用线与所有输出复 用线的交叉点开关,哪一个在该单元所对应的 时隙内接通。
图2.19为输入控制方式的空间接线器。 该空间接线器的大小为N×N,其控制存储器有N个,图中每一列 代表一个控制存储器,用来控制编号相同的输入复用线上的所有 开关。 每个控制存储器的单元数为n个,标号为0~n-1,分别对应着 TS0~TSn-1。 在TS0到来的时候,对于入线0来说,从第0号控制存储器(图中 CM左起第一列)第0号单元(图中第一列第一个单元)读出数据 1,表明在TS0到来的时候,应该打开输入复用线0与输出复用线 1相交叉的开关,关闭其它开关,使入线0上TS0时隙的信息a交 换到出线1的TS0上去。(注意,空间接线器只能实现不同复用线 之间的空间交换,时隙不变)。

交换技术第二章交换网络

交换技术第二章交换网络

出线
单级交换网络
多级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交换单元、不
同交换单元间的拓扑连接和控制方式。
1、交换网络基础
交换 单元
交换 单元 … 出线 …

入线

交换 单元
交换 单元
交换网络
控制单元
交换网络的一般结构
单级交换网络和多级交换网络
交换网络按拓扑连接方式可分为:单级交换网络 多级交换网络
入线
0
M-1
交换 单元
0
N-1
入线
出线
(a) 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
0
入线 1 2
2 1
0 0
0 1
0
0
1 出线
2
2
2
2
(b) 统计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
1.2 交换单元按使用需要的不同可分为:
0 入线 M-1
0 出线 N-1
0
出线 N-1
入线
0
M-1
集中型(M>N)
扩散型(M<N )
集中器
扩展器
1.2 交换单元按使用需要的不同可分为:
2.1.2 开关阵列的特性
开关控制简单,从入线到出线具有均匀的 单位延迟时间。 开关阵列适合于构成较小的交换单元(开 关数反映了实现的复杂度和成本的高低)。

现代交换第2章--交换技术基础

现代交换第2章--交换技术基础

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

话路所在位置的交换,即时隙的内容在时间轴上的移
动。
异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交换 按照每个分组信息前的路由标记,将其分发到出线。
2.2 交换单元
内容提要 2.1 数字交换技术基础 2.2 交换单元 2.3 交换网络 2.4 信令系统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
广播功能
同发功能
(Rt 与 R 相等) (Rt 与 R 不相等)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
交换单元的数学描述——连接集合
一个交换单元可以同时有多个连接,多个连接就构成了交换单元 的连接集合C
C c0 , c1 , c2
特别注意:连接和连接集合描述的是交换单元某一时刻的连接。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
交换单元的数学描述——连接函数
定义 既存在连接函数f(x),在它的作用下,入线x与出线f(x)相连接, 0<x<M-1,0< f(x) <N-1。
表示形式 1.函数表示
2.排列表示
3.图形表示
2.2.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
常用连接函数1
1.直线连接(恒等置换)的函数表示
I ( xn1 xn2 x1 x0 ) xn1 xn2 x1 x0
31
TX9
总线型(共享媒体型)交换单元 与总线型计算机局域网的区别

交换技术第2章

交换技术第2章

j
i
处理机控制
W
R
时钟
16
小试?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TS3→ TS19 TS19→ TS3 输入控制 复用线上的时隙数:32
17
TSi→ TSj 输出控制时: CM第j个单元写入i 输入控制时:CM第i个单元写入j
话音存储器 TS i TS j
话音存储器 TS i
a a
W R
a j
时钟 控制存储器
对于T/S单元来说,不论入(出)线的数量和每线时隙 数量多少,其基本功能总是实现: 任一入线的任一时隙 任一出线的任一时隙
交换连接
34
时/空结合数字交换单元
内部结构与工作原理
S1240
DSE
数字交换单元(Digital Switching Element-DSE)
35
DSE的容量


