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与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
1、简述现场心肺复苏C、B、A三个步骤。
C人工循环(1)判断脉搏(2)胸外心脏按压术。
B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A人工呼吸2、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心脏按压频率>100次/分。
3、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单人、双人胸外按压与通气比例:30/2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吹气频率:10-12次/分。
5、胸外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6、成人心肺复苏按压的深度为:4~5 cm。
最新>5cm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500-600ml)8、单项波除颤仪能量选择360J,双向波200J9、成人心肺复苏打开气道最常用方式:按额抬颌法。
(推额抬颌)10、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的第二环节是:心肺复苏11、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候,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双肩置于躯干向侧12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90度为宜14心室颤动|无静脉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点击次数为3次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率时常为室颤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是什么?立即除颤17无静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先给与五组约两分钟心率复苏18、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晕厥和抽搐症状?15秒19、在死亡边缘的患者,BLS的初期黄晶石可室4--10分钟?简述生病链的内容:早期通路,早期心率复苏,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20、胸外按压时要尽量减少中断,如中断应尽量少于5秒钟。
五个回合为一周期,条件允许时每2分转一次21、简述心肺复苏适应症。
各种原因造成的循环骤停22、简述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2大动脉搏动消失3心音消失4瞳孔扩大5呼吸停止23简述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意识改善,瞳孔回缩,自主呼吸恢复,皮肤色泽改善。
24何时终止心肺复苏?1脑死亡2无心博及脉搏3心率复苏持续30分钟以上考虑病人死亡。
25、《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提出注重高质量的CPR,其要点是什么?1频率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2深度为4—5厘米,改为至少5厘米3仅做心肺复苏弱化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的意义和步骤
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吸。 气管插管的步骤包括:清洁呼吸道、选择适当的气管插管尺寸、进行插管、确认位置、连接呼吸机或手动呼吸 袋。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指南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国际指南提供了全球标准的最佳实践指导,以确保在心 脏停跳时进行正确的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局部指南,例如中国的指南,根据国情和实践经验进行 细化,适用于当地的医疗环境和资源。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的注意事项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可能面临一些困难和并发症,如插管失败、误吸、气管损伤等。 医护人员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并严格遵循指南和标准操作程序,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应对并减少风险。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时恢复血液循环。 气管插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用于确保患者的吸道通畅,维持正常呼 吸。
心肺复苏的定义和目的
心肺复苏(CPR)指的是在心脏停止跳动时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 人工呼吸,以恢复血液循环和维持生命。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确保氧气供应到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以最大程度地提高 生存率和降低残疾率。
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
表 1 各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x ± s)
组别 n 年龄( 岁)
A 组 78 65. 1 ± 8. 5 B 组 108 66. 5 ± 10. 4 C 组 81 63. 7 ± 9. 5
性别( n) 男女 44 34 59 49 45 36
原发病( % ) 冠心病 高血压 肺心病 其他 66. 7 28. 0 19. 0 8. 0 65. 1 29. 0 17. 4 9. 0 62. 3 25. 6 15. 9 7. 4
气管插管在心肺复苏术中的应用
田 野 张陈匀 菜运昌 陈丹丹 胡远东 周永刚 杨永曜 刘启方 ( 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2)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 2012) 15-3285-03; doi: 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15. 070
1. 2 CPR 方法 A 组均在患者心跳、呼吸停止 1 ~ 3 min 内,
第一作者: 田 野( 1973-) ,男,副主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心内科重症 监护研究。
2讨论 本文资料说明对于心跳、呼吸停止及严重缺氧的呼吸衰竭
患者,单纯依靠鼻导管吸氧或面罩加压人工辅助呼吸不能纠正 缺氧状态,必须进行气管内插管〔1〕,面罩加压接简易呼吸器人 工通气不能确定进入肺内的气体量,当通气量过大和通气流速
