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题(解析版)

2019年连云港市语文中考试卷一、积累·运用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子曰:“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__________。
(《礼记》)(3)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答案】(1). (1)温故而知新(2). (2)然后能自强也(3). (3)策之不以其道(4). (4)浅草才能没马蹄(5). (5)似曾相识燕归来(6). (6)晴川历历汉阳树(7). (7)小桥流水人家(8). (8)吾将上下而求索(9). (9)不畏浮云遮望眼(10). 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燕、历历、畏、遮、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 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陶澍(文言文阅读)(课件)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 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 诸工。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 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 则徐传。
陶澍当初巡视南漕时,就条分缕析陈述利害上奏 皇帝,到这里就先疏通徒阳河,要依次发起刘河、 白茆、练湖、孟渎这些工程。后来在总督任上, 和巡抚林则徐戮力同心疏浚诸河,吴中人称他们 做了利在数十年的好事,此语在《则徐传》中有 详细记载。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 (3分) D
• • • • • • •
①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 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后来咸丰年间才 最终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临终奏表,皇帝下诏褒奖, 称他“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陶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用人能让他充分展示他 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运,管理盐铁贩卖上面成就 斐然,也依赖王凤生,余德源、姚莹、黄冕这些人的帮助。 和左宗棠、胡林翼在未做官时就认识了,他们结为儿女亲 家,他们后来全都成为一代名臣。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 •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先是洪泽湖决,漕 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 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 恤商艰,群情踊跃。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 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道光五年,陶澍别调任到江苏任职。一开始洪泽 湖决堤,漕运不通,协办大学士英和上书提出海运策略, 但是朝廷内外纷纷议论并阻挠他。陶澍毅然承受了这个重 任,亲自去上海筹措雇佣商船,他能体恤商家的艰难,所 以得到了商人的热烈支持。海运开通之后,被皇帝赏赐予 花翎。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1)

2020年语文中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
(《礼记》)(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山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试,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清陶澍《重登云台山》原文及翻译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拂帘远眺见山老,满谷翠浓犹满钱。
苔藓忽入青石凹,鹤翎几落绿云连。
曲径归舍把马放,醉里把管吹一连。
惊起洞庭鹤,伴着夜月明。
梦里重登云台,淡泊寻古今。
重登云台山
清陶澍
一扫帘幕,远眺便见山峦老拙,谷壑里青翠浓郁,如满满的金钱。
苔藓悄然钻进青石凹壁,几只鹤翎忽然纷落于绿云连绵之中。
驱车拐弯绕过,开到舍前停放马车,醉卧中拿起管子吹出一曲曲的清调。
惊动洞庭鹤,伴着夜月明亮。
梦里重登云台,情怀淡泊,洞察古今。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澎毅然以身任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不忍杀之,以赐公C.灾民赖之无失所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D.出为川东道视为止,行为迟1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18.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归去来兮辞》翻译及原文

《归去来兮辞》翻译及原文归去来兮辞原文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
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
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缺少门路。
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官吏,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
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
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文言文语段复习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复习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2分)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积谷备荒的方法.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④轸:痛。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就擢.巡抚擢:提升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C.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D.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3.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厉害,至是先浚徒阳河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账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2012广东卷语文高考文言文《陶澍传》(有删节)注读