16个双向端口; 每个端口接出1条PCM链路; 可以完成16条 32路PCM链 路间的任何时隙的交换。 容量:
8
CM
2.1.1 时间交换单元

控制方式:针对SM


输出控制: SM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输入控制: S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CM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9
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在时钟控制下,输入复用线上各个时隙的内容依次写入话音 存储器的各个单元。 图示:TSi的内容a写入话音存储器的第i个单元。

第二章-交换网络

第二章-交换网络

1、描述交换单元外部特征的指标是什么?举例说明。

(1) 容量:交换单元所有入线可以同时送入的总的信息量。

(2) 接口:即交换单元自己的信号接口标准。

(3) 功能:点到点功能、同发功能、广播功能。

(4) 质量: 包括交换单元完成交换功能的情况和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损伤。

2、用函数、图形、排列三种表示方法,分别表示出N=8具有均匀洗牌连接、蝶式连接特性的交换单元的连接关系。

均匀洗牌连接:

蝶式连接:

3、试计算构造16*16有向交换单元, 采用基本开关阵列时需要多少个开关?假设构造16*16无向交换单元, 同样采用基本开关阵列时分别需要多少单向开关和双向开关?

有向交换单元,基本开关阵列:N*N=256。

无向交换单元,基本开关阵列:N*〔N-1〕=240。

无向交换单元,双向开关阵列:N*〔N-1〕/2=120。

5、试计算要构造16X16的交换单元,采用K=4的绳路开关阵列时需要多少个开关?

16*4*2=128个开关。

6、一个S接线器的交叉点矩阵为8*8,设有TS10要从母线1交换到母线7,试分别按输出控制方式和输入控制方式画出此时控制存储器相应单元的内容,以及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和单元的大小〔bit数〕。

设每条母线上有N个时隙控制存储器的单元大小为3bit,1个控制存储器的容量3Nbit,8个控制存储器的容量为24Nbit。

7、时分交换单元主要有共享存储器型和共享总线型两种,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可以对三种时分复用信号进行交换,只不过具体实现方式不同。

不同点:

(l)结构不同。共享存储器型交换单元以存储器作为核心部件,而总线型交换単元的一般结构包括入线控制部件、出线控制部件和总线三部分。

交换技术-第2章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交换技术-第2章同步时分交换网络

2)网络结构
由入口级和选组级构成。
入口级是DSN的第1级,由成对的入口接线器(Access Switch, AS)构成,每个AS就是一个DSE,可接16条32路的 PCM链路。其中12条(0~7、12~15)可接各种终端模块 (称为控制单元CE,Control Element),另4条(8~11) 分别接到4个平面的第2级(一对AS分别接到第2级某个DSE 8 个端口中的n和n+4,第2级1个DSE可接4对AS)。
输出控制(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输出控制方式”工作原理:
CM(控制存储器)的写入是中央处理机CPU根据用户要求,查找 被叫用户的忙闲表后,将控制信息写入控制存储器(称为“控制写入”);
CM的读出是在定时脉冲的控制下,按时隙号顺序读出相应单元的 内容。如:TS0读出0#单元内容; TS1读出1#单元内容…… (称为“顺 序输出”) 。
②DSN通路建立过程(从A1B1C1D1到A2B2C2D2 )
(a)地址比较 如D2≠D1,应发送7条命令:自由选择端口8~11,自由选择端口
8~15,自由选择端口8~15,指定端口D2,指定端口C2,指定端 口B2或B2+4,指定端口A2。 如D2=D1,C2≠C1,应发送5条命令:自由选择端口8~11,自由 选择端口8~15,指定端口C2,指定端口B2或B2+4,指定端口A2 。 如D2=D1,C2=C1,B2≠B1,应发送3条命令:自由选择端口 8~11,指定端口B2或B2+4,指定端口A2。 如D2=D1,C2=C1,B2=B1,A2≠A1,应发送1条命令,指定 端口A2。 以上均为任意话路(任意时隙)。 (b)逐级接收命令和建立通路 DSN中每一级的某个DSE接收一条选择命令,据此建立该DSE入端与 出端之间的连接,随后的选择命令将传送到后一级或折回前一级,这 样逐级建立通路,直至接通所需被叫CE为止。 显然,选择命令数不同,所经过的级数也不同。1、3、5、7条选择 命令分别对应于在第1、2、3、4级折回。折回前是自由选择,从折 回点开始是指定选择,即n条选择命令的中间一条开始变成指定选择。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第 2 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1
目录
2.1 引言——交换信号形式及时分复用技术 2.2 交换单元模型及数学描述 2.3 基本交换单元 2.4 交换网络 2.5 小结
2
2.1 引言——交换信号形式及时分复用技术
2.1.1 交换信号形式 2.1.2 时分复用技术
3
2.1.1 交换信号形式
交换信号形式:电信号 和 光信号。 电信号: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1
2.3.1 引言
如何建立一条入线和一条出线之间的连接 ? 最简单的方法:使用开关。
如何建立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的连接 ? 最简单的方法:使用开关阵列。 开关应该具有:控制端和状态端。
22
2.3.2 开关阵列(分类)
(一)继电器
继电器是由外部的电流流经一个线圈产生磁场,使一对或 多对机械触点吸合或断开,从而达到控制电路通断的目的。 用继电器构成的交换单元应是无向的,并且既可交换模拟 信息,又可交换数字信息。继电器的动作会对其它部件产 生干扰和噪声,其动作较慢,体积也较大。
2×2交换单元构成。第一组N×N的N条出线分别与N 个2×2的某一入线相连,第二组N×N的N条出线分别
与N个2×2的另一入线相连。例如,用8×8 BANYAN网络构成16×16 BANYAN网络时,可用2组 8×8,加上8个2×2交换单元构成,共需32个2×2交 换单元。