目前,多数医院在紧急 CPR 时常规是由麻醉科医生出诊 行气管插管,这往往会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的时间延长6 ~ 20 min以上,而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极差,心跳停止 10 s 后 脑内储存的氧就耗尽,并因此导致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可引起 严重的二氧化碳潴留、呼吸性酸中毒,而机体无氧代谢引起大 量的乳酸堆积,产生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的酸中毒可明显抑制 心肌收缩力、提高室颤阈值、降低心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不利 于缺血、缺氧期自主循环的恢复。同时还促进溶酶体的破坏, 损坏线粒体组织结构和功能,影响三磷酸腺苷合成〔3〕。本的基 础,从而阻断心脏骤停病理过程的进一步发展,避免脑、心等重 要脏器功能的进一步损害,促进心跳呼吸尽早恢复及脑功能的 保护〔4〕。急救人员普遍掌握气管插管技术,可使严重呼吸衰竭 或呼吸心跳停止患者能在 3 ~ 5 min 内通过插管建立呼吸通道 和有效呼吸,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5〕。心跳呼吸停止 0 ~ 10 s 脑细胞氧储备则耗尽,葡萄糖代谢转为无氧代谢,脑内氧化磷 酸化过程也 随 之 终 止,2 ~ 4 min 后 葡 萄 糖 耗 尽,三 磷 酸 腺 苷 ( ATP) 的浓度在最初可由磷酸肌酸通过肌酸激酶反应和无氧 代谢维持,但细胞内 ATP 也将在 4 ~ 5 min 内耗尽〔6〕,故有效通 气时间延迟到 6 min 以上脑细胞损伤将进行性加重而难以逆 转,机体内大量酸性产物的蓄积降低心血管系统对血管活性药 物的反应使血压难以维持,心脏难以复跳。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心脏骤停是一种危急情况,常常导致患者在数分钟内就会死亡。
心脏骤停时,心脏停止正常跳动,导致身体无法获得氧气,这时候心肺复苏就变得至关重要。
心肺复苏是一种急救措施,通过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来维持心脏和呼吸的功能。
在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它们可以提供更有效的通气支持,帮助患者维持呼吸功能。
研究表明,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
对于急救人员来说,正确操作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并不容易,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持续的实践。
深入研究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的原理、应用场景和效果分析对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气管插管和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1.2 目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对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原理、操作方法以及应用场景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具体作用和效果,为急救医生和相关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法和技术支持。
通过总结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现状和效果,为进一步探讨和改进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最终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为心脏骤停急救工作贡献力量,促进院前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完善。
1.3 意义心脏骤停是一种严重的急救事件,患者往往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来挽救生命。
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作为心脏骤停心肺复苏的重要手段,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意义在于能够及时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保持患者的氧气供应,维持心肺功能,增加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通过气管插管与球囊辅助呼吸的应用,可以有效地维持气道通畅,防止气道阻塞和窒息,同时减少误吸的风险,降低二次休克的发生率,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和脑功能恢复率。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2014-5-17
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
喉镜1套、气管导管、导管芯、牙垫1个、 5ml注射器、呼吸囊、无菌吸痰管2根、胶布 听诊器、手套、备用气管导管、氧气、咽喉 喷雾器、吸引设备
气管插管前备用物品图示
喉镜1套
气管导管
牙垫
2014-5-17
胶布
2014-5-17
无菌吸痰管
2014-5-17
肾上腺素
小剂量兴奋α受体,大剂量兴奋β受体为主,增加 冠脉灌注压,改善自主循环恢复。
量效关系曲线:最佳效应范围为0.045~0.20mg/kg。大 剂量可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率,但不增加心肌损害。
首次剂量为1.0mg,间隔3~5分钟重复一次,如无效可以
1.0mg~3.0mg~5.0mg,或者0.1mg/kg/次
2014-5-17
∨
2014-5-17
×
勿以牙为支点
气管插管成功的确认方法
按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人工通气时,可见双侧胸廓对称起伏,听诊双 肺可听到清晰的肺泡呼吸音。 如用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时可见 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病人接呼吸机后可见监测潮气量 和设定潮气量接近。 如能监测呼气末CO2分压(ET CO2) 则更易判断, ET CO2有显示则可确 认无误。
2014-5-17
B:即人工呼吸
•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 技术之一。 •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 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 体从鼻孔排出而不能由口腔进入到肺内),深吸一口气,屏 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 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 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 。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 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考评标准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考核评分表
科室姓名成绩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考官签名:年月日
成人经口明视气管插管术考核标准
科室姓名成绩
考官签名:年月日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术相关问答
1、气管插管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1、全身麻醉。
2、心跳骤停。
3、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或呼吸抑制需机械通气者。
2、气管插管的禁忌症?
