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驻村经验交流发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下羁绊砥砺前行

——在驻村工作队全覆盖培训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援藏战友:

大家上午好!

我叫陈某炀,来自双流县,是俄尔乡洼铺子村的一名援藏驻村干部。感谢县委组织部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也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与大家分享驻村工作的点滴感悟。

今年7月6日,我与青白江区的张某某、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的张某两位同志一道,被选派到俄尔彝族乡洼铺子村,成为一名光荣的驻村干部,现在算算时间,已经快半年了,在这近半年的时间里,我们从最初的陌生、茫然,到如今逐步融入当地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敢说自己有多大的收获,但与初到九龙时相比,确实对九龙县、对当地干部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转变。

首先是放下心中的羁绊,以乐观的心态来适应环境。“国之大计布重阵,真情请缨援藏行。殷殷故里惜别离,莽莽高原邀驰骋……”这是我前来援藏途中写来勉励自己的一首打油诗。选择了援藏,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都变成了单身青年,原单位的领导同事离我们千里之外,家乡的父母亲朋不在身旁,这份孤独寂寞是对我们精神意志的第一层考验。然而,到了九龙,我才知道实际情况远比我想像中的更加艰苦,这里地域辽阔,随便一个乡或镇就离县城几十、几百公里,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却因为路途的遥远变得分外强烈。就拿我驻村的洼铺子村来说,

距县城130公里,第一次坐车进山时,同行的战友们都被九曲十八弯的山道给甩了个七荤八素,连我这个驾龄13年的老司机都差点儿吐了个底朝天。山势险要,路途遥远是我到村的第一印象。到了村里,住宿不便,办公室和宿舍合二为一,停水停电断网时有发生,这是对我们工作生活的第二重考验。然而,也正是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却刚强了我的骨骼,磨练了我的意志,锤炼了我的身心,在与当地干部群众的工作生活当中,他们让我学会了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学会了在艰苦的工作、生活中去品位孤独、寻找快乐,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去对待事业、对待人生。

其次是无惧现实的挑战,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工作。初来伊始,工作理念、语言、风俗习惯完全不同,要开展好工作,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我们三名驻村同志都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如何迅速摆正位置、融入当地,努力转变因地域、理念带来的差异和机关、学校到基层工作“跨度”的不适应,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当务之急。为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是坚持入户走访,村情民意摸底调查到位。只有底数清,才能方向明。为全面摸清村情民意,科学分析洼铺子村发展优势和制约瓶颈,切实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我们主动向第一书记和村组干部拜师学艺,邀请他们带队,先后下村入户40余次,走访群众3000余人次,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记录他们的诉求愿望。通过初步调查,大家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为驻村工作扎实开展奠定了良好基

础。

二是坚持学以致用,惠民政策宣传落实到位。脱贫攻坚不同于以往的机关工作。只有真抓实干,不断加强学习,熟悉和了解当前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才能真正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康。工作队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制度,每周一上午,由第一书记带领大家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并登陆全国扶贫开发系统、省“六有系统”,核实贫困户信息,熟悉操作流程。通过学习,大家对脱贫攻坚各项政策规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并通过入户走访、农民夜校、村民大会等形式对群众进行宣讲,帮助他们了解国家的扶贫开发战略及省、州、县各级重大会议精神,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和会议精神宣传到位、落实到位。

三是坚持上传下达,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位。充分发挥驻村干部上联帮扶单位,中促村级组织,下帮群众排忧解难的能动作用,全力推进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工作队将当地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群众反映的困难、问题收集汇总后,以工作信息、工作简报、专题报告等形式分别报送至上级部门和帮扶单位,多方争取支持,为当地引进更多的帮扶资金、项目和技术。截止目前,共上报工作信息26期,宣传报道6篇,专题报告6期,争取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帮扶资金90余万元,用于洼铺子一、四组村民活动广场和村集体经济“百亩油菜地”、生猪养殖厂建设;争取青流县人民武装部帮扶资金30万元,用于洼铺子村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是胸怀责任与担当,以饱满的热情来服务群众。驻村干部处于服务群众最前沿,肩负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领群

众脱贫奔康的神胜使命。只有真正沉下心来,深入联系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此,我们在走村入户时,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人情,同彝族老乡学彝语、唱彝歌、跳彝舞、吃彝餐;在对待群众时,无论大事琐事都特别关心留意,努力从感情、语言、习俗乃至生活方式上贴近当地群众。如,在路上遇见一位母亲,怀中的小孩发育不良,细心的张某便为她买来了小孩专用钙片;在走访村民海来克布家时,发现没人辅导孩子作业,身为老师的明某便留下了电话号码;在彝族年走家串户的慰问当中,发现村民吉尔克珍么由于丈夫生病去世,现独自一人抚养5位在读的孩子,生活特别困难,我与第一书记便立即为她想办法争取政策补助……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件小事、琐事,工作队的同志与当地群众之间的距离近了,感情真了,工作开展也就顺利起来了。群众从初见我们时的腼腆与谨慎,到如今热情打招呼与握手,还给我们取了彝族名字——“尼可某炀、阿扎娴、阿扎明”,让我们真正融入到了洼铺子村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当中。

各位领导,各位援藏战友,以上便是我们三名援藏同志驻村半年的点滴感悟,算不上什么典型,仅仅只是千千万万个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干部的小小缩影,有你、有我、也有他,正是有了大家的这份责任与担当,才让我放下了对家乡、对亲人的那份牵挂与羁绊,与大家一起撸起袖子砥砺前行!今天能够在这里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我坚信,两年的援藏时光虽然不长,但经历与收获却值得我们一生珍藏。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