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2.1-2)

第2章 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2.1-2)


N
2
A TS13
2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S接线器实现了信息在( 行( )交换,以( )方式工作。
子开关。 输出控制方式能还能实现( )和( )功能。而输入 控制方式还应注意重接或出线冲突。 同一时间的空间,时隙,时分,同发和广播。
)交换,但不进
开关阵列中的开关按时隙间隔高速闭合与断开,需电
若在一条复用线上实现时隙交换,用开 关阵列能否做到,需要什么器件?
连接,只需通过控制开关的闭合就可实现,因此控制简单, 容易实现。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输 入
空 分 阵 列
输出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2) 主要特点 (1) 开关阵列的交叉点数是交换单元的入线数和出线数的乘 积。 (2) 当某条入线和与其连接的所有出线间的一行开关部分或
全部处于接通状态时,开关阵列很容易实现多播和广播功能。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1 2 3 同 步 时 分 复 用
帧 N … 2 1 时隙 N … … …
帧 … 时间 … 时间 (b) 统计时分复用 2 1
N

(a)同步时分复用 统 计 时 分 复 用
时隙
标志码

信息N 5 信息2 3 信息N 5 信息1 2
第2章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2.2交换单元
2.2.1 交换单元及数学描述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建立“虚电路”或称“逻辑电路”
激活虚电路,建立物理连接
1.2 交换方式
第1章 Fra Baidu bibliotek换概论
注:
发送信息时并不一定能激活虚电路,会 引起信息丢失或排队时延。
1.2 交换方式
❖快速电路交换特点
第1章 交换概论
由于并不为每个呼叫专门分配和保留其所需 的宽带,因此提高了带宽的使用效率;
物理连接的建立和拆除要有相当高的速度;
报文交换(又称存储转发交换):
与电路交换的原理不同,不需要提供通信双方 的物理连接,而是将所有接收的报文暂时存储;
➢ 传送内容:用户信息+目的地址+源地址
➢ 交换节点:分析目的地址和选择路由
➢ 应用:公用电信网的电报自动交换
➢ 可进行速率、码型变换,具有差错控制措施,发送多目 的地址的报文
1.2 交换方式
1.2 交换方式
第1章 交换概论
3、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
虚电路:
➢ 建立:
在用户数据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 端到段之间的虚电路,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 着这一虚电路传送,
➢ 拆除:
通过呼叫清除分组来拆除虚电路
➢ 特点:
逻辑连接(通过通信连接上的所有交换节点保存选路 结果和路由连接关系来实现连接的)
2. 电路交换由于无差错控制机制,因而对数据交换的可 靠性没有分组交换高,不适合对差错敏感的数据业务;