答: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应加倍谨慎。
3、气管插管导管深度是多少?
答:距门齿:成人经口插管(22±2)cm,成人经鼻插管(24±2)cm,儿童:(12+年龄/2)cm。
4、确认方法有哪些?
答:1、观察导管口端有呼出气流;2、能听到呼吸气流声;3、两肺呼吸音左、右、上、下均匀一致;4、挤压气囊时两侧胸廓同时均匀抬起,无上腹部膨隆现象,提示导管位置合适,否则表示导管己进入一侧总支气管或误入食管。
气管插管术
气管插管术气管插管术即通过口腔或鼻腔经喉将合适的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如把导管插入单侧主支气管即支气管内插管。
气管、支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气管导管及插管用具不断改进及麻醉者利用肌松药插管的熟练技术。
气管插管术已安全普遍地用在现代麻醉中,而且还扩展到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的治疗及抢救复苏处理.双腔气管导管插管还可用于大咯血急救、单侧肺功能测定及单侧肺冲洗治疗.一、目的和适应证(一)目的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内痰液或血液,防治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蓄。
2、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
3、便于吸入全身麻醉药的应用.(二)适应证1、全身麻醉:(1)全麻时患者神志消失,不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2)全麻中用药皆对呼吸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3)全麻时多复合应用肌松药,致使呼吸肌力抑制或完全无力.(4)使麻醉管理更为安全有效.(5)胸外科手术有时需将两肺“隔离",可将导管经声门插至隆突以下的支气管内,称为支气管内插管。
(6)手术短小,全麻过程中麻醉者又胡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能进行口罩法人工通气者,可不用行气管插管.2、危重病人的抢救:(1)呼吸衰竭者:在一般氧治疗情况下,如PaO2仍低于8kPa(60mmHg),亦即呼吸指数(RI =P A—a)O2/PaO2)仍超过2时(正常在0。
3以下),必须插管.(2)心肺复苏:不影响心脏复苏情况下,插管愈早愈好。
(3)误吸患者:插管吸引,必要时作肺冲洗术。
(4)药物中毒。
(5)新生儿严重窒息。
二、插管前的准备1、估计插管的难易程度,决定插管的途径和方法。
2、检查麻醉机和供氧条件:(1)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或氧气瓶)是否无碍,能充分供摒。
(2)钠石灰有无失效.(3)麻醉机及回路有无漏气.(4)麻醉面罩是否良好合适。
3、插管用具的准备:(1)喉镜:注意镜片大小,电源接触及亮度.(2)气管导管及管芯:选择管径合适的导管,并备用比选用导管大及小一号的导管各一根。
急诊重症监护中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
12 抢 救 方 法 .
22 两 组 复 苏成 功 率 比 较 .
急诊组 5 患者 中 ,3例复苏成功 ,2例复苏 不成功 ; 5例 2 3 麻 醉组 5 5例患 者 中,2例 复苏 成功 ,3例 复苏 不成 功 。急诊 组 1 4 患者 的复苏 成功率明显高 于麻醉 组患者 ( P< 00 。见表 2 .5) 。
比较 两组患者 的插管时间 、 成功率 以及复苏成功率 。 .