2012广东卷语文高考文言文《陶澍传》(有删节)注读读了之后做题目,这是其中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带着题目读文段。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选”“授”“迁”均为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
“选”为“选拔”义;“授”为“授予”义;“迁”为“升迁”义)澍疏(名词作动词用,上疏)劾河工冒滥(冒充滥用),及(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巡视)南漕①,革陋规,请(请求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京官外调曰出)为(担任)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提拔)巡抚。
安徽库(府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没有理出头绪。
按:说明账目极为混乱)。
澍自(从)为藩司时,钩核(勾对核查)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分别对他们该弹劾的弹劾,该赔偿的赔偿,该豁免的豁免)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豁:形容很快)一清。
濒江(江边的地方)水灾(名词作动词,发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勉励、鼓励)捐(捐献。
按:上古这一义项很少用)数十万金,赈务(事情、细目)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住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涨水),并开(开凿)(宾语“之”承前省,当为“沙洲”)引河(据上句的“怀远”可知这里的“河”是“淮河”,而不是“黄河”),导(疏导)之(洪水)入淮。
淮水所经(流经的地方),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设立)丰备仓(储备粮仓)于乡村(状语后置句),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根据自己的情况捐献粮食),不经吏役(捐出的粮食不经过官吏之手),不减粜(出售),不出易(交换),不假贷(借贷)。
岁歉(歉收之年)备(事先准备)赈,乐岁(丰收之年)再捐,略如(大致像)社仓法②而去其(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
指代“社仓法”)弊。
(省略句,省主语“陶澍”))创辑(创作编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连词,表目的,用来)励(勉励)风俗(风气习俗)。
道光五年,调(调任)江苏。
201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9年江苏连云港中考语文试卷及解答一、积累·运用(30分)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
(10分)(1)子曰:“,可以为师矣。
”(《论语》)(2)知困,。
(《礼记》)(3),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韩愈《马说》)(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6),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7)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8)路漫漫其修远兮,。
(屈原《离骚》)(9)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两句,反映诗人对当时保守势力的蔑视,表达自己身在高层的独特感受。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随着连云港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化,各类学校创文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
这些活动既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又丰富了学校的发展内涵。
B.在这个草长莺飞....的日子里,由连云港某单位主办的“有一种幸福叫‘我陪爸妈去远足’”大型孝行洁动,力弘扬了“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
C.锦屏森林公园峰峦峭拔,谷壑幽深,郁郁葱葱的树木鳞次栉比....。
这个大型天然氧吧,让市民有了驻足流连愉悦身心的处所。
D.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古代有许多特定年龄的别称,如“弱冠”是指男子20岁时束发加冠,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
B.科举考题中的“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全省的考题,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参加乡试而中为举人。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2012 高考文言文阅读汇编实词翻译-印

2012 年高语文言文阅读实词翻译汇编【实词翻译】大纲卷(《宋史·郭浩传》)【实词】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乞: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时:等候。
【答案】A。
冒:不顾、顶着。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或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还要注意联系课本举一反三。
【翻译】(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答案】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题注意实词“盗:侵占”,古今异义“设备:设置守备”的翻译;第(2)题注意实词“辑:聚集;安抚”,“规置:处理方式,所作所为”,虚词“以:把”的译法。
新课标(《宋史·萧燧传》)【实词】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阙:失职。
【答案】D【解题思路】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阙:过错、缺点。
【易错点拨】将“失职”与“过错、缺点”混淆,根据语境,调查官吏的“过错、缺点”更准确。
【翻译】(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答案】(1)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答案】(2) 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解题思路】翻译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信、达、雅”的标准。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之四类特殊句式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9
❖ 10.(仲长统)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 友者多异之。 (2007·上海)
❖ 误译:(仲长统)二十多岁的时候,游历求学在青州、徐州 、并州、冀州之间,跟交往的朋友大多认为他与众不同。
❖ 问题:原文既是倒装句中的介宾短语后置句,又是一个省 略句。在“学”后省略“于”,在“与”后省略“之”。 译文未译出这两个句式特点。
❖ 改正:(仲长统)二十多岁的时候,在青州、徐州、并州、 冀州一带游历求学,和(他)交朋友的人大多认为பைடு நூலகம்与众不 同。
安徽省肥西中学 张治平 10
考场翻译最需关注的四类特殊句式
❖ (一)无标志的两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 ❖ 一般而言,特殊句式总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就是我们判
断的主要依据,包括判断句和被动句。但有例外,就是不 带任何标志的意念判断句和被动句。因为无标志,所以较 隐蔽。要想译到位,全凭对文意的把握。 ❖ 【边练边悟】
当堂练习: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邹与鲁哄。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 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 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 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 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 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选自《孟子·梁惠王下
之担心。 ❖ 问题:未译出原句“亦不之虑”宾语前置的特点。 ❖ 改正:后母回来,只见女儿(叶限)抱着院子里的树睡觉,
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史记·刺客列
清史稿文言文及翻译注释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革陋规,请定章程,俾民便之。
督安徽学政,诏密询地方利弊,疏言:安徽钱粮,惟凤阳、泗州遭湖、河之害,积通较巨。
遇丰稔之年,循例带征旧额。
在小民以一年而输数年之赋,虽乐岁不免拮据;而官吏惧谴,规避多方,积重难返。
与其存征之名,致小民日受追呼,国计依然无补,何如核征之实,使官吏从容措理,旧额尚可渐清。
请嗣后二属钱粮,每年只带征一年,倘遇歉收,再行递缓,民力渐纾,催科者自顾考成,行之必有效。
诏允行。
青阳有孝子日徐守仁,幼孤,事母孝。
母没,庐墓三年。
澍造庐赠膊,题请旌表。
访求明臣左光斗遗裔,取列县庠。
按试所至,集士人讲学,以正人心厚风俗为本。
累迁少詹事。
道光元年,督广东学政。
历詹事、内阁学士。
七年,擢工部侍郎,调吏部。
九年,偕尚书松筠赴直隶按白勤被诬冤毙狱,护理总督屠之申以下降黜有差。
督江苏学政。
寻偕侍郎宝兴勘视南河垛料,举实以闻。
十一年,擢左都御史,召还京,未至,命查勘江南灾。
翻译注释: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
在嘉庆七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职编修,后来升迁为御史、给事中。
陶澍上疏弹劾河工的贪污腐败,以及外省官吏的积弊。
巡视南漕,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提出制定新的章程,使民众受益。
担任安徽学政时,皇帝下诏密询地方的利弊,陶澍上疏说:安徽的钱粮,只有凤阳、泗州遭受湖、河的灾害,累积的欠债较多。
在丰收年份,按照惯例征收旧债。
对于民众来说,一年要缴纳数年的赋税,即使是在丰收的年份也难免会感到拮据;而官吏们害怕被责罚,采取各种规避手段,使得债务越积越多,难以解决。
与其保留征收的名目,让小民天天受到催讨,对国家财政毫无益处,不如核实征收的实际情况,让官吏们从容处理,旧债还可以逐渐清理。
建议从今后开始,这两属的钱粮每年只征收一年的,如果遇到歉收,再行递减,民众的负担逐渐减轻,催缴的人也要自己考虑自己的政绩,这样实施必定有效。
高考文言文阅读:陶澍、郭浩