电信交换第二章

电信交换第二章

2.1.4 基本交换单元的扩展
1.T单元的扩展 2.S单元的扩展 3T/S单元的扩展
T单元的扩展
2.2.1多级交换网络-T-S组合 型 T-S-T 网络
(1)网络结构 输入侧:T单元 话音存储器SM-A1~SMA32表示,控制存储器用CM-A1~CM-A32表 示;控制方式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输出侧:T单元 话音存储器SM-B1~SMB32表示,控制存储器用CM-B1~CM-B32表 示;控制方式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S单元包括32x32交叉点矩阵和32 个控制存 储器;控制方式采用输入控制方式
控制存储器
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5 7 9
0 1 2
处理机控制
时钟
控制存储器的单元数取决于输入复用线的时隙数,地址和时隙相对应。
实例分析
若用户A要与用户B都是交换机的用户,现在两用户进行通话。 那么处理机分配时隙TS2给用户A,时隙TS7 给用户B。 如何实现用户A和用户B的通话。 解决方案:TS2 TS7,TS7 TS2
话音存储器
顺序写入,控制读出
00110011(TS0) 11001100(TS1) 11110000 (TS2) TS511
….
0 1 2
TS2
TS1
TS0
11111000(TS511)
511
时钟
控制存储器
话音存储器的单元数配置:时隙数与单元数对应,单元的内容对应着话音 的8比特样值。如复用度为512 时隙,话音存储器的单元数为512。

第2章_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第2章_交换单元与交换网络
构成了交换单元的连接集合:
C={c0, c1, c2, …} 其中:起点集 Tc={t;t∈ci,ciC}
终点集 Rc={r;r∈Rt,Rtci,ciC} 连接和连接集合是对应于某一时刻的!
连接集合的数目越多,连接能力就越强!
(四)连接与连接函数 连接函数 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 互连接的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关系,即存在连接函数f,入线x与出线f(x)相 连接,0≤x≤M-1,0≤f(x)≤N-1。 连接函数实际上也反映了入线编号构成的数组 和出线编号构成的数组之间的置换关系或排列 关系,故连接函数也被称作置换函数或排列函 数。
2.1 引言
2. 统计时分复用 信息按分组先存储再发送,每个分组附加标志
码,各个分组占用不同的时隙;但标志相同的分组 属于一个用户,将它们所占用的信道容量看成一个 子信道,这种复用方式称为统计时分复用.
特点:先存储再发送,信息速率高的用户所占的信 道容量大,且所占信道容量随着信息的多少动态变 化,取消了帧概念,统计时分复用信道又称标志信 道,是通过标志来区分各子信道的.
(二)内部通道 交换单元如何建立信息传送通道(连接) 任意的入线和出线之间建立连接。
▪ 对于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实连接) ▪ 对于统计复用信号 (虚连接)
1
入2·
线
· ·
M
1

2第2章 交换单元与网络

2第2章 交换单元与网络
0 1 0 1
入 线
...
M-1
...
N-1
出 线
控制端
状态端
图2.1 M×N的交换单元
12

如图2.1所示,一个交换单元从外部看主要由四个部分 组成:一组输入端口、一组输出端口、控制端与状态 端。交换单元的输入端口又称为入线,输出端口也称 为出线,一个具有M条入线,N条出线的交换单元,称 为M×N的交换单元,同时把入线编号为0到M-1,出 线编号为0到N-1;
2

本章教学难点
– 用数学模型分析交换单元
– TST交换网络 – CLOS网络及无阻塞交换网 – BANYAN网络
3

本章要求
– 掌握交换单元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数学描述方法
– 了解各种交换单元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掌握几种重要而典型的交换单元 – 了解交换网络的概念、交换网络的三要素、交换网络的