10十 l 辱等C IA E IIE N H R A Y 曩 药 牛 HN DCN DP A M C 9 M A
・
临床 研 究 ・
表 2 髋关 节功 能评分
2 1 年 6 第 2 第 1 期 0 2 月 卷 1
外 固定支架 是一种 半侵入式 穿针 固定 方法 , 在股骨 近端与
中段 穿针 , 过外 固定 架 的调节 使产生 纵 向加压 作用 , 通 以维持 所需 的颈 干角 。该种 手 术方 法在局 部麻 醉下 进行 , 伤小 、 损 操 作简 单 , 患者痛 苦小且失 血量少 , 无需再 次手术 取出 内固定物 ,
【 要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 护中心肺复苏 时及 时气管插管 的重要性 。 方 法 笔者所在 医院急诊重症监 护 中心收 治的心 摘
肺 复苏患者 10例 , 1 随机分为 急诊组和麻 醉组各 5 。急诊 组患者人 院后 由重症监 护 中心 的急诊医生 或护士进行 紧急 5例
气 管 插管 治疗 , 麻醉 组患 者人 院 后 由麻醉 科 医生 到急诊 重症 监 护 中心进 行气 管插 管 治疗 。 结果 急诊 组 患者 的插 管
四大穿刺术-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胸腔穿刺术评分标准考生姓名:考试时间:考官签名:腹腔穿刺术评分标准考生姓名:考试日期:考官姓名:腰椎穿刺术评分标准考生姓名:考试日期:考官签名:骨髓穿刺术评分标准考生姓名:考试日期:考官签名:考号姓名操作时间得分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操作步骤及考核评分标准止操作,超时后的所有未做操作不得分。
目的注意事项不在计时内。
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突然发生意外死亡的患者。
注意事项: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2.胸外心脏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压回流。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4.按压部位要准确,用力合适,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
气管插管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
操作流程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一)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个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医生实施抢救、护士协助,医护配合按照CABD的程序共同完成操作,医护每人完成一次CABD。
1.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施救。
操作者(医生)判断四周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计时员开始计时)。
2.医生先到达患者身边,将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摆好体位。
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与肩同宽。
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拍肩、呼唤,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确认意识丧失。
判断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
3.打开患者上衣,充分暴露患者胸壁,快速判断病人有无循环征象,方法是正确触摸颈动脉搏动(8-10秒完成),同时通过“一看、二听、三感受判断呼吸。
4.如判断无心跳呼吸,高声呼救“快来人呐、准备抢救﹗”,吩咐助手(护士)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氧气面罩。
同时立即由医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的规范(五要素):(1)按压部位——胸骨正中线的中、下三分之一段交界处。
快速定位方法为“胸骨下切迹”上两横指。
每个周期按压之前都要先用手正确定位、清晰显示。
(2)正确手势——快速定位后,马上抽出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背上,双手重叠并十指交叉、相互紧扣;只能用左手的掌根部与病人的胸骨接触(面积越小越好),其余五个指头必须全部翘抬起来,不可将按压力量作用于病人的两侧肋骨上。
(3)按压姿势——操作者双膝跪地,以髋关节为支点、腰部挺直,用上半身的重量往下压(杠杆原理),而不是靠两个手臂的力量发力;因此双臂必须绷直,肩、肘、腕三关节呈一条直线(尤其肘关节不得弯曲);并且手臂这条直线须与病人胸部形成直角、不得倾斜,以操作者自身重量垂直向下按压;按压过程要求平稳、有规律,用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不得进行冲击式按压。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的一项重要操作,它对于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气管插管的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却鲜有相关研究。
本文将探讨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并结合相关研究和临床经验,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
我们需要了解气管插管的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心肺复苏是指在心脏停搏或严重心律失常时,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来使患者的心脏重新开始搏动,并确保氧气和血液能够迅速传递到身体各部位,以维持患者的生命。
而气管插管则是心肺复苏过程中常见的一项操作,它能够有效地维持患者的气道通畅和人工通气,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氧气。
气管插管的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却鲜有相关研究。
一方面,早期的气管插管可能会延误胸外按压和除颤操作,从而影响心肺复苏的效果;延迟的气管插管可能会导致气道阻塞或呼吸困难,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气管插管的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成为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在进行胸外按压和除颤操作后立即进行气管插管是较为合适的时机。
这样可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和人工通气,同时也能够尽快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并非所有情况下都能够立即进行气管插管,特别是在急救现场条件不足或者操作人员经验有限的情况下。
气管插管的时机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操作条件来综合考虑,不能够一概而论。
针对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也做出了相应的探讨。
一项由美国心脏协会的研究显示,早期气管插管对于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
该研究基于5000余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数据分析发现,早期进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其成功率和生存率明显高于延迟插管或者不插管的患者。
这一研究成果提示了气管插管时机对于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并为临床操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内的一些医疗机构也进行了相关的临床实践和研究。
