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巡线太危险,激光雷达来帮忙.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巡线太危险,激光雷达来帮忙
编者按: 输电线路定期巡检,能够有效消除可能的隐患或损失,保障电网运行 安全。但是人工巡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在高压线路检查作业时存在 危险,并且对于穿越荒山野岭、深沟峡谷的输电线路无能为力。这时, 机载激光雷达就派上用场,大显身手,近几年逐渐被电力部门接受并推 广应用。究竟激光雷达是什么?工作原理与流程又是什么?能够在哪些 领域发挥ຫໍສະໝຸດ Baidu用?
图 3 滤波结果(上图:原始点云,下图:数学形态学滤波得到的地面点) 图4 电力走廊点云分类侧视图
图 5 电力线点云提取 (上图:原始点云,下图:提取的电力线点)
电塔空间位置识别
T 型电塔提取过程
V 型电塔提取过程
门型电塔提取过程 图 6 不同类型电塔的激光点云提取过程
图 7 建筑物点云提取结果(上图:原始点云,下图:建筑点云提取 结果)
成威胁的植被点,图 12 中蓝色点表示树木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对电 力线安全产生威胁的植被点(PLS-CADD)。
图11 危险植被点分析 图12 输电线路上危险植被点检测 5、机载激光雷达电力应用软件 在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支持下,王成研究员团队在激光雷达点云数据 处理软件“点云魔方”中集成了电力应用模块,图 13 为软件界面(点击此 后详细了解该软件 http://www.radi.cas.cn/dtxw/kjyw/201607/t20160729_4646929.html)。
图13 王成研究员团队开发的机载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电力应用软件界面
软件主要包括四大核心模块:电力走廊激光点云数据三维渲染模块、 点云数据分类模块、电力线模拟分析模块和人工交互模块。软件在实现 海量电力线走廊激光点云数据三维渲染的同时,兼具电力走廊点云高效 自动分类功能,目前可分六类地物(电力线、电塔、地面、低植被、高 植被、建筑和道路)。电力分析模块不仅具有电力线三维重建功能,还具 有对实时工况和模拟工况的分析功能,以交跨点、危险点分析报表和电 力行业横断面输出为载体,助力电力巡检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四分 裂导 线点 云数 据(前 视图)
俯 视 效 果
聚 类 分 析
导 线 建 模
局 部 放 大
图 10 电力线分股与重建流程
4、电力线路安全巡检 电力线走廊数字化重建后,即可得在电脑中直观立体显示电力线、电 塔的位置、与走廊地物的空间关系;结合杆塔上安装的温度、湿度、风 速等监控设备传回的数据, 即可在三维数字化电网基础上进行各种电力 作业分析,如预测与模拟不同温度、风速、覆冰下弧垂变化情况,模拟 树木生长情况等。图 11 中红色点表示某些状态下可能会对电力线安全构
结束语
以上仅仅是机载激光雷达在数字电网建设与巡检中最基本的工作流 程。事实上,激光雷达在电力中的应用面非常广,如架设线路选址、砍 伐树木与土方量计算、地质灾害监测、走廊变化检测(如违章建筑、树 木生长情况等),还可以结合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Terrestrial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LS)进行数字变电站建设;融合点云和高分辨率的 光学数码影像,实现输电线路走廊真三维数字重建;结合多期点云和影 像数据,通过点云滤波、空间差值,以及影像配准和灾前灾后的差值计 算,提取地形变化或者其他专题变化图,快速、直观地了解线路上的异 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应对方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相关资料。后续, 我们也会进一步介绍相关研究成果。
激光雷达是什么? 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即激光探测与测 距,结合了激光技术与现代光电探测技术,以激光器为发射光源,向探 测目标发射高频率激光脉冲来获取目标的空间位置等信息。激光雷达系 统通常集成了激光测距技术、全球定位技术(GPS)和惯性测量技术(IMU), 能够直接、快速、主动、精确地获取目标的三维空间信息,而且获取的 数据密度高、分辨率高。基于这些数据获取优势,激光雷达与成像光谱 技术、成像雷达技术并列为对地观测领域三大前沿技术。 激光雷达按照搭载平台的不同可以分为星载、机载和地基激光雷达。 星载激光雷达主要用于航天、科学试验等,如美国 NASA 2003 年发 射 ICESat-1 卫星上搭载的 GLAS(Geoscience Laser Altimeter System)、我 国 2007 年在嫦娥一号上搭载的激光测高仪等。
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与流程是什么? 我们以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王成研究员团队的部分研究 成果为例,展示机载激光雷达在数字电网建设和输电线路安全巡检中的 应用,同时介绍该团队开发的我国首套免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处理软件 “点云魔方”中的电力巡检模块。 1、机载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机载激光雷达的工作方式和原理如图 1,即激光测距系统向探测目 标主动发射高频率的激光脉冲,直接获取地物表面的距离、坡度、粗糙 度和反射率等信息,经过处理生成高密度的三维空间坐标,即点云。激 光点云数据的每个点不仅具有 x、y 平面坐标信息,还具有高程信息,即 z 值,同时还可从不同视角对这些点云进行三维显示、量测,计算点云所 表达目标的表面积、体积等,这也是激光雷达区别于传统光学遥感和微 波遥感数据的最大优点。图 2 是某高压输电线路走廊的原始激光点云数
据。
图 1 机载 LiDAR 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 2 某高压线走廊原始机载激光点云数据(侧视) 2、地物点云分类 输电线路走廊是电网的最主要部分,走廊内地形、地貌、地物(植被、 建筑等)、电塔、挂线点位置等是电网建设和管理极为关注的对象。但是 一次飞行任务获取的原始点云包括了输电线走廊内的所有地物目标,而 实际应用中需要将不同类型地物目标的激光点分离出来,即进行滤波分 类。滤波即将原始点分为地面点和非地面点(图 3),地面激光点经过插值 或构网可得到走廊的数字地形模型(DEM),而非地面点可经过进一步处 理提取各类地物点。图 4 展示了某段输电走廊电力线点云分类结果,图 5~图 9 为各电力要素的点云提取结果。
地面激光雷达则主要用于地物三维精细建模,适于小尺度应用。 机载激光雷达以无人机、直升机等为平台,高频率激光脉冲具有一 定穿透性,能够穿透茂密植被冠层,获取林下地形信息,非常适于狭长 区域、植被覆盖、地形复杂区域的三维信息获取,这为数字电网建设和 线路安全巡检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其应用可覆盖前期的电网线 路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乃至后期的数字化管理、安全运营和维护等。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机载激光雷达是如何为数字电网建设和输电 线路安全巡检提供技术支撑的。
图 8 道路激光点云的提取结果(上图:滤波后的地面点,下图:提取 的道路点)
图 9 输电走廊植被点提取结果 (上图:剔除电力线、电塔和建筑点后的非地面点;下图:植被激光
点,其中深绿色为高植被,浅绿色为低植被,棕黄色为地面点)
3、电力走廊重建 走廊三维重建也即输电线路本体建模,这是输电线路安全分析
的基础。目前,除了 DEM 等可自动重建外,走廊内的很多地物主要 还是依赖于人工勾绘和第三方软件,如 AutoCAD、3DMax 等。部分 以导地线建模为例,展示本团队自动或半自动的建模结果。
图/文 遥感地球所数字地球重点实验室 习晓环 王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