入 线 0 1 出 线 0 1 信 息 端 0 1 输 入 端 0 1 输 出 端 0 1
...
M-1
...
N-1 N-1
...
K-1
...
...
L-1
(a)M× N有向交换单元
(b)N无向交换单元
(c)K× L无向交换单元(K+L=N)
图2.2 交换单元分类1:有向与无向

交换复习

交换复习
19
Banyan 网络
通常将由2 通常将由 X 2的交换单元构成的单通路网络 的交换单元构成的单通路网络 称为banyan网络。 网络。 称为 网络 banyan网络的每一个 X 2的交换单元是具 网络的每一个2 网络的每一个 的交换单元是具 有两条入线和两条出线的电子开关元件。 有两条入线和两条出线的电子开关元件。2 X 2的 的 交换单元具有平行连接和交叉连接两种状态。 交换单元具有平行连接和交叉连接两种状态。
从电话问世以来, 从电话问世以来,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从 人工到自动, 机电到电子, 布控到程控, 人工到自动,从机电到电子,从布控到程控, 从空分到时分,以及从模拟到数字的发展过程。 空分到时分,以及从模拟 数字的发展过程 模拟到 的发展过程。
23
电路交换呼叫接续过程
主叫话机 呼叫 (1)呼叫建立 (阶段) ) 2) (2)消息传输 (3)呼叫释放 消息 ) 传输 挂机 催挂音 释放 (阶段) 挂机
26
电路交换系统的接口电路
A Z 交 接口 网 V 络 接口 接口 接 口 换 接口 C 接 口 B 继 侧 接口 中
源自文库
Q3 系统 OAM
27
第4章 存储程序控制原理 章
28
一个呼叫的处理过程
1)主叫用户摘机呼叫 ) 2)送拨号音,准备收号 )送拨号音, 3)收号 ) 4)号码分析 ) 5)接至被叫用户 ) 6)向被叫用户振铃 ) 7)被叫应答和通话 ) 8)主叫先挂机,通话结束 )主叫先挂机, 9)被叫先挂机,通话结束 )被叫先挂机,

交换技术-第2章同步时分交换网络-文档资料

交换技术-第2章同步时分交换网络-文档资料

T-S-T网络正向通路的建立
工作原理:
假设有一对用户HW1TS2(A) 首先来看一下A A HW32TS511(B)互相通话。 B B方向路由的接续:
•CPU在512个内部时隙中找到一条空闲时隙,假设为TS7。 呼叫建立 •CPU向CM-A1的 7#单元送“2“; CM-A32的7#单元送”511“;CMC1的7#单元送”32“。 •(输入级)由于SM按顺序写入,故在TS2时将A的话音信息a写入到 SM-A1的2#单元,而在TS7时隙时,CM-A1的7#单元“2”在TS7读出, 即作为SM的读出地址,即将原来在TS2传输的话音信息a转换到了TS7 话音传送 •(中间级)CM-C32 的7#单元里的内容是“1”,即在TS7时隙将32# 输出线(HW32) 和1#输入线(HW1)接通,这样就将话音信息a送到了B的T
输入控制(控制写入,顺序读出)
2.1.2 空间S交换单元