一位在急诊科工作的医生表示,他们在心肺复苏中一般会优先进行胸外按压和除颤操作,而对于需要气管插管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尽快进行气管插管。
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比较
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对比手术室心肺复苏中使用面罩与气管插管护理的急救效果。
方法以60例手术室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30例采用面罩护理,30例使用气管插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动脉气血指标。
结果心肺复苏开始时、心肺复苏开始后2 min、5 min、10 min面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患者的PaO2、PaCO2、BE指标差异不明显,各个时间段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面罩和气管插管都可作为心肺复苏过程中重建人工气道的有效方式,面罩给氧操作简单、技术水平低,更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应用推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面罩护理;气管插管;急救心肺复苏是治疗急性心搏骤停的重要方法,可有效避免脑组织和身体重要器官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心肺复苏技术也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1]。
手术室心肺复苏的关键在于及时采用有效的方式建立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恢复心脏自主搏动。
目前手术室心肺复苏中建立人工呼吸包括面罩式和气管插管式两种,本文选择我院手术室心肺复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面罩和气管插管急救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手行手术治疗中行心肺复苏患者60例,根据急救护理方式分为面罩组和气管插管组,两组患者各30例。
面罩组男性患者男性19例,女性11例。
年龄(15~72)岁,平均(37.5±11.3)岁。
疾病:心血管疾病14例,脑血管疾病10例,车祸4例,原因不明2例。
术中心跳骤停原因:血管流转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6例,大血管破裂急性大出血14例。
气管插管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2例。
年龄(18~73)岁,平均(38.3±10.7)岁。
疾病:心血管疾病15例,脑血管疾病8例,车祸4例,原因不明3例。
术中心跳骤停原因:大血管破裂急性大出血15例,血管流转术中严重心律失常15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及术中心脏骤停原因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急救技能操作规范一、徒手心肺复苏(成人)操作规范1.判断意识:拍肩、呼叫,证实病人意识丧失。
2.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
3.开放气道: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后头部复位,压额抬颏。
4.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病人有无呼吸,不少于5秒;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吹气超过1秒,可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
5.建立人工循环: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不超过10秒;如无脉搏及循环迹象,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方法:⑴靠近病人跪地,双膝与肩同宽;扣手,两手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⑵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⑶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处;⑷按压频率100次/分;⑸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⑹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 :2;⑺首轮做5个30 :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及循环迹象,如没有呼吸、脉搏及循环迹象,继续心肺复苏。
二、气管插管(经口)操作规范1.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在导管内放入导丝,根据需要将气管导管弯成一定形状;2.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并检查光源;3.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尽量后仰,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4.加压去氮给氧: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对呼吸停止者直接进行操作;5.暴露声门: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使之强迫开口,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如此镜片的开放侧就没有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延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如为直形镜片,此时可直接挑起会厌,弯形镜片可在会厌和舌跟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6.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由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气管插管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措施,用于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
对于心肺复苏来说,正确的气管插管时机可以对患者的生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际急救操作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气管插管的相关知识。
气管插管是一种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气管,将气管内的通畅保证的一种操作,通常用于患有呼吸道阻塞或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或呼吸道阻塞,此时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增加复苏成功的几率。
在心肺复苏中,气管插管时机的选择至关重要。
如果错误选择了气管插管的时机,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一般来说,在心肺复苏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急救人员的经验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道阻塞或呼吸停止,或者自主呼吸无效,这时就需要及时进行气管插管。
急救人员在进行气管插管的时机选择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和病史,以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