诸多积久相沿的弊病。视察南漕时,革除不好的惯例,招
工疏浚京口运河。二十四年,出任川东的道台。总督蒋攸 铦推荐陶澍的治理能力为四川第一。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安徽库款,五次 清查,未得要领。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 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纠轕,豁 然一清。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赈务核实,灾 民赖之无失所。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 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 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 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 调任知利州。金步兵骑兵十多万攻破和尚原, 进而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吩大败 金军。升任彰武军承宣使。吴蚧查究本路提点 刑狱宋万年暗地舆敌人勾结。而利州方面的审 讯结果不同,由此吴吩舆郭浩开始不和,朝廷 就调任郭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 ,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 。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 ,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 • 皇上询问西边事务,郭浩说:“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 ,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 设置守备。”不久西夏军队果然进攻泾原路,夺取了 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年间开拓之地,又全部失去。 种师中为河东制置使,徵用郭浩跟随自己。建炎元年 ,知原州。二年,金军攻取长安,泾州守将夏大节弃 城逃跑,郡人也投降了金军。
老陶语文教学课件
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 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 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 ,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会和战异议,不能用。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齐鲁博苑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齐鲁博苑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2.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8. 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②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③品高:将菊花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
(每点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9.前六句借助对菊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才德具佳却不为世用的苦闷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3分)最后两句以菊自喻,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的心情。
(2分)(共5分。
意思对即可。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
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
“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
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
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
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
《余杭四月》阅读答案及解析

《余杭四月》阅读答案及解析【参考答案】A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为四川第一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徙阳河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参考答案】D8.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河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参考答案】C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10分)(1)岁歉备赈,乐岁在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创辑《安徽通志》,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奉弊,未竟其施。
(3分)【参考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除去了“社仓法”的弊端。
(2)(陶澍)创作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和沿袭好的习俗。
(3)(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能实施这政策。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余杭四月[元]白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
②昼门关:从蚕卵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分)(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4分)②①【参考答案】(1)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媚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中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然的情怀。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沂源县鲁山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淄博市沂源县鲁山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所给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陶潜正如鲁迅一再指出的,“陶集里有《述酒》一篇是说当时政治的”“由此可知,陶潜是不能超脱尘世,而且于朝政还是关心的,也不能忘掉‘死’”。
陶潜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缅酒中一样,只是一种外在现象。
超脱尘世的陶潜是宋代苏轼塑造出来的形象。
实际的陶潜,与阮籍一样,是政治斗争的回避者。
他虽然没有阮籍那么高的地位,也没有那样身不由己地卷进最高层的斗争漩涡,但陶潜的家世和少年抱负都使他对政治有过兴趣和关系,他的特点是十分自觉地从这里退了出来,为什么这样?在他的诗文中,响着与阮籍等人颇为相似的音调,可以作为答案。
“密网栽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作”等等,这些都是具有政治内容的。
由于身份、地位、境况、遭遇的不同,陶潜的这种感叹不可能有阮籍那么尖锐沉重,但它显然仍是使陶潜逃避“诚足贵”的“荣华”,而宁肯回到田园去的根本原因。
陶潜坚决从上层社会的政治中退了出来,把精神的安慰寄托在农村生活的饮酒、读书、作诗上,他没有那种后期封建社会士大夫对整个人生社会的空漠之感,相反,他对人生、生活、社会仍有很高的兴致。
他也没有像后期封建士大夫信仰禅宗、希图某种透彻了悟,相反,他对生死问题和人生无常仍极为执着、关心,他仍然有着如《十九首》那样的人生慨叹:“人生似幻化,终当归虚无”“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否”……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
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
在怀疑论和无神论的世界观基础上,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宁同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既轩冕之非荣,岂温饱之为耻,诚谬会以取拙,且欣然而归止”,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曲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
2014年高三文言文翻译解析