功能:实现同步时分复用信号在不同复用线之间的空间 交换,不改变其时隙位置。 基本结构: ---交叉点矩阵:控制话音信息是否通过,一般由数据选 择器组成。 ---控制存储器(CM):数量等于出/入线数,每个CM 所含有的单元数等于出入线的复用时隙数,每个单元的 位数取决于入(出)线数。 控制方式: ---输出控制:按每条入线设置CM 。CM控制写入、顺 序读出。 ---输入控制:按每条出线设置CM 。CM控制写入、顺 序读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函数描述方式 • 用函数方式来描述一个M×N的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 可以将其连接方式用函数f(t)表示: f(t) = Rt(Rt包含于R) • 该函数的自变量为t,它的定义域为交换单元的入线集 合T,值域为交换单元的出线集合 R的各个子集组成的 集合。一个连接函数对应一种连接,连接函数表示相 互连接的入线编号和出线编号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即存在连接函数 f ,入线 t 与出线集合 f(t) 中每条出线相 连接。如果该入线空闲,那么与它连接的出线的集合 为一个空集。对于一个点到点连接,连接函数还可以 表示为:f(t) = r (r∈R) 它的值域变成了出线集合R。
c = {t,Rt}
5
• 该集合表示了该M×N交换单元的入线t与一组
出线Rt之间的连接,可以把t称为连接的起点,
把r∈Rt称为连接的终点。如果Rt中只含有唯一
的一个元素,那么把该连接称为点到点连接; 如果Rt中包含多个元素,那么把该连接称为点
到多点连接。特别的对于点到多点连接,如果
Rt≠R,称此连接具有同发功能,如果Rt=R,
12
b. 图形表示 • 还可通过图形方式来表达连接函数。分别把入线与 出线按编号由上到下排列,然后入线与出线之间可 以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表示该入线与出线有连接。 如图2.5所示,表示了一个常用的N=8的交叉连接方 式。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图2.5 连接函数的图形表示
交换单元的各个入线与出线要规定信号接口标准,
如速率大小,信号单、双向等。如果是有向交换单
元,那么就有入线与出线的区别,且入线与出线的
信息传送方向是单向的,既信息从入线进入然后从 出线输出;如果是无向交换单元,可以说没有入线 或出线的区别,信息可以经过交换单元进行双向传 送。如果是模拟交换单元,那么只能交换模拟信号;
第2章 交换网络
同步时分复用(STD)信号和统计时分复用(ATD)信号:
STD:
X
时 隙
Y
Z X
Y
Z
第一帧
第二帧
STD中每个建立的连接占有某条物理链路上的固定位臵。
ATD: X Y Y X Z X X X Z Y X
ATD中属于某个呼叫连接的多个信元不是占有固定的位 臵,而是按呼叫连接所需的带宽大小,占有或多或少的 时间位臵。 1
称此连接具有广播功能。
6
• 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表示了该交换单元在某个时 刻建立的所有从入线到出线之间的连接,连接方式可 以表示为一个集合,我们用C来表示,那么: • C = {c1,c2,c3,……} • 该集合是由若干个连接组成的一个集合(表示各个连 接的集合c的下标不代表任何实际意义,只是区分不同 的连接)。特别要说明的是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 总是对应于某个具体时刻的,在这个时刻的连接方式 是这样的,在另一个时刻,它的连接方式又会变为那 样。在某一时刻,一个交换单元总是处在一定的连接 方式C下,也就是说该交换单元的各个入线与各个出线 按照该连接方式连接着。一个交换单元的连接方式可 以通过该交换单元的控制端口改变,同时也可以通过 该交换单元的状态端口反映出来。
M N
扩散型(M<N)
M N
2. 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
交换单元的入线和相应的出线连接起来称为内部 通道,也称为连接。
3
• 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在入线与出线之间 建立一定的连接,使信息能从入线交换到出线。
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connectivity)反映出交
换单元从入线到出线的连接能力,是交换单元
8
• 上述表示连接方式的函数称为连接函数,可以 有两种更直观的形式来表示连接函数,一种是 排列表示形式,还有一种是通过图形来表示。 对于点到点连接方式我们经常采用 2 进制函数 表示方法。 a. 排列表达式
交换单元的连接实际上是交换单元的入线与出线 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那么可以通过罗列的方 式来表达连接方式,我们称为连接方式的排列 表达式,表示为:
PCM7
来自控 选通 制存储 B0 B1 器7 B2
8选一 ( 7)
输入控制方式
26
S接线器的控制存储器
Bn-1 B1 B0
定 时 脉 冲
A0
An-1
CP
CM (RAM)
R/W
CM的读出需要按时隙 顺序地进行,CM的写 入由处理机控制。
如果是数字交换单元,只能交换数字信号,当然有
的交换单元既能交换模拟信号,又能交换数字信号。
21
(3)功能
• 交换单元的基本功能是能在入线与出线之间建
立连接并传送信息。从外部看交换单元,主要