如果患者有明显的自主呼吸,并且呼吸道通畅,这时可能并不需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而是需要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和监测。
在实际急救操作中,急救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做出正确的决策。
气管插管的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选择气管插管的时机可以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提高复苏的成功率;而错误选择时机则可能导致复苏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救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应急处突能力,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急救人员还需要对气管插管操作的技术要求有一定的了解。
气管插管是一项复杂的操作,需要熟练的技能和经验才能够进行。
在实际急救工作中,急救人员需要经常进行相关技能训练,并且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以提高气管插管操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气管插管是心肺复苏中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它通过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建立通气通道,使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气道管理和通气支持。
正确选择气管插管时机对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并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和分析。
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气管插管时机是在心肺复苏开始后的10-15分钟内进行。
这个时机是经验性建议,旨在确保及时建立有效气道,提供足够的氧气和通气支持,并降低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
正确选择气管插管时机可以有效地改善心肺复苏的成败。
如果过早进行气管插管,可能会延迟心肺复苏的开始,浪费宝贵的时间,导致复苏效果不佳。
如果过晚进行气管插管,可能会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使患者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关于气管插管时机的最佳选择,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有些研究主张在心肺复苏开始后尽早进行气管插管,旨在迅速建立通气通道,并通过提供足够的通气支持来改善患者的存活率。
其他一些研究则主张在初始心肺复苏阶段先行胸外按压和通气,并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再考虑气管插管,以避免延误复苏开始的时间。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早期气管插管可能与更好的心肺复苏效果相关。
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在心肺复苏开始后的5分钟内进行气管插管可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恢复。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比较了心肺复苏开始后即刻进行气管插管和延迟进行气管插管的效果,发现进行早期气管插管可以显著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和复苏过程中的缺氧时间。
尽管早期气管插管可能对心肺复苏有正面影响,但也应充分考虑相关并发症。
气管插管是一项技术复杂的操作,可能会出现插管失败、误吸、气胸等并发症。
在选择早期气管插管时,医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气管插管时机对心肺复苏的影响
心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是在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生存机会而采取的行动。
气管插管是将一根管子插入患者气管内,以确保氧气和呼出二氧
化碳的正常交换。
气管插管通常被认为是CPR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但是,在实施CPR时,气管插管的最佳时机一直是不确定的。
早期插管可能会改善通气,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
但是,如果插管时间过早,将会
延迟胸外按压,因为操作插管需要时间。
此时,心脏停跳了,需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而
不是等待插管完成。
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推迟插管以便进行胸外按压,会提高存活率。
研究人员发现,
与早期插管相比,推迟插管至少两分钟可以将患者的住院存活率提高39%。
在CPR期间插管的时机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道堵塞可能需要立即进行插管,以便将呼吸道障碍物排出。
此外,CPR的现场环境和救援人员的技能水平也可能会影
响插管的时机。
因此,CPR期间是否插管还需根据个体情况而定。
在CPR中,胸外按压是迅速开始的,而插管只有在相关的医护人员接手时才进行。
因此,CPR开始时使用面罩通气可能更加适宜,因为这样可以更快地进行胸外按压。
总体而言,在CPR期间插管的最佳时机可能会因情况而异。
在某些情况下,早期插管
可能是有益的;在其他情况下,推迟插管可能更为适宜。
在实践中,医护人员需要全面评
估患者的情况,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需要插管,并在必要时尽快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心跳骤停病人应先实施按压还是 先电击?
2005年指南: 院外心跳骤停患者应行5 次CPR后再除颤。 体外除颤(AED)在院前 急救AED流程中,1mi n内使用第一次成功率可 达94%。 在院外表现为室颤(VF) 或无脉室速(VT),在急救 人员到达实施除颤以前做 CPR可能有益。
除颤时电击一次还是三次?
人工呼吸
④携氧(吸氧浓度 >40%,氧气流量从 8-12 L/min到30L /min )球囊-面罩通 气:潮气量6-7 ml/kg(400-600ml), 或成人球囊挤压 1/2体积,时间1-2 s(Ⅱb类)。
决定:影响2005年AHA对CPR作出重 大更动的因素
一、按压-通气比
指南 2000 中规定 : 心脏按压频 率应为 100 次 /min ,无论 单人或双人 CPR ,按压 / 通气比例均为15:2。 新建议 : 按压 / 通气比例定为 30:2,并认为其优于通气 / 按压比例 2:30 的顺序。而 在婴幼儿为15∶2。
对院内心跳骤停病 人首选除颤。 在没有除颤心律表 现者,在除颤前推荐 做CPR1.5~3min。
除颤方法
电极位置 一个电极放在患者 右上胸壁(锁骨下方), 另一个放在左乳头 外侧(中点在腋中线 较好),上缘距腋窝 7cm左右 能量选择 200J 波形选择 双向波 电击除颤 除颤1次
基本生命支持:2005年指南最为重要的核心
基本生命支持(BLS) 其关系到人院的存活率
BLS<10 min,存活率为43.8% ; BLS>10 min,存活率为20.7%。
基本生命支持:2005年指南最为重要的核心
专家们强调不间断地心脏按压:
抬开手(hand-off)和通气时间显得
尤为重要。 这涉及两个显著的问题: 其一:心脏按压与通气比率: 其二:除颤中分析心律与电击所占 去的按压时间
决定:影响2005年AHA对CPR作出重 大更动的因素
一、按压-通气比 按压/通气方式或通气/按压方式顺序的不同存在按压频率上 的差别。从研究的角度来看,每次通气占去4s时间,按压 频率为100次/min,不同按压/通气顺序分析情况见表1
对心跳骤停病人应先实施按压还是 先电击?