高考链接
请你诊断
1、〔2021高考江苏卷〕
李丰,字安国。明帝即尊位,得吴降人, 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 “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 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
名乃被于吴越邪?〞
〔?三国志?注引?魏略?〕
李丰的名望竟在吴越之地也被知晓吗?
李丰的名声竟然传遍吴越了吗?
有停顿进谏。
宣帝后来昏庸骄纵一天比一天厉害,颜之仪屡次冒犯主上的尊严进谏,虽然未被 采纳,始终未停顿上谏言。
2、辛毗字佐治,颍川阳翟人也。绍薨而辅其 长子谭。及绍二子尚攻兄谭,谭使毗诣太祖, 曰:“今河北岁凶,而袁氏兄弟龃龉,有违 天道,此乃天亡尚之时也。他年或登,尚改 修其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太祖称善。 (?三国志·辛毗传?)
东部西部不属同一个行政单位,按说不该给粮 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总结:
提高文言翻译能力需要“四注 重〞:
注重积累,注重字形,注重语 法,注重语境。
• 把弯路走直是聪明的,因为 找到了捷径;把直路走弯是豁 达的,因为可以多看几道风景。 路不在脚下,路在心里。 上路 了,就只在乎路上的风景!
他年有人登上地位,尚且改变整修他的品德,就会失 去用来出兵的关键了。
来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改变修好他的德 行,你就会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关键时 机。
方法四:根据语境,前后推断
一个词怎么讲,要结合所处的语境。 一个句子怎么翻译,要结合上下文的 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练习:
钱价腾,布政使榜平其直,市
练习: 潘锦芳,湖州卖酒翁也。郡县大夫与缙
绅之归乡者,敬翁为人,诣之,匿不敢见。 〔施补华?潘锦芳传?〕
郡县中的士大夫与被征召又回乡的官 员,敬重他的为人,去拜访他,他却躲 起来不敢露面。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新精准大一轮试题第2部份专题一文言文阅读3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比对人物,看是不是张冠李戴或倒置事实1.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归纳有无“张冠李戴或倒置事实”的错误。
原文: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阻塞,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指传主陶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选项: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第一提倡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比对:答案:张冠李戴。
“第一提倡了以海运代替漕运”的是协办大学士英和。
(二)比对时刻地址,看有无时序倒置、地址暗换2.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归纳有无“时序倒置、地址暗换”的错误。
(1)原文: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
”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
选项: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非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输赢,在输了棋以后顽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比对:答案:时刻错位。
原文中是“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由此看出秋芙让小狗搅乱棋局是在将要输棋之时,并非输棋以后。
(2)原文:(孙长卿)通判河南府。
秋,大雨,军营坏,或言某众将叛,洛中哗然。
长卿驰谕之曰:“天雨败屋庐,未能葺,汝辈岂有欲叛意,得无有乘此动吾军者邪?”推元凶一人诛之,留宿其所,众遂定。
知和州,民诉人杀弟,长卿察所言无理,问其资,曰:“上等也。
”“家几人?”曰:“惟此弟尔。
”曰:“然那么汝杀弟也。
”鞫之,服,郡人神明之。
选项:孙长卿临危不乱,又擅长断案。
担任河南府通判期间,孙长卿果断制止了一场兵变,并审理了一桩命案,最终将黑心哥哥缉捕归案,他因此而名响一方。
比对:答案:地址有误。
审理案件是在担任和州知州时,非任“河南府通判”时。
(三)比对细节,看有无词义歪曲、文意歪曲3.比对下面的原文与选项,看选项分析归纳有无“词义歪曲、文意歪曲”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澍》阅读答案附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小题。
(18分)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寻南漕,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御史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分议挠之,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江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在江南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风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痛。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擢: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豁: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举: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卒:最终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澎毅然以身任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不忍杀之,以赐公
C.灾民赖之无失所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D.出为川东道视为止,行为迟
1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③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⑤⑥D.③④⑥
18.对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舞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后量力捐献,丰备仓种的粮食不得拿出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6分)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2)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