有3个功能,一个是点到点连接功能,一个是 同发功能,还有一个是广播功能,要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
22
(4)质量
23
2.1.2 空间接线器(S接线器)
它是一种开关矩阵。每台入线和出线间都由开关连 接。开关闭合时,该开关对应的入线和出线接通;开 关断开时,该开关对应的入线和出线断开连接。 功能:完成不同PCM线之间同时隙信息的交换。 组成:nxn 的交叉点矩阵、控制存储器。
控制方式:输入控制、输出控制。
如果控制存储器控制每条输入复用线上的交叉点 开关,我们把这种控制方式叫做输入控制方式; 如果控制存储器控制每条输出复用线上的交叉点 开关,我们把这种控制方式叫做输出控制方式。
图2.7 交换臵换的图形表示
交换臵换(常用E表示)的二进制函数表示为: E(xn-1xn-2……x1x0) = xn-1xn-2……x1 x0
18
c)蝶式连接 • 蝶 式 连 接 方 式 也 称 为 蝶 式 臵 换 ( butterfly permutation 一般用β表示),蝶式臵换这个 名称来自 FFT 变换的实现时其图形形状如蝴蝶 一样。这种连接方式被定义为: β(xn-1xn-2……x1x0) = x0xn-2……x1xn-1 • 可以看出,蝶式臵换是将输入端二进制编号的 最高位xn-1与最低位x0互换位臵而得到输出端的 二进制编号。
24
TS6 PCM 0 PCM 3
TS1
TS6 TS1
PCM 0 PCM 3
TS1
TS1
输 入 控 制
30
03 00
0
1 6
31
CM3 CM2
CM1
CM0
PCM 0 PCM 3
TS6 TS1
TS1
TS6 TS1 TS1
PCM
CM个数、CM单 元数的确定; CM单元内容对应 接点序号; 接点的闭合、断 开按时分方式工 作。
一个交换单元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 个是完成交换功能的能力,它通常指交换单元完 成交换动作的速度,以及是否在任何情况下都能 完成指定的连接;另一个是信息是否存在损伤, 如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时延。这里要说明的是, 信息经过交换单元的时延(从入线进入交换单元 到从出线输出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交换单元质 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时延越短越好。此外,信 息经交换单元交换时,如果存在出线竞争,交换 单元必须设臵相应的措施来保证不丢失信息。
PCM
输 出 控 制
03 00
30
0
1 6
31
CM0 CM1
CM2
CM3
25
S接线器的交叉矩阵
PCM0
来自控 选通 制存储 B0 B1 器0 B2
8选一 ( 0) 该 交 叉 矩 阵 是 什 么 控 制 方 式?
PCM0 PCM1 PCM7
PCM1
来自控 选通 制存储 B0 B1 器1 B2
8选一 ( 1)
t1,t2,……tn
r1,r2,……rn
9
• 其中 ti 为入线编号,ri 为出线编号,上述的排列表达式 表示了入线t1连接到出线r1,入线t2连接到出线r2……入 线tn连接到出线rn,其中n≤N(注意入线t1并不表示入 线1,出线rn也不表示为出线n)。考虑到存在点到多点 的连接,因此 t1 , t2 , ……tn 中可能有重复的元素存在, 因此也可以把排列表达式称为重排表达式。
10
• 在点到点的连接情况下,并且不存在出线竞争的情况 下,排列表达式中的t1,t2,……tn之间没有重复的元 素,同时r1,r2,……rn之间也没有重复的元素,那么 点到点连接方式的排列表达式可以改写为: t0,t1,……tN-1 0,1, ……N-1 • 我们把这种排列表达式称为入线排列表达式,它实际 上是使出线的编号按照自然数顺序排列,表示入线t0连 接到出线0,入线tN-1连接到出线N-1,由于可能存在空 闲的出端,所以t0,t1,……tN-1中可能有空的元素存在, 可用φ表示。上式也可以进一步简化表示为: (t0,t1,……tN-1)
13
二进制函数表示 • 有一种更为常用的方法来表示点到点连接方式。 假设入线编号可以用一个n位二进制数字xn-1xn2……x1x0 表示,用wenku.baidu.com二进制数字作为连接函数 的变量,连接函数的值也用一个二进制数字表 示,表示与该入线连接的出线的编号。我们把 这种函数表现形式称为二进制函数表示。对于 图 2.5 所示的连接方式,用二进制函数表示则 为: E(xn-1xn-2……x1x0) = xn-1xn-2……x1 x0
与 2 条出线交叉连接起来,入线 0 连接出线 1 ,
入线1连接出线0,入线2连接出线3……这种连
接方式称为交叉连接,也称为交换臵换
( exchange permutation ),交换臵换的入线 排列表示式为: (1,0,3,2,……N-1,N-2)
17
交换臵换的图形表示如图2.7所示。
0 1 2 3 …… N-2 N-1 N-2 N-1 0 1 2 3
2.1 交换单元
2.1.1 交换单元及其数学描述
1. 交换单元
交换单元是构成交换网络的最基本的部件;
交换单元的功能就是在任意入线和任意出线之间 建立连接,即将入线上的信息发送到出线上。
0 1 。 。 。 m
入 线
交 换 单 元
0 1 。 。 。 n
出 线
2
交换单元的分类:
集中型(M>N)
M N
分配型(M=N)
14
• 下面我们来看看几种常用的连接方式: a)直线连接 对于连接型交换单元,把相同编号的入线与出线直接连 接起来而形成的点到点连接方式称为直线连接,也称 为恒等臵换( identity permutation )。一个恒等臵换 的8×8交换单元的排列表达式为: 0,1,2,……7
0,1,2,……7
的基本特性。交换单元的连接特性有两种描述
方式,可以用集合来描述,也可以用函数方式 来描述。
4
(1)集合描述方式