2005年指南:
生存链”仍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唯一途 径
尽早呼救并到达患者身旁。 尽早进行电击除颤。 尽早进行徒手CPR。 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快速判断心跳骤停
心搏呼吸骤 停的快速判断 10秒种内完成 突然倒地和/或 意识丧失 自主呼吸停止 颈动脉搏动消失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1.1 抬颏 — 仰头法: 20 世 纪 50 年 代 PeterSafar 最早证实 了此方法的安全性 、可行性及有效性 。只是提示在头颈 部有损害时应考虑 使用托下颌法。
首次电击需要的最佳电能是多少?
使用双向波除颤比单向波更有效,所用的能量低 <200J。 Higginssl等一项前瞻、随机、双盲、设对照的临 床研究,比较单相波和双相波的效果(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2000;4:305 313),见表4。
心前叩击转复与经皮起搏
基本生命支持中最大改变是强调只除颤1次。 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对VF或无脉性VT病 人推荐连续施行3次电击,每次之间不穿插 按压。
新式双相波除颤器的单次电击成功率较高, 其成功率超过90%。若1次电击不能消除VF, 则此种VF可能属于低幅波类型,再次电击 的成功率甚小。对此类病人应立即恢复 CPR,比立即二次电击有较高价值。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3): 气管内给药: ——可给药物:肾上腺素、利多卡因、 阿托品 ——剂量为静脉应用的2~2.5倍 ——药物稀释至10ml ——用一根长导管插至气管插管的远端, 注入药物 ——快速加压通气数次
给氧,通气和气道支持的辅助装置 维持有效循环 药物治疗
降温
防止脑水肿
给 氧
心肺复苏时,应尽快给氧
2000年指南救生呼吸可提供16~17%的氧,
产生80mmHg的肺泡氧分压
在BLS和ACLS时,建议用高浓度氧,但注意
长时间使用可能造成氧中毒
2005年指南:40%或以上的氧
药物治疗
指南2000虽未提及此法,但有专家
提出,在患者确定为心搏骤停、无 脉搏,却又不能立即行除颤时,心 前叩击法不失为一种适宜的急教方 法(IIb类)。 经皮起搏对心动过缓者有效,对无收 缩状态的心脏无效,因此,在心脏骤停 时不推荐使用经皮起搏治疗。
高级生命支持(ALS)
常用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给药途径(1):
若心肺复苏时尚无通道,应首先建立外周静脉 途径 ——优点:技术简单、并发症少、不中断心肺 复苏 ——缺点:药物到达中心循环的时间长 ——只可考虑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 ——药物应以弹丸式快速注射 ——注射药物后立即给20ml液体注入 ——抬高肢体10~20秒钟
药物治疗
给药途径(2): 中心静脉输液: ——除颤和外周用药仍无自主循环时考虑使用 ——需要有经验的人员,设备,有一定风险 ——可使用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离中心循 环最 近,但并发症多,需停止心肺复苏 ——股静脉,穿刺容易,并发症少,但离中心 循环较远,需插入一根长导管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1.2手指清除口腔异物: 现有的指南建议用 指套或纱布保护手 指以清除患者口中 的分泌物,清除固 体物时可用另一只 手分开舌和下颌, 用食指钩出。
气道开放与人工通气 1.3 新的建议 : 如无头颈部损害 ,开放气道时应采用抬颏-仰 头方法。如可见到气道有液 体、固体物阻塞的患者,可 采用手指清除法。
人工呼吸
①口对口人工呼
吸:最初缓慢吹气 时间>2s,并见 胸部抬高(Ⅱa类), 按压/通气时方 法相同。吹气时 间2s,可以读 1001,1002 。
人工呼吸
②口对鼻或口
对气道插管呼 吸:方法同口对 口人工呼吸
-面罩通气:潮气 量10ml/kg (700 1000 ml),或成 人球囊挤压2/3 体积,时间>2s (Ⅱa类)。