用集合方式来描述一个 M×N 交换单元的连接特 性,可以把该交换单元的所有入线组成一个集合, 用T来表示: T = {0,1,2,……M-1}
• 把该交换单元的所有出线组成一个集合,用 R 表 示: R = {0,1,2,……N-1} • 记入线集合 T 中的元素为 t (t∈T),出线集合 R 中的元素为 r(r∈R),同时记Rt为出线集合 R的 一个子集,那么可以把一个连接定义为一个集合, 用c表示:
11
• 同样,也可以定义出线排列表达式为:
0,1, ……N-1
r1,r2,……rN-1 它的简化表示为: (r1,r2,……rN-1) • 根据排列表示形式,对于一个N×N的交换单元,假设 没有空闲的入线与出线,N条入线与N条出线任意进行 点到点连接,那么N个元素可以有N!种不同的排列, 因此一个N×N的交换单元可以最多有 N!种不同的点 到点连接方式。
19
3. 交换单元的性能 对于交换单元,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描述其特性: (1)容量 交换单元的容量,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交换单元的入线与出线数目;
每条入线上可以送入交换的信息量大小,如模 拟信号的带宽与数字信号的速率。

因此交换单元的容量就是交换单元所有入线可以 同时送入的总的信息量。
20
(2)接口
入线排列表达式为: (0,1,2,……7)
15
• 恒等臵换的图形表示如图2.6所示。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图2.6 恒等臵换的图形表示
恒等臵换(常用I表示)的二进制函数表示为: I(x2x1x0) = x2x1x0
16
b)交叉连接 • 在交换单元入线数M等于出线数N,并且入/出 线数为偶数的情况下,把相邻编号的 2 条入线
• 所 谓 存 在 出 线 竞 争 , 就 是 指 在 排 列 表 达 式 中 r1 , r2,……rn之间存在着重复的元素,表明在同一时刻, 有多条入线共同连接到同一条出线,造成出线的冲突, 也就是说从多条入线上来的信息,同时要交换到同一 条出线上,共同竞争这条出线,这是应该避免或要采 取一定